教育心理学大题(纯手打)

教育心理学大题(纯手打)
教育心理学大题(纯手打)

简述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特点

认识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⑴场独立型:对客观世界作出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⑵场依存型:对物体的直觉倾向于一万步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一句,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⑶场独立型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比较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场依存型学生一般偏爱社会科学,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由外在动机支配,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和讲解。

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的涵义和结构)

①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②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⑴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即存在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

⑵避免失败者则更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适当借口,从而减少失败感

③在教育实践中:

⑴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及其妻学习动机

⑵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不强的情景,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是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简述培养与激发学习的方法

⑴培养学习动机的方法

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⑵学习动机的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教学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奖惩

④正确知道结果归因,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简要比较短时记忆和尝试记忆的特点

⑴功能:短时记忆是操作性,长时记忆是备用性的

⑵容量:短时记忆是7+—2个组块,长时记忆容量很大

⑶表征:短时记忆以视觉或听觉的表象表征为主,也可以用抽象的语义命题表征。

长时记忆的表现征比较复杂,一种观点认为,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另一种观点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以用语言编码,又可以用形象编码。、

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⑴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由两种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

⑵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

①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②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结构活动进行调节、控制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⑶学习者的心向和定势。心向和定势常常是直筒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歉意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此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发生

简要说明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

⑴指导教学模式

⑵程序化训练模式

⑶完形训练模式

⑷交互式教学模式

⑸合作学习模式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⑴学习观:①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⑵教学观: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不仅能够给新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为解决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

⑴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①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尝试的新观点

②为课堂性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饼干预学生的行为

⑵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

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持续性的研究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

⑴动机与目的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即有动机必有与之相伴随的目的,反之亦然

⑵动机与目的是有区别的,即作为活动动机的东西并不同时就是活动的目的,反之亦然

⑶动机与目的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

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随同食物反映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只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油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映的刺激相结合,从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作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的内容。

问题有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界限模糊的问题

⑴有结构的问题: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问题的答案。这种问题有两个特征:

①问题有明确性,即问题的目标很明确,解决者知道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问题的条件也很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可以对应起来。

②解决的稳定性,即有明确的算法规则,可经过一定的推理转换得到答案。

⑵无结构的问题:已知条件与要等到的目标比较含糊,问题的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以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此类问题在实际中经常遇到,也容易使人感到困惑,这些问题一般都是重要的,担忧无确切的、唯一的正确答案。

如何针对学生的气质与性格进行教育?

⑴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⑵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⑶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⑷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⑸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⑹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简述也克斯——多德森定律的主要内容

⑴学习动机的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⑵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⑶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上咸亨为也克斯——多森德定律,简称倒U曲线

简述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⑴发现问题

⑵理解问题

⑶提出假设

⑷检验假设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人格的毕生发展理论,即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⑴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⑵自主对怀疑(1.5~3岁)

⑶主动对内疚(3~6岁)

⑷勤奋对自卑(6~12岁)

⑸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2~18岁)

⑹亲密对孤独(18~30岁)

⑺创生对停滞(31~50岁)

⑻自我完善对失望(51岁以后)

简述有效自编测试的特征

⑴信度:指测量的可靠性,即多次测试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评分上的一致。

⑵效度: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一个低效的测试,即使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⑶区分度:指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度或鉴别能力。(区分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的学习能力)

简述智力的的个体差异

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⑵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

⑶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⑴正常的智力水平

⑵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⑶能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

⑷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⑸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简述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功能

⑴使学生心理和精神上获得满足

⑵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助于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巩固

⑶可以为学生个体提供及时而彻底的物质和精神支援

⑷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促进个性和谐发展,人格更加完善

简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⑴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⑵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⑶式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⑷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简述遗忘的原因

遗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消退和干扰。

⑴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的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⑵干扰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干扰解除,记忆可以恢复。

①前摄干扰: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

②倒摄干扰:学习新信息对已学过的旧信息的抑制作用

⑶研究表明,在长时记忆里,信息遗忘尽管有自然消退的因素,但主要是信息间相互干扰造成的。一般来说,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接近,干扰作用越大。

⑷对于不同内容的学习如何进行合理安排,以减少彼此干扰,在巩固学习效果方面是值得考虑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⑴确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

⑵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为提高阶段练习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④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非测验性评价技术有哪些?

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情感领域的教学评价,教师采用非测验性评价技术

⑴案卷分析: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⑵观察:观察不只限于智能的发展,还包括学生心理、社会和情绪的发展

⑶情感评价:借助已有的量表,也可以鼓励教师自己编制量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建构主义重视个体已有经验对学习的作用,提倡合作学习和小组学习,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观点是:

⑴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达,他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他不能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⑵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不是有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⑶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教学要把儿童现有的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简述动机的类型

⑴根据需要起源: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⑵根据与活动的关系: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⑶根据地位和作用的大小: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⑷根据动力来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⑸根据动机的社会意义: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简述遗忘的规律

⑴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事物不能或者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⑵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著名的遗忘规律。

⑶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最初进展的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先快后慢)

应当如何理解品德的含义

⑴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

⑵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征,是将外在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⑶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⑷品德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时的自觉行为也就是指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⑴自我中心阶段(2~5岁)无道德规则阶段。

⑵权威阶段(6~8岁)他律道德阶段。

⑶可逆性阶段(8~10岁)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

⑷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知识保持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⑴提高学习的的自觉性

⑵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⑶科学使用各种方法

⑷合理组织复习

简述技能的特点

⑴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⑵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有意系类的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属

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⑶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中学生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对教育有何意义?

⑴中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特定阶段的特征,在这一阶段内,认知发展,观察力发展,记忆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

⑵心理变化由发展变化急剧到发展变化缓慢,由矛盾动荡向逐渐稳定过渡。

⑶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个别差异,从而使教育活动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智力和创造性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⑴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⑵高智商有可能有高创造性,也有可能有低创造性

⑶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有可能高,也有可能低

⑷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简述师生间与人际关系的特点

⑴角色多样性:教师扮演知识传授者,团体负责人,纪律维护者,家长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等,学生扮演另一方角色

⑵影响的深远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作用都是深远的,甚至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⑶平等性: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⑷权威性:教师在学生眼中代表着一种权威,不可冒犯。

什么是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分成哪几种?

⑴定义: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⑵分类:①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②根据迁移的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垂直迁移

③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④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⑤根据迁移的内在心理机制: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良好品德常用的培养方法主要有哪些?

教师应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⑴有效的说服

⑵树立良好的榜样

⑶利用群体约定

⑷价值辨析

⑸赏罚控制

合理进行复习的要求有什么?

⑴及时复习: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及时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复习,以减缓遗忘进程。

⑵分散复习:复习有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两种。集中复习是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分散复习由于集中复习。

⑶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有什么特征

⑴青年初期是指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时期,相对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⑵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这个时期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连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发展。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它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简述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策略

⑴鼓励学生主动发问

⑵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⑶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改变学生行为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⑴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联系的愿望

⑵创设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⑶提供学习材料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

⑷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

⑸及时矫正不良行为和习惯

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⑴效果律⑵练习律⑶准备律

课堂群体动力的表现有哪些?

⑴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名成员的吸引力。他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知趣等来说明。

⑵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是规范和不成为的非正式规范。

⑶课堂气氛

⑷课堂里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简述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根据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观,教学应明确学科的基本结构及内部关系,按教材的基本结构组成,实施结构化教学.

⑴动机原则。三种最基本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动,胜任内驱动,互惠内驱动

⑵结构原则。教材应按其基本结构进行结构化组织,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等方式呈现,促进学生形成认知结构。

⑶程序原则。根据学科知识的结构安排教学程序

⑷强化原则。指教学应该按照学科知识基本结构的特点,按歩强化,适时强化。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教学方法是获得学习迁移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积极主动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

⑴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⑵从教材的呈现顺序方面促进迁移

⑶改进教学方式促进迁移

①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②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

③重视培养良好的在学习方式

有效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有哪些

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着是教育家撰写的《》。

教育心理学概述必背考点附录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以及根据学习心理规律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 交叉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一)教学系统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狭义的说,教 学是指在学校情境中,师生以特定的文化为对象进行的互动过程,教师利用一定的方 法和资源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 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 过程交织在一起。 (二)学习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内 容 (三)学习与教学的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1、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和有效策略等。 2、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引导 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此外,教师还要 进行教学管理,调节教学的进程,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研 究起步较晚,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理论。 3、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和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 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这一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成分,它始 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四)学与教过程的五因素和三过程的相互作用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出版的。 A.乌申斯基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卡普杰列夫 E.布鲁纳 3.脑的生长到()岁时基本完成,这时脑的重量达到成人水平,容积也接近成人水平。 A.6 B.12 C.15 D.20 E.25 4.建构主义发展观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埃里克森 D.斯滕伯格 E.加德纳 5.下列属于学生学习内容的是()。 A.知识的掌握 B.创造性的发展 C.道德品质的培养 D.技能的掌握 E.健康心理的培养 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这些都表现的是()。 A.强化 B.强化的程式 C.消退 D.回避条件作用 E.逃避条件作用 7.()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词汇学习 E.代表学习

8.下列属于具体知识的是()。 A.日期 B.概念 C.事件 D.推理 E.判断 9.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实现的。 A.直观 B.概括化 C.记忆 D.比较 E.抽象化 10.心智技能的特点包括()。 A.结构具有简缩性 B.执行具有外显性 C.结构具有展开性 D.对象具有观念性 E.执行具有内潜性 11.低年级学生借助香蕉、苹果的图片等代替物进行加、减运算,属于()。A.物质活动 B.物质化活动 C.外部言语活动 D.内部言语活动 E.活动的定向 12.下列属于连续型操作技能的是()。 A.滑冰 B.开汽车 C.弹钢琴 D.跑步 E.打字 1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观念 E.道德信念 14.全社会各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包括()。A.尊老爱幼 B.诚实守信 C.讲究卫生 D.团结一致 E.文明礼貌 15.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 A.建立问题表征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2020教育心理学考试必考重点【最新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考试小抄 (单选、判断部分)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5.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只是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6.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7.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8.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 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 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度状 态 9.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 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10.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 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 化的行为方式 11.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 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 对持久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 一种特殊形式 12. 人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 行的 13. 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 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14. 会区分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被动)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主 动)P36—38 15.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 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或内部动力。它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 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6.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 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 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 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 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 系统 17.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 接的 18.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 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 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 失败的动机 19.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 Weiner)把归 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 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 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 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 身心状态、外界坏境等成就动因的归因模 式表P62 20.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 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1.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 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十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十 一、填空(每个空1分,共15分) 1、元认知包括两个基本成分:__ __ _和____ _。 2、概念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习得:___ _ _和___ _ _。 3、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问题解决过程分为四个步骤:____ _、___ _ _、_ ___ 和____ _。 4、按迁移的性质可把迁移分为两种:___ _ _和____ _。 5、动作技能形成分三个阶段:___ _ _、__ __ _和____ _。 6、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是:___ _ _和_ ___ 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客观测验的主要优点是( ) A、能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 B、出题简单和方便 C、能测量学生的分析综合、组织等能力 D、可以避免学生作弊 2、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3、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越好 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D、不管学习任务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 4、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华生 D、斯金纳 5、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6、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7、发现式教学方法最大缺点是( )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D、太耗费时间 8、教师的智力水平与其教学效果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其教学效果越好 B、教师的智力水平与其教学效果无关

教育心理学100题精选及答案

1.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基础学科是() A.实验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 2.科学的反射观念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建立的?() A.笛卡尔B.谢切诺夫C.巴甫洛夫D.韦克斯勒 3.感性材料是想像活动进行的() A.原因B.动力C.基础D.目标 4.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要经历四个阶段,下列哪一项是其关键的阶段() A.提出问题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5.行为主义疗法常用下列哪项心理治疗法() A.疏导宣泄B.当事人中心C.自由联想D.系统脱敏 6.有的青少年抽烟、喝酒,打扮怪异,以此显示自己的() A.独立性B.自我认识C.自尊D.对抗性 7.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遗传素质B.早期营养C.环境D.实践活动 8.盲人可以借助自己的触摸觉来代替自己的视觉,这是感觉的() A.补偿B.相互作用C.对比D.适应 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 10.直接表现为对事物的倾心和迷恋是() A.需要B.目的C.动机D.兴趣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2020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11、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12、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 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无法确定 13、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2---18岁时期发展的特定目标和任务是( ) A成为自主者的阶段 B发展主动性的阶段 C变得勤奋的阶段 D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 1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1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教师招考通关必背大题(教育心理学)

新课程改革 1、试论述新课程改革要实现的六项具体目标 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试评价制度。 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新课程唱到的教学观有哪些? ①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②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③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④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3、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有哪些?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4、请简述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5、新课程倡导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①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②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③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6、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有哪些? ①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②教育工作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③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7、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要有哪些改变?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④在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8、新课程改革呈现的特点有哪些? ①注重课程的发展性功能。 ②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性。 ③关注实施过程和科学评价。 ④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 9、新课程评价的特点是什么? 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②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④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⑤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口诀

教育心理学主观题背诵口诀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 (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运用记忆术。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4)进行组块化编码。(5)适当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6)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 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 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 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 1.设置榜样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4.利用直接转化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5.培养学习兴趣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八、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 口诀:一增强二掌握三减少四培养 1.增强记忆的目的性 2.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 3.根据遗忘规律,减少遗忘 4.培养良好的记忆规律 九、课外活动的特点 口诀:组织上形式上内容上过程上 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 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 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4.过程的实践性 十、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口诀:导向选择激励评价 1.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 2.教育目的的选择功能 3.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 4.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

教育心理学模拟题(总第二套附答案)

一、判断题 1、洛克最先把实证主义方法运用到了心理学研究中。(A) 2、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A) 3、新教师职初的前五年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A) 4、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A)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协调学生的期望,要让期望过高的优秀生不断提高期望值;要让 那些因失败而期望过低的学生适当提高期望值。(B) 6、压力感受具有主观性。(A) 7、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A) 8、如果教育措施得当,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完全可以打破和超越。(B) 9、非智力因素主要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A) 10、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A) 11、柯尔伯格研究发现,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无关。(B) 12、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往往借助体验式活动,是因为体验式活动有助于个体理性分析的调动。 (B) 13、顺从是一种一时性的态度改变。(A) 14、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和研究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方法。(B) 15、发展社会化是指人的现代化过程。(B) 16、认知者的年龄与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无直接联系。(B) 17、安全依恋的儿童是不会害怕母亲及其他直接抚育者离开自己的。(B) 18、有一半的自杀者有精神疾病。(B) 19、比内智力测验依照发展的顺序排列,每一发展水平备有6个测验试题。(A) 20、问题解决主要是一个认知过程,原有知识对问题解决影响不大。(B) 21、非理性观念常常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在个体日常行为中起负面作用。(A) 22、使用心理测验时主要是需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问题,不需要考虑主试的经验。(B) 23、艾森克人格问卷分别有成人和幼年(青少年)两种版本,可以分别测试两个群。(A) 24、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理论中,认为集中思维因素有126种。(B) 25、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过程是指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即人们常说的知、情、意。(A) 26、掌握学习法表明,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学习。(A) 2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纯粹是思辩性的,没有任何实验基础。(B)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1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2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教育心理学复习背诵参考1..

一. 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 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2. 消退: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消退属于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术之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3.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观察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在班杜拉看来,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4. 负强化:负强化,也称阴性强化,就是对于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 5.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其核心内容是: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 6.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7.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育心理学模试卷 13级应用心理学赵晓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4.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5.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定期进行整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为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6.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7.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完成的()

A、尝试-错误 B、顿悟 C、形成条件作用 D、模仿 8.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奖给他一朵小红花,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C、惩罚 9.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10.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1.举一反三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12.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13.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1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5.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库

教育心理学

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4、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5、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6、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7、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8、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他总是烟酒不离;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9、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双重编码理论; B、加工深度说; C、图式理论; D、知识分类学习论。 10、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极 态度。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效果律; B、经典条件反射; C、认知失调; D、社会学习论 11、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心理学大家对于这个名词肯定不陌生,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是必考的两个科目,但也只是被当做两个科目来对待,这里所说的教育学心理学显然只是狭义上的,从广义上来讲教育学和心理学应该包扌舌更多的内容和更风度的研究对象,以至于可以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甚至延伸至科学的范畴。以下是本人整理的教育学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欢迎阅读!1、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3、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4、俄国,卡普杰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比桑代克早20多年。 5、维果斯基,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发分支研究,提岀,〃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并提岀“最近发展区〃。 6、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的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7、20年代初,廖世承借鉴因果的教育心理学,2924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8、1926年,陆志韦翻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 9、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持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均性;差异性。 10、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目的更明确;持久性明明发展;精准性提 高;概括性更强。 11>皮亚杰,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1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详尽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3、皮亚杰提出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均过程这四个因素对个体发展有影响。 24、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一“最近发展区〃25、维果斯基区分了: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和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 16、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分为:学习信任阶段; 成为自主者的阶段; 发展主动性阶段; 变得勤劳的阶段; 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 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 显示充足感的阶段; 达到完善的阶段。17、斯滕伯格认为,智力是使个体产生适应环境的行为的心理能力,产生这种适应行为的心理机制是信息加工活动的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的协同作用。 18、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对学习进行分类,人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 19、奥苏贝尔对认知领域进行了分类: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20、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而发展,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2、桑代克,第一个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22、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