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子线路基础(新版教材)_第六章习题答案

现代电子线路基础(新版教材)_第六章习题答案
现代电子线路基础(新版教材)_第六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答案

6.1 在题图6.1所示调谐放大器中,工作频率f o =10.7MHz,L 1-3=4μH,Q o =100, N 1-3=20匝, N 2-3=5匝, N 4-5=5匝,晶体管3DG39在f o =10.7MHz 时测得g ie =2860μS,C ie =18pF, g oe =200μS, C oe =7pF,|y fe |= 45mS,y re =0,试求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 vo 和通频带BW 。

解: 25.020

5

3

~13~21==

=N N P , 25.02053~15~42==

=N N P 总电容pF 4.55)L *)f 2/((1C 20==∑π

LC 振荡回路电容pF 8.53C p C p C C ie 22oe 21=--=∑ LC 振荡回路固有谐振频率'0f ==10.85(MHz)

固有损耗电导:''6

00036.710()0011g S Q L

2Q f L

ωπ-=

=

=?

2226

2661200.2520010

0.2528601036.7100.228()oe ie G P g P g g mS ---∑=++=??+??+?= 116.32L 0Q G L

ω∑== )KHz (6563

.167

.10Q f B L 0W ===

, 1210

228.0104525.025.0G |y |P P A 6

3fe 210

V -=????-=-=--∑ 注: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0f 和0f 相差不大,即部分接入后对谐振频率影响较小,但概念要清楚。另外,这里给出了fe y (即认为是m g )不要通过EQ I 来计算m g 。

6.2 题图6.2是某中放单级电路图。已知工作频率f o =30MHz,回路电感L =1.5μH, Q o =100,N 1/N 2=4,C 1~C 4均为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晶体管在工作条件下的y 参数为

ie (2.8j3.5)mS y =+; re 0y ≈ fe (36j27)mS y =- oe (0.2j2)mS y =+ 试解答下列问题:

(1) 画出放大器y 参数等效电路; (2) 求回路谐振电导g Σ; (3) 求回路总电容C Σ;

(4) 求放大器电压增益A vo 和通频带BW ;

(5) 当电路工作温度或电源电压变化时, A vo 和BW 是否变化? i

V o

V C 2

解:(1) y 参数等效电路如上图: (3) 由0f =得2226212

01118784431415103010C .(pF )Lf ..∑π-===????? (2) 11=P , 25.04

1

122===

N N P 由y 参数得)(58.1810302105.363pF C ie =???=

-π,)(6.10103021026

3

pF C oe =???=-π 222

1218781060251858702oe ie C C P C P C .....(pF )∑=--=--?=

491'o f .(MHz )=

=

=

固有损耗电导:

6

066

001

112161022314100491101510

'

'o o g .(S )Q L

Q f L ...ωπ--=

=

==??????? 22323612002100252810214100396oe ie G P g P g g .....(mS )---∑=++=?+??+?= (4) 366

011

89039610230101510

L Q .G L

..ωπ--∑=

=

=?????? 03033789

W L f B .(MHz )Q .=

== 3

1203

102510284039610

fe V PP |y |.A .G .--∑

?=-

=-=-? (5) 当电路工作温度或电源电压变化时,会引起y 参数变化,从而vo A 和BW 会发生变化。

6.3 某场效应管调谐放大器电路如题图6.3所示,为提高放大器稳定性,消除管子极间电容C DG 引起的部反馈,电路中加了C N 、L N 元件,试解答下列问题。

(1) 分析C N 、L N 是如何消除C DG 引起的部反馈的? (2) 分析其它各元件的作用; (3) 画出放大器的交流等效电路;j (4) 导出放大器电压增益A vo 表达式。

解:(1)N N C L 、与dg C 组成并联谐振回路,使得漏栅之间的反馈阻抗为∞,故消除了漏栅之间的反馈,即消除了dg C 引起得部反馈,实现了单向化。

(2)各元件的作用:11C L 、组成并联谐振回路,起选频作用; 32C L 、组成并联谐振回路,起选频作用,作放大器的负载; 65C C 、为输入、输出的耦合电容;N N C L 、组成串联谐振回路,减小部反馈; 21R R 、为偏置电阻,提供场效应管的工作点; 2C 为旁路电容; 4C 为电源滤波电容; 场效应管用作放大器。

(3)交流等效电路如上图:

(4)与晶体管相似,设y 参数分别为is y 、rs y 、fs y 、os y 且0=rs y ,且设负载(L G )接入系数为2P ,32C L 、并联谐振回路固有损耗为0g

则∑

-

=++-

=G y P v g G P g P v y A fs gs

L os gs fs vo ||)(||2022

6.4 题图6.4示出了晶体管丙类调谐功放晶体管的输出特性(v BE 最大值对应的一条输出特性曲线)和负载线A-B-Q 直线(也称输出动特性),图中C 点对应的v CE 等于电源V CC ,试解答下列问题。

(1) 当v i =0,V CE =V CC 时,动特性为何不从C 点开始,而是从Q 点开始? (2) 导通角θ为何值时,动特性才从C 点开始?

(3) c i 电流脉冲是从B 点才开始发生,在BQ 段区间并没有c i ,为何此时有电压降v BC 存在?

解:1)根据电路可得:

则在CC CE i V V v ==,0时,θcos bm C GV i -=,又因为2/0πθ<≤,所以0

2)根据1)的推倒可知,当时时,即2/0cos πθθ==-=bm C GV i 动特性才从C 点开始。

3)由于该电路的负载是LC 谐振网络,则虽然在BQ 段c i 为0,但是因为LC 谐振网络具有储能作用,电感L 对电容

C

充电后,电容C 两端的电压造成此时电压降BC 。

6.5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欠压区,要求输出功率P o =5W,已知V CC =24V ,V BB =V D ,R e =53Ω,设集电极电流为余弦脉冲,即

cm b c b cos (0)

0 (0)I t v i v ω>?=?

试求电源供给功率P D 和集电极效率c η。 解:由题义知 :BB D V V =,而im

BB

D V V V ar -=cos θ,可得:)(2/rad πθ= 011

1sin cos ()cos θθθαθπθπ-=

=-

21

cos 1cos sin 1)(1=--=θθθθπθα

由W R I I V P e cm cm cm 5))((2

1

)(212110===θαθα (e m c cm R I V 1=Θ)

得)(869.053

5

22

A I cm =?= )(64.6869

.024)(0W I V P m CC D =?==π

θα

%3.7564

.650===

D C P P η 6.6 实测谐振功率放大器,发现输出功率P o 仅为设计值的20%,而I co 却略大于设计值。试问放大器工作于什么状态?如何调整放大器,才能使P o 和I co 接近设计值?

解:根据图6.3.5知,该放大器工作在欠压状态。可以适当增大导通角θ或Re 的值。 6.7 试求题图6.7所示各传输线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关系式R i /R L 及相应特性阻抗Z C 表达式。

L

(a) (b) (c)

L

R L

R

(d)

(e)

题图6.7

解:(a)由图可知:L i i i 4=,i L v v 4=,故16/1/=L i R R ,L i i i c c R R i v Z Z 4

1

44/121==== (b)由图可知:i L i i 4=,L i v v 4=,16/=L i R R ,L i

L c R i v Z 821==,L L L c R i v

Z 22

12==

(c)由图可知:2/**22/**22L L L R i R i V V =-=

i L i L i L i i R i R

i R v 222

2221=?+?=,故4/=L i R R , L i i L c c R i i R Z Z 2221===

(d)由图可知:i L i i 3=,L i v v 3=,故9/=L i R R ,L i

L

c c R i v Z Z 321==

=

(e)由图可知:L i i i 3=,i L v v 3=,故9/1/=L i R R ,L i L i c c R R i v Z Z 3

1

321===

=,L c R Z =3 6.8 证明题图6.8中R B 开路(即B 端信源开路)时R C 和R D 上的功率都为P A /2,其中P A =I·V 。

-V 12

+v

题图6.8

解:根据传输线的变压器的特性可知:I=(I 1+I 2) I 1=I 2=I/2 v 1=v 2 根据功率合成(或分配)网络的最佳传输条件可知: R C =R/2 R D =2R R C 上的电压V RC =V-v 1

R D 上的电压V RD =v 1+v 2

2212112D C C V I *R v (I I )*R v (I I )*R =-++=++ C R I v v v R I

*2*2

111=?=-?

2

V v R *I V V 1C 1=

?+= 对于推导v1=V/2也可根据教材进行说明 R C 上的功率A RC P I V I I v V P 2

1*2

)(*)(211==+-=

R D 上的功率A RD P V I v v I P 2

12

)(221==+=

6.9 题图6.9所示为互感耦合反馈振荡器,画出其高频等效电路,并注明电感线圈的同各端。

R R

(a) (b) (c)

题图6.9

解:高频等效电路、电感线圈的同各端如下图所示:

)

(a

2

)

(b

1

)

(C

6.10试判断题图6.10所示交流通路中,哪些不能产生振荡。若能产生振荡,则说明属于哪种振荡电路。

(a) (b) (c)

1

(d) (e) (f)

题图6.10

解:(a) 不能振荡(负反馈); (b)互感耦合振荡器;(c)不能振荡(

bc

be

X

X与同性质);

(d)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e) 不能振荡; (f)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6.11题图6.11为一三谐振回路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若电路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1) L1C1>L2C2>L3C3; (2) L1C1=L2C2=L3C3; (3)

L2C2>L3C3>L1C1;

试分析以上三种情况下电路能否振荡?若能振荡,则属于哪种类型的振荡电路?其振荡频率f o与各回路的固有谐振频率f1、f2、f3之间是什么关系?

1

L

L

题图6.11

解:由于并联回路的谐振频率为

LC

f

Oπ2

1

=, LC回路的等效阻抗为

)

1

(

C

L

j

C

L

Z

ω

ω-

=,可得:o f

f>时 Z为容性;o f

f<

时 Z为感性

(1)可得

3

2

1

f

f

f<

<,2

1

Z

Z、同性质必须2f

f>(容性),或者1f

f<(感性)

1

f

f<时,3Z为感性,不能振荡;

3

f

f>时,3Z为容性,不能振荡;

3

2

f

f

f<

<

3

Z为感性,能振荡;

可见当

3

3

2

2

1

1

C

L

C

L

C

L>

>时能振荡,为电容三点式,且3

2

f

f

f<

<

(2)

3

3

2

2

1

1

C

L

C

L

C

L=

=任何频率时都有3

2

1

Z

Z

Z、

、同性质,不能振荡

(3)可得

1

3

2

f

f

f<

<,2

1

Z

Z、同性质必须1f

f>(容性),

或者

2

f

f<(感性)

1

f

f>或者2f

f<时,3Z都与2

1

Z

Z、同性质,不能振荡

6.12 题图6.10(a)、(b)分别为10kHz和

25kHz晶体振荡器,试画出交流等效电路,说明晶体的作用,并计算反馈系数。

10K

10K

15V

+

输出

(a)(b)

题图6.12

解:交流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

(a

)

(

b

晶体作用:(a) 高Q 值电感;(b) 短路线

反馈系数:由 O

f V V

F ..

=,得:(a) 45.0300

150********

150=+?=F ;(b)

14.0270

27043270

43=+?=F

6.13 将石英晶体正确地接入题图6.13所示电路中,组成并联型或串联型晶振电路。

C

(a) (b)

题图6.13

解:(a)用晶体取代L 即可,构成并联型晶振电路;

(b)晶体一端接C 1和C 2 之间,另一端接到发射极,构成串联型晶振电路。

6.14 若非线性器件的伏安特性为i =a 1v +a 2v 2,其中v =V cm cosωc t+V Ωm cos Ωt+(V Ωm /2) cos Ωt,且满足ωc >>Ω的条件。求电流i 中的组合频率成分。

解: 22121cm c Ωm 2cm c Ωm 3

3i a v a v a (V cos ωt V cos Ωt )a (V cos ωt V cos Ωt )22

=+=+++ 可以看出i 中含有直流、c c c ω,Ω,2ω,2Ω,ωΩ±。

6.15 两个信号的表达式分别为v 1=V 1m cos ω1t(V )和v 2=V 2m cos ω2t(V )。试写出两者相乘后的数学表达式,并定性画出波形和频谱示意图。

解:()1212121212cos cos [cos()cos()]2

m m m m V V v t V V t t t t ==++-ωωωωωω

6.16 已知某调幅波的表达式为()()6251

7.5cos2500sin 210(V)a v t t ππ=+??

试求该调幅波的载波振幅V cm 、载波角频率ωc 、调制信号角频率Ω、调制度m a 和带宽BW 的值。 解:)(102sin )5002cos 7.01(25)(6V t t t v a ??+=ππ 对照AM 波表达式t t m V t v c a cm a ωcos )cos 1()(Ω+=可得:

V V cm 25= 7.0=a m

Hz f 6010= Hz F 500= Hz F BW 10002==

6.17 某调幅发射机发射的未调制载波功率为9kW 。当载波被角频率为Ω1的正弦信号调制后,发射功率为10.125kW,试计算调幅度m a1。如果再加一个角频率为Ω2的正弦信号对其进行40%调幅后再发射,试求这两个正弦波同时调幅时的发射总功率。

解:又题义知:KW P 90=

KW P m P P P 125.102

1021010=+=+Ω 可得5.01=m 而 2220120102011110.1250.4910.8452

2

2

P P P P P m P m P KW ΩΩ=++=++=+??=

6.18 已知某调幅波的表达式为()()462510.7cos 250000.3cos 210sin 210(V)a v t t t t πππ=+?-?? 试求其包含的频率分量及相应的振幅值,并求出该调幅波的峰值与谷值。 解:()6

666

4

6

4

25sin 210

8.75[sin 2(105000)sin 2(105000)]

3.75[sin 2(1010)sin 2(1010)]

a v t t t t t t πππππ=?+?++?--?++?-

包含的频率分量及相应的振幅值:

1MHz 25V 1.005MHz 8.75V 0.995MHz 8.75V 1.01MHz 3.75V 0.99 MHz 3.75V

调幅波包络为()42510.7cos250000.3cos210t t +?-?ππ,可化简为

2

3.537.615cos250006t ??-?- ??

?π 最大值为37.6V ,最小值为0V

即调幅波的峰值与谷值分别为37.6V 、0V 。

6.19 已知某调幅波的频谱如题图6.19所示。试写出该调幅波的数学表达式,并画出实现该调幅波的原理框图。

5V

题图6.19

解:

()34135[1(1cos610)cos210a a a v t m m t t =++??ππ

34624(1cos 610)cos 610]cos 210a a m m t t t πππ++???

于是有:125/225/21a a m m ==,

13245/40.55/40.2a a a a m m m m ==, 可得: 12340.80.40.50.4a a a a m m m m ====, , ,

()345[10.8(10.5cos610)cos210a v t t t =++??ππ

3460.4(10.4cos 610)cos 610]cos 210t t t πππ++??? 框图如下:

1

v Ωv Ω

()

t

6.20 画出题图6.20所示多级调制产生SSB 信号的框图中A 、B 、C 三点的频谱图。已知f o1=5MHz,f o2=50MHz,f o3

=100MHz 。并说明为何要采用逐级调制方法。

v ?v o (t)SSB

f o1

f o2

f o3

题图6.20

解: A

、B

、C 点频谱图如下:

:

A f

:

B 55.004M

f

:

C 155M

……55M

155.004M

采用多级调制主要是为了增加两个边频带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得易于设计滤波器。

6.21 用题图6.21(a)所示的电路产生AM 波,已知调制信号v Ω(t)=V Ωm cosΩt,载波v c (t)=V cm cosωc t,用示波器测量得到输出端的波形产生了过调制失真如题图6.21(b)所示。则应如何调整电路参数克服这种失真?(注:直流电压E o 、载波和调制信号幅度均不能改变)

解:由题图6.21(a)知

0Ω3cm 01Ωm a 3c c 12120

E v (t )R V E R V v (t )R (

)v (t )(1cos Ωt )cos ωt R R R R E =-+=-+ 1Ωm a 20R V m R E =

,可减小12

R

R 的值,从而减小a m ,克服过调制失真。 6.22 差分对管调幅电路如题图6.22所示。已知载波v c (t)=V cm cosωc t,调制信号v ?(t)= V Ωm cos Ωt 。

(1) 若ωc =107rad/s,LC 回路对ωc 谐振,谐振电阻R L =1k Ω,E e =E c =10V,R E =5k Ω, v c (t)=156cosωc t(mV),v ?(t)= 5.63cos104t(V)。试求输出电压v o (t)。

(2) 电路能否得到双边带信号?

解:(1)如图:BE 1

T

V ()V C1E1ES I I I e ≈=,)(

222

T

BE V V ES E C e

I I I =≈

)1()1()1()(2)

(22

122

121T

C T

BE BE V t v C V V V C C C C C C EE e

I e

I I I

I I I I +=+=+=+=-

得出:T c EE C C V t v th I I I 2)(21=-,而T

c EE EE C C C C C V t v th I I I I I I I 2)

(2121)(21)(2121122-=--+= 而E

C EE R t v I I 10

)(3+=

=Ω ])12[()(2)(121t n COS V V V t v th c T cm n n T c ωβ-∑=-∞=,其中 )6()26

156()(121212---==n n T cm n V V βββ

n=1时, 2.1)6(12≈-β

输出电压0()101() 1.2106(10.1())cos 2

C L c c E

v t v t E R COS t v t t R ωωΩΩ+=+???=++

即)(10cos )10cos 563.01(610)(740V t t t v ++= (2)不能,因为E

e

C EE R E t v I I +=

=Ω)(3,要得到DSB ,必须0=e E ,而如0=e E ,则没有直偏置,电路不能工作。 6.23 在题图6.23所示的包络检波器电路中,已知LC 谐振回路固有谐振频率为106Hz,谐振回路的谐振电阻R o =20kΩ,检波系数k d =0.9,试回答下列问题。

(1) 若i s (t)=0.5cos2π×106t(mA),写出检波器输入电压v s (t)及输出电压v o (t)的表达式。 (2) 若i s (t)=0.5(1+0.5cos 2π×103t)cos2π×106t(mA),写出v o (t)的表达式。

解:(1)6610/2

()200.5cos2102cos210()2010/2

s v t t t V ππ=

???=?+ 20918o d sm v (t )K V ..(V )==?=)

(2)363610/2

()200.5(10.5cos 210)cos 2102010/2

2(10.5cos 210)cos 210()

s v t t t

t t V ππππ=

??+??+=+?? 3321052

π10181052π10o d v (t )k (.cos t ).(.cos t )(V )=?+?=+? 6.24 检波电路图题图6.24所示。已知v a (t)=0.8(1+0.5cos 10π×103t)cos2π×465×103t(V),二极管的导通电阻r d =125Ω。求输入电阻R id 和检波系数K d ,并检验有无惰性失真和负峰切割失真。

解:1

235Ω2

id R R .k =

=

081d K cos(.== 直流负载为:147ΩR R .k ==,交流负载为:Ω12R R //R =,Ω06805a R /R .m .=>=,无负峰切割失真。

3

6

5

4710001104710RC ...--=???=?

55510a max max .-==?,无惰性失真 6.25 为了不产生负峰切割失真,通常采用题图6.25所示的分负载检波器电路。试问当m a =0.3时,此电路是否会产生负峰切割失真。若该电路产生了负峰切割失真又应如何解决?

解:(1)当电位器的动臂位于最上端时: 直流负载)(21.521Ω=+=K R R R

交流负载)(33.11

7.417.451.0//221Ω=+?+=+=ΩK r R R R i

3.0256.021

.533

.1=<==

Ω

a m R

R 故电路会产生负峰切割失真。 (2)

可将电位器的动臂向下移动以增加ΩR ,设移动后2R 上边部分为21R ,2R 下边部分22R ,则:

)(7.422212Ω=+=K R R R )(21.521Ω=+=K R R R

1

1

51.0//222221222211+?+

+=++=ΩR R R r R R R R i 设 a m R R =Ω得:

3.021

.51

)1151.0(222221=?+?+

+R R R 解得:)(236.021Ω=K R 所以将电位器的动臂向下移动,使得移动后上边部分Ω>K R 236.021即可消除负峰切割失真

6.26 已知调制信号v ?(t)=2cos2π×2000t(V),若调频灵敏度k f =5kHz/V,求最大频偏Δf m 和调制指数m f 。若调相灵敏度k p =2.5rad/V,求最大相偏Δφm 和调制指数m p 。

解:ΩΔ5210m f m

f k V (kHz )==?=,3

Δω2π10105Ω2π2000

f

f m ??===?

ΩΔφ2525m p m k V .(rad )==?=,5p m =

6.27 已知载波频率f c =100MHz,载波电压振幅V cm =5V,调制信号电压v ?(t)=cos2π×103t+2cos2π×500t(V),若最大频偏Δf m =20kHz,试写出调频波的数学表达式。

解:对调频波(FM ):按定义有)()(t v K t f c f Ω+=ωω 又由max max 2f V K MAX f f ?==?Ωπω,得max 222040/)33

f

MAX f K krad s V V πππ

Ω??=

==? 3300

830

()cos(())cos(sin 21021022080

sin 2500)5cos(210sin 210sin 2500)

250033t

t

f f cm c f cm c t

f K v t V t K v t dt V t t K t t t t ωωπππππππΩ??=+=+?????????+?=?+?+???????

6.28 已知载波频率f c =25MHz,载波振幅V cm =4V,调制信号v ?(t)=V Ωm sin2π×400t(V),最大频偏Δf m =10MHz 。 (1) 试分别写出调频波v f (t)和调相波v p (t)的表达式。

(2) 若调制频率改为2kHz,其它参数不变,再写调频波v f (t)和调相波v p (t)的表达式。

解:(1)当调制频率为400Hz 时:

对调频波(FM ):按定义有)()(t v K t f c f Ω+=ωω且max max 2f V K m f f ?==?Ωπω

)cos cos())(cos()(0

t

m f c cm t

f c cm f t V K t V dt t v K t V t v ??????ΩΩ-=+=ΩΩ?ωω )400

224002cos 4002210252cos(4max

max 6??+???-

??=ππππππf t f t

)1025)4002cos(102510252cos(4)(336?+??-??=∴t t t v f ππ

对调相波(PM ):)()(t v K t t p c p Ω+=ωθ,且max max 2f V K m p p ?=Ω=?Ωπω 所以:最大相偏Ω

?=

Ωmax

2f V K m p π 63()cos(())4cos(225102510sin(2400))

p cm c p v t V t K v t t t ωππΩ∴=+=??+??

(2)当调制频率为2KHz 时: 对调频波(FM ):

)105)1022cos(10510252cos(4)(3336?+???-??=t t t v f ππ

对调相波(PM ):

))1022sin(10510252cos(4)(336t t t v p ???+??=ππ

6.29 若调角波的数学表达式为v (t)=10sin(2π×108t+3sin2π×104t)(V)。 (1) 这是调频波还是调相波?

(2) 求载频、调制频率、调制指数、频偏、带宽以及调角波在100Ω电阻上的功率。 解:(1)84844φ2π1032π10ω2π1032π102π10(t )t sin(t ),(t )cos(t )=?+?=?+??? 根据定义:当v ?(t)=V Ωm cos104t 时为调频波,当v ?(t)=V Ωm sin104t 时为调相波。 (2)载频:100MHz ;3f

p m

m ==;30m f kHz ?=;2(1)81080BW m f kHz Ω=+=?=

调角波的总功率约等于载波功率,即2

/1000.5()

c P P W ≈==。 6.30 一个调频设备如题图6.30所示。已知本振频率f L =40MHz,调制信号频率f ?=100Hz~15kHz,混频器输出频率为

f L -f c2,倍频系数N 1=5、N 2=10。若要求输出调频波的载频f c =100MHz,最大频偏Δf m =75kHz 。试求f c1和Δf m1以及 两个放

大器的带宽BW 1、BW 2。

题图6.30

解:由题意可知:321101*********c c L c L c f f (f f )f f ==-=-?= ,可得16c f MHz = 1Δ510Δ75m m f f =?=,可得1Δ15m f .kHz =

由2()m BW f f Ω=?+,可得11max 2()33m BW f f kHz Ω=?+=,1max 2()180m BW f f kHz Ω=?+=

6.31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如题图6.31所示。试分析电路并回答如下问题。 (1) 画出简化的高频等效电路(交流通路)。

(2) 分别说明元件L 2,R 5、R 6和C 5, R 1、R 2在电路中的作用。 (3)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主要由哪些元件决定?

解:(1) 简化的高频等效电路如上图:

(2) L 2高频扼流圈,阻止高频信号进入信号源;R 5、R 6为变容二极管提供偏置,R 5和C 5极为 电源滤波,滤高频;R 1、R 2为三极管提供直流偏置。 (3) 振荡频率主要由C 2、C 3、C 4、L 1、C j 等元件决定

6.32 某鉴频器的鉴频特性如题图6.32所示。已知鉴频器的输出电压为v o

(t)=cos4π103t 。求:(1) 鉴频器的鉴频跨导g d ;(2) 写出输入信号v f (t)和原调制信号v ? (t)的表达式。

解:(1) 由定义1

0.01/100

d g V kHz =

=--; (2) 由题意可知Δ100m f kHz =,即53ωω2π104π10c (t )cos(t )=-?? 由调频定义得:()()3cos410m v t V t V ΩΩ=-?π;

而5

333

02π10φωω4π10ω504π104π10

t

c c c (t )(t )dt t sin(t )t sin(t )?==-?=-??? 即有()()3cos 50sin 410f fm c v t V t t ωπ=-?

6.33 微分鉴频器电路如题图6.33所示。若输入调频波为()cos(cos )f fm c m v t V t V tdt ωΩ=+Ω?。试写出v o1(t)和v o (t)的表达式。

解:111

11()[(cos )]sin(cos )f o fm c m c m dv t v R C R C V V t t V tdt dt

ωωΩΩ=-=+Ω+Ω?

经过包络检波得:11[(cos )]o fm c m v R C V V t ωΩ=+Ω

6.34 晶体管混频器原理电路如题图 6.34所示。设本振电压为v L (t)= cos2π×106t(V),信号电压为

v s (t)=0.05cosωs t(V),输出中频频率为465kHz,管子静态电流I CQ =1mA 。电路参数为L 1=185微亨,N 1-2=40匝, N 1-3=50匝, N 4-5=10匝,有载品质因数Q L =30。已知晶体管的转移特性为()()2180.540.5(mA)c BE BE i v v =+-+-。试 (1) 画出混频器的交流等效电

(2) 求输入信号频率 (3) 求混频器的变频跨导g c (4) 画出混频器的y 参数等效电路 (5) 求混频器的电压增益A vc

解: (1)混频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如上图:

(2)由题条件可知中频频率:z i KH f 465=;本振频率:z L KH f 1000=, 可求出信号频率(超外差方式):)(535Z i L s KH f f f =-=

v o1

v o

R 1

R 2

C 2

VD

C 1

v f (t)

+

+

+

--

-

题图6.33

C 2

v s (t)

+++-

-

-

1:1

1:1

1:1

g L

v L (t)

v I (t)

R B1+5V 0.1F

μ13k Ω

R B25k Ω

C 3

0.1F

μR E

1k Ω

C 1

L 1

1

2

34

5

题图6.34 混频器的交流等效电路

(3)混频电路基极直流工作电压:)(39.15

135

5212V V R R R V cc b b b BQ =+?=+=

所以:BQ s L BE V t v t v v ++=)()(,将其代入ic 表达式中可得:

2

22218054051813905413905448c BE BE L s L s S L S L i (v .)(v .)[v (t )v (t )..][v (t )v (t )..]v (t )v (t )v (t )v (t )......

=+-+-=+?++-+?++-=+++ 上式中的8S L v (t )v (t )项(其中:V V V V Lm sm 105.0==;)将产生中频电流)(t i i :

1

8ωω2

i Sm Lm L S i (t )V V cos()=?- 由此可得变频跨导:0584c Lm g .V mS =?=

(4)混频器的Y 参数等效电路:

(5)由L G Q L 01ω∑=,

得)(1017.610

1851046523011

5

6

30S L

Q G L --∑?=?????=

=

πω 312455

Σ131********

1037617105050

c vc g N N A .G N N .--?=-=-??=-?

6.35 由结型场效应管组成的混频器电路如题图6.35所示。若v s (t)=V sm cosωs t(V), v L (t)=V Lm cosωL t(V),输出频率取差频ωL -ωs 。管子的转移特性为2

1GS D DSS P v i I V ??

=- ?

?

?试求i D 中中频电流分量和变频跨导表达式,并分析场效应管混频器的特

点。

解:设静态工作点为GSQ V ,则

22

2211121GSQ s l

GSQ s l D DSS DSS P P

P

GSQ GSQ

s l s l DSS DSS DSS P

P P P

V v v V v v i I ()I ()V V V V V v v v v

I ()I (

)I ()()V V V V +--=-=-

---=-

+--

其中第二项22DSS s l P I v v V -?含中频分量,2P

lm sm DSS im V V V I I =,2

()cos DSS

I sm Lm I P I i t V V t V =-ω 变频垮导2

P lm

DSS sm im c V V I V I g ==

效应管混频器混频失真小、动态围大、工作频率高。 6.36 一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频段为0.55MHz~25MHz,中频频率为455kHz,本振频率>信号频率。试问波段哪些频率上可能出现6阶以下的组合干扰?

解:产生第一类组合干扰1

p s I q p

f f ±-=,p,q 为整数。C 语言程序如下: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double fi=0.455;//MHZ int p=0; int q=0; double fs=0.0; for(q=6;q>1;q--) {

for(p=0;p

fs=fi*(p+1)/(q-p);

if(fs>0.55&&fs<2.5&&((p+q)<7)) {

printf("p=%d,q=%d,fs=%.2fMHz\n",p,q,fs); }

fs=fi*(p-1)/(q-p);

if(fs>0.55&&fs<2.5&&((p+q)<7)) {

printf("p=%d,q=%d,fs=%.2fMHz\n",p,q,fs);

} } }

getch(); }

输出结果如下:p=2,q=4,fs=0.68MHz p=2,q=3,fs=1.37MHz p=1,q=2,fs=0.91MHz 6.37 试分析解释下列现象

(1) 在某地,收音机收到1090kHz 信号时,可以收到1323kHz 的信号。 (2) 收音机收到1080kHz 信号时,可以听到540kHz 的信号。

(3) 收音机收到930kHz 信号时,可以同时收听到690kHz 和810kHz 的信号,但不能单独收到其中一个台信号(例如另一电台停播)。

解:(1) 第二类组合干扰 (2) 第二类组合干扰

(3) 互调干扰

第一类组合干扰

6.38 某接收机输入信号振幅的动态围为62dB,要求输出信号振幅限定的变化围为30%。若单级放大器的增益控制倍数为20dB,问需要几级AGC 电路能满足要求?

解:已知:

3.1

max max min min

2.1

max min max max min max min min

20log

62 1033 3101010s s s s s s s s V V

dB V V A V A V

A V A V ==?==?=??

2.1 2.1310 10310 n=3n n A >?>?

至少需要3级AGC 电路能满足要求。

6.39 题图6.39是调频振荡器中的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组成框图。已知调频振荡器的载频f c =60MHz,因频率不稳定引起的最大频率偏移为200kHz,晶体振荡器频率为 5.9MHz,因频率不稳引起的最大频率偏移为90Hz,,鉴频器的中心频率为1MHz,低通滤波器增益为1,带宽小于调制信号的最低频率,A o A d A=1。试求调频信号的载频偏离60MHz 的最大偏离值Δf c 。

KHz f f n

464220=-KHz

f f n 46520=-s

n n f

KHz f

f ==-930212s

o s KHz f f 4652=-

解:设晶体的频率为f j +△f j 输出频率为:f c +△f c ,f c =60M ,f j =5.9M ,△f j =90Hz 其中可得下式:

10()1 109000.9j j j fc f f f M f f Hz KHz ±?-±?=?=?==

6.40 在题图 6.40所示的锁相环路中,已知k d =25mV/rad, k o =103rad/s·V,RC=10-3s/rad 。求当输入频率产生突变Δωi =100rad/s,要求环路的稳态相位误差为0.1rad 时,放大器增益A 1的值。

解:RC=10-3s/rad 表示为低通滤波器的带宽为1000rad/s

1133

100

=

==400.1251010d o d o k A k A k k ωθωθ-?????=???????

6.41 用锁相环解调调频信号的电路如题图6.41所示。已知压控振荡器VCO 的压控灵敏度为k o =2π×25×103rad/s·V,输入信号3()sin(10sin 210)()f fm c v t V t t V ωπ=+,环路滤波器允许调制频率通过(环路为调制跟踪环)。求输出1kHz 的音频电压振幅V Ωm 。

解:由3()sin(10sin 210)()f fm c v t V t t V ωπ=+最大频偏为:310210/f

rad s ωπ?=?

0.4f o m f m o

k V V V

k ωωΩΩ?=?=

=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得序号填在题干得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得直接与首要目标就是( A ) A、影响人得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提高人得素质 D、促进人类与谐 2、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得著作( D ) A、《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得出发点就是( D )。 A、社会 B、学校 C、家庭 D、人 4、在一定得前提下,对个体得发展中起着相对得主导作用得就是( A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影响 D、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得前提就是( A )。 A、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得人得问题就是关于( D)问题。 A、教育政策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7、为实现一定时期得教育目得而规定得教育工作得总方向就是( A )。 A、教育方针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8、雅典教育中“缪司”就是指( C )。 A、体育 B、德育 C、智育与美育 D、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强大动力就是( B )。 A、教育需要 B、教育理论得创新 C、学校发展 D、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得主要实施者就是(B )。 A、领导 B、教师 C、学生 D、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得开始得文件就是( D )。 A、《关于教师地位得建议》 B、《国家为21世纪得教师作准备》 C、《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 D、《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得核心就是( B )。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得就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得理论体系得构建者就是( B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得实质就是( 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教学方法概念得基点就是( A)。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得教学方法就是( C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得核心应该就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1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得核心就是( A ) A.集体教育 B.个体教育 C.正面教育 D.反面教育

现代电子线路基础(新版教材)-- 第六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答案 6.1 在题图 6.1所示调谐放大器中,工作频率f o =10.7MHz,L 1-3=4μH,Q o =100, N 1-3=20匝, N 2-3=5匝, N 4-5=5匝,晶体管3DG39在f o =10.7MHz 时测得g ie =2860μS,C ie =18pF, g oe =200μS, C oe =7pF,|y fe |= 45mS,y re =0,试求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 vo 和通频带BW 。 解: 25.020 53~13~21=== N N P , 25.02053~15~42===N N P 总电容pF 4.55)L *)f 2/((1C 20==∑π LC 振荡回路电容pF 8.53C p C p C C ie 22oe 2 1=--=∑ LC 振荡回路固有谐振频率'0f ==10.85(MHz) 固有损耗电导:'' 6 00036.710()0011g S Q L 2Q f L ωπ-= = =? 2226266 1200.25200100.2528601036.710 0.228()oe ie G P g P g g mS ---∑=++=??+??+?= 116.32L 0Q G L ω∑== )KHz (6563 .167 .10Q f B L 0W === , 1210 228.0104525.025.0G |y |P P A 6 3fe 210 V -=????-=-=--∑ 注: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 0f 和0f 相差不大,即部分接入后对谐振频率影响较小,但概念要清楚。另外,这里给出了fe y (即认为是m g )不要通过EQ I 来计算m g 。 6.2 题图6.2是某中放单级电路图。已知工作频率f o =30MHz,回路电感L =1.5μH, Q o =100,N 1/N 2=4,C 1~C 4均为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晶体管在工作条件下的y 参数为 ie (2.8j3.5)mS y =+; re 0y ≈ fe (36j27)mS y =- oe (0.2j2)mS y =+ 试解答下列问题: (1) 画出放大器y 参数等效电路; (2) 求回路谐振电导g Σ; (3) 求回路总电容C Σ; (4) 求放大器电压增益A vo 和通频带BW ; (5) 当电路工作温度或电源电压变化时, A vo 和BW 是否变化? 解:(1) y 参数等效电路如上图: (3) 由0f = 得2226212 01118784431415103010C .(pF )Lf ..∑π-===????? (2) 11=P , 25.04 1 122===N N P 由y 参数得)(58.1810302105.363pF C ie =???=-π,)(6.1010 3021026 3 pF C oe =???=-π

《电子电路基础》综合练习题及解答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专业专科(二年级) 《电子电路基础》综合练习题及解答 第一部分习题 一. 判断题(用√表示正确;用×表示不正确,并改正) ()1、通过半导体中的电流为电子电流与空穴电流之和。 ()2、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的磷元素,可以形成N型半导体,它的多子是自由电子。 ()3、PN结内电场方向由P区指向N区,P区的电位要高于N区的电位。 ()4、PN结指的是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两者交界面处的势垒区。在无外加电压作用下,其扩散电流和漂移电流两者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5、PN结正向偏置时其结电容以扩散电容为主;反向偏置时以势垒电容为主,它随反向偏压的增大其值减小。 ()6、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它的反向电流越小,表明管子的单向导电性越好。 ()7、耗尽型场效应管与增强型场效应管的主要区别,从导电特性来看,当V GS =0时,I D≠0为增强型管,I D=0为耗尽型管。 ()8、场效应管与晶体三极管一样,它们都是电流控制的电子器件。 ()9、场效应管与晶体三极管一样,它们只有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10、所谓三极管的等效电路是对计算管子的外部交流电流、电压而言的,对管子内部来说是不等效的。 ()11、一个放大器对信号源影响要小,带负载能力要强,这就要求该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都要大才好。 ()12、多级放大器与单级放大器相比,通频带变宽。 ()13、串联负反馈可以减小输入电阻,而并联负反馈可以提高输入电阻。

()14、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改善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反馈系数F,与基本放大器的开环增益无关。 ()15、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但升高了输出阻抗。 ()16、当输入信号存在失真时,可以采用负反馈来改善波形。 ()17、单级共射放大器幅频波特图中,高频特性的斜率为-10dB/十倍频程;相频波特图中,高频相移最大为-90°,在0.1f h和10f h之间,相位变化的 斜率为-90°/十倍频程。 ()18、理想选频网络的频率特性曲线应呈矩形,而实际选频网络的矩形系数D 值>1。 ()19、选频网络品质因数Q值的大小,表明其选择性的优劣,Q值越高表示它的选择性越好、通频带越宽。 ()20、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随信号频率变化的状况,称为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 ()21、恒流源电路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常用作偏置电路和有源负载。 ()22、共模放大倍数越大,差模放大倍数越小,则共模抑制比越大,放大器的性能越好。 ()23、集成运放第一级采用差动放大器主要是为了抑制零点漂移。 ()24、理想集成运放的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为零。 ()25、理想集成运放的两个输入端之间的电流为无穷大。 ()26、从模拟乘法器的基本性质来看,它是线性部件。 ()27、电压放大器以放大信号电压为主;而功率放大器则以输出较大功率为主,且管子工作在大信号状态。 ()28、OCL电路中,输出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时,管子的集电极耗散功率为最大。()29、双电源无输出电容的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常称为OCL电路;单电源无变压器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常称为OTL电路。 ()30、根据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功率放大器可以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种类型。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解答第1章

第一章习题解答 题 电路如题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O两端的电压UAO。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解: 分析:二极管在外加正偏电压时是导通,外加反偏电压时截止。正偏时硅管的导通压降为~。锗管的导通压降为~。理想情况分析时正向导通压降为零,相当于短路;反偏时由于反向电流很小,理想情况下认为截止电阻无穷大,相当于开路。 分析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的基本方法为“开路法”,即:先假设二极管所在支路断开,然后计算二极管的阳极(P 端)与阴极(N 端)的电位差。若该电位差大于二极管的导通压降,该二极管处于正偏而导通,其二端的电压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如果该电位差小于导通压降,该二极管处于反偏而截止。如果电路中存在两个以上的二极管,由于每个二极管的开路时的电位差不等,以正向电压较大者优先导通,其二端电压为二极管导通压降,然后再用上述“开路法”法判断其余二极管的工作状态。一般情况下,对于电路中有多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判断为:对于阴极(N 端)连在一起的电路,只有阳极(P 端)电位最高的处于导通状态;对于阳极(P 端)连在一起的二极管,只有阴极(N 端)电位最低的可能导通。 图(a )中,当假设二极管的VD 开路时,其阳极(P 端)电位P U 为-6V ,阴极(N 端)电位 N U 为-12V 。VD 处于正偏而导通,实际压降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理想情况为零,相当 于短路。所以 V U AO 6-=; 图(b )中,断开VD 时,阳极电位V U P 15-=,阴极的电位V U N 12-=, ∵ N P U U < ∴ VD 处于反偏而截止 ∴ V U AO 12-=; 图(c ),断开VD1,VD2时 ∵ V U P 01= V U N 121 -= 11N P U U > V U P 152-= V U N 122-= 22N P U U < ∴ VD1处于正偏导通,VD2处于反偏而截止 V U AO 0=; 或,∵ VD1,VD2的阴极连在一起 ∴ 阳极电位高的VD1就先导通,则A 点的电位 V U AO 0=,

现代教育学基础考试提纲

第一章 ·在中国古代.对“教”的理解:“教”是一种上者、长者对下者、幼者进行规范灌输的过程。教的内容以道德的养成为主。 ·在西语中教育的本义意味着要用引导的方法来发展受教育者潜在的心理能量。 ·定义的三种方式: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填空) ·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为形式,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的狭义的教育便是学校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一门学科能否独立存在,是否发展成熟,一个最重要的标志便是看它是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事实、教育价值基础上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提供教育规范,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教育学的萌芽和创立、发展时期的重要人物: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论学术的价值与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大教授学》) ·康德---哥尼斯堡大学开设的由哲学教授轮流教授教育学的讲座,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 ·特拉普---德国第一位也是世界第一位教育学教授---《教育学探讨》---这是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近代教育学著作、完成了教学与教育的结合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 2 3 4点浏览就好 第二章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孟禄 ·原始社会晚期:学校的萌芽出现。进入奴隶社会后:学校产生。 ·学校产生与下列条件有关: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 2、文字的出现是学校产生的文化基础。 3、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时学校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从形式上看,人类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学制的定义: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

电子线路CAD试题库及答案

电子线路CAD复习题 一、选择题 1、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为( A ) (A) CAD (B)CAM (C)EDA (D)PLD 2、运行Protel99 SE所要求的最低分辨率是(C ) (A)800*600 (B)1000*1000 (C)1024*768 (D)1024*678 3、在进行电原理图编辑时,双击”Schematic Doc u ment”图标后,在”Document”文档下自动创建一个文件,其名为( A ) (A)Sheet (B)Sheet (C)Sheet (D)Sheet 4、原理图文件、印制板文件一般放在 C 文件夹内 (A)Design Team (B)Recycle Bin (C)Documents 5、原理图编辑好后,为了获得较好的打印效果,应将图纸方向设置为( B ) (A)Landscape(水平)(B)Portrain(垂直)(C)两种方向均可 6、设置SCH的工作环境时,”Visible”、”Snap”、”Electrical

Grid”三者的取值大小要合理,否则连线时会造成定位困难或连线弯曲的现象。一般来说,可视栅格大小与锁定栅格大小相同,而“电气格点自动搜索”半径范围要 A 锁定栅格距离的一半。(A)略小于(B)略大小(C)等于 7、在放置元件操作过程,按下键盘上的Tab键,其作用是( A )(A)修改元件属性(B)旋转(C)空一格 8、在元件属性设置窗中,元件的序号应在哪设置( B ) (A)Footprint (B)Designator (C)Part(第一个) 9、在元件属性设置窗中,元件的型号或大小应在哪设置( C )(A)Footprint (B)Designator (C)Part(第一个) 10、在进行电原理图编辑时,如单击鼠标左键选定目标元件,这时如按空格键,则执行的操作是( B ) (A)移动元件(B)使选定对象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C)左右对称(D)上下对称 11、在画电原理图时,用于连线操作的只能用 A 工具栏中的导线 (A)Wiring Tools (B)Drawing Tools (C)Main Tools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1、纯净的单晶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载流子自由电子空穴的数量相等的。 2、射极输出器属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于其电压放大位数约等于1,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故又称为电压跟随器(射极跟随 器)。 3、理想差动放大器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0,其共模抑制比为 4、一般情况下,在模拟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在数字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截止状态。 5、限幅电路是一种波形整形电路,因它削去波形的部位不同分为上限幅、下限幅和双向限幅电路。 6、主从JK 触发器的功能有保持、计数、置0、置 1 。 7、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 8、带有放大环节串联稳压电路由调整电路、基准电路、取样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分组成。 9、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状态,还与输出端的原状态有关。 10、当PN结外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变宽。反向电流是由 少数载流子形成的

11、半导体具有热敏性、光敏性、力敏性和掺杂性等独特的导电 特性。 12、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的直流电。 13、硅稳压管正常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在此区内,当流过硅稳压管的电流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硅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不变。 14、电容滤波只适用于电压较大,电流较小的情况,对半波整流电路来说,电容滤波后,负载两端的直流电压为变压级次级电压的 1 倍,对全波整流电路而言较为 1.2 倍。 15、处于放大状态的NPN管,三个电极上的电位的分布必须符合UC>UB>UE而PNP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上的电位分布须符合 UE>UE>UC总之,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的条件是: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16、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空穴,而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17、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反向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18、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将增大。 19、晶体管放大器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放大信号时,三极管应始终工作在放大区。 20、一般来说,硅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大于锗管的死区电压。

现代教育学原理答案

01任务: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答:(1)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 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 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 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 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1) 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 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 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 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 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 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 育。 02任务: 1、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由内因与外因构成的,共同推动人的身心发展(2分)(2)顺序性(1分)(3)阶段性(1分)(4)不均衡性(1分)(5)个别差异性(1分) 2、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是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4.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传递-保存文化功能2.传播-丰富文化功能;3.选择-提升文化功能;4.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03任务: 1、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现代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 比具有以下特点:(1)开放性;(2) 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 (5)融合性; 2、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答出 以下任意5点即可得10分。(1) 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 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 的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念;(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 应性 04任务:1、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重要性有哪 些?答题要点:(1)三种教育力 量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在时空上 的相互衔接;(2)三种教育力量 的整合,有利于整个教育方向上 的高度一致;(3)三种教育力量 的整合,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 互补作用 2、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策略(或 可能性)是什么?答题要点:(1) 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 性;(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 现教师的终身学习;(3)严格教 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 的专业自主性;(4)厉行严格的 教师职业规范。 3、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表现在那些 方面?答题要点:(1)主体意识 增强;(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3) 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 辈群体影响较大。 05任务: 1.简述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与其 特征有哪些。答:①根本原因是 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要提高人 口素质;②直接原因是要从根本 上治理“片面追求升学率”。(2) 素质教育的特征:全体发展、全面 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 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2.简述教学的任务:答:答:1)培 养学生的基础学力;(2)建构学生 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3)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简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 的主导作用。答:人的身心发展是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发 挥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它要受到 以下多方因素的制约:(1)受教 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教育的自 身状况;(3)家庭环境的因素;(4) 社会发展状况。教育如果能得到以 上各方面条件的积极配合,就能充 分发挥出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 展的独特作用。 4.简述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答:(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 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 效性不强;(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 (4)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 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 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教 育和社会实际;(5)课程实施过程 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 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6)课程评价基本只重视学 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7) 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课程不能适 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 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

北京大学现代电子电路基础王志军电线2010秋期中考试题

北京大学《现代电子电路基础》期中考试试卷姓名:学号:2010.11.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单口网络可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进行戴维宁等效置换,电压源的电压等 于该网络的开路电压;等效电阻等于全部独立源为零时从端口看进去的电阻。 2、在四价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5价元素可构成N型半导体,其多子是电子。当P 型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在交界面处形成PN结。 3、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当施加正向电压时电流与电压成指数关系;加反向电压时 产生反向饱和电流,其数值很小,体现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4、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三个区域。其工作在放大区时, 集电极电流I C和基极电流I B的关系为Ic=BI B;其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 5、频率响应描述了放大器对不同频率信号的适应能力。阻容耦合单管共射放大器的上限截 止频率主要取决于结电容,下限截止频率主要取决于耦合电容。 6、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甲乙类状态是为了消除乙类状态时的交越失真。 7、集成运放通常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四部分组成,其级间耦合方式 常采用直接耦合。为了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集成运放的输入级常采用差分放大电路;为了提供一定的驱动能力,输出级常采用功率放大电路。 8、引入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多方面的性能,电压串联负反馈可使输入电阻增大,输出 电阻减小,电压增益减小(稳定)。

二、(14分)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流源A I S 2=, Ω==421R R ,电容F C 01.0=,Ω=2r ,电路 初始时开关S 断开,电路已达稳定状态, 0)0(=-C U 。 0=t 时刻,将开关S 闭合, 求0≥t 时的)(t i 。 解:(1)求)0(+i 0)0()0(=-=+C C U U S R I i i =+++)0()0(2 )0()0()0(221+=+++R i R ri R i 得:)0(+i =0.8A ---------------------------------------------------(4分) (2)求)(∞i ∞=t 时电容断开,A I i S 2)(==∞ ----------------------------------------(6分) (3)求τ,参考右图 信号源为零,电容开路,求等效电阻 rI I R R U ++=)(21 所以 S C R o 1.001.010=?==τ ---------------------------------------------------(10分) (4)根据三要素法,得 ------------------------------------------(14分) C U I 1 R 2 R Ω==10I U R o t t e e t i 101.02.12)28.0(2)(---=-+=

电子线路基础测试题库(网络教育)

总分: 100 得分: 0 单选题(共100题) (1).关于集成运放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 回答: 正确答案:D.在同应用中不可能有时处于开环状态有时处于闭环状态 得分:0 (2).对镜像电流源电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 回答: 正确答案:C.其交流内阻越小越好 得分:0 (3).以下关于负反馈的说法错误的是( )。(1分) 回答: 正确答案:D.可减小噪声 得分:0 (4).N沟道JFET参与导电的载流子是()。(1分) 回答: 正确答案:A.自由电子 得分:0 (5).对于结型场效应管,当|Vgs|>|Vgs(off)|时,管子工作在()。(1分) 回答: 正确答案:C.截止区 得分:0 (6).根据反馈放大器框图,当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同,从而使净输入信号减小时,称此反 馈为()。(1分) 回答: 正确答案:B.负反馈 得分:0 (7).对于电流放大器,我们希望()。(1分) 回答: 正确答案:B.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大 得分:0 (8).把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过程称为()。(1分) 回答: 正确答案:A.整流 得分:0 .

(9).以下关于负反馈的说法错误的是()。(1分) 回答: 正确答案:D.并联负反馈应取xi=vi 得分:0 (10).关于集成运放的闭环应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分) 回答: 正确答案:D.包括触发器应用 得分:0 (11).关于发射极接电阻的共射放大器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 回答: 正确答案:D.该电阻减小了输出电阻 得分:0 (12).可将小信号放大器看成有源四端网络,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分) 回答: 正确答案:B.输出电压除以输出电流为输出电阻 得分:0 (13).若两个单级放大器负载短路时的电流增益分别为A1和A2,两级级联后测得总的电流增益约等 于A1A2,则可判断()。(1分) 回答: 正确答案:B.前级输出电阻远小于后级输入电阻 得分:0 (14).若系统是个无零三极点系统,A(s)的三个极点角频率满足wp3=10wp2=100wp1,则以下说法不 正确的是()。(1分) 回答: 正确答案:D.反馈增益线与波特图交点在wp2和wp3之间时系统必稳定 得分:0 (15).一般而言,PN结击穿电压在-6V以下的属于()。(1分) 回答: 正确答案:B.齐纳击穿 得分:0 (16).关于共基放大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分) 回答: 正确答案:A.可以放大电压 得分:0 (17).以下不属于三极管放大器基本组成部分的是()。(1分) 回答: .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知识|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1、纯净的单晶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载流子自由电子空穴的数量相等的。 2、射极输出器属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于其电压放大位数约等于1,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故又称为电压跟随器(射极跟随器)。 3、理想差动放大器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0,其共模抑制比为∞。 4、一般情况下,在模拟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在数字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截止状态。 5、限幅电路是一种波形整形电路,因它削去波形的部位不同分为上限幅、下限幅和双向限幅电路。 6、主从JK触发器的功能有保持、计数、置0、置1 。 7、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 8、带有放大环节串联稳压电路由调整电路、基准电路、取样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分组成。 9、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状态,还与输出端的原状态有关。 10、当PN结外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变宽。反向电流是由少数载流子形成的。 11、半导体具有热敏性、光敏性、力敏性和掺杂性等独特的导电特性。 12、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的直流电。 13、硅稳压管正常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在此区内,当流过硅稳压管的电流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硅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不变。 14、电容滤波只适用于电压较大,电流较小的情况,对半波整流电路来说,电容滤波后,负载两端的直流电压为变压级次级电压的1倍,对全波整流电路而言较为1.2倍。15、处于放大状态的NPN管,三个电极上的电位的分布必须符合UC>UB>UE,而PNP 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上的电位分布须符合UE>UE>UC。 总之,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的条件是: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三、材料分析题 “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四、论述题 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教育漫话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B.赫尔巴特C.库恩D.柏拉图 二、多选题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晶体二极管 一、填空题 1、物质按导电能力的强弱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大类,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 2、根据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的杂质元素不同,可形成N 型半导体和P 型半导体。 3、纯净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空穴和自由电子数相等。N型半导体又称电子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空穴;P型半导体又称空穴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电子。 4、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一般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5 V,锗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1 V;二极管导通后,一般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7 V,锗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3 V。 5.锗二极管开启电压小,通常用于检波电路,硅二极管反向电流小,在整流电路 及电工设备中常使用硅二极管。 6.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稳压二极管的动态电阻越小,其稳压性能好。

7在稳压电路中,必须串接限流电阻,防止反向击穿电流超过极限值而发生热击穿损坏稳压管。 8二极管按制造工艺不同,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 9、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开关、热敏、发光和光电二极管等二极管。 10、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反向饱和电流和最高工作频率。 11、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和动态电阻。 12、图1-1-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V1、V2均为硅管,当开关S与M 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 无法确定V,当开关S与N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0 V. 13图1-1-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当开关S打开时,A点的电位为10V 、 流过电阻的电流是4mA ;当开关S闭合时,A点的电位为0 V,流过电阻的电流为2mA 。 14、图1-1-3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是理想器件,则流过二极管V1的电流为0.25mA ,流过V2的电流为0.25mA ,输出电压U0为+5V。

现代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学考试大纲 模拟试题集 大纲说明: 识记:填空题、名词解释 领会:简答题、综合题 简单应用:论述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识记: (1)教育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2)学校教育的定义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额,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领会 (1)给“教育”这一概念下定义的意义 (2)对“教育”这一概念含义理解的多样化的原因 A.定义者的哲学观、价值观以及逻辑方法不同,对教育认识和解释也不同,他们总是从某一角度提出对于教育的理解。 B.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实验和定量研究尚不成熟,人们对某一概念下定义主要根据事实和历史事实。 C.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群对于教育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D.根本原因:有事人给“教育”下定义时没按照逻辑规则来进行,而是采取了“定义性陈述”的方式,导致了“教育”定义的混乱。 (3)谢弗勒有关教育概念的三种定义性陈述。 1、规定性定义:指创造的定义,也就是下定义者用自己的语言对于有关概念或术语下定义。“规定性定义”对于下定于本身并无特殊的规定,而只是要求被定义的概念或术语在著作或文献中始终保持表示这种规定的含义。 2、描述性定义:指适当的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在这类定义中没有任何逻辑要求或规定,定义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下定义者的主观意图的和知识、语言水平。优点:避开了繁琐的逻辑规则,缺点:随意性太大,对下定义者的知识水平依赖性太大。 3、纲领性定义:旨在说明概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即“事物应该是什么”。 (4)给概念下定义的逻辑规则 形式逻辑是从思维的形式结构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对于如何给概念下定义有着明确的规则:吧被定义的概念放在它邻近的属概念里,并且指出它和同一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公式:(被下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 (5)按照逻辑规则给“教育”下定义的基本思路。 第一,教育做为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的活动对象是什么?对此我们的回答是:教育活动的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他有别于其他以物质或精神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第二,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并不仅仅只有教育一种,如还有医疗,美容等。那么他们的差别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在所有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中,只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而其他活动则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直接目标。第三,很多社会活动都对于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那么,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和其他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首先,其他社会活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总体上讲是有意义的。其次,其他社会活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亦可能是有意识的,但却不会是这些社会活动的首要目标。再次,正如有些社会活动并非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但却会产生教育效果和教育影响一样,教育虽

电子电路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目

东 南大学考试卷(A 卷) 程名称电子电路基础考试学期 得分 用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长度 120分钟 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已知A u1=20,A u2=-10,A u3=1,则可知其接法分别为:A u1是放大器,A u2是放大器,A u3是放大器。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发射极的公共电阻对信号的放大用无影响,对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K CMR =。 如图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处于类工作状态;其静态损耗为;电路;每个晶体管的管耗为最大输出功率的倍。如图所示电路中,反馈元件R 7构成级间负反馈,其组态为;其作用是使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变。 放大电路A 、B 的放大倍数相同,但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不同,用它们对同一个具有内A 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A 的()。输入电阻大 B.输入电阻小 C.输出电阻大 D.输出电阻小把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公共电阻改为电流源可以()。增大差模输入电阻 B.提高共模增益 C.提高差模增益 D.提高共模抑制比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能放大电压信号,但不能放大电流信号.既能放大电压信号,也能放大电流信号.能放大电流信号,但不能放大电压信号 .既不能放大电压信号,也不能放大电流信号 为了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并增强带负载能力,应引入()负反馈。电压串联 B.电压并联 C.电流串联 D.电流并联已知变压器二次电压为t U u ωsin 222=V ,负载电阻为R L ,则桥式整流电路流过每只二 )。L R U 2 9 .0 B. L R U 2 C.L R U 245 .0 D. L R U 22 关于三极管高频参数,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为()。ββf f T 0= B.βαβf f )1(0+= C.βf f T >> D.β αf f <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如 考试作弊此答 卷 无效 V C

《现代教育学基础》考试重点(精)

《现代教育学基础》复习要点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P1 —P34 P6【填空】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为形式,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实施教育的机构与场所,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便是所谓的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P6 【多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有着以下特点: 1、教育内容生活化 2、教育方式情感化 3、教育时间的持久性 4、教育作用的显著性 P8 【单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而不是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或教育规律。 P10 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创立时期、发展阶段。 【填空或单选】注意:识记各阶段的代表人和代表作 (一萌芽阶段 P12古代中国:《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作品,世界上 最早的教育专著。

P11古代西方:柏拉图《理想国》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 (P12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二创立时期(P13—P16【下面第1和7小点稍微了解一下,其他点识记】 P13 1.(英培根《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1623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 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萌芽。“班级授课制” P14 3.(英洛克《教育漫画》(1693 4.(法卢梭《爱弥儿》(1762 5.(瑞士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1787 P16 6.(德康德哥尼斯堡大学于1774年首次开设教育学讲座,由哲学教授 轮流讲授教育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康德在1776—1777学年讲授教育学,其后又有数次主讲。 7.(德特拉普1779年担任哈勒大学教育学教授,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1780年出版了《教育学探讨》,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 8.(德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创立作出里程碑式贡献《普通教育学》第一本近代教育学著作。 (三发展阶段 P19 (美杜威实用主义代表人《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

电子线路复习题(附答案)

一、 填空题 1. PN 结具有 单向导电 性能,既加正向电压时PN 结 导通 ,加反向电压时PN 结截止。 2. N 型半导体又称电子型半导体,它主要靠 自由电子 导电。 3.硅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 伏,锗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伏。 4. 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 硅 和 锗 。 5. N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_少数载流子是空穴。 6. 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7.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过高,可能引起 饱和 失真,静态工作点过低,可能引起 截止 失真。 8. NPN 型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三个极中电位最高的是 集电极 极。PNP 型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三个极中电位最高的是发射 极。9. 三极管的基本联接方式有:共发射极接法、共基极接法 、 共集电极接法 。 10. 场效应晶体管属于 电压 控制器件,场效应管的最大优点是 输入电阻高 。 11. 开启电压0)(>th U GS 的是 N 沟道增强型 场效应管, 开启电压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