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法的基本原理与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收益法计算公式

收益法计算公式

土地出让年限为50年,现已使用了10年;该房地产正常情况
下的年净收益为20万元,报酬率为10%,则该房地产的收益
价格为:
V
a r
1
1
1 rn
20 10%
1
1
1
10% 50-10
=195.60(万元)
2、净收益每年不变的公式
(2)收益期限为无限年的公式
V a r
2.净收益每年不变公式
益,然后将其除以适当的报酬率或者乘以适当的收益乘数来 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
2)报酬资本化:是一种现金流量折现法,即房地产价值等
于其未来各期净收益的现值之和,具体是预测估价对象未来 各期的净收益,然后利用适当的报酬率将其折算到估价时点 后相加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
(二)收益法的理论依据与适用范围
a末=a初(1+r)
1、收益法的基本公式
(3)公式中a、r、n的时间单位是一致的,通常为 年,也可以为月、季、半年等。例如,房租通常按月 收取,基于月房租求取的是月净收益。在实际中,如 果a、r、n之间的时间单位不一致,则应对其进行相 应的调整。由于惯例上是采用年报酬率,所以一般是 将月或季、半年的净收益调整为年净收益。
内房容地提产要估:价方法—收益法
一、收益法基本原理 二、净收益及其估算 三、报酬率的确定 四、房地产收益价格的估算 五、收益法估价总结与应用实例
一、收益法基本原理
1、收益法的概念及其两种类型 2、收益法的理论依据与适用范围 3、收益法估价操作步骤 4、收益法计算公式
(一)收益法的概念及其两种类型
该公式可用于比较法估价时进行有关土地使用年限或不同 收益年限的修正。在市场法中,可比实例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期 限、收益期限等可能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期限、收益 期限等不同,从而需要对可比实例价格进行调整,使其成为与

收益法计算公式范文

收益法计算公式范文

收益法计算公式范文收益法是一种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它基于企业未来的收益能力来进行计算。

收益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通过贴现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现在的价值。

收益法的计算公式如下:企业价值=预期未来收益/(1+折现率)^n其中,预期未来收益指的是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得的净利润或者自由现金流,折现率是用来衡量将未来收益转化为现值时所采用的贴现率,n是预期未来收益的时间周期。

在实际应用中,收益法有两种常见的计算方式:净利润法和自由现金流法。

1.净利润法:该方法假定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净利润呈稳定增长,并以稳定增长的速度持续增加。

计算公式如下:企业价值=(净利润/折现率)*(1-增长率)/(1+折现率)^n其中,增长率指的是净利润的年均增长率。

2.自由现金流法:该方法假定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自由现金流呈稳定增长,并以稳定增长的速度持续增加。

计算公式如下:企业价值=(自由现金流/折现率)*(1-增长率)/(1+折现率)^n其中,自由现金流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扣除了投资支出和运营资本变动后所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

还有一些其他的收益法变种,如调整净利润法(考虑资本结构、财务风险等因素)和累计折现现金流法(将多年的自由现金流进行累计和折现)等,但核心思想与上述几种方法基本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收益法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企业估值方法,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和假设。

首先,该方法对未来的收益进行了预测和假设,因此对预测准确性要求较高;其次,该方法假设企业未来的收益呈稳定增长,但实际情况中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变化、竞争压力等;此外,收益法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折现率和增长率,这也对估值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总之,收益法是一种重要的企业估值方法,通过将未来的收益贴现以反映其现值,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理论依据的价值评估工具。

然而,在使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结合其他估值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房地产评估的收益法

房地产评估的收益法

房地产评估的收益法房地产评估的收益法一、简介房地产评估是指对房地产的价值进行评估。

估价方法主要有: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

收益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它以产权人所获得的收益作为房地产价值的核心要素。

二、收益法的原理收益法的核心原理是根据产权人所获得的未来经济收益来计算该房地产的价值。

三、收益法的计算步骤1. 预测未来经济收益:收益法的前提是产权人能够持续获得经济收益。

因此,需要对未来的收益进行预测。

这个预测过程需要基于当前市场的情况,包括租金、房屋价格等。

2. 确定弊益期:弊益期是指能够持续获得经济收益的时间期限。

在估算弊益期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当前市场的情况,以及可能的未来情况。

3. 计算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投资所能获得的全部收益与全部成本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盈利能力 = 净收益 / 资产现值4. 计算资产现值:资产现值是指未来一段时间内所有收益的现值之和。

它包括分期收益和非分期收益。

5. 计算房地产价值:房地产价值 = 资产现值 + 不动产附属设施的市场价值四、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艰难及解决办法1. 无法确定预测结果:在收益法中,预测未来经济收益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如果预测错误,将会影响到整个估价的结果。

此时,需要进行足够的市场调查和分析。

2. 无法确定弊益期:弊益期是估价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但是它的确定往往会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

为此,在估价时,需要结合历史数据和当前市场情况进行判断。

3. 计算难度较大:对于一些大规模、复杂的项目,收益法的计算难度会较大。

此时,需要使用专业的评估软件或者寻求专业人员的匡助。

五、本文所涉及附件无六、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数据资产评估 收益法 计算公式

数据资产评估 收益法 计算公式

数据资产评估收益法计算公式一、数据资产评估收益法基本原理。

收益法是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对于数据资产来说,是基于数据资产在未来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来评估其价值。

1. 基本公式。

- 当未来收益期有限时:- V=∑_t = 1^nfrac{R_t}{(1 + r)^t}- 其中,V为数据资产的评估价值;R_t为第t期的预期收益额;r为折现率;n为收益期限。

- 当未来收益期无限时(永续期):- V=(R)/(r)- 这里R为稳定的年预期收益额,r为折现率。

2. 预期收益额(R_t或R)的确定。

- 对于数据资产,预期收益额可以通过分析数据资产对企业收入增长的贡献、成本节约等方面来确定。

例如,如果数据资产能够提高企业的销售转化率,那么可以通过计算因销售转化率提高而增加的销售收入部分作为预期收益额的一部分。

-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确定预期收益额:- 直接估算法:直接根据数据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对企业业务的影响,估算其带来的额外收益。

例如,某数据资产用于精准营销,根据以往营销活动数据,直接估算使用该数据资产后每次营销活动增加的销售额。

- 分成率法:确定数据资产对总收益的分成率,然后根据企业整体收益来计算数据资产的收益额。

例如,如果确定数据资产对企业某项业务收益的分成率为10%,企业该项业务年度收益为100万元,那么数据资产的收益额为10万元。

3. 折现率(r)的确定。

- 折现率是将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反映了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

- 确定折现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法:如果企业的数据资产与企业整体经营密切相关,可以考虑采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的基础。

WACC = E/V×Re+D/V× Rd×(1 - T),其中E为企业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V = E+D(企业的市场总价值,等于权益资本价值与债务资本价值之和),Re为权益资本成本,D为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Rd为债务资本成本,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

收益法基本原理及实务-LY1221

收益法基本原理及实务-LY1221

第一部分 收益法基本原理(续)
2、相关概念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 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 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即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自由现金流量:根据现金流量对应的主体不同,分为企业整体自由现金流量 和企业股权自由现金流量。企业整体自由现金流量是归属于企业股东和债权人的现金 流,用于计算企业整体价值,包括股权价值和债务价值。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是归属于 股东的现金流,用于计算企业的股权价值。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利息支出×(1-税率) -资本性支 出-净营运资金变动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与摊销-资本性支出-净营运资金变动+负息债 务的增加(减少)
第一部分 收益法基本原理(续)
咨询服务机构及软件开发、网络服务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 (2)对拥有特种经营权(生产许可证)及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的企
业,如制药、金融、证券、保险、高速公路,宜采用收益法评估。 3、特殊情况 (1)对于那些折旧数额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可能利润是负数,但不
一定没有经营现金流。 (2)尽管会计利润表现为亏损,但只要企业未来具有客观的现金流量,
未来收益的投资回报率,也反映了获得这个未来预期收益的风险程度。
资本化率是将稳定的永续收益还原为现行的资本化价值的一个指标,是将未来无限期的收益还原。
折现率用于有限期的预期收益的还原,资本化率则适用于永续年金的还原。当预测的各年收益相 等,而计算期为无限时,可用资本化率作为折现率。
一般公式:折现率=无风险利率+风险报酬率
9
8
预测及确定 参数

第三章收益法

第三章收益法
P=(900/8%)[1-1/(1+8%)6]
=900×4.6229=4160.59(万元)
3、未来收益额在若干年后保持不变
n
P=
t 1
Rt
(1
r)t
A (1 r)n
r
1
1 (1 r) Nn
(二)未来收益无限期
根据未来收益是否稳定分为两种方法。
1、稳定化收益法(年金化法)——未来 各年收益额相等且无限期
• 3.被估资产在未来5年内的预期收益分别为10万元、12万 元、14万元、16万元、18 元,资产从第6年到第10年每 年的收益均保持在20万元,第10年末资产拟转让,变现价 约100万元,假定折现率为10%,运用收益法估测资产的 价值。
• 1. 用分段法估计企业价值:
• 2.社会平均收益率中包括无风险报酬率和风 险报酬率,社会平均收益率扣除无风险报 酬率即为社会风险报酬率,用β系数乘以社 会风险报酬率,即为适用于被评估企业整 体评估的风险报酬率。 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10%+(12%一l0%)×1.5 =13%
2. P是发生在一个时间序列的第1期期初, F则是发生在一个时间序列的第n期(最后一期) 期末。
3. 没有特别说明,收益额都认为是在每 个间隔期期末发生。
4. 现金流量(收益额)的分布如不规则时, 需进行调整,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
确定评估目的
四、 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

确定剩余经济寿命年限
P A r
例2-17: 假设某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 现拟转让,聘请评估师估算其价值。 经预测,该企业每年的预期收益为 1200万元,折现率为4%。请估算该 企业的价值。
评估值=1200/4%=30000(万元)

第6章 收益还原法

②年金现值 年金——在一定时期内,每年收付相 等的金额。 年金现值——在一定时期内,每年支 付相等金额的现值之和,是复利现值 的特例,是一系列有规律的复利现值 和。
P = F/(1+i)n = [A+A(1+i)+A(1+i)2 +…+A(1+i)n]/(1+i)n = A*[(1+i)n -1]/i(1+i)n
风险性:风险与报酬成正比。因此,
房地产的还原利率要高于社会平均 利润
2)还原利率的计算
三种方法
(1)市场法:收集实例对象的资料
①直接法:直接收集相似还原房 地产的还原利率
②间接法:收集相似房地产的收 益和价格,再计算
(2)调整法:据近5年定期存款
利率,求出实质利率,再据房地产 特点进行修正。如土地价低0.5— 1个百分点,建筑物高0.5—1个百 分点。
r= [r1L+(r2+d)B]/(L+B)
此二公式可变形(如r1=?; r2=?;L/(L+B),B/(L+B) 表示土地、建筑物的价格占总 房地产价的比率等)
第四节 收益还原法的应用
有多种情况
第五节 收益法的派生方法
残余法(土地残余法、建筑物残余法)
收益倍数法
购买年法 收益分析法等
此两节自学
避免重复计算(维修费中不应包括大修 费,因间隔大,额大,有专项资金)
二、还原利率的确定
1、还原利率的概念 ——将房地产的年纯收益还原为价格
的利率,实质是一种投资收益率。 2、还原利率的分类
综合还原利率(房地) 土地还原利率 建筑物还原利率 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可换算
3、还原利率的确定

收 益 法


• 1.1.2收益法适用的范围和适用条件 • 1.收益法适用的范围 • 收益法的估价对象是有经济收益或有潜在益的房地产。 • 2.收益法适用条件
• 收益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房地产未来收益和风险都能 够准确地量化预测。
1.1.3 收益法的操作步骤
• 运用收益法估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 1 搜集有关收入和费用的资料; • 2 估计未来收益期限或持有期; • 3 预测未来净收益或期末转售收益; • 4 求取报酬率或资本化率; • 5 选用收益法公式计算收益价值。
• 实际总收益:是在现状下房地产实际取得的收益,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客观总收益:是指房地产在最合理的使用状态下所取得的一般正常收益,它是排 除了实际收益中属于特殊的、偶然的因素后所得到的收益,是房地产在正常的使 用能力和使用方法所获得的收益,该收益是安全、客观而持续的收益,收益法以 客观总收益为依据进行还原计算。
营过程中的正常运营费用。即: • 净收益=有效毛收入-运营费用=潜在毛收入-空置损失 -运营费用(1.14) • 式中:有效毛收入是从潜在毛收入中扣除空置和收租损失以后得到的房
地产的收入。潜在毛收入是房地产在充分利用、没有空置下所能获得的 房地产的总收入。运营费用是维持房地产正常使用或营业所必要的费用, 包括房地产税、保险费、人员工资及办公费用、保持房地产正常运转的 成本(建筑物及相关场地的维护、维修费)、为承租人提供服务的费用 (如清洁、保安)等。运营费用与会计上的成本费用有所不同,是从估 价角度出发的,不包含房地产抵押贷款还本付息额、房地产折旧额、房 地产改扩建费用和所得税。房地产估价来自1.1 收益法的基本原理
• 1.1.1收益法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 1.收益法的概念 • 它是预测估价对象的未来收益,利用报酬率或资本化率、

广东金融学院ZCPG第3-2章(收益法)

评估值=1200/4%=30000(万元) 41
例2: 某企业尚能继续经营6年,营业 终止后用于抵冲债务,现拟转让。经预 测得出6年预期收益均为900万元,折 现率为8%,请估算该企业的评估值。
P=(900/8%)[1-1/(1+8%)6] =900× 4.6229=4160.59(万元)
42
例3:某收益性资产预计未来五年 收益额分别是12万元、15万元、1 3万元、11万元和14万元。假定从 第六年开始,以后各年收益均为14 万元,确定的折现率和本金化率为 10%。分别确定该收益性资产在永 续经营条件下的评估值。
这里要注意的是,纯收益A的收益年限期是(n-t)而不是n

例:接上题求经营50年条件下的评估值
分析:收益改变,收益有限,
39 39
五、收益法评估程序
收集验证有关经营、财务状况信息资料 预测资产未来预期收益、折现率、收益期 计算资产的收益现值,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 40
收益法应用案例:
例1: 假设某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现 拟转让,聘请评估师估算其价值。经预 测,该企业每年的预期收益为1200万 元,资本化率为4%。请估算该企业的 价值。
通常以年为单位。 思考:如何确定收益期限的长短?
18 18
四、基本方法
评估值=Ri/(1+r)n 预期收益额 折现率 收益年期
19
1、未来各年收益额不相等
评估值=Ri / (1+r)n
各年收益额 现值系数
20
今天¥1>alue
Time
0
1
2
终值 Future Value
2+20.49+9.3135=85.4745
2)第6年后每年的收益现值为 10/10%* /(1+10%)5 =100(P/F, 10%,5)=62.09 3)所以资产的评估值为(1)+(2)= 147.5645

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

二、收益法的具体评估技术思路
(一)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收益法 1.年金法。 ⑴年金法的基本公式
P=A/r
⑵年金法的公式变形 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年金法,是将已处于均衡状态,其未来 收益具有充分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企业收益进行年金化处理, 然后再把已年金化的企业预期收益进行收益还原,估测企业的价 值。
㈡相关概念 1.复利
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 俗称“利滚利”。这里所说的计息期,是指相邻两次计息的时间间隔,
如 年、月、日等。除非特别指明,计息期为1年(但是本教材基本上都是年 度的概念)。
2.现值
现值的符号记为P,它表示资金发生在某一时间序列(本教材基本 上都是年度)起点时的价值。
2.企业收益的表现形式及其选择
(1)企业收益基本表现形式及其选择 ①企业收益基本表现形式:企业净利润和企业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及摊销-追加资本性支出 ②应选择净现金流量作为企业的收益基础 因为企业净现金流量是企业收支的差额,不容易被改变,更 客观准确。 (2)企业收益的其他表现形式: 息前净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息税 前净现金流量等。
【例4-2】
第二节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一、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核心问题
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关键在于以下三个问题的解决:
(一)要对企业的收益予以界定。
企业的收益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净利润、净现金流量(股
权自由现金流量)、息前净利润和息前净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
流量)等。 (二)要对企业的收益进行合理的预测。 (三)要选择合适的折现率。
3.不同口径收益的选择 (1)不同口径的收益包含: 净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息 前净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等的选择。 (2)不同口径的收益额,其折现值的价值内涵和 数量是有差别的。 (3)在假设折现率口径与收益额口径保持一致的 前提下,不同口径收益额现值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益法的基本原理与计 算公式
2020/3/22
三、适用对象和条件
1、适用对象是有收益或有潜在收益的不动产,如商业、 旅馆、餐饮、写字楼、农地等。
2、条件:不动产的收益和风险都易于量化。
四、操作步骤 1.搜集有关不动产收入和费用的资料; 2.估算潜在毛收入; 3.估算有效毛收入 ; 4.估算运营费用; 5.估算净收益; 6.选用适当的资本化率或折现率 ; 7.选用适宜的计算公式求出收益价格。
2.有限年的公式
八、净收益按一定比率递增的公式 1.无限年的公式
式中,g表示净收益逐年递增的比率,如净收益第一年为a,则第 二年为a(1+g),第三年为a(1+g)2,第n年为a(1+g)n-1。 此公式的假设前提是:(1)净收益按等比级数递增;(2)资本 化率r 大于净收益逐年递增的比率g ;⑶ 收益年限n 为无限年。

2.有限年的公式
五、预知未来若干年后不动产价格的公式
——第t年末的价值 六、净收益按等差级数递增的公式
1.无限年的公式
式中,b表示净收益逐年递增的数额,如净收益第一年为a,则 第二年为a+b,第三年为a+2b,第n年为a+(n-1)b。 此公式的假设前提是:(1)净收益按等差级数递增;(2)资 本化率r >0 ;⑶ 收益年限n 为无限年。

如果将上述公式一般化,则有: 例2:已知某收益性不动产40年收益权的价格为2500元/平方米 ,资本化率12%,试求其30年收益权利的价格。

⑶ 比较不同年限价格的高低 例3:有A、B两宗不动产,A不动产的收益年限为50年,单 价2000元/平方米,B不动产的收益年限为30年,单价1800元/ 平方米。假设资本化率为6%,试比较该两宗不动产价格的高 低。 要比较该两宗不动产价格的高低,需要将它们先转换成相同 年限下的价格。为计算的方便,将它们都转换成无限年下的 价格:三、实际收益和客观收益
1.实际收益是在现状下实际取得的收益。一般不能用于 估价。 2.客观收益是排除了实际收益中属于特殊的、偶然的因素 后所能得到的一般正常收益。它才能作为估价的依据。 3.估价中采用的潜在毛收入、有效毛收入、运营费用或净 收益,除有租约限制的以外,都应当采用正常客观的数 据。有租约限制的,租约期内的租金采用租约所确定的 租金,租约期外的租金应采用正常客观的租金。

例6:某宗不动产预计未来第一年的净收益为16万元,此 后每年的净收益会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长2%,收益年限可 视为无限年,该类不动产的资本化率为9%。该宗不动产的 收益价格为:
2.有限年的公式
此公式的假设前提是:(1)净收益按等比级数递增;(2) 资本化率r 不等于净收益逐年递增的比率g (当相等时,
2.有限年的公式

第三节 净收益
一、净收益的计算公式 净收益=潜在毛收入-空置等造成的收入损失-运营费用
=有效毛收入-运营费用
潜在毛收入是假定不动产在充分利用、无空置状况下可获得 的收入。 有效毛收入是由潜在毛收入扣除空置、拖欠租金(延迟支付 租金和不付租金)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收入损失后所得到的 收入。

例5:某宗不动产预计未来第一年的净收益为16万元,此后 每年的净收益会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2万元,收益年限可 视为无限年,该类不动产的资本化率为9%。该宗不动产的 收益价格为:
2.有限年的公式
此公式的假设前提是:(1)净收益按等差级数递增; (2)资本化率r ≠0 ;⑶ n 为有限年。

七、净收益按等差级数递减的公式 1.无限年的公式
⑶ 收益年限n 为有限年。

例7:某宗不动产是在政府有偿出让的土地上建造的,土地使 用权剩余年限为50年,预计该不动产未来第一年的净收益为 16万元,此后每年的净收益会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长2%,收 益年限可视为无限年,该类不动产的资本化率为9%。该宗不 动产的收益价格为:
九、净收益按一定比率递减的公式 1.无限年的公式

⑷ 用于比较法中土地使用权年限修正 例4:某宗工业用地出让的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所处地段 的基准地价为1200元/平方米,制定基准地价时设想的土地使 用权年限为无限年,现行土地资本化率为10%。通过对基准地 价进行土地使用权年限修正后的该宗工业用地的价格为:
四、净收益在前若干年有变化的公式 1. 无限年的公式

第二节 收益法的计算公式
一、最一般的公式
V——是不动产价格 ai——不动产未来第i年的净收益(假设均发生在年末,下同) r ——资本化率 n ——不动产自估价时点至未来可获收益的年限 二、无限年且其他因素不变的公式(最简单的公式)
应用条件:⑴ 净收益每年都是a;⑵ r > 0;⑶ 收益年限n为 无限年期。
运营费用是维持不动产正常生产、经营或使用必须支出的费 用。

二、不同收益类型不动产净收益的求取
1.出租型:租赁收入扣除维修费、管理费、保险费、不动产 税和租赁代理缴后的余额。
2.直接经营型: ⑴商业经营型不动产:商品销售收入扣除商品销售成本、经 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商业 利润。 ⑵工业生产型不动产:产品销售收入扣除生产成本、产品销 售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厂商 利润。 ⑶农地净收益的估算 :农地平均年产值扣除种苗费、肥料费 、人工费、畜工费、机工费、农药费、材料费、水利费、农 舍费、农具费、税费、投资利息等。

三、有限年且其他因素不变的公式
1.应用条件:⑴ a 不变;⑵ r >0 ;⑶ n 为有限年 2.该公式的用途: ⑴ 直接用于计算价格; 例1:某不动产是在政府有偿出让的土地上开发建造的,当时 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现已使用了6年;预计利用该 不动产正常情况下每年可获得净收益8万元;该类不动产的资 本化率为8.5%。该不动产的收益价格为:

⑵ 不同年限的价格换算
由此,如K70表示n为70年时的K值,K∞表示n为无限年时的K值 。另用V∞表示无限年的价格。不同年限的价格换算方法如下:
若已知V∞,求V70、V50如下:
V70=V∞×K70
V50=V∞×K50
若已知V50,求V∞、V40如下:
V∞= V50×1/K50
V40=V50×K40/K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