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子”“淑女”的标准——《诗经·关雎》的教学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本误读:止于不当止之处

对《关雎》文本的误读,主要发生在对内容的误解上。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歌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辨识误读的开始。

答案一:写爱情。这个答案,从一般社会消遣性解读来说,也就可以了。作为一般社会性读者,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他们往更深处探究。读一读,打发一下空余时间,也就可以了。而文艺研究式解读和语文教学解读,都不应该止步于此。

答案二:写君子追求淑女的爱情故事。这个答案,是对前一答案的具体化。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说:“《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诗经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和《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中对该诗的解读鉴赏文章也大体持此种观点。

当严肃的《教师教学用书》和权威的鉴赏辞典都止步于此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大遗憾。真正的文艺研究式解读和语文教学解读不得不面临一个严肃的问题——《关雎》为什么居于《诗经》之首?

我们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就要与《诗经》打个照面,首先的首先就是与作为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关雎》相遇。那它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孔子在编定时将其放到“第一”的位置?并且,我们不得不注意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做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只有《关雎》一篇。难道就因为它写的是爱情,写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君子追求淑女的爱情故事?如果仅仅是这一点,恐怕《关雎》不足以位列《诗经》之首吧。

二、教学尴尬:没什么可讲,不便于讲

作为一个文学经典,《关雎》在语文教学中的命运是怎样的呢?有位攻读在职教育硕士的语文教师讲述了她的故事:

在教授《关雎》这一课时,我一般只是让学生们多读几遍,熟悉字词,然后背诵一下就结束了。因为我一直认为这一课没有什么内容可讲,无非就是一个年代离我们很遥远的爱情故事,而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我也不愿多提及“爱情”这方面的内容,怕引发学生过多的想法。

这位老师很真诚地给我们讲述了《关雎》的教学命运。而这也是不少语文教师面临的教学尴尬:第一,一个经典的文学文本,却没有什么“可讲”的;第二,美好的爱情,不便于给初中学生讲。关于第二点,曾经有个担任班主任的数学教师与语文任课教师开玩笑:“我们班主任辛辛苦苦地给学生讲不要早恋,你们语文教师却一篇又一篇地教爱情诗,你叫我的班主任工作怎么做嘛?”玩笑中的尴尬,却也有语文教学的份。

这里的尴尬,源于没有读懂《关雎》这个文本:一方面被《教师教学用书》、网络参考资料所束缚,没有直接面对文本本身;另一方面缺少走进文本的真功夫。其实,走进初中语文教材的《关雎》,自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它不是一般地、简单地“让学生去恋爱”,而是教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怎样的人值得你去爱,怎样获取恋爱的资格”。这就是这个诗歌文本“风天下”的教化之功在当代学校教育中之所在。

《关雎》真有这样大的魅力?

三、追根溯源:孔子眼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关雎》?

孔子眼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关雎》?这个问题,我们己无法问孔子,但可根据相关文献推知。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据此看来,古诗原来本有3000多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选了其中305篇,编纂成《诗经》。这样看来,《关雎》能被编入《诗经》不在于他写了一个爱情故事,而在于他写了一个符合孔子“礼义”标准的爱情故事。它能居于《诗经》之首,则表明他最符合孔子“礼义”标准。遗憾的是,孔子没有直接解读这首诗。他只是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就是说,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所幸的是,汉代大儒毛亨、毛苌潜心研究《诗经》,著有《毛诗序》,比较贴切地把握了孔子的编纂意图。《毛诗序》认为《关雎》,“《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天下”,就是教化天下。这也正是孔子将其措于“首位”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阐明夫妇之德,既适用于普通老百姓(“乡人”),也适用于统治阶层(“邦国”)。

古代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很深刻的道理。首先,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家庭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其次,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特别是男女之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札记·礼

运》),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一般来说比较简单,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子罕》)所以一切欲望的克制、一切人伦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

在孔子看来,《关雎》以诗歌的方式为男男女女树立了一个标准:“君子”的内涵是什么?“淑女”的内涵是什么?也就是说,《关雎》是对“君子”“淑女”内涵的诗化解释、诗化表达。因此,答案就在诗歌文本中。

四、教学解读: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

1.文本教学解读:“向内看”!

这就又要回到文本本身了。文本教学解读的一个原则就是“经济性原则”,也就是要尽可能少地调动外部资源,尽可能在文本内部找答案。“向内看”还是“向外看”是区分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水准的重要分水岭。“向内看”应成为今后教师对文本进行教学解读的基本认识。“向内看”,我们会看到一个与既有结论不一样的、立体而丰满的《关雎》,会看到一个更贴近孔子编纂意图的《关雎》。简单来说,《关雎》一诗,其实就是通过诗歌的方式阐释“君子”与“淑女”的内涵的。孔子将其编在《诗经>之首,意在通过它为男男女女树立一个爱情世界的标准,以“风天下而正夫妇”——在诗一般的理想境界中,什么样的女子可称为“淑女”,而值得你去追;什么样的男子可称为“君子”,而值得你托付终身。

2.“向内看”的方法:关键词演绎法

走进这个文本,我们需要运用的真功夫是“关键词演绎法”,其他方法间而用之。它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第一步,确定关键词。关键词是文本解读的“支点”,确定的依据是:(1)出现的频率;(2)出现的位置;(3)与解读目的的关联性。在实际确定时,常常综合运用。由于文学文本的含义比较丰富,对于同一文本,可以选出不同的关键词,因此,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威廉·燕卜逊将其称之为“未锁定的关键词”。一般说来,动词和形容词是选择关键词时需要重点考虑的。特别是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同一位置出现的、与解读目的紧密相关的动词、形容词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关键词。第二步,分析。也就是对关键词做细致的严密的纵深分析,以揭示其具有的而被常人所忽视的、深层次的、丰富而又意味深长的含义。尤其不要忽视把几个关键词联系起来整体解读。第三步,以关键词为中心,分析人物形象和文本主题。这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