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部分复习题答案

第一套:

1.“城”与“市”:城是指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指交易的场所。

2.冲突点:当车行方向相互交叉时可能产生碰撞的地点称为冲突点。

3.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4.历史文化名城: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化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1.请说明《马丘比丘宪章》和《雅典宪章》的区别与改进。

答:①.关于城市和区域的关系,重申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决策和计划应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

②.关于“功能分区”,主张不要为了追求分区清晰而牺牲城市的有机构成,要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空间环境;③.关于城市交通,认为应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2.新的《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和实施有哪些特征和意义。

答:特征:①、突出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②、强调了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地位和作用。

③、确立了新的城乡规划体系。④、严格了城乡规划修改程序,对城乡规划评估以及修改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⑤、建立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制度,完善了城乡规划的行政许可。⑥、加强了对行政权利的监督制约。⑦、强化了法律责任。

意义:充分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思想,树立了以人为本,保障人民权利和社会公平争议,构建社会主意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该法的颁布和实施必将成为城乡规划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3.城市化有哪几种模式,并请简述其各自特点。

答:①、伴随着工业化的城市化:由于工业及其相关职能向城市集中,导致城市规模、数量乃至城市地区范围的扩大,从而吸引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向城市集中。②、过度城市化:农村人口增长过度,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等原因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向城市流动使城市人口增加的现象。③、低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发展实际需要。④、泛城市化:城市人口居住、购物甚至工作地点向郊区扩散的现象。

4.按照性质分类,广场可以分成哪六种类型?

答:①.市民广场;②.市场广场和商业广场;③.建筑广场;④.纪念性广场;⑤.交通集散广场;

⑥.生活广场。

5.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答:①.前瞻性原则;②.先导性原则;③.全面性原则;④.协调性原则;⑤.可操作性原则;⑥.可持续性原则;⑦.和谐原则。

第二套:

1.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2.居住区: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3.道路网密度: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某一地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上拥有道路长度。是指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

4.容积率:容积率为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又称总建筑面积(毛)密度。

1.请写出《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周王城城市建设空间布局的语句。

答:“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2.什么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

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3.按照我国城市用地分类,可分为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请例举出十大类用地名称和代码

答:R:居住用地;C:公共设施用地;M:工业用地;W:仓储用地;T:对外交通用地;S:道路广场用地;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G:绿地;D:特殊用地;E:水域和其他用地。4.请简要说明柯布西埃《明日的城市》主要内容。

答:1922年,柯布西埃出版了《明日的城市》,设想:人口为300万人的城市,中央为商业区,24座60层摩天楼,容纳40万人居住;60万人居住在周围多层连续板房内,外围是供200万人居住的花园住宅。建筑密度低,高层建筑间和外围设有大面积公园;采用立体交叉的道路与铁路系统直达城市中心。

5.道路网形式包括哪些?请列举1、2个代表城市。

答:①放射环状:东京、巴黎、伦敦、柏林等。②方格网:我国古代城市、纽约、费城、密尔顿凯恩斯。③方格网、放射环状混合型:北京、芝加哥、大阪等。④方格网+斜线型:18-19世纪欧洲城市、华盛顿、底特律。

第三套:

1.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标准,一般用一定地域内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2.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3.卫星城:在大城市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相互间又有着密切联系的城市。4.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1.请列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代码C)中所包含的中类用地。

答:C1:行政办公用地;C2:商业金融用地;C3:文化娱乐用地;C4:体育用地;C5:医疗卫生用地;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7:文物古迹用地;C9:其他用地。

2.城市管线工程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答:①、给水管道②、排水管道③、电力线④、电信线⑤、热力管道⑥、燃气、煤气管道。3.在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按照规模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请说明其不同等级的人口和户数规模分别为多少?

答:可以分为居住区、小区和组团三级结构。

4

答:①、步行为主,公交优先;②、疏散无关车辆交通,避免过境交通穿行;③、四周布置足够的停车设施;④、发展立体交通,建设步行天桥或隧道,以减少人车冲突;⑤、中心区规模相当大时,规定一定范围作为步行区。

5.请简要说明唐长安城规划布局特点。

答:①由阎立德负责规划。第一个平地新建的城市,我国平整布局都城的典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城市。也是古代全世界最大的城市。②宫城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③三套方城,布局严整,分区明确,中轴对称布局,方格网道路道路宽度巨大,集中市制。④布局上多采用奇数,突出中心的作用。

第四套:

1.城市规划: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2.建筑密度:指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

3.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4.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1.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7分)

答:①.前瞻性原则;②.先导性原则;③.全面性原则;④.协调性原则;⑤.可操作性原则;⑥.可持续性原则;⑦.和谐原则。(每点1分)

2.请解释“七通一平”具体指代什么。(8分)

答:七通:给水管道、排水管沟、电力线路、电信线路、热力管道、燃气管道和城市道路的接通。一平:道路平整。(每点1分)

3.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应按照什么避让原则处理?(7分)

答:①、压力管让自流管;②、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③、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④、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⑤、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⑥、新建的让现有的;⑦、检修次数少的和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每点1分)

4.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8分)

答: 1、便于居民使用。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向。3、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像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较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每点2分)

5.城市道路按功能可以分为哪两类?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10分)

答:城市按功能可以分为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道路。(2分)

交通性道路主要解决各用地之间交通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间联系。行车速度大,车辆多。(4分)生活性道路主要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生产和生活活动需要,车速低,以客运为主。(4分)

第五套:

1.城市性质: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2.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3.城市(城镇)city: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4.城市规划区:市区、近郊区和规划控制区。

1.请说出城市规划中的“七线”。(7分)

答:分别为;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黑线;黄线;橙线。( 每点1分)

2.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定一般分为哪几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8分)

答:城市用地的适用性一般分为一类用地、二类用地、三类用地三类。(2分)

一类用地: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2分)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2分)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2分)

3.简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0分)

答:1898年,英国人E?霍华德出版了《明天———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2分)田园城市的产生是城市三大磁力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列举三者的优缺点,最后得出一种“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2分)“田园城市”的基本设想是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模式,其绘成的城市形态图解式规划方案总平面为圆形,道

路网为环形放射,由中心回形公园直通外围有6条辐射干道,将城市划分为6个扇形地区。在最外圈环状铁路线内侧布置工厂仓库和市场。方案还规定了田园城市最“合理”的规模,并提出在一个地区内应在更大规模的中心城市周围建造若干田园城市的城市组群设想。(6分)

4.请简要说明风向频率对城市规划布局的影响。(8分)

答:1.空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不能布置在市中心和居住区的主导风上风向。 2.夏季炎热城市道路宜顺夏季盛行风向。3.冬季寒冷城市道路则不宜顺冬季盛行风向。4.注意微风、静风频率对城市的影响。(每点2分)

5.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分为哪七类?并各举例一代表城市。(7分)

答:①.古都型:北京,西安;②.传统城市风貌型:平遥,韩城;③.风景名胜型:桂林,承德;④.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型:拉萨,喀什;⑤.近代史迹型:遵义,延安;⑥.特殊职能型:自贡,景德镇;⑦.一般史迹型:长沙,济南。(每点1分)

第六套:

1.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工作,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2.渠化交通:在平面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方法。3.建筑红线: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临街面的界线。

4.绿地率: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用地面积的比率(%)。

1.简述古代东西方城市发展的特征。

答:古代东西方城市包含6个方面的区别:①.城市发展的阶段;②.建城的目的;③.城市职能;

④.城市规模;⑤.城市形态;⑥.城市规划。

2.居住区道路分为哪几个等级,其道路宽度是如何规定的?

答: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大小,道路一般分成三级或四级。第一级居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M;第二级居住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M;第三级住宅组团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4—6M;第四级宅间小路,一般宽度以3M为宜。

3.请写出城市人口构成中包含哪些具体类别。

答:城市人口构成包含6个类别,分别为:①.人口年龄构成;②.人口性别构成;③.人口

家庭构成;④.人口劳动构成;⑤.人口产业与职业构成;⑥.人口文化构成。

4.何为交叉口,并请说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形式有哪些。

答:道路与道路相交的部位称为交叉口。平面交叉形式包括:十字形、X字形、T字形、错位型、Y字形和复合交叉等形式。

5.在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中有哪几种形式?并请论述每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形式有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四种。①一块板是所有车辆在同一条车道上双向行驶,适合于道路红线较窄、非机动车不多、设四条车道已能满足交通量需要的情况。②二块板是由中间一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仍为混合行驶。适合于双向交通量比较均匀而且车速较快的情况。③三块板有两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成三部分,中间为机动车道,两旁为非机动车道。适合于道路红线宽度较大、机动车辆多、行车速度快以及非机动车多的主干道。④四块板,在三块板的基础上增设了中央分隔带以解决对向机动车交通的安全问题,常用于城市快速路。

第七套:

1.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标准,一般用一定地域内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2.容积率:容积率为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又称总建筑面积(毛)密度。

3.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数量与小区居住户数的比率。

4.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1.请说明城市规划中所说的“两阶段五层次”分别是什么?

答:两阶段指总体规划阶段和详细规划阶段。

总体规划阶段包含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三层次。

详细规划阶段包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层次。

2.简述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答:城市化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中期阶段——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可在短时期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

后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70%-90%之间。农村人口数量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3.我国城市按照城市性质分类,大体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1.综合性中心城市:包括全国性中心城市,如首都和地区性的中心城市、省会城市;2.产业城市:包括单一工业城市、多种工业城市、工贸一体化城市、商贸为主城市、旅游业为主城市;3.交通枢纽城市:包括铁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空港城市;4.特殊职能城市:包括纪念性城市、科教城市和边防边贸城市。

4.简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答:1898年,英国人E?霍华德出版了《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田园城市的产生是城市三大磁力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列举三者的优缺点,最后得出一种“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的基本设想是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模式,其绘成的城市形态图解式规划方案总平面为圆形,道路网为环形放射,由中心圆形公园直通外围有6条辐射干道,将城市划分为6个扇形地区。在最外圈环状铁路线内侧布置工厂仓库和市场。方案还规定了田园城市最“合理”的规模,并提出在一个地区内应在更大规模的中心城市周围建造若干田园城市的城市组群设想。

5.请写出城市人口构成中包含哪些具体类别。

答:城市人口构成包含6个类别,分别为:①.人口年龄构成;②.人口性别构成;③.人口

家庭构成;④.人口劳动构成;⑤.人口产业与职业构成;⑥.人口文化构成。

第八套:

1.城市规划区:市区、近郊区和规划控制区。

2.绿化覆盖率:指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3.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4.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性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1.按照性质分类,广场可以分成哪六种类型?

答:①.市民广场;②.市场广场和商业广场;③.建筑广场;④.纪念性广场;⑤.交通集散广场;

⑥.生活广场。

2.城市形态一般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城市的结构形态归纳为:集中型;带型;放射型;星座型;组团型;散点型。

3.在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中有哪几种形式?并请论述每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形式有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四种。①一块板是所有车辆在同一条车道上双向行驶,适合于道路红线较窄、非机动车不多、设四条车道已能满足交通量需要的情况。②二块板是由中间一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仍为混合行驶。适合于双向交通量比较均匀而且车速较快的情况。③三块板有两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成三部分,中间为机动车道,两旁为非机动车道。适合于道路红线宽度较大、机动车辆多、行车速度快以及非机动车多的主干道。④四块板,在三块板的基础上增设了中央分隔带以解决对向机动车交通的安全问题,常用于城市快速路。

4.请简要说明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审批制度。

答:我国坚持严格的分级审批制度。①、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审批。②、省、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经国务院审查同意后,由建设部批复。③、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④、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及国务院指定城市报国务院审批。⑤、其他设市城市和县政府所在城市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5.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分为哪七类?并各举例一代表城市。

答:①.古都型:北京,西安;②.传统城市风貌型:平遥,韩城;③.风景名胜型:桂林,承德;④.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型:拉萨,喀什;⑤.近代史迹型:遵义,延安;⑥.特殊职能型:自贡,景德镇;⑦.一般史迹型:长沙,济南。

第九套:

1.历史文化名城: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化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2.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3.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4.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1.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理论制定了哪六条基本原则?

答:1.邻里单位四周为城市道路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放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上。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800米。6.邻里单位内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2.简述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联系和区别?

答:从联系性而言,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从区别性而言,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而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的目标或方向;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作用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的确定只要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城市职能客观存在,而城市性质明显带有规划发展意向。

3.居住区道路分为哪几个等级,其道路宽度是如何规定的?

答: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大小,道路一般分成三级或四级。第一级居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M;第二级居住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M;第三级住宅组团级

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4—6M;第四级宅间小路,一般宽度以3M为宜。

4.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应按照什么避让原则处理?

答:①、压力管让自流管;②、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③、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④、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⑤、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⑥、新建的让现有的;⑦、检修次数少的和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

5.简述城市的特征?

答:1.具有非农业的职能;2.高度密集的生活空间;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景观。

第十套:

1.“一书两证”:指城市规划实施的“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交织点:当车辆从不同方向驶向同一方向或成锐角相交时可能产生挤撞的地点称为交织点。3.日照间距:前后两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称为日照间距。4.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1.请简要说明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审批制度。

答:我国坚持严格的分级审批制度。①、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审批。②、省、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经国务院审查同意后,由建设部批复。③、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④、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及国务院指定城市报国务院审批。⑤、其他设市城市和县政府所在城市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2.请列举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有哪些?

答:①.改善小气候;②.净化空气;③.遮阳;④.隔声;⑤.防风、防尘;⑥.杀菌、防病;⑦.提供户外活动场地、美化居住环境。

3.在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按照规模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请说明其不同等级的人口和户数规模分别为多少?

答:可以分为居住区、小区和组团三级结构。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4

答: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是战略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中。

5.管子主要体现的规划思想是什么,并请写出体现其规划思想的主要语句。

答:管子表现的是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主要语句有:“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