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十七 微专题6 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讲义 新人教版

微专题6 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分布等。

2.时间变化

(1)气温日变化:一天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都要比大陆向后推迟一个月。

3.空间变化:对流层中,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全球气温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北半球一月份同一纬度陆地温度比海洋低,七月份相反。暖流经过的海域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水温高,寒流相反。

4.逆温阻碍了空气的对流运动,阻碍烟尘、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低,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但逆温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利于高空飞行。

(2017·河南中原名校教学质检)读“青海省年平均气温(单位:℃)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影响青海省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

C.太阳辐射

D.洋流

2.下列关于青海省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海省东南部是年均温最高的地区

B.年均温低不利于青海省的农业生产

C.青海省年平均气温由四周向中心递减

D.青海省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答案 1.A 2.B

解析第1题,受纬度和太阳辐射的影响,平均气温应是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图中年平均气温等值线的分布特点知,纬度和太阳辐射不是影响青海省年平均气温等值线的主要因素;青海省地处内陆,不受洋流因素影响。因为青海省西北部为柴达木盆地,地势相对较低,气温较高;南部为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北部为祁连山地,地势高,气温低,所以影响青海省年平均气温等值线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2题,青海省年均温较低,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西部气温高于东部,年均温大致由四周向中部递减;青海省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2017·广东湛江文综模拟一)读“北半球1月份和7月份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完成3~5题。

3.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

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C.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

D.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

4.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区域为( )

A.0°~10°

B.40°~60°

C.70°~90°

D.10°~30°

5.对流层上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远比下部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条件

C.下垫面性质

D.热量来源和空气密度

答案 3.D 4.B 5.D

解析第3题,图中横坐标表示纬度和月份,左侧纵坐标表示高度,右侧纵坐标表示气压,从图中可看出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是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高;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第4题,北半球1月表示冬季,由图中可看出平流层底部40°~60°处气温接近-40℃,而其他三项表示的区域气温均低于-60℃。第5题,对流层热量来源于近地面,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空气越稀薄,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越弱,气温下降的越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