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论文怎么写

老年护理学论文怎么写
老年护理学论文怎么写

[摘要]探讨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教学方法等,以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护理能力,积极进行老年护理实践,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关键词]护理;高职高专; 老年护理学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的进步,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护理学》已成为护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学科。它即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老年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同时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1]。该课程是老年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对培养加强老年护理教育,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教学方法等,以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护理能力,积极进行老年护理实践,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1 《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的背景

1.1开设《老年护理学》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数据显示,到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总数为1.5989亿,占人口的12%[2]。据预测,今后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还将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占总人口的30%[3]。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护理专业发展与老龄化的需求,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老年护理教育相对滞后,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培养几乎是一片空白[4]。因此,加强老年护理科学研究,重视老年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1.2 开设《老年护理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而一个人进入老年后,会出现生活自理障碍;生理改变常会导致患有一种或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且大多为慢性病、多发病,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容易发生并发症或多脏器衰竭,药物治疗后容易出现毒副作用;另外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大力推行,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照顾4个以上的老年人将力不存心,需要其他力量支持。同时,子女由于工作等需求,不能与父母同住,导致了子女对父母的家庭照料难以实现。家庭式养老模式日渐萎缩,医院的临床医疗难以适应社会医疗需要[5]。这就要求有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作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就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这一趋势,积极开设《老年护理学》这门课程。

2 《老年护理学》的课程设置

2.1 《老年护理学》的课程内容

《老年护理学》课时分配表

老年护理学强调如何维持老人的最佳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因此《老年护理学》得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老年护理学概论、老化理论、老年人的评估方法、老年人的心理卫生、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以及老年疾病的护理。其中一部分内容与《社区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等课程存在着交叉和重叠现象。对此,教师可根据有关课程设置及进展情况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的把握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及课时分配方案,见表:

2.2 《老年护理学》的课程目标

老年护理学的课程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与护理实践,在工作中能够正确评估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能为老年人的生活保健提供有正对性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内容。

2.3 《老年护理学》的教学方法

《老年护理学》主要研究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内容涉及老年人的评估方法、老年人的心理卫生、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以及老年疾病的护理。在教学方法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合理设计教学方法,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包括系统讲授和精讲点播相结合;小组专题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和自学指导相结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老年患者沟通协调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老年护理学》的教学评价

评价体系包括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实践评价体系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发言及角色扮演的情况和病例分析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理论评价主要是通过结课后进行期末考核,统考理论。

3 小结

《老年护理学》的开设有利于护生了解和初步掌握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能够让他们学习《老年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能力,为满足老年人口的健康需求奠定了基础。当然,老年护理教育起步较晚,《老年护理学》的开设是一个新的尝试,其教学的各个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殷磊.老年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

[2] 中华护理学会中国老龄事业大事记.中华护理杂志[J].2009,44(4):357.

[3] 郭薇.对社区康复中老年康复的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0):615-617.

[4]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前言.

[5] 鲍勇,龚幼龙.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8,12(8):398-402.

老年护理学论文

老年护理学论文1 【摘要】探讨老年人常患的几种疾病及如何护理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老年痴呆症、糖尿病、护理 【前言(引言)部分】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各国人口年龄发展趋向2个特点: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人口的增多。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开始缓慢地衰退,进入老年以后,各器官生理功能衰退速度大大增快,因此,人到老年之后也就更容易发生各种疾病。而其中尤以高血压、老年痴呆症、冠心病、糖尿病为最,所以阐述之。 【中心内容部分】 1. 高血压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血压控制欠佳可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脏器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病等疾病【1】,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故应充分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并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2】。而老年高血压病是指除了血压升高,还伴有心脑肾的损伤,且排除假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的全身疾病【3】。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也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0.4%,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49%~57%,而80岁以上的老年患病率达65.5%【4】。 膳食指导适当控制体重,控制热量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坚 持低盐饮食,食盐的摄入量每日≤5g,注意食品搭配,多食瓜果蔬菜,少食高胆固醇类食物。同时应戒烟限酒。适当运动【5】经常锻炼,可以明显减缓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退化,有益于生命健康的保持。夏季气温虽高,亦不宜过于贪凉,过久呆在空调房内,不仅对高血压无益,反而易得"空调病"。正确的保养,仍应择时坚持不懈的活动和锻炼,才能增强体质,提高耐热的应激能力。值得指出,本病患者宜选择节律缓慢, 运动量小的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体力不宜过耗。如传统的太极拳、慢速跑或医疗体操以及适宜高龄患者的散步等,要因人而异。在没有心血管紧迫的情况下,运动心率掌握在100次/分钟--120次/分钟,以华佗古医家主张的"恰而汗出"为度,此时能使末梢血管阻力降低,心脏每分输出量适度减少,有利于血压下降,巩固疗效。用药指导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经一段时间治疗后,根据血压的水平,适当增减剂量,达到治疗效果后调整至维持量巩固治疗。对血压较高的患者,不可降压过猛,应逐步降低,防止因血压骤降,引起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产生的不良反应。早期轻度高血压病患者,血压18.5~21kPa/12~14kPa,器官无器质性改变,可使用一些镇静药,以解除情绪紧张和烦躁,提高睡眠质量,使血压降低。肥胖者控制体重亦能降低血压。降压药一般选用作用温合、副作用小的药物。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提倡合理联合用药,根据血压变化适时用药,如早晨醒后,血压较高时,应服用常备降压药,卧床休息30min再起床;如虽经常规服药,出现头痛等症状,血压较高时,应及时增服降压药;当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导致胸闷、心前区不适时,应及时舌下含服消心痛等药物。 2.老年痴呆症 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文化程度较低者发病率较高。较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其他如外伤、中枢感染、中毒、肿瘤等也可引起痴呆是一组慢性、进行性、全面的精神功能紊乱,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早期表现有感情淡漠、生活懒散、沉默寡言、做事丢三落四。随着病情的发展出

老年护理学教学方案计划规范标准

《老年护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科学、信息学科等为理论基础,研究老年期的心身健康和疾病的护理特点与预防的学科。该课程以现代护理理论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基本工作模式,主要体现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的理念、范畴、工作任务、方法等,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老年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程作为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拓宽知识面的综合课程,可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并使其感受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设置的临床护理课程;是按照“循环教学、学做合一”模式建设的课程。本课程坚持面向老年化社会发展需要,面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面向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目的,坚持前瞻化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优质化、精品化的课程建设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提高老年护理专业护士的核心能力,不断丰富《老年护理》课程的教学内涵,为学生今后从事老年护理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岗位能力递进为原则,构建“嵌入式”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和老年护理专科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素养的有效融合,按照岗位能力递进、教学内容递进、教学组织形式递进的原则,确定基本素质模块、护士考证模块及人文素质拓展模块三个课程内容模块,并将老年护理专科岗位的相关教学内容嵌入至课程模块当中,达到既满足岗位能力的要求,又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教学。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面向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医院老年病房、社区老年护理岗位,培养具有护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老年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老年护理专业人员资格考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知识目标 首先,要具备扎实的疾病护理理论和实践知识。其次,能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提出健康问题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 3.能力目标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江苏职工医科大学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二○○八年十月修订 一、课程名称 老年护理学 二、适用专业层次 适用于三年制高职(专科)护理学专业,五年制高职护理学专业参照实施。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 《老年护理学》课程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发展的角度,研究自然、社会和生理、心理等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探讨采用护理手段或措施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的一门重要的护理学科,同时又是具有跨学科、多领域,有其独特性的综合性学科。其任务是使学生对《老年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内容包括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老年护理强调恢复、保持和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由急、慢性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实现老年机体的最佳功能,保持人生的尊严和舒适生活直至死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认识老年人心理变化特点、各系统形态和功能方面的生理性改变;老年人各系统的常见疾病及健康问题。 2.能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和整体护理。并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和康复护理,保护老年人的安全和促进健康。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老年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3.理解现代护理是贯穿生命过程的一门独立的专业,逐步形成现代护理观。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护理实践中,能关心、尊重和爱护老年人。 4.表现出主动学习、勤学苦练、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作风,热爱护理专业,具有稳定的职业情感和态度。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掌握】人的寿命与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理解】人口老龄化及对策 第二节老化的理论 【了解】老化的生物学理论;老化的心理学理论;老化的社会学理论 第三节老年护理学概论 【了解】老年护理学的起源及发展,认识老年护理的范畴 【理解】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 第二章老年保健与心理健康

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C 5.D 6.A 7.E 8.D 9.A 10.B 11.D 12.C 13.C 14.A 15.A 16.D 17.D 18.A 19.E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E 3.CDE 4.ABC 5.ABCDE 三、判断题 1. 错 2. 错 3. 错 4. 对 5. 对 6. 错

7. 错 8. 对 9. 错 10.错 11. 错 12. 错 四、名词解释 1. 老年护理学 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学科。 2. 老年保健: 即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以促进和维持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 3. 睡呼吸暂停综合征 是指睡眠时口、鼻腔中无气体呼出持续10秒以上,每小时超过8次。此病症可引起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夜间睡眠间断,白天嗜睡。 4. 骨质疏松症: 是一种以骨质减少、骨组织的细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致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五、简答题 1. 简述老年护理服务的目标。 (1)促进健康、避免疾病; (2)加强自我护理; (3)使老年人现有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4)提高生活质量; (5)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 2. 老年人认知状态评估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外观与行为:意识状态、姿势、服饰等; (2)语言:音速音量、理解力、复述能力; (3)思考知觉:判断力、思考、知觉; (4)记忆力和注意力:短期记忆力、长期记忆力、定向力等; (5)高等认知功能:知识、计算能力、抽象思考能力等。 3. 老年痛风患者的饮食有哪些特殊要求? (1)低嘌呤饮食:每天摄入量控制在100-150以内。 (2)控制总热量:应比理想体重的标准饮食低10%。 (3)控制蛋白质摄入量:0.8-1.0g/kg/d。 (4)低盐饮食。 (5)增加水的摄入量:每日饮水在2000-3000ml。 4. 对尿失禁老人的行为治疗包括哪些内容? (1)盆底肌训练:对轻度压力型尿失禁,且认知功能良好的老人有效。(2)膀胱行为治疗:适用于急迫性尿失禁,认知功能良好老人。根据其排尿纪录制定排尿时间,期间出现的尿急可通过收缩肛门、两腿交叉的方法控制,以后逐步延长排尿间隔时间。留置导尿者,训练前夹闭尿管,有尿意时开放10-15

老年护理学病例分析

老年护理学病例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病例一:不依从性:不按医嘱服用降糖药和饮食控制某患者,女性,75岁,确诊糖尿病6年。试行饮食控制治疗3个月,因无法耐受严格的饮食控制治疗,遂接受二甲双胍+格利吡嗪联合降糖,空腹血糖控制在L。此后,患者未能坚持按医嘱服药及加强饮食控制,空腹血糖波动在~L。3天前饱餐后2小时出现昏迷,急诊入院,诊断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问题: 1.该患者在居家期间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2.针对护理诊断相应的预期护理目标是什么 3.为达到预期目标,居家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答案: 1.最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 不依从性:不按医嘱服用降糖药和饮食控制。 2.预期护理目标 患者能长期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药和进行饮食控制。 3.护士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有 ①加强药物护理:可将病人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放置在专用的塑料盒内,并将药品放置在醒目的位置,促使老年病人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定期到老年人家中清点其剩余药片的数目,也可通过电话追踪,确定病人的服药情况。要求家属配合做好协助督促工作。

②加强健康教育,要反复强调正确服药的方法和意义。 ③建立合作性护患关系。 ④行为的治疗措施。 病例二:药物不良反应 某患者,男性,72岁,确诊高血压16年,前列腺增生1年。定期服用洛汀新降压,血压波动在120~140/85~95mmHg。1天前出现起立后双眼黑蒙、乏力、耳鸣,平卧数分钟后,症状缓解。患者平时经常因失眠服用安定等镇静药,还喜用高丽参等多种滋补药品。 问题: 1.该患者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 2.预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措施有哪些 3.应如何加强患者的药疗健康指导 答案: 1.该患者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有 ①体位性低血压。 ②尿潴留。 ③药物中毒。 2.预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①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药物矛盾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时宜及时停药、就诊,根据医嘱改服其他药物,保留剩药。 ②要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③对病人所用的药物要进行认真的记录并注意保存。

老年护理学教学案例教学提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案例 1、某患者,女性,75岁,确诊糖尿病6年。试行饮食控制治疗3个月,因无法耐受严格的饮食控制治疗,遂接受二甲双胍+格利吡嗪联合降糖,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此后,患者未能坚持按医嘱服药及加强饮食控制,空腹血糖波动在6.0~12.4mmol/L。3天前饱餐后2小时出现昏迷,急诊入院,诊断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问题:1.该患者在居家期间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2.针对护理诊断相应的预期护理目标是什么? 3.为达到预期目标。居家护士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2、某患者,男性,72岁,确诊高血压16年,前列腺增生1年。定期服用洛汀新降压,血压波动在120~140/85~95mmHg。1天前出现起立后双眼黑蒙、乏力、耳鸣,平卧数分钟后,症状缓解。患者平时经常因失眠服用安定等镇静药,还喜用高丽参等多种滋补药品。 问题:1.该患者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 2.预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措施有哪些? 3.应如何加强患者的药疗健康指导? 3、张大爷,男,82岁,半年前妻子去世,仅有一子,在国外工作,目前独居,经济状况尚好,自理能力差。平素体健,半年来体重下降5kg,医院体检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追问平日生活,自诉妻子过世后很少外出,食欲有所减退,无明显饥饿感,食量减少。 问题:1.该老人的消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应结合心理健康回答) 2.采用哪些措施可有效改善老人的营养状况? 4、刘女士,61岁,自去年退休(原为某高校教授)以来一直觉得睡眠情况不好,医院体检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追问平时作息习惯,自诉以前工作较忙,每日睡眠时间在7h左右,目前晚间睡眠时间变少,多梦,早醒,为弥补夜间睡眠的不足,现每日下午睡眠达2~3h,不参加锻炼。请问: 问题:1.刘女士的睡眠状况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采用哪些措施可有效改善刘女士的睡眠状况?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一、课程简介 老年护理学(gerontological nursing)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老年人(包括患病老年人和健康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是探讨有关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现存的和潜在的各种健康问题的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等。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老年护理学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其研究内容也由单纯注重延长生命,发展到比较注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对医疗保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重视老年护理学的研究,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普及化和优质化的护理服务,是老年护理学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和个性的护理,维持老人最佳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本课程可通过讲授、讨论、多媒体、实训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考核方式 三、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目的要求】 (一)掌握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二)熟悉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三)了解人的寿命、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与评价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二)重点讲解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三)一般介绍人的寿命、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与评价。 (四)一般介绍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论

【目的要求】 (一)熟悉老年护理学的研究范围、老年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了解老年护理学的起源。 【教学内容】 (一)自学老年护理学的起源。 (二)重点讲解老年护理学的研究范围。 (三)重点讲解老年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评估 第一节躯体健康的评估 【目的要求】 (一)掌握老年人躯体健康评估的主要内容、疾病史的范围:现病史、既往病史、家族病史。(二)掌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日常生活功能指数(Katz)评价表的使用方法及量表结果分析。 (三)熟悉功能状态评估的目标、注意事项和评估工具。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老年人躯体健康评估。 (二)重点讲解功能状态评估。 (三)练习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价表的使用。第二节心理健康的评估【目的要求】 (一)掌握汉密顿焦虑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的使用。 (二)掌握认知的评估内容,老年人常用的认知状态评估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三)熟悉抑郁自评量表的使用。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焦虑状态的评估。 (二)重点讲解抑郁的评估。 (三)详细讲解认知状态的评估。 第三节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的评估 【目的要求】 (一)熟悉社会功能评估的方法。 (二)熟悉角色的概念及社会适应评估。 【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社会功能的评估。 (二)重点讲解社会适应评估。 第三章老年人的心理与精神健康 第一节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 (一)掌握老年人的记忆、智力、思维和人格的特点。 (二)熟悉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神经衰弱的特点。

老年护理学知识点汇总(复习)

1平均预期寿命:简称平均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它统计学方法,计算出一定年龄组的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 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2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划分有两个标准:发达国家:≧65岁;发展中国家:≧60岁 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 3“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 是通过提高整个老年群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减少医疗支出和延长老年人的有效劳动寿命,促进老年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老龄化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转化为积极因素。 4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他强调老年群体和老年人不仅在机会、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的社会的重要资源,,继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5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 老年护理目标:增强自我照顾能力;延缓恶化及衰退;提高生活质量;支持濒死病人并保持其舒适及尊严 6自我保健就是自己利用所掌握的卫生知识和养生保健方法,不依赖医务人员、完全靠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力量,对身体进行监测、观察、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和养生,并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和家庭成员健康长寿的养生保健方法。 7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没有心理疾病,还意味着个人的良好适应和充分发展。 8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 1、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现状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老年人口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高龄老人(80岁以上老年人)增长速度快 ?老年妇女是老年人口中的多数 “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 是通过提高整个老年群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减少医疗支出和延长老年人的有效劳动寿命,促进老年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老龄化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转化为积极因素。 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他强调老年群体和老年人不仅在机会、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的社会的重要资源,,继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 老年护理目标:增强自我照顾能力;延缓恶化及衰退;提高生活质量;支持濒死病人并保持其舒适及尊严 老年护理作为一门学科发展是从美国开始。

老年护理学论文

题目老年肩周炎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 学院医学院___ 年级专业 2010级护理专业 学生姓名顾旋___ 学号 201023110211_ 指导老师王文奇___ 完成日期 2012年6月10日

目录 摘要 ........................................................... - 1 - 正文 ........................................................... - 2 - 一、肩周炎的概述.............................................. - 2 - (一)肩周炎的发病与临床表现 ............................... - 2 - (二)肩周炎的病程 ........................................ - 2 - 二、肩周炎的康复治疗及护理.................................... - 3 - (一)老年肩周炎患者在疼痛期及冻结期为及早减轻肩关节疼痛, 缓解肩 关节活动障碍, 增强生活信心, 需及早采取各种有效治疗方法 .... - 3 - (二)心理康复护理 ........................................ - 3 - (三)加强自我锻炼 ........................................ - 3 - (四)药物治疗 ............................................ - 3 - 参考文献 ......................................................... - 4 -

老年护理学案例分析

老年护理学案例分析 李大妈,76岁,腰背部弥漫性疼痛6年,医院曾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未按照治疗方案正规服药,也未在饮食上加强相应的营养,1天前不慎摔倒导致髋骨骨折。李大妈家住农村,生活拮据,三餐以面食为主,喜高盐饮食。 问题:①试分析导致李大妈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 ②目前李大妈最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是什么 ③针对李大妈的情况,需做哪些健康指导 1、试分析导致李大妈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 答:骨质疏松[1]是一种骨组织显微结构受到伤害,骨小梁数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全身骨代谢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容易引起骨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呈高发态势。 ①年龄。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不足使骨折形成和骨分解过程的动态平衡关系破坏,血钙向骨骼中沉淀速度减慢;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调节激素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尤其李大妈进入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持续下降,对骨骼的保护作用随之减弱,引发快速骨丢失。老年人甲状旁腺素(PTH)增高,骨髓细胞的护骨素(OPG)表达能力下降,导致

骨质丢失加速[2]。 ②饮食。李大妈家住农村,生活拮据,以面食为主,导致营养失衡,喜高盐饮食,高盐饮食是骨质疏松的诱发因素之一。同时,中老年人自身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减退,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使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物质摄入量不足,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骨基质的钙化受损,同时出现钙的缺乏,骨质疏松加快出现。 ③可能缺乏正常适当的户外运动。虽然李大妈家住农村,有一定量的劳作,但存在该种劳作过量的状况,加重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缺乏正常的适当的户外运动和日光照射,导致体内维生素D来源及转化异常,体内活性维生素D水平大大降低,直接导致骨密度降低。 ④知识缺乏。李大妈处于农村,医疗相对落后,没有相关健康教育宣传,缺乏关于骨质疏松疾病的相关知识。 ④个体差异。李大妈个人所患疾病,种族,生活地域等因素,都可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系[2]。 2、目前李大妈最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是什么 答:疼痛与髋骨骨折有关 躯体活动障碍与髋骨骨折有关

2014年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 教学大纲 课程负责人: 审核人: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老年护理学学分数:1学分 学时数:16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验:4学时 执笔人: 讨论参加人: 审核人: 适应专业: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选修课程,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健康问题反应的学科,它是护理学与老年医学交叉融合而成的应用性学科。老年护理对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它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基本的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且该课程知识和技能对在家庭、临床以及社区,开展老年人护理服务及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老年人护理的基本工作过程,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并能在家庭、临床以及社区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发现和处理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维持老年人最佳的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护理人才能力的需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培养学爱岗敬业、关爱老人的精神。 (二)重点: 老年保健、老年人日常生活及常见问题的护理、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跌倒、压疮、长期卧床等)的护理、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精神障碍的护理、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的健康问题及护理、老年人用药的护理、老年期痴呆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 (三)难点: 老年人的健康评估、各系统的老年性变化、老年人安全用药的特点、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精神障碍及护理、老年保健、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的健康问题及护理、老年期痴呆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老年人的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 三、教学方式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方式 采用课堂讲授、自学、讨论、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老年护理学-川北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第一部分:老年护理学概论 一、填空题 1.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______的和潜在的______的反应的学科。 2.老年医学是研究老年期的_______和疾病的________的科学。 3.老年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生活服务的需求大大超过其他人。 4.人体从出生到成熟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进行性、衰退性变化,称为_________。 5.衰老是________与________退化的结果。 二、单选题 1.发达国家老年人的划分标准为() A. >50 岁 B. >55岁 C. >60 岁 D. >65岁 E. >70 岁 2.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的划分标准为() A. >50 岁 B. >55岁 C. >60 岁 D. >65岁 E. >70 岁 3.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 A.挪威 B.日本 C.英国 D.丹麦 E.比利时 4.衰老时机体多种功能逐渐减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老年人受到某种刺激,如寒冷、疲劳等,易引起功能障碍 B.衰老往往导致外环境稳定性失调,对内环境变化适应能力降低 C.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系统均发生退行性变化 D.老年人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退行性疾病、代谢紊乱性疾病和恶性肿瘤 E.随着机体的衰老,发生外伤的机会也较多 5.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目前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对老年人健康保健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制定“家庭医疗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法国 D.丹麦 E.日本 6.联合国卫生组织根据现代人生理心理结构上的变化,将人的年龄界限又作了的划分,不正确的是()。 A. 44岁以下为青年人 B.45~59岁为中年人 C. 60?74岁为年轻老人 D.70~89岁为老年人 E. 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 7.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

老年护理学论文老年护理教育论文

老年护理学论文老年护理教育论文 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49%,且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有血压波动大,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必须细心观察病情,加强护理和进行健康教育。下面是WTT给大家推荐的老年护理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老年护理教育论文篇一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观察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正确的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及时有效地对症护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加强护理及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关键词:高血压病护理健康教育 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49%,且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有血压波动大,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并发症多等特点,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必须细心观察病情,加强护理和进行健康教育,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心血管的死亡率。 临床资料

2021年2月~2021年2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年龄64~90岁。 护理 一般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指导患者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乐观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的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6g,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水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紫菜等食物,减少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造成血管破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摄入。③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避免长期过度的紧张工作与劳累,可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选择合适的运动和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操等。 病情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除有头痛、眩晕、易疲劳、心悸等症状外,还有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并发症多特点,因此要特别注意观察病情、患者卧位与站立,早晨与晚上,休息活动时血压变化的规律,以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并发糖尿病、冠心病等,病情变化复杂多变,要注意观察血糖、血脂、尿素氮、肌酐、心电图、眼底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各种先兆症状,及时配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程

老年护理_学教学大纲32学时

中医药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 (供护理学专业本科使用) 执笔人:伍永慧 审定人:偶英 学院负责人:罗尧岳 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一五年十一月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护理本科专业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研究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一门学科,其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老年人健康维护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社会养老的水平。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可弥补学生今后针对老年个体或群体服务对象开展护理实践 的知识空白,适应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与要求。 《老年护理学》课程通过介绍和讨论老年护理理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体现老年护理的特点,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不论在医院还是在社区,均能提供保持老年人人生的连续性和个性的护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潜在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老年护理学》的学习,学生的知识、能力应达到以下目标:掌握老年 人的护理评估、健康保健,掌握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深刻理解老年人机体在系统形态和功能方面发生的生理性与病理性改变,及其改变所致的老年常见疾病及健康问题;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老年人进行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学会恰当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整体护理。熟悉常见老年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护理,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保护老年人安全和促进健康。了解《老年护理学》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与研究热点,理解其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了解老化理论和衰老变化,了解老年人急诊及其他科室的护理。 三、教学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1.教学容 (1)人的寿命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2)人口老龄化 (3)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2.目的要求 (1)掌握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2)熟悉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名词解释 平均期望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他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特定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简称平均寿命或预期寿命。 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几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是老年人自我照顾、从事每天必须的日常生活能力。 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在家中或寓所中进行自我护理活动的能力,包括购物、家庭清洁和整理使用电话等,这一层次的功能提示老年人是否能独立生活并具备良好的日常生活能力。 高级日常生活能力:反映老年人的智能能动性和社会角色功能,包括主动参加社交、娱乐、职业活动等。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由多学科、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临终关怀团队,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以使临终患者缓解病痛,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得以舒适安宁的度过人生最后旅程。 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保持躯体、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总结 1.平均期望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他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特定人群能生存的 平均年数,简称平均寿命或预期寿命。 2.最高寿命:是指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从遗传学角度而言人类可能生存的最高年龄。 110岁—175岁。 3.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 平均生存年数。也就是老年人能够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 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WHO在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 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它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

2020年老年护理学论文 3篇.doc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老年护理学论文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老年护理学论文·1 【摘要】目的分析在为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化疗的过程中营养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研究的94例研究对象由我院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均为接受化疗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47例患者作为对比组,给予营养护理的4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与对比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NRS2002等营养指标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所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比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饮食依从性、化疗耐受度以及功能状态均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营养护理为晚期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实施护理服务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导,提高其饮食依从性和化疗耐受度,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状态。 【关键词】营养护理;晚期胃肠道肿瘤;化疗;营养指标;饮食依从性;化疗耐受度 胃肠道肿瘤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类型,其位于空腔器官[1],患者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在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出现后其病情一般已经发展到了晚期[2]。晚期胃肠道肿瘤属于临床各种肿瘤中出现营养不良较高的一个群体[3],再加上化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情况,加剧了营养不良的严重性,而如果及时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则可能影响其治疗、生活以及预后,因此,就应该给予患者营养护理与干预[4]。本次试验研究的94例研究对象均为接受化疗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分析了在为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化疗的过程中营养护理的运用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的94例研究对象均为接受化疗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试验组与对比组,每组有患者47例。试验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2例、25例,患者年龄最大、最小的分别为69岁、25岁,平均年龄为(50.1±2)岁,其中胃部肿瘤患者有23例,肠部肿瘤患者24例;对比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1例、26例,患者年龄最大、最小的分别为68岁、27岁,平均年龄为(50.8±6)岁,其中胃部肿瘤患者有22例,肠部肿瘤患者2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2方法 运用常规护理服务为对比组患者实施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常规营养宣教,告知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应该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并在出院后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食物,试验组患者在对比组基础上加用营养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五年制老年护理学及实训大纲

《老年护理学》五年制护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编号3-17 (二)课程类型:理论(实训)课程 (三)适用对象:五年制护理专业 (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需在一定的医学和护理学知识基础上进行修读。 (五)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护理学为基础,结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突出老年护理特点,介绍了老年群体生理、心理、生活变化的一般护理特点,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本课程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经验,使学生掌握老年群体、生物、心理、社会人口的特点及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如何以护理程序对老年人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对老年人和老年病人提供身心整体护理。 (六)学时数、学分数及开课学期 学时数:2学时 学分数:×学分 开课学年学期:第4学年第7学期 (七)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训考核合计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2 2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 2 2 第四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 2 2 4 第五章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 2 2 第六章老年感官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七章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八章老年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九章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十章老年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十一章老年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疾病护理 2 2 4 第十二章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十三章老年运动系统疾病护理 2 2 第十四章老年人的临终关怀与护理 2 2 合计28 4 32 (八)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为理论教学、课堂实验和临床实习等。 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心理测验、录像等,对部分非重点或适合自学的内容指导学生自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 考核方式:采用作业、闭卷笔试等。 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作业及期中考试占20%,学生出勤情况占10%),笔试成绩占70%。 二、教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老化 二、人口老龄化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述 一、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概念 二、老年护理学研究的内容 三、老年护理的目标 四、老年护理的原则 五、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与执业标准 六、老年护理的发展 教学要求: 1.理解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概念、老年护理的发展。

第3版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 Geronto cogical Nursing 学分:1.5 总学时:24 理论学时:24 实验/实践学时:0/0 一、课程作用与目的 本课程以护理学为基础,结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突出老年护理特点,介绍了老年群体生理、心理、生活变化的一般护理特点,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本课程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经验,使学生掌握老年群体、生物、心理、社会人口的特点及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如何以护理程序对老年人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对老年人和老年病人提供身心整体护理。 二、课程基本要求 1.理论学习方面 ⑴掌握老年生理、心理变化及老年保健管理原则; ⑵掌握老年病人一般护理特点,用药、生活、自理生存质量评价; ⑶掌握老年病病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科等疾病的护理。 2.基本技能学习方面 ⑴掌握老年疾病的护理技巧; ⑵掌握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评估。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化前珍主编.《老年护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主要参考书 李建生主编.《老年医学概论》.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口与人口老龄化 主要内容: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年龄划分,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重点和难点:掌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述 主要内容:老年护理学及相关概念,老年护理的目标与原则,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标准。重点和难点:掌握老年护理学及相关概念老年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第三节老年护理的发展 主要内容:国外老年护理的发展,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章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第一节老化的生物学理论。 主要内容:基因程控理论,免疫理论,神经内分泌理论,长寿和衰老理论,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

学堂在线-老年护理学

第一章 1.衡量人类寿命主要有两种指标,平均寿命和() D. 最高寿命 2.以下哪一项是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E 3.在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以上,定义为老龄化社会。 B 10 4.按WHO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标准,美国多少岁以上的人群为老年人?() D 65 5.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年龄的划分,下列哪项不对() A. 35岁以下为青年人 6.下列关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说法哪项不对() B. 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为老龄化社会 7.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是? ()C 第二章 1. 下列哪种理论认为机体免疫功能减退,自我识别功能障碍,可诱发疾病,加剧老化() B. 免疫理论 2.与老人人格有关的因素()E 3.下列哪种理论强调老年人应该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一生,进行自我整合() A. 人格发展理论 4.下列哪种理论主张“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到了一定年龄,必须从社会

上退出,即成功老化的必由之路()

B. 隐退理论 5.下列哪种理论认为社会活动是生活的基础,是老年人认识自我、获得社会角色、寻找生活意义的主要途径() D. 活跃理论 6.人的需求理论主要强调的是()B 7.下列哪项不属于老化的社会学理论( C. 预期寿命和功能健康理论 8.老年时期只要延续()时期的爱好、习惯,或寻找一些替代性的活动,即能获得成功的老化。 C 中年期 第三章 1.正常人从多少岁开始身高可缩短?() C、50 2.老年人的健康评估原则,哪一项不正确( C 注意其家庭背景 3.老年人的脊柱和四肢变化哪一项正确() D 头部前倾 4.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常用的量表中,哪一个可以用来评估基本自理能力 A、Katz ADL 量表 5. 关于生活质量的描述错误的是()D 6.老年人的血常规检查中,哪一项是因机体的退行性变而可能会发生的() A 红细胞会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