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清微灵宝派传承谱系

合集下载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国学教育论文道教简史佚名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从酝酿萌芽到最后形成教团组织,有着漫长的过程。

道教是中国远古的宗教思想(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万物有灵观念等)、传统的鬼神观念、先秦的道家哲学和神仙方术逐渐融汇整合的产物。

(一)道教在东汉后期正式形成秦汉之际,修炼长生成仙之术的方士们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尚无教团组织。

到东汉后期,曾辅佐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的留侯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于江西龙虎山修炼得道后,闻蜀地民风淳朴,于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来到西蜀鹤鸣山传教,“感太上老君降授正一盟威之法”。

张道陵传教足迹遍及巴蜀,信徒日益增多,于是他便建立了二十四治,以管理信徒。

治,就是管理机关所在地,比如古代所称府治、县治,就是府、县官署所在地。

二十四治,即二十四个教区管理机构。

张道陵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作为基本经典,要求信徒都必须学习。

为帮助信众理解《道德经》,他亲自撰写《老子道德经想尔注》。

他的注解与文士的注解不一样,不尚空谈,而是以指导实践为依归。

他提出了“道诫”的概念,以形象的话语对抽象的“道”进行了诠释。

要求人们“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以获仙寿。

因为信徒尊奉张道陵为天师,所以这个道派被称为天师道。

又因受道者要交纳五斗米以表虔诚信奉之心,故俗称五斗米道。

汉代天师道所施行的教化,其中就包括对老子思想的实践。

如教民诚信,不欺诈,即遵循《道德经》所说的“言善信”的主张和“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的告诫。

对犯法者先赦免三次,然后才用刑,就体现了《道德经》的慈爱思想。

令各祭酒于道路旁设“义舍”,内置米肉供行人食用,就体现了《道德经》所说的统治者要让人们“实其腹”的主张。

张道陵创立天师道后不久,至汉灵帝时(公元168—189年),北方又有太平道崛起,其领袖为张角。

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太平经》教化徒众,转相传播,十几年间道徒达数十万人。

到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便利用太平道这一宗教组织发动了著名的“黄巾起义”。

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全图(一)

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全图(一)

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全图(一)中国道教神仙谱系中国神仙人物起源于上古神话,这是这是中国神仙体系的起源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神仙人物逐渐被写入诸子百家的书籍,例如《山海经》记载的女娲、夸父、后羿、共工、相柳、精卫、西王母等;《庄子》里记载的的广成子、彭祖、鲲鹏、河伯、海神等。

秦汉时期进一步发展,《淮南子》、《史记》、《列仙传》、《神仙传》中有了更多的神仙人物和传说。

南北朝时期《元始上真众仙记》介绍了元始天尊、扶桑大帝东王公西王母等道教大神,陶弘景的著作《真灵位业图》则将神仙分七个等级,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道教神谱。

唐代崇奉道教,尊老子位始祖,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因此,唐代前中期道观中只有元始天尊殿或老君殿,而无三清殿。

北宋真宗、徽宗是著名的喜爱道教的皇帝,王钦若奉旨著有《列宿万灵朝真图》,《罗天大醮仪》,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道家诸神体系,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中编制的黄箓大斋醮神名单即据此写成。

盘古:开天辟地之神。

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盘古神话的产生很古老,上古时期人们口口相传,文字记录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

三皇三皇:有不同的版本。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三皇:伏羲、女娲、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另外还有: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白虎通义》。

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记》,《太平御览》。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帝王世纪》。

女娲轩辕黄帝轩辕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神农炎帝神农炎帝: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是中国医药界的始祖。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蚩尤: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统帅上古九黎部落。

相对于汉族一般自认炎黄子孙,苗族则尊蚩尤为祖。

中国道教神仙谱系

中国道教神仙谱系

中国道教神仙谱系中国道教神仙谱系中国神仙人物起源于上古神话,这是中国神仙体系的起源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神仙人物逐渐被写入诸子百家的书籍,例如《山海经》记载的女娲、夸父、后羿、共工、相柳、精卫、西王母等;《庄子》里记载的的广成子、彭祖、鲲鹏、河伯、海神等。

秦汉时期进一步发展,《淮南子》、《史记》、《列仙传》、《神仙传》中有了更多的神仙人物和传说。

南北朝时期《元始上真众仙记》介绍了元始天尊、扶桑大帝东王公西王母等道教大神,陶弘景的著作《真灵位业图》则将神仙分七个等级,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道教神谱。

唐代崇奉道教,尊老子为始祖,封老子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因此,唐代前中期道观中只有元始天尊殿或老君殿,而无三清殿。

北宋真宗、徽宗是著名的喜爱道教的皇帝,王钦若奉旨著有《列宿万灵朝真图》,《罗天大醮仪》,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道家诸神体系,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中编制的黄箓大斋醮神名单即据此写成。

上古大神盘古开天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开天辟地之神。

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盘古神话的产生很古老,上古时期人们口口相传,文字记录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

三皇三皇:有不同的版本。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三皇:伏羲、女娲、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另外还有: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白虎通义》。

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记》,《太平御览》。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帝王世纪》。

伏羲画八卦伏羲: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

女娲炼石补天图女娲:造人、补天之神。

轩辕黄帝轩辕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神农炎帝神农炎帝: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是中国医药界的始祖。

全真“华山派”传承谱系分析

全真“华山派”传承谱系分析

全真“华山派”传承谱系分析*导读:在全真道发展历史上,全真七子名下各创有一派。

其中,宗郝大通(1140~1212)的一支称为全真华山派。

北京白云观收藏有道……在全真道发展历史上,全真七子名下各创有一派。

其中,宗郝大通(1140~1212)的一支称为全真华山派。

北京白云观收藏有道教《诸真宗派总簿》,李养正先生编著《新编北京白云观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时将其收录,其中有全真华山派的传法谱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找到史料证明郝大通驻世时,自己曾亲自开创以华山派命名的这么一个道派。

那么,郝大通的后传法裔们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开宗立派;《诸真宗派总簿》所载全真华山派传法谱系形成于何时;郝大通后裔法徒为什么要将自己这一系命名为华山派,与历史上居华山的高道陈抟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值得作进一步探讨。

*一、郝大通后传法裔们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开宗立派的?关于郝大通所授弟子情况,综合《道藏》之《甘水仙源录》、《云山集》,陈垣先生编《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王宗昱先生编《金元全真教石刻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有关史料,我们略叙其传承情况如下:第一系:郝大通范圆曦高道宣徐居仁第二系:郝大通王志谨姬志真徐志根孙履道第三系:郝大通李志实(开玄真人)李志柔石志坚(石廷玉)董道弘从有关历史资料来看,虽然那个时期,全真七子的弟子们在礼本师之外,有机会一般都还参礼其他宗师,如郝大通门下的范圆曦、王志谨、李志柔等皆曾礼丘长春祖师。

但郝大通在当时弘道传教,已有自己一系的传承法脉。

下面,我们以郝大通传王志谨、姬志真、徐志根、孙履道这一系承传情况为证:《甘水仙源录》卷四收录有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王鹗撰《栖云真人王尊师道行碑》①,对郝大通高足王志谨(1177~ 1263)生平、入道及传教事业有一个说明。

王志谨祖籍东明之温里,为逃婚而径往山东,得郝大通亲炙、口传心授,大蒙印可。

麻衣道传承法脉

麻衣道传承法脉

麻衣道传承麻衣道与公元999年由希夷老祖陈抟老祖徒孙陈景元道长成立,派系在延续传统堪舆学的基础上又融合陈抟老祖的观气理学、太极五行、风水阴阳、的思想独成一脉,是中国当今著名的麻衣道派风水鼻祖。

麻衣道至成立到现在人才辈出为中国传统道教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主要人物代表:邵雍、景元、朱熹、程颢、程颐、帅录、帅佛、星宇,贤金等。

麻衣道祖师爷陈抟(tuán)(872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

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希指视而不见,夷指听而不闻),常被尊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

汉族,宋朝初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人(四川资阳市安岳、乐至一带,一说重庆市潼南县),隐于武当山九室岩,移华山云台观,多著述。

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

麻衣道传人顺序陈抟(开山祖师爷)御赐:希夷先生、陈抟老祖踏法(第一代传人)御赐:明月教主景元(第二代传人)御赐:天山道长云科(第三代传人)御赐:太极先生仁书(第四代传人)御赐:五愿祖师易承(第五代传人)御赐:云克先生露信(第六代传人)御赐:仁君先师梦亮(第七代传人)自号:散法先生子确(第八代传人)御赐:风宜先师法然(第九代传人)自号:品元散人道易(第十代传人)自号:法源闲客空化(第十一代传人)赐号:禅云道长添灵(第十二代传人)赐号:云山先生归忆(第十三代传人)赐号:归去先生德兴(第十四代传人)自号:不争先生公旺(第十五代传人)自号:非常先生宏登(第十六代传人)自号:归路先生帅录(第十七代传人)赐号:忠善先生清末时期,有两支流脉远居香港与台湾,其中两支进入江西与湖南,形成一支开五朵。

麻衣道十八门绝技堪舆术、养生术、草药术、独龙针灸、布阵术、棋艺术、符咒术、预测术、太极术、阴阳术、龟息术、睡功术、炼丹术、纵横术、占卜术、五行术、归藏术、兵道术;。

从玉虚派的修练探讨神仙之源

从玉虚派的修练探讨神仙之源

从玉虚派的修练探讨神仙之源----陈道长口述雪城整理(陈道长,湖南人氏,道家玉虚派第八代掌门人。

16岁时遇玉虚派第七代执教王梅生仙长,遂随其入道。

1992年王梅生仙长羽化,享年202岁。

1994年在湖南大云山祖师殿,陈道长为前来参访之人说法,本人当时有缘在场,记录下说法内容。

今经整理,形成此文。

经同意特公之于众,留与有缘人。

)翻开道史,我们不妨追溯到殷商时期。

那时,民间就有了对日月星辰的崇拜。

同时,也出现了术士之说。

特别是‚元始天尊‛在聚仙台上的说法,通过广成子的记载,黄石公的整理,独狐肪的重抄,已流传于世。

(见王梅生仙长手本《仙缘录》)对于‚神仙‛的形成,不仅在民间,而且在道教界也有诸多说法。

本文仅就玉虚派的修炼方式,来探索一下‚神仙‛之来源。

‚玉虚派‛形成于殷代,当时并不叫‚玉虚派‛,而是一个以‚气‛为修炼对象的独立门户。

据王梅生仙长在《仙缘录》中的记载,玉虚门下第二代弟子广成子道成后,上北昆仑拜殷玄翁为师。

广成子刚刚跪下,忽觉神翁头上光环闪闪,瑞气四射。

广成子大惊曰:‚吾师何以‘红日相护’?‛,神翁笑曰:‚非也!此乃龙虎之弦而成矣。

‛,广成子惊曰:‚日月之精而成,阴阳灵气相护,实乃‘天尊’!天之尊奉吾师也!‛忽又大悟曰:‚天尊!天尊!天地之尊也!‛后来修道的人们得知此事,无不感到震惊。

因此,众仙遂往北昆仑,敬拜殷玄翁为‚元始天尊‛。

这样一来,也就有了后来的‚万仙朝圣‛以及‚玉虚歌‛,这个典故便是‚万仙朝圣‛和‚玉虚歌‛的由来。

但‚玉虚派‛却是以‚玉虚令‛为行使,是不唱玉虚歌的。

不过在玉虚派的传承上,从第三代至第七代都是‚书遇有缘人‛而隔世相传的。

(见王梅生仙长手本《仙缘录》)遗憾的是:得到王梅生仙长真传的‚玉虚派‛第八代传人,由于某种原因,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将仙长所传之书全部付与了祝融氏。

玉虚派从广成子起,至第五代,并不叫‚玉虚派‛,而自称‚玉虚门下‛。

直到第六代韩成老仙长遇缘,道之初成后在甘肃建立‚玉虚宫‛,收下门徒二十四人而创立‚玉虚派‛。

中国神仙谱系有哪些?

中国神仙谱系有哪些?

中国神仙谱系有哪些?但凡我们要研究一个东西,总要问一问这个东西究竟存不存在。

所谓的中国神仙体系,究竟有没有这个东西呢?答曰:有,也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神仙众多,各种经文典籍记载不一,朝廷、佛道、民间各自表述不一,颇有自相矛盾之处。

但在这种混乱之中其实也有着几条基本的规律可循,我们必须顺着这些线索、规律一一抽丝剥茧,探求到真正的答案。

一、儒教神道体系首先来说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教,有人会说,儒教不是世俗学说吗?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这样,但儒教作为一种几乎半步踏入宗教之门的教派,也有着自己的祭祀体系,并且成为了国家的制度。

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古代王朝会周期性的举行祭祀活动以体现皇权受命于天。

我们以较近的明朝为例。

《明史》中记载”明初以圜丘、方泽、宗庙、社稷、朝日、夕月、先农为大祀,太岁、星辰、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历代帝王、先师、旗纛、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寿星为中祀,诸神为小祀。

后改先农、朝日、夕月为中祀。

“什么意思呢?明朝初年的时候,国家祭祀分为三个等级,大祀、中祀、小祀。

分别祭祀天地间的山川日月、风雨雷霆、圣贤先王等等。

像日月星辰等,只是空拜这一种现象吗?不是,儒家也认为这些现象是有人主宰的,实质上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格使之成为神灵。

那么这些神灵有哪些呢?1、上帝:注意,不是西方的上帝,而是指的是昊天上帝。

如果大家看过《康熙王朝》,想必会记得康熙祭天时抬头一句祭文是:”臣总理山河爱新觉罗玄烨敬告昊天上帝”。

因为昊天上帝是自上古三代以来的华夏历代王朝所承认的最高之神。

2、后土皇地祇:古代常以皇天后土并举,皇天就是上帝,天地之主宰,而后土就是仅次于上帝的地主之神,是大地之主宰。

3、五方上帝:周朝开始,人们就以六辂祭祀昊天上帝和东、南、西、北、中五方上帝。

六辂祭祀:一曰苍辂,以祀昊天上帝;二曰青辂,以祀东方上帝;三曰朱辂,以祀南方上帝及朝日;四曰黄辂,以祭地祇、中央上帝;五曰白辂,以祀西方上帝及夕月;六曰玄辂,以祀北方上帝及感帝、神州。

道教诸真宗派系谱

道教诸真宗派系谱

道教諸真宗派系譜第一﹑混元派:混元乾坤祖天地日月星三教諸經師金木水火土渾合本空洞朝谒上玉京虛無生一氣良久歸太清第二﹑混元派:一永通玄宗道高本常清德祥恭敬泰義久複圓明混元三教主天地君親師日月星鬥真金木水火土尹喜真人尹喜派;又魯山﹑文始﹑樓觀三派字洞。

第三﹑尹喜派:道德清高上雲呈守煉丹九重天外子方知妙中玄心靜自然體發白面童顔袖吞乾坤大陰陽造化先五祖派東華帝君,姓王名玄輔,号少陽,降生於戰國。

得老子寝中於終南山,夢傳《黃庭經》,所得著世。

二月初六聖誕,系山東青州府人。

留傳:第四﹑少陽派:弘宣無極道習學理自明有個長生路飛升上雲程鍾離帝君,姓鍾離,名權,字雲房,号正陽。

漢時将軍。

系陝西西安府鹹陽縣仙籍。

得東華帝君秘訣,授道於終南山。

四月望曰聖誕。

留傳:第五﹑正陽派:陰陽生造化動靜合本元自得神仙指方知妙中玄純陽帝君,姓呂名岩,字洞賓,道号純陽(居彜聖宮,即元始台)。

山西蒲州縣仙籍。

四月十四日聖誕。

唐天寶進士。

有日月當空之禍,隐於終南。

受正陽祖師大道。

四門人(梅﹑柳﹑林﹑磐)。

留傳瀛州龍沙派,即今:第六﹑純陽派:寂然無一物妙合于先天元陽複本位獨步玉京山海蟾祖師,姓劉名操,字宗成。

系燕山人。

六月初十日聖誕。

受道於鍾離帝君。

第七﹑海蟾劉祖派:省悟自歸隐修養本之神散淡蓬萊客逍遙閻苑人重陽但師,姓王名允卿。

生於宋徽宗時。

系鹹陽縣大魏村人,十二月二十二日聖誕。

留傳;第八﹑重陽派自己有真寶何須向外尋一旦成功滿飛升大羅天七真派:長春祖師,姓邱名處機,字通密,号長春。

系山東登州府栖霞縣濱都人。

正月十九日聖誕。

七月初九日飛升。

元世祖敕封“長春演道主教真人”。

元武宗封“長春全道神化明應真君。

”留傳:第九﹑龍門派: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複本合教永圓明至理宗招拧〕绺咚梅ㄅd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甯住修正仁義超升雲會登大妙中黃貴聖體全用功虛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寶新行滿丹書诏月盈祥光生萬古續仙号三界都是寶長生真人,姓劉名處玄,字通妙,号長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