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一)、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一)、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有删节)

正方:武汉大学钱是万恶之源

反方:马来亚大学钱不是万恶之源

陈述

正方:钱不仅可以在商品领域呼风唤雨,而且可以使非商品也商品化,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而且成为了精神价值的筹码反方:钱不是万恶之源。因为钱无法全面性地涵盖世间所有的恶。根据人类学的研究,我们知道恶的形态主要分为四大类,而其中有三大类就跟钱完全没有关系

蒋舸(正方一辩):《圣经》中“失乐园”的故事和中国先贤孟子的教诲都说明人之为恶并非本性使然,而是外在的诱惑使人迷失了自己的良知。那么外在诱惑如此之多,为什么偏偏是钱成为了万恶之源呢?第一,钱具有与任何商品进行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

第二,钱不仅可以在商品领域呼风唤雨,而且可以使非商品也商品化,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而且成为了精神价值的筹码。

第三,人对钱的崇拜还异化了人与钱之间的关系。钱本来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但在现实中,却被人们当做了顶礼膜拜的

上帝。因为钱,人们迷失于这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因为钱,人们丧失了内在良知却还浑然不觉;还是因为钱,人生价值和人性尊严都被当做了牺牲品供奉到了拜金主义的祭坛之上。人创造了金钱,却又对自己的创造物顶礼膜拜。

陈勋亮(反方一辩):对方辩友刚才告诉我们,钱之所以是万恶之源,因为她把钱等同于目的了。那我想请问二辩一个问题,我今天奉公守法地去追求钱,钱也是目的,请问钱成为万恶之源吗?第二,对方辩友告诉我,钱有时不是万恶之源,是因为有法律的制约。我想请问各位,法律是不是制约我们行为的准则呢?如果是制约行为的准则,那钱还是万恶之源吗?接下来,且让我开宗明义,理解一下辩题的几个重要意义吧。钱,其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是一个不经主动性的交易媒介。而恶只是一个价值上的破坏和行动上的破坏,而我们所谓的源就是事情的起源和根本。对方辩友告诉我们钱是万恶之源,就得告诉我们,一切恶的根源是由钱导致出来的。我方认为,不是,因为钱根本就无法导致万恶之源有两个特性,第一,它无法告诉我,钱如何全面性的涵盖一切恶源;第二,钱不具有源的根本性,如果对方辩友说钱是根本、是万恶之源的话,那就请你解答我方以下的四大疑问:

第一,世间上的恶可是成千上万,难道用单一的钱就可以解释所有的恶吗?第二,钱的起源其实是错综复杂的,我们无法将它归类成一个共同的源头。我们知道独裁者排除异己可能是为了钱,但难道他

就不可以为了权势地位,或是因为愚昧吗?第三,同样是钱,为什么君子求财却是取之有道,小人求财却是偏偏喜欢偷盗呢?第四,今天如果钱是万恶之源,为什么有人会用万恶之源来行善呢?

袁丁(正方二辩):对方同学有四大问题,可惜一个前提错了,他们告诉我说,《辞海》中万是一切,可是我方也查过《辞海》,无论是《辞海》、《辞源》,还是《说文解字》,万从来就没有一切的意思。其实钱是万恶之源,就是说钱能够产生数量极多,而且品种繁复的恶行。这一点,历史早有凭证。想当年,罗马帝国雄居一方,征服给帝国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但是很快,原本纯朴的罗马人就拜倒在金钱的脚下,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放荡之中,而帝国终于也在这种腐朽和堕落中分崩离析。

事实胜于雄辩。一部西方文明发展史清清楚楚地向我们表明金钱化神奇为腐朽的巨大魔力。无独有偶,在东方,无论是古巴比伦王国,还是阿巴斯王朝,不都是由富贾一方走上了荒淫颓败吗?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面对着东西方的历史,我们不仅要问,金钱,究竟有多少罪恶由你而生和由你而亡?谢谢大家。

陈锦添(反方二辩):一个苹果,你不管再怎么切,它终将也只是一个苹果。既然对方似乎列举了很多例子,但其实就只有一种,那就是贪钱。而世间的万恶真的就只有贪钱一种吗?而且对方说,今天万不叫做全,那我想问对方辩友,今天我说你万万不可同意我的立场,

是不是说,你大部分时候不同意,而我可以同意一下呢?

我方认为钱不是万恶之源。因为钱无法全面性地涵盖世间所有的恶。根据人类学的研究,我们知道恶的形态主要分为四大类,而其中有三大类就跟钱完全没有关系,另外一类,对方已经帮我说了。

余磊(正方三辩):首先,对方告诉大家,万万不可表明一切的意思,您搞错了。万万不可的万字是一个副词,我们今天说的万恶之源的万字是一个形容词。您把副词和形容词来做类比,是不是叫做把马嘴安到牛头上呢?

刚才我方二辩已经从东西方的历史给大家证明了钱是万恶之源。现在再让我们看看这个现实的社会,我们可以看到,在政治领域,因为对金钱的崇拜导致人们对权利的追逐。一旦获得权利,又以权利为工具来攫取金钱,从而形成对方同学深恶痛绝的权钱交易。在经济领域,由于金钱的巨大魔力,导致了人们违背自己的天理良知去制造假冒伪劣,牺牲自己的恻隐之心来打击竞争对手。甚至在面对冰冷的绞刑架时,依然能够表现出飞蛾扑火般的莽撞与冲动。在日常生活领域,同样因为钱,一些人可以杀人放火,抢劫绑架,拐卖人口,贩卖毒品,这些活动,哪一样没有深深地打上金钱的烙印呢?当我们的一切为金钱所控制的时候,我们将何去何从。

陈政鞃(反方三辩):首先说万是一个副词,而不是一个形容词。那形容词可多得很,什么叫万全之策,万无一失,什么叫万有一例,

万物之灵呢?这些万难道不是指全部,难道是指有例外吗?第二,对方今天逻辑其实很简单,他告诉我们,因为钱有诱惑力,所以钱就是万恶之源。可是我们知道,女性的美对于男性来说也有一种无限的诱惑力,难道男性侵犯女性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女性的诱惑力,女性就是万恶之源吗?第三,对方从一辩到三辩形形色色的告诉我们种种关于恶的类型,其实一句话,就只有一个贪钱而已。但是贪钱,恶在于贪,还是在于钱呢?如果说恶是在于钱的话,那么我告诉你,人类不只贪钱,还贪吃、贪喝、贪睡觉,那么吃饭、睡觉本身难道又是万恶之源吗?

交锋

正方:动物性等于恶吗?对方辩友看到一只老虎吃兔子,会告诉大家这个老虎多么恶,这个恶是我们社会评判的标准吗?

反方:我想请问对方辩友,钱还没有发明之前,世界上有没有万恶呢?

周玄毅:对方三辩刚才谈贪,请问贪字怎么写。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贝,贝是什么意思,还是钱。我请问对方辩友一个你也很熟悉的问题,所以请不要回避。请问印尼前总统苏哈托,是什么力量使他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不可以两全的呢?

胡渐彪:是他个人的贪念。我想苏哈托不会说由于是钱的诱惑他

个人无罪吧?我倒是对对方一辩提出的整个立论架构很有兴趣,她说今天人为恶不是本性使然,是钱诱惑他的。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钱还没有发明之前,世界上有没有万恶呢?

余磊:原始社会到底有没有恶,伦理学上有争议。但是没有争议的是什么呢?是钱产生之后,恶的种类,恶的形式是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陈政鞃:对方认为在原始社会,钱还没有出现的时候,那种伦理还有争议,真的是有争议吗?难道肚子饿了,就杀掉同类。他的性欲一起来,就侵犯女性,这种恶还叫做有争议吗?

袁丁:这叫做动物性,根本就不是人的善恶。对方同学刚才对苏哈托的问题,告诉我们是贪念,贪什么呢?贪钱。我再请问您,又是什么力量使得色情网站如洪水猛兽一样打进东方各国原本纯朴的本

土文化的呢?请正面告诉大家。

陈勋亮:我也想请对方辩友先告诉我,猿人在钱还没有出现以前,是兽性,也就是钱还没有出现以前,人根本就不是人,人是动物,这样的逻辑大家可以信服吗?

蒋舸:对方没有回答我方二辩的问题,那我还要请问您一个熟悉的问题了。是什么力量使得马来亚的球员在联赛中愿意把球往自己的球门里面踢呢?

胡渐彪:一场辩论赛,我们说要讲事实,摆道理。对方辩友空摆事实,不讲道理。您的立论明明告诉我们说,人的本性根本没有恶这一回事,那是你的立论基础。为什么你又告诉我人有动物性这种恶的本因呢?

余磊:动物性等于恶吗?请大家想一下。对方辩友看到一只老虎吃兔子,会告诉大家这个老虎多么恶,这个恶是我们社会评判的标准吗?对方辩友的观点根本就是界定错误。

陈锦添: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对方说人没有恶的本性,那请问,贪婪是不是恶的本性?是不是人的本性呢?

袁丁:我方已经说了,连贪字下面都有一个贝字,那不是表示对钱的贪欲吗?对方同学请你告诉我们,马来西亚的球员为什么要把球往自己的球门里踢?对方同学恐怕不是不知道,那是因为赌球,赌球是为了什么?为了钱。

胡渐彪:有一个贝字,就是为了钱。那我们今天辩论员的员字下面也有一个贝字,你是说我们大家都是贪钱的人了?

余磊:对方同学说,今天的奖杯有一万块钱,我们会不会去贪呢?我们不会,因为我们受过教育,而且还要请对方同学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恶的存在,没有恶的存在,对方同学还要讨论恶之源,是不是叫做没有牙齿的老太太嚼牛筋,白费口舌呢?

陈锦添:对方说交易,我倒想问一个问题,既然交易,是交易人还是交易钱呢?

周玄毅:对方同学,您的四辩告诉大家说,我方不谈逻辑,光谈事实,可是事实,您一个都没有解决。您不愿意说赌博的问题,那好,我们就谈谈毒品犯罪,请问您,毒品犯罪背后的推动力量究竟是什么?

总结

正方:总有一种力量能让我们迷失本性,那是金钱无所不能的魔力。然而同时也有一种力量,让我们返回本心,那是我们心中永恒不灭的人性之光

反方:有人为了钱去做恶事,有人为了钱也去做善事。如果这个万恶之源一时为善,一时为恶,那它怎么还会是万恶之源呢?

胡渐彪(反方四辩):其实刚才一连串的争论都起源于对方一辩在开展论题的时候所犯下的几个关键性错误。第一,他告诉我们,今天所有的万不指全部。但是对方辩友用《辞海》断章取义,只看一个万字,不看万恶之源这四个字,是不是有点离题之嫌呢?对方辩友第二个假定是告诉我们,今天人本身是没有恶性的,这个恶是从哪儿来的呢?是外在诱惑出来,然后他们就告诉我们说,钱怎么重要,怎么诱惑做恶事。我想请问各位,人类本身的那种兽性是从哪里来呢?

根据这两个前提,他们开展出三个论点。第一个,他告诉我们钱本身现在能够等价交换,所以钱是万恶之源。那我想请问各位,为什么钱能够有等价交换这种高尚的能力呢?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按对方辩友的逻辑,是不是要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其实真正是万恶之源呢?第二个论点,他告诉我们,今天钱能够成为一个人的精神价值,但是这真的是一个必然判断吗?第三,他告诉我们,今天钱本身是一个目的,是一个工具,因此是源。对方辩友其实这一点已经阐述错误了,目的和工具不等于一个推导的导因。

对方辩友又告诉我们,今天钱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是手段就说明它是中性的,如果是中性的话,我想请问各位,怎么还会突然间变成了万恶之源呢?对方提出了大量的例子,告诉我们说有很多人贪钱,姑且不论贪钱不贪钱的问题,我们只要看一看,这个贪钱本身只是众恶之中的一小部分,如何构成万恶?再者,如果我们说他里面的例子是贪钱的话,那么我请问各位,是钱是恶之源,还是贪是恶之源呢?对方辩友这种只看一半,不看另一半的做法能够让我们大家信服吗?

而今天我们认为钱不是万恶之源,不是我们想为钱多说好话,而是想给钱一个确切的定位。我们看到,有人为了钱去做恶事,有人为了钱也去做善事。今天我为了钱,奉公守法赚钱,但是与此同时帮助国家成长,是善是恶呢?如果这个万恶之源一时为善,一时为恶,那

它怎么还会是万恶之源呢?

周玄毅(正方四辩):总结对方同学今天的观点,其实无非是说恶源于人的本心,源于人的本性。可是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才是人的本性呢?我们人都有是非、恻隐、恭敬、羞辱这四端,这才是本心,这才是本性。当心中有了恶念,就像是清澈的湖水里泛起了污秽。这污秽之源到底是湖水本身,还是外部的杂质呢?外在诱惑就是我们人心中的杂质,而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则是这种种外部诱惑的抽象化身,所以我们才说钱是万恶之源。

今天我们一起在历史中回顾,金钱如何腐蚀了强大的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的天主教会。这个时候,对方同学告诉大家,钱不是万恶之源;我们一起在现实中看到了,走私、贩毒、战争,有组织犯罪如何都是因为金钱而生,对方同学仍然告诉大家,钱不是万恶之源;我们一起看到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都在对于金钱的追求之中,充满着血腥、暴力、仇恨与背叛的同时,对方同学仍然告诉大家,钱不是万恶之源。钱是万恶之源,然而万恶之源本身并不是恶,只要我们发扬自身的理性和良知,在历史的天平上,填自己应该有的位置,这个恶之源,同样可以开放出美丽的善之花。的确,总有一种力量能让我们迷失本性,那是金钱无所不能的魔力。然而同时也有一种力量,让我们返回本心,那是我们心中永恒不灭的人性之光。(辩词有删节)评委亮分

王健(评委代表):

正方对“万”这个字的意义,就是说它不等于一切,在策略掌握上由二辩点出,失了先机。反方一开始就把金钱和贪念划分开来,金钱和念头不同,不是一回事。在贪钱不存在的时候,念头照样存在,也许在钱这个工具还没有创造之前。正方把念头定为兽性,但仍然默认念头是存在的。反方一直强调金钱不是问题,而是人性贪念的问题,更何况贪不能代表一切的恶行。反方也强调,为了信念、爱情,或者是名而带来的恶行,也是恶行,并不是钱带来的。但是正方强调每一个例子后面都有钱的因素。正方为了应付这个局面就提出了万不代表一切,所以只能证明有很多并不代表所有。评委判定:反方胜出

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汇总

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汇总 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汇总 国际大专辩论赛(International Varsity Debate Varsity)从1993年首届举行至今。每两年举行一届。轮流在新加坡和北京举行。 从普通的爱好者到专家学者,历届以来倍受瞩目。逐渐成为华语辩论的最高舞台之一。 来自各大院校的辩手在这一舞台上各显神通。大力推广和发扬了辩论艺术和中文文化。 历届以来,大赛赛制也不断发展完善。另比赛更具有观赏性和竞争性。 比赛中辩手精彩的辩词、理论功底以及临场应变和团队配合往往成为人们念念不忘的经典。 2019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比赛制 1.正方任意辩手开篇陈词三分钟 2.反方任意辩手开篇陈词三分钟 3.正方任意未发言辩手论述三分钟 4.反方任意未发言辩手论述三分钟 5.正方任意未发言辩手选择对方任意两名辩手攻辩3分钟 6.反方任意未发言辩手选择对方任意两名辩手攻辩3分钟 7.正方未发言辩手选择对方未发言的两名辩手攻辩3分钟 8.反方未发言辩手选择对方未发言的两名辩手攻辩3分钟

9.自由辩论双方各累计时四分钟 10.总结陈词,双方各三分钟,由反方开始。 93-2019年历届辩题 1993年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 初赛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剑桥大学) 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复旦大学) 半决赛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悉尼大学) 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复旦大学) 决赛人性本善(台湾大学) 人性本恶(复旦大学) 1995年二届国际大专辩论会 初赛一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波恩大学) 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辅仁大学) 初赛二治愚比治贫更重要(新加坡国立大学) 治贫比治愚更重要(新南威尔士大学) 初赛三愚公应该移山(韩国外国语大学) 愚公应该搬家(南京大学) 初赛四信息高速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南加州大学) 信息高速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香港中文大学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标准)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标准) 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标准) 的对立观点之上。对方辩友犯的最令我们遗憾的错误就是将辩等同于一定是善的,讲道理、说真话就是辩,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辩是这样子的吗?(掌声)显然不对呀。而我方今天要说的口舌之战,笔墨之战就是辩的表现了。而越辩越明则是指将真理从局部到整体、从相对到绝对的整个不断升华过程。真理不会越辩越明。 一、真正使真理明朗化的要靠经验累积,实践领悟。而辩则是独立于人类寻找真理的整个过程之外。他只是提供了一个场合,让共都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思想可以发表出来。但是,辩本身是不具备生产性的。辩所带出的思想并不能实现何者更接近真理,因为们能说获胜的一方更接近真理吗?不。真正是真理更明的要考验就要靠实践。 二、辩这一行为由于有了人的介入,使得行为有了种种的局限,从人性的不完美到权利的介入,从表达的缺陷道语言的局限,都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真正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如果越多的辩论想来是离真理越来越远吧! 三、一些真理根本不会越辩越明,许多哲学命题与主观真理无论怎么辩也辩不明,知难行难何者更易?可否统一。请问被辩明了吗?一个圆形不会因为我们的辩论而变成正方形,一加一等于二也不是辩论而来的。像这种不辩自明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综上所述,便本身并不能将真理的不明之处明朗化,感性之处理性化,主观之处客观化。谢谢。(掌声) 主席:

谢谢萧同学。下面我们请正方的另一位代表王雁宏同学发言。她的发言时间也是三分钟。正方二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刚才对方对我们说,一加一等于 二是不辩自明的,那么请问,在歌德巴赫猜想中,一加一等于二这个例子都辩了好几十年,能说他们没有在辩吗?第二,对方说我们的辩是不以事实为基础,可是我方硕果,我方的辩就是要以事实为基础。如果对方把狡辩,诡辩都叫辩,那么请问,海马难道也是马,蜗牛也是牛,青春痘也是痘吗?(笑声,掌声)下面我将从理论的层面进一步阐述我方的观点。我们说真理之所以越辩越明,这主要是由真理的特点决定的。众所周知,客观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素构成`,又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而人民认识能了经受着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同时又手着自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影响。所以在认识真理这个复杂的过程中,思想的交锋是必不可少的。而辩则是使真理澄清的充分条件。第一,辩是使人民认识真理的动力之一。因为辩好似一种思想的交锋,在这种交锋的过程中,它所产生种种问题往往能够激发人民去进一步的思考以求获得真理。太使公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是或谈言微中也可以解分。其实历史上的很多发现都是开始与对以往成就的怀疑与争论,例如波粒;二相性的理论不就是在波动说与微粒说的争论中创立的吗!第二,辩是使真理发展的动力之一。任何客观科学真理的存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说《文心雕龙》中曾经告诉我们: 论如息息贵能破理。这种辩论就给人们集思广益提供了一个充分的条件,特别是在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原由知识的疑难和缺陷,从而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问题,更加深入的去探讨问题。使原由的认识

辩题大全

【国际大专辩论会】 1993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4-剑桥大学对复旦大学_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x2、 1993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1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 1993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2-悉尼大学对复旦大学-爱滋病是医学问题(社会问题)不是社会问题与(医学问题) 1993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台湾大学对复旦大学-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19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1波恩大学对辅仁大学-女性(男性)比男性(女性)更需要关怀 19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2新加坡国立大学对新南威尔士大学-治愚(治贫)比治贫(治愚)更重要 19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3韩国外国语大学对南京大学-愚公应该移山(搬家) 19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4南加州大学对香港中文大学-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不)利 19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1辅仁大学对新南威尔士大学-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不能)统一 19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2南京大学对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道德) 1995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南京大学对辅仁大学-知难行易(知易行难)6、1997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1首都师范大学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各国政府(不)应该全面禁烟 1997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2韩国外国语大学对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复制人类,利(弊)多于弊(利) 1997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3韩国外国语大学对马来亚大学-IQ(EQ)诚可贵,EQ(IQ)价更高 1997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4香港大学对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艺术商品化利(弊)大于弊(利) 1997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1首都师范大学对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国际网络(不)应该受管制 1997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2马来亚大学对香港大学-先天遗传(后天环境)比后天环境(先天遗传)重要 1997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首都师范大学对马来亚大学-真理(不会)越辩越明v、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1马来亚大学对澳门大学-网络使人更亲近(疏远) 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2耶鲁大学对台湾大学-成功的作品(不)应该拍续集 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3香港大学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脑必将(不会)取代书本 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4西安交通大学对新南威尔士大学-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弊)大于弊(利) 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半决赛1马来亚大学对耶鲁大学-都市化有(不)利于人类发展 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半决赛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对西安交通大学-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比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更重要 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决赛-马来亚大学对西安交通大学-美是客观存在(主观感受) 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B组初赛1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对艾因夏姆斯大学-青春偶像崇拜利(弊)大于弊(利) 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B组初赛2京都外国语大学对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先成家(立业)后立业(成家) 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B组决赛艾因夏姆斯大学对京都外国语大学-爱情是无私(自私)的 1999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对抗赛-艾因夏姆斯大学对西安交通大学-夜晚对人类利(弊)大于弊(利) 2001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1新加坡国立大学对悉尼大学_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 2001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2武汉大学对香港大学_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可以并行 2001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3温莎大学对东吴大学_全球化有(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2001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4牛津大学对马来亚大学_信息传播发展(不)会打击本土文化 2001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1新加坡国立大学Vs武汉大学-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 2001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2温莎大学Vs马来亚大学-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可以两全 2001国际大专辩论会总决赛-武汉大学Vs马来亚大学-钱(不)是万恶之源X、2003A组初赛1中山大学对弗莱堡大学-网络(不)是虚幻的 2003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初赛2新加坡国立大学对澳门大学-家庭(事业)比事业(家庭)更重要 2003A组初赛3香港浸会大学对马来亚大学-“代沟”的主要责任在长辈(晚辈) 2003A组初赛4墨尔本大学对世新大学-广告有(不)利于于大众消费 2003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半决赛1中山大学对新加坡国立大学-爱(被爱)比被爱(爱)更幸福 2003A组半决赛2马来亚大学对世新大学-科技的发展会促进(抑制)人的全面发展 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A组决赛暨联欢会-中山大学对世新大学-顺境(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2003B组初赛1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对艾因夏姆斯大学(埃及)-存钱(花钱)比花钱(存钱)划算

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辩题汇集

历届国际大专辩论赛辩题汇集 ’93国际大专辩论会(第一届) 初赛一: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剑桥大学) 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复旦大学) 半决赛一: 爱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悉尼大学) 爱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复旦大学) 决赛: 人性本善(台湾大学) 人性本恶(复旦大学) (其它场次辩题资料缺) l ’95国际大专辩论会(第二届) 初赛一: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波恩大学)

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辅仁大学) 初赛二: 治愚比治贫更重要(新加坡国立大学) 治贫比治愚更重要(新南威尔士大学) 初赛三: 愚公应该移山(韩国外国语大学) 愚公应该搬家(南京大学) 初赛四: 信息高速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南加州大学) 信息高速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香港中文大学)半决赛一: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辅仁大学)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新南威尔士大学)半决赛二: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依靠法律(南京大学)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依靠道德(香港中文大学)决赛: 知难行易(南京大学) 知易行难(辅仁大学) l ’97国际大专辩论会(第三届) 初赛一: 各国政府应该全面禁烟(首都师范大学) 各国政府不应该全面禁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初赛二: 复制人类,利多于弊(韩国外国语大学) 复制人类,弊多于利(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 初赛三: IQ诚可贵,EQ价更高(韩国外国语大学) EQ诚可贵,IQ价更高(马来亚大学)

初赛四: 艺术商品化利大于弊(香港大学) 艺术商品化弊大于利(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半决赛一: 国际网络应该受管制(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网络不应该受管制(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 半决赛二: 先天遗传比后天环境重要(马来亚大学) 后天环境先天遗传比重要(香港大学) 决赛: 真理越辩越明(首都师范大学) 真理不会越辩越明(马来亚大学) l ’99国际大专辩论会(第四届) A组:

经典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

经典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 2018-11-17导读:国际大专辩论赛 (internationaldebateonthecollegegame)从1993年首届举行至今每两年一次,轮流在新加坡和北京举行。 辩题正方:首都师范大学真理越辩越明反方:马来亚大学真理不会越辩越明主席:今天进入大决赛的两支队伍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的辩论精英,他们在过去的7天里,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激烈辩论,终于过关斩将取得了决赛权。 相信在今天下午,他们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让大家享受一场语言的享宴。 规范陈词。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 为政论政,在商言商,辩论会自然要涉及到辩。 今天我方的立场是真理越辩越明,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所谓辩则是以一定的逻辑基础为规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不同的观点交流、交锋,而明即清楚明晰。 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说真理在与其他思想的论辩中更加清晰明白。 人类的历史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传播真理,进而摆脱蒙昧、无知、愚笨的历史。 我们热爱真理,敬仰真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然而,认识真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 在这一个过程中,辩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们为了寻求真理,要同无知辩,同偏见辩,向未知挑战,与荒谬斗争,同强权抗衡。

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人们在长期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正是认识到了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 当然,我们不否认实践在探索真理和检验真理中的巨大作用。 它是必要条件,而我们认为辩是使真理明的充分条件。 第一,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辩可以使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含混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 大千世界万物运行,无数规律隐藏在表象的背后,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检验。 然而,人们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是,人们用辩来辨明真假,用辩来裁决真理和谬误。 在辩的过程中,真理逐渐由萌芽走向成熟。 第二,在真理的传播过程中,辩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掌握。 真知灼见产生之时,习惯与偏见就早已站在它的面前,它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真理最初只被少数人掌握。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如古罗马的李维所言:"真理之火有时会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 "真理与谬误的争辩终将以真理的胜利而告终,而真理之光必将照亮整个人类。 谢谢大家。 (掌声)主席:谢谢崔同学,下面我们请反方的第一位代表萧俊仁同学表明立场,他的时间也是3分钟。 反方一辩:大家中午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人说:"我是为真理而战。

99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99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99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辩题正方:马来亚大学美是客观存在 反方:西安交通大学美是主观感受 主席:张泽群 时间:1999年8月28日19:00 张泽群: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各位收看’99国际大专辩论会。今天是A组的决赛。几天来各路辩手充分展现了他们的风采,使我们大开了眼界,同时也使我们各位对什么是出色的辩论,什么是优秀的辩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实际对于这个问题,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就有明确的论断,他说:好的辩论应该是“精装以利之;端严以处之;坚强以持之;彼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心欢、芬芳以颂之”。那么好,今天也不妨让我们借此标准,来评判出本届辩论会的冠军和最佳辩手。现在我把今天参加决赛的双方辩手介绍给大家,他们是—— 正方:马来亚大学。一辩:陈瑞华,法学院三年级学生。欢迎你。 陈瑞华:大家好!在’99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的今天,我有幸在台上和大家见面,我非常紧张。但我现在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好好地享受这世纪末的辩论盛会。谢谢大家!(掌声) 张泽群:二辩:郑玉佩,工商会计学院二年级学生。欢迎你。 郑玉佩:大家好!很高兴又有再一次机会坐在这里参与这次的辩论赛,心情还是跟前两场一样那么的紧张,但是,我希望能够做到最好。谢谢!(掌声) 张泽群:三辩:何晓薇,文学院三年级学生。欢迎你。 何晓薇:很荣幸有这样的机缘进入’99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决赛,感谢所有给予我这样,这样的一个机会的人,谢谢你们!(掌声) 张泽群:自由人:胡渐彪,文学院二年级学生。欢迎你。 胡渐彪:谢谢!大家好!能来到决赛,吾心足矣。这一场没有什么苛求,只希望能够好好享受这一场比赛,也希望在场的各位能够看得痛快,听得开心。谢谢!(掌

辩论赛题目收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93国际大专辩论会(第一届) 初赛一: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剑桥大学) 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复旦大学) 半决赛一: 爱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悉尼大学) 爱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复旦大学) 决赛: 人性本善(台湾大学) 人性本恶(复旦大学) (其它场次辩题资料缺) l ’95国际大专辩论会(第二届) 初赛一: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波恩大学) 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辅仁大学) 初赛二: 治愚比治贫更重要(新加坡国立大学) 治贫比治愚更重要(新南威尔士大学) 初赛三: 愚公应该移山(韩国外国语大学) 愚公应该搬家(南京大学)

初赛四: 信息高速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南加州大学) 信息高速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香港中文大学)半决赛一: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辅仁大学)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新南威尔士大学)半决赛二: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依靠法律(南京大学)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依靠道德(香港中文大学)决赛: 知难行易(南京大学) 知易行难(辅仁大学) l ’97国际大专辩论会(第三届) 初赛一: 各国政府应该全面禁烟(首都师范大学) 各国政府不应该全面禁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初赛二: 复制人类,利多于弊(韩国外国语大学) 复制人类,弊多于利(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 初赛三: IQ诚可贵,EQ价更高(韩国外国语大学)

EQ诚可贵,IQ价更高(马来亚大学) 初赛四: 艺术商品化利大于弊(香港大学) 艺术商品化弊大于利(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半决赛一: 国际网络应该受管制(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网络不应该受管制(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 半决赛二: 先天遗传比后天环境重要(马来亚大学) 后天环境先天遗传比重要(香港大学) 决赛: 真理越辩越明(首都师范大学) 真理不会越辩越明(马来亚大学) l ’99国际大专辩论会(第四届) A组: 初赛一: 网络使人们更亲近(马来亚大学) 网络使人们更疏远(澳门大学) 初赛二: 成功的作品应该拍续集(耶鲁大学) 成功的作品不应该拍续集(台湾大学)

关于国际大专辩论赛规则

关于国际大专辩论赛规则 国际大专辩论赛比赛规则 正方一辩二分三十秒 反方一辩二分三十秒 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公辩一分三十秒 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公辩一分三十秒 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公辩一分三十秒 第一,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辩可以使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含混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大千世界万物运行,无数规律隐藏在表象的背后,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检验。然而,人们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是,人们用辩来辨明真假,用辩来裁决真理和谬误。在辩的过程中,真理逐渐由萌芽走向成熟。 决赛队伍辩手:电子科技大学一辩:李婕达女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二年级二辩:张都男光电信息学院三年级 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公辩一分三十秒 正方一辩公辩小结一分三十秒 反方一辩公辩小结一分三十秒 庄智凯:对方辩友,今天你来参加国际大专辩论会,如果说今天你遇到都是实力非常强的队伍,而他们的实力都超出您方所预期的实力,这时候,下次您再参加这场比赛的时候,您会不会更充分的准备,更认真的准备,因为担心会遇到更强的对手?

自由辩论双方各累计时四分钟 正方四辩三分钟 反方四辩三分钟 观众提问(可省略) 二、比赛规则 (一)辩论赛分预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四轮比赛。通过比赛选出优胜队参加下一轮比赛。比赛采用积分与评议相结合的办法。所有比赛时间相同,具体程序如下: 1、主席致开场词,介绍该场参赛队员、评判团成员和比赛规则。 2、开篇立论开始,正反两方一辩依次进行,时间各二分三十秒。 3、公辩时间6分钟,每队各3分钟。 4、公辩小结,每队各一分三十秒 5、自由辩论8分钟,每队各4分钟。 6、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3分钟。 7、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3分钟。 8、评判团进行评判,工作人员计分作统分工作。 9、请本场的评判代表分析赛情。 Again,we can find in the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the explanation of “suicide”----the act of killing oneself intentionally----which indicates that suicide is simply a libertarian movement for human freedom and the right of making choices.It is the law’s duty to protect human’s

19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19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 辩题正方:南京大学: 知难行易 反方:辅仁大学: 知易行难 主席:欢迎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今天将要进行的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大决赛,也可谓本届辩论会的高潮。 在过去的6夭当中,8支辩论队伍分别进行了四场初赛和两场半决赛,各队都有出色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 从表面上来看,辩论赛仿佛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然而它所引发出来的知识与智慧,特别是辩手们表现出来的个性的风采和整体的青春魅力,我认为都超越了辩论本身。当然,既然是辩论,就总有胜负之分,所以今天坐在场上的两支队伍都是“过关斩将,志在必得”。双方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中间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正好是男左女右,一边是“长袖善舞,中帼不让须眉”,另一边也是“好奇勃发,好男要跟女斗”。过去我们都说“龙虎斗”、“龙虎斗”,看来今天要改成“龙凤相争”了。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辩论双方。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南京大学队。她们的4位辩手分别是:一辩钟婳婳同学,社会学系三年级;二辩邬建敏同学法律系四年级;三辩韩璐同学,经济系二年级;四辩杨蔚同学,中文系一年级研究生(掌声)。那么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辅仁大学队。如果您看过过去几场比赛,对这几位辩手您可能也相当熟悉了。他们是:一辩顾振豪同学,法律系法学组三年级;二辩林立书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三辩刘伯彦同学,大众传播系新闻学三年级;四辩林正疆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掌声) 我们今天的评判团由海内外的知名李者组成,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5位成员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江平教授(掌声)。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教授(掌声)。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教授(掌声)。那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主任孙康宜教授(掌声)。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掌声) 各位观众,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经典命题,历代的诸位贤哲们都为此发出过深深的感叹,也留下许多著名的论断。在现实生活当中,知与行究竟孰难孰易,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希望今天的8位辩手在这个问题上也会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述。作为正方的南京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难行易”。而作为反方的辅仁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易行难。”双方的立场由抽签而定。 首先我们欢迎正方一辩钟婳婳发言,时间3分钟。

经典辩论赛题目大全

经典辩论赛题目大全

经典辩论赛题目1.正方: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 反方:贸易保护主义不能抑制 (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第2场辩题) 2.正方: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 反方: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 (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3.正方: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反方:儒家思想不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1988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4.正方: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反方: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4场辩题) 5.正方:安乐死应该合法化 反方:安乐死不应该合法化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 6.正方: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反方: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 7.正方:人性本善 反方:人性本恶 (’93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8.正方: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反方: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1场辩题) 9.正方:治愚比治贫更重要 反方:治贫比治愚更重要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2场辩题) 10.正方:愚公应该移山 反方:愚公应该搬家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3场辩题) 11.正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反方: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95国际大专辩论会初赛第4场辩题) 12.正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能统一 反方: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1场辩题) 13.正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 反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2场辩题) 14.正方:知难行易 反方:知易行难 ('95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辩题) 15.正方:各国政府应该全面禁烟

国际大专辩论赛:真理越辩越明一辩稿

国际大专辩论赛:真理越辩越明一辩稿正方一辩稿: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对方辩友,大家好。为政论政,在商言商,辩论会自然要涉及到辩。今天我方的立场是真理越辩越明,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所谓辩则是以一定的逻辑基础为规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不同的观点交流、交锋,而明即清楚明晰。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说真理在与其他思想的论辩中更加清晰明白。人类的历史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传播真理,进而摆脱蒙昧、无知、愚笨的历史。我们热爱真理,敬仰真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然而,认识真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辩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们为了寻求真理,要同无知辩,同偏见辩,向未知挑战,与荒谬斗争,同强权抗衡。俗话说: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人们在长期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正是认识到了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当然,我们不否认实践在探索真理和检验真理中的巨大作用。它是必要条件,而我们认为辩是使真理明的充分条件。 第一,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辩可以使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含混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大千世界万物运行,无数规律隐藏在表象的背后,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检验。然而,

人们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是,人们用辩来辨明真假,用辩来裁决真理和谬误。在辩的过程中,真理逐渐由萌芽走向成熟。 第二,在真理的传播过程中,辩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掌握。真知灼见产生之时,习惯与偏见就早已站在它的面前,它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真理最初只被少数人掌握。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如古罗马的李维所言:"真理之火有时会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真理与谬误的争辩终将以真理的胜利而告终,而真理之光必将照亮整个人类。谢谢大家。 反方一辩稿: 大家中午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人说:"我是为真理而战。"德国人也说:"我是为真理而战。"就连法国人也说:"我是为了真理呀!"大家都各言其说。结果我们发现真理是什么?真理是躺在地上千千万万的尸体呀!培根说:"研究真理,认识真理和相信真理,那是人最崇高的美德。"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又可分为主观与客观真理,我觉得今天的主席非常英俊,这是主观真理。地球绕着太阳转,这只是客观真理。辩只是一种行为,不是规律,它建基在两个或更多的对立观点之上。对方辩友犯的最令我们遗憾的错误就是将辩等同于一定是善的,讲道理、说真话就是辩,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辩是这样子

19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经典辩词

19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经典辩词.txt懂得放手的人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找到幸福!女人的聪明在于能欣赏男人的聪明。生活是灯,工作是油,若要灯亮,就要加油!相爱时,飞到天边都觉得踏实,因为有你的牵挂;分手后,坐在家里都觉得失重,因为没有了方向。19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经典辩词全录 作者:酸果出自:沈天浏览/评论:2,072/0 日期:2006年10月23日 16:54 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主席:杨澜 正方:南京大学知难行易 反方:辅仁大学知易行难 主席:欢迎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今天将要进行的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大决赛,也可谓本届辩论会的高潮。 在过去的6夭当中,8支辩论队伍分别进行了四场初赛和两场半决赛,各队都有出色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 从表面上来看,辩论赛仿佛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然而它所引发出来的知识与智慧,特别是辩手们表现出来的个性的风采和整体的青春魅力,我认为都超越了辩论本身。当然,既然是辩论,就总有胜负之分,所以今天坐在场上的两支队伍都是“过关斩将,志在必得”。双方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中间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正好是男左女右,一边是“长袖善舞,中帼不让须眉”,另一边也是“好奇勃发,好男要跟女斗”。过去我们都说“龙虎斗”、“龙虎斗”,看来今天要改成“龙凤相争”了。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辩论双方。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南京大学队。她们的4位辩手分别是:一辩钟婳婳同学,社会学系三年级;二辩邬建敏同学法律系四年级;三辩韩璐同学,经济系二年级;四辩杨蔚同学,中文系一年级研究生(掌声)。那么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辅仁大学队。如果您看过过去几场比赛,对这几位辩手您可能也相当熟悉了。他们是:一辩顾振豪同学,法律系法学组三年级;二辩林立书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三辩刘伯彦同学,大众传播系新闻学三年级;四辩林正疆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掌声) 我们今天的评判团由海内外的知名李者组成,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5位成员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江平教授(掌声)。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教授(掌声)。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教授(掌声)。那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主任孙康宜教授(掌声)。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掌声) 各位观众,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经典命题,历代的诸位贤哲们都为此发出过深深的感叹,也留下许多著名的论断。在现实生活当中,知与行究竟孰难孰易,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希望今天的8位辩手在这个问题上也会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述。作为正方的南京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难行易”。而作为反方的辅仁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易行难。”双方的立场由抽签而定。 首先我们欢迎正方一辩钟婳婳发言,时间3分钟。 正方: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嘉宾,来自宝岛的对方辩友,大家好!洪荒久远的5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是跨时代的大发现。然而直到一百多年前,科学家才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规律,从而科学地说明了钻木取火的真正奥秘。这就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我方立场:知难行易。所谓“行”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的过程,包括

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A组总决赛辩词

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A组总决赛辩词 顺境还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正方: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中山大学) 反方: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世新大学) 正方张君:顺境就是良好的境遇,逆境与之相对.人的成长指的是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以及充分社会化的过程.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角色趋向成熟两个指标来显示,虽然顺境逆境,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人生境遇,但比较而言,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首先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一方面科学的营养供给、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比起匮乏的物质保障,欠缺的公共卫生服务,更有利于人的生理成长.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心智的成长,人心智的成长包括认知能力的提升、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养成.逆境中,学习环境是压制性的,可以认知事物,但是顺境中,提供的是鼓励性的教育氛围,更有利于认知的系统发展.逆境中可以认识到人生的艰辛,但也容易产生焦虑和痛苦,甚至产生对他人的疏离感和不信任.而顺境当中,我们更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可贵,从而拥有宽容开放、健康的心态.逆境中,对人品格的培养是有条件的,很容易就超出了基本的心理承压范围,造成人格的扭曲.而顺境中,对人品格的培养,却是潜移默化的,通过积极的教育手段,和良好的性情陶冶,锻造更健全的人格. 其次,从人的社会化进程来看,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满足人生各阶段的成长需求,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顺境中家庭的关爱让我们具有了自信心和自主意识,而在破碎中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多疑.青少年的时候,顺境中良好的教育,可以使我们学业有成,谋生有道,而缺乏教育,则一时失去成长依托,迷失生活方向.当我们到了成年乃至老年的时候,顺境使人在自我肯定中,获得终生成长的动力,而逆境的冲击,容易使人意志消沉,自我否定.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社会角色的成熟,因为人的成长,总是以其独立的担当恰当的社会角色为标志的,逆境中的困顿,容易产生挫败感,使人打断终生成长的进程,而顺境中持续的社会发展,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谐的日常生活,为人的社会角色成熟提供了更良性的空间.

国际大专辩论赛

BY于清琳 2003国际大专辩论赛。 论题:顺境还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正方:中山大学。反方:世新大学。 中山大学一辩张君,二辩黄磊,三辩马薇薇,四辩薛乐 世新大学一辩梁佑成,二辩黄靖雯,三辩黄执中,四辩张志凯 第一环节:一辩立论 正方一辩立论:顺境就是指良好的境遇,逆境与之相反(首先阐述了顺逆境的定义)。人的成长指的是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以及充分社会化的过程(成长的定义)。人的成长有两个指标,其一是身心的健康发展,其二是社会角色趋向成熟。首先,人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上的成长与心智上的成长。在逆境中学习的环境是压制性的,而在顺境中则提供了鼓励性的教育氛围,更有利于人的认知系统发展。逆境,容易产生焦虑与痛苦,从而产生对他人的不信任与疏离感。而在顺境中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可贵,能够使人拥有更加宽容,开放和健康的心态。逆境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超出人的心理所能够承压的范围。而顺境的帮助是潜移默化的,更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从孩童时代,青少年时代,成年时期与老年时期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最后总结,顺境,为人的社会角色成熟,创造了良性的空间。 反方一辩立论:正方在之前的立论中并未提到顺境是过程中的顺利境遇,还是结果的顺利境遇,因此这一点是存疑的。那么我方所指的逆境是指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他所付

出的努力,遭遇的困难,高于一般所谓的预期(逆境定义)。预期是三分力,而实际却用了八分,甚至使出更多也解决不了问题。并且逆境不等于绝境,这种境遇不能够威胁到他的生命(提出绝境)。而我方所指的成长是一个人在知识经验能力与人格方面获得的增进(成长的定义)。我方认为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是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一,逆境增加了人的历练与知识,使人的经验更加丰富。以爱迪生为例进行了阐述。二,逆境能够拓展人的视野及人生格局,使人的更好地去做预期。 三,逆境能够激发人的潜能。 第二环节:两轮盘问 第一轮反方盘问。反方使出杯子游戏plan。 正方马猜三个杯子里面都有喉糖,并阐述道,人自己过得好就够了,不需要去尝试很多条错误的途径,没困难自己去创造困难没有这个必要。猜喉糖游戏与人生选择是没有可比性的,人生路能走正路就不要往弯路上走。 第二轮正方盘问。 正方发问:请问在今天辩论赛的现场,有人助威,与现场冷冷清清,哪一个更好?(巧妙下套) 反方回答:有人加油,肯定是好的啦。(肯定了顺境,中套) 正方发问:逆境中人可以解饱,可以满足基本的需求,但是它和有利于人的成长是不是两个概念呢?(以方便面来做类比)

国际大专辩论赛半决赛第一场的辩

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半决赛第一场的辩词--是否以成败论英雄 (2011-12-04 10:43:53)转载▼ 标签: 2001 国际大专辩论文化分类: About学习正方一辩发言:吴天:谢谢主席、评判、对方辩友、在座各位,大家晚上好。古人说:“青梅煮酒论英雄。”今晚,就让我们以论做媒,以辩代酒,纵横古今,论英雄。成败英雄论古亦有之,李白诗云:“秦王扫六河,虎势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古风》东周列国传里却说“见义勇为真汉子,莫以成败论英雄。”虽然只旅未成功,王命昭昭耳目中。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出自东周列国志)可见成败英雄论自古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然而时代的话题要有时代的意义,时至今日,以成败论英雄早已不是一种方法,一种标准,而是作为一句俗语,一种价值存在于我们的时代。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就是要探讨这句俗语,这种价值在我们今天的时代,是否具有可取性。我们这个时代并不是只有一种价值观,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观念必然受到我们这个社会其他价值观的共同协同与制约,使其展现精华,为我所用。这是其具有可取性的现实基础。这种价值观其可取性在于将成功与英雄联系在一起。英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也不是一枚英雄像章,更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墓碑。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的旗帜与国民的榜样。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价值观正是将人们对成功的追求化为一种对精神的追求,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以成败论英雄的可取性,还表现在它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因为作为一种价值观,他鼓励全社会学习英雄,追求成功。时代呼唤英雄,社会鼓励成功,这样的民族才能进步,这样的社会才能发展。时至今日,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若不成功,我们将立于何处?信息时代,本土文化遭受强势挑战,若没有英雄,若没有英雄,我们又何以让后代感受身为华人的自豪。追求成功,鼓励英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价值取向。时代的英雄追求成功,时代的成功追求英雄。谢谢各 位。反方一辩发言:蒋舸: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晚上好。古人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对概念进行清晰地界定,我们才能展开一场有意义的辩论。按照权威的《现代汉语辞典》解释,成败都是相对于具体目标而言的。达到了就是成功,没有达到就是失败。英雄是指能以自身杰出的才能、品质激起他人崇高情感的人。所谓以成败论英雄,是指成功了就是英雄,失败了就不是英雄。我方之所以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可取的,理由有二。第一,以全面刻板的成败根本就论不出丰满鲜活的英雄,因此这个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一个具备了杰出才能品质的英雄能否取得外在功业上的成功,还要受到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南宋时的岳飞精忠报国,文韬武略,但却因为生不逢时,未遇明主,最终只能壮志未酬的屈死风波亭。正是因为成败中包含着天时、地利、人和等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我们才会对那些在失败面前表现出浩然之气的悲剧英雄肃然起敬。当雄姿英发的周瑜无奈的感慨“既生瑜,何生亮?”时,我们能否认他是英雄吗?当兵败被俘的文天祥在狱中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我们能否认他是英雄吗?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在追求各种目标的过程中,他们有成功也有失败。成败不过是一时一世的,唯有超越成败的精神才更能彰显出英雄的本色。如果拿上一把僵化刻板的成败尺子,又怎么指望能量得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呢?第二,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片面地夸大了功利的意义,因此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它诱导人们为了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一个人

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95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辩词 辩题正方:南京大学: 知难行易 反方:辅仁大学: 知易行难 主席:欢迎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机构共同主办的'95国际大专辩论会.今天将要进行的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大决赛,也可谓本届辩论会的高潮. 从表面上来看,辩论赛仿佛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然而它所引发出来的知识与智慧,特别是辩手们表现出来的个性的风采和整体的青春魅力,我认为都超越了辩论本身.当然,既然是辩论,就总有胜负之分,所以今天坐在场上的两支队伍都是"过关斩将,志在必得".双方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中间有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正好是男左女右,一边是"长袖善舞,中帼不让须眉",另一边也是"好奇勃发,好男要跟女斗".过去我们都说"龙虎斗","龙虎斗",看来今天要改成"龙凤相争"了.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辩论双方.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南京大学队.她们的4位辩手分别是:一辩钟婳婳同学,社会学系三年级;二辩邬建敏同学法律系四年级;三辩韩璐同学,经济系二年级;四辩杨蔚同学,中文系一年级研究生(掌声).那么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辅仁大学队.如果您看过过去几场比赛,对这几位辩手您可能也相当熟悉了.他们是:一辩顾振豪同学,法律系法学组三年级;二辩林立书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三辩刘伯彦同学,大众传播系新闻学三年级;四辩林正疆同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三年级.(掌声) 我们今天的评判团由海内外的知名李者组成,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5位成员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江平教授(掌声).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教授(掌声).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教授(掌声).那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主任孙康宜教授(掌声).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掌声) 各位观众,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经典命题,历代的诸位贤哲们都为此发出过深深的感叹,也留下许多著名的论断.在现实生活当中,知与行究竟孰难孰易,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希望今天的8位辩手在这个问题上也会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述.作为正方的南京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难行易".而作为反方的辅仁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知易行难."双方的立场由抽签而定. 首先我们欢迎正方一辩钟婳婳发言,时间3分钟. 正方: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嘉宾,来自宝岛的对方辩友,大家好!洪荒久远的5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过去,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火的运用是跨时代的大发现.然而直到一百多年前,科学家才揭开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规律,从而科学地说明了钻木取火的真正奥秘.这就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我方立场:知难行易.所谓"行"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的过程,包括对"知"的运用;所谓"知"是指对"行"的认识,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样做的问题.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所谓"知难行易",是说求知得知难,行动使用易.知难行易与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我方主张知难行易,理由如下:首先,认识发生学

国际大专辩论赛规则

国际大专辩论赛规则 .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国际大专辩论赛规则及参考辨题 国际大专辩论赛规则 国际大专辩论赛从1993年首届举行至今。每两年举行一届。轮流在新加坡和北京举行。 从普通的爱好者到专家学者,历届以来倍受瞩目。逐渐成为华语辩论的最高舞台之一。 来自各大院校的辩手在这一舞台上各显神通。大力推广和发扬了辩论艺术和中文文化。 历届以来,大赛赛制也不断发展完善。另比赛更具有观赏性和竞争性。 比赛中辩手精彩的辩词、理论功底以及临场应变和团队配合往往成为人们念念不忘的经典。 2005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比赛程 正方一辩二分三十秒 反方一辩二分三十秒 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公辩一分三十秒 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公辩一分三十秒 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公辩一分三十秒 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公辩一分三十秒 正方一辩公辩小结一分三十秒 反方一辩公辩小结一分三十秒

自由辩论双方各累计时四分钟 正方四辩三分钟 反方四辩三分钟 观众提问(可省略) 二、比赛规则 (一)本届辩论赛分预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四轮比赛。通过比赛选出优胜队参加下一轮比赛。比赛采用积分与评议相结合的办法。所有比赛时间相同,具体程序如下: 1、主席致开场词,介绍该场参赛队员、评判团成员和比赛规则。 2、开篇立论开始,正反两方一辩依次进行,时间各二分三十秒。 3、公辩时间6分钟,每队各3分钟。 4、公辩小结,每队各一分三十秒 5、自由辩论8分钟,每队各4分钟。 6、反方四辩总结xx,时间3分钟。 7、正方四辩总结xx,时间3分钟。 8、评判团进行评判,工作人员计分作统分工作。 9、请本场的评判代表分析赛情。 10、主席宣布本场比赛各队的得分情况及最后结果。 11、本场比赛结束,退场。 注: 每位辩手发言时间剩30秒时,将有一次笛声提示,当辩论时间用完时,有两次笛声提示,辩手应立刻停止发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