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资源(共26套)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时练习汇总(打包下载)

超级资源(共26套)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时练习汇总(打包下载)
超级资源(共26套)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时练习汇总(打包下载)

超级资源(共26套)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

时练习汇总(打包下载)

01第一节《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限时练

班级:姓名:

1.图标所警示的是 ( )

A .当心火灾——氧化物

B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 .当心爆炸——自燃物质

D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2.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中, 能用过滤的操作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 )

A .NaCl 和NaNO 3

B .CaCO 3和MnO 2

C .CaCO 3和Na 2CO 3

D .NaOH 和

NaNO 3

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 应立即用水冲洗, 边洗边眨眼睛

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 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 .如果浓H 2SO 4沾到皮肤上, 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D .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 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4.遇到下列情况, 采用的措施有误的是

( ) A .将煤气中毒者转移到通风处抢救

B .被玻璃割伤手后, 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片, 再用稀双氧水擦洗, 然后敷药包扎

C .炒菜时油锅着火, 立即盖上锅盖

D .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 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5.有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要放在石棉网上, 但也有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

热, 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 ) A .试管、蒸发皿 B .试管、烧杯 C .试管、平底烧瓶 D .蒸发皿、圆底烧瓶

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KClO 3=====MnO 2△

2KCl +3O 2↑, 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已知MnO 2为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 ) A .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B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D .溶解、洗涤、过滤、加热

7.化学实验中, 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8.右上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 正确的是 ( )

9.下列实验操作中, 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 A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 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 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C .加热后的蒸发皿, 要用坩埚钳夹持

D .盛装浓硫酸的铁桶, 用水冲洗, 并用打火机照明

10.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热试管时, 先均匀加热, 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 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 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 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 先通H2后加热CuO, 反应完毕后, 先撤酒精灯后停止通H2

⑥碱液流到桌子上, 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 后用水洗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全部

11.通常状况下,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难溶于水, 与酸、碱、盐溶液均不反应。酒精喷灯可用作高温热源。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尾气处理(填接口代号)。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CO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仪器B应再使用一次, 你认为有道理吗?________(填“有”或“没有”),

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实验有一处设计不严谨, 请指出来并加以改进

学生限时训练高一化学

《蒸馏和萃取》组编人: 2018-9-5

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

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 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的是()

A.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C.水和四氯化碳D.汽油和植物油

2.为了萃取碘水中的碘, 不能选用的萃取剂是()

A、CCl4

B、汽油

C、苯

D、酒精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 混合物中的水分接近蒸干时, 就需要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 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 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 应选择有机萃取剂, 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4. 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 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5.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 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A.萃取法B.蒸发法C.蒸馏法D.分液法.

6.使用分液漏斗时,首先应( )。

A.洗涤

B.检查是否漏水

C.打开上端塞子

D.打开活塞

7.已知乙酸乙酯(C4H8O2)是一种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为55 ℃。要从水与

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简便的是( )。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8.欲从溴水中提取溴单质,应进行的操作是( )。

A.萃取

B.蒸馏

C.先萃取分液,后进行蒸馏

D.萃取分液

9.现有下列三组液体: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碘水溶液。分离正确方法依

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

取、分液

学生限时训练高一化学

《综合实验》组编人:田文涛 2018-9-10

1.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

A.用蒸发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

的支管口处

C.蒸馏时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2.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溴化钠,常用方法是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发生反应

2NaBr+Cl22NaCl+Br2,然后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经振荡、静置、分液,可得到氯化钠溶液。

下列分析判断中不正确

...的是( )。

A.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的操作叫萃取

B.加入苯或四氯化碳后,苯层在上层,四氯化碳层

在下层

C.可以用酒精代替苯或四氯化碳

D.氯单质置换了溴单质

3.如图所示,在盛有碘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苯的密度比水小)、CCl4和酒精,振荡后静

置,出现下列现象(阴影为有机层),正确的结论是( )。

A.①加了CCl4②加了苯③加了酒精

B.①加了苯②加了CCl4③加了酒精

C.①加了酒精②加了CCl4③加了苯

D.①加了苯②加了酒精③加了CCl4

4.为了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分离方法、必用仪器都正确的是

( )。

选项待提纯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必用仪器

A 碘(四氯化碳) —蒸馏蒸馏烧瓶、冷凝管

B 氯化钾(氯化钙) 适量盐酸过滤玻璃棒

C 硝酸铜(硝酸银) 适量铜粉结晶酒精灯

D 硫酸钾(碳酸钾) 适量盐酸蒸馏温度计

5.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四种实验操作的名称: 、、、。

(2)写出装置④中所用玻璃仪器的名称: 、。

(3)下列实验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

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 (填序号,下同); 分离氯化钠和水: ;

分离碳酸钙和水: ; 分离植物油和水: 。

物质的量二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

A卷基础题(40分)

1、现在的国际单位制(SI)是以米、千克、秒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国际单位(SI单位)由SI

基本单位和SI的导出单位组成。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SI的导出单位”的是()A.压强/kg·m2 B.质量/kg C.物质的量/mol D.长度/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氢 B. 1.5molH2O C. 2mol铁钉 D. 3mol西瓜

3、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n/1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

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mol-1D.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近似值为6.02×1023 mol-1

5、nmolH2和nmol氦气具有相同的()

A.分子数

B.原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6、1molO2所含分子数的准确值是()

A.0.012kgC所含的碳原子数 B.6.02×1023 C.阿伏加德罗常数 D.32 7、1molH2O(l), H2O(g), H2O(s)中, 所含分子数()

A.相等 B. H2O(l)最多 C.H2O(g)最多 D. H2O(s)最多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2×1023个12C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1mol氧的质量是32g

C.钠原子的摩尔质量是23g D.4.9g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05 mol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1g氯相当于2mol氯

B、每摩尔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原子

C、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2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

D、1mol KClO3中含有3 mol氧元素

10、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14g硫酸 B.0.6mol氧气 C.8g氮气 D.3.01×1023个二氧化碳分子

B卷拓展题(40分)

11、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则1个水分子的质量为

A、18/N A

B、18/ N A g·mol-1

C、18×NA g

D、18g/ NA

12、1gN2 含有m个分子,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A.m/28 B.m C.28m D.m/14

13、1molPH3与1molH2S具有不同的是()

A.分子数目

B.原子数目

C.质量

D.摩尔质量

14、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 正确的是

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g 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是36.5g/mol

C.1 mol H2的质量是1g D.28克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15、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 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 1:3:4

B. 2:3:6

C. 6:9:8

D. 3:8:9

16.下列各组物质中, 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0.4 mol NH3B.4℃时5.4 mL水C.10 g氖气D.6.02×1023个硫酸分子17、乙醇水溶液中, 当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相等时, 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

A.20% B.50% C.46% D.32%

18、(1)9.8 g H2SO4的物质的量。(2)10.6 g Na2CO3的物质的量。(3)0.25 mol CaCO3的质量。(4)2.0 mol H2O的质量。

19、1.5mol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molH,含有________gS,含有

________个e-。

20、氢气、甲烷(CH4)、水各1g, 其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含氢原子最多的

是;

氢气、甲烷、水各1mol, 含分子数是否一样多?;含氢原子数最多的

是。

23、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2)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3)它们所含的C电子数目之比为1:1 (4)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5)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C卷挑战题(20分)

24、13.9gXSO4.nH2O晶体, 完全失水后, 剩余7.6g粉末, 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结晶水分子数的8倍,

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5、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个O2的质量约为g;

26、3.55g某物质Na2XO4中含钠离子的个数为3.01×1022, 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27、将4gNaOH固体溶于多少克水中, 才能使每49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

气体摩尔体积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 A卷基础题(20分)

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理想气体, 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直径的大小 B.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 D.分子数目的多少

2、某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为a, 1 个12C原子质量为b, 则该元素的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是

A.12a/b B.12b/a C.a/N A D.a·N A

3、在标准状况下的以下物质:①10 mL水, ②100 mL氧气, ③220 mL氖, ④120 mL CO2,

这四种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4、相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 下列气体中, 密度最小的是()

A、Cl2

B、HBr

C、O2

D、CO2

5、如果2g甲烷含有x个分子, 那么22gCO2中所含分子数是()

A.x B.4x C.0.5x D.3x

B卷拓展题(60分)

6、1g O2和1g O3中()

A.所含分子数相同 B.所含分子数不同 C.所含原子数相同 D.1g O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

7、0.2g H2、2.4g C、19.6g H2SO4、19.5g Zn, 它们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A.2:1:2:3 B.1:2:2:3 C.2:1:1:3 D.3:1:2:2

8、同温同压下, 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度比为16:11 B.密度比为11:16

C.体积比为1:1 D.体积比为11:16

9、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 H2S ④0.2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

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abc B.bcd C.cba D.abcd

10、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等的()

A.原子数 B.体积 C.质子数 D.质量

1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25℃, 1.01×105Pa, 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C.在常温常压下, 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D.标准状况下, 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12、相同状况下, 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3 B.16g O2 C.32g H2S D.3g H2

13、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 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 0.5mol 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 9mL 水④0.2mol H3PO4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C卷挑战题(2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标准状况下, 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 L。

(2)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3)标况下, 1 mol O2和N2混合气体(任意比)的体积约为22.4 L。

(4)22.4 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20 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

(5)任何条件下, 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 L。

(6)只有在标准状况下, 气体的摩尔体积才能是22.4 L·mol-1。

15、在标准状况下, 1摩尔氢气的质量为克, 体积为, 密度为,

2摩尔氧气的质量为克, 体积为, 密度为。

16、标准状况下, 升氯化氢溶于18克水中, 才能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氯离子。

17、相同条件下, 某气体的密度为氢气的14倍, 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它的化学式可能为。

阿伏伽德罗定律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

A卷基础题(30分)

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 A个氧分子与N A个氢分子质量比是16 :1

B、N A个氧分子与N A个氢分子体积比是1 :1

C、标准状况下, 0.5 N A个氯气分子占有的体积约是11.2 L

D、N A个氢分子占有体积为22.4 L时, 该气体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

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SO2相比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体积比2 :1

B、密度比1 :2

C、体积比1 :2

D、密度比2 :1

3、标准状况下, 将1g氦气、11g二氧化碳和4g氧气混合, 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A.8.4L

B.11.2L

C.14.0L

D.16.8L

4、等质量的①CH4、②H2、③HCl、④SO2, 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②>④>①

D.①>④>②>③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标准状况下, 任何气体物质的体积都大于液体或固体物质的体积;

②20℃时, 压强为101325Pa(1个大气压)时1mol的任何气体体积都是22.4L;

③标准状况下, 1L任何物质都是1/22.4 mol;

④将2.24L的氯化氢气体全部溶解于水, 所得溶液的Cl-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⑤不同条件下, 1mol的任何气体的分子数都相同;⑥体积相同的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一定相同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

C.①④

D.⑤

B卷拓展题(40分)

6、在相同条件下, 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

A.体积均为22.4L

B.具有相同的体积

C.具有相同的质量

D.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

7、相同状况下, 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2

B、16g O2

C、32g H2S

D、3g H2

8、在相同条件下, 下列各组气体中, 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14g N2和32g O2

B、34g NH3和4g H2

C、2L CO2和2L H2O

D、11.2L O2和0.5mol O2

9、有下列物质:①0.5mol 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时9mL H2O

④0.2mol H3PO4按所含的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10、896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A、64g

B、64

C、64g/mol

D、32g/mol

11、a mol氢气分子和a mol氦气分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

B、物质的量

C、质子数

D、体积

1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25℃, 1.01×105Pa, 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C 在常温常压下, 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D 在标准状况下, 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C卷挑战题(30分)

13、已知m g A和n g B所含分子数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B的质量之比为m∶n

B.25 ℃下,同质量的气体A、B的分子数之比为n∶m

C.同温同压下,气体A、B的密度之比为n∶m

D.相同状况下,同质量的气体A、B的体积之比为n∶m

14、同温同压下,已知O2的密度为ρg·L-1,则NH3的密度为。

15、(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质量之比为;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

的体积之比为,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则它们的

体积之比为。

16、一储气瓶真空时质量为500 g。标准状况下,充满氧气后质量为508 g,装满某气体X后

总质量为511 g。则该储气瓶的体积为L,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现有14.4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物质的量浓度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 A卷基础题(40分)

1、判断题

(1)求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用这种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 ) (2)求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用这种溶质的物质的质量除以溶剂的体积 ( )

(3)求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用这种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 ) (4)40g NaOH溶于2L水中,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L-1 ( ) (5)40g NaOH溶于水中配成2L溶液,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L-1 ( ) 2、将73g HCl溶于水中配成4L溶液, 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8.25 mol·L-1 B.18.25 g·L-1 C.0.5 g·L-1 D.0.5 mol·L-1

3、对1 .00 mol·L-1的Na2SO4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1 mol Na2SO4 B.1 L溶液中含有142 g Na2SO4

C.1 mol Na2SO4溶于1 L水 D.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后再稀释成1000 mL 4、100mL 0.3 mol·L-1 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ol·L-1 Al2(SO4)3溶液混合后, 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设混合后体积为二者体积之和)为( )

A.0.2 mol·L-1 B.0.25 mol·L-1 C.0.4 mol·L-1 D.0.5 mol·L-1

B卷拓展题(40分)

的浓度是 ( ) 5、若20 g密度为d g·mL-1的Ca(NO3)2(aq)里含有1 g Ca2+, 则NO

3

A.d/400mol·L-1 B. 20/d mol·L-1 C.2.5d mol·L-1 D.1.25d mol·L-1

6、用20g氢氧化钠配成250mL溶液,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从中取出5mL溶液, 加

水稀释为100mL, 则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在这100mL溶液中含NaOH 的质量为。

C卷挑战题(20分)

7、V mL Al2(SO4)3溶液中含a g SO42-, 若把此溶液取一半加水稀释至2V mL, 则稀释后溶液中Al3+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8、将标准状况下的V L HCl溶于1000 g水中, 得到的盐酸密度为p g·mL-1, 则该盐酸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

A卷基础题(40分)

1、1mol/LNaCl表示()

A、溶液中含1mol NaCl

B、1mol NaCl溶于1L水中

C、58.5g NaCl溶于941.5g水中

D、1L水溶液里含NaCl58.5g

2、用20g NaOH固体配成1mol/L的NaOH溶液, 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A.2L B.1L C.0.5L D.0.1L

3、在100 mL 0.2 mol/L Al2(SO4)3溶液中,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 mol/L B.0.6 mol/L C.0.06 mol/L D.0.3 mol/L

4、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的仪器;②不宜贮藏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

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容量瓶上需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

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

B卷拓展题(30分)

6、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aOH溶液时, 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 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的方法

C.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D.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7、现在配制100ml1mol/LNaOH溶液,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一样的纸, 然后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片上进行称量

B、把称量的NaOH固体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 溶解后立即把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

C、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 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注入容量瓶中

D、沿着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 直到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8、下列实验操作中, 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A、用25ml的量筒量取14.8mlNaOH溶液

B、用100ml的量筒量取5.20ml的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

D、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1的盐酸

9、实验室需要480 mL0.1mol·L-1硫酸铜溶液, 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取7.86g硫酸铜, 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 配制48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 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 配制500mL溶液

C卷挑战题(30分)

10、20℃时, 20.00mL NaCl 饱和溶液质量为24.00g, 将其蒸干后得食盐6.34g。则, 20℃时食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时食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1、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 密度为1.84g/cm3。则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12、用Na2CO3固体配制1mol/L的Na2CO3溶液250 mL 。

1)供选用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胶头滴管③ 100mL 量筒④ 100mL 容量瓶

⑤250mL 量筒⑥天平⑦ 50mL 烧杯。应该选用的仪器有(填编

号)。

2)应称取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需要含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质量为;需要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的Na2CO3溶液 mL;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2%、密度为1.12g/cm3的Na2CO3溶液 mL。

13、实验室欲配制100mL0.5mol/L的NaOH溶液, 配制过程中的下列做法会使所配浓度偏高

的是 , 偏低的是 , 无影响的是。

A.称量NaOH固体时, 速度较慢

B.称量NaOH固体时, 砝码与药品位置颠倒(没用游码)

C.溶解搅拌时, 溶液溅到烧杯外面

D.移液前, 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E、移液时, 忘记洗涤烧杯内壁

F、移液时, 有少量溶液流到容量瓶壁外

G、定容时, 加水超过刻度线, 再用胶头滴及将过线的液体吸出 H、定容时, 俯视刻度线

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

A卷基础题(40分)

1、实验室用10克纯度60%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来制备二氧化碳(杂质不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为多少?

2、12.25gKClO3完全分解, 可制得氧气多少摩尔?

3、等体积的Na2SO

4、KAl(SO4)2、Al2(SO4)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则三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4、在200mL 的烧碱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4.48L的CO2气体, 则二者恰好反应得到纯碱溶液。

(1)求反应后得到纯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2)求反应之前的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5、取50.0 mL Na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 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 用

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66g, 并有气体放出, 试计算:

(1)原混合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B卷拓展题(40分)

6、在化学反应X + 2Y = R + 2M 中, 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 当1.6克X与Y 恰好完全反应后, 生成4.4克R, 同时生成M的质量为克, Y与M的质量之比为, 解答此题时使用到的化学定律是。

7、将标准状况下的V L HCl溶于100 g水中, 得到的盐酸密度为p g/cm3,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8、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查管道是否漏氯气, 其反应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 如果漏气将有白烟(NH4Cl)生成, 当有160.5g NH4Cl生成时, 计算被氧化的氨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9、将BaCl2·xH2O的晶体2.44g 溶于水, 配成100mL溶液, 取此溶液25mL, 与50mL 0.1mol/L 的AgNO3溶液相作用, 刚好把Cl-离子沉淀完全。求:

(1)2.44g BaCl2·xH2O的物质的量?(2)求BaCl2·xH2O的相对分子质量(3)求x的值

C卷挑战题(20分)

10、某Al2(SO4)3溶液V mL中含a g Al3+, 取出V/4 mL溶液稀释成4V mL后,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25/54V mol·L-1 B.125a/36V mol·L-1 C.125a/18V mol·L-1D.125a/V mol·L-1

11、已知某KOH样品中含水7.62%, 含K2CO3 2.23%, 含KOH 90%。现将1.00g 样品加入46.00mL 1.00 mol·L-1的盐酸中, 过量的酸用1.070 mol·L-1 KOH溶液中和。蒸发溶液, 蒸发到无水时, 可得的固体的质量为()A.3.00g B.3.43g C.4.50g D.无法计算

12、在100g浓度为18 mol·L-1、密度为ρ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 mol·L-1的硫酸, 则加入水的体积()A.小于100mL B.等于100mL C.大于100mL D.等于100/ρ mL

13、密度0.91 g·mL-1的氨水, 质量分数为25%, 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氨水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 )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学生限时训练高一化学

《简单分类及其应用》组编人: 2018-9-7

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

1.下列不属于分散系的是()

A.Fe(OH)3胶体

B.碘酒

C.盐酸

D.胆矾

2.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B、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

C、向沸水中加入FeCl3饱和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D、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的无色溶液

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关

..的是( )。

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 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 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明矾能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D.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6.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

B.“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

C.在溶有1 mol Fe(OH)3的胶体中,含有N A个Fe(OH)3胶粒

D.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7.下列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

B.医学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和半透膜类似

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

8.在冶金厂和水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处理方法应用的原理是()

A. 丁达尔效应

B. 电泳

C. 凝聚

D. 渗析

9.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中,开始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A.硫化锑溶胶

B.2mol/L NaOH溶液

C.2mol/L H2SO4溶液

D.2mol/L MgSO4溶液

10.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带电荷, 所以会产生电泳现象

C.胶粒能透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 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1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

B.聚沉

C.凝胶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

(2)光束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

(3)向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

(4)鉴别Fe(OH)3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

12.已知:①淀粉溶液是一种分子胶体;②NaBr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的AgBr沉淀;③淀粉溶液遇到碘变蓝色。如图所示,把淀粉和NaBr溶液装入半透膜袋,在蒸馏水中进行渗析。试回答:

(1)写出一种证明淀粉溶液是胶体的方法: 。

(2)证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而Br-已透过半透膜的方法是:。

(3)证明淀粉与NaBr已分离完全的方法是:。

学生限时训练高一化学

《简单分类及其应用》组编人: 2018-9-7

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

1.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氨⑥KClO3

A.碱—①④

B.纯净物—③④⑤

C.盐—①⑥

D.混合物—②⑤

2. 下列各组物质, 前者是单质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A.白糖、冰水混合物 B.铁粉、食醋 C.干冰、食盐 D.盐酸、空气

3.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

D.溶液

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

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

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可能有9种方式

6.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

选项①②③④

A NaCl K2SO4KCl (NH4)2SO4

B NaCl K2SO4KCl NH4Cl

C Na2SO4K2SO4KCl NH4Cl

D Na2SO4K2SO4KCl (NH4)2SO4

8. 对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出发, 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与其他类型不同的一种物质:

(1)Na2O CaO SO2CuO

(2)NaCl KCl NaClO3CaCl2

(3)HClO3KClO3HCl NaClO3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原子结构与性质】 1能级与能层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2n2。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若已知元素序数Z,找出与之相近上一周期的惰性气体的原子序数R,先确定其周期数。再根究Z—R的值,确定元素所在的列,依照周期表的结构数出所在列对应的族序数。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可直接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元素位于p区,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注意过渡元素(副族与第Ⅷ族)的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镧系、锕系除外)。 (2)主族元素价电子数=族序数,副族元素IIIB--VIII族价电子数=族序数IB,IIB价电子的最外层数=族序数 (3)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S区ns1-2p区ns2np1-6、d区(n-1)d1-9ns1-2、ds区(n-1)d10ns1-2 三.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 考点1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混合物分离与提纯方法与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混合物分离的主要物理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与分液等;混合物分离的主要化学方法:沉淀法等。 需要掌握各个实验的基本原理、仪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化学方法中需要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提纯及分离提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精确解读】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用方法如下表: 分离和提 纯方 法 适用范围举例 物理方法过滤法固体与液体分离蛋白质的提纯 蒸发浓缩 法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提取食盐溶液中的NaCl 结晶、重结 晶法 混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和KNO3混合物分离蒸馏、分馏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乙醇和乙酸,石油分离

络合法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可形成络合物分离Al2O3和ZnO 【精细剖析】 1.分离或提纯时,若需要加入试剂,试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①所选试剂一般只和杂质反应; ②操作不应引入新的杂质; ③不减,即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④易分,即欲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应容易分离 ⑤易得,试剂应尽可能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 2.还必须做到以下“三必须”: ①所加除杂质的试剂必须“过量”,只有过量才能除尽欲除杂质; ②由过量试剂引入的新的杂质必须除尽; ③分离和除杂质的途径必须选择最佳方案; 3.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①固-固混合分离型:加热(包括灼烧、热分解和升华)、结晶(重结晶); ②固-液混合分离型:过滤、盐析、蒸发; ③液-液混合分离型:萃取、分液、蒸馏、渗析; ④气-气混合分离型:洗气,包括(I)采用液体净化剂时--用洗气瓶;(Ⅱ)采用固体净化剂 时--用干燥管或反应管; 【典例剖析】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剖析】苦卤中含有溴,在酸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单质,吹入空气,将溴分离出来,然后溴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HBr和硫酸,再通入氯气,生成溴,然

2020届高中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大全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注:①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②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知识点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和三氧化硫 (一)、硫(sulphur)(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都很低。 2、硫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Fe+S △ FeS 2Cu+S△CuS 2Na+S==Na 2 S Hg+S==HgS 与非金属反应:H2+S △ H 2 S 3C+S+2KNO 3===K 2 S+K 2 SO 3 +H 2 O ②还原性:S+O2点燃SO2 S+6HNO 3(浓) △ 2 SO 4 +6NO 2 +2H 2 O S+2H 2SO 4 (浓) △ 3SO 2 +2H 2 O ③歧化反应:3S+6NaOH===2Na2S+Na2SO3 +3H2O 3.用途:制火药、制橡胶、制高纯度硫酸、作医药 (二)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 (亚硫酸) 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SO 2+ 2 NaOH == Na 2 SO 3 + H 2 O ;SO 2 + NaOH == NaHSO 3 [SO 2+ 2 NaOH == Na 2 SO 3 + H 2 O;Na 2 SO 3 + H 2 O + SO 2 == 2NaHSO 3 ]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 (2)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O2+2H2S === 3S↓ + 2H2O (3)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S O2+B r2+2H2O=H2S O4+2H B r S O 2+C l 2 +2H 2 O=H 2 S O 4 +2H C l 2KMnO 4 + 2H 2 O+ 5SO 2 === K 2 SO 4 +2MnSO 4 + 2H 2 SO 4 2SO 2+O 2 催化剂 加热 2SO 3 2H 2O+ SO 2 +2Fe3+=== 2Fe2++SO 4 2-+4H+ (4) 漂白性: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复色(生成物不稳定) (5) 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合金的硬度可以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C.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铁 D.“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物质,其主要成分是NaClO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对概念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C.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3 N 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 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4、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 ) A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和氢氧化铁 D .碳酸和氨水混合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 B .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 2SiO 3+CO 2+H 2O===2Na ++CO 2-3+H 2SiO 3 C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u+4H ++SO 42—=====△ SO 2↑+CO 2↑+Cu 2++H 2O D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2AlO +2H 2O 6、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 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 共存的是( ) A .Fe 3+、NO 3-、Cl -、Na + B .Ba 2+、Mg 2+、HCO 3-、AlO 2- C .NO 3-、Na +、K +、CO 32- D .NO 3-、K +、AlO 2-、OH - 7、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 的是( ) A .Fe 2O 3中含Al 2O 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 溶液然后过滤除去 B .CO 2中含有CO 杂质,可以通入盛有CuO 的玻璃管且加热 C .Cl 2中含有HCl 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 D .FeCl 3溶液中混有FeCl 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Cl 2 8、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说法错误.. 的是( ) A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B .氯水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 C .可以用玻璃瓶盛放NaOH 溶液 D .因为铁会与浓硝酸反应,所以铁罐不可以盛放浓硝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记忆方法有哪些?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 0、d 0、f 0、p3、d 5、f 7、p 6、d 10、f 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 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满状态的有: 7N 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 、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 :[Ar]4s 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举例: ↑↓ ↑ ↓ ↓ ↓ ↑ ↑ ↑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专题一: 第二单元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1]-3

选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 ↑↓↑ ↓↓↓ ↑↑↑

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三晶体的类型与性质

第一单元晶体的类型与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和使用到许多固态物质,在这些固态物质中,有许多是晶体。例如,自然界中纷飞的雪花、晶莹透亮的水晶,调味用的食盐、味精,以及常作甜味剂的冰糖,等等。这些物质虽然都以晶体形式存在,但它们的晶体类型和性质却并不相同。在晶体里,构成晶体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有规则排列的,根据构成晶体的粒子种类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可将晶体分为若干类型,如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等。 研究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物质,以及制造新物质都很有意义。在这一单元我们将介绍一些有关晶体的知识。 第一节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一、离子晶体 我们知道,NaCl是离子化合物,在NaCl中,Na+和Cl-是以离子键相结合的。在化合物中,像NaCl这样以离子键相结合的离子化合物还有很多,如CaF2、KNO3、CsCl、Na2O等,它们在室温下都以晶体形式存在。像这样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叫做离子晶体。 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是按一定规律在空间排列的。下面,我们就以NaCl和CsCl晶体为例来探讨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是怎样排列的。 在NaCl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着6个Cl-,每个Cl-也同时吸引着6个Na+,Na+和Cl-以离子键相结合(如图1-2)。在CsCl晶体中,每个Cs+同时吸引着8个Cl-,每个Cl-也同时吸引着8个Cs+,Cs+和Cl-以离子键相结合(如图1-3)。可以看出,在离子晶体中,构成晶体的粒子是离子。 在NaCl晶体或CsCl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的NaCl分子或单个的CsCl分子,但是,在这两种晶体里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1。所以,NaCl和CsCl是表示离子晶体中离子个数比的化学式,而不是表示分子组成的分子式。 在离子晶体中,离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离子键,使离子晶体的硬度较大、难于压缩;而且,要使离子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或气态,需要较多的能量破坏这些较强的离子键,因此,一般地说,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如 NaCl的熔点为801℃,沸点为1413℃;CsCl的熔点为645℃,沸点为1290℃。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史上最全】---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综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高中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小编为大 家整理了高中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你们更好的学习,更多 高中化学知识请关注。 1高中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原子结构与性质1能级与能层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 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 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 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 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 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 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 叫洪特(Hund)规则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 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 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安全认识,物质的分离(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过程和方法:实验及PPT 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 导入:化学史——化学发展与实验的关系 一、化学实验安全 化学实验安全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一些安全注意事项 3、掌握药品、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 具体详细知识word展示 (1)高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2)高中化学常见的可能事故及处理方法 第二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知识与技能:物质分离和提纯一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过程和方法:实验 导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就必须获得纯净的物质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P5阅读 1、过滤和蒸发 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粗盐的提纯 实验1-1和实验1-2 总结:1、物质分离和提纯遵循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具体需考虑问题:化学原理及试剂的选择、加入试剂的顺序、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 2、蒸馏和萃取 蒸馏 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1-3 萃取 概念、仪器、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1-4 其他物质分离提纯及检测方法 结晶、升华、洗气等;P9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计算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导入:P11 第一自然段 宏观物质计量、日常计量单位长度—米,质量—千克 设问:微观粒子如何计量 例:C+O2=CO2方程式意义(符号意义、计量意义) 1、物质的量 概念: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计量对象:微观粒子或原子团 符号:n 单位:摩尔mol 计量注意事项:微粒种类 国际规定:0.012Kg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 2、阿伏伽德罗常数 概念: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符号:N A 数值:6.02*1023单位mol-1 微粒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n=N/N A N1/N2=n1/n2 例1: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辨析:氢的物质的量为2mol;小米的物质的量为1mol 练习例题2 0.2mol氯化钡中含有多少摩尔钡离子,多少摩尔氯离子 2mol氧气约含多少个氧气分子,多少个氧原子 0.1mol的硫酸钠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分别为多少,离子总数为多少 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复习原子结构知识 例题3、1mol钠原子含多少摩尔质子,多少摩尔电子,1mol钠离子、1mol氢氧根、1molNH3又分别是多少 例题4 多少摩尔的水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摩尔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相同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与氧气,其分子数之比、原子数之比分别为多少 例5 amol硫酸分子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第二课时摩尔质量 知识与技能: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掌握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质量的计算导入:1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质量不同,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 P12 观察结论: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