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镀镍研究进展
化学镀镍_磷的研究与应用

自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直到现在,人们对化学镀 镍机理的研究[1]就一直没有间断过,但至今仍有许多不 明之处。这主要是由于化学镀镍反应中存在吸附、催 化活性、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各种离子的扩散 及配合物的解离等过程,界面反应中许多中间态粒子 寿命短、难以检测,同时受到热力学及动力学两方面 因素的控制等因素造成的[2]。到目前为止,其反应机理 普遍被接受的是“原子氢析出理论”和“正负氢化物 理论”。 2. 1 原子氢析出理论
Review on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less
nickel–phosphorus plating // TANG Juan*, CHENG Kai,
ZHANG Ren, ZHONG Ming-quan, YANG Jing, SHI
De-quan
此理论于 1946 年由 Brenner 和 Riddle 提出,他们 认为,溶液中的 Ni2+靠还原剂次磷酸钠(NaH2PO2)放出 的原子态活性氢还原为金属镍,而不是直接作用。
首先,在加热条件下次磷酸钠在催化表面上水解, 释放出原子氢 Had ;然后,吸附在活性金属表面上的 Had 原子将 Ni2+还原为金属镍,沉积于镀件表面,同时, 次磷酸根被原子氢还原出磷,原子态的氢结合成 H2 析 出。整个过程用反应式表示如下:
另外,人们还尝试用双层化学镀工艺取代传统的 单层化学镀工艺,使镀层有更好的硬度、耐磨性和耐 蚀性能[15]。对于四元合金(如 Ni–Fe–P–B [16])的研究也 在逐步展开。 3. 2 化学复合镀 Ni–P 工艺
自 1966 年 W. Metzger 成功制备出 Ni–P–Al2O3 化
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一)

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一)摘要:研究了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的预处理、镀液配方及镀后热处理。
采用碱性化学镀镍作底层,然后进行酸性化学镀镍,能在铝合金表面获得光亮、平整、附着力良好化学镀镍(Ni-P)层。
镀层硬度为686HV,含磷量为11.17%。
关键词:铝合金;预处理;化学镀镍;附着力1引言化学镀Ni-P具有厚度均匀、硬度高、抗蚀性优异等特点,因此镀层广泛被应用于需耐磨的工件。
但是,铝合金表面即使在空气中停留时间极短也会迅速地形成一层氧化膜,以致影响镀层质量,降低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本项研究得出了比较好的预处理方案,从而得到结合力良好,表面比较光亮的Ni-P镀层。
2实验方法2.1实验工艺流程试样制备→配制除油溶液→化学除油→水洗→侵蚀→水洗→超声波水洗→去离子水洗→一次锓锌→水洗→退锌→水洗→超声波水洗→去离子水洗→二次锓锌→水洗→去离子水洗→碱性镀→水洗→酸性镀→去离子水洗→吹干→冷却2.2除油配方及工艺除油:Na3PO4.12H2O(30g/L)NaCO3(30g/L)温度(65℃)时间(3min)2.3浸锌配方及工艺温度(42℃)一次浸锌时间(90S)二次浸锌时间(18S)2.4镀液配方与工艺碱性预镀液NiSO4.6H2O(30g/l)NaH2PO2.H2O(25g/l).H2O(100g/l)温度(65℃)PH值(8.2)施镀时间(8min)酸性镀液NiSO4.6H2O(30g/l)NaH2PO2.H2O(25g/l)NH4C6H5O7.H2O(10g/l)乳酸C3H6O3(40ml/l)NaC2H302(10g/L)温度(85℃)PH值(4.8)施镀时间(120min)。
镁合金化学镀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 词 : 镁合 金 ; 化 学镀镍 ;耐蚀 性
Ab s t r a c t : Th e c o r r o s i o n p r o b l e m o f ma g n e s i u m a l l o y h a s b e c o me a k e y f a c t o r r e s t r i c t i n g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摘要 : 镁 合金 的 腐蚀 问题 已经成 为制 约其诸 多性能发 展 的 关键 因素 , 提 高镁合 金的 耐蚀 性势 在 必行 。综述 了化 学镀 镍 的基本 原理 , 简要 介 绍 了镁 合 金 化 学镀 镍 工 艺的研 究现 状 , 同 时概 述 了镁 合 金 化 学镀 镍 的发 展
El e c t r o pl a t i ng & Po l l u t i o n Co n t r o l
VO 1 . 3 4 NO . 1
镁 合 金 化 学 镀 镍 的 研 究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Pr e s e nt Re s e a r c h a nd Fu t u r e De v e l op me nt o f El e c t r o l e s s
中图分 类号 : T Q 1 5 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0 — 4 7 4 2 ( 2 0 1 4 ) 0 1 — 0 0 0 4 — 0 3
0 前 言
镁 合 金是 结 构 材料 中最 轻 的金 属 , 具 有 很 高 的 比强 度 、 比刚度 、 比弹性 模 量 及 良好 的 抗 冲击 性 、 可
o f i t s ma ny pr o pe r t i e s。S O t he i mpr ov e me nt i s i mp e r a t i v e . The f u nda me nt a l pr i nc i p l e o f e l e c t r ol e s s ni c ke l p l a t i n g i s r e v i e we d. The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s o f e l e c t r o l e s s n i c ke l p l a t i ng t e c hno l o gi e s i s br i e f e d . An d t he d e ve l o pi n g t r e nd of e l e c t r ol e s s ni c ke l p l a t i n g i s a l s o o ve r v i e we d . Ke y wo r ds : ma g ne s i u m a l l o y;e l e c t r o l e s s n i c k e l p l a t i ng;c or r o s i o n r e s i s t a nc e
化学镀镍封孔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化学镀镍封孔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化学镀镍封孑L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颜卫星吴浩骆建平黄雪萍马万年 (金陵石461l信箱210046) 化设备研究院,南京市摘要本文通过采_HJ铬络合物填充孔隙的办法,对化学镀镍处理后的设备表面可能存在的微观孔隙进行封闭,防J卜了大阴极(小阳极电偶腐蚀的发生,提高了化学镀镍处理的设备的可 _E}』性。
关键词封孔化学镀镍电偶腐蚀1(前言化学镀镍技术在国外开展较甲并已趋成熟,并进入较大规模应用阶段。
据载法国最人的m×67 (mX9 镀槽为7 m。
镀液也商品化。
在国内,鉴于该技术的新颖性、镀层的优异性和施】:的方便性,倍受科研、生产和使Hj单位的青睐,近儿年可谓蓬勃发展。
从事该项目能究并已走向生产的不F数十家。
其中有技术力域强、设备配套的科研院所、人企业,也有研术力量薄弱、设施较差的乡镇企业、个体经营者;有戍tL}j丁人型设备如换热器、反席釜、技型轴件的,也有戍川丁电器配件、机械零件、电子元1,|:、模具等小型l:件的;其中有应用大功、为使用单位解决腐蚀、磨损等问题的,也有冈为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差而导致化学镀成应_【}j失败的事例。
( 镍我们认为Ni(P镀层本身的优异性能是应该肯定的,如在特定介质中的耐蚀性、良好的耐磨性能和较高的硬度等。
但对实际应_}{j而言,其性能与很多冈素有关,如镀液配方的先进与否、【:艺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规范、设备是否配套等等,都对产生的镀层质越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作为研究开发部门,应最人限度地提高技术的适应能力,拓宽其操作范同。
我们研究封孔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化学镀镍技术,弥补化学镀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某些缺陷,提高镀层质量,进一步保证镀层的使川性能。
2(技术背景镍的标准电极电位E。
一0(25 V,铁的标准电位E。
一0(44 V。
在电偶序表中,镍及合金也位于碳钢的r方,虽然金属的腐蚀电位随介质条什的不同而变化,但在一般情况。
r,Ni(P台金的电位要比基体材质碳钢要止,属丁阴极覆盖层。
镁合金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

镁合金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杨潇薇;安茂忠;杨培霞;张锦秋【摘要】镁合金应用广泛,但其耐蚀性能很差,化学镀镍层可以为镁合金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论述了镁合金化学镀镍的工艺和基本原理,并对镁合金化学镀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电镀与环保》【年(卷),期】2010(030)005【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镁合金;化学镀镍;耐蚀性【作者】杨潇薇;安茂忠;杨培霞;张锦秋【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53镁合金因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及其它优异特点,使其成为结构材料中的优质材料[1]。
同时,由于其轻质高强的特点,使其不仅在兵工和宇航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日用品和便携式通信器材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发展趋势[2]。
但是,镁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其标准电极电位很低,在室温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会形成一层氧化膜。
在大多数环境下这层氧化膜起不到保护作用,致使镁合金的耐蚀性很差,严重限制了其应用[3]。
因此,对镁合金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进一步提高其耐蚀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应用于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很多,主要有化学转化、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电镀和化学镀等防护技术[4-7]。
其中,镁合金化学镀镍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镁合金上的化学镀镍层厚度均匀、硬度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好,同时还具有很好的传导性和电磁屏蔽性[8]。
本文对镁合金化学镀镍的工艺和机理进行总结,并对镁合金化学镀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化学镀是指在无电源条件下,利用还原剂在具有催化性质的基体表面沉积出金属或合金,这些金属或合金又具有自催化作用,使得金属离子连续不断地从液相向液/固两相界面析出和沉积的一种过程。
化学镀的研究主要为化学镀镍,而化学镀镍技术研究最多、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化学镀镍-磷合金。
碳纳米管化学镀镍及镀层析氢催化性能研究

XT RA型 X射线 衍 射 仪 , rnVa tg Noa — na e型 能谱 成
分分 析仪 。
1 3 工 艺 流 程 .
积、 较低 的电阻 和很 高 的化学稳 定 性 , 同时 又可 吸附 适合 其 内径 的分 子 , 材 料 学 、 电子 学 、 在 微 生物 学 领 域 中都 有重 要应 用口 ] 。但作 为低 维 纳米 材料 , 钠 碳 米 管本 身存 在着 许 多缺 陷 , 分散 性 比较差 , 面结 如 表 构影 响 其 电学 、 学 和 光学 性 能等 。为 了 改善 碳 纳 力 米管 的性能 , 般采 用 表 面 处 理 的 方法 来 改 善 或 改 一
p a ia i ur s T he e uls ho olrz ton c ve . r s t s w t t h N iP oa i s ha t e — c tng pr p r d e a e by lc r e s a i g ee tols pltn ha e h g e ha e ur e t v a i h xc ng c r n d nst e iy,po s s ig a g d ee t o a a y i e f m a e s e sn oo 1c r c t 1 tc p ror nc . Ke r s: c r y wo d a bon na ot n ube ee tols iP l i s; l c r e s N — patng; hy o n e o u in; ee t oc t 1 s s dr ge v l to l c r a a y i
1 7 镀 层 析 氢 催 化 性 能 测 试 .
采用 三 电极体 系测试 镀层 的析 氢催 化性 能 。参
比电极 为 Hg Hg 电极 , 助 电极 为铂 片 , 作 电 / O 辅 工
超声波电镀镍及镍基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超声波电镀镍及镍基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方小红(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 要] 从电镀单金属镍、镍基合金和镍基复合镀层三个方面,对超声波电镀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就超声波对电沉积过程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最后,分析了当前超声波电镀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对超声波电镀金刚石工具领域,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超声波;电镀镍;复合镀层[中图分类号]T Q1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560(2008)05-0058-04 [收稿日期] 200801060 前 言近20年来,由于超声设备的普及和声化学反应器的广泛应用,超声波在电镀中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国外已有大量文献或专利报道,日本最多,美国、俄罗斯、欧盟、印度紧随其后,我国在这方面研究也逐渐增多。
超声波对电镀过程的影响,主要是凭借空化效应和微射流作用,强化电镀中传质过程[1]、影响成核过程[2],从而提高电沉积反应速度、改善镀层性能[3]等。
超声波在电镀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镀镍、镀铜[4,5]、镀锌、镀铬、电镀合金Sn 2B i [6]等,以及电沉积纳米复合镀层。
本文将对超声波在电镀单金属镍、电镀镍基合金和电镀镍基复合镀层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超声波电镀镍1.1 电镀单金属镍超声波在镀镍中的应用,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
人们发现功率超声可以促进镀镍过程和改善镀镍质量。
D ini 等[7]研究了在氨基磺酸盐镀镍中工艺参数对镀层杂质含量和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能有效地降低镀层中气体含量和改善镀层性能。
20世纪90年代,Vasudevan 等[8~12]对超声波作用于瓦特镀镍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采用超声波(22kHz 、最大输出功率500W 、可调)可以有效地解决因析氢而限制电流密度提高的问题,提高了沉积速度和极限电流密度,并且提高电镀效率,在较大的电流下,镀层依然光亮;由于浓差极化的降低,使沉积速度和镀层质量得到了提高。
化学镀镍过程中丙酸作用的机理研究

化学镀镍过程中丙酸作用的机理研究
以《化学镀镍过程中丙酸作用的机理研究》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
近些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辆部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镀镍工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由于丙酸具有良好的清洗和基体活性,因此在化学镀镍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文就丙酸在化学镀镍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首先,丙酸的作用是通过氧化作用来实现的。
在应用丙酸的过程中,它可以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表面上的金属分子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一层细腻的氧化膜,这种氧化膜对溶剂和氧化剂具有很强的阻隔作用,可以把底层表面保护起来,从而起到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
其次,丙酸可以起到清洗作用。
丙酸具有较强的溶解度,可以溶解有机物,包括污染物和油污,从而有效地清洁金属表面,改善金属表面的光洁度,准备金属表面的镀镍。
最后,丙酸可以改善金属表面的活性。
由于清洗和氧化作用,金属表面的活性得到了改善,活性的表面更容易被金属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所吸附,溶质进入表面,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金属氧化膜。
本文研究了丙酸在化学镀镍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有清洗、氧化和改善金属表面活性三个方面。
首先,丙酸可以通过氧化作用,形成一层细腻的氧化膜,从而保护金属表面免遭腐蚀;其次,丙酸能够有效清洁金属表面,改善金属表面的光洁度;最后,丙酸可以改善金属表面的活性,使金属离子能够更好地被吸附,形成致密的金属氧化
膜。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丙酸在化学镀镍工艺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除了可以防止金属腐蚀外,还能够改善金属表面的特性,更好地服务于金属表面的镀镍。
虽然丙酸的作用机理很复杂,但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其清洗和基体活性,以帮助提高镀镍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镀镍的研究进展 摘要: 介绍了化学镀镍国内外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及应用。简单介绍了什么是化学镀镍,和化学镀镍的机理:“原子氢理论”和“氢化物理论”。重点指出化学镀镍液成分的合金化、稀土化、添加剂复合化等。提及环保型化学镀镍。并对我国镀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化学镀镍;研究进展;镀液成分;环境保护 。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110090123 LiDe Abstract: The home and abroad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were introduced.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define and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nting:Theory of atomic hydrogen and the hydride theory.Key points at alloying elements, rare earth and composition additives in plating bath.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were Mentioned. And our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ickel prospect.
Key words: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Researching Progress;Bath composi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前言: 化学镀镍工艺简便,成本低廉,镀层厚度均匀,可大面积涂覆,镀层可焊性良好,若配合适当的前处理工艺,可以在高强铝合金和超细晶铝合金等材料上获得性能良好的镀层,因此在表面工程和精细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不锈钢钢件转动轴、动配合件等的化学镀镍,可改善镀层的均匀性和自润滑性;磷肥厂的风叶轮原来使用橡胶或玻璃钢衬层防腐,因磷酸尾气中含有氟化氢等强酸性气体,且使用温度高,使用寿命仅有4个月左右(发生脱层和脆性破裂现象),改为化学镀镍后使用寿命延至两年左右,保证了生产的安全运行,又节约了4%的资金;汽车工业利用化学镀镍层非常均匀的优点,在形状复杂的零件上,如齿轮、散热器和喷油嘴上采用化学镀工艺保护。镀上10微米左右的化学镀镍层的铝质散热器具有良好的钎焊性。齿轮上化学镀后尺寸误差十分容易地保持±0.3~0.5微米。用在喷油器上的化学镀镍层,可以提供良好的抗燃油腐蚀和磨损性能,通常,燃油腐蚀和磨损会导致喷油孔的扩大,因此喷油量增大,使汽车发动机的马力超出设计标准,加快发动机的损坏。化学镀镍层可以有效地防止喷油器的腐蚀、磨损,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化学镀镍具有高耐蚀性、高耐磨性和高均匀性“三高特性”,因此化学镀镍由于自身的突出特点和优异性能,越来越被广大用户认同和接受。
正文: 一、化学镀镍的简介 化学镀镍的历史与电镀相比,比较短暂,在国外其真正应用到工业仅仅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 1844年,A.Wurtz发现金属镍可以从金属镍盐的水溶液中被次磷酸盐还原而沉积出来。化学镀镍技术的真正发现并使它应用至今是在1944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A.Brenner和G.Riddell的发现,弄清楚了形成涂层的催化特性,发现了沉积非粉末状镍的方法,使化学镀镍技术工业应用有了可能性。但那时的化学镀镍溶液极不稳定,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没有实际价值。 化学镀镍工艺的应用比实验室研究成果晚了近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用运输公司对这种工艺发生了兴趣,他们想在运输烧碱筒的内表面镀镍,而普通的电镀方法无法实现,五年后他们研究了发展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技术、公布了许多专利。1955年造成了他们的第一条试验生产线,并制成了商业性有用的化学镀镍溶液,这种化学镀镍溶液的商业名称为“Kanigen”。 目前在国外,特别是美国、日本、德国化学镀镍已经成为十分成熟的高新技术,在各个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的化学镀镍工业化生产起步较晚,但近几年的发展十分迅速,不仅有大量的论文发表,还举行了全国性的化学镀会议,据第五届化学镀年会发表文章的统计就已经有300多家厂家,但这一数字在当时应是极为保守的。据推测国内目前每年的化学镀镍市场总规模应在300亿元左右,并且以每年10%~15%的速度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技术交流,我国已建立了一支研究、开发化学镀技术的科技人员队伍,是化学镀技术发展的人才基础。我国在以耐蚀、耐磨的化学镀镍表面加工部件的生产和发展较快,尤其在应用于石化大型设备和油田开采用管道等装置上,使其寿命大大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化学镀应用领域已扩展到:电子、通讯、家电、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军工、纺织、造纸印刷、机车、机械等行业,国外知名品牌化学镀镍浓缩液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21世纪的化学镀镍将进入一种更加成熟、更加蓬勃发展的时期。
二、化学镀镍的释义 化学镀镍是不用外来电流,而是借氧化还原作用在金属制件的表面上沉积一层镍的方法。用于提高抗蚀性和耐磨性,增加光泽和美观。适合于管状或外形复杂的小零件的光亮镀镍,不必再经抛光。一般将被镀制件浸入以硫酸镍、次磷酸二氢钠、乙酸钠和硼酸所配成的混合溶液内,在一定酸度和温度下发生变化,溶液中的镍离子被次磷酸二氢钠还原为原子而沉积于制件表面上,形成细致光亮的镍镀层。钢铁制件可直接镀镍。锡、铜和铜合金制件要先用铝片接触于其表面上1-3分钟,以加速化学镀镍。
三、化学镀镍的机理 化学镀镍是用还原剂把溶液中的镍离子还原沉积在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上。化学镀镍可以选用多种还原剂,目前工业上应用最普遍的是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镍工艺,其反应机理,普遍被接受的是“原子氢理论”和“氢化物理论”。 1.原子氢理论 原子氢理论认为,溶液中的Ni2+靠还原剂次磷酸钠(NaH2P02)放出的原子态活性氢还原为金属镍,而不是H2PO2-与Ni2+直接作用。首先是在加热条件下,次磷酸钠在催化表面上水解释放出原子氢,或由H 2PO2-催化脱氢产生原子氢。然后,吸附在活性金属表面上的H原子还原Ni2+为金属Ni沉积于镀件表面.同时次磷酸根被原子氢还原出磷,或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沉积出磷,H2的析出既可以是由H2POf水解产生,也可以是由原子态的氢结合而成。 2.氢化物理论 氢化物理论认为,次磷酸钠分解不是放出原子态氢,而是放出还原能力更强的氢化物离子(氢的负离子H一),镍离子被氢的负离子所还原。在酸性镀液中,H2PO2-在催化表面上与水反应;在碱性镀液中,则为镍离子被氢负离子所还原,即氢负离子H一同时可与H20或H+反应放出氢气,同时有磷还原析出。
四、化学镀镍中各种不同的镀液成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1.合金化 随着工业发展,人们对镍磷合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Ni–P合金镀层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三元或多元合金镀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加入锡离子后,获得的镀层为非晶态组织,并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焊接性和压应力性,较好地改善了镍磷合金的性能。实验证明,在酸性环境下Ni–Sn–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远超Ni–P 合金镀层,且其镀液的稳定性也明显提高。铜离子的加入能提高化学镀后热处理的晶化转变温度和材料的硬度、耐蚀性,组织为81.2%Ni、7.9%Cu和10.1% P的Ni–Cu–P三元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比Crl8Ni9不锈钢更好。加入钴离子后镀层具有良好的磁性,同时晶粒更加细化、均匀。此外,在Ni–P合金中还可以添加Wo、B、Mo等元素。合金化已成为提高化学镀镍层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 2.稀土化 稀土元素增强了热处理强化的效果,并使镀层与基体间产生新相,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明显增强。如添加Ce(SO4)2后,化学镀镍层的耐腐蚀性能和沉积速率总体提高,当其加入量为2 mg/L时,镀层具有最高的沉积速率;当其加入量为5 mg/L时,镀层耐蚀性能最佳。Ce(SO4)2
能够在电极表面吸附,促进次磷酸根的氧化,从而增大氧化电流密度,并通过影响化学镀镍
的阳极反应影响了化学镀镍的沉积速率;同时,Ce(SO4)2的加入增大了化学镀镍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镀液的稳定性。此外,加入复合稀土元素的镀层其耐磨性优于单一稀土镀层的耐磨性。 3.添加剂复合化 要得到性能优良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添加剂(如配位剂、增速剂、稳定剂和光亮剂等)是必不可少的。化学沉积金属镍时常用的配位剂有醋酸盐、甘氨酸、柠檬酸盐等。研究表明,加入配位剂会影响化学镀镍的速度,如醋酸盐能提高化学沉积速度,甘氨酸和柠檬酸盐会使化学镀镍速度明显下降,这可能与混合电位、空间位阻及化学键合力等有关。单一添加剂往往达不到工艺要求,复合添加剂将成为化学镀镍的主要研究方向。
五、环保型化学镀镍工艺 但是镍是最常见的致敏性金属,约有20%左右的人对镍离子过敏,女性患者的人数要高于男性患者,在与人体接触时,镍离子可以通过毛孔和皮脂腺渗透到皮肤里面去,从而引起皮肤过敏发炎,其临床表现为皮炎和湿疹。一旦出现致敏,镍过敏能常无限期持续。患者所受的压力、汗液、大气与皮肤的湿度和磨擦会加重镍过敏的症状。所以化学镀镍的环保问题值得关注。 由于光亮型中磷化学镀镍在数量上占据化学镀镍市场中最大份额,因此,人们研发的兴趣集中于新的不添加Pb、Cd的化学镀镍溶液,即所谓的LFCF化学镀镍。随着形势的发展,近年新开发的化学镀镍技术包括高、中、低磷, 全光亮、半光亮, 复合镀全面停止添加Pb、Cd,而且选择新的原材料,以降低Pb、Cd杂质含量。 表 环保型化学镀镍工艺简介
公司 化学镀镍含磷量/% 外观 硬度/(HV0.5N ) 耐蚀性/h (25 um, NSS ) 耐磨性( TWI) 备注
A totech USA, Inc. 7. 0~ 9. 0 半光亮 500+50 与传统EN相同 — 无Pb、Cd、 F、NH3 5. 5~ 6.
5 半光亮 600+50 与传统EN相同 —
M acDerm id Inc. 8. 5~ 9.3 半光亮 520 > 96 — 无Pb、Cd 8. 0~ 8.8 光亮 540 > 96 18.9
10. 6~ 11.3 半光亮 503 240~ 750 19.8
由上表可见: 新研发化学镀镍技术积极适应环境、生态、资源保护方向,朝着全面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比如:(1)为控制废水氨氮排放总量,不仅无铅无镉,而且无氨;(2)减少环境有害物质如无F- ,无重金属添加剂;(3)为有利于废水处理,不使用难以生物降解的强配位剂EDTA等;(4)去除可能有害健康的其他有机添加剂,如全氟辛酸衍生物类表面活性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