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学的八套试题(带答案)

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学的八套试题(带答案)
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学的八套试题(带答案)

植物营养学试题(1)

一、填空:(每题1分,计20 分)

1 、目前国内研制的二大类缓效氮肥是(合成有机氮肥)和(包膜氮肥)。

2 、玉米白芽症是缺乏元素(锌)。

3 、需硫元素较多的作物主要有(十字花科)科和(百合科)科。

4 、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分子小易透过膜),(中性有机分子不损伤叶片),(湿润叶片时间长)等优点。

5 、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的主要营养元素是(钙)和(钾)。

6 、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难溶性)。

7 、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的条件,为(升温)并(分解),后期要创造较

为(嫌气)的条件,利于(保肥)和(腐殖质形成)。

8 、新开垦的沼泽土最易缺乏的元素是(铜)。

二、选择(每空1分,计10 分)

1 、下列哪种元素对水稻有特殊作用( B )

A、钠

B、硅C钛D、钻

2 、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酸性肥料(C )

A、尿素

B、硝酸钠

C、硫铵

D、硝铵

3 、水稻移栽后返青慢,出现僵苗是缺少元素(A )

A、硫

B、氮

C、钙

D、锰

4 、在哪种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A )

A 、6.0-6.5

B 、7.5-8.0

C 、<5.0

D 、>8.0

5 、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C )

A、尿素

B、碳铵

C、氯化铵

D、硝铵

6 、小麦不稔症(不结粒)是缺少元素(A )

A、硼

B、锌

C、铁

D、钼

7 、作物幼叶粘化,弯曲是缺少哪种元素(A )

A、钙

B、钾

C、硫

D、镁

8 、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碱性肥料(B )

A、尿素

B、硝酸钠

C、硫铵

D、硝铵

9 、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D )

A 、硫铵

B 、尿素

C 、硝铵

D 、石灰氮

10 、甜菜心腐病是缺乏元素(B )

A、镁

B、硼C铁D、钠

三、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 分)

1、晶格固定态铵;被2:1 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的矿化铵和施入的铵

2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

3 、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的养分控制

4 、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鳌合剂与微量元素鳌合后所制成的微量元素肥料

5 、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

6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的吸收

7 、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

浓度间的关系曲线

8 、土壤供氮能力: 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四、简答题:(计26 分)

1 、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5分)

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深施有利于根系下扎,扩大根的营养面积,深施有利于增加铵在土壤中的扩散面积,增加根的吸收机会

2 、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5分)

截获,质流,扩散。氮主要以质流为主,磷和钾以扩散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浓度高时根系接触到的养分数量多,截获多;浓度梯度大,扩散到根表的养分多;水分多是水流速度快,浓度高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的养分就更多。

3 、简述叶部营养的优缺点。(5分)优点: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减少使用量;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转化利用快;能直接促进植物体内的代谢,增强根的活性

缺点:由于大量元素需要量多,单靠叶喷供应不足

4 、根际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为什么高?(

5 分)

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物质可增加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根际有较多的能源物质,使根际微生物活性较高,有利于难溶性养分的释放

5 、简述钾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6分)

钾能够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和度,减少水分的散失,调节气孔开闭,有效用水,增强作物的抗旱性;促进光合作用,增加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作物的抗寒性;使细胞壁增厚,提高细胞壁木质化程度,并能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作物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

五、论述题:(每题10 分,计20 分)

1、以过磷酸钙为例,说明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机制。当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不断从周围向施肥点汇集,过磷酸钙发生水解和解离,形成一水磷酸一钙饱和溶液。使局部土壤溶液中磷酸离子的浓度比原来土壤溶液中的高出数百倍以上,与周围溶液构成浓度梯度,使磷酸根不断向周围扩散,磷酸根解离出的H+引起周围土壤PH下降,把土壤中的铁、铝、钙溶

解出来。磷酸根向周围扩散过程中,在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磷酸钙固定,在酸性土壤上发生磷酸铁和磷酸铝固定。在酸性土壤上水溶性磷酸还可发生专性吸附和非专性吸附。

2 、论述种植绿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种植绿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可概括为:

1 )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含量并能更新土壤有机质;

2 )使作物根系发达,可利用难溶性养分,从土壤深层吸收,富集和转化土壤养分;

3 )能提供较多的新鲜有机物与钙素等养分,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4 )有利于水土保持,绿肥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覆盖度大,可减少径流,保持水土;

5 )促进农牧结合,绿肥大多是优质牧草,为发展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粪肥可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源,提高土壤肥力。

10 .作物体内的钾是以(离子 )形态存在,充足的钾肥供应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增强作 物的(抗旱 ),(抗寒 )和(抗病 )

11 .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的主要方法有(拌种

、选择:(总 10分,每题 1 分) 1 、甜菜心腐病是缺乏元素( B )

A 、镁

B 、硼

C 铁

D 、钠

2 、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 D )石灰氮:酰胺态氮肥

A 、硫铵

B 、尿素

C 、硝铵

D 、石灰氮 3 、作物幼叶粘化,弯曲是缺少哪种元素( A )

A 、钙

B 、钾

C 、硫

D 、镁

4 、在哪种 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 A )

A 、 6.0-6.5

B 、 7.5-8.0

C 、 <5.0

D 、 >8.0 5 、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 C )

A 、尿素

B 、碳铵

C 、氯化铵

D 、硝铵 6 .作物新叶失绿,叶片白化是缺少元素( C )

A 、硼

B 、锌

C 、铁

D 、钼

7 .缺少下列哪种元素时影响水的光解( D )

A 、硫

B 、氮

C 、钙

D 、锰

8 .下列哪种氮肥不宜在甜菜上施用( B )氯化铵易引起土壤板结。

A 、尿素

B 、氯化铵

C 、硫铵

D 、硝铵 9 .下列哪种氮肥最适宜作根外追肥( A )

A 、尿素

B 、硝酸钠

C 、硫铵

D 、硝铵 10 .水田在淹水期不适宜施用哪种氮肥( D )

A 、尿素

B 、氯化铵

C 、硫铵

D 、硝铵

三、解释概念:(总 20分,每题 2 分)

1 、土壤缓效钾;被黏土矿物固定的非交换性的钾

2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效率的时期

3 、绿肥的激发效应;新鲜绿肥施入土壤后能促进原有有机质矿化 4、 玻璃微量元素肥料;将玻璃与微素共同熔融,然后磨成的粉末物

植物营养学试题( 2)

、填空:(总 15 分,每题 0.5 分)

1 .叶面喷 Zn2+ 时,溶液的 pH 应调到(碱 )性。

2 .玉米白芽症是缺乏元素(锌 )。

3 .复合肥料的主要优点是(养分含量高种类多 ),(副成份少 ),(施用方便 )

4 .影响作物根系从土壤吸收养分的主要环境条件是 (温度 ),( 和(土壤养分含量 )。

5 .硼主要分布在植物的(柱头 )和(子房 )等器官。

6 .春季玉米出现紫苗症状是缺乏元素(磷 )。

7 .新开垦的沼泽土最易缺乏元素(铜 )。

8 .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 )的条件,为(升温 水分) ,(通气状况 )(PH )

)并(分解 ),后期要创造较

为(厌气 )的条件, 利于( 保肥)和(腐殖质形成 )

9 .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水溶性 ),(弱酸溶性 )和(难溶性 )

),(浸种 )和(叶面喷肥 )

5、掺混肥;几种单质肥料按一定比例掺混而成的复合肥料。

6、根际;距根表面1厘米以内的根区土壤,其生物活性较高

7、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种养分的吸收

8、闭蓄态磷;被铁铝胶膜包闭的磷酸盐

9、土壤养分容量因素;土壤中养分的总量,表示土壤供应养分潜在能力的大小

10、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的养分控制

四、简答题:(总20分,分别5、6、4、4、6、4、6分)

1、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

截获,质流,扩散

氮主要以质流为主,磷和钾以扩散为主。

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浓度高时根系接触到的养分数量多,截获多;浓度

梯度大,扩散到根表的养分多;水分多是水流速度快,浓度高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的养分多

2、土壤中固定态(难溶性)磷在哪些条件下可转化成为有效磷?

施用酸性肥料使土壤酸性增加;根系和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施用有机肥中的有机酸都能与土壤中

的钙、铁、铝等络合,将固定的磷释放岀来;淹水条件下,Eh降低,使Fe3+ -Fe2+将闭蓄态磷释放岀来,

增加磷的有效性(Eh通称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反应强度的指标。被铝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称为闭蓄态磷。)

3、作物体内酰胺的形成对氮代谢有什么影响?

把作物体内过多的氨以酰胺的形式储存起来,消除体内过多的氨所造成的毒害,在作物体内氮不足

时,酰胺可直接参与蛋白质的代谢。

4、作物缺氮和缺硫在外观表现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为什么?

相同点:缺氮和缺硫都能使植物叶片发黄。

不同点:缺硫的缺素症状是上部新叶发黄,而缺氮的缺素症状是老叶发黄。氮和硫都是蛋白质的组

成成分,缺乏都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使叶色发黄,但硫移动性差,缺硫岀现在新叶上,氮移动性强,故缺氮症状岀现在老叶上

5、简述磷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P:抗旱抗寒抗盐碱K :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

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增加其弹性和粘性,增强对局部脱水的抗性,同时磷能促进根系发育,可

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提高抗旱性;增加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使冰点下降,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作物的抗寒性;H2PO42和HP04转化,增强作物对外界酸碱反应的适应能力,提高抗盐碱能力

6、充足的钾肥供应为什么会增加根瘤的固氮量?

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从寄主植物获得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寄主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根瘤固氮能

力强,钾能提高豆科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

7、在酸性土壤上为什么要施用石灰?

在酸性土壤施用石灰的作用是:提供钙镁营养,中和土壤酸度,消除铁铝毒害;提高土壤PH值,释放铁铝固定的磷,并能促进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土壤钙胶体的数量和腐殖质的含量,促进团粒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调整酸度并能直接杀死病菌和虫卵,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五、论述题(总20分,每题10分)

1、论述种植绿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含量并能更新土壤有机质;绿肥作物根系发达,可利用难溶性养分,从土壤深层吸收,富集和转化土壤养分;能提供较多的新鲜有机物与钙素等养分,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2)有利于水土保持,绿肥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覆盖度大,可减少径流,保持水土。

3)促进农牧结合,绿肥大多是优质牧草,为发展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粪肥可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源, 提高土壤肥力。

2、论述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1)氮在土壤中的主要损失途径是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

2)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是:

1. 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氮肥,根据土壤的供氮能力,在含氮量高的土壤少施用氮肥,质地粗的土壤要少量多次施用氮肥,减少氮的损失;

2. 根据作物营养特性和肥料性质合理分配氮肥,需氮量大的作物多分配氮肥,铵态氮在碱性土壤上要深施覆土,增加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硝态氮不适宜在水田施用,淹水条件易引起反硝化脱氮;

3. 氮肥与有机肥及磷钾肥配合施用,养分供应均衡,提高氮肥利用率;

4. 施用缓效氮肥,使氮缓慢释放,在土壤中保持较长时间,提高氮肥利用率。

植物营养学试题(3)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24分)

1、作物营养临界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

2、绿肥的激发效应:新鲜绿肥施入土壤后能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矿化的效应

3、混成复合肥:将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

4、土壤缓效性钾:包括层状粘土矿物所固定的钾和水云母及黑云母中的钾

5、离子间协助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能促进作物对另一种养分的吸收

6、土壤养分强度因素:存在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是根系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7、土壤中闭蓄态磷:被溶度积很小的无定形铁、铝、钙等胶膜所包蔽的磷酸盐化合物称闭蓄态磷(0- P)

8、磷在土壤中的化学固定:磷酸盐与可溶性的钙铁铝作用形成一系列的Ca-P、Fe-P和AI-P,使磷的有

效性降低

二、填空:(每题1分,计20分)

1、春季发生玉米紫苗主要是缺乏元素_ _磷_ _。

三、选择:(每题1分,计10分)

1、果树发生小叶病是缺少元素(

A、硫

B、氮

C、钙

D、锌

2、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 D )

A、硫铵

B、尿素

C、硝铵

D、石灰氮

3、作物新叶失绿,色泽均一,是缺元素(C )(—S:新叶失绿一N:老叶失绿)

A、氮

B、钾

C、硫

D、镁

4、影响土壤中铜有效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B )

A、pH

B、有机质含量

C、水分

D、温度

5、下列哪种氮肥不宜在甜菜上施用(B )忌氯植物:甜菜,马铃薯,葡萄,柑桔

A、尿素

B、氯化铵

C、硫铵

D、硝铵

6、可以调节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的元素是(B )

A、硼

B、钾

C、铁

D、钼

7、对大豆根瘤固氮有特殊作用的元素是(D )

A、镁

B、硅

C、硒

D、钻

8、最易引起土壤中Ca2+流失的肥料是(D )

A、尿素

B、碳铵

C、硫铵

D、氯化铵

9、番茄脐腐病是缺少元素( B )

A、铜

B、钙

C、钾

D、镁

10、在缺镁的土壤上最宜施用那种氮肥( D )(硫铵最易引起作物缺镁,缺镁最宜施用硝酸钙)A、硫铵

B、尿素

C、硝铵

D、硝酸钙

四、简答题(计26分)

1、简述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6分)

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溶解和迁移,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通气状况:

良好的通气状况,可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PH :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阴离子,偏碱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阳离子;

土壤水分:适宜的土壤水分有利于养分的溶解和在土壤中的迁移,但水分过多时会引起养分的淋失。

2、在堆肥过程中如何调节水分和通气状况?(5分)

含水量为原材料湿重的60%左右,堆制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的条件,以加速分解并产生高温,堆制后期要创造较为嫌气的条件,能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和减少养分的损失

3、缺锰时作物体内的硝酸盐含量为什么会增加?(4分)

锰能活化硝酸还原酶,促进植物体内硝酸还原,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当缺锰时,硝酸还原受到抑制,所以体内硝酸盐含量增加

4、简述磷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6分)

1.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增加其弹性和粘性,增强对局部脱水的抗性,同时磷能促进根系发育, 可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提高抗旱性;

2.增加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使冰点下降,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作物的抗寒性;

3.H2PO42-和HP04转化,增强作物对外界酸碱反应的适应能力,提高抗盐碱能力

5、充足的钾肥供应为什么会增加根瘤的固氮量?(5分)

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从寄主植物获得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寄主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根瘤固氮能力强,钾能提高豆科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所以能增加根瘤的固氮量。

五、论述题(每题 10 分,计 20 分)

1 、论述有机肥料的培肥改土作用。 有机肥富含新鲜的有机物质和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增加土壤活性腐

殖质含量,可补给和更新土壤有 机质;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后增加有机胶体数量,有利于提高水稳性团聚体数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 保肥性;有机肥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齐全,可全面供给作物所需要的营养; 富含有机碳,为微生物提供能量来源,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肥释放的有机酸,可增加土壤 中难溶性养分的有效性,增加土壤有机胶体,可吸附有害物质,减轻土壤污染。(所画知

识点:有机肥料的 特点。)

2 、论述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1)主

要损失途径是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

2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是: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氮肥,根据土壤的供氮能力,在含氮量高的土壤少 施用氮肥,质地粗的土壤要少量多次施用,减少氮的损失;根据作物营养特性和肥料性质合理分配氮肥,需氮 量大得多分配,铵态氮在碱性土壤上要深施覆土,增加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 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硝态氮不是宜在水田淹水期施用,淹水条件易引起反硝化脱氮;氮肥与有机肥及磷钾 肥配合施用,养分供应均衡,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用缓效氮肥,使氮缓慢释放,在土壤中保持较长时间,提高 氮肥利用率。

植物营养学试题( 4)

、填空:(每题 1分, 计 20 分)

、选择:(每题 1 分,计 10 分)

1 、果树发生小叶病是缺少下列哪种元素(

A 、硫

B 、氮

C 、钙

D 、锌 2 、水田在淹水期不适宜施用哪种氮肥(

A 、 尿素

B 、氯化铵

C 、硫铵

D 、硝铵 3 、作物新叶失绿,色泽均一,是缺哪种元素( C )

A 、 氮

B 、钾

C 、硫

D 、镁

4 、影响土壤中铜有效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B )

A 、PH

B 、有机质含量

C 、水分

D 、温度 5 、下列哪种氮肥不宜在甜菜上施用( B )

A 、尿素

B 、氯化铵

C 、硫铵

D 、硝铵 6 、下列哪种元素可以调节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

B )

A 、硼

B 、钾

C 、铁

D 、钼

7 、下列那种元素对大豆有特殊的作用( D )

1、叶面喷Zn2+时,溶液的PH 应调到(碱 2 、石灰肥料的改土作用主要是(中和土壤酸度), 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 )

3 、复合肥料的主要优点是(养分含量高种类多)

4 、硼主要分布在植物的(柱头 )和(子房

5 、作物缺钼多发在 PH ( 酸 )性的土壤上。

6 、土壤中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有(质流

7 、李比希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

8 、作物体内的钾是以(离子 抗旱),(抗寒),(抗病)、

)性。

(供给作物钙、镁), (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

, ( 副成份少),( 施用方便 )。 )等器官。

)和 ( 扩散 ) 。

矿质营养学说 )学说;(养分归还学说) 学说和(最小养分律 ) )形态存

在,充足的钾肥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增强作物的 抗倒伏 )

D )

D ) 硝态氮不适宜在水田施用,淹水条件易引起反硝化脱氮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营养学试题(1) 一、填空:(每题1分,计20分) 1、目前国内研制得二大类缓效氮肥就是(合成有机氮肥 )与(包膜氮肥 )。 2、玉米白芽症就是缺乏元素(锌 )。 3、需硫元素较多得作物主要有(十字花科 )科与(百合科 )科。 4、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分子小易透过膜),(中性有机分子不损伤叶片),(湿润叶片时间长 )等优点。 5、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得主要营养元素就是(钙 )与(钾 )。 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难溶性)。 7、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 )得条件,为(升温 )并(分解 ),后期要创造较为(厌 气 )得条件,利于(保肥 )与(腐殖质形成 )。 8、新开垦得沼泽土最易缺乏得元素就是(铜 )。 二、选择(每空1分,计10分) 1、下列哪种元素对水稻有特殊作用( B ) A、钠 B、硅 C、钛 D、钴 2、下列哪种肥料就是生理酸性肥料( C ) A、尿素 B、硝酸钠 C、硫铵 D、硝铵 3、水稻移栽后返青慢,出现僵苗就是缺少元素( A ) A、硫 B、氮 C、钙 D、锰 4、在哪种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 A ) A、6、0-6、5 B、7、5-8、0 C、<5、0 D、>8、0 5、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 C ) A、尿素 B、碳铵 C、氯化铵 D、硝铵 6、小麦不稔症(不结粒)就是缺少元素( A ) A、硼 B、锌 C、铁 D、钼 7、作物幼叶粘化,弯曲就是缺少哪种元素( A ) A、钙 B、钾 C、硫 D、镁 8、下列哪种肥料就是生理碱性肥料( B ) A、尿素 B、硝酸钠 C、硫铵 D、硝铵 9、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 D ) A、硫铵 B、尿素 C、硝铵 D、石灰氮 10、甜菜心腐病就是缺乏元素( B ) A、镁 B、硼 C、铁 D、钠 三、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分) 1、晶格固定态铵;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得矿化铵与施入得铵 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得时期 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得养分控制 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鳌合剂与微量元素鳌合后所制成得微量元素肥料 5、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得复合肥料 6、离子间得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得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得吸收 7、磷得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得磷与其接触得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得磷浓度间得关系曲线

土壤肥料学试题六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六答案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各2分,共12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供应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的能力。 2.腐殖质: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3.土壤容重: 单位体积原状烘干土壤的质量。 4.土壤呼吸: 土壤能够与大气之间进行换气且允许空气在土体内进行流通的性能。 5.同晶代换: 在层状铝硅酸盐形成过程中,在晶形不变的前提下,其晶格中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其它阳离子所代替的现象。 6.硝化作用: 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或氨分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二、填空题(各0.5分,共12分) 1、土壤的固相组成有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我们通常把矿物质称之为土壤的骨架。 2、腐殖质的两种主要组分是胡敏酸和富里酸。 3、土壤水分按照其在土壤中的所受作用力的大小和种类不同通常被划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其中毛管水按其是否与地下水相连被划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传统灌溉制度中确定灌水定额的上限为田间持水量。 4、土壤孔隙按其当量孔径不同划分为通气孔、毛管孔、非活性孔。 5.灌水或降水后的土面蒸发根据其蒸发速率的变化规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导水率控制阶段、扩散控制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蒸发率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出中耕切断毛管和覆盖沙土等保墒措施。 6.氮肥按其氮素存在形态不同可划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长效氮肥四种,尿素属于酰胺态氮肥。 7.磷肥按其磷的有效性不同可划分为难溶性磷肥、弱酸溶磷肥、水溶性磷肥三种。 三、判断题。(各1分,共5分) 1、通气不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对】 2、对于粘质土而言,松散状态比分散状态好。【对】 3、下图代表含水量相同(假设均为10%)的A、B两块土壤,A代表沙土,B代表黏土,那么水分移动方向为从A到B。 】 4、.碱性土不一定是碱化土,而碱化土肯定是碱性土。【对】 5、在华北的褐土及栗钙土中2:1型胀缩性层状铝硅酸盐蒙脱石的含量较多。【对】 四、多项选择题(各2分,共12分) 1、下列几种矿物属于次生矿物的是【 A、C、D 】 A.蒙脱石 B.正长石 C.水云母 D.高岭石 E.白云母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风化的是【 A、B、C、D】 A.溶解作用 B.水化作用 C.水解作用 D.氧化作用 E.差异性胀缩引起的破碎 3、关于土壤胶体的带电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E】 A、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内离子层所带电荷。 B.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外离子层所带电荷。 C.土壤胶体可因同晶代换和晶格断键而带上永久负电荷。 D.土壤胶体带上可变电荷的原因与普通胶体类似。 E.胶体带电是其可呈现分散性的条件之一。 4、土壤的基本耕作项目有【 A、B、D 】 A.旋耕 B.深松 C.镇压 D.深翻耕 E.耙地 5、关于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土壤热容量是说明土壤温度稳定性的一个物理量。 B.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容积热容量(Cv)的大小排列顺序为Cv液>Cv固>Cv气。 C.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导热率(λ)的大小排列顺序为λ固 >λ液>λ气。 D.同一土壤含水量越高其温度越稳定。 E.同一土壤含水量不变的条件下,耕耙后其热容量不变。 6、关于土壤的盐基饱和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E】 A.盐基饱和度能够说明土壤的交换性阳离子种类(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的相对多少。 B.盐基饱和度越大越好。 C.盐基饱和度与土壤的缓冲性有关。 D.盐基饱和度越大土壤的缓冲酸的能力越强。 E.盐基饱和度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关。 五、简答题(25分,每小题5分) 1.说明黏土的生产特性? 答:因黏土中砂粒含量少、黏粒含量多,因而呈现以下特性 (1)黏土的保蓄性好、通透性差。——1分 (2)黏土中施肥后肥效稳定,不易脱肥。——1分 土壤肥料学试卷第1页(共6页)土壤肥料学试卷第2页(共6页)

川农远程继续教育《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病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类病毒:只有核酸(小分子RNA)而无蛋白衣壳的植物感染因子,称为类病毒。 2.病状:是植物全身或局部受侵染后外表出现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腐烂与畸形等。 3.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4.垂直抗性:是由单个或者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控制,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它决定了品 种的定性反应,抗病或者感病取决于所遇到的病原物小种。 5.病害三角关系:由感病的寄主植物,有毒力的病原物以及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这三者 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植物病害的观点。 6.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 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7.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相当于过去所提的专 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 8.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9.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10.毒素:指病原物产生的浓度很低便能毒害寄主细胞的代谢产物。 11.鉴别寄主:用于鉴别生理小种的寄主品种叫做鉴别寄主。 12.潜育期:指病原物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 13.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 果。 14.质粒:指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的DNA分子组成。 二简答题 1.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学特点是什么? 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的发生程度无大的变化,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的菌量和初侵染的发病程度。多为土传或者种传病害。多循环病害有多次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就可以有轻到重达到流行的程度,一般引起地上部的局部性病害。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七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营养临界期:营养临界期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应不足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个时期就叫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2离子间的拮抗作用: 3质子泵:高等植物细胞膜产生负电位的质子(H+)泵主要是结合在质膜上的ATP酶。ATP酶的水解产生大量质子并泵出细胞质。与此同时,阳离子可反向运入细胞质,这种运输方式称为逆向运输。 4逆向运输:ATP酶的水解产生大量质子并泵出细胞质。与此同时,阳离子可反向运入细胞质,这种运输方式称为逆向运输。 5 Michaelis-Menten方程:V=V max·S/(Km+S) 式中:V——吸收速率;V max——载体饱和时的最大吸收速率;Km——离子-载体在膜内的解离常数,相当于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S——膜外离子浓度。当V=1/2V max时,Km=S。 6 生物反硝化 7:被动吸收:被动运输是离子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的扩散运动,这一过程不需要能量 8生理碱性肥料: 9短距离运输:根外介质中的养分从根表皮细胞进入根内经皮层组织到达中柱的迁移过程叫养分的短距离运输。 10质流: 二.简答题(每题8分) 1.大麦灰斑病、番茄脐腐病、苹果小叶病分别是缺乏什么元素引起的? 2.简述根际的概念和范围

3.何谓菌根? 对植物生长有何作用? 4. 如何提高铵态氮肥在石灰性土壤上的肥效? 5. 简述石灰性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机制和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关键与途径。三.论述题 1.试说明水稻营养中铵态氮肥优于硝态氮肥的内因和外因。(10分) 2.通常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低于氮肥和钾肥,试分析其原因。在磷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如何安排作物种植制度和使用技术去提高磷肥利用率? (15分)3. 试论述植物适应缺铁的机制并解释为何石灰性土壤花生单作可能出现缺铁黄化而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间作时无缺铁症状?(15分)

土壤肥料学试卷(附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卷一及标准答案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土壤生产力 2、根外营养 3、土壤经度地带性 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 5、化学风化作用 6、腐质化系数 7、氮肥利用率 8、养分的主动吸收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6分) 1、肥料的混合原则是;; 。 2、土壤有机质转化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和两个过程。 3、高温堆肥的堆制腐熟过程可分为、、 和四个阶段。 4、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 、、等。 5、植物缺氮时,植株而叶片、严重时叶片变成黄色。 6、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因此,在施用微肥时必须注意。 7、钾在作物体内的特点是; 和。 8、土壤胶体是指那些大小在毫微米的固体颗粒。自然界土壤通常带有正和负的电荷,除少数土壤,在强酸条件下可能带电荷外,一般土壤带电荷。 9、土水势由、、、四个分势组成,在非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在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三、选出正确的答案(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 a 老叶 b 幼叶 c 老叶和幼叶 d 根部。

2、常见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 a 块状结构; b 柱状结构; c 单粒结构; d 团粒结构 3、水旱轮作中,磷肥施用应: a 优先施于水稻 b优先施于旱作 c水旱等量施 d 重水轻旱 4、土壤中的CaHPO 4、 MgHPO 4 是()。 a水溶性磷; b弱酸溶性磷; c 难溶性磷 d热溶性磷5、适合作为种肥的肥料有()。 a普钙; b碳酸氢铵; c尿素; d氯化钾 6、容易挥发的化肥品种有。 a碳酸氢铵 b 硫酸铵 c 普钙 d 人粪尿 7、下列粘土矿物中,哪一种阳离子代换量最高?() a 高岭石 b 水云母 c 蛭石 d 蒙脱石 8、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差异很大,下面分解速率从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a 单糖>粗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 b多糖>粗蛋白质>半纤维素>纤维素 c 半纤维素>简单蛋白质>脂肪 d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粗蛋白质 9、一肥料包装袋上印有12-12-12,表明该肥料含有: a 12%N,12%P 2O 5 ,12%K 2 O b 12%N,12%P,12%K c 12 N:12 P 2O 5 :12 K 2 O d 12%N 2 O,12% P 2 O 5 ,12% K 2 O 10、土壤的CEC、盐基饱和度、Eh分别反映了土壤的: a 供肥性、保肥性、耕作性 b 保肥性、供肥性、酸碱性 c保肥性、供肥性、氧化还原性 d 保水性、保肥性、氧化还原性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在施用微肥时,一般应把微肥溶液调节到碱性,提高其溶液浓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堆沤的好处在于利用机肥料混合堆沤产生的酸分解释放磷素养分。() 3、施用等量磷的情况下,如果其它条件相同,对一般作物而言,重过磷酸钙和过磷酸钙符合“等量等效”的原则,但对喜硫作物水稻、玉米来说,重过磷酸钙的效果优于过磷酸钙。() 4、土壤含水量相同时,砂质土壤的水吸力大于粘质土壤。在相同的条件下,粘土保持的水分虽多,但对作物的有效性最差。() 5、土壤能够生长绿色植物收获物,是土壤的本质,也是土壤的基本属性。() 6、CEC高的土壤比CEC低的土壤,能保持较多的养分、并具有较高的缓冲性能。() 7、国制的粉粒是指直径为0.05-0.002mm的土壤颗粒,胶粒是指直径为 10-7-10-9

土壤肥料学试卷22答案

一、名词解释(各2分,共12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供应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的能力。 2.腐殖质: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3.土壤容重: 单位体积原状烘干土壤的质量。 4.土壤呼吸: 土壤能够与大气之间进行换气且允许空气在土体内进行流通的性能。 5.同晶代换: 在层状铝硅酸盐形成过程中,在晶形不变的前提下,其晶格中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其它阳离子所代替的现象。 6.硝化作用: 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或氨分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二、填空题(各0.5分,共12分) 1、土壤的固相组成有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我们通常把矿物质称之为土壤的骨架。 2、腐殖质的两种主要组分是胡敏酸和富里酸。 3、土壤水分按照其在土壤中的所受作用力的大小和种类不同通常被划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其中毛管水按其是否与地下水相连被划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传统灌溉制度中确定灌水定额的上限为田间持水量。 4、土壤孔隙按其当量孔径不同划分为通气孔、毛管孔、非活性孔。 5.灌水或降水后的土面蒸发根据其蒸发速率的变化规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导水率控制阶段、扩散控制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蒸发率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出中耕切断毛管和覆盖沙土等保墒措施。 6.氮肥按其氮素存在形态不同可划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长效氮肥四种,尿素属于酰胺态氮肥。 7.磷肥按其磷的有效性不同可划分为难溶性磷肥、弱酸溶磷肥、水溶性磷肥三种。 三、判断题。(各1分,共5分) 1、通气不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对】 2、对于粘质土而言,松散状态比分散状态好。【对】 3、下图代表含水量相同(假设均为10%)的A、B两块土壤,A代表沙土,B代表黏土,那么水分移动方向为从A到B。【对】 4、.碱性土不一定是碱化土,而碱化土肯定是碱性土。【对】 5、在华北的褐土及栗钙土中2:1型胀缩性层状铝硅酸盐蒙脱石的含量较多。【对】 四、多项选择题(各2分,共12分) 1、下列几种矿物属于次生矿物的是【A、C、D 】 A.蒙脱石 B.正长石 C.水云母 D.高岭石 E.白云母 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风化的是【A、B、C、D】 A.溶解作用 B.水化作用 C.水解作用 D.氧化作用 E.差异性胀缩引起的破碎 3、关于土壤胶体的带电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E】 A、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内离子层所带电荷。 B.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外离子层所带电荷。 C.土壤胶体可因同晶代换和晶格断键而带上永久负电荷。 D.土壤胶体带上可变电荷的原因与普通胶体类似。 E.胶体带电是其可呈现分散性的条件之一。 4、土壤的基本耕作项目有【A、B、D 】 A.旋耕 B.深松 C.镇压 D.深翻耕 E.耙地 5、关于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土壤热容量是说明土壤温度稳定性的一个物理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五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主动吸收:植物细胞逆电化学势梯度(化学势和电势)、需能量的离子选择性吸收过程。 2闭蓄态磷: 3 离子间的协助作用: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以及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 4 硝化作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铵转变为硝酸根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5共质体途径:养分通过由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连成的一个整体即原生质整体,经过皮层达到中柱的途径叫共质体途径。 6 根自由空间:根自由空间是指根部某些组织或细胞允许外部溶液中离子自由扩散进入的区域。 7 截获: 8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起最大效能的时期,叫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9 忌氯作物 10横向运输:根外介质中的养分从根表皮细胞进入根内经皮层组织到达中柱的迁移过程叫养分的横向运输。 二.简答题(每题8分) 1.简述酸性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机制和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关键与途径。 2.为什么微生物要求外界营养物质的C/N比值是25:1? ?如施用有机肥料作追 肥,营养物质的C/N比高于此值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3. 木质部与韧皮部在其汁液的组成和含量上有何差别? 4.植物缺氮时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而缺乏铁时首先出现在新叶,说明其原因是什么。

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 1.分别说明氮肥在旱地施用时,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相应措施是哪些? 2.试论述肥料发展的国际化趋势。 3.硼的主要营养功能是什么? 列举三种对硼敏感的作物,并说明缺硼时它们哪些主要表现?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主动吸收:植物细胞逆电化学势梯度(化学势和电势)、需能量的离子选择性吸收过程。 2闭蓄态磷: 3载体学说(扩散模型):认为载体是亲脂性的类脂化合物分子。磷酸化载体能与根外溶液中特定离子在膜外结合,当它扩散到膜内侧遇到内蛋白层中的磷酸脂酶时,能水解放出能量,并把离子和无机磷酸离子从载体的结合位置上解离出来,释放到细胞内。 4硝化作用: 5生物反硝化 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上。 7截获: 8离子泵学说:离子泵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在有能量供应时可使离子在细胞膜上逆电化学势梯度主动地吸收。 9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

第 1 页 共 3 页 陇东学院200 —— 200 学年第 学期 专业 土壤肥料学 课程模拟试卷(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土壤肥力: 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 3、腐殖化过程: 4、限制因子律: 5、氮肥利用率: 6、土壤容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4分)。 1、土壤由 、 、 、 和 5种物质组成。 2、土壤养分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分为 、 和 ;根据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可分为 、 、 和 。 3、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 、 和 3种途径。 4、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 和 两大类。 5、 、 和 三种元素被称为“肥料三要素”。 6、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 和 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7、土壤的固磷机制主要有四种 、 、 、 。 8、磷肥按溶解性大小可分为 、 、 3类。 9、土壤中的胶结物质主要有 和 。 10、土壤水分类型有 、 、 和 。 11、速效性钾包括 和 两部分。 12、土壤胶体具有 、 、 等特性。 1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 和 两种。 14、施肥方式包括 、 和 这三个环节。 15、氮肥按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 氮肥、 氮肥和 氮肥三类。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 ( ) 2、不同有机质的腐殖质化系数都是相同的。 ( ) 3、硫酸铵为生理碱性肥料,硝酸钠为生理酸性肥料。 ( ) 4、土壤全磷量是指土壤中的所有形态磷的总量,土壤有效磷是指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磷素。 ( ) 5、作物只能够吸收利用表层土壤的水分。 ( ) 6、马铃薯、糖用甜菜与烟草等是喜钾作物,但不是忌氯作物,向其施用钾肥时可用氯化钾。 ( ) 7、施用少量石灰就可以大幅度地改变土壤的酸碱度。 ( ) 8、作物缺钾时,通常新叶叶尖和边缘发黄,进而变褐,渐次枯萎。 ( ) 9、土壤有机质大部分不与矿质土壤颗粒结合,独立存在于土壤中。 ( ) 10、一般农业土壤表层含氮量为0.05%~0.3%, ( ) 11、有机胶体对酸碱的缓冲能力比无机胶体要高。 ( ) 12、在酸性条件下,锌的有效性很高。 ( ) 四、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 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 时, 。 A 、吸附能力比较强 B 、吸附能力比较弱 C 、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 、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 …………………………装…………………………………钉…………………………………线…………………………… 专 业 : 班 级 : 学 号 : 姓 名 : …………………………………密…………………………………封…………………………………线……………………………

(精选)植物保护学试题

模拟试题1 病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植物病害 2.植物病害的症状 3.侵染过程 4.积年流行病害 5.植物非侵染性病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常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 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 2.简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环。 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侵染性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 四、论述题(共15分) 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昆虫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寡足型幼虫2.羽化3.有效积温法则4.滞育5.天敌昆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在划短线的位置填写相应的昆虫翅脉的中文名称或简写字母。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什么是IPM?2.农业防治法包括哪些途径? 3.作物的抗虫性包括哪些方面? 4.什么是熏蒸性杀虫剂?如何应用? 四、论述题(共18分) 简述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的发生过程与小麦生育期的关系及对其实施综合治理的措施。 模拟试题答案1 病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3)

植物营养学试题(3)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24分) 1、作物营养临界期 2、绿肥的激发效应 3、混成复合肥 4、土壤缓效性钾 5、离子间协助作用 6、土壤养分强度因素 7、土壤中闭蓄态磷 8、磷在土壤中的化学固定 二、填空:(每题1分, 计20分) 1、春季发生玉米紫苗主要是缺乏元素_________。 2、石灰肥料的改土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复合肥料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硼主要分布在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 5、作物缺钼多发在pH_________性的土壤上,作物缺锌多发在pH_________性的土壤上。 6、土壤中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7、李比希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学说、__________________学说和 __________________。 8、影响作物叶片吸收养分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选择:(每题1分,计10分) 1、果树发生小叶病是缺少元素() A、硫 B、氮 C、钙 D、锌 2、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 A、硫铵 B、尿素 C、硝铵 D、石灰氮 3、作物新叶失绿,色泽均一,是缺元素() A、氮 B、钾 C、硫 D、镁 4、影响土壤中铜有效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pH B、有机质含量 C、水分 D、温度 5、下列哪种氮肥不宜在甜菜上施用() A、尿素 B、氯化铵 C、硫铵 D、硝铵 6、可以调节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的元素是() A、硼 B、钾 C、铁 D、钼 7、对大豆根瘤固氮有特殊作用的元素是() A、镁 B、硅 C、硒 D、钴 8、最易引起土壤中Ca2+流失的肥料是() A、尿素 B、碳铵 C、硫铵 D、氯化铵 9、番茄脐腐病是缺少元素() A、铜 B、钙 C、钾 D、镁 10、在缺镁的土壤上最宜施用那种氮肥()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每空0.5分,共 12 分) 1、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的粒径范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mm。 2、土壤养分向植物根部迁移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磷肥的加工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土壤形成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______________形态存在,能够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氮主要以__ _________________态存在,土壤中的有效氮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6、根据土壤肥力产生的原因和生产上的有效性,可将土壤肥力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二、判断改错题(在正确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题后的括号内打×,并写出 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2:1型黏土矿物是由1个硅氧四面体片层和2个铝氧八面体片层组成的。 ( ) 2、施用硝态氮可抑制植物对Ca、Mg、K等阳离子的吸收。() 3、水旱轮作中磷肥应重点施在水作上。() 4、我国北方土壤胶体在通常状态下带有负电荷。() 5、最小养分律中的最小养分是指土壤中养分含量的绝对数量最小的那种养分元素。 ( ) 6、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最适合与钙镁磷肥混合施用。( ) 7、重力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8、土壤盐基饱和度就是土壤溶液中盐基离子总量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9、酸性水稻土壤往往铁锰有效性较低。 ( )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8)

植物营养学练习题(8)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4分): 1. 生物有效性养分: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 2. 反硝化作用:硝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的过程 3.交换吸附:带电粒子被带相反电荷的土壤胶体可逆吸附的过程 4.养分再利用:早期吸收进入植物体的养分可以被其后生长的器官或组织利用 5.生理酸性肥料:植物选择性吸收后导致环境酸化的肥料 二、简述NO3-N吸收与同化过程,影响因素(10分) 1、以NO3-形式主动吸收 2、经过硝酸还原作用分两步还原为NH4+,然后同化为氨基酸,再进一步同化。 3、影响因素:(1)硝酸盐供应水平当硝酸盐数量少时,主要在根中还原;(2)植物种类木本植物还原能力>一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植物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其还原强度顺序为:油菜>大麦>向日葵>玉米>苍耳(3)、温度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高,所以也可提高根中还原NO3--N 的比例。(4)、植物的苗龄在根中还原的比例随苗龄的增加而提高; (5)、陪伴离子K+能促进NO3-向地上部转移,所以钾充足时,在根中还原的比例下降;而Ca2+和Na+为陪伴离子时则相反; (6)、光照在绿色叶片中,光合强度与NO3-还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三、在小麦/玉米、小麦/水稻轮作体系中,磷肥应如何分配?为什么?(10分) 1、小麦/玉米轮作,优先分配在小麦上,因为小麦需磷高于玉米、小麦生长期温度的,对磷的需要量高。 2、小麦/水稻轮作,优先分配在小麦上,因为小麦需磷高于水稻、小麦在旱地,磷的有效性低于水稻季。 四、举6种元素,说明养分再利用程度与缺素症发生部位的关系(10分) 氮磷钾镁,再利用能力强,缺素先发生在老叶。 铁锰锌,再利用能力低,缺素先发生在新叶 硼和钙,再利用能力很低,缺素先发生在生长点 五、什么是酸性土壤, 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是什么?(10分) 1 酸性土壤是低pH土壤的总称,包括红壤、黄壤、砖红壤、赤红壤和部分灰壤等。 2 主要障碍因子包括:氢离子毒害、铝的毒害、锰的毒害、缺乏有效养分 六、双子叶植物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对缺铁的反应机理是什么?(20分) 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在缺铁时,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活性提高,增加对Fe3+的还原能力,质子和酚类化合物的分泌量加大,同时增加根毛生长和根转移细胞的形成,其适应机理称作机理Ⅰ。 1) Fe3+的还原作用机理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缺铁时植物根系表面三价铁的还原能力显著提高。 2) 质子分泌:机理Ⅰ类植物根细胞原生质膜上受ATP酶控制的质子泵受缺铁诱导得以激活,向膜外泵出的质子数量显著增加,使得根际pH值明显下降酸化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增加根际土壤和自由空间中铁的溶解度,提高其有效性;二是创造并维持根原生质膜上铁还原系统高效运转所需要的酸性环境。 3) 协调系统:对机理Ⅰ植物而言,缺铁不仅诱导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的形成与激活,而且诱导质子泵的激活,这两个过程之间不论是在发生的时间,还是在发生的部位上,都是密切配合、协同起作用的。这一协同系统保证了植物在缺铁时,特别是在高pH环境中,也能有效地还原Fe3+ 。

土壤肥料学试卷及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土壤 2.最小养分 3.土壤孔隙性 4.土壤宜耕期 5.土壤地带性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相组成的,固相约占土壤总体积的___ _____,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 土壤矿物质来自________,其矿物组成按其成因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 土粒根据其大小和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其中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由原生矿物组成。 4. 土壤胶体是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 土壤热量主要来源是________,同一地区的不同土壤,土壤温度差异较大除了与土壤热量平衡有关外,还与土壤________和________等热特性有关。 三、选择(5分,每题1分) 1. 土壤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 A. 土壤矿物质 B. 土壤有机质 C. 土壤肥力 D. 土壤胶体 2. 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导热率与土壤容重的关系是()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关 D. 不确定 3. 不同质地的土壤田间持水量不同,田间持水量最大的土壤是() A. 砂土 B. 壤土 C. 粘土 D. 不能确定 4. 土壤比重(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中的() A. 土壤质地 B. 土壤矿物组成 C. 土壤容重 D. 孔隙状况 5. 下列几种土壤中最不理想的一种是() A. 上为砂土(20cm),下为粘土(60cm) B. 粘质土壤(地下水位高) C. 粘质土壤(地下水位低) D. 壤土 四、问答题(25分) 1. 土壤水分含量有哪些表示方法?(5分) 2. 什么是土壤结构?如何进行土壤结构的管理?(5分) 3. 为什么南方的土壤常向酸性度方向发展?是否南方土壤均属于酸性?(5分) 4. 试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0分) (肥料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必需营养元素 2.生理碱性肥料 3.截获 4.营养失调 5.离子拮抗作用 二、填空(10分,每空0.5分) 1. 高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________种,按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可分为________元素、________元素及________元素。通常把________称为肥料的三要素。 2. 所谓CN转折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在施用新鲜的作物秸杆时,因分解前的CN大于________,易发生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植物保护学名词解释

植物保护学名词解释 1、植物营养元素的再利用: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韧皮部运往其他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 2、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 3、微量元素:铁硼锰铜钼锌氯。 4、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5、营养元素:植物体所需的化学元素。 6、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7、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直接营养作用的化学元素。 8、有益元素: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良好刺激作用,或为某些植物种类、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必需。 9、强度因素: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

10、容量因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 11、化学有效养分:土壤中存在的矿质态养分。 12、土壤的缓冲因素(缓冲力或缓冲容量):表示土壤保持一定养分强度的关系。 13、截获:根直接从所接触的土壤中获取养分而不通过运输。 14、质流:植物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导致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 15、扩散:由于根对周围养分离子的吸收造成根表与周围土壤的养分浓度梯度差,土体养分顺着浓度梯度向根表迁移。 16、简单扩散:溶液中的离子存在浓度差时,将导致离子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17、根系密度:单位土壤体积中根的总长度。 18、养分累积:根对水分的吸收速率高于养分的吸收速率,这时根际的养分浓度高于土体的养分浓度。 19、养分亏缺:根系吸收土壤溶液中养分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4)

植物营养学试题(4) 一.填空:(每题1分,汁20分) K叶面喷Zn2+时.溶液的PH应调到()性。 2.石灰肥料的改土作用主婆是()?( 3.复合肥料的主要优点是()?( ?K硼主要分布在植物的()等器官。 5、作物缺俐多发在PH ()性的土壤上。 6、土壤中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有()和( 7.李比希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学说:()学说和()。 J作物体内的钾是以()形态存在,充足的钾肥可提商作物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増强作物的(), (),和()。 二、选择:(每题1分.计10分) 1.果树发生小叶病是缺少下列哪种元素() As硫氮C.钙D.锌 2.水ED在淹水期不适宜施用哪种氮肥() A.尿素氯化饮C、硫饮D、硝饮 3.作物新叶失绿,色泽均一.是缺哪种元素() A.氮B、钾C.硫D、镁 4.彩响丄壤中铜有效性的展主要的因素是() A. PH B、有机质含量C.水分D.温度 5.下列哪种氮肥不宜在甜菜上施用() A.尿素B、氮化钱C、硫钱D、硝钱 6.下列哪种元素可以调节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 A、硼钾C>铁D.钥 7.下列那种元素对大豆有特殊的作用() A.镁氏硅C.硒D.钻 8.施用哪种肥料最易引起上壤中Ca2+的流失() As尿素B、碳饮C.硫钱D.氯化钱 9.番茄脐腐病是缺少元素() A.铜钙C.钾D.镁 10.下列那种氮肥最易引起作物缺镁() A.硫饮 B.尿素 C.硝饮 D.硝酸钙 三.解释槪念:(每题3分,讣24分) 1.作物营养临界期: 2.绿肥的激发效应: 3.螫合态微址元素肥料: 4.交换性钾: 5.离子间协助作用: 6.丄壤养分强度因素: 7.活性镒: 8.: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 四.简答题:<11-26分)

土壤肥料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土壤肥料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撒施、条施、等;给果树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常用的方法有、放射沟施肥等。 2、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 3、不同矿质养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异很大,导致其再利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钙是典型的元素(难移动或易移动),再利用程度较(高或低)。 4、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必要 性、、。 5、土壤中养分迁移的方式主要有截获、、。 6、土壤孔隙类型中,砂土中孔隙较多,粘土中孔隙较多。 7、土壤导热性最好的措施为调节土壤中的含量;在相同含水状态下,砂土与粘土相比其昼夜温差(大或小)。 8、农业土壤最理想土壤结构体为,中性土壤的pH值 为。 9、在我国北方地区,花岗岩母质形成的土壤酸碱度为,石灰岩母质形成的土壤酸碱度为。 10、土壤水分含量测定的经典标准方法是,土壤pH测定方法有 等。 11、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包括离子、两个过程。 12、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截获、和 3种途径。 13、有机物质的C/N值为小于等于时,比较容易被分解。 14 、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可分为、和速效性钾三种 15、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 16、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有两个过程: 和。 17、土壤孔隙据大小和水分的有效性,分为三级、 和无效空隙。

18、在土壤中存在三种类型的水分运动:、 水汽移动。 19、土面蒸发过程区分为三个阶 段:、、水汽扩散阶段。 20、与矛盾的统一是自然土壤形 成的基本规律。 二、选择题 1、石灰性土壤上发生缺磷现象时,采用哪种方法解决较好() A. 增加磷肥用量 B. 施用生理碱性肥料 C. 施用中性肥料 D. 配合施用有机肥料 2、下列哪组肥料的混合是最不合理的()。 A. 硫铵—过磷酸钙 B. 硝酸铵—新鲜厩肥 C. 氯化钾—硝酸铵 D. 磷矿粉—硫酸钾 3、小麦后期追施氮肥往往可提高籽粒中粗蛋白质含量,籽粒品质() A. 却不一定提高 B. 却不受影响 C. 提高 D. 反而降低 4、作物生长停滞,老叶呈现紫红色,此时植物可能缺乏() A. 铁 B. 硼 C. 磷 D. 锌 5、作物苗期钾营养不足,主要是因为土壤中()含量少而引起的。 A. 矿物钾 B. 缓效钾 C. 速效钾 D. 有机质中钾 6、土壤有机残体的C/N比()时,往往会发生微生物与作物夺氮现象。 A. >25/1 B. <25/1 C. >15/1 D. <15/1 7、土壤中各级土粒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块、土团、土片等,把它们 称为()。 A. 土壤结构体 B. 土壤结构性

植物保护学复习题FXT

植物保护复习题及答案 (专科) 病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 类病毒:只有核酸(小分子RNA)而无蛋白衣壳的植物感染因子,称为类病毒。 病状:是植物全身或局部受侵染后外表出现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腐烂与畸形等。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垂直抗性:是由单个或者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控制,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它决定了品种的定性反应,抗病或者感病取决于所遇到的病原物小种。 病害三角关系:由感病的寄主植物,有毒力的病原物以及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这三者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植物病害的观点。 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相当于过去所提的专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 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毒素:指病原物产生的浓度很低便能毒害寄主细胞的代谢产物。 鉴别寄主:用于鉴别生理小种的寄主品种叫做鉴别寄主。 潜育期:指病原物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 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质粒:指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的DNA分子组成。 二简答题 1.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学特点是什么? 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的发生程度无大的变化,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的菌量和初侵染的发病程度。多为土传或者种传病害。多循环病害有多次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就可以有

土壤肥料学试卷

土壤肥料学试卷 (1)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2、土壤容量 3、闭蓄态磷 4、复合肥料 5、相对产量 二、填空(40分,每题2分) 1、土壤物理性黏粒与物理性砂粒的分界点是毫米。 2、作物缺氮时,首先出现缺乏症状。 3、有机质含量越高的土壤,其各种孔隙的数量也。 4、土壤养分到达根表面的途径有接触交换、和。 5、科学施肥的理论包括养分归还原理、、 和因子综合作用原理。 6、根据其分解程度,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分为新鲜的有机物质、 和 3大类。 7、土壤氮损失(或无效化)的途径有硝酸盐的淋失、、粘粒对铵的固定和。 8、我国土壤酸碱性从南向北的变化规律是。 9、对作物的有效性H2PO-14 HPO-24 PO-34。 10、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量高岭石。 11、根据其溶解特性,一般将磷肥分为、和难溶性磷肥3种。 12、土壤表层结皮实际上是土壤结构体。 13、作物对水的需要有和 2个关键时期。 14、岩石风化的最终产物是、黏土矿物和 。 15、根外营养又称为。 16、棉花对和微量营养元素反应比较敏感,所以应该注意施用这些营养元素。 17、有机物质中含有的养分大部分是,而化肥中的养分是。 18、作物体内钼的含量比较高时对作物本身没有危害,但对有危害。 19、施肥量的确定方法包括地力分级法、、地力差减法、肥料效应函数法、、氮磷钾比例法和计算机推荐施肥法。

20、土壤中铁有和两种价态。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蛭石是() A、次生矿物 B、原生矿物 C、水化氧化物 D、有机物与次生矿物的结合物 2、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 A、黏粒含量 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3、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A、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要低 B、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要高 C、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差不多 D、决定于其他因素 4、如果前茬是油菜,后茬是小麦,小麦施肥时应该()。 A、增加氮肥用量 B、增加磷肥用量 C、减少氮肥用量 D、减少磷肥用量 5、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铵的土壤,其pH值() A、升高 B、降低 C、不发生变化 D、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6、一般说来,当将旱地改作水田时,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增加,这主要是由于() A、磷酸盐的溶解 B、有机质分解加快 C、铁铝磷酸盐转化为钙镁磷酸盐 D、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 7、大白菜“干烧心”是由于缺乏() A、钾 B、镁 C、钙 D、锌 8、玉米“白化苗”是由于缺乏() A、铁 B、锌 C、氮 D、铜 9、如果有机肥料碳与氮含量的比例约为50:1,施入土壤后,土壤有效氮的含量() A、迅速增加 B、迅速降低 C、不发生大的变化 D、首先增加,然后降低 10、肥料三要素是指() A、氮磷钾 B、钙镁硫 C、氮磷硫 D、氮钾钙 四、问答题(20分,每题5分) 1、硼在作物体内主要起哪些作用? 2、15—10—2—B2是什么意思? 3、土壤盐基饱和度与土壤肥力存在什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