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高等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区域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区域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区域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封慧茹;陈军;铁易提别克
【期刊名称】《农业科学研究》
【年(卷),期】2017(038)004
【摘要】介绍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区域发展现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吉尔吉斯农业区域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吉尔吉斯农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其中楚河州、贾拉拉巴德州、奥什州以及伊塞克湖州农业发展相对较好,而巴特肯州、纳伦州和塔拉斯州的农业发展不具有优势.并提出吉尔吉斯农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总页数】8页(P48-55)
【作者】封慧茹;陈军;铁易提别克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16
【相关文献】
1.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研究 [J], 丁峰;马雪琴;蒲胜海;耿庆龙;单娜娜;王新勇
2.湖南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协调演进研究——长株潭一体化背景下湖南易家湾镇生态休闲旅游与特色农业协调发展研究 [J], 何文举;刘定平
3.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以甘肃为例 [J], 吕剑平;马亚飞
4.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甘肃为例 [J], 吕剑平;马亚飞
5.中国农业保险、农业贷款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王倩;王艳;朱莹;薛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库曼斯坦高等教育现状考

土库曼斯坦高等教育现状考

2019年第08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教育行政部门针对实际需求给予大力的支持,采取科学的政策与制度进行规范性处理,对于全面建设体育强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高效群众体育的发展质量在时代发展中具有重要性的意义。

2.2全面发展高校权证体育需要有效的将体育必修课、课外活动与体育文化活动相结合针对发展需求,持续不断的加强高效的体育课程,对于大学生而言实际上是必修课,另外必须将高校体育课程的更定位进一步的强化,确保高校体育课程在群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科学性的示范作用。

学生们通过所掌握的专业性体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将日常学习的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并且在课外锻炼等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确保大学生们毕业后能够对自身发展起到极大的驱动作用。

在此基础上,必须要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成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估,在此基础上与课外体育锻炼、参与度、健康意识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综合性的结合,以此为基础详细的分析与评估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将体育锻炼视为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关联体,进而对于高校群众体育健康长远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3高校群众体育的发挥要全面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任务一是,深入贯彻落实《高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方位的保障阿UN 广大学习者能够每天有1小时专门进行体育锻炼,进而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体质健康。

二是,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深入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领导力方面进行科学性的完善,将此项工作针对具体情况严格执行。

同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针对发展需求给予全方位的支撑,并采取科学规范的政策与法律制度进行有效处理,对于建设体育强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是,全国各个地区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的原则执行高效大学生竞赛制度。

全国高校学生运动会基本上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且定期开展专门的定向赛事,通过比赛有效的强化高校群众体育的顺利实施,确保学生们之间能够良好的互动,在此过程中全面宣传体育文化精神和文化底蕴。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经贸关系:历史、现状与前景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经贸关系:历史、现状与前景

·中亚经济研究·《新疆财经》2016年第1期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经贸关系:历史、现状与前景赵青松(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内容提要: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吉两国双边贸易额增长了约150倍,中国已是吉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吉尔吉斯斯坦也成为中国商品出口到中亚及独联体国家的集散地和转口贸易中心。

中吉经贸关系20多年来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始和曲折发展阶段、快速增长阶段、深化合作发展阶段。

2015年8月,吉国正式加入欧亚经济联盟,这将给中吉经贸合作带来新的挑战,中国需要加大对吉国的直接投资并转变贸易方式。

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动下,中吉经贸合作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中国;吉尔吉斯斯坦;经贸关系;历史、现状与前景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76(2016)01-0066-08DOI:10.16716/ki.65-1030/f.2016.01.008 自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之后,“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提升为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

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 All Rights Reserved.设的核心区域,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战略地位。

中国在中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利益,中国已经与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建立了多层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吉两国的经贸合作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已成为吉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

在此背景下,客观评价中吉两国经贸发展的历程,引导其朝着有利于双方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吉尔吉斯斯坦的研究主要基于地缘政治、文化及国别经济视角。

艾莱提·托洪巴依(2013)研究了吉尔吉斯斯坦的“颜色革命综合征”及其政局走向;雷琳(2014)分析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南部移民潮问题;闫鹏(2013)研究了美国对吉尔吉斯斯坦文化输出政策的调整和实施困境等问题。

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教育前景及教育模式探讨

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教育前景及教育模式探讨

2012年第1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2,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8期)Total No .288收稿日期:2012—09—28作者简介:马新军(1968—),男,新疆喀什人,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双语教育,维汉语法对比。

祁伟(1971—),男,新疆喀什人,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成员。

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育,双语教育。

杨文革(1967—),男,新疆库尔勒人,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院长,副教授。

研究方向:双语教育,应用语言学。

项目简介:本文为新疆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科研课题研究项目“中亚汉语专业留学生学历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XYY023)阶段性成果。

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教育前景及教育模式探讨马新军1,祁伟2,杨文革1(1.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2.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9)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新疆高校留学生汉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的前景,并针对这些问题讨论适合新疆中亚留学生汉语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特点;模式;探讨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2—0061—04一、新疆留学生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一)留学生教育现状1.规模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其特殊的地缘优势、人文优势吸引了许多国家的留学生来疆学习。

近几年来,新疆留学生规模也有明显的增加(如下表所示)。

2000年 2010年新疆留学生数量发展情况一览表年代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人数4546828339517451127172628103745329443862.类别新疆高校留学生教育从层次上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类型。

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干族文化

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干族文化

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干族文化———外国学者们学术研究课题[吉尔吉斯斯坦]拉希德·尤素波夫东干文化在沙皇时期已是被研究的课题。

但这是肤浅的一些研究,没有系统性。

仅仅在苏联时期,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东干人中出现了第一批知识分子。

当时组建了一些首先研究东干语的学者专业组,那个时期在这些专业组中已有了第一批东干族学者代表。

具有典型的代表作品为以苏联语言学家巴力瓦纳夫教授与年轻的语言学家尤素夫·杨尚幸的合作学术研究。

虽然在苏联那些年政治环境不容许完全按规定的大纲完成学术作品,但巴力瓦纳夫教授与尤素夫·杨尚幸的合作学术研究奠定了东干语言知识的基础。

苏联在1954年对东干族文化开始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当时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成立了新的分支机构———东干文化部门,以后改为东干语言学部。

在这50年里这个学术分支的学者们在东干语言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一点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学术界都是承认的。

在苏联时期,以各种合适的理由仅仅是苏联学者们研究不同关于东干语言学方面的课题。

但有例外,澳大利亚的达耶尔女士、日本的桥本万太郎教授。

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东干学者们(民族诗人亚·十娃子和穆·苏山洛教授)与中国学者们建立了创作联系。

但是,一连串的客观原因,苏联和中国东干语言学创作方面的合作仅仅在30年后得到恢复。

吉尔吉斯语言学家、东干语言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在北京)胡振华教授是1989年第一批从中国到吉尔吉斯斯坦的学者之一。

1989年,可以被认为是苏联和中国东干语言学关系恢复的一年。

事实上,从中国来的东干语言学家在苏联解体后,接近20世纪90年代末已开始了严肃的调研工作。

毫无疑问,胡振华教授的博士生丁宏女士也是第一批对中亚和哈萨克斯坦东干文化严肃调研的一位。

她出版了专题学术著作《中亚东干族文化》。

据专家们的观点,它对东干族语言具有重大的贡献。

吉尔吉斯斯坦传媒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传媒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传媒业现状及发展研究作者:罗彬来源:《对外传播》2017年第09期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东北部,1991年8月31日宣布成为享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全国有500多万人口,国土面积19.99万平方公里,吉尔吉斯斯坦是最早接受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独联体国家之一,媒体独立于政府。

在吉尔吉斯斯坦,民主的发展超越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吉尔吉斯斯坦宪法明确规定了媒体是一个公民行使言论自由的平台。

自独立以来,吉尔吉斯斯坦的传媒业在该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了解吉尔吉斯斯坦国情、社情以及民情,与该国社会各界进行交流的主要渠道。

一、吉尔吉斯斯坦传媒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吉尔吉斯斯坦传媒业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沙俄时代、苏联时代及独立至今的传媒业。

沙俄时代的传媒业以《比尔日瓦斯农业》《比什凯克公报》为代表,主要刊登各种商品供求信息以及时政新闻,后来又陆续发行了《边疆报》《通讯报》《无产阶级之声》《红色早晨》等报纸,主要宣传苏维埃政权的各项方针、政策,鼓动人们参加革命。

苏联时代吉尔吉斯斯坦传媒业主要有《自由之山报》《苏维埃吉尔吉斯坦》等报纸,这些媒体在阐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新生活、新思想,巩固苏维埃政权,奠定社会主义建设基础,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及在保卫祖国、打击敌人、鼓舞人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1年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传媒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1992年7月2日颁布实施了《吉尔吉斯共和国媒体法》,规定媒体是公民自由表达意见和获取各种信息的平台,国家机关和各类社会、商业组织和私人都有权建立媒体。

国家没有新闻检查和管理媒体活动的国家机关,法律只保护构成国家秘密的信息。

1998年全民公决通过的《吉尔吉斯共和国宪法》修订和补充案引入了不得制定限制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法律。

2003年通过了新编纂的《吉尔吉斯共和国宪法》,规定新闻权利和自由受宪法保护。

关于分析当前吉林省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现状的研究

关于分析当前吉林省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现状的研究

理论研究新课程NEW CURRICULUM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学已经将培养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并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内知名的民办高校已经开始了国际化的尝试。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给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

它具有国际观念、全球意识;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全球范围内就业;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

一、吉林省民办高校国际化的总体概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网数据,吉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从合作对象和地区分布看,外方合作者主要来自经济发达、科技及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如英国占比12%、美国占比28%、澳大利亚占比14%。

另外,由于吉林省利用地域优势,与俄罗斯、韩国等国开展了较多的合作项目,占比25%。

近年来我省民办高校外事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全省高校出国留学人数增加,回归率高;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华留学生在我省民办高校学习,建设和完善了一些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以及外语授课专业课程,培养了一批亲华、友华、知华的力量;与多个国家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一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课程、教材和师资促进了高校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培养了一大批外向型和应用型人才;通过引进国外智力,促进了我省民办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提高了教学和科研能力,解决了一批重点和难点课题;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二、吉林省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的SWOT分析1.strength优势在全方面国际化成为发展方向的现今,全省民办高校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十分活跃,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意识国际化。

吉尔吉斯斯坦介绍

吉尔吉斯斯坦介绍

在楚河州托克马克市以南15公里处,有中世纪布拉纳古城遗址 和清真寺高塔(通称布拉纳塔,始建于公元11世纪)。
•在塔拉斯河上游,有吉尔吉斯族传说中的民族英雄玛纳斯的纪念陵墓(始 建于公元14世纪)。这座陵墓是当时中亚流行的正门穹顶砖结构。平面布局 呈圆形,圆顶和圆形正门上面覆盖有天幕,人口处有矢状壁龛,正面镶砌 着装饰精美图案和题词的赤色陶砖。
们狩猎、耕耘的情景和载歌载舞的场面。
在伊塞克湖的南侧,有一 个小镇叫Tamga,可以在此 住宿。天山山脉北麓的伊塞 克湖,Issyk是唐玄奘取经西 行途经之地。在中国古书称 为热海或大清池。它跨吉尔 吉斯与哈萨克间,汇集天山 山脉流下的雪水,天山倒影 是伊塞克湖的著名景观。在 平静的湖泊上可见到将新疆 与吉尔吉斯相隔的壮丽天山。 从吉尔吉斯这侧的伊塞克湖 向天山望去,可见湖光山色、 美景如画。伊塞克湖是世界 上第二大之高山湖,面积达 6,230平方公里。
。 泻千里的雪山融水和清新的空气吸引着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对外经济贸易
在苏联时期,吉尔吉斯坦主要通过联盟中央进行对外经济 联系。
由于苏联时期实行地区劳动分工政策的结果,吉没有形成 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独立后,对外依赖性很大,主 要是对独联体其它国家的依赖性很大。
1998年12月20日,吉尔吉斯斯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同国外进行技
教育
全国共有各类学校近2200所,在校生共计约 108万,教师约7.2万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80 多所,在校生约4.3万人。高等院校49所,在校 生约25万人。著名高校有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 学、吉美中亚大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吉俄 斯拉夫大学、奥什大学等。
2007年10月14日下午,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 克人文大学校长穆萨耶夫、该校孔子学院院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尔吉斯斯坦高等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范祖奎、易红• 2012-05-30 22:05:38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内容提要: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教育一直延续原苏联的教育体系。

1991年独立后,吉尔吉斯斯坦高等教育发展比较迅速,政府比较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建立了教育的相关法律,提供了优质教育发展的保障,加强了国际交流。

关键词:吉尔吉斯斯坦;高等教育;现状中图分类号:G649.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30(2011)04—0091—04作者简介:范祖奎,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易红,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高等教育较为普及的国家,其高等教育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1991年独立后,政府更加重视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促进了该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学校近2000所,高等院校52所,在吉尔吉斯斯坦,每年有8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但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就业却是该国政府面对的大难题,主要是因为吉国年轻人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

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改革,使各类高等学校都有了显著的发展。

一、吉尔吉斯斯坦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1.高校整体概况吉尔吉斯斯坦政府认为,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高等教育来发展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规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借助于高等教育来改善人的能力和知识,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既能加速经济的增长,也将决定国家的未来发展。

因此,吉尔吉斯斯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高等学校的发展。

2002~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高等学校总数由46所增加到52所,9年间增加了6所。

其中,国立高等学校的数量由2002年的31所减少到2004年的28所,接着又增加到2010年的32所;而非国立高等学校的数量从2002年的15所减少到2004年的13所,而后又发展到2009年的20所,已占到高等学校总数的38.5%。

此外,吉尔吉斯斯坦还与外国联合创办了10所高等学校,如美国中亚大学、吉尔吉斯—土耳其、吉尔吉斯—玛纳斯大学、吉尔吉斯—俄罗斯斯拉夫大学、吉尔吉斯—乌兹别克高级工学院和奥什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大学等。

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高校人数为233065人,比2002年增加了33965人,差不多增加了16.6%,其中国立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人数增加了18.4%,而非国立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人数增加了2倍多。

到2010年尽管非国立高等学校的数量占到了38.5%,但是在校大学生人数仅占11.3%,88.7%的在校大学生仍集中在国立高等学校。

2.高等院校的类别构成吉尔吉斯斯坦全国有32所国立大学,20所私立或业余大学。

国立大学大多是综合性大学,著名的有吉尔吉斯民族大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等院校,国立大学基本以自费学生为主,该国高校目前的热门专业为信息、海关、法律、经济等专业。

全国有29所院校设有奖学金生招生权。

奥什法律学院、比什凯克法律学院、吉尔吉斯经济学院这3所大学是自筹资金建立的,这三所院校80%的学生是自费生,20%的学生是奖学金生,自费生大约为1万人左右。

3.学生类别构成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高校学生人数为233065人,全日制学生为131000人,占到了56.2%;电大学生为101000人,占43.1%;业余大学为1940人,占0.7%。

其中奖学金生比例较少,人数为29500人,占12.4%;自费本科生204000人,占87.6%。

普通4年专业的学生每年缴纳学费1.6万~1.7万索姆左右,所以高等教育还是以收费为主;建筑类本科为5~6年,每年学费为2万索姆左右;医学类本科为5~6年,每年学费为2.5万~3万索姆,建筑类和医学类的奖学金特别难拿,除了成绩优异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硕士每年的学费为1000~2000美金不等,主要是根据各个高校在该国的知名度而有所区别。

二、吉尔吉斯斯坦高等学校的师资现状1.教师概况全国主要教育、科研机构都集中在比什凯克市和奥什市。

截至2010年,在52所高等学校中有教师10000名左右。

其中,博士350名,占3.5%;副博士2000多名,占20%;硕士5年毕业的可以担任老师。

全国高等院校有500~600名教授,占5%~6%。

高等院校的工作和教师的业绩考评有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总统直接领导下直接对各个高校和教师进行工作考评。

2.学制现状吉尔吉斯斯坦高等教育层次中学士分为本科4年和本科5年两种,根据高等教育大纲的要求,有证书的专门人才的培养期限不少于5年(如医学、建筑学长达6年)。

硕士是本科4年毕业后按照硕士的培养方案继续学习,为期不超过2年,还有一种是本硕连读的学制5年;博士一般是2~3年。

吉尔吉斯斯坦高等教育多层次的学制结构非常灵活,它允许学士、专门人才获得毕业证书后,通过各自不少于一年半相关专业速成培养方案的学习,可以分别获得专门人才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随着各类高等学校数目的增加,居民中大学生数量也大幅上升,由1980~1981学年每万名居民中拥有152名大学生猛增至2002~2003学年每万名居民中拥有397名大学生,发展到2009~2010学年的每万名居民中拥有466名大学生,国民受教育程度较高。

三、吉尔吉斯斯坦高等教育外语教育特色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教育标准对每个专业都做了详细的标准规定,但这些规定都是参照俄罗斯高等教育标准的,现以吉尔吉斯民族大学为例就外语特色进行分析。

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是吉尔吉斯斯坦创办最早的一所著名的综合大学。

它是吉尔吉斯斯坦教育、科学、文化的主要中心。

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现有18个系、68个教研室。

其中,吉尔吉斯语言文学系,开设吉语实践、民族文学理论与历史、国语理论与实践及吉尔吉斯语言学、吉尔吉斯文学等教研室;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开设俄语、俄罗斯文学理论与历史、外国文学、俄语理论与实践等教研室;历史与地区学系,开设历史、吉尔吉斯斯坦史和吉尔吉斯学、地区学和世界民族史3个教研室;地理系,开设地理学、自然资源利用和旅游等教研室;法律系,开设刑事侦查、国家法制和经济法律等教研室;国际关系系(1995年),开设有法文、中文、西班牙文、日文、土耳其文、意大利文和德文等专业以及世界主要地区概况和国际关系理论等课程;维吾尔语言文学系(1994年);新闻系(1994年),设有两个教研室;东方学系(1995年);军事系(1995年1月6日,在原军事教研室的基础上创办)。

目前,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有来自国内几十个民族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大约2.8万名学生。

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俄语专业的总学时为4600学时,其中吉尔吉斯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时为3650学时。

吉尔吉斯民族大学俄语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其总课时为4728学时,而俄语总课时为1590课时,占总课时的33.6%,该课程设置有以下特点:(1)强调发音训练,突出语言学理论和俄语方言、修辞等基础学科的教学;(2)俄罗斯语言教学紧密结合社会学、历史学、比较学,突出俄语文学形式和方言的多样性;(3)详细介绍了俄语的特点、起源和现代发展阶段;(4)对拼写、标点、语言系统、语音系统、词汇、语用、语法词典编撰等都做了详细规定;(5)词汇应用领域区分较细(日常生活术语、科学术语、官方术语),突出了文化风格特点、官方理念、小说风格、科学风格的主要特点。

四、国外高校在吉尔吉斯斯坦办学现状吉尔吉斯斯坦开设了与外国合办的高等学校。

如吉尔吉斯—俄罗斯斯拉夫大学、吉尔吉斯—美国中亚大学、吉尔吉斯—土耳其玛纳斯大学、吉尔吉斯—乌兹别克高级工学院和奥什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大学等。

2010年,在吉尔吉斯斯坦高等学校有80名外籍教师。

根据国家制定的知识和21世纪发展纲要,数以百计的吉尔吉斯斯坦男女青年赴外国留学。

例如,到独联体国家进修学习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就有500多名(其中,在俄罗斯学习的有244名、在塔吉克斯坦有50名、在乌兹别克斯坦有115名、在乌克兰有4名、在哈萨克斯坦有115名)。

到中国新疆留学的研究生、本科生、非学历生就有3700多人。

吉尔吉斯—俄罗斯斯拉夫大学是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办的一个分校,该校有教师560人左右,学生4000人左右,学校是一所同时受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双重领导的国立高等学府,学校的教学计划根据俄罗斯和吉尔吉斯两国的教学大纲制定而成。

学校有自然科学系、经济系、法律系、人文系、国际关系系、医学系、函授系7个系,主要的专业有:物理、气象学、采矿生产的物理过程、非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交通组织及运输管理、监测和诊断方法、网络与交换系统、建筑学、水利水电工程、房地产评估和管理、供水和污水处理、法学、组织管理、经济理论、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金融和信贷、文学、历史、哲学、广告、心理学、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宗教、医学等,学校毕业生将颁发两国政府承认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校实行多层次教育大纲,可授予学士学位、专家证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该校在吉尔吉斯教育界影响最大。

美国中亚大学是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所在中亚采纳美国课程风格、依照美国模式运作,并以民主、言论自由的价值观和正直诚实的学术理论为理念的高等学府,是为整个中亚服务的大学。

美国中亚大学现有教师180人,本科学生1200人,开设了美国概况、人类学、新闻学、欧洲概况、国际政策比较、国际商贸权、软件工程、心理学、社会学、商务管理、经济学11个本科专业。

每个专业的入学考试标准较高,要考数学和英语两科,对这两科的要求不同,如美国概况专业、国际商贸权两专业要求英语TOEFL+数学两门要达到85分。

由于美国中亚大学收费比较高,学生入校后学习都比较努力,该校在吉尔吉斯斯坦教育界影响比较大。

美国中亚大学是在该地区可授予两种证书的唯一学府,它采用了国际标准的学分制,它的声誉和学位被世界所认可。

该校所有毕业生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几乎都得到了好的工作职位或者毕业后继续深造。

许多毕业生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其中包括耶鲁大学、剑桥大学、伦敦财经学院、中欧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查理大学、汉堡大学、印地安那大学以及其他重点学校。

在一些专业里有65%的毕业生被西方高等学校所接受并继续深造,其他毕业生被吉国政府和国防部以及外资和合资企业所聘用。

吉尔吉斯—土耳其玛纳斯大学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土耳其两国联合创办的一所大学,现有教师200人,本科学生1300多人,博士和硕士有53人,有经济学、法律学、医学、国际关系、建筑设计、信息学6个专业,该校对所有的吉尔吉斯斯坦本科生免收学费、免书本费、每月发放1000索姆生活费,成绩特别突出的加倍奖励,这样吸引了大量的吉尔吉斯斯坦学生到该校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