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管理汇总

单病种管理汇总
单病种管理汇总

关于印发《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部门、科室: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及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今随文下发,请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附件1 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及其工作职责

附件2 部分单病种质控指标标准值

附件3 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表单(控制性表单)

附件4 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表单(指导操作性表单)

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及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运用在诊断、治疗、转归方面具有共性和某些重要的具有统计学特性的医疗质量指标,用数据进行质量管理评价。通过单病种质控,对疾病诊疗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及终末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诊治技术,评价医师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合理,进行持续改进。

二、实施计划

1.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同时在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在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中主要负责制订实施规划,确定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病种;协调单病种质控实

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相关的培训;审核单病种质控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确定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及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的职责(附件1)。单病种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二级管理,并将此纳入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计划。

2.病种选择

2.1 单病种选择原则:选择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选择覆盖率较大的病种;选择最能代表临床科室医疗特色的病种;病种能对应一个明确的ICD-10编码或一定的编码范围。

2.2单病种管理病例纳入标准:诊断明确者;只有一个出院诊断(可包括该疾病引起的合并症)的病例,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对于某些病种,除须符合以上两条外,还须符合规定的治疗方式,如一些内科病种须是以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病例,外科病种则须是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病例,否则应予以排除。2.3 单病种管理病例排除标准:住院期间曾经转科的病例;入院后48小时内死亡的病例;虽已确诊,但未完成正常治疗而出院的病例,即未达到出院标准而出院的病例。

2.4 目前实施单病种管理的病种: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四个病种“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脑梗死”、手术相关“围手术期预防感染”作为我院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病种,待时机成熟逐步推广。

3.确定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以医疗质量的过程质控指标为主,同时考核重要的终末质控指标,

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分析

单病种质量监测年度总结分析 为了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结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09]757号)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0〕909号)的要求,我院于2014年将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管理”列入重点工作。本着充分体现以“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为主题,以“医疗质量、病人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为核心的目的,结合本地区及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并将此方案挂于医院内网,在我院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儿科、产科及外一科、外二科、外三科分别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成人;脑梗死、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剖宫产及围术期预防感染7个单病种质量监控。通过两年来的单病种质量效果监测,我院在提高诊断技术、规范医疗行为、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病人的满意度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改善,尤其在围术期预防感染监测中有明显的变化。现将两年来对我院单病种质量监测结果汇总如下:

预防抗菌药物使用年度对比趋势图 200 400600800100012001400 16001800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在两年的观测及追踪中,虽然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与

安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就是: 1、我院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测起步较晚,网络直报系统建立不及 时。 2、医院对单病种质量管理培训缺乏,使得医务人员对单病种质量 管理重视与认识程度不强。 3、职能部门监督力度欠缺。下科室督导频度不够。 4、实施过程中多科协作流程不顺畅。 改进措施: 1、医院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单病种质量管理培训”,包括患者 的知情同意相关制度、表格的规范化填写、单病种实施的各项工作流程、满意度调查等。 2、建立医疗、质控、护理、院感、医技、统计、药剂科等合作协 调机制,相关科室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保障患者从急诊—门诊—医技—住院服务流程的连续性,对单病种诊疗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及时收集监测指标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医院对单病种病人费用实行限价管理,科室进行平均医疗费用 成本核算,对单病种按照限额进行收费,控制平均住院日,落实单病种质量控制监测各项指标。 4、质控办及时收集、汇总单病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进行总结分析与反馈,并及时督导整改。

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一、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7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 二、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事管理、信息统计、临床医技、病案管理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定期检查全院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实施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和考评奖惩。 三、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在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指导下,由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具体实施,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任组长,组员包括科内医疗人员、护理人员、临床药师和其他相关责任人。 四、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要组织科室相关人员学习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 五、各实施小组设定专人负责网上信息上报,使用卫生部统一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系统”(http://www、cha、org、cn/quality)上报相应病种信息,并由本小组副高以上的专职人员最后对网上直报的信息进行审核确认。 六、临床科室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每月对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进行评估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各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督促整改落实,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七、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一)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二)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 (三)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四)经济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 八、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管理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单病种管理的相关信息。 九、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对每个纳入单病种管理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每季度汇总分析,上报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实施单病种管理的相关卫生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合实施小组上报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科室落实。 十、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单病种管理依从性检查,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实施单病种管理的依从性检查,每个季度分析评价依从性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十一、奖罚 医院将单病种质量考评结果纳入医疗质量检查考评体

单病种管理汇总

关于印发《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部门、科室: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及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今随文下发,请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附件1 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及其工作职责 附件2 部分单病种质控指标标准值 附件3 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表单(控制性表单) 附件4 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表单(指导操作性表单)

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及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运用在诊断、治疗、转归方面具有共性和某些重要的具有统计学特性的医疗质量指标,用数据进行质量管理评价。通过单病种质控,对疾病诊疗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及终末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诊治技术,评价医师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合理,进行持续改进。 二、实施计划 1.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同时在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在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中主要负责制订实施规划,确定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病种;协调单病种质控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相关的培训;审核单病种质控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确定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及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的职责(附件1)。单病种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二级管理,并将此纳入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计划。 2.病种选择

单病种管理规定

单病种管理规定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x x x x x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的要求,特制定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一、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 二、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事管理、信息统计、临床医技、病案管理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定期检查全院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实施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和考评奖惩。 三、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在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指导下,由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具体实施,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任组长,组员包括科内医疗人员、护理人员、临床药师和其他相关责任人。 四、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要组织科室相关人员学习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 五、各实施小组设定专人负责网上信息上报,使用卫生部统一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系统”上报相应病种信息,并由本小组副高以上的专职人员最后对网上直报的信息进行审核确认。 六、临床科室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每月对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进行评估分析,

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各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督促整改落实,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七、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一)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二)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 (三)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四)经济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 八、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管理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单病种管理的相关信息。 九、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对每个纳入单病种管理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每季度汇总分析,上报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实施单病种管理的相关卫生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合实施小组上报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科室落实。 十、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单病种管理依从性检查,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实施单病种管理的依从性检查,每个季度分析评价依从性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十一、奖罚

单病种管理患者住院须知

No:1.2.3.1 威宁东风医院单病种 管理患者住院须知 尊敬的同志: 您好!欢迎您来我院就诊,我院将竭诚为您服务,为使您迅速恢复身体健康,将努力降低您医用费用,从 2015年 5 月起,我院全面推行了部分单病种诊治服务,我院对您的初步诊断,认定属于我院开展的单病种诊治疾病范围,请您务必仔细阅读理解以下内容并积极主动配合。 1、推行“单病种质量管理”,是我院为缓解患者“看病贵” 所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其目的是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但绝不降低医疗服务质量。 2、我院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原则是治好病,并最大程度地为患者节约费用,故病人在住院期间,应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医护处置及诊治医嘱。 3、根据您的诊断:如您住院期间经医生仔细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并发症需要治疗的,将不属于单病种管理范围,转入非单病种诊治范围。 4、须特别指出,“单病种质量管理”不是“包治”,其疾病的诊治同样存在不可抗拒的医疗风险及一切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若出现并发症、危险及意外,望患者及其家属予以充分理解并主动配合医疗工作。 5、您入院后请及时在本院收费处交齐住院费,出院时按医嘱办理出院于续,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缴费和延迟办理出院手续,如有延误,责任自负。 患者签名:威宁东风医院 家属(监护人)签名: 年月日医师签名: 年月曰

威宁东风医院 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贯彻落实卫计部、省卫计厅、卫计局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 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有效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我院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工作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主要负责制定单病种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相关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个案管理员负责与实施小组、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记录本(7781)

妇产科单病种质量控制 管理记录本 甘孜州人民医院

目录 1.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成员名单 2.单病种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3.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4.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流程 5.单病种质量管理培训记录 6.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

妇产科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主任张玲娟 负责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的政策制度的传达以及落实实施情况,人员分配安排,单病种病例审核,总体监督 副组长:护士长朱玲 协助组长进行监督实施工作,定期审查单病种落实实施情况,并召开质量控制评估改进会议 组员:方竞副主任医师,陈丽主治医师、冷逸玫主治医师,谭剑主治医师,亮亮住院医师,规培医师钱学飞负责书写评估改进报告

单病种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主要负责本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知识,严格按照卫生部公布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单病种管理,定期梳理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情况,并及时上报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评估会议,根据本科室单病种管理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2.对本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3.对病种的质量、费用及成本进行分析评估; 4.对进行病种质量监控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5.参与院内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6.定期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报告工作开展情况相关信息等。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结合我院临床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是在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指导下,由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具体实施,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二、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要建立单病种管理登记簿记录患者进入或离开管理的相关住院信息; 三、单病种质量考核与督查的控制指标: (一)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二)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同病种一周内再住院率; (三)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四)常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严格执行专科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 (二)坚持三级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解决方案.doc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改进与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 也是综合医院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更好地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09〕757号)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大姚县人民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目的 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一)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 单病种名称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 急性心肌梗死( AMI) 心力衰竭( HF) 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 组长) 脑梗死 ( 副组长) 髋、膝关节置换术 ( 组长) 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感染各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 ( 副组长) 三、工作职责: (一)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在单病种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决定改进意见及提出奖励建议。 (二)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 根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向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改进与修订服务流程、制度及诊疗规范的建议。规范所负责病种的临床诊疗行为, 组织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 努力达到该病种的质量控制标准。 (三)质控办:根据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 监控临床

医疗与服务过程, 促进服务流程的完善和临床服务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采用历史对照法( 实施前后数据分析对比)或对照组方法(不同医院或本院不同病区间进行数据分析对比),进行定期效果评估。 (四)医务科:负责监督单病种质量控制科室执行该病种的诊疗规范, 建立与有关病种相适应的急诊“绿色通道”以及辅助科室的连贯服务流程与规范。 (五)执行科室职责: 认真执行相关诊疗规范, 杜绝相关单病种诊断和治疗的随意性, 提高出院诊断准确率; 准确完整地记录住院病历的相关信息, 保证病案信息、医嘱信息的准确与完整性; 加强随访及健康教育工作。 (六)护理部: 组织制定单病种护理规范及工作流程, 协助医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保证病区护理人员认真落实。 (七)麻醉科:负责制定单病种手术麻醉的规范和工作流程, 并保证落实到位。 (八)药学室: 参与制定单病种的用药规范, 并负责监督。 (九)病案室: 负责监督单病种的病历首页规范化管理, 保证疾病编码的准确性, 配合临床科室单病种上报的病案统计和调阅工作。 (十)信息科: 协助解决各病区单病种上报链接问题; 统一科室代码, 规范归口管理; 利用电子病案或HIS系统获取单病

什么是单病种管理

什么是单病种管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什么是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 单病种管理又称临床路径,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组成员共同制 定的一种照顾模式,它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按一定模式接受治疗护理.它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 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表),其功能 是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医院服务,以控制诊疗质量和经费,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 作模式. 简单的说:单病种管理(又称临床路径)是由医生护士与其他人 员对一特定的疾病,做最适当的有顺序和时间性的计划安排,以 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护质量.临床途径要求通过专家小组的协商来设计最佳的治疗计划,避免由于医生水平不同造成病人的治疗效果不同,减少医生临床处理的随意性,而不是硬性的规定. 而当前"单病种限价收费"是指对单一病种从确诊入院,检查治 疗到治愈出院整个过程限定最高的医疗费用,是单病种管理(临 床路径)目的之一. 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的管理思想

通过规范医疗过程,减少同一病种的不同病人,不同医生的医疗 差异,它把病人病情和诊疗过程可以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医生可以一目了然地获取病情和治疗过程的总体情况,进而 保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因而临床路径运用于医院管理所体现出 的特点在于: (1)完整性:它是在对绝大多数同种疾病或状态下病人的有效的 临床诊疗过程的归纳统一的基础上,由提供医疗照护的有关专家 成员共同研究制定的最佳处置方式; (2)合作性:以病人为中心设计出标准的诊疗流程,规范了各级, 各类医务人员的诊疗流程,整合和强调部门间的横向联系与沟通; (3)时效性:强调各项处置活动及治疗的时间性,减少住院日; (4)满意度:通过向病人及家属做宣传教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医 患关系,促进了医院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增加了病人及家属 满意度;通过标准的诊疗流程,医院内各部门,各专业人员沟通合 作加强,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工作人员满意度也相应提高; (5)差异性:它承认个案差异和例外情况存在,这包括病人生理, 心理,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总结个案差异,能及时发现医 院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工作改进;

单病种管理登记本2

单病种管理记录本 科室: 年份: 孝感中心医院医务部

目录 1.孝感市中心医院单病种目录与质量控制指标 2.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成员名单 3.单病种质量管理小组职责、个案管理员职责 4.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5.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流程 6.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方案 7.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分析(各科室自己写) 8. 孝感中心医院_______科单病种质量管理月统计报告 9. 孝感中心医院_______科单病种质量管理季度统计报告 10.孝感中心医院_______科病种质量管理培训记录 11. 孝感中心医院_______科单病种管理登记表

附件1:孝感市中心医院单病种目录与质量控制指标 单病种目录 1、急性心肌梗死 AMI 2、心力衰竭 HF 3、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住院) CAP 4、髋关节置换术 HIP 膝关节置换术 KNEE 5、脑梗死 STK 6、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7、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住院) CAP2 8、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PIP 9、剖宫产 CS 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11、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 DVT

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 ICD- 10 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 (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I21.0-I21.3,I21.4,I21.9) (一) 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 ( 有禁忌证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 (二) 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 再灌注治疗 ( 仅适用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到院 30 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2.到院 90 分钟内实施 PCI治疗; 3.需要急诊 PCI患者, 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 须转院。 (四) 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 ( 有适应证, 无禁忌证者) 。 (五) 有证据表明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CEI) 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 ARB) 、他汀类药物, 有明确适应证, 无禁忌证。 (六) 有证据表明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 有明确适应证, 无禁忌证。 (七) 血脂评价与管理。 (八) 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 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二、心力衰竭(ICD-10I50) (一) 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单病种结算管理办法(定稿)

xx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单病种结算 管理暂行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地委行署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积极探索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医保基金使用绩效,积极引导定点医疗机构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根据《xx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指导意见》(x人社发〔201x〕x号)和《xx地区办公室xx林业集团公司办公室关于印发xx地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办规〔201x〕x号)精神结合我x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单病种结算是指对一些病程相对单一且需要住院治疗的病种,在患者确诊入院后,根据标准化的临床路径接受规范化治疗并治愈或好转出院的整个医疗过程,确定一个统一的住院医疗费用定额标准,由医保基金和参保人员分别付费的方式。 第二章实施范围 第三条实施病种 根据疾病诊断和治愈标准明确、临床诊疗路径清晰、并发症与合并症少、诊疗技术成熟且费用稳定的常见病、多发

病先确定了实行按单病种结算方式管理的111个病种及定额标准。(病种及定额标准详见附件1、2)今后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实施病种。 第四条实施单位 xx地区内国有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 第三章医疗费用定额标准 第五条单病种医疗费用定额标准确定原则 (一)根据全区医疗消费状况,结合部分疾病的临床治疗特点,按照疾病诊疗路径相对类似,临床操作相对规范的原则,由xx卫计委组织专家组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级别及部分病种费用情况,通过临床调查与综合评估作出合理的定额参考金额,地区医疗保险局与医疗机构沟通后,按医疗机构类别分别确定各单病种医疗费用定额标准。 (二)全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别实行统一定额标准。 (三)单病种医疗费用定额标准含各项药品费、检查费、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治疗费、护理费、化验费、床位费、诊疗费等各项住院总医疗费用。 第六条 xx地区医疗保险局根据全区医疗消费水平变 化情况,适时合理调整单病种医疗费用定额标准。 第七条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及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将单 病种结算病种及医疗费用定额标准向社会公布。

什么是单病种管理

什么是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 单病种管理又称临床路径,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顾模式,它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按一定模式接受治疗护理.它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表),其功能是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医院服务,以控制诊疗质量和经费,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 简单的说:单病种管理(又称临床路径)是由医生护士与其他人员对一特定的疾病,做最适当的有顺序和时间性的计划安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护质量.临床途径要求通过专家小组的协商来设计最佳的治疗计划,避免由于医生水平不同造成病人的治疗效果不同,减少医生临床处理的随意性,而不是硬性的规定. 而当前"单病种限价收费"是指对单一病种从确诊入院,检查治疗到治愈出院整个过程限定最高的医疗费用,是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目的之一. 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的管理思想 通过规范医疗过程,减少同一病种的不同病人,不同医生的医疗差异,它把病人病情和诊疗过程可以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医生可以一目了然地获取病情和治疗过程的总体情况,进而保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因而临床路径运用于医院管理所体现出的特点在于: (1)完整性:它是在对绝大多数同种疾病或状态下病人的有效的临床诊疗过程的归纳统一的基础上,由提供医疗照护的有关专家成员共同研究制定的最佳处置方式; (2)合作性:以病人为中心设计出标准的诊疗流程,规范了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诊疗流程,整合和强调部门间的横向联系与沟通; (3)时效性:强调各项处置活动及治疗的时间性,减少住院日; (4)满意度:通过向病人及家属做宣传教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医患关系,促进了医院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增加了病人及家属满意度;通过标准的诊疗流程,医院内各部门,各专业人员沟通合作加强,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工作人员满意度也相应提高; (5)差异性:它承认个案差异和例外情况存在,这包括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总结个案差异,能及时发现医院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工作改进; (6)标准性:由于是由有关专家共同研究制定设计出的标准诊疗流程,可以成为绩效评定的一些标准; (7)效益性:通过标准的诊疗流程,减少了住院时因医护人员治疗程序不同而导致的差异,规范出合理的住院日和住院费用,降低了医疗成本,被认为是一种最受人欢迎的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 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意义 规范诊疗护理手段,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护理; 加强医护患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 提供本院所能提供的最佳的医疗护理模式; 患者及家属预知所接受的照顾,主动参与治疗护理; 可界定标准住院天数和检查项目,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住院天数; 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有效管理资源使用,限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单病种管理指标资料

(一)急性心肌梗死(住院、首次)评价要素与用表 病案号:________________入院日期:_________________出院日期:________________ 发病时间:__年__月__日__时__分,到达急诊科时间:__年__月__日__时__分 溶栓开始时间:__年__月__日__时__分,PCI开始时间:__年__月__日__时__分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性心肌梗死(AMI)填表说明 1、填表前必须仔细阅读住院病例,重点是针对8个时间点进行检查:分别为急诊、入 院30 分钟与24小时之内、住院期间、出院日。 2“检查2(入院30分钟内)”必须要检查的项目包括:2,,3.1,3.2,3.3,4,各项,其他项目则没有必要在该时间点检查。又如检查2在3.3项目作了确认转院之后,即示全表终止检查。 3、每一个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是在相应的框内打“√”表示已经执行。若是遇有禁忌证而不能执行,则可在此框“有禁忌证□”内打“√”即可,本项指标同样视为通过。如果某个检查项目在病历记录中对该检查项目没有描述其已执行,则用在框内“□”空白表示即可。 4、对于某种检查项目,可能需要在不同时间点检查,只要其中一个时间点满足就判定该项目为打“√”。举例:对于“项目7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7.1戒烟健康辅导、7.2控制危险因素、7.3坚持二级预防”,可以在住院期间或出院日进行均可,因此,只要在整个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过健康教育即可,但在病历/或护理记录中有明确记载时方可被认可。 5、为保持数据的真实可靠,在每个项目决定打“√”时必须有可靠的依据/描述为证,并可为抽查复核时被再证实,宁可空项,而切不可采用比照或相似情况来替代,否则将整个病例调查结果认定为虚假信息。 6、再灌注治疗(有适应证):在STEMI□新发LBBB□内打√即可。凡在其他项目中有“□”者若是则在“□”内打√即可。 7、实施溶栓/或PCI治疗(有适应证,无禁忌证):先在有溶栓/或PCI适应证 IA□、IB□、2A□、2B□内打√后,再在执行对应时间框内打“√”。 在“6与7”住院期间用药与出院后继续用药,根据医嘱在对应的药品名称下框“□”内打“√”即可。 8、实施PCI种类可选择:ICD-9-CM-3 36.01单根血管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未使用溶栓,36.02单根血管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使用溶栓,36.04是指由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剂直接由冠状动脉注射、输注或导管插入,36.05多根冠脉球囊血管成形术,36.06非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置入,36.07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置入。 9、“TIMI危险评分(STEMI)或TIMI危险评分(NSTEMI)、NSTEMI危险分层”为三选其一即可,第一或第二项尚需自行将各项的数值相加后填入。 10、急性心肌梗死 ICD10I21.0-I21.4,I21.9. 11、依据:卫生部卫办医政函【2009】425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单病种管理制度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 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订我院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工作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主要负责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相关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个案管理员负责与实施小组、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五、质量控制,评估改进 (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 1.诊断明确; 2.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 3.病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4.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

单病种管理汇总

单病种质量指标(采集2014年5月至10月信息,每月汇总一次) 1、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 期内总例数:例平均住院天数:天均次住院费用:元,患者满意度 %。 表5 急性心肌梗死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 环节符合 例数不符合例数 AMI-1 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AMI-2 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AMI-2.1在病历记录中患者入院24 小时内、出院前均有左(右)心室功能评估 AMI-2.2 进行了危险评分 AMI-3 对有ST段抬高或左束支阻滞者,需尽快进行再灌注治疗(有禁忌症者需注明)* AMI-4 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症者注明原因) AMI-5 住院期间药物使用 AMI-5.1 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症者注明原因) AMI-5.2 住院期间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症者注明原因) AMI-5.3 住院期间使用ACEI/ARB(有禁忌症者注明原因) AMI-5.4 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有禁忌症者注明原因) AMI-6 在住院期间应进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测与评估,对于LDL-c(≥100mg/dl)升高的患

者应进行降脂治疗 AMI-7 出院后药物使用 AMI-7.1 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症者注 明原因) AMI-7.2 出院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症者 注明原因) AMI-7.3 出院时使用ACEI/ARB(有禁忌症者注明原 因) AMI-7.4 出院时使用他汀类药物(有禁忌症者注明 原因) AMI-8 为病人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 * 再灌注治疗的适应症仅限于有ST段抬高或左束支阻滞者,对于这样的病人,如在90分钟内行PCI或在90分钟内未行PCI但行溶栓治疗者,视为符合该条要求;如未满足上述条件但注明了禁忌症者,也视为符合;其他为不符合。这里的“符合例数”加上“不符合例数”应等于“有ST 段抬高或左束支阻滞者”数,而不是等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数。

-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工作制度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关科室成立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医务科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及信息上报。 五、质量控制,评估改进 (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

1.诊断明确; 2.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 3.病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4.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 (三)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一周内再住院率。 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4.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每床日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等。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 2.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 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 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5.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 6.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六、做好临床路径统计工作制度。

单病种工作管理办法

1 单病种实施工作要求 1.1 各科室成立单病种管理实施小组(市级单病种参照执行): a 组长由科室负责人担任。 b 成员由该科室医疗、护理、临床药学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c 单病种管理员1-2名。其中至少一名需由临床科室具有主治以上技术职称医师 担任。 d 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要上报医务科备案。若因人员变动,需将主任签名的调整 名单及时上报医务科。 1.2 科室制订单病种管理相关制度。其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科室单病种管理实施方案。 b 科室单病种管理培训、考核计划,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培训或考核。 c 科室单病种管理质控制度。 1.3 各临床科室收治的单病种,必须熟练掌握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按照各单病种质量 控制指标要求进行管理。 1.4 每完成一例单病种,填写《病种质量管理措施评价调研(试行)简表》,存放在《单 病种管理文件夹》中。 1.5 合并症、并发症的处理: a 对于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病情没有达到直接影响单病种实施的严重 程度,必须按照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相关诊疗和质控。如合并症严重,并 属于除外病历,应在科内组织讨论,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提出处理意见, 主管医师在《单病种管理文件夹》的工作日志(见院内网-医务园地-质量控制- 单病种研讨会议资料)中做记录。 b 并发症出现时,如属于常见并发症,不影响单病种的实施,按照单病种质量控 制标准进行相关诊疗和质控。如果并发症严重,属于除外病历,应在科内组织 讨论,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提出处理意见。主管医师在《单病种管理文件 夹》的工作日志中做记录。 c 必要时将病例及处理意见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院内讨论。 1.6 实施单病种的病历,《医患沟通记录》中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单病种管理的内容。 1.7 满意度调查: a 对于实施单病种管理的病例,主管医师于患者出院前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并及时回收存在科室文件夹内,如属于临床路径病例,不必重复发放。 b 医院定期对实施单病种管理的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 1.8 直报: a 凡属于单病种病例出院后(包括本科室收治的其他单病种),应该在10天内报 告。内容全面、及时、真实,要求不得漏项,时间精确到分钟,保证上报资料 正确性、可靠性、及时性。每月20日作为医务科统计单病种的截止日期,每月

单病种控制总结

岳池县人民医院 2012年单病种质量控制实施情况总结 为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医院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的要求我院制定了《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各科室根据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现将2012年我院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总结果如下: 一、纳入单病种控制情况 1、急性心肌梗死(内一科) 17例 2、心力衰竭(内一科) 0例 3、脑梗死(内一科) 29 例 4、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成人)(内二科) 56例 5、髋关节置换术(骨科) 63例 6、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儿科) 65 例 7、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1074例 二、每季度质量控制情况 【内一科】 急性心肌梗死17例 (一)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除外); (二)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实施床旁左心室功能评价2例;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溶栓和PCI治疗我院均无条件未实施。

(四)病人到达医院后心动过缓立即使用β-受体阻滞剂15例(有禁忌者除外); (五)住院期间使用、ACEI/ARB、他汀类药物15例; (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ACEI/ARB、他汀类药物17例;(七)病人接受血脂评价与管理:饮食控制、检验、调脂和危险因素控制17例; (八)患者接受医生和护士提供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17例;(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合理(9天)(元); (十)患者对服务评价均为满意。 心力衰竭0例 脑梗死29例 (一)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实施神经功能缺失评估及CT等检查29例;(二)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29例; (三)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实施吞咽困难评价29例; (四)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实施血脂评价与使用他汀类药物7例;(五)住院期间接受血管功能评价; (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29例; (七)病人接受血脂评价与管理:饮食控制、检验、调脂和危险因素控制; (八)患者接受医生和护士提供的脑梗死的健康教育; (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合理(15天); (十)患者对服务评价均为满意。

单病种管理规定

单病种管理规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x x x x x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的要求,特制定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一、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 二、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事管理、信息统计、临床医技、病案管理等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定期检查全院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实施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和考评奖惩。 三、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在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指导下,由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具体实施,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任组长,组员包括科内医疗人员、护理人员、临床药师和其他相关责任人。 四、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要组织科室相关人员学习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 五、各实施小组设定专人负责网上信息上报,使用卫生部统一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系统”上报相应病种信息,并由本小组副高以上的专职人员最后对网上直报的信息进行审核确认。 六、临床科室的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每月对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价,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进行评估分析,并将结果

及时反馈给各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督促整改落实,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七、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一)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二)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 (三)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四)经济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耗材费用。 八、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管理登记本,详细记录患者单病种管理的相关信息。 九、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对每个纳入单病种管理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每季度汇总分析,上报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实施单病种管理的相关卫生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合实施小组上报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科室落实。 十、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单病种管理依从性检查,单病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实施单病种管理的依从性检查,每个季度分析评价依从性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十一、奖罚 医院将单病种质量考评结果纳入医疗质量检查考评体系,并与相关责任人的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绩效考核等挂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