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防火涂料新标准解读

GB防火涂料新标准解读
GB防火涂料新标准解读

GB14907-2018新标准解读

一、新标准需要关注的问题

1、涂料分类变化,(1)按火灾防护对象分为:普通钢结构防火涂料、特种钢结构防火涂料

(2)按使用场所分为:室内钢结构防火涂料、室外钢结构防火涂料

(3)按分散介质分为:水基性钢结构防火涂料、溶剂性钢结构防火涂料

(4)按防火机理分为: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2、耐火等级分为:、、、、、,无以上的规定

3、涂料型号编码变化

4、涂层厚度有最低要求: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不应小于mm,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不应小于15 mm。

5、涂料技术指标有删减和变化:

(1)加了隔热效率偏差要求

(2)增加了pH值要求

(3)增加了耐紫外线辐照性要求

(4)增加了钢结构防火涂料隔热效率试验

(5)删除了附加耐火性能

(6)删除了钢结构防火涂料腐蚀性的评定

(7)修改了耐水性、耐冷热循环性、耐曝热性、耐湿热性、耐冻融循环性、耐酸性、耐碱性、耐盐雾腐蚀性、耐火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8)修改了钢结构防火涂料耐火试验加载量计算

(9)修改了检验规则

6、耐火性能要求发生变化,未规定涂料的最低要求,标明耐火性能测试结果适用于同类型且截面系数更小的基材

涂料的应用构件的耐火等级要求:膨胀型涂料应用构件的耐火等级要求为非膨胀型涂料应用构件的耐火等级要求为

、理化试件涂层厚度有变化:小尺寸试件:P类(± 0 · 20)mm、F类(15士2)mm;大尺寸试件:P类(± 0 · 20)mm、F类(25士2)mm

8、耐火测试试件尺寸变化:采用GB/T 11263一2017规定的HN400 × 200热轧H型钢(截面系数为161 m 1)和GB/T 706一2016规定的36b热轧工字钢(截面系数为126 m 1)作为试验基材,产品测试时两种构件都需要进行耐火测试,即1个耐火时间需做两个钢梁进行测试

9、耐火测试时在试件中设置试件热电偶(均用于测量试件的平均温度)

10、判定准则: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耐火极限以试件失去承载能力或达到规定的平均温度的时间来确定。在整个耐火试验时间内,试件的平均温度不应超过538 ℃。

二、新标准的难点

1、所有耐火性能要求不设最低要求,产品在使用、监督复检中采用报告(3C证书)耐火时间和涂层厚度进行测试,如有出现负偏差则判定为不合格,认证测试时不能测试试件极限性能

2、增加耐紫外线性能,提高了涂料理化性能要求,在室外用涂料在测试时必须耐候性好的面漆配套使用。

3、增加耐火性能测试钢梁,测试费用增加接近一倍

4、判定标准增加对基材平均温度的监控,耐火性能比以前测试下降10-20%.

5、增加隔热效率偏差性能测试,提高了涂料的耐水、耐酸碱盐的性能要求,同时作为出厂检验确认项目,企业需增置设备或定期外检,提高了产品检验和设备购置的费用。

6、不同的耐火极限的同类产品为不同的产品,需取得单独的3C证书,增加了企业证书申请和维持费用。

陶瓷注浆成型工艺要点及缺陷分析

注浆成型是一种适应性广、生产效率高的成型方法,凡是形状复杂或不规则、不能用其他方法成型以及薄胎制品都可用注浆成型来生产但是由于温、湿度对坯体成型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半成品的质量和成品率的高低,所以生产时必须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及季节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1、对石膏模型的要求 (1)设计合理,易于脱模,各部位及吸水均匀,能保证坯体收缩一致。 (2)孔隙率和吸水率适度,比可塑成型模型略大。 (3)模型的湿度要严格控制,一般应保持5%左右的吸水率,过干会引起坯体开裂;过湿会延长注浆时 间,甚至难于成型。 2、对泥浆性能的要求 为了提高注浆生产效率,并获得高质量的坯件,要求泥浆具有良好的性能。 (1)流动性好,要求泥浆在含水率较低的情况下粘度小,倾注时泥浆流出一根连绵不断的细线,使之容 易流动到模型的各部位。 (2)稳定性好,要求泥浆中的瘠性原料不沉淀,即悬浮性好,使成型后的坯体各部位组织均匀。 (3)触变性适宜,即粘度不宜过大。 (4)渗透性好,即过滤性好,要求泥浆中的水分能顺利通过粘附在模壁上的泥层而被石膏吸收。 (5)不含气泡,以利于增加坯体的强度。一、注浆成型生产对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 3、对环境温度、湿度的要求 注浆成型的卫生瓷操作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5度—37度为好,夜间的温度可以提高一些,但也不能超过50度,因为超过50度,一方面坯体的外表面干燥速度过快,而坯体内表面的干燥速度则相对较慢,造成坯体在干燥过程中内外收缩不均,导致坯体在干燥过程中开裂;另一方面温度超过50度容易使石膏模过干、过热,而且石膏模形状复杂,各部分干湿度不均,在成型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吃浆过快以及成型后坯体气孔率增大等缺陷。成型操作的湿度一般控制在50-70%,过高则坯体的干燥速度太慢,影响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过低坯体干燥速度加快,收缩速度也在加快,容易产生开裂,特别是成型复杂的产品在应力集中的部位,开裂更加严重。 4、.注浆成型的坯体对季节的要求 注浆成型的坯体质量对季节的变化比较敏感,特别是春秋季节对坯体成型影响最大。因为春秋季节风比较大,空气又比较干燥,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坯体在成型阶段就造成大面积的风裂,严重影响坯体的收成率。主要原因是风不可能均匀地吹到坯体的各个部位,造成坯体各个部位干燥不均匀, 局部收缩过快而产生开裂。 因此,春秋季节坯体成型要注意的问题是:

安规知识大全

安规知识大全 安规知识大全 第一章安规基本知识 一. 安规的定义及目的. 1. 定义: 各国依设备使用之范围而制定之安全规范. 2. 申请安规的目的: 为保护使用者生命、财产之安全.如不受电击, 火灾等之危险. 二. 一般通用安规标准. 1. 基本上是依IEC 国际标准,各国依据国家不同之需求而制订其标准. 2. 如IEC60950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资讯类产品) 3. USA –UL60950 4. 欧盟–EN60950 5. 中国–GB 4943 6. 澳洲–AS3260 7. 日本–J60950 8. 韩国–K60950 9. 没有特别制定标准号码, 仍为IEC60950 – 10. 新加坡,阿根廷. 11. 医疗设备–IEC60601 12. 视讯产品–IEC60065 13. 家电类产品–IEC60335 IEC 安规standard 一般订名称IEC60XXX EMC standard一般订名称IEC61000- 三. 一般通用电压. 1. 北美–US, Canada 120V, 60Hz 2. 中南美–220V 较多,有的国家也有120V 3. 欧盟–230V, 50Hz (因为英国原本是240V,其他西欧国家为220V,因此折中220V ) 4. 东欧–一般为220V, 50Hz 5. 日本–100V, 50 HZ澳洲,纽西兰–240V, 50 Hz 6. 其他国家以220V居多.如:中国,韩国,东南亚国家. 四. 电源供应形式. 1. Adaptor –有塑胶外壳 a. Class I 有接地pin b. Class II没有接地pin (双重绝缘)使用Inlet 直接插墙式Open Frame –没外壳和有铁壳 五. CB Report 1. 何谓CB report . 2. CB - Certify Body 认证单位.

日用陶瓷常见质量问题

陶瓷缺陷分析--色脏 色脏-----制品表面呈现不应有的染色现象。 产生原因, (1)装烧或搬运制品时叠放歪斜互相靠在一起,因颜料未干造成花面粘着的痕迹。 (2)操作人员手上粘有颜料. (3)彩烤时有碎屑或杂质落在画面上. 解决办法: (1)贴印花面和绘画的制品在装烧或搬运时,应细致小心,叠放要正稳。 (2)操作人员工作时手上要保持干净,勿粘颜料。 (3)防止彩烤碎屑、杂质落在画面上。 陶瓷缺陷分析--画面彩色不正 画面彩色不正 (1)画面缺陷--面面残缺和色泽不正的现象. (2)彩色不正--同一花纹色彩浓淡不匀或由于欠火而产生不光亮的现象。 产生原因: I.釉下装饰 (1)分水时,水色、浓淡、厚薄不统一。 (2)施釉时,釉层厚薄不一或画面不干净. (3)花纸上的料没有全部贴坯上,或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花纸,以及纸上料色有浓淡不匀的现象。 (4)烧成温度低或烧成气氛不当,使釉面没有充分玻化,花纹色彩不易进出. (5)烧成时由于吸烟或者是欠釉影响产品的呈色效果. 2.釉上装饰 (1)花纸质量不好或存放时间过长而变质. (2)操作技术不熟练,贴花时未贴妥,而鼓有空气,随着彩烤时温度上升,气泡胀破,导致爆花,或花纸正反面贴错,会造成严重爆花. (3)贴薄膜花纸时,所用酒精配制不当. (4)彩烤时,从色料中或花纸中所产生的气体会对其它产品上的色料发生反应,从而出现呈色不良. (5)所使用的燃料其含硫量过高,使气氛中的二氧化硫与釉料或色料中氧化钙及其它化合物生成硫酸盐,从而使彩色失去光泽。 (6)装烤方式或装载量不当。 (7)彩烤温度过高或过低,使彩色不正。 解决办法: 1。釉下装饰 (1)熟悉釉下贴花的操作技术,以及手工工艺,掌握釉下花面的色彩浓淡要求,调好料浆水份. (2)保管好花纸,防止受潮或过干,产生贴花的问题。 (3)掌握釉下贴花产品的施釉厚度,防止过厚或过薄。 (4)制定合理的烧成制度,防止吸烟和烧成气氛不良的现象。 2.釉上装饰 (1)妥善保管好花纸,勿使其受潮变质,注意先进厂的先用,保管时间不超过两年,若时间过久将会自然老化变质。 (2)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和薄膜厚薄,配制适宜的酒精溶液. (3)操作要细心熟练,一次不宜贴粘过多的产品,贴一批及时将气泡、皱纹用纯酒精刮干,然后再继续进行彩贴。 (4)根据花纸型号,所贴彩件品种,选择适当的空位,适合的彩烤温度,并注意通风。’ (5)不使用含硫量过高的燃料。 陶瓷缺陷分析--画线缺陷 画线缺陷-----用线条装饰的线和边的缺陷。 产生原因:

安规基础知识

安规基础知识 灯具安规基础知识 一、灯具防护等级分类 灯具的分类方法很多,依照安全防护等级可以分为0类、I类、II类、III类。 1、0类灯具 工作电压是高压,防触电保护采用基本绝缘,而无其他防触电保护措施的灯具。此类灯具安全性能较差,目前欧美国家已不允许生产销售。0类灯具无符号标识。 特征:高压、无接地线、单层绝缘。 2、I类灯具 工作电压是高压,防触电保护采用单层绝缘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地作为防触电保护的灯具。 I类灯具无符号标识,其内部可以包含有II类结构,即I类灯具内部分电气结构可以采用双绝缘的方式。 特征:高压、有接地、单层绝缘。 3、II类灯具 工作电压是高压,防触电保护采用双层绝缘的灯具。 II类灯具用符号标识,其内部可以包含有III类结构。特征:高压、无接地、双层绝缘。 4、III类灯具 工作电压是安全电压的灯具。 III类灯具用符号 标识。 特征:安全电压供电。 二、绝缘 1、基本绝缘 基本绝缘是灯具中用于带电体防触电保护最基本的绝缘,基本绝缘应能通过2U+1000V~的高压测试。 灯具的结构应能保障正常非拆卸状态下基本绝缘不能被手(测试手)触摸到。 2、补充绝缘 在基本绝缘基础上增加的一层绝缘,用于当基本绝缘失效时的防触电 保护,补充绝缘必须要固定。补充绝缘应能通过2U+1750V~的高压测试。 3、双层绝缘 基本绝缘、补充绝缘同时合并在一起称为双层绝缘,双层绝缘也称双绝缘、双重绝缘。双层绝缘应能通过4U+2750V~的高压测试。 4、单层绝缘 单层绝缘就是指基本绝缘,其各方面要求与基本绝缘相同。 5、加强绝缘 加强绝缘也叫增强绝缘,其绝缘效果与双重绝缘相当的一种单一绝缘体。从其结构来看一般仅有一层,或由不能单独分割测量的多层组成。 加强绝缘与双层绝缘一样要能通过4U+2750V~的高压测试。 三、安全距离 1、爬电距离

常见安规要求

P安规知识解读 以下如未特别说明,安规要求均指GB4943-2001 1、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2、加强绝缘:除基本绝缘外施加的独立的绝缘,用于确保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 止电击。 3、电气间隙(clearance):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 4、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的最短路径。 5、Y1电容可以认为具有加强绝缘的功能。 初—次级跨接的电容用Y1 初—地之间可用Y2电容(1.5.7.1) 工程师设计时常见错误: 没有Y1和Y2电容的使用概念,以致初---次级之间也“不知不觉”地用了Y2 电容。 6、设备的防电击保护类别: Ⅰ类设备:采用基本绝缘,而且有保护接地导体; Ⅱ类设备:采用双重绝缘,这类设备既不依靠保护接地,也不依靠安装条件的保护措施; Ⅲ类设备:SELV供电,且不会产生危险电压; 7、电源上的铭牌标示 i.电源额定值标志 1)额定电压及电流 对具有额定电压范围的设备: 100V—240V; 2.8A 100V—240V; 2.8—1.1A 200V—240V; 1.4A

对多个额定电压: 120/ 220V ; 2.4/1.2A 2)电源的性质符号: 直流——交流~(GB8898-2001) ii.制造厂商名称或商标识别标记 iii.型号 iv.符号“回”,仅对Ⅱ类设备适用。

工程师设计时常见错误: Ⅱ类设备大标贴没有“回”字符 没有LOGO或LOGO与认证证书不是同一公司 交流输入性质用“AC”表示,不用“~”表示 具有额定电压范围或多个额定电压的设备,电流标示本应是“100V—240V; 2.8— 1.1A”或“120/ 220V ; 2.4/1.2A”,错写成“100V—240V; 1.1—2.8A”或“120/ 220V ; 1.2/ 2.4A” 8、保护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端子标示 预定要与保护接地导线相连的接线端子 应标示符号,该符号不能用于其它接地端子。 对保护连接导线的端子不要求标示, 如要求标记,应使用符号(1.7.7) 工程师设计时常见错误: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网络安全 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 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中断(),篡改(),伪造()。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 延迟这些。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 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 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这种被 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 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

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 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 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2)拒绝服务:( )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 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 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 身份,研究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 称为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恶意程序()通常是指带有攻击意图所编写的

卫生陶瓷缺陷分析

卫生陶瓷缺陷分析 着重对其中几种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一、变形 1、坯料方面 ①坯料配方不当。 ②注浆用的泥浆搭配不合理。 ③泥浆成形性能差。 ④少于浆速度过慢、中断供浆,会造成坯体塌陷变形。 2、成形及半成品加工方面 ①注浆模型过干,擦模方法不当;擦模不均匀;模内湿坯收缩不一致,使坯体局部塌陷或局部过早脱模。 ②在注浆过程中,由于泥浆表面起皮,或在封闭模型的的漏浆过程中在空腔内产生了负压,形成湿坯塌陷。 ③过早脱模,坯体含水率偏高;修坯、粘接操作不当;坯体偏薄或厚薄不一致等。 ④模型整体或局部不符合规定要求,失去对坯体的控制作用。 3、烧成方面 ①装窑方法欠妥。 ②烧成制度尤其是烧成温度不合理,烧成温度过高,或局部温度过高等,引起制品变形。 二、裂纹 1、原料与坯料方面 ①原料杂质多,洗、选料不符合要求,有杂质混入坯料。 ②坯料配料不准;低可塑性原料用量不当;泥浆细度不合适,过粗或过细;注浆所用泥浆的温度过高。 ③泥浆性能不稳定;电解质加入量不当,泥浆过于粘稠;陈腐时间过短;相对密度不合适。 2、成形与半成品加工方面 ①擦模过程中,用力不均匀或操作方法不当。 ②揭模或湿坯脱模过早、过晚。 ③模型结构复杂,模型造型或结构本身影响湿坯在模型内均匀地收缩。

④模型对口缝处溢浆,使坯体在对口缝处开裂。 ⑤坯体脱模后,在某一部位的重力作用下,使悬空部位接茬处开裂,或某一部位含水率高,受力不均匀,造成坯体开裂。 ⑥脱模湿坯与垫托接触部位不相吻合、垫托上有异物,坯体受外力作用而开裂。 ⑦修坯粘接时,刀具不锋利,用力不均匀,坯体含水率过高或过低,室内温度高,室外多风等,造成割口与修坯部位开裂。粘接坯体不实、不牢;各部件与主休含水率不同,收缩不一致,使坯体在干燥时开裂。 ⑧打孔眼操作不变,打孔器具不锋利,造成制品眼孔部位开裂。 ⑨坯体的底部、凹沟处、漏浆处存浆,或底部模型过干、过湿而造成制品开裂。 ⑩坯体在施釉过程中或在存放、搬运、接触等环节不慎磕碰,造成制品开裂。 3、烧成方面 ①装窑不慎,坯体与垫托磕碰;坯体与垫物形状不相吻合、接触不良,坯体受力部位易于开裂。 ②入窑坯体含水率过高;烧成温度不稳定,在烧成的预热阶段升温过快,易造成烧裂;在烧成的冷却阶段冷却过急,会使釉面出现炸裂。 ③制品局部釉面因相互粘连产生炸裂。 ④制品在出窑、运输、检验、入库等环节不慎磕碰,破损开裂。 三、斑点 1、原料及坯料方面 ①原料品质差,含铁量高,含杂质多,堆放不善,练选与洗料不严格。 ②坯、釉料的细度达不到要求,过筛、除铁工艺控制不严,较果差。 ③回坯泥、回收釉保管不善,处理不当,混入石膏碎屑等杂质。 ④在泥浆、釉浆的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不注意保持清洁。 2、生产工艺方面 ①操作人员不执行操作规范,工作责任心不强。 ②石膏模型强度低、不干净,沾有石膏渣等,注浆前又未清除干净。 ③擦模时,有棉布、海绵等碎屑落入模型内,在注浆时混入坯体中;修坯时,有绒布、毛巾、海绵碎屑粘在坯体上。 ④喷釉之前坯体沾有灰尘、污垢等,未清除干净。 ⑤入窑坯体检验不严格;扫灰不干净;装窑工的手脏;窑车面不干净,有残渣、匣钵碎屑等落在坯体上。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策略——运用思维导图解读论述类文本

整体与部分并举梳理与理解齐飞 ——论述类文本阅读策略 【学习目标】 1、学会阅读论述类文本。 2、能快速找出论点、论据、论证,把握行文思路,理清文章结构。 【课前预习】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木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常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困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证论。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本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安规要求安全距离知识讲解

安规要求安全距离

1.安規要求安全距離: 2. a.兩線式: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 則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 3. b.三線式: 4.一次側、二次側安全距離: 5.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6mm);加1.0mm破溝則 4.5mm min.(為防誤差,預留5mm) 5.一次側、FG安全距離:3.0mm min.(必須確定為FG,否則仍然要預留6mm;加1.0mm 破溝則5mm) 6. c.ACL、ACN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 7. d.一次側高壓安全距離:1.5mm min. 8. e.保險絲兩端銅箔安全距離:2.5mm min.(加1.0mm破溝則1.5mm min.) 9. 2.PWB製作,佈線最小距離: 10.a.銅箔與銅箔:0.5mm min. 11.b.銅箔與焊點:0.75mm min. 12.c.焊點與焊點:1.0mm min. 13.d.銅箔與板邊:0.25mm min. 14.e.孔邊與孔邊:1.0mm min. 15.f.孔邊與板邊:1.0mm min. 16.3.PWB製作,佈線最小銅箔寬度: 17.a.2oz:0.5mm min.;1oz:0.3mm min. 18.b.電流承受力:1A/1.0mm min.(加錫則可減少為0.5mm min.) 19. 20. 21.電氣要求: 22. 23.1.一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 24.2.二次側電流路徑:電路順序;捷徑(越短越佳). 25.3.CY1佈線位置:一次側接近大電容負端;二次側接近變壓器地端. 26.4.回授點佈線位置:正回授端及負回授端接近輸出端. 27.5.符合雷擊測試要求: 28.a.符合L-N 1KV;L(N)-FG 2KV(V 1.2/50uS、I 8/20uS):加07D471 Varistor 29.b.符合L-N 6KV(500A):加07D471 Varistor、LF1加尖端放電、CY1加尖端放電 30.c.符合L-N 6KV(3000A):加07D471 Varistor於Fuse前、LF1加尖端放電再並聯雷擊 管(300V)*2 、CY1加尖端放電 31.IEC 60950 32.IEC 60950 33.空间/沿面距离 (Clearance/Creepage Distances,Clause 2.10, Tables 2H, 2J, 2K and 2L) 34. 35.空间直线距离以峰值电压,根据 Table 2H (primary)、2J (primary additional)、2K (secondary) 计算. 36.沿面爬行距离以RMS电压值,根据 Table 2L 计算,但不小于空间直线距离. 37.250 V 以下时,L 至 N、初级至地:creepage 2.5 mm,clearance 2.0 mm (整流前). 38.250 V 以下时初级至次级:creepage 5 mm,clearance 4 mm.

第7章图与网络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图与网络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可行流,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行流的流量大于零而小于容量限制条件 B.在网络的任一中间点,可行流满足流人量=流出量 C.各条有向边上的流量均为零的流是一个可行流 D.可行流的流量小于或等于容量限制条件而大于或等于零 2.关于最小树,以下叙述()正确。 A.最小树是一个网络中连通所有点而边数最少的图 B.最小树是一个网络中连通所有的点,而权数最少的图 C.一个网络中的最大权边必不包含在其最小树内 D.一个网络的最小树一般是唯一的。 3.最小树的算法关键是把最近的某些结点连接到那些已接结点上去,前者所指结点是() A. 边缘结点 B.未接结点 C.已接结点 D.最重要结点 4.最小树问题就是在网络图中,找出若干条边,连接所有结点,而且() A.连接的总长度最大 B.连接的总长度最小 C.连接的总长度为0 D.计算总长度5.最小树问题就是在网络图中,找出若干条边,连接() A.相邻结点 B.头尾结点 C.部分结点 D.所有结点 6.任一树中的边数和它的点数之间的关系是() A.边数等于点数减1 B.边数等于点数加1 C.点数等于边数减1 D.点数等于边数加1 7.最大流问题中,对于一个可行流,V i V j有向边上的流量f ij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 A.0≤f ij≥c ij B.0≥f ij≤c ij C. 0≤f ij≤c ij D. 0≥f ij≥c ij 8.一个连通图中的最小树可能不唯一,其权() A.是唯一确定的 B.可能不唯一 C.可能不存在 D.一定有多个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图论中图的概念,以下叙述正确的的() A.图中的边可以是有向边,也可以是无向边 B.图中的各条边上可以标注权 C.结点数等于边数的连通图必含圈 D.结点数等于边数的图必连通 E.图中的边只能是有向边 2.关于最短路,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有() A. 从起点出发到终点的最短路不一定是唯一的,但其最短路线的长度是确定的 B.从起点出发到终点的最短路是唯一的 C.从起点出发的有向边中的最小权边,一定包含在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上 D.从起点出发的有向边中的最大权边,一定不包含在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上 E.整个网络的最大权边的一定不包含在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线上 3.关于增广链,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A.增广链是一条从发点到收点的有向路,这条路上各条边的方向必一致 B.增广链是一条从发点到收点的有向路,这条路上各条边的方向可不一致 C.增广链上与发收点方向一致的边必是非饱和边,方向相反的边必是流量大于零的边 D.增广链上与发收点方向一致的边必是流量小于容量的边,方向相反的边必是流量等于零的边 E.增广链上与发收点方向一致的边必是流量为零的边,方向相反边必是流量大于零的边4.在下图中,根据(a)生成的支撑树有()

卫生陶瓷开裂缺陷的种类、成因和克服方法

第一部分 卫生陶瓷开裂缺陷的种类、成因和克服方法 卫生瓷开裂缺陷,在产品质量中是一种常见质量缺陷,各厂情况不一,按其比例一般占10%左右,多者则占20-30%,因此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根据原料、成型、烧成三道工序开裂缺陷的初步分析归纳为27种常见开裂缺陷。 一、原料工序因加工等项原因造成开裂、以及特征、成因和克服方法 1、原料工序裂 原料工序裂主要指从原料选料洗料,入磨制整个过程中,原料本身含有杂质,又洗、洗不净,因而制泥后,所含有杂质颗粒,在成型工序注入模型成坯,有时在湿坯阶段开裂,有时在坯体干燥收缩阶段开裂,有时又在产品烤烧过程开裂,这几个阶段的开裂究其原因是属于原料工序所造成,因此统称为原料工序裂。 1)原料工序裂的特征: 主要是产品经过烤烧后,在某一部位的表面隆起,无规则,在隆起部位开裂。 2)原料工序裂的原因分析: 这种开裂主要原因是杂质在遇到高温烧成时,坯体内杂质发生化学变化,不能有效地同坯体和釉面而结合,因此造成开裂。 3)克服方法: a)应该讲究原料质量,要有原料进厂的质量验收制度,不合格原料不允许入厂,更不允许流入下道工序; b)对所使用的原料要进行精选,无论是软质料,还是硬质料,都要经过人工手选,剔除杂质,然后投入使用; c)原料存放要讲究工艺卫生,存料处要干净,不能有木柴、草木、石膏、脏土等物混掺,应该做到按料种不同分类存放; d)运输原料的车辆,制泥的设备要保持清洁,防止杂质混入。 4)各种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原料中含氧化铁较多的杂质,使用产品表面灰暗,如沙土,各种原料中的黄色、红色表层和成块原料,这种杂质直接影响外观质量,其颗粒容易导致开裂。 有机物质如煤屑、草木屑、石膏粉成块,容易增加坯体收缩、形成隆起部位、造成开裂等。 易熔性物质如石灰石、白云石、莹石等杂质,可使坯体剧烈降低烧成温度,使烧成范围变窄,也容易导致坯体开裂。 2、泥浆性能不稳定使坯体开裂 这种反映在成型工序坯体上的开裂,主要由于坯体收缩不均匀,是由于泥浆性能的不稳定所致,因而导致坯体各部位多裂。 4)坯体开裂特征: 主要反映在坯体的凹、凸梭角处多裂,裂纹一般是透裂。 2)主要原因有四点: a)电解质在泥浆中的比例不适当。同行们都十分清楚,电解质对泥浆起稀释作用,随着泥浆中电解的增加,粘度相应降低,流动性则又增强。但是泥浆的流动性要有一个范围。这是指流动性太强,泥浆中的粗颗粒会下沉,下沉的部位就容易引起坯体某一部位开裂。如果流动性较弱,也可以说流

安规标准手册

GUIDE TO MARKING OPERATION STANDARD FOR SAFETY STANDARD 本手册详细阐明标准作业方法,其目的在于强调安规操作内容以及按照按规标准作业。并描述了各个步骤的实际操作。(本手册为译文,属制造技术课实验室内部资料。不清楚之处敬请对照原文。限于翻译人员水平有限;误译在所难免。欢迎随时纠正,不甚感激!) 内容 1.安规标准的基本意义 (1) 2.安规部品及安规操作范围 (1) 2.1安规部品 (1) 2.2安规操作 (2) 3.操作标准中安规标签 (3) 4.安规部品、安规操作项目 (4) 4.1安规部品确认操作方法 (4) 4.2电源初级阻扰引线操作 (15) 4.3安装 (16) 4.4整形 (16) 4.5其他操作 (17) 4.6内部检查 (18) 4.7安全接地阻抗 (18) 4.8绝缘强度及阻抗测试 (18) 4.9电源线极性确认 (18) 5.安规部品确认方法 (18) 6.作成、改编 (18) 附录:略 条形码印制电压指示一览表 配发列表:略 1.安规标准的基本意义 整个流水线(从装配到包装)过程中,确保投入的零部件没有损坏。也就是说确保在整个组装过程中,正确地装配、组装组件。 1)安规部品,仅需在第一步作业中确认,以后作业中无须再次确认。 2)安规操作,于操作过程中注明。后续操作中如有变更,再次确认并注明。 *1如为了确保生产线品质,须确认2次或3次(包括部品投入,部品插入、组装过程)。并需将每一次确认注明于对应作标中,SST无须确认。 *2本指导内容为基本要求,如有机型需要逐步增加操作项目;以设计要求为依据。 2.安规部品及安规操作范围 作标中,范围主要基于安全规定、法律、基本安全。 安规部品 为便于理解,范围可分为以下三类: 危及安全部品 与电源初级阻扰一端直接相连部品、对安全直接有影响部品、用于电源初级阻扰的管状保险丝(见表1)。 危险部品 特别指定的被证实对人体有危险的部品或金属材料,以及认定危险的工具。

安规知识介绍

安规培训教材 山东金源勤上光电 2011年4月23日 讲师:周昌辉

安规的定义: ?会给用者带来人身直接性或间接性危险的有关规定(火灾、触电) ?会给使用者的环境带来直接性影响和残留危险的有关规定(如噪音、有毒物质报廢后释放出来的有害物质)。 ?会给使用者、国家、公众、网络系统或国家安全系统造成危害的有关规定(如无线电干扰、幅射干扰等)。

人体的安全扰电能力: ?1、人体安全电压36V ?2、人体电阻约2- 10mm ?3、能耐电流≤10mA 4、触电敏感反应时应 0.15秒 5、不受伤害的时间 (耐电时间)<0.5秒

安规基础常识: CE—— 欧盟的缩写有18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希腊、 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 士和英国。 CE——LVD 欧洲安全认证标准。 GS——德国国家安全标准。 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 VDE——德国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TUV——德国国家标准技术监督协会。 C—TICK 澳大利亚通讯委员会安全认证 (主要ECM)。 SAA——澳洲安全认证。 VCCI——日本ECM认证标准 NEMKO——北欧四国安全标准 Denmark(丹麦)、 Norway(挪威)、Sweden(瑞典)、

安规基础常识:?Finland(芬兰) 3C,中国质量认证标准。 ?CB: Certification body scheme; 全球联合认证团体,目前成员国包 括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南 非,澳大利亚等38国。?NEC——美国国家电工法规(主要是防触电与火灾方面,电线电缆类)?IEC ——国际电委员会?CEE——欧洲电气设备合格测试委员会; ?IECEE——国际电工产品安全认证组织; ?BABT——英国电讯审核局?SASO——沙特阿拉伯国家安全认证(分南北两部,南用127V,北用 220V)

EN60598安规标准讲解

EN60598灯具欧洲安规标准 一般要求与试验 一:定义 1 灯具LUMINAIRE 凡是能分配,透出或转变一个或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的一种器具,并包括相应辅助部件. 2 灯具的主要部件MAIN PART (OF LUMINAIRE) 被固定在或直接吊挂在或直接安放在安装表面上的部件. 3 普通灯具ORDINARY 对带电部件提供保护,但没有特殊的IP等级. 4 通用灯具GENERA 不为专门目的设计的灯具. 5 可调式灯具ADJUSTBLE 通过铰链,升降装置,伸缩套管或类似装置可使灯具的主要部件旋转或移动的灯具. 6 基本灯具BASIC LUMINAIRE 最少量的部件装配而成的灯具,且符合各类灯具的要求. 7 固定式灯具FIXED LUMINAIRE 不能很方便地从一处移到另一处的灯具,既只能借助于工具才能移动或用于不易接触到之处. 8 可移式灯具PORTABLE 正常使用时,灯具连接电源后能从一处移到另一处. 9 嵌入式灯具RECESSED LUMINAIRE

制造厂指定完全或部分嵌入安装表面的灯具. 10 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 由制造厂规定的灯具电源电压. 11 额定功率RATED W ATTAGE 设计灯具时规定的光源个数和光源的额定功率. 12 不可拆卸的软缆或软线 只有借助工具才能从灯具上拆卸的软缆或软线. 13 带电部件LIVE PART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带电的导电部件.但中心导线应看做是带电部件. 14 基本绝缘BASIC INSULATION 加在带电部件上提供防止触电的基本保护的绝缘. 15 补充绝缘SUPPLEMENTARY 除基本绝缘以外,当基本基本绝缘失效时为防止触电而提供的独立绝缘. 16 双重绝缘DOUBLE INSULATION 由基本绝缘和补充绝缘组成的绝缘. 17 加强绝缘REINGORCED INSULATION 应用在带电部件上的一种单一绝缘系统,它提供相当于双重绝缘的防触电保护等级. 180类灯具CLASS 0 LUMINAIRE 依靠基本绝缘作为防触点保护的灯具. 19I类灯具CLASS I LUMINAIRE 灯具的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包括附加的安全措施,即把易触及导电部件连接到设施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导线上,使易触及的导电部件在基本绝缘失效时不致带电. 20II类灯具CLASS II LUMINAIRE 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具有附加安全措施,例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

卫生瓷常见斑点缺陷的种类、特征、成因和克服方法

第二部分 卫生瓷常见斑点缺陷的种类、特征、成因和克服方法 卫生陶瓷在成品和半成品的内外表面,时常会程度不同的出现一些与釉面不相一致的斑点,在操作工人习惯用语为“脏点”,这种缺陷直接影响产品外观质量,并为之而使产品降低等级直至破损。这些斑点构成因素,应该肯定地说与原料有关,又与工艺管理、工艺技术有紧密的联系,既便是先进工艺,也会伴随着一些不同种类的缺陷产生,为控制这些缺陷的产生,分清造成这些斑点产生的责任范围,在这一部分里按工序先后次序,对斑点缺陷的种类、特征、成因及克服方法综述如下: 一、原料工序容易出现的各种斑点 1、铁脏 这种缺陷直接反映在卫生瓷产品釉面和卫生瓷半成品表面,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1)铁脏特征 表现为分散的黑色斑点。 2)造成原因 a)原料本身所含杂质,具有铁的成分,多来自原矿或加工过程混入,如长石中混入黑云母、 磁铁矿,粘土中分布不均匀的块状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等,这些含铁的原料不能有效的选料和洗料,因而流入下道工序。 b)在原料加工过程中,机械的磨损,不可避免地把铁质带入泥釉料中,又如设备检修、回坯 泥等也极容易把铁质带入。 3)克服方法 a)要坚持精选精洗原料,硬质料要精选精洗,含铁的成份要剥掉,而不能流入下道工序,对 软质料也要采取认真选料,把黄沙板一类的杂质选出,不让其混入混料之中。 b)要坚持对泥浆除铁,应该重视除铁这一关键工序,因为加工设备从粉碎、磨制、出磨、储 存、输送等环节都有可能产生铁脏。这样要在出磨(包括水碾)、输送、回浆、回坯等环节安装磁铁进行必要的除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少出或不出棕眼缺陷。 c)原料加工场地要干净,坚持水冲地面,防止杂质混入泥浆之中。 d)定期清理加工设备中的杂质和储泥池、回坯泥中沉积的淤泥,以保证质量。 2、料脏 在产品釉面发生灰暗色斑点的缺陷,是原料中杂质熔烧后化学反应的一种缺陷。 1)料脏特征 产品釉面呈灰暗色斑点。 2)造成原因 a)整个原料管理不善,存在严重的原料混掺,造成泥釉料配比不准确,做为杂质混入,影响 泥釉浆质量,特别是有的杂质呈现在釉面上。 b)软质料含有的颗粒性杂质拣选不干净。 3)克服方法 a)强调选料质量,应按原料使用的技术标准使用。

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解读语文

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解读语文 推动我践行图解语文的一个信念 21世纪是以终身学习为典型特征的学习型社会。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要在学校里学到将来所需的每一种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的,学生必须在具备阅读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前提下,努力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学会如何学习(learn how to learn),这将比学会事实(learn to know)更为重要。 随着国内外对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科学以及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多个研究领域的成果启示我们: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来说,语文教育所要培养的语文素养,既是语言素质,又是思维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学生的思维素质和语言素质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因为语文学科既是一门语言学科,又是一门思维学科,要培养学生提高读写能力,就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学会了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以语言为工具表达思维结果的本领,才能学好语文和其他学科,才能更好地创造和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这一个信念推动着我教学生以思维导图解读语文,我清晰地认识到: 儿童的发展需要关注 知识会生长,开发智慧的大脑更需要关注儿童成长的环境和关注儿童汲取知识过程的方法。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旗手卢梭以自然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要求教育内容、方法以及儿童生活和学习的环境,都必须适合儿童自然发展的进程,教师应当成为自然的有理性的助手,为儿童的自然发展创造条件。 20世纪,被认为是“儿童世纪的代表”——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的儿童理论认为:“教育并非老师做了什么,而是人类自身自然发展的结果。他不是通过聆听词汇得到的,而是通过儿童在他们特定的环境内汲取经验而得到的。”许多语言学家都说:“儿童期的语言是长出来的。”这一儿童发展的重大发现,不但对学前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小学教育也有了巨大的冲击。儿童能够自然吸收知识的发现为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使整个有关教育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指明了一个新的教育发展方向:向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帮助,向儿童的心理吸收能力提供帮助,并提高儿童的这种潜能。 近30多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学生通过教师教而学得的知识只有10%~20%,人的知识绝大部分是靠自学获得的。正可谓:“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2003年,梁军曾用微分方程建立了一个描述讲课过程的数学动态模型,用数学方法阐明显著影响学生课堂知识吸收率的各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分析了提高课堂知识吸收率的实施方法及理论依据,研究结论是:课堂知识的容量的大小,与学生的素质和理解方法、课堂教学的实施的内在关系密切。尽量减少学生未能吸收而流失掉的部分知识,提高学生课堂知识的吸收率,就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与学的调控过程中,传统教学使教与学二者保持思维的同步,这种“只管耕耘,不管收获”的做法是不对的。 随着对大脑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们还发现,大脑的潜能十分丰富,传统主流的左脑型思维弊端日益明显,早已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因此,促进开发全脑,促进左右脑平衡的时代即将来临。 一定要培养“善学者” 中国古代教学论著《学记》中有言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怒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往往不用老师多花精力,自己就可以获益良多,并且知道这是老师的功劳并感谢老师;而不善学习的人,即使老师花费了很大的气力,自己却获益很少还埋怨老师,认为是老师没教好。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是一种用脑的艺术,只有立足于学生学的学法,服务于学生学的教法,能够令学生自己有效地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组织规律,才

陶瓷缺陷分析

制品表面呈现不应有的染色现象。 产生原因, (1)装烧或搬运制品时叠放歪斜互相靠在一起,因颜料未干造成花面粘着的痕迹。 (2)操作人员手上粘有颜料. (3)彩烤时有碎屑或杂质落在画面上. 解决办法: (1)贴印花面和绘画的制品在装烧或搬运时,应细致小心,叠放要正稳。 (2)操作人员工作时手上要保持干净,勿粘颜料。 (3)防止彩烤碎屑、杂质落在画面上。 画面彩色不正: (1)画面缺陷--面面残缺和色泽不正的现象. (2)彩色不正--同一花纹色彩浓淡不匀或由于欠火而产生不光亮的现象。 产生原因: I.釉下装饰 (1) 分水时,水色、浓淡、厚薄不统一。 (2) 施釉时,釉层厚薄不一或画面不干净. (3) 花纸上的料没有全部贴坯上,或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花纸,以及纸上料色有浓淡不匀的现象。 (4) 烧成温度低或烧成气氛不当,使釉面没有充分玻化,花纹色彩不易进出. (5) 烧成时由于吸烟或者是欠釉影响产品的呈色效果. 2.釉上装饰 (1) 花纸质量不好或存放时间过长而变质. (2) 操作技术不熟练,贴花时未贴妥,而鼓有空气,随着彩烤时温度上升,气泡胀破,导致爆花,或花纸正反面贴错,会造成严重爆花. (3 )贴薄膜花纸时,所用酒精配制不当. (4) 彩烤时,从色料中或花纸中所产生的气体会对其它产品上的色料发生反应,从而出现呈色不良. (5) 所使用的燃料其含硫量过高,使气氛中的二氧化硫与釉料或色料中氧化钙及其它化合物生成硫酸盐,从而使彩色失去光泽。 (6)装烤方式或装载量不当。 (7)彩烤温度过高或过低,使彩色不正。 解决办法: 1。釉下装饰 (1)熟悉釉下贴花的操作技术,以及手工工艺,掌握釉下花面的色彩浓淡要求,调好料浆水份. (2)保管好花纸,防止受潮或过干,产生贴花的问题。 (3)掌握釉下贴花产品的施釉厚度,防止过厚或过薄。 (4)制定合理的烧成制度,防止吸烟和烧成气氛不良的现象。 2.釉上装饰 (1)妥善保管好花纸,勿使其受潮变质,注意先进厂的先用,保管时间不超过两年,若时间过久将会自然老化变质。 (2)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和薄膜厚薄,配制适宜的酒精溶液. (3)操作要细心熟练,一次不宜贴粘过多的产品,贴一批及时将气泡、皱纹用纯酒精刮干,

世界各国安规认证标志、简介及常见标识

世界各国安规认证标志一览表及简介 序号国家及地区安规标志安规简介产品验証适用范围备注 1 全球60多个国家 及地区IEC国际电工委员会范围: 组织起草、制定,电子电气器材等国际化 标准及法规。评估和协调各国标准可行性。 是由各国电工委 员会组成的世界 性标准化组织,其 目的是为了促进 世界电工电子领 域的标准化。 2 全球54个国家及 地区全球性相互认証标志(CB体系的正式名 称是“Scheme of the IECEE for Mutual Recognition of Test Certificate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IECEE电工 产品测试证书互认体系”。CB体系的缩写名 称意思是“Certification Bodies’ Scheme” –“认证机构体系”。) CB体系覆盖的产品是IECEE系统所承认的 IEC标准范围内的产品。 IECEE是国际电 工委员会电工产 品合格测试与认 证组织 3 欧盟CE系欧洲通用安规认証标志认証范围针对: 工业设备、机械设备、通讯设备、电气产 品、个人防护用品、玩具等产品。 4 欧洲ENEC (European Norms Electrica l Certification,欧洲标准电器认 证)。ENEC标志是欧洲安全认证通用 标志,该标志是欧洲厂商基于调和欧洲 安全标准进行测试的基础之上所采用 的。认証范围针对IT(信息)、设备(EN60950、 变压器(EN60742,EN61558)、照明灯饰 (EN60598)和相关档(EN60920,EN60440)、 电器开关 01 西班牙 02 比利时 03 意大利 04 葡萄牙05 荷 兰06 爱尔兰07 卢森堡08 法国09 希腊 10 德国11 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