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风 法处理土壤石油污染.
异味土壤处置方案(二)

异味土壤处置方案实施背景:异味土壤是指土壤中含有臭味物质,如硫化物、氨气等,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工业、农业等活动的影响,异味土壤的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异味土壤处置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工作原理:异味土壤处置方案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以降低或消除土壤中的异味物质含量,达到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目的。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物理方法:通过土壤通风、曝气等方式,利用空气流动和温度变化等因素,促使异味物质挥发和分解。
2.化学方法:利用化学物质与异味物质之间的反应,将异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如氧化、还原等反应。
3.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通过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等方式,将异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实施计划步骤:1.调查评估:对异味土壤的来源、分布范围、异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等进行调查评估,确定处置方案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2.方案设计: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包括具体的工作方法、技术参数和实施步骤等。
3.实施操作:按照方案设计的要求,进行实施操作,包括土壤采样、实验室分析、现场处理等。
4.监测评估:对处置过程中的土壤质量进行监测评估,评估处理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5.结果总结:总结处置方案的效果和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的处置工作提供参考。
适用范围:异味土壤处置方案适用于城市、工业园区、农田等地的异味土壤问题。
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包括沙质土壤、粘土土壤、壤土等。
创新要点:1.综合应用多种方法:通过综合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提高异味土壤的处理效果,降低环境风险。
2.精细化管理: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处置方案,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提高处置效果。
3.环保可持续:在处置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保护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预期效果:1.降低异味物质含量: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的综合应用,有效降低土壤中异味物质的含量。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 FORM TI ON 2008NO .26SC I EN CE &TECH NO LOG Y I N FOR M A TI O N 高新技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在采油、炼油、运输与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石油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
特别是油田的油污染是整个石油烃污染源总体中的重点。
大量的油泥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给石油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势在必行。
90年代以来,污染土壤的治理是世界各国极为重视的热点问题。
其处理方法主要有3种: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生物修复)。
其中生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最有生命力。
在美国和欧洲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早已走出实验室,并在许多受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修复计划中得到应用。
但是,我国还仅限于理论研究和小型实验。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可分为就地处理(I n si t e)和场上处理(O n si t e)两种类型,预制床工艺属于场上生物修复技术,这一技术将污染土壤集中在生物修复预制床上,可保证理想的工艺条件与处理效果,还可防止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向环境的转移,被视为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处理技术。
在对预制床工艺条件具优化研究的基础上,在江汉油田采油一矿建立了应用预制床工艺处理石油污染土壤实用规模的工程,对江汉油田4种不同类型的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了生物修复研究,取得了实用规模条件下石油污染物去除的良好效果,其工艺条为大规模处理石油污染土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江汉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江汉局环境监测中心站也做了石油污染物对农作物的影响研究探讨。
1材料与方法1.1处理场在江汉油田采油厂附近,建立了处理场。
其规模为长20m ,宽10m ,周围有1m 高的挡板。
下设通风道和防渗层,上设防雨棚。
1.2污染土壤采自江汉油田谭口、钟市作业区4种不同类型的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
传统的土壤污染治理方法往往存在花费高、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而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正在逐步受到重视。
一、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微生物修复技术指的是通过引入、利用和加强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利用其代谢的特殊生物化学作用,使有机、无机物质得到分解和去除的技术。
这种技术适用于大多数常见的污染物,包括石油、石油化学品、氯化物、氨态氮等。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土壤中的自然微生物或加入外源微生物,在微生物代谢的过程中,污染物被吸收、厌氧降解、无害化、转化或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另一种是利用植物与菌根共生系统,通过植物的根系与菌根的协作,使污染物得到吸收和稳定,促进自然降解。
二、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植物营养等领域。
在土壤污染治理中,微生物治理是一种经济、环保、高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美国,微生物修复技术被用于处理地下油污染;在加拿大,微生物修复技术被用于处理工业污染区,治理铜、锌等重金属超标问题;在中国,微生物修复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理农田污染、矿区土壤污染等。
三、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微生物修复技术相对于其他污染治理技术具有一些优点:1.显著降低治理成本:由于微生物修复技术采用生物方法,具有自然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能够显著降低治理成本。
2.高效环保: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将有害的有机化合物与重金属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达到高效、环保的效果。
3.可持续发展:由于微生物修复技术不需要破坏土壤结构,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技术。
然而,微生物修复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能源,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此外,引入外源微生物也可能引发生态环境的变化。
四、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微生物修复技术将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活化过硫酸钠预氧化-_微生物降解联合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

第一作者:许成君,1993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现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水务公司水务研究设计院从事环保技术研究工作。
通信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水务研究设计院,163712。
E mail:zn 7777@163.com。
通讯作者:郑凯元,2014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现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水务公司水务研究设计院从事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工作。
通信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水务研究设计院,163712。
E mail:355007186@qq.com。
活化过硫酸钠预氧化微生物降解联合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许成君 王芳 田佩婷 郑凯元 李宝 龚键(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水务公司)摘 要 为探究化学氧化法与微生物法联合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文章采用联合修复实验,以过硫酸钠/过氧化钙为氧化剂,氧化预处理后联合生物修复,研究了修复过程中土壤石油烃含量、pH值、微生物数量以及石油烃分子分布的变化规律,比较了联合修复技术与单一生物修复对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钠投加量0.3mmol/g,狀(Na2S2O8) 狀(CaO2) 狀(FeSO4) 狀(柠檬酸)为5 5 1 1条件下,石油烃(C10~C40)降解率为24.41%,其中C10~C25组分石油烃的降解率为-6.82%,C26~C40组分石油烃降解率为31.34%,氧化预处理后土壤添加石油烃降解菌进行生物修复,经联合修复后土壤中石油烃降解率可达85.13%,比直接进行生物降解的土壤,生物降解率提高了39.66%。
修复后土壤的pH值由9.31降至7.21,土壤性质得到了改良。
研究结果证明过硫酸钠/过氧化钙联合微生物修复对降解土壤中石油烃污染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石油烃;土壤修复;微生物;过硫酸钠;过氧化钙DOI:10.3969/j.issn.1005 3158.2023.04.005 文章编号:1005 3158(2023)04 0020 05犚犲犿犲犱犻犪狋犻狅狀狅犳犘犲狋狉狅犾犲狌犿犎狔犱狉狅犮犪狉犫狅狀犆狅狀狋犪犿犻狀犪狋犲犱犛狅犻犾犫狔犃犮狋犻狏犪狋犲犱犛狅犱犻狌犿犘犲狉狊狌犾犳犪狋犲/犆犪犾犮犻狌犿犘犲狉狅狓犻犱犲犆狅犿犫犻狀犲犱狑犻狋犺犕犻犮狉狅犫犻犪犾XuChengjun WangFang TianPeiting ZhengKaiyuan LiBao GongJian(犠犪狋犲狉犛犲狉狏犻犮犲犆狅犿狆犪狀狔,犇犪狇犻狀犵犗犻犾 犲犾犱狅犳犆犖犘犆)犃犅犛犜犚犃犆犜 Toinvestigatethefeasibilityofcombiningchemicaloxidationandmicrobiologicalremediationtechnologiesfortherestorationofpetroleum contaminatedsoil,thisstudyconductedacombinedremediationexperimentusingsodiumpersulfate/hydrogenperoxideastheoxidantforoxidativepre treatmentfollowedbybioremediation.Meanwhile,thechangesinsoilpetroleumhydrocarboncontent,pH,microbialquantity,andmoleculardistributionduringtheremediationprocessandcomparedtheeffectsofthecombinedremediationtechnologywiththoseofsinglebioremediationontherestorationofpetroleum contaminatedsoilwereinvestigated.Theexperimentalresultsshowedthatundertheconditionsofadding0.3mmol/gofsodiumpersulfate,狀(Na2S2O8) 狀(CaO2) 狀(FeSO4) 狀(citricacid)was5 5 1 1,thedegradationrateofpetroleumhydrocarbons(C10toC40)was24.41%,withthedegradationrateofC10toC25fractionpetroleumhydrocarbonsbeing-6.82%andthatofC26toC40fractionpetroleumhydrocarbonsbeing31.34%.Afteroxidativepre treatment,thesoilwassupplementedwithpetroleumhydrocarbon degradingbacteriaforbioremediation,andthecombinedremediationprocessachievedapetroleumhydrocarbondegradationrateofupto85.13%,whichwas39.66%higherthanthatofthesoiltreatedbysinglebiodegradation.ThepHvalueoftheremediatedsoildecreasedfrom9.31to7.21,andthesoilpropertieswereimproved.Theresearchresultsdemonstratedthatthecombinedsodiumpersulfate/hydrogenperoxide·02· 油 气 田 环 境 保 护 2023年8月 ENVIRONMENTALPROTECTIONOFOIL&GASFIELDS Vol.33 No.4 andmicrobiologicalremediationapproachisfeasibleforthedegradationofpetroleumhydrocarbonpollutioninsoil.犓犈犢犠犗犚犇犛 petroleumhydrocarbon;soilremediation;microorganism;sodiumpersulfate;calciumperoxide0 引 言随着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在石油开采、原油储运、化工炼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石油遗洒或泄漏现象,造成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周期长。
场地污染土壤治理方法简述及

场地污染土壤的治理苏州市场地污染土壤调查和修复技术研究中心张建荣一、场地污染土壤治理步骤简单介绍场地污染土壤调查与治理的目的和原则,场地污染土壤调查与治理的步骤,主要步骤中的要求。
简介目前国家正在制定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导则的主要内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二、场地污染土壤治理方法简述1、挖掘污染土壤挖掘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分为异地异位修复和原味异地修复, 用机械、人工等手段,使土壤离开原污染位置。
一般包括挖掘过程和挖掘土壤的后处理、处置和再利用过程。
在场地修复的各个阶段和多种修复技术实施过程中都可能采用挖掘技术,如稳定/ 固化、化学淋洗、热处理、生物堆修复等。
2、表面覆盖和封闭将受污染土壤与外环境受体隔开,阻断污染物对外环境受体的暴露途径。
隔离雨水淋漓土壤造成污染随沉降雨水迁移污染物,将污染土壤封闭在地下。
或者按照需要建造用房的设计将上层部分污染土壤挖出异位治理,将下层污染土壤进行隔离封存。
隔离方法有建筑物封闭、表层混凝土隔离、高密度聚乙烯覆层等。
3、稳定/固化通过固态形式在物理上隔离污染物或者将污染物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形态,降低污染物的危害,可分为原位和异位稳定/固化修复技术。
该技术中化学处理是用固定剂处理土壤中的污染物,用污染物与固定剂之间的吸附、离子交换以及沉淀以锁定土壤污染物。
常用固定剂有:水泥、石灰以及粘土矿物、铁锰氧化物、炭质材料等。
固定化技术的优点是处理费用低、易于操作。
可用于多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修复效果很好。
4、电动修复电动修复是通过电流的作用,在电场的作用下,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如Pb、Cd、Cr、Zn 等)和无机离子以电透渗和电迁移的方式向电极运输,然后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研究发现,土壤pH 、缓冲性能、土壤组分及污染金属种类会影响修复的效果。
Fenton氧化—微生物法降解土壤中石油烃

Fenton氧化—微生物法降解土壤中石油烃韩旭;李广云;尹宁宁;许锐伟;王丽萍【摘要】以长期被苯系物污染的活性污泥为菌源,采用液相“诱导物-中间产物-目标污染物”驯化模式驯化出专性混合石油降解菌群,并将其用于Fenton氧化—微生物法处理模拟石油污染土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产黄杆菌属(Rhodanobacter)、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和根瘤菌属(Rhizobiales)为主导菌属.实验结果表明:接种混合菌群后降解50 d,土样的总石油烃(TPH)去除率较土著菌提高了13.4~20.5百分点;对于TPH含量(w)分别为4%,8%,11%的土样,Fenton氧化的最佳H2O2加入量分别为3,4,4 mol/L (Fe2+加入量0.04 mol/L),TPH总去除率分别可达88.8%,65.0%,47.7%,较单独Fenton氧化或单独微生物法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且缩短了降解时间,增加了土壤有机质.%Using the activated sludge which was long-term polluted by benzene as bacteria source,the specific mixed petroleum-degrading bacteria were acclimated in liquid phase by the model of "inducer-intermediate product-target pollutant",and used for treatment of simulated petroleum contaminated soil by Fenton oxidation-microbial method.The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results showed that Rhodanobacter sp.,Mycobacterium sp.and Rhizobiales sp.were the dominant bacteria.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After 50 d of degradation,the removal rate of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TPH)in the soil samples by mixed bacteria was 13.4-20.5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at by native bacteria;When the TPH content (w)were4%,8%,11%,the optimum H2O2 concentration for Fenton oxidation were 3,4,4 mol/L respectively (with 0.04 mol/L of Fe2+ concentration),the totalremoval rate of TPH were 88.8%,65.0%,47.7% respectively,which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by single Fenton oxidation or single microbial method.The degradation time was shortened and organic matters in soil were increased by the combined process.【期刊名称】《化工环保》【年(卷),期】2017(037)002【总页数】6页(P237-242)【关键词】专性混合石油降解菌;Fenton氧化;微生物法;石油烃【作者】韩旭;李广云;尹宁宁;许锐伟;王丽萍【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伴随着石油的开采、运输、分离提纯等作业过程,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项有效的环保处理技术被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
由于其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可靠的特点,生物修复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矿山等行业的污染处理,成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处理的首选技术。
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广泛的市场发展前景。
举例来说,在美国大约有750000个各种地下储罐,一半以上为石油或汽油灌,其中有超过300000个存在泄漏现象,并以每年30000左右的速度递增。
生物修复技术被证明是目前处理此类污染的最经济和有效的环保技术。
关于生物修复技术在处理含油泥沙(主要产生于油田、炼油厂和石油泄漏)的应用,国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和可靠的工艺,并取得了不错的处理效果。
总的来讲,这些工艺可分为异位生物修复和原位生物修复两种。
其中异位生物修复主要包括composting(堆肥)和landfarming工艺,而原位生物修复主要包括Bioventing(生物通风)和soil vapor extraction (土壤气抽吸)工艺。
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环保技术,生物修复牵涉环保、生物、水文、地质等多个学科。
因此,影响生物修复处理效果的因素也很多,大致包括生物种类及活性、污染物种类及浓度、土壤条件(土质、湿度、pH等)、营养成分、充氧状态以及温度等。
所以,一个有效的工程方案在选择合适的工艺的基础上,还必须监测和控制适当的影响因素,才能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影响因素的参数确定和优化必须采用试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
一、异位生物修复工艺1、Composting(堆肥)堆肥工艺就是将污染的土壤与一定量的填料混合后垒成土堆,土壤中的微生物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新陈代谢的同时将污染物降解并去除。
填料的作用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空隙率,增加充氧效果,并提供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温床。
填料主要有稻草、木屑、鸡粪、牛粪、或活性污泥等。
添加比例应视土壤结构和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而定,通常为5%~40%不等。
环境中碳氢化合物污染的控制及处理技术进展

环境中碳氢化合物污染的控制及处理技术进展一.引言1.1碳氢化合物污染的概念碳氢化合物(含其衍生物)是全球大宗化学品,在开采、分离、储运及加工过程中导致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常见的碳氢化合物污染分为油田区域石油污染和重要区域的点源污染两大类。
油田区域石油污染泛指原油及初产品在勘探、开采、储运和加工过程中导致的土壤污染;重要区域的点源污染包括储油罐、油库(站)因老化失修造成的渗漏污染和公路、机场、水路航线及铁路等突发性溢洒事故造成的污染,经常导致数以百吨甚至万吨的碳氢化合物渗入地下,并进一步通过渗流或越流进入江、河、湖、海而引发生态灾难[1] 。
1.2碳氢化合物污染的现状和范围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石油作为一种新能源进入到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紧缺,石油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石油的开采规模在不断的增加,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以及石油化工业的发展,石油及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愈加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石油和石化产业的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以及在石油的运送过程中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首先,大量的石油物质泄露到周围的土地,含油物质进入土壤后,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透水性,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同时含油物质中的反应基能够与土壤中的无机氮磷结合从而降低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最终破坏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微生物的生存,降低土壤的活性。
其次,是化工厂中的石油以及泄漏到土壤中的石油气体的挥发,会对周边的空气产生恶劣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部分脂溶性物质对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一些多环芳烃类物质则会直接影响肝、肾和心血管系统等的正常功能,甚至引起癌变。
再次,石油和石化产业还能够产生严重的水污染。
针对石油污染愈加严重的现象,对于如何治理石油污染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修复前沿技术
1、生物通风的发展历史
发 展 史
1980年,美国Texas研究所最先认识到了 用土壤通风来促进石油有机物原位生物降 解的价值。 1989年美国Hill空军基地用SVE对其由 于航空燃料油泄漏引起的土壤污染进行 修复。 在1992-1995年期间,美国空军已 经在142个地点应用了生物通风技 术进行了土壤修复实验。 1995年以后,BV现场应用更加广泛,已 成为原位土壤修复技术中最为有效和流 行的一种方法。
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特性
微生物个体微 小,比表面积 大,代谢速率 快。 微生物种类繁 多,分布广泛, 代谢类型多样。
微生物繁殖快,易 变异,适应性强。
能合成降解酶, 体内具有调控 系统 — 质粒, 还具有共代谢 作用。
一、修复机理
石油烃
引起 微生物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 使之
细胞膜的基本功能丧失
改变
蛋白质的组成进而改变膜的结构
石油污染是指石油开采、输、 装卸、加工和使用过程 中,由 于泄漏和排放石油引起的污染。
生物通风技术简介
生物通风(bioventing) 又称土壤曝气,是基于改 变生物降解的环境条件而 设计的。它是原位生物修 复的一种方式。如图: 生物通风法处理对象的范 围较传统的SVE法,不仅 适用于处理小分子石油组 分,而且适用于修复原油 中重组分对土壤的污染, 该技术还可以大大降低抽 提过程中尾气的处理成本 。
没有或很少有二次污染
操作灵活,简便
2、生物通风技术修复效果的影响因素
影响生物通风技术的因素很多,除污染物本身的性 质外,还包括土壤的结构、环境因子以及微生物的性质 等。
包括土壤的气体渗透率、土壤含水率、 土壤的氧气含量、土壤温度、土壤pH、 土壤中营养物的含量和电子受体类型。 •污染物浓度
•可生物降解性
除了营养物 质外,其他 的环境因素 也经常成为 生物通风的 限制因素。
From:
石油污染生物降解—芳香烃的生物降解
芳香烃是重要的石油组分,是修复土壤污染应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其代 谢机理为芳香烃由加氧酶氧化为儿茶酚,二羟基化的芳香环再氧化,邻位 或间位开环。邻位开环生成已二烯二酸,再氧化为β-酮已二酸,后者再氧 化为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琥珀酸和乙酰辅酶A。间位开环生成2-羟已二烯 半醛酸,进一步代谢生成甲酸、乙醛和丙酮酸。以上反应见下式:
石油污染生物降解—环烷烃的生物降解
环烷烃在石油馏分中占有较大比例,在环烷烃中又以环己烷和环戊 烷为主,没有末端烷基环烷烃,它的生物降解原理和链烷烃的次末端氧化 相似。首先混合功能氧化酶(羟化酶)氧化产生环烷醇,然后脱氢得酮, 进一步氧化得内酯,或直接开环,生成脂肪酸。以环已烷为例,其反应式 如下:
导致
同时 膜的屏障和能量转换功能被破坏 另外
还影响与膜结合或附着在膜上各种酶的活性
增加了膜的流动性
石油污染生物降解——芳香烃的生物降解 石油污染生物降解——环烷烃的生物降解 石油污染生物降解——直链烷烃的生物降解
二、生物通风技术的特征
1、生物通风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治理成本低 处理效果好
缺点
操作时间长,受到土柱 微生物类型的限制。 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很高 会对微生物有害作用。 不适用于处理低渗透率、 高含水率、高粘度的土壤。
组长:吴帝卿 组员:李嫚嫚 贺方路 熊申祎
石 油 烃 污 染 的 生 物 通 风 修 复
1
修复机理
2
修复技术特征
3
修复案例
4
修复前沿技术
输油管线腐蚀渗漏污染土壤和地 下水源,不仅造成土壤盐碱化、毒化, 导致土壤破坏和废毁,而且其有毒物 能通过农作物尤其是地下水进入食物 链系统,最终直接危害人类。
2、生物通风影响因素和强化技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研究
温度
氮源
添加营养物 质
实验和现场 应用都表明, 适当添加营 养物可以促 进生物降解
土壤湿度
实验室中的 研究表明, 土壤温度大, 则生物转化 率高。
加入优势菌
土壤中加入 石油降解优 势菌能大大 提高生物降 解速度。
在寒冷地区, 土壤温度成 为限制因素, 增加土壤温 度后可提高 生物降解性。
生物通风技术简介
生物通风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对不饱和区中的有机物进 行生物降解,而在毛细管区和保护区的土壤不受影响。可 采用向不饱和区注入空气(或氧气)、添加营养物(氮和 磷酸盐)和接种特异工程菌等措施来提高生物通风过程中 微生物的降解能力,空气的注入可以采用注射井或抽提井 ,采用抽提井的生物通风技术如下图所示:
土壤因素 污染物因素 微生物因素
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与土壤中 可降解菌的含量有密切关系,土壤中加 入石油降解优势菌能大大提高生物降解 速度。
三、修复案例
生物通风技术在美国犹他州的空军基地的应用
1998年年底,美国犹他州某空军基地因航空发动机燃料 泄露,使0.4ha、深度达到15m的土壤受到污染,土中油的 浓度最高达到5000mg/kg。 为了处理约90t航空燃料油的泄漏造成的地下及地表土 壤的污染,应用了生物通风技术,在污染区块的土壤中打了 多口井,对应地安装鼓风机和抽真空机,将空气(空气中加 入氮、磷等营养元素,为土壤降解菌提供营养物质)强行注 入土壤中,然后抽出,大部分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机物直接 随空气一起抽出去除。而高沸点重组分的有机物主要是在微 生物的作用下,被彻底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经过9个月的生物修复处理,共去除了62.6t的污染物, 经监测和研究发现,在去除的污染物中部分是由于微生物的 降解完成的,大约占去除污染物的15%~20%。这也说明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燃料油也具有很大的降解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