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取向及难点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取向及难点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取向及难点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取向及难点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的关键

时期。明确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文化内涵、改革取向和微观运行方向,对于解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不对称、教育资源配置不优、体制和制度层面存在潜在危机等难点问题,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

[标签]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难点问题

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文化理念、坚持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微观运行,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障。在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的初级阶段,克服信息不对称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影响、教育资源稀缺的主要矛盾和高职院校在教育运行过程中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的障碍,是这一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取向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取向,有着国内外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与内涵发展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我国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大背景来看,这项改革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学习型国家构建,实现技能型人才充分就业和职业教育终身化,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态势来看,这项改革不仅代表了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法规和发展范式,而且具有我国宏观调控层面的职业教育导向与职业院校微观层面认知文化、物质文化和规范文化不断演变的文化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人为本、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核心,就是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就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等教育类型,是以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即工作过程为导向)为改革取向的高等职业教育。

2、以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为突破口的改革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贯彻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宗旨,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前提。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教育部周济部长多次提到,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要特别注重校企合作,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新途径。随着我国工

心得体会: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思考(最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题词,我们不仅需要思考“实现什么样的内涵式发展”这一问题,更要探索“怎样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办法。 满足高校实践之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和高校在选择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上进行了艰难的探路摸索,呈现出移植借鉴、数量增长、重点提升、质量发展等四大阶段性特征,可称之为以学习借鉴欧美高等教育经验为主要特征的“模仿式发展”、以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以“211”“985”工程为主要特征的“非均衡”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内涵发展。 从历史溯源上来看,“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意境的“本土”政策语汇,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双重发展历程而出现的一个概念。25年来,尽管“内涵式发展”的议程时有时无、目标时重时轻、含义时大时小,但政府和高校对内涵式发展的追求“一直在路上”,对高等教育根本属性及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既是高校实践之需要,也是教育规律之诉求。 适应高校需求之变 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起点,高校要走出“象牙塔”,主动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迎接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重心转移、发展动能转换形成历史性交汇,必将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重塑民族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颠覆传统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也将重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确定发展方向、制定教育政策、深化综合改革的根本依据。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复杂、非线性的社会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美国的“硅谷”,法国的索非亚科技园,日本的“筑波”和我国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光谷”、台湾的“新竹”等,都是高等教育为全球产

什么是教育内涵发展

什么是教育内涵发展 一、命题的由来 1.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研究实现优质教学的过程 ①什么是优质教学? 在先进理念的观照下,运用科学的课程教材和合理的途径、方法(合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产生优质高效的教学结果。 ②优质教学是优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课程的现实。 教学是各育各科具体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抓好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 教育的优质、均衡生成于优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没有优质教学的教育,承担不了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①20世纪由各国独立完成的世界29项重大发明中,美国完成了19项,英国和德国完成了其余的10 项,而美国解决了29项中22项重大发明的应用问题。 ②《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显示,中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总人数排名世界第2位,中国的科学竞争力位列世界第24位,技术基础水平排名世界第42位。 ③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3—2004全球竞争力(主要比较科技水平、政府效率、宏观经济环境)排行榜中,芬兰、美国和瑞典分别名列前三位,中国排行第44位,俄国第70位。 国家竞争力的不足,受制于科技实力的不足,更在于学校育人中优质教学的不足。 3.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呼唤优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①主要进展 ●教学、课堂及教师专业发展与之相关的内涵因素被各级教育领导层所充分重视。课堂教学成为关注与服务学生的中心。研修中心正在启动“新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一些学校已取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推进。 ●注意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学科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实际,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差异教学,小班化教学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面对一些学困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情感教育和激励教育,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②主要问题 ●研修中心听了中小学各学科共417节课,发现在常态课中教学陈旧,效率不高的C级课仍占一定比例。 ●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得被动。表现在:注重机械识记,忽视能力培养;照本宣科,对教材没有处理,没有拓展;教学方法、手段比较陈旧,以讲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少有发挥。 ●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容量不够,节奏较慢,重点不够突出,不注意训练的有效性,没有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感悟方法产生应有的情感态度。有的是由于周课时数的增加,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不足,产生了稀释教学内容的现象,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不代表已成为合格教师,当了一辈子教师也不一定其专业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固然与时间有关,但又不仅仅是时间的累积,更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专业理想的逐渐明晰、专业自我的逐步形成,直至成为教育世界的创造者。 目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职责与发展成长的具体实际来看,我们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遵守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教师对职业行为的自觉追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道德基础。如果不能认真遵守职业道德,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职业道德以敬业精神为基础、以协调师生关系为主要内容,乐于奉献、坚持公正是时代对教师职业的基本伦理道德要求。“奉献”作为从业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职业责任感、使命感的具体体现。因为培养人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劳动,无法用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衡量其价值的大小,没有奉献精神就会失去教师职业的高尚性和纯洁性。“公正”就是公平、正义、合理。“公正”既

是教育基本目标之一,又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行为准则。不讲公正的教育将使学生的心灵失去平衡,其行为丧失应有的约束,教育过程也就失去了“善”的价值。教师职业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公共性和教育性,相对于多数职业应有更高、更严的职业道德要求。2008年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六个方面: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拓展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和经验系统。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主席舒尔曼认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至少应该包括如下方面: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及其特点知识;教育脉络知识;教育目的目标、价值、哲学及历史渊源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前述七类知识的核心,是教师面对特定问题进行有效呈现和解释的知识,即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把学科知识、学生知识、课程知识、评价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等“活化”之后,经由自身价值观作出判断、选择、重组而形成的动态知识,是教师主动建构、积极创造的结果。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就是教师的生命运动过程,就是教师个性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教师在创造了新的学科教学知识时,也创造了崭新的自己。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教学专家必备的重要知识,是教师理解自己专业的特殊形式,它将学科专家和一般教师区

和谐教育讲座五(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和谐教育讲座五(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和谐教育讲座五(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本篇分为五个版块:一是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二是构建和谐教育的思索;三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建议;四是构建现代和谐教育的几点思考;五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四个重要关系。 1、构建和谐教育的思考 原王秀萍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和谐社会是社会多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孜孜追求的目标。 1.1、如何理解和谐教育的内涵. 和谐教育涵义.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学生的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能力与学生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从而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和谐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一致的.真正的全面发展必然是和谐的,没有和谐的发展,就只能是平均发展或片面发展;而和谐发展也必然是全面的,对人没有全面的多方面发展的要求,和谐就无从可言。 和谐教育必须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从我国教育的现状来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不容乐观的是在有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上课、评分仍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唯一活动领域,教师用考试分数去衡量学生,学校用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从而使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学生把学习知识不是当作一种快乐、一种幸福,而是当作一种压力,一种负担,这种教育的现状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有悖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构建和谐教育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1.2、如何认识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性. 构建和谐教育是当代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越来越强调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协调发展必然要以社会主体的人的协调、和谐发展为前提,而人的和谐发展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教育的结果。因为只有通过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和谐的人来。因此,构建和谐教育便成为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和谐教育是解决教育内在矛盾的需要.教育是一项现实的事业,它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受现实条件的制约;教育又是一项未来的事业,它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因此,它必须面向未来。这种现实与未来的矛盾,构成了教育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随着管用一生的教育的终结,越来越凸现出来。处于现实与未来这个两难境地之中的现代教育,要有所作为,必须发挥其特有的在个人与社会间的整合作用,通过教育的整合作用,沟通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这就要求教育首先要完成个人的社会化任务。既通过教育使个人能够适应现实和未来社会需要,同时还要求教育通过其培养出来的人,完成改变、发展现实社会,设计、建设未来社会的任务。只有完成了这两项任务,教育才是成功的。这就要求教育在个人和社会中发挥中介、整合的作用,把这两项任务有机地、和谐地融合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在传统和现代性之间,在学生所固有的思想及态度与教学计划的内容之间取得正确的平衡。这必然要求教育自身必须是和谐的。 构建和谐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3-05-22 06:17:00 来源:《人民日报》( 2013年 05月 22日 07 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 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 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 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 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 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 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 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 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 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高等教育新论复习提纲

高等教育新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演变 了解高深学问教育、中世纪大学、第三级教育的概念内涵,掌握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高深学问教育:在古代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国家,很早出现并逐渐形成各自的文化经典,即当时的高深学问,如印度《吠陀经》、中国《四书》《五经》,希腊的“七艺”等,并纷纷建立了各式学校,作为传播和探究这些高深学问的专门机构。这些专门机构建成后逐渐成为高深学问的学术中心,促进高深学问的传播和研究,因此,古代高等教育表现为一种高深学问的教育。 特点: 1、形式上,古代高等教育机构是各国的高等学术中心,或设于宫廷,或附在神庙,或存在私学,主要表现为个别大师的聚徒讲学,进行高深学问的学习; 2、从目的或内容上看,古代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官吏和神学人士。东方古代高等教育以人文教育和伦理教育为主,辅以少量的自然科学教育;西方的古代高等教育则以人文、自然和雄辩教育为主,辅以伦理教育; 3、从对象上说,高等教育是极少数特权阶层的教育,接收教育是一种特权和身份的象征; 4、管理上,东方的高等教育为政府和寺庙控制,只有在社会混乱时期,私学才兴盛,在西方,高等教育表现为私学为主。 中世纪大学:12-13世纪,中世纪大学产生。其主要课程内容是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艺复兴后增加了人文主义课程。 特点: 1、形式上,只有大学才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学具备传统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形态的某种特征,高等教育便是大学教育,大学独占高等教育的领域; 2、从目的与内容看,高等教育是人类文明精华得以保存、绵延和发扬的场地,致力于高深学术之研究,创造新知识,培养新经济人才,高等教育的学术性

“智慧教育”引领内涵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8716022.html, “智慧教育”引领内涵发展 作者:王涛 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7年第09期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祝智庭明确指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构建智能化环境,让师生施展灵巧的教与学,为学习者提供最适宜的个性化服务,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价值取向、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创造潜能的人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作为有着60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名校,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不断自加压力,以“智慧教育”为抓手,立足“卓尔不群,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学校办学品质的再次飞跃。 夯实基础打造智慧校园 积极打造“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现代化信息环境,为智慧教育营建良好的智慧环境。 加大投入,打造多元智慧教学空间。宜昌市第十六中学智慧教育于2015年起步,多方筹资先后建设3个“智慧教室”,为24个班级新装液晶鸿合一体机,实现升级版的“优质资源班班通”。同时引入纬创教学平台和“小蚂蚁”移动教学平台,确定4个试验班级开展智慧教育探索。学校由点到面,由过去单一局限于功能室的智慧教学转变为平板、手机进教室,微课、鸿合i学资源进课堂,有效推动“智慧课堂”的常规化研究,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平台应用,构建数字智慧管理体系。依托网络平台,优化教学管理。2014年,学校率先 利用“智学网”实现网上阅卷、自由组卷、质量分析,打破时空局限,时时可查,处处可改。减轻教师阅卷负担的同时,也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2016年,学校依托“宜昌教育云”平台丰实教师教学空间、学生学习空间、家校交流空间,实现“网络空间人人通”。借助网站微信,打造互动校园。学校更新门户网站,搭建微信、微博平台,既集合学校日常事务,又彰显学校视觉形象和教育理念。2016年,学校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展综合实践课 程“最暖家书”的评比活动,点击率突破一万。2017年,学校新开发“数字校园管理平台”,集考勤检查、校务巡查、招生宣传、设备保修、选课报名、校园消息、班级管理于一体,借助互联网,以其移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成为学校对外宣传、校内教务管理、家校有效沟通的智慧窗口,为学校智慧教育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增设监控装置,保障校园安全。目前学校在公共区域设置有41个摄像头,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为学校安全保驾护航。 整合资源,完善网络教研共享平台。依托优质学科资源网,如中学学科资源网、智学网、鸿合i学资源网和宜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学科资源等,整合学校现有校本资源库,丰富教育管理库、学科资源库、智慧教育论文库、卓园微课视频库,初步实现智慧教育资源的网络化和体系化。

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的内涵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首先,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其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第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建立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诚信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成事及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经济。如果破坏了信用关系,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基础,带来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诚实守信。 第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我们党提出要最广泛

《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模式讲话》

《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模式讲话》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校长、老师,亲爱的 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探索新时代的临川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让每一位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们临川教育人的责任和理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致力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打造优质特色校的发展之路。 十二小开放日五所北师大项目基地校。一小、二小、七小、十一小、十二小。在北师大项目组北京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三年教育实践,已探索出各自特色化的办学新路,文化兴校办学理念对五个基地校的校长来说可以说已入脑入心田。 今天我想谈三层意思: 一是感谢。(1)感谢北师大教育专家组。您们为五所基地学校量身打造了一条学校科学发展的特色之路,一小的幸福教育、二小的生命教育、七小的责任教育、十一小的扬长教育、十二小的和美教育各有千秋,独具风采。(2)感谢基地校与非基地校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在三年教育实践活动中付出的辛劳与汗水。(3)感谢亲爱的同学们在参加项目中的热情与配合。 二是祝贺。(1)祝贺北师大-临川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区域基础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高峰论坛临川十二小分论坛开放日活动圆满成功。(2)祝贺各位校长、老师收获成长与提升,管理水平与专业

发展更上一层楼。(3)祝贺亲爱的同学们成长与进步。 三是希望。(1)办特色学校,走文化兴校之路,永远在路上。北师大项目虽然结束了,但各校走特色办学文化兴校之路不能停,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2)要充分发挥五所基地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学校更新教育理念,助力发展优质特色学校。(3)继续与北师大项目专家保持联系,增进情谊,加强交流与合作,相互成为教育教学中的良师益友。 内容仅供参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新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一、公平、正义、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指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体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以及对精神目标追求等一系列的判断和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通过科学梳理相关概念获取正确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时,应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改造与提升。必须始终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民主与集中、创新与求实的关系,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实现由人情关系价值观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的转变。因此,本文认为,公平、正义、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也是最基本的要义。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概括了公平、正义的内涵: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机会公平,是指公民能普遍地参与社会发展并分享由此而带来的成果。权利公平,是指公民的基本权利或人权不因职业和职位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其合法的生存、居住、迁移、教育、就业等权利得到同等的保障与尊重。过程公平,是指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项活动的过程公开透明,不允许某些人通过对过程的控制而谋取不当利益。结果公平,则主要是指分配上兼顾全体公民的利益,防止过于悬殊的两极分化。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由此,坚持公平、正义是我们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然诉求,是

教育的内涵

教育的内涵: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职能: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 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的教育) 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扩招与教育产业化)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浅谈教育中的生态和谐理念的内涵

浅谈教育中的生态和谐理念的内涵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推进我国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理念是在技术理性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一种主体实践意识,是一种既有合理性、概括性、统摄性,又具有现实性和实际可应用、可操作性的观念和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有一种生态和谐的教育理念。 一、教育的生态和谐理念的内涵 “生态和谐”教育理念是生态平衡与生态和谐概念在教育上的移植、借用,它强调教育的主客体与内外部环境的和谐匹配和有机统一;强调教育机制的亲和性、开放性、互动性、创造性。“生态和谐”教育理念,是对目前已有的诸多先进教育理念的丰富和拓展,同时也是同全国的教育转型相应相谐的。目前,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人文及广博知识的教育,推崇“通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在教育方法上,注重灵活性,倡导“和谐教育”;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上,延伸教育的功能,发展远程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等。 在“生态和谐”教育模式中,其核心应是亲和性、融洽性、创造性、自主性。生态有机性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和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具体表现为:首先是传授知识、灌输知识变成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其次是学生由被动的客体变成了积极的主体和中心;再次是教材内容由封闭、僵死变得开放、生动和更具现实包容性、新颖性;第四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变成了灵活多样的启发、诱导、对话、讨论等;第五是单纯的认知、接受变成了科学研究、主动创造和大胆的“自我建构”,进而实现求知向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转化。这一模式实际上是更加重视和突出整体性的功能和价值,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生态区”和“生态整体”。 二、生态和谐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 (一) 树立生态性的大教育观,破除狭隘的学校教育观念 在目前各种教育生态问题迭出、教育生态系统发展面临种种危机之时,树立生态性的大教育观,应有如下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明确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规范了我们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核心价值追求。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立足国家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我们党在过去曾经把这个共同价值追求表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个宏伟目标从价值追求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是说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活力、振奋精神的价值目标。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立足社会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马克

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带领人民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把这些目标写到社会主义旗帜上,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深入扎实地体现到党的各项理论和实践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则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的集中价值体现,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是立足公民层面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全体公民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尤其是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形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何把公民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提高到一个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途径之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途径之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从自身优势和特点出发,根据时代、社会的要求和所在 学校的共同愿景而作出的能够促进教师有计划地可持续发 展的预期性、系统性的自我 设计和安排;制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还是教 师自我实现和人生幸福的需要。。 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① (一)时代的需要 我们所处的时代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点:首先,这是一个“人的时代”,人的生存、发 展成为时代关注的主题。其次,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化的时代”,职业、岗位以及 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理念、能力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且变化的速度在加快。为 了适应乃至超越这种不断的、加快的变化,教师以不变应万变是行不通的,必须提前规 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再次,我们所处的还是一个“学习的时代”。“学习化社会”“学习型 组织”日益受到关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用在这

个时代、这个社会最合适,终身 学习成为每个人生存发展的不二手段。而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的就是要对 自己的终身学习作出规划。最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强调“科学发展”的时代。“科 学发展”的前提是“科学规划”。所以无论是国家、地方、行业还是个人,都有一个“科学 规划自已”的问题。那种没有规划的随意的甚至盲目的发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总之,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提倡并且需要广大教师积极、主动、科学规划自己职业生涯 的时代。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显得日益 重要而迫切。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没有广大教师不断的专业发展,就没有素质教育 和课程改革的成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很多,而促进和帮助教 师形成、执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抓手”或“切口”。首先,教师职 业生涯规划涉及每位教师,每位教师经过适当的培训和指导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其意义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 姓名:向伟学号:2008300000026 人文科学试验班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从战略高度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规律的认识达到 了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 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 具有相对稳 定的特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目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认为,其内涵应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涵盖了社会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

领域,规定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既体现了共产主义的远大 理想,又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统一,理应是我们所遵循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自又包含着许多具体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既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富强、民主、文明是和谐、自由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和谐、自由的途径与手段,和谐、自由是富强、民主、文明要达到的目的与最终目标,而和谐更侧重社会层面,自由更侧重个体层面。具体来说,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明、和谐和自由奠定物质基础;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社会的富强、文明、和谐和自由提供制度保障和法理支持;只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高度文明,才能给富强、民主、和谐、自由的价值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给富强、民主、文明、自由提供情理支持、可靠保障和动力条件;而自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和最高追求,这个终极价值目标要阶段 性实现,贯穿并统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全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执政的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上的认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诉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内

高等教育学相关知识点汇总

高等教育学(浙大版顾建民) 高等教育内涵: 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它的基础应确定为中等教育)2.高等教育是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的组织方式来看,它应涵盖各种院校类型、授学形式和教育类型)3.高等教育史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培养布标应确定为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 现代大学的许多特征主要来自中世纪的大学,当时大学的三个重要特征: 1.大学拥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2.大学具有宗教性和国际性。 3.大学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 柏林大学: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等教育发生了变化,其特点主要为: 1.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开始受到政府重视。 2.由精英高等教育过度到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3.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特征更加显著。 4.高等教育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强调质量提升。 高等教育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现象、问题和矛盾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旨在扩展理论知识,后者着力解决实践问题。 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法治化、终身化、民主化、国际化。 1901年,书院被统一改为学堂,延续千年左右的古代书院制度自此终结。 官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学堂,标志着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近几年,浙江高等教育变化显著,成就明显: 1.顺利实现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跨越式发展。 2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高等教育体制创新成果较为显著。 4.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教育的学科性质:高等教育是基础理论和教育原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运用,具有应用性。区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隐含着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学术价值取向。定位在“基础学科”,要关注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追求理论化和学术性;定位在“应用学科”,则要关注现实问题,追求研究的应用价值。从学科发展上讲,基础与应用是可以转化的,理论与实践需要相互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任何社会科学研究都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高等研究的真谛在于解决高等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需要解决的各种理论

学校教育的内涵与发展

教育应注重“人”的发展 刘西虎 运河高等师范学校江苏邳州221300 摘要:人的真正成长是内在的精神品质的提高,教育就是引导好学生的内在品质的变化,而要在教育中实践“品质先行”,重在对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探索,本文着重探讨建设符合“品质先行”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内在成长的重要作用从而能深刻影响学生的内在变化与成长。 关键词:学校环境信任建设人文精神引导教育内在成长 教育的任务就是唤醒人的潜质或潜在的本质。所谓教育是学生按照自己理想和社会需要设想成为的那类人,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在认识自我,主动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首先,教育应秉承着人文精神的关怀。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仍是恪守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以传授知识为主,这是知识储备型教育。教育应是人的灵魂和精神的教育,它导向事物的本原,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唐姜澎[5]指出,“怀特海说,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而没有智慧,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和令人讨厌的人。”教育应千方百计增进学生的智慧,让我们做一个智慧卓越的人。传统知识型教育只能造成有意上的改变,就是认知改变,而无法造成本质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独一无二的成长环境,对人产生影响的不是具体的教育行为,而是一个个具体行为背后形成的稳定的教育影响。而当这种影响符合学校教育文化背景时,就能生出学校文化特色的教育,使之对其产生认同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形成自己的文化品质。教育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可见的。而教育影响是却是不可见的。环境的人文性也具有不可见特性,同样也具有特别的教育影响作用。余以为人文环境的对人的长久教育影响较之具体的教育行为对受教者更深刻。胡旭晖[1]《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一文中指出高等院校中的人文教育缺失严重,“社会各界普遍认为高职学生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实践方面略有优势,但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欠缺,亦是社会公认的事实。高职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文化素质较低,非专业知识浅薄,这种“工具人”倾向必然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素质的不全面。在调查中,

和谐校园发展规划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阳光初中2010年--2013年发展规划 为不断丰富学校办学内涵,加快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校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深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深化教育改革,继承优良传统,进一步弘扬“阳光教育”,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现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以进一步发挥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辐射示范作用。 第一部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目标 一、发展基础 (一)传承发扬,探索创新,突出内涵发展 阳光初中三年的发展是建立在林梓初中和奚斜初中合并的基础上,教职工的精神风貌与学校发展的整体氛围进一步整合,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吻合,已经形成了诸多办学优势,为学校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聚焦发展,分层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成为学校发展的立足点。 学校把握发展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提出加强“三个力”建设,即加强校长室的领导力建设、加强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建设、加强全体教工的战斗力建设,学校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各种平台,升华教师师德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的执行力、融和力和组织力。 学校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设平台,促使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如成立阳光初中青年教师联合会,建全带教制度,借助优质资源等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骨干教师的发展创设平台,如加强学历培训、加强职称晋升指导、健全骨干教师培养激励制度等,全面提升骨干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学校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培养、考核力度,提高干部管理效能。学校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长期困扰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特别是用人机制的瓶颈性因素进一步凸显。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快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深入推进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也不可避免地被提上教育综合改革的日程。 从今日起,我们将陆续转发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0期的署名文章《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与推进策略》,让我们共同学习、把握大势,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渐进式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走过了20多年风雨历程。梳理改革的脉络和进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政府简政放权,高校自主管理,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改革的策略和路径是自下而上,发展到政府部门与高校共同推进;由点到面,从少数学校、个别领域的探索发展到全方位改革,形成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第一次高潮。这一阶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推进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教育部陆续向学校下放多项人事管理权限,从具体事务的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直属高校内部积极探索校院系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管理模式,实行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扩大校内薪酬分配自主权;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部属高校和北京市所属高校率先推进以人事分配改革为重点的高校内部管理改革。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成效是开始落

实高校人事分配自主权,推动从政府直接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政府间接管理、学校自主管理的转变。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的10年左右时间。这一阶段改革重点是高校用人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逐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深刻转变。这个阶段国家层面具有标志意义的举措:一是1998年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这一革命性的改革举措,不仅在高校人才引进领域具有开创性,而且在“象牙塔”内再次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带动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二是教育部及时召开全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并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两个关于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有力地促进改革在更大的广度深度上展开。之后,随着“985”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高校大力推进编制管理、岗位管理、人员聘用、薪酬分配改革,教育部在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五所高校部署职员改革试点。高校改革以其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第三阶段:自2006年开始至今。这一阶段改革强调完善机制制度,强调高校岗位管理与聘用制改革结合,与转换用人机制结合,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高校进一步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和聘用制,加强合同管理,探索多种分配激励方式,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推进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一是浙江大学等高校率先探索教师分类管理,根据不同岗位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二是高层次人才计划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面向全球延揽人才,带动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年薪制探索、协议用工和合同管理等一系列用人机制改革举措。高校普遍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办学特色,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持与培养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