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夫利西治疗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改进的英夫利西单抗输注方法对炎症性肠病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

[
9] RaymondGV,
Aubour
Pake
rA,
e
ta
l.
Sur
v
i
va
landFunc
G
gP,
t
i
ona
lOu
t
c
ome
si
n Boys wi
t
h Ce
r
ebr
a
lAd
r
eno
l
eukodys
t
r
o
G
t
handwi
t
hou
tHema
t
opo
i
e
t
i
cS
t
em Ce
l
lTr
ansp
患者负性情绪影 响 的 研 究 [
J].现 代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2018,
27(
36):
4095-4097.
[
5] 叶增杰,刘美玲,骆 东 妹,等 .中 文 版 父 母 用 疾 病 不 确 定 量 表
在肿瘤患儿父母 中 的 重 新 修 订 及 信 效 度 检 验 [
J].中 华 护 理
不足的情况,并指出缺乏疾病健康素养已经严重影
响患者预后.
3.
2 健康素养和疾病不确定感的关系分析
健康素养有利于患者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知,
从而能够以更客观和理性的态度面对疾病.同时,
具备相应的健康素养,也有利于提升患者面对疾病
的效能 感 和 自 我 管 理 能 力. 因 此,从 理 论 维 度 分
析,健康素养越好,越 有 利 于 降 低 患 者 疾 病 不 确 定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8-09-06T13:41:21.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作者:张丽莉陆健(通讯作者)[导读]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显著,早期有规律的维持治疗能有效提升疗效。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0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缓解率为12%、黏膜愈合率为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口腔溃疡、关节炎、胆囊结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环丙沙星、肠内营养等均可提高英夫利昔单抗疗效,而早期规律的治疗是提升疗效的关键。
结论: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显著,早期有规律的维持治疗能有效提升疗效,但也存在部分患者不耐受、发生相关不良反应等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英夫利昔单抗;疗效;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070-0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两者未确定的重叠性或中间性肠炎。
这类疾病均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便血、肠道吸收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目前,IBD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认为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与肠道菌群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TNF-α在IBD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以往临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氨基水杨酸类、免疫调节剂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英夫利昔单抗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对 照组 为 3 . ( 3 3 P=0 O 7 。分 析 诱导 治 疗 中 的 . 1)
一
,
荚 夫利 昔单 ; ( fxma ) 这类 疾病 中实际应 用方 面 的依 据 进行 评 论 和 回顾 , b i l i b在 g ni 包括 剂 量 、 效 、 意 事 疗 注
关键 词 : 炎症性 肠病 ;荚夫 利 昔单抗 ; TNF a抗体 抗 —
项 和 不 良反 应 , 作 一 总 结 。 并
1 T F  ̄在 I D 中 的致 病 机 制 以及 if xma N -  ̄ B nl i b的 i
机 制
If xma nl i b的短 期 疗 效 已 被 证 实 。早 在 1 9 i 97 年, 一项 纳 入 1 8例 C 患者 的双 盲 对 照 研 究 显 0 D
示 , 给药 2周后 观察 到疗 效 , 第 4周 ,n l i b 在 在 Ifxma i 组有 8 的患 者 被 判 为 有效 , 转 4 。在 1 1 好 8 2周 后, 仍有 近半 数 的患 者 维 持 疗 效 。另 一 项对 照研 究 则显 示 单 次 给 予 if xma nl i b后 不 仅 使 临 床 症 状 好 i 转 , 内镜 下 也 能 见 到显 著 的黏 膜 改 善 。一 些 早 在 期 的小样 本 随机对 照研 究 ] 同样显 示 了 ifxma nl i b i 用 于 UC的疗效 , 中一项 纳入 4 例 严 重 UC患 者 其 5 的研 究显 示- , 单 次 给 药 后 的 3个 月 内 ,nl — 3 在 ] If x i i b 有 7 . 的 患者 避 免 了 结 肠 切 除 手 术 , ma 组 08 而
英夫利昔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观察

英夫利昔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观察
谢兰;刘杰;姚勇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16(0)B03
【摘要】目的探析炎症性肠病运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治炎症性肠病患者104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美沙拉嗪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
结果:经过30 d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黏膜愈合率、治疗效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炎症性肠病患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一方面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还能促进胃肠黏膜愈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应用。
【总页数】2页(P1192-1193)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英夫利昔单抗;临床效果
【作者】谢兰;刘杰;姚勇
【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62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
【相关文献】
1.安肠愈疡汤加味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活动期炎症性肠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刘敏;吴治华;吴运
2.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洁
3.检测ENA-78对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的预测作用 [J], 李俊达;何剑琴;冯彩华;邓若愚;李若群;陈丽
4.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丽莉;陆健
5.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 [J], 马志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短期研究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短期研究段泽星;罗俊卿;李伟强【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23)26【摘要】目的总结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9例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经验,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明确诊断的9例中-重度UC患者采用IFX治疗,剂量为5mg/kg,于第0、2、6周用药,共计3次.维持缓解予以柳氮磺砒啶(SASP)或益生茵制剂.以临床缓解和内镜及病理为主要依据,复查临床效果及黏膜愈合情况,并在第8周时比较用药前后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及白蛋白(albumin,ALB)的变化.结果 9例中-重度UC患者中6例达到临床缓解,2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8.9%,第8周复查肠镜显示5例黏膜完全愈合,黏膜愈合率为55.6%.6例激素依赖或抵抗的中-重度UC患者4例临床缓解,3例黏膜完全愈合;治疗有效者Hb及ALB明显上升,而ESR、CRP明显下降,3例有肠外表现者的肠外症状都得到改善,观察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英夫利昔单抗对中-重度包括激素依赖或抵抗型UC患者均有良好疗效,同时安全性较好.【总页数】4页(P79-82)【作者】段泽星;罗俊卿;李伟强【作者单位】武警湖南总队医院内二科,湖南长沙410006;武警湖南总队医院,湖南长沙410006;武警湖南总队医院内二科,湖南长沙4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相关文献】1.英昔单抗治疗中至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J], 何相宜;陈维雄2.研究胰岛素短期强化与辛开苦降方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J], 杨淑敏3.研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胰岛功能、短期疗效的影响[J], 牛久欣; 张秋娅; 霍新爱4.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J], 张艳5.研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胰岛功能、短期疗效的影响[J], 蔡得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黄根;方念;王农荣【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aintenance treatment with infliximab and immunosuppressant on moderate to 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 (UC). Methods Thirty-six patients with UC were given infliximab 5 mg·kg-1 for the induction of remission at week 0,2 and 6.After entering remission,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nfliximab (treatment group, n=12), azathioprine (control group, n=12) or combination ofboth(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n=12).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 remission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control group (25.0% and 58.3%, respectivel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reatment group (66.7%and 91.7%, respectively) an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58.3%and 91.7%,respectively)(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reatment group an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maintenance treatment with infliximab and immunosuppressant is an effective option for treating moderate to severe UC and does not cause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
英夫利息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英夫利息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白笠【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年(卷),期】2016(22)4【摘要】目的观察英夫利息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IB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英夫利息单抗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血沉(ESR)、血红蛋白(Hb)、结肠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常见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较对照组(67.50%)(P<0.05);两组CRP、ES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b、ALB显著升高,且观察组CRP(15.56±3.10)mg/L、ESR(15.26±6.04) mrn/h显著低于对照组,Hb(128.00±7.78) g/L、ALb(39.12±8.75) 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肠切除率为2.50%、常见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2.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135,P<0.05;x2=3.914,P<0.05).结论英夫利昔单抗可显著降低IBD患者CRP、ESR表达水平,并显著升高Hb、ALB表达水平,可有效降低患者结肠切除率,值得推广应用.【总页数】4页(P420-423)【作者】白笠【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07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山东烟台 2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相关文献】1.英夫力西和环孢素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近期疗效比较 [J], 杨欣艳;范如英;刘云云;盛剑秋;李世荣2.比较环孢菌素与英夫利息单抗治疗重症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荟萃分析 [J], 胡凤蓉;张琦;张维娟;胡思隽;严慧;石晓磊;祁兴顺3.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观察 [J], 赵新艳4.英夫力西单抗与硫唑嘌呤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效果对比 [J], 戴璞5.甾体类药物难治严重溃疡性结肠炎环孢素和英夫利息单抗补救治疗疗效相当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夫利昔单抗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英夫利昔单抗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
冯楠;戈之铮
【期刊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年(卷),期】2008(028)004
【摘要】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两种特发性肠道炎性疾病.此文对新出现的生物制剂之一,英夫利昔单(infliximab)在这类疾病中实际应用方面的依据进行评论和回顾,包括剂量、疗效、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并作一总结.
【总页数】4页(P273-276)
【作者】冯楠;戈之铮
【作者单位】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在治疗克罗恩病相关性黏膜溃疡中应用英夫利昔单抗定期维持治疗优于间断治疗[J], Rutgeerts; P.; Diamond; R.; H.; Bala; M.; 郝筱倩(译); 郑世成(校)
2.016 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免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在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J], 李岩
3.生物制剂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与展望 [J], 张涛;苏晓兰;毛心勇;刘倩;吴宝麒;宋耿青;魏玮
4.巯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联合硫鸟嘌呤核苷酸血药浓度监测在硫唑嘌呤治疗
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夏泉;黄燕;汪燕燕;许杜娟;胡乃中;胡静;梅俏;陈飞虎
5.英夫利昔单抗-类克在激素抵抗及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J], 李懿璇;李世荣;李俊霞;杨欣艳;王化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效果初步分析
58中国处方药 第15卷 第4期·疗效评价·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病变部位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的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和粘液脓血便为主,该病呈慢性进程,容易反复发作。
临床常以保守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等,但有16%~34%患者存在激素抵抗[1]。
我院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从2013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
观察组58例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23~74岁,平均(43.19±2.57)岁,病程3个月~17年,平均(3.29±1.22)年;对照组58例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23~75岁,平均(43.83±2.61)岁,病程4个月~16年,平均(3.06±1.17)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复方谷氨酰胺、泼尼松等常规治疗以保护胃黏膜、调节肠道菌群。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硫唑嘌呤口服,1.5~2.0 mg/(kg·d),每天1次。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英夫利昔单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按照5 mg/(kg·d)计算药物用量,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在治疗起始、第2周、第6周应用,然后每隔8周给予相同剂量以维持缓解,疗程为1年。
1.3 疗效判定①临床症状判定:根据腹痛、腹泻和粘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2次/天)、有效(症状改善,大便次数每天2~4次)、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
②内镜结果判定:根据内镜检查分为显效(黏膜恢复正常)、有效(黏膜轻度炎症)、无效(黏膜未改善)。
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孟利军;郭晓鹤;董戴源;杨艳;薛耀峰;周保林;秦咏梅【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24(28)1【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英夫利西(IFX)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120例难治性IB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嗪),对照组给予IFX,实验组给予IFX联合沙利度胺,连续治疗2个月。
比较2组疗效、肠道菌群紊乱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胶囊内镜评分指数(Lewis评分)、血清IGF-1、TGF-β1水平及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CDAI、Lew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IGF-1、TGF-β1和ALB、T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肠道菌群紊乱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鼻黏膜干燥、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沙利度胺联合IFX治疗难治性IBD患者,可调节其血清IGF-1、TGF-β1水平,有效缓解临床表现,抑制炎症活动,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与肠道菌群紊乱,且安全性高。
【总页数】6页(P68-72)【作者】孟利军;郭晓鹤;董戴源;杨艳;薛耀峰;周保林;秦咏梅【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6.1;R446;R457.2【相关文献】1.安肠愈疡汤加味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活动期炎症性肠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2.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英夫利西血药浓度的检测及疗效评价3.参苓白术散联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老年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肠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4.英夫力西单抗与硫唑嘌呤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效果对比5.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夫利西治疗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侯峻邓长生【关键词】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英夫利西【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09)02-0113-05
炎症性肠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肠功能失调。上世纪90年代前,标准的治疗方案显示疗效不佳。大样本的队列研究证明,糖皮质激素对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长期缓解无能为力¨1。免疫抑制剂诸如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对炎症性肠病有长期疗效,但对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的患者益处有限¨。。在此形势下,生物治疗应运而生,通过调节体内的免疫格局达到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目的,英夫利昔就是目前最常用的生物制剂。1英夫利西的作用机制英夫利西(infliximab)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单克隆嵌合体IgGl抗体,特异性结合TNF一0【。TNF.a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炎性介质,在克罗恩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银屑病等疾病的发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克罗恩病肠腔粘膜中由TNF.仅所产生的细胞大量增加"一。。7rNF-仅在炎症早期即可出现,同时刺激其他促炎因子生成,比如干扰素^y,白细胞介素(IL)一1B、IL-6、IL-8,以及粒一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还通过刺激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一1、V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增加T细胞、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刺激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金属蛋白酶,破坏、降解组织,导致脏器损伤。英夫利西通过诱导产生TNF.Ot的炎症细胞发生凋亡而起作用,但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英夫利西通过诱导产生TNF一(It的炎症细胞发生凋亡而起作用,但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2英夫利西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2.1英夫利西对于顽固性非瘘管型克罗恩病的作用Targan‘61的研究中表明,活动期克罗恩病,英作者单位:430071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113・夫利西组中65%的患者对5、10或20mg/kg英夫利西治疗4周有反应,安慰剂组中只有17%的患者有反应;英夫利西组32%的患者达到缓解,安慰剂组4%的患者达到缓解,且无剂量依赖性。在Ac—centI(7|=573)试验中¨3,58%的患者在第2周有疗效反应,且27%的患者达到缓解;在0、2、6周静脉注射5ms/kg射英夫利西的方案,在第10周时
疗效比单剂注射好。在1项维持治疗的实验中¨。,治疗组患者每8周以10mr,/kg的英夫利西诱导(8周的间隔是以英夫利两的药代动力学为参考依据),对照组在第0、12、20、28、36周以安慰剂治疗,第44周英夫利西治疗组62%的患者有疗效反应,53%的患者缓解,安慰剂对照组37%的患者有疗效反应,22%的患者缓解(P=O.013)。AccentI的研究包含了3组患者,安慰剂组在0周时接受5mg/kg英夫利西静脉注射,在第2、6、
14、22、30、38周给予安慰剂。5mg/kg剂量组在第0周及其他时间点均给予5mg/kg英夫利西静脉注射,10ms/kg组在第0、2、6周接受5ms/kg的剂
量,而在第14、22、30、38周接受10mg/kg剂量。第
2周有疗效反应且在第30周仍处于缓解的患者比
例,安慰剂组为2l%,5mg/kg治疗组为44%,10ms/kg治疗组为45%。第54周的缓解率,安慰剂组为29%,联合英夫利西治疗组为29%H’。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安慰剂组后期提高到5mg/kg治疗,5mg/kg治疗组后期提高到10
mg/kg的剂量,以及10mg/kg治疗组后期提高到15mr,/kg的剂量,显示出阶梯疗法(5,10mg/kg)的
临床缓解率及反应率(分别为41%,63%)与5ms/
kg阶段治疗(分别为35%,56%)相比,无显著优
势‘9I。AccentI研究还分析了不同的治疗策略所致其治疗终点如粘膜愈合、住院率、手术率等情况,结果
万方数据・114・显示以5mg/kg剂量英夫利西在第0、2、6周注射与在0周注射1剂嗣后每8周注射1次的维持疗法相比,第54周显示出明显高出的愈合率(44%对18%)。系统维持疗法与阶段疗法相比,在第54周克罗恩病相关住院率要低(每100例24起对38起,P=0.023)。AccentI试验研究揭示,有7%的阶段治疗患者须肠道手术,而系统维持治疗患者只有3%须肠道手术(P<0.05),这些数据表明英夫利西的确可改变克罗恩病病程。2.2英夫利西对瘘管型克罗恩病的作用在Ac—centII研究中¨…,282例瘘管型克罗恩病中有195例对5mg/kg英夫利西在0、2、6周静脉注射的治疗有反应,将这195例在第14周随机分为5mg/kg每8周1次的维持治疗组和安慰剂维持组。维持治疗组与安慰剂维持组相比,反应消失的中位时间要长得多(>40周对14周,P<0.001),到第54周,在安慰剂维持组中23%的患者维持反应,19%的患者有较强反应;在维持治疗组中,此2项指标分别为46%、36%(P<0.01)。此项研究中¨圳,对诱导疗法在第14周有反应,且之后每8周行5mg/kg英夫利西系统维持疗法的有瘘管的患者,与行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住院率较低(每100例11起对31起,P<0.05),手术率也明显低(每100例65起对126起,P<o.05),此结果显示英夫利西对瘘管型克罗恩病有远期疗效。在治疗失败的患者中,由安慰剂治疗过渡到5ms/kg及由5mg/kg过渡为10ms/kg治疗后,在6l%的患者中英夫利西对瘘管重新建立起疗效反应。有学者用磁共振¨1’“’及超声内镜|1引评估英夫利西治疗瘘管的效果,VanAssche报道经英夫利西阶段性治疗后,与瘘管有关的活动性炎症短期内得到改善,但瘘管会长期存在并有不同程度的炎症。2.3英夫利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在克罗恩病中,Thl型炎症细胞因子如IL一12、IFN一^y和TNF占优势,,而在溃疡性结肠炎中,Th2型炎症细胞因子如IL-5占优势,而IL一12缺少,IFN一1和TNF同样表达很多。一些用英夫利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根据Probert¨引的研究,在激素治疗无效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用英夫利西治疗后,第2周有13%(3/23)的患者缓解,安慰剂组缓解率为5%(1/19);在第6周时,英夫利西治疗组缓解率为39%,安慰剂组为30%。2项大型临床对照试验ACT一1卜刮和ACT-2∽。为英夫利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佐证。在ACT.1中,在第0、2、6周给予患者英夫利西5ms/kg或10mg/kg,在第8周分别有69%和62%的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安慰剂组有37%的患者有反应
(P<O.02)。在ACT-2中,分别有65%及69%的患者对5ms/kg及10mg/kg的的治疗在第8周有反
应,安慰剂组反应率仅为26%(P<0.001)。对于可能需要行手术治疗的中至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来说,英夫利西可作为一种挽救疗法可能使患者免受手术之苦。在一项有安慰剂对照的初步研究中,Jarnerot惮。的研究显示,71%的激素治疗失败患者经英夫利西治疗后在3个月内免除了结肠切除术,安慰剂对照组有33%的患者免除了手术(P=0.017)。英夫利西治疗不定型结肠炎的资料还不多,在Papadakis∽。应用英夫利西治疗不定型结肠炎的回顾性研究中,70%(14/20)的患者对5ms/kg英夫
利西治疗有反应,14例中有4例由于治疗效果衰减,需要加大剂量至10ms/kg。
2.4英夫利西对于炎症性肠病肠外表现的作用约
40%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有肠外表现,包括皮损、眼疾、关节病变、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无论是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英夫利西对于其肠外表现均有一定效果。在一项关于英夫利西治疗坏疽性脓皮症的对照试验中,英夫利西5mg/kg治疗2周后46%的患者(6/13)显示出短期疗效,对照组为6%(1/17)(P=0.025)‘圳。炎症性肠病相关的眼疾包括巩膜炎、眼葡萄膜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眼葡萄膜炎是对称性的、隐匿的,呈慢性病程;而脊椎关节病相关性眼葡萄膜炎是单边性的、急性发作的、自限性的¨“。英夫利西对这两类葡萄膜炎都有效¨虬“。。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关节病变包括骶髂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英夫利西缓解肠病的同时,也缓解外周关节病。克罗恩病相关的脊椎关节病对英夫利西也很敏感,有资料表明,英夫利西疗法可防止其功能丧失,减慢
万方数据脊柱损害的进展。3英夫利西的用法对于顽固性非瘘管型克罗恩病,我们用5mg/
kg注射1次,以后每8周维持注射1次。三剂诱导
疗法即在0、2、6周以5mg/kg英夫利西注射结果略优于单剂诱导。如果患者对第1剂没有反应,则应该在第4周时重复注射1次,若仍无效,则不再给该患者英夫利西治疗。对于瘘管型克罗恩病,通常使用英夫利西5mg/kg在第0、2、6周治疗。瘘管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许多患者需要引流,瘘管切开及括约肌修补。英夫利西治疗前必须对所有脓肿施行引流。强烈推荐以英夫利西治疗的患者继续使用免疫抑制剂。英夫利西的长期用法可有不同的方式:英夫利西每8周1次的单一维持治疗;英夫利西每8周联合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英夫利西维持治疗并阶段性给予免疫抑制剂;英夫利西作为免疫抑制剂的连接治疗。对于顽固性非瘘管型克罗恩病或瘘管型克罗恩病来说,诱导治疗后行每8周1次的5mg/kg的维持治疗的效果尚无争议。其致免疫原性的几率较低,粘膜愈合较好,生活质量较高。根据AccentI的研究,英夫利两的系统维持疗法好于阶段性疗法,体现在住院率更低,1年后手术率更低。如果患者对英夫利西耐药,应引人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目前还不清楚这种联合治疗是否应一直持续下去,一些研究提示免疫抑制剂在6个月无复发风险后可停药川。。在临床实践中,阶段性剂量增加是应对反应性下降的好办法,另一种办法是缩短维持治疗的间隔时间,每隔4—6周以5mgXkg注射1次而不是每隔8周。对于英夫利西的治疗有许多禁忌证,脓毒症活动期,有脓肿形成或有活动期结核的患者禁用英夫利西,同样,多发性硬化、严重心衰、眼神经炎及肿瘤特别是淋巴瘤均属禁忌证。有难以控制的注射反应及肠梗阻时应及时停止使用英夫利西。英犬利西作为一种嵌合体抗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使用英夫利西时的输液反应与抗英夫利西抗体(ATIs)形成有关。早期输液反应处理方法较简单,可减慢输液反应,使用抗组胺药或(和)・115・氢化可的松治疗。对于曾有过输液反应的患者,可在使用英夫利西前30min输注氢化可的松250mg作为预防p“。对于晚期输液反应可使用糖皮质激素4~7d,有晚期输液反应的患者仍可使用英夫利西治疗,但在输注英犬利西前及5~7d后均需使用泼尼松龙40mg/d,共2d”“。4英夫利西的治疗问题4.1英夫利西对克罗恩病的效果英夫利西诱导缓解顽固性非瘘管型克罗恩病和瘘管型克罗恩病的效果得到许多队列研究的证实¨”“。,有30%复发型克罗恩病对英夫利西耐药,并且有些反应不是完全的反应。目前,需要找到英夫利西治疗的适宜人群,一些生物因素及基因因素已经在研究中,炎症指标CPR增高的患者最有可能对英夫利西治疗有反应p1,同时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有可能对英夫利西产生反应,Haens¨刈对英夫利西与硫唑嘌呤联合疗法与传统激素疗法治疗克罗恩病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第26周时,联合治疗组中60.0%患者进入缓解期,而传统治疗组这一比例仅为35.9%,在治疗52周时,两组患者缓解率分别是61.5%和42.2%,目前还不清楚这种累加效应是疗效的累加还是英夫利西抗体的抑制所致。吸烟者对英夫利西反应差…1。专家们还研究了基因因素的影响,尚有待大规模队列研究证明。英夫利西对克罗恩病患儿的诱导与维持缓解的效果好H“,而且早期克罗恩病患儿比呈慢性过程的患儿对英夫利两反应率更高。早期使用此药对克罗恩病的长期缓解有较大改善作用。4.2英夫利西的安全问题感染在英夫利西使用者中不少见。在AccentI¨1和AccentII¨…中,发生严重感染的几率为3%一4%,包括结核及致命性败血症;在ACTl和ACT2中,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5%和6。6%,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英夫利西疗法有激活隐匿性结核病的危险。美国胸科学会建议,所有拟行英夫利西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均应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和X线检查,PPD试验阳性而X线为阴性的患者应先治疗隐匿性结核(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维生素B6联合治疗6个月);PPD试验和X线均为阳性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