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题.docx

第二章核酸

1.何为核酸?根据所含戊糖不同,核酸可分为哪二类?核糖核酸按其功能不同主要分为哪三

类?

答:核酸是由多个核甘酸聚合而成的重要生物大分子。一类所含戊糖为脱氧核糖,称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另一类所含戊糖为核糖,称为核糖核酸RNA。

转移RNA (tRNA),约占RNA总量的15%;信使RNA(mRNA),约占总量的5%; 核糖体RNA(rRNA),约占总量的80%。

2.两大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如何?

答:原核细胞内,DNA集中在核质区,RNA分散在细胞质。

3.遗传信息的载体及储存形式各是什么?

答: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染色体DNA分子中的脱氧核昔酸顺序(即碱基顺序)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形式

4.核酸的基本组成成分是什么?基本单位呢?

答:碱基(瞟吟碱和喘喘碱)、戊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和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成分。碱基与戊糖组成核昔,核芹再与磷酸组成核昔酸,核甘酸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

核酸是一种多聚核首酸

5.DNA和RNA的基本化学组成有何异同?答:RNA: D-核糖,A、G、C、U碱基DNA:D-2-脱氧核糖,A、G、C、T碱基均含有磷酸

6.核昔酸的水解产物是什么(核昔酸由什么组成?)核昔水解产物是什么(核昔

由什么组成?)常见碱基有哪几种?

答:核昔酸由磷酸与核甘组成。核昔由碱基和戊糖组成。

核廿是由脱氧核糖或核糖与喋吟碱或喘卩定碱通过B -构型C-N糖廿键连接而成的糖廿。

常见的碱基有:尿n密喘(U)、胞J密喘(0、胸腺囉喘(T)、腺嚓吟⑷、鸟嚓吟(G)

7.形成核昔时,戊糖的哪位碳与碱基的哪位N相连接?RNA、DNA各由哪四种核昔酸组成?

答:脱氧核糖或核糖的C1与瞟吟碱的N9连接,(Cl、-N9糖甘键),与喘噪碱的N1连接(C「-N1糖甘键)。

例外,在假尿昔中,糖甘键是Cl'-C5糖昔键。

在DNA屮,脱氧核糖与四种主要碱基形成

dC dT 四种主要的脱氧核糖核廿(脱氧核廿):dA dG 在RNA中,核糖

与四种主要碱基形成四种

主要的核糖核甘(核甘):A、G、C、U

&细胞内的核昔三磷酸主要有什么作用?

答:细胞内的核昔三磷酸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生化反应中作为能量和磷酸基团的供体(以ATP为最重要),它们也是合成核酸和其它有机物的原料。(糖、磷脂、蛋白、嚓吟)

9.何谓DNA的一级结构?DNA中各脱氧核糖核昔酸之间的连接键是什么?DNA的

一级结构有哪三种表示法?

答: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屮脱氧核昔酸的排列顺序。

DNA'P各脱氧核昔酸Z间的连接键是3', 5'磷酸二酯键。

结构式表示法:把所有的元件和部件及其连接方式都用结构式表示出來。

线条式表示法:用单字母A、T、C、G等表示碱基,,竖线表示脱氧核糖,竖线

下端为5'位,中间为3'位,P表示磷酸基团,斜线表示3', 5'-磷酸二酯键。字母式表示法:用单字母A、T、C、G等表示脱氧核昔,P表示磷酸基团,核昔左侧为5'位,右侧为3'位。

如果只表示一条链,可不注明末端,习惯上以左端为5、端,右端为3'端。

10.何谓DNA的二级结构?其基本特征是什么?试述B型DNA的二级结构特征。答:DNA的二级结构是指DNA的双螺旋结构

B型DNA的二级结构特:①双螺旋是反平行双链右手螺旋。②双螺旋的外侧是两条曲脱氧核糖-磷酸构成的主链,双螺旋的内部是配对的碱基。(还应加上旋转的角度和上升距离,碱基的平面与纵轴的关系等)③ 双螺旋的碱基按G对C, A对T 的规则配对,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A 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④ 双螺旋表面形成大小两种凹槽。⑤双螺旋的两条链是互补关系。

11.DNA双螺旋稳定的因素有哪几种,哪种更重要?核酸中碱基配对的原则是什

么?在DNA中, 吟碱的总量等于囉碇碱吗?在RNA中呢?

答:使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作用力)主要有两种:碱基配对氢键和碱基堆积力。碱基堆积力是维持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

除上述2种主耍因素外,还有DNA双螺旋中两条主链上的磷酸基团与阳离子Z间形成的离子键也有助于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双螺旋的碱基按G对C, A对T的规则配对

所有DNA分子中腺瞟吟与胸腺n密喘的数量相等,鸟嘿吟与胞卩密喘的数量相等。因此,瞟吟碱基的总量等于卩密陀碱基的总量。在许多RNA分子中,存在如G-U的碱基对。

12.何谓RNA的茎、环?tRNA的一级结构有何特征?二级结构呢?有哪四茎四环?t RN A 三级结构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稳定倒L型结构的两个因素是什么?答:RNA不像DNA那样整个分子形成有规则的双螺旋,但可通过自身折叠按A与U, G与C配对形成局部的双螺旋(称为茎),不配对的呈单链状,或突环(称为环)。茎环结构是各种RNA的共同的二级结构特征。tRNA的一级结构:指tRNA分子屮核廿酸的扌IF?列顺序

LRNA的二级结构:指tRNA单链通过自身折叠形成一种形状象三叶草的茎环结构,称为三叶草结构

四茎四环:氨基酸接受茎、D茎、反密码子茎、TiuC茎。

D环、反密码子环、T vC环、额外环。

倒L型结构是tRNA三级结构的共同特征。氢键和碱基堆积力是稳定倒L型结构的主要因索。

1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mRNA在结构上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①原核生物的mRNA是多顺反子的,真核生物的mRNA是单顺反子的。真核生物mRNA都是单顺反子的。②原核mRNA5'端无帽子结构,真核mRNA5'端有一段帽子结构。③原核mRNA3'端无polyA,真核mRNA 3'端有polyA

13.DNA的紫外吸收高峰与蛋白质的有何不同?

答:DNA钠盐的紫外吸收曲线,在260nm处有吸收高峰。蛋门质的紫外吸收高峰在280nm

14.何谓DNA的变性、降解、增色效应、复性、减色效应、Tm?

①变性:天然核酸在某些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作用下,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解开, 转变为单链的无规则的线团,使核酸的某些光学性质和流休力学性质发生改变, 有时部分或全部生物活性丧失,这种现彖称为变性。

②降解:核酸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发生共价键断裂,多核昔酸链被打断,分子量变小,这种过程称为降解。

③增色反应:DNA变性后,曲于双螺旋解体,碱基堆积已不存在,藏于螺旋内部的碱基暴露出来,使得变性后的DNA的人26。比变性前明显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④复性:变性DNA的两条互补单链,在适当条件下重新缔合形成双螺旋结构,其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随之恢复。

⑤Tm:通常把DNA的变性达到50%,即增色效应达到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解链温度(Tm) o

⑥减色效应:当变性的呈单链状态的DNA,经复性乂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时,其溶液的A260值则减小,最多可减小到变性前的A260值,这种现彖称为减色效应。

15??DNA的Tm与碱基种类有何关系(G+C、A+T) ?

答:G-C碱基对的百分率越高,Tm值越人。Tm值随溶液中盐浓度的增加而增人。

16. DNA与RNA在碱性条件下的降解有何不同?

答:RNA在稀碱条件下很容易水解生成2 '-核甘酸和3'核甘酸。在上述同样的稀碱条件下,DMA 是稳定的,因DNA屮的脱氧核糖没有2、-0H,不能形成2、,3'-环核甘酸。

第三章、蛋白质

1.一般蛋白质中氮素的含量是多少?

答: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较恒定,平均16%,即lg氮相当于6.25g蛋白质。所以,可以根据生物样品屮的含氮量來计算蛋白质的大概含量。6. 25称为蛋白质系数。

2.参与蛋白质组成的常见的aa有哪几种?它们的三个字母简写符号是什么?答:丙氨酸Ala、绷氨酸Vai、亮氨酸Leu、界亮氨酸lie、脯氨酸Pro、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p、甲硫氨酸(蛋氨酸)Met、甘氨酸Gly、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半胱氨酸Cys、酪氨酸Tyr、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in、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3?a-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什么?它们是L型还是D型?哪个为亚氨基酸?哪些是

答:手性分子(有不对称碳原子)?哪个是非手性分子?

除脯氨酸外为亚氨基酸外,其余均为a-氨基酸,从天然蛋口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都属于L型,除甘氨酸无手性碳原子,无旋光性,其余均有。

4.根据R基团的极性可将常见蛋白质aa分为哪四大类?四大类各有哪些aa?

答:非极性R基团氨基酸:丙氨酸、纟颉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

极性不带电荷R基团氨基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R基团带负电荷氨基酸、(酸性AA):天冬氨酸、谷氨酸

R基团带正电荷氨基酸(碱性AA):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5.aa在水溶液或晶体状态中以什么形式存在?aa的PI与它们的PK关系如何? 答:氨基酸在水溶液和结晶态都是以两性离了形式存在。

氨基酸的等电点等于该氨基酸的两性离子状态两侧的基团PK'值Z和的l/2o

6?在PH等于、小于、大于PI时,aa的带电情况如何?电泳情况如何?

答:低于等电点的pH溶液:AA带正电(正离子)游向负极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AA带负电(负离子)游向正极溶液pH离pJL越远,AA所带的净电荷越多。

7?哪些aa有紫外吸收能力,最大的吸收峰在哪?

答:参与蛋白质组成的20种氨基酸在可见光区都没有光吸收,但在远紫外区(V

200nm)均有光吸收,在近紫外光区域(220-300nm),只有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有吸收光的能力。因为它们的R基含有苯环共轨双键系统。蛋H质的紫外光最大吸收在280nm

8.aa与苗三酮反应生成什么颜色的化合物?

答:在微酸条件下,氨基酸与苗三酮一起加热,氨基酸被苗三酮氧化成醛,C02 和NH3,生成的还原苗三酮再和另一分子苗三酮及NH3作用生成蓝紫色化合物。

9?何谓肽、肽键、N-末端、C-末端?

肽:一个氨基酸的3-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3-氨基脱水缩合所形成的化合物。肽键:氨基酸之间脱水后形成的酰胺键

N-末端:在多肽的一个端含有一个游离的a-氨基,称为氨基端或N-末端C-末端:在另一个端含有一个游离的「竣基,称为竣基端或C-末端。

10.何谓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指蛋口质肽链中氨基酸的排练顺序,包括二硫键的位置。

12?何谓酰胺平面?何谓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哪几种?什么是a-螺旋B- 折叠?B-转角、无规卷曲?

答:⑴肽平面(酰胺平面):由于肽键的部分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使肽键两端相关原子保持在一个刚性平面上。

⑵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主链本身通过氢键沿一定方向盘绕、折叠而形成的构象。

⑶天然蛋白质一般都含有a-螺旋、折叠、[3-转角、白由卷曲(无规卷曲)a-螺旋:(1)肽链中的肽平面绕Ca相继旋转一定角度所形成的右手螺旋。螺旋中每3. 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每螺圈内有13个原子,)每圈间距0. 54nm, 即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螺旋中心轴上升0. 15nm,沿轴旋转100° o和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2)螺旋体中所仃……螺旋体和当稳定。

⑷卩-折叠:是由两条或多条几乎完全伸展的肽链或肽段平行排列,通过氢键交联而形成的锯齿

状片层结构。这种结构靠相邻两条肽链间或一条肽链内的两个肽段间的二00和二N-H形成氢键來稳定。

⑸B -转角:也叫做(3-回折,其特点是肽链回折180°,使得AA残基的00与第四个AA残基的>N-H形成氢键。

⑹无规卷曲:在球状蛋白分了中,除Q -螺旋、8-折叠和8-转角外,还存在着一些没有确定规律的盘曲,这种构彖称无规卷曲。

13.a-螺旋结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a.肽链中的肽平面绕Ca和继旋转一定角度形成螺旋并盘绕前进。每隔3. 6 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每圈间距0.54mn,即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螺旋中心轴上升0. 15nm,螺旋上升时,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旋转100°。

b.螺旋体屮所有氨基酸残基侧链都伸向外侧,链屮的全部C二0和N-H儿乎都平行于螺旋轴,每个氨基酸残基的N-H与前面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的00形成H键, 肽链上所有的肽键都参与了氢键的形成,因此a-螺旋相当稳定。

14.何谓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答:蛋H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是指在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的基础上,主链构象和测链构象相互作用,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特沱的球状分子结构。

15?极性aa,非极性aa在蛋白质球状分子中的分布如何?

答:具有极性侧链基团的氨基酸残基儿乎全部分布在分子表面,而非极性残基则被埋于分子内部,不与水接触。

16.多肽中极性aa的含量对多肽的溶解度有何影响?

答:分子表面的极性基团正好与水分子结合,使肌红蛋白有良好的可溶性。

17.何谓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答: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通过非共价键聚合而成有特定三维结构的蛋白质构象。

1&何谓亚基?

答:四级结构中每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

19.为何蛋白质的水溶液能形成稳定的亲水胶体?

答:①这是因为蛋白质多肽链上含有许多极性基团,如—NH3+, —C00-, —SH, —C0NH2等,他们都具有高度的亲水性,当与水接触时,极易吸附水分子,使蛋白质颗粒外围形成一层水膜,将颗粒彼此隔开,不致因互相碰撞凝聚沉淀。②蛋口质是两性电解质,在非等电状态时,相同蛋口质颗粒带有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离,不致互相凝聚而沉淀。因而蛋白质的水溶液是相当稳定的胶体。

20.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何?

答:①同功能蛋白质的中枢特异性与一级结构的关系:一级结构反映同种功能蛋白质的种属特片性。亲缘关系越近,其结构越和似。②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变界与分子病:每种蛋白质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结构來行使它特定的功能,重要蛋白一级结构的较小变异会导致功能的明显差异或丧

失。③Pr前体的激活与一级结构:很多功能Pr以无活性的前体肽的形式产生和贮存。在特定条件下经PrE水解去掉一部分肽段后才有活性。

21 ?为何蛋白质具有两性性质、等电点?

答:蛋白质也是一类两性电解质,能和酸或碱起反应,在蛋白质内,可解离基团主要来自侧链上的功能团。e-NH+3, B或Y -C00-, -OH, -SH,咪呼基,弧基。当溶液在某一定pH值时,特定的蛋白质分子所带的正负电荷和等,成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l) O

22?极性aa含量对蛋白质等电点的影响、电泳行为的影响如何?

答:⑴在电场'I1, pr分子在高于pl的碱性溶液小带负电、向正极移动。在低于pl 时的酸性溶液中,带正电,向负极移动。

⑵含碱性和酸性氨基酸数口相近的蛋白质属屮性蛋白质,等电点大多为屮性偏酸(因竣基解离度略人于氨基);含碱性氨基酸较多的碱性蛋白质,等电点偏碱;含酸性氨基酸较多的酸性蛋白质,等电点偏酸。

23.试述沉淀蛋白质的方法。

①盐析:高浓度屮性盐可使蛋白质分子脱水并屮和其电荷,从而使蛋白质从溶液屮沉淀出来,这种高浓度屮性盐使蛋白质发生沉淀的作用称为盐析。

盐溶:低浓度屮性盐可蛋白质表面吸附某种盐类离子,导致其颗粒带的同性电荷增加而相互排斥加强,与水分子的作用也增加,从而使蛋白质溶解度提高的现象。

②有机溶剂沉淀:乙醇、甲醇、丙酗等有机溶剂也能破坏蛋白质分子的水膜,使之沉淀。(低温下pr有活性,高温下无活性)pH值在等电点时加入这类试剂更易引起沉淀。

③重金属盐类沉淀:蛋白质在碱性(pH人于pl)溶液中解离成阴离子而带负电荷, 可与带止电荷的重金属离子结合成不溶性蛋口盐而沉淀。

④生物碱试剂和某些酸类沉淀:蛋白质在酸性(pH小于pl)溶液屮解离成阳离子而带有较多的正电荷,它能与生物碱试剂,如单宁酸或三氯乙酸等作用而析出沉淀。⑤to热变性沉淀:几乎所有蛋白质都因加热变性而凝固。少量盐可促进此凝固。(变性)

24?何谓盐析盐溶、变性作用?

答:①盐溶:见上题

②变性作用:天然蛋口质因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构象发生变化,

致使蛋口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随Z发生变化,但以及结构未遭破坏的现彖。

25.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热、紫外光、激烈的搅拌以及强酸强碱等。

26 ?蛋白质变性后有何表征?

答:①牛物活性丧失。如晦失去催化功能,血红蛋白失去载氧能力。这是最主要的特征。

②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扩散系数降低,易絮凝。

③某些原来埋藏在蛋口质分子内部的侧链基团暴露到分子表面,从而出现吸收光谱变化C

④生物化学性质改变。变性蛋白分子结构伸展松散,易被蛋口水解酶作用。这就是舒适易消化的道理。

27.蛋白质的双缩服反应的产物呈什么颜色?

答:双缩腋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S04反应产生红紫色络合物。蛋白质含有许多与 双缩腺相似的肽键,故也能起双缩腺反应。(定性与定量)

1?何谓酶,其化学本质是什么? 答: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具有高效率、髙特异性的生物

催化剂。除了一些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以外,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或带有辅助

因子的蛋白质。

2.全酶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全酶二酶蛋白+辅因子

3. 酶的辅因子可分为哪三类?

答:第一类是金属离子,如Mg2+、Zn2+等。 第二类是金属有机化合物,如细胞色素氧化酶的

铁吓嚇。

第三类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Z 屮有许多是B 族维生素或其衍生物。

4何谓辅基*辅酶?

答:根据与酶蛋白结合紧密的程度,辅因子可分为辅酶和辅基两种。

辅酶指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用透析等物理方法除去的小分子有机物,如苹果酸 脱氧酶的NAD ;

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等方法除去,如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吓啦。

5. 辅因子在酶的催化活动中起什么作用?

答:①是维持酶分子的活性构象所必需;

② 作为电子、原子及特殊功能基团的载体;

③ 在酶与底物之间起连接作用:

④ 中和离子,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

⑤ 酶蛋白只有与辅因子结合成全酶才具有止常的催化活性。

6. 酶有哪些催化特点?

① 酶催化的髙效性 ②酶催化的专一性(最显著的的特征)③酶活性的可调控 性 ④酶催化的不稳定性(墩感性)⑤反应条件温和

7. 酶的专一性可分为哪三种?

和对专一性、绝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

8?何谓酶的相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

答:⑴相对专一性:有些酶对底物的选择程度较低,他们能够催化化学结构上相 似的一类底物起反应,这类酶的专一性,称为相对专一性。

⑵立体异构专-?性:有些酶对底物立体结构有极严格的要求,酶只能作用于 一定构型的底物,称作立体异构专一性。

⑶绝对专一性:有些酶对底物有很严格的要求,它只能催化一种底物发生反 应,若底物分

第四章、

子有任何细微变化,便不被作用。

9 ?相对专一性又包括哪两种?

答:包括键专一性和基团专一性

10?何谓键专一性、基团专一性?

答:键专一性指酶只作用于一定的化学键,而对键两侧的基团无严格要求。基团专一性的酶对底物的选择较键专一性严格,它不仅要求底物具有一定的化学键,述对键某一侧的基团有选择性。

11.立体异构专一性包括有哪三种?答:包括旋光异物专一性、儿何异构专一性、潜手性专一性。

12?何谓酶的活性中心,由哪两个部位组成,各有何作用?

答:酶分子屮与底物直接结合并使之转变出产物的小区,称作酶的活性屮心或活性部位。通常活性屮心有两个功能部位:一个是结合部位,底物在此与酶分子结合;另一个是催化部位,底物的敏感键在此扭曲、削弱而形成新键。

13?何谓酶的必需基团,它们位于哪里?

答:必需基团:参与构成酶的活性屮心和维持酶的活性构象所必需的基团。这些基团若经化学修饰而改变,则酶的活性丧失。

13.解释酶的作用机理的假说有哪些?

①酶反应过渡态学说②邻近定向效应③诱导契合学说④酸碱催化⑤共价催

14.试述酶反应的过渡态学说。

答:酶反应的过渡态学说认为,酶催化的反应和一般化学反应一样,也必须经过一个过渡态阶段,酶活性中心某些功能氨基酸残基和底物通过氢键、离子键、静电力等相互作用,迫使底物分子某些敏感键极化、扭曲、形变而削弱,使底物仅需比非酶反应少得多的能量即可形成活化的底物-酶中间物,达到不稳定过渡态,进而导致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而转化为EP,最后分解释放出产物和游离酶。可见,酶作用的实质在于降低反应活化能,因而为反应提供一条能障较低的反应途径,极大地加快了反应速度。

15?何谓邻近效应、定向效应?

答:由于酶和底物分子间的亲和性,底物分子向酗活性中心靠近,并固定于此小区而使有效浓度相对提高,酶活性提高的效应称邻近效应。

由于底物分子在酶表面上的立体化学排列使其取向有利于催化反应的现象称定向效应。

16.试述诱导契合学说。

答:酶分子在与底物接触Z前,活性屮心与底物分子的作用部位在空间上并不互补吻合。酶的活性屮心在结构上具柔性,底物接近活性屮心时,可诱导酶蛋口构象发生变化,这样就使酶活性中心有关基团正确排列和定向,使Z与底物成互补形状而能完全楔合,从而形成过渡态复合物,活化能降低,加速反应进行。

17.共价催化有哪些类型?

答:共价催化包括两种类型:亲核催化和亲电催化。

(1)?亲核催化指酶分子屮具有非共用电子对的亲核基团攻击底物屮具有部分正电性的原子,并与Z作用形成共价键而产生不稳定的过渡态屮间物,活化能降低,反应加快。(2)?亲电催化指酶分子小的亲电基团(如Zn2+、NH3+)攻击底物分子中富含电子或带部分负电荷的原子而形成过渡态中间物。

何谓酶原的激活?激活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答没有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幽原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猶原的激活。激活过程实质上是猶活性部位形成和暴露的过程。

19.酶能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是因为它能提高反应的活化能还是降低之?

答:降低活化能。酶催化反应的关键是酶分子需与底物结合形成不稳定的过渡态屮间物,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大量底物分子得以越过较低的能障转变为产物

20.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介质PH、抑制剂以及激活剂等。

21.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曲线是什么形状?

—Kjs]

图I 反应的速度曲线? .

22?写出米氏方程式。米氏常数有何意义?若已知Km值,如何从反应速度求出底物浓度或从底物浓度求出反应速度?

⑴米氏常数Km的物理意义是:当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底物的浓度。⑵Km值越小,表明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需底物浓度越小,则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就越大,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的浓度无关。

23?酶浓度对酶反应速度有何影响,其曲线图如何?pH呢?温度呢?

①浓度:在一定条件下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酶浓度-酶活III【线是直线

②温度:在一址范I韦I内,酗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走到达到最人速度。超过这一范I 韦I,继续升温反而使酶反应速度下降。温度对酗反应速度的影响有两个方面,温度升高一方面有增加反应体系能量的正效应,另一方面有降低酶活性的负效应

③P H: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PH范围内有活性,在此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反应速度增大,直到最大,然后乂降低。在不使酶变性的pH条件下,以反应的起始速度对pll作图,大多数情况下可得到一个钟形曲线

24.为何酶催化作用在最适pH时最大?

①pH影响酶分子构象的稳定性。酶在最适pH时最稳定、过酸过碱都会引起酶蛋白变性而火去活性。

②pH影响酶分子(包括辅因子)极性基团的解离状态,使其荷电性发生变化,酶只有处于一定解离状态,才能与底物结合成中间复合物。

③pH影响底物的解离。pH的变化会影响许多底物的解离状态,而酶只能与某种解离状态的底物形成复合物。

25?何谓酶的激活剂?它们可分为哪三类?具体作用原理有哪三方面?

答: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为激活剂,可分为:

(-)无机离子(二)简单有机分子(三)具有蛋白质性质的人分子物质。

作用原理:第一、有些离子本身就是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如竣肽酶A的Z 第二、有些离子是酶辅因子的必要成分,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辅基铁吓咻的Fe2+;第三、含SH基的简单有机物可维持酶特有的构象,并使之处于催化活跃态(还原

态)

26?何谓酶的抑制剂?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作用、不可逆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作用又可分哪三种

类型?各有何特点?

⑴有些物质能与酶结合,引起酶活性中心化学性质改变,甚至使酶失活的这种作用称抑制作用。能引起抑制作用的物质称抑制剂。

⑵抑制作用:(由于酶的必需基团化学性质的改变)使酶活力下降或丧失.

(一)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蛋白非共价键结合,可以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复活但并不引起酶蛋白变性。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1.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具有与底物类似的结构,竞争酶的活性屮心,并与酶形成可逆的ET复合物,阻止底物与酶结合。可以通过増加底物浓度而解除此种抑制。

2.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晦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和结合,其结构可能与底物毫无和关之处。不能靠提高S浓度来解决。

3?反竞争性抑制作用:底物与酶结合后才显现出抑制剂的结合部位,抑制剂不与底物竞争活性中心;加入抑制剂反而促进ES的形成。

(-)不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使酶的活性下降,无法用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复活。

27?何谓变构酶、同工酶?

①变构酶:某些酶的分了表面除活性中心外,还有调节部位,当调节物(别构物)

结合到此部位时,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导致稱活性改变,这种现彖称别构现象, 具有这样特点的猶称为变构酶。

②同工晦:同工猶是指能催化和同化学反应,但其晦蛋白木身的一级结构、三维结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不完全和同的一组猶。

28. NAD和NADP、FMN和FAD、TPP、PLP、CoA各有何作用?各含何维生素?

①NAD+、NADP+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它们以其烟酰胺的毗喘环参与脱氢(电子)与加氢(电子)反应

②NAD+:烟酰胺腺瞟吟二核昔酸,辅酶I

③NADP+:烟酰胺腺喋吟二核廿酸磷酸,辅酶TT

④FMM、FAD作为氧化还原型黄索辅基,可分别与酶蛋白结合(称黄索蛋白),构成脱氢酶的辅基。

@TPP (焦磷酸硫胺素)是维生素B1 (硫胺素)的焦磷酸酯,是酮酸脱竣晦、转酮酶、磷酸酮糖酶等的辅酶。

@PLP:是维生索B6(毗哆醛)的磷酸酯,它可转变为磷酸毗哆胺(PMP)它们是氨基酸转氨酶、脱竣酶和消旋酶的辅酶

⑦CoA:辅酶A分子中含有泛酸维生素B3, (1)组成CoA-SH:是主要的脂酰基载

体,乙酰辅酶A是糖代谢、月旨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的枢纽。(2)组成酰基载体蛋

第五章糖类与糖类代谢

1.转化酶的功能是什么?

答:蔗糖的水解主要通过转化酶的作用,这个酶也称蔗糖酶

2.为何蔗糖水解的产物又叫做转化糖?

答:因蔗糖是右旋的,而水解后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是左旋的,即旋光度发生了转变,所以……由转化酶而相应得名

3.淀粉的酶促降解有哪两种不同的过程?

答:(-)淀粉的酶促水解(二)淀粉的磷酸解

淀粉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淀粉磷酸解终产物是1-磷酸葡萄糖。

4.参与淀粉水解的主要有哪几种酶?它们如何水解淀粉?水解产物是什么?

(试述参与淀粉水解的各种酶类的作用)。

(1) a-淀粉酶、0-淀粉酶、、麦芽糖酶、R酶。

⑵a-淀粉酶:为淀粉内切酶。其作用方式是在淀粉分子内任意水解a-1,4糖昔键。对非还原性末端第五个昔键以后的昔键作用受抑制

⑶B-淀粉酶:从淀粉的非还原端开始,每间隔一个糖昔键进行水解,每次水解出一个麦芽糖单位,不能越过分支点。

⑷R-酶(脱g酶):水解淀粉酶作用于支链淀粉最后留下的极限糊精的分支点或支链淀粉分子外围分支点

⑸麦芽糖酶:麦芽糖在体内难以直接利用,必须由麦芽糖酶水解为葡萄糖。植物体内的麦芽糖酶通常是与淀粉酶同时存在并配合作用

5.淀粉磷酸化酶如何作用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转移酶,脱支酶呢?作用后

的降解产物又是什么?(试述参与支链淀粉磷酸解的各种酶类的作用)。

答:⑴磷酸化胸可以彻底降解直链淀粉或直链糊精,但降解支链淀粉时,只能降解至距分支点4个葡萄糖基为止。支链淀粉磷酸解所留下的残余部分的降解,需要转移酶和脱支酶的参与O

⑵转移酶主要作用是焉连结于分支点上4个葡萄糖基的荊聚三糖转移至同一分支点的另一葡四糖末端,使分支点仅留下1个1, 6糖苗键连结的葡萄糖基。

⑶脱支酶再将这个葡萄糖基水解,使支链淀粉的分支结构变成直链结构,磷酸化酶再进一步将其降解为G-1-P o

6.何谓EMP途径,其发生位置在哪?

答:糖酵解:在细胞质中,酶将葡萄糖降解成丙酮酸并伴随着生成ATP的过程。

7.何谓已糖激酶?

答:从ATP转移磷酸基团到各种六碳糖上去的酶已糖激酶是EMP的第一个调节酶

8.EMP途径分为哪四个阶段,各包括哪几步反应?

答:(-)由葡萄糖形成1, 6磷酸果糖:这个阶段包括三步反应:①磷酸化、② 异构化、③第二步磷酸化。口的是形成一个容易裂解成磷酸化的三碳糖的化合物。

(-)3-磷酸甘油醛的形成(已糖裂解):①F-1,6-2P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疑丙酮。②磷酸三碳糖的同分异构化③3-磷酸甘油醛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

(三)由1, 3-DPG形成ATP:这是糖酵解中的笫一个产生ATP的反应。

(四)内酮酸的形成及第二个ATP的生成:①3-磷酸11,油酸转变成2-磷酸|「油酸。

糖酵解中的唯一一次氧化反应(脱氢氧化)。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形成, 烯醇化酶催化,脱去1120生成PEP 。? 酮酸的形成:PEP 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将s(p) 转移给ADP,形成ATPo 第二次底物磷酸化。

几步? 答:3■磷酸廿油醛转变为1, 3二磷酸廿油酸,由3■磷酸tt 油醛脱氢酶催化。2步。不需耍氧

的氧化反应是在细胞质中分解葡萄糖生成内酮酸的过程。由己糖激酶催化。产生ATP 的反 应见上题

10.何谓底物水平磷酸化?

答:通过底物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与ADP 磷酸化偶联生成ATP 的过程,称为底物 磷酸化(基质磷酸化)。

底物在脱氢或脱水时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所形成的高能磷酸根直接转移给 ADP 生成ATP 的方式。

指ATP 的形成直接与一个代谢中间物(如PE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相偶联的作用。 将底物的高能磷酸基直接转移给ADP 生成ATP 过程称底物水平磷酸化。

一个葡萄糖分子经糖酵解共产生几个ATP?净生成几个ATP?

答:共产生6个ATP,共产生4个,净生成2个ATP

答:已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1. 磷酸果糖激酶调节:是最关键的限速酶

变构抑制剂:ATP 、柠檬酸

(1) ATP 是该E 的底物也是变构调节物,高浓度的ATP 会降低E 对6-磷酸果糖的 亲和力,ATP 与E 的调节位点结合,ATP 的抑制作用可被AMP 逆转,这是细胞在能量 水平的调节:ATP/AMP 比值髙细胞处于高能荷状态,此E 没有活性,糖酵解作用主 成低,一旦ATP 消耗,细胞能荷降低,该E 活性恢复,增加酵解。

(2) 柠檬酸可增加ATP 对酶的抑制作用,柠檬酸是TCA 中的第一个产物,也是许 多物质生物

合成的前体,高含量的柠檬酸是碳骨架过剩的信号,因此葡萄糖就不

进一步酵解。

2. 已糖激酶的调控:

二磷酸果糖激酶被抑制,造成底物G-6-P 的积累,进一步抑制已糖激酶的活性。 在复杂的代谢途径中G-6-P 还可转化成糖原或戊糖,因此已糖激酶不是酵解的关 键反应步骤。

3. 丙酮酸激酶的调节: 它催化着酵解途径中第三个不可逆步骤

(1) F-l, 6-2P 果糖使丙酮酸激酶活化,使其与磷酸杲糖激酶催化加速相协调,接 受大量代谢中间物,因此加速酵解。

PEP+ADP+H+ 丙酮酸+ATP

ATP 抑制丙酮酸激酶的活性。

(2)酵解产物丙酮酸合成的Ala 也可以别构抑制这个酶的活性,这是生物合成前 体过剩的信号。

9.糖酵解中不需氧的氧化反应是哪

步?由什么酶催化?产生ATP 的反应有哪

11. 12. f 解反应速度主要受哪三种酶的调节?如何调节?

13.糖酵解的最终产物丙酮酸有哪三个主要去路?

答:①在酵母及其他一些微生物中由丙酮酸形成乙醇②在许多微生物中通常由丙酗酸形成乳酸③通常在无氧条件下转变成乳酸或乙酸时只释放出其屮的一小部分能量。

(酒精发酵)的全过程有否氧化还原的净反应?乳酸发酵14.葡萄糖变成乙

呢?

答:乳酸发酵全过程无氧化还原净反应。生成乙醇全过程无氧化述原净反应。

15.丙酮酸氧化脱竣反应中的乙酰基受体是什么?

答:CoA (辅酶A)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将乙酰基转移到C0A形成乙酰C0A,辅酶硫辛酸被还原成二氢硫辛酸。

16.何谓三竣酸循环?试述三竣酸循环的生理意义;试述三竣酸循环的调控。

答:乙酰C0A与草酰乙酸合成柠檬酸,再经一系列氧化、脱竣,最终又重新生成草酰乙酸,乙酰基被彻底氧化成C02+H20,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三竣酸循环,简写为

TCA循环。

TCA环与呼吸链相连,是生物体产生ATP的最主要途径。通过TCA循环的彻底氧

化,是体内最主要的ATP产生途径。TCA是糖、脂肪、蛋白及其它代谢的枢纽。是发酵产物重新氧化的途径。

17.TCA循环发生的位置在哪?

答:在线粒体内部进行,因为TCA的酶类都存在于线粒体的衬质中。

18.丙酮酸经TCA循环共发生几次脱竣,几次脱氢,脱下的氢交给谁(辅酶.受氢体)?有几

步底物磷酸化,发生在哪?一个葡萄糖经EMP, TCA循环及氧化磷酸化,共产生几个ATP?净产生多少?

答:①C02的生成,循环小有两次脱竣基反应(反应3和反应4)两次都同时有脱氢作用(,但作用的机理不同,由异柠檬酸脱氢酶所催化的B 氧化脱竣,辅酶是NAD+,它们先使底物脱氢生成草酰琥珀酸,然后在血2+或Mg2 + 的协同下,脱去竣基,生成a-酮戊二酸)。

②三竣酸循环的四次脱氢,其中三对氢原子以NAD+为受氢体,一对以FAD 为受氢体,分别还原生成NADH+H+和FADH2O它们又经线粒体内递氢体系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屮释放出来的能量使ADP和pi结合生成ATP,凡NADH+H+参与的递氢体系,每2H氧化成一分子H20,每分子NADH 最终产生2. 5分子ATP,而FADH2参与的递氢体系则生成1. 5分子ATP,再加上三竣酸循环屮有一次底物磷酸化产生一分子ATP,那么,一分子葡萄糖柠檬酸参与三竣酸循环,直至循环终末共生成30或32分子ATP (在糖酵解屮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TCA 循环屮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每次产生2个ATP,底物水平磷酸化共产生6个ATPo EMP屮1次脱氢氧化产生2个NADH, 这些在胞质屮产生的NADH经不同途径进入线粒体呼吸链时,每个可产生2. 5 个或1. 5个ATP;丙酮酸在进入TCA循环前1次脱氢,进入循环后4次脫氢,共产生4个NADH和1个FADH2, 2个内酮酸共产生8个NADH和2个FNAH2, 这8个NADH 和2个FNAH2可产生8*2. 5+2*1. 5=23个ATP;这23个加底物水平磷酸化的6个,EMP 的NADII产生的5个或3个nJ得共得34或32个ATP, 减去EMP消耗的2个,净生成32或30个ATP.(若按旧的算法,如我们的教材,每个ANDH得3个ATP,每个FADH2得2个ATP)10分子ATP。

19.TCA循环中的调节酶有哪些,它们如何受调节?

答:①TCA循环的速度是被精细的调节控制,有三个调控酶:柠檬酸合酶、界柠檬酸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

②其速度主要取决于细胞对ATP的要求,TCA的第一步反应可以调节总反应速度,是关键反应速度步骤,柠檬酸合酶为别构酶,乙酰CoA,草酰乙酸为正效应剂,ATP、NADII和琥珀酰CoA 为负效应剂。异柠檬酸脱II酶是别构酶,被NADII和ATP 抑制,NAD+、Mg卄、Mn卄活化。

一酮戊二酸脱H酶受琥珀酸辅酶A、NADH、ATP的抑制

20.PPP发生在哪?可分为哪两个阶段?有哪几步氧化还原反应?脱氢辅酶是什

么?几步底物水平磷酸化?转醛酶与转酮酶的作用各是什么?整条PPP途径

的意义是什么?

答:①概念:在细胞质内葡萄糖直接氧化脱竣、脱H,形成C02和还原力的过程。

②两个反应阶段:氧化脱竣和磷酸戊糖重排。

③特点:分子氧没直接参与氧化,两次脱氮氧化

无ATP直接形成无底物水平磷酸化化学能以NADPH. H (即受氢体为NADP)的形

式积存。

反应只进行一次脱竣,生成P酸戊糖,戊糖重排经历3C、4C、5C、6C、7C 再生成G。

④意义:通过该途径为合成代谢提供所需的还原力NADPH和磷酸戊糖等多种中间产物。

21.植物体内产生葡萄糖的代谢途径主要有哪三条?中心途径是什么?

答:⑴高等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可由多个代谢途径形成:光合作用、多糖降解、糖异生作用。

⑵糖异生作用是植物(包括动物)体内单糖合成的屮心途径。

99何谓糖异牛作用?

答?:由非糖前体物质转变为糖的过程

23.在高等植物体内双糖和多糖合成过程中的单糖活化形成和供体是什么?最重要的有哪两

种?

答:在高等植物(包拾动物)体内,糖核甘酸是合成双糖和多糖过程屮单糖的活化形式与供体。在糖类物质代谢屮,以尿昔二磷酸葡萄糖GDPG)和腺昔二磷酸葡萄糖(ADPG)为最重要。

24.在光合组织中合成蔗糖的主要途径是哪条?其中的葡萄糖供体、受体各是什

么?直接产物是什么?在微生物中呢?

1、蔗糖合酶途径:UDPG or ADPG+果糖=蔗糖+UDP or ADP

UDPG or ADPG,也为淀粉的合成提供糖基。

这种酶对底物没有专一性,ADPG、UDPG. CDPG、GDPG、TDPG为葡萄糖给体。

2、磷酸蔗糖合成酶途径(光合组织中的主要途径):该途径也是以UDPG为葡萄糖基的供体,但受体是F-6-P (而不是游离的果糖),这个酶对这两种底物具有绝对专一性,直接产物是磷酸蘆糖。

3、蔗糖磷酸化酶途径:(这是微生物中蔗糖合成的途径)G-1-P+果糖=== = -> 蔗糖+Pi

25.在直链淀粉合成中,1-磷酸葡萄糖腺昔酰转移酶及淀粉合酶各起什么作用?

第一步由G-1-P和ATP合成ADPG, 1-磷酸葡萄糖腺昔酰转移酶催化

G-1-p+ATP 二二二ADPG +PPi

第二步由淀粉合酶催化,它是葡萄糖基转移酶,催化ADPG中的葡萄糖转移到a-1,4 连结的葡萄糖引子上,使链加长了一个葡萄糖单位,反应重复下去,淀粉链不断延长。(淀粉合酶不能催化a-1,6键形成)

ADPG+nG(引物)(n+1) G+ADP

26.支链淀粉合成中的Q酶又起什么作用?

由淀粉合酶只能合成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形成后,在分支酶(Q酶)作用下生成1, 6糖昔键,形成分支点形成支链淀粉。该酶属基团转移酶。催化1,4糖甘键断裂, 催化1, 6糖昔键形成。

27.在植物淀粉合成中哪种单糖供体更有效?

ADPG (腺昔二磷酸葡萄糖)葡萄糖

第六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1.何谓生物氧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2.生物氧化的关键是什么?

生物氧化的关键是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氧化生成水并释放能量

3.生物氧化的特点是什么?

(1)需温和的条件(在活的细胞中,常温常压近中性pH、有水);

(2)在一系列酶、辅酶和电子传递体参与下逐步进行,氧化过程中能量逐步释放;

(3)氧化释放的能量有相当多转换为ATP中的活跃化学能,而被生物细胞所利用。(在此过程中既不会因氧化过程中能量骤然释放而伤害机体,又能使释放的能量尽可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4.为何说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

丙酮酸脱竣、TCA环在线粒体衬质中,呼吸链和ATP合酶在线粒体内膜上。狭义生物氧化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4. A O'指什么?EO'呢?EO'值大小与电负性大小的关系如何?

标准自由能变化AG°:温度为25°C,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

为1 mol/L,压力为一个大气压,pH为0的标准条件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E。'是指在pH7,25,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浓度为1mol/L等标准条件下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得到的氧化还原电位

E°'值越小,即氧化还原电势越负的电对,其供出电子的倾向越大,即还原能力越强;

E。'值越大,即电氧化还原电势越正的电对,其接受电子的倾向越大,即氧化能力越强

5.何谓高能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是什么?生物细胞中产

生ATP的形式有哪三种?在非光合组织中是哪二种?哪种更重要?

在标准条件下发生水解时或基团转移反应时可释放出大量自由能(>21千焦/摩尔)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在分子中含磷酸基团,该磷酸基团被水解下来时释放出大量自由能的高能化合物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ATP

在生物细胞中,由ADP磷酸化形成ATP的方式有三种:

?底物水平磷酸化(基质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光合细胞才有)

?氧化磷酸化

6.何谓电子传递链(呼吸链)?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有哪五种类型?各自的作用的特点是什

么?传递氢还是电子,传几个?氢能直接通过呼吸链给氧吗?

定义: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上脱下的氢经过一系列的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氢传递体和和电子传递体的传递,最后传递给分子氧并生成水,这种氢和电子传递体系称为电子传递链。

电子传递体的五种类型

(一)烟酰胺腺噪唏二核昔酸特点:以NAD+或NADP+为辅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或胞液中。

NAD+,氢传递体(双电子传递体)

(-)黄素蛋白酶类特点:以FAD或FMN为辅基,酶蛋白为细胞膜组成蛋白

FMN或FAD氢传递体(双电子传递体)

(三)铁■硫蛋白类特点:带有聚异戊二烯侧链的苯酿,脂溶性,位于膜双脂层中,能在膜脂中自由泳动。它是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非蛋白电子载体。

Fe2+,单电子传递体(不传递氢)

(四)辅酶Q 特点:带有聚异戊二烯侧链的苯酿,脂溶性,位于膜双脂层中, 能在膜脂中自由泳动。它是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非蛋白电子载体。

氢传递体(双电子传递体)

(五)细胞色素类:特点:以血红素(heme )为辅基,血红素的主要成份为铁口卜 咻。 Fe2+,Cu+单电子传递体(不传递氢)

7. 呼吸链中各成分的氧化还原电位谁高谁低?

7.线粒体内膜上主要有哪两条呼吸链,哪条更重要?它们最初的电子供体是什么?

在线粒体内膜上主要有两条呼吸链

NADH 呼吸链

丙酮酸、异柠檬酸等代谢物脱氢生成的NADH 是其电子最初供体。

FADH2呼吸链

琥珀酸脱氢生成的FADH2是其电子最初供体。 两条呼吸链中以ANDH 链为最重要

8. 它们有哪些传递顺序相同?

9. 何谓电子传递抑制剂,其代表种类及其专一性作用部位是什么?

某些化合物能够专一性地阻断呼吸链中某一部位的电子传递,这些化合物被称为

电子传递抑制剂。按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将抑制剂分为三种类型:

2. 抗霉素A 3?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和叠氮化物

10. 何谓氧化磷酸化?其发生位置?

代谢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脱下的氢经呼吸链氧化成水时,所释放出的自由能用于

合成ATP (即ADP+Pi 一ATP 〉,这种氧化和磷酸化(ATP 生成)相偶联的过程称

11. 呼吸链上各复合物之间的也子传递顺序如何?

12. 何谓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磷氧比?

电子在呼吸链中按顺序逐步传递同时释放自由能, 来形成ATP 的部位称为偶联部位 呼吸过程中消耗的无机磷酸

(Pi )中的磷原子数和所消耗的分子氧(02)中的氧 原子数的比值称为磷氧比。也可是指每2个电子经呼吸链传递给分子氧时所生成 的ATP 分子数。

13.线粒体内的NADH+H+经呼吸链氧化的P/O 比是多少,FADH2呢?

实测得NADH 呼吸链:P/O ?3 实测得FADH2呼吸链:P/O ?2

14.化学偶联假说,构象偶联假说,化学参透假说各认为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以

什么形式暂时贮存并推动ATP 的形成?哪个更合理?试述化学渗透假说。

1 ?鱼月

酮、安密妥、杀蝶素A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内膜

其中释放自由能较多, 足以用

⑴化学偶联假说:认为电子传递和ATP生成的偶联是通过一系列连续的化学反应, 而形成一个高能共价中间物,这个中间物在电子传递中形成,随后又裂解将其能量供给ATP的形成。

没发现这种中间物!

(2)构象偶联假说:认为电子沿呼吸链传递使线粒体内膜上某种蛋白质组分发生了

构象变化,当此构象再复原时,释放能量促使ATP的生成。

没有试验证据!

⑶化学渗透假说:目前普遍接受,称为学说。

? 1 ?氢和电子在呼吸链中交替传递,使质子定向从线粒体内膜的内侧转移到

外侧,呼吸链中的复合物I、III、IV在传递电子时起着质子泵的作用,分别将2H+从

膜内转移到膜外,共转移6H+,与氧化磷酸化的三个偶联部位相一致。

?2?由于质子定向从膜内泵到膜外,,而质子又不能自由返回膜内,因此形成了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质子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这两种梯度是电子传递所产生的电化学电势,是质子返回膜内的渗透能,称为质子动力势。

?3?质子动力势是ADP磷酸化形成ATP的动力,是供ATP合成的能量形式。

膜外质子在质子动力势的推动下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酶返回膜内, 推动该酶合

成ATP。

15.在ATP合酶复合体中,F0与F1的作用各是什么?

该酶在质子动力势的驱动下,催化ADP和Pi合成ATPo它由Fo和Fl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要合在一起才能催化ATP合成,故又称FoFl-ATP合酶。

Fo是膜外质子返回膜内的通道,F1是催化ADP和Pi合成ATP的部位,当膜外的质子经Fo 的质子通道到达F1时便推动ATP合成。

16.何谓解偶联作用?解偶联主要有哪三种类型?它们如何解偶联(试述类型及

作用机理),解偶联剂抑制呼吸电子传递吗?

某些化合物能够消除跨膜的质子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使ATP不能合成,这种既不直接作用于电子传递体也不直接作用于ATP合酶复合体,只解除电子传递与磷酸化偶联的作用称为解偶联作用O

1?化学解偶联剂

呈弱酸性和脂溶性,在不同pH环境中可结合H+和释放H + ,能透过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把膜外质子转移到膜内,消除质子浓度梯度。

2.离子载体

能与K+等阳离子结合,呈脂溶性,通过将膜外的K+转运到膜内而消除跨膜的电位梯度。

3.解偶联蛋白

位于某些生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为天然的解偶联剂。它们构成质子通道,让膜外质子经其通道返回膜内而消除跨膜的质子梯度,不合成ATP而产生热量,以增加体温。

17.何谓氧化磷酸化抑制剂指直接作用于ATP合酶复合体而抑制ATP合成的一类化合物

18?(何谓能荷)?

能荷:是指细胞内ATP—ADP—AMP系统中充满高能磷酸基团的程度。意义:能荷由ATP、ADP和AMP的相对数量决定,数值在0?1之间,反映细胞能量水平。

能荷对代谢的调节可通过ATP、ADP和AMP作为代谢中某些酶分子的别构效应物进行变构调节来实现。

第七章脂类与脂类代谢

1?如何用简写法表示脂肪酸?

答:脂肪酸简写法原则为:先写碳原子数目,再写双键数目,中间以冒号分开, 最后写出双键位置。如软脂酸(棕桐酸)写成16: 0;亚油酸写成18: 2 (9, 12)或18: 2" 12o

2.在植物体内脂肪由什么酶催化分解?水解产物是什么?

答: 脂肪酶、脂酰基水解酶。水解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3.植物体内脂肪酸氧化分解的最主要途径是哪条?发生位置在哪?

答:植物体内脂肪酸氧化分解的最主要途径是B-氧化作用。发生位置在线粒体基质中,还可在乙醛酸体和过氧化体。长链脂肪酸的B-碳原子上。

4.胞质中的脂酰CoA要能过什么载休才能进入线粒体内被氧化降解?

答: 要以肉毒碱为载体转运。

5.植物营养器官脂肪酸B-氧化过程屮的限速酶是什么?

答: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

6.试述脂肪酸13 -氧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长链脂肪酸在碳原子上进行氧化,每次断下一个二碳单位(乙酰CoA)的过程,称作B-氧化。在进行氧化降解前每个脂肪酸要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进行活化,变成脂酰CoA;脂酰CoA再由肉毒碱携带从胞质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降解。B-氧化包括脱H、水化、再脱H、硫解4个重复步骤:第一步脂酰CoA从a、B碳各脱下1个氢产生烯脂酰CoA,受氢体为FADo第二步水化,产生B -轻脂酰CoA.第三步从B碳脱下2个氢,产生B酮脂酰CoA,受氢体为AND+;第四步硫解,B酮脂酰CoA在产生1个乙酰CoA 和1个少了1个2碳单位的脂酰CoAo

答:总结脂肪酸氧化作用:

(1)脂肪酸B-氧化的酶可在线粒体、过氧化体和乙醛酸体内。

(2)脂肪酸氧化仅需要一次活化,其代价消耗1个ATP的二个高能磷酸键,活化所需的脂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核酸 一、简答题 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2、DNA双螺旋结构就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来的?试述其结构模型。 3、DNA双螺旋结构有些什么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能解释哪些最重要的生命现象? 4、tRNA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何功能? 5、DNA与RNA的结构有何异同? 6、简述核酸研究的进展,在生命科学中有何重大意义? 7、计算(1)分子量为3 105的双股DNA分子的长度;(2)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体积;(3)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螺旋圈数。(一个互补的脱氧核苷酸残基对的平均分子量为618) 二、名词解释 变性与复性 分子杂交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回文结构 Tm cAMP Chargaff定律 三、判断题 1 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苷3’位没有羟基。错 2、若双链DNA 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C,则另一条链为pGpApCpCpG。错 3 若属A 比属B 的Tm 值低,则属A 比属B 含有更多的A-T 碱基对。对 4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均为DNA 与组蛋白的复合体。错 5 核酸的紫外吸收与pH 无关。错 6 生物体内存在的核苷酸多为5’核苷酸。对 7 用碱水解核苷酸可以得到2’与3’核苷酸的混合物。对 8 Z-型DNA 与B-型DNA 可以相互转变。对 9 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 多为负超螺旋。对 11 mRNA 就是细胞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错 14 目前,发现的修饰核苷酸多存在于tRNA 中。对 15 对于提纯的DNA 样品,如果测得OD260/OD280<1、8,则说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对 16 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存在减色效应。错 18 在所有的病毒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即含有RNA 又含有DNA 的病毒。对 四、选择题 4 DNA 变性后(A) A 黏度下降 B 沉降系数下降C浮力密度下降 D 紫外吸收下降 6 下列复合物中,除哪个外,均就是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D) A 核糖体 B 病毒C端粒酶 D 核酶 9 RNA 经NaOH 水解的产物为(D) A 5’核苷酸B2’核苷酸C3’核苷酸 D 2’核苷酸与3’核苷酸的混合物 10 反密码子UGA 所识别的密码子为(C) A、ACU B、ACT C、UCA D TCA 13 反密码子GψA 所识别的密码子为(D) A、CAU B、UGC C、CGU D UAC

药事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药事管理学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项为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2、调剂处方时应做到“四查十对”,下列不属于“四查”的是() A、查处方 B、查药品 C、查用法用量 D、查配伍禁忌 3、《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 A、GLP B、GAP C、GMP D、GCP 4、标准操作规程的英文缩写是() A、GPP B、SOP C、QA D、GAP 5、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A、2006年12月1日 B、2007年10月1日 C、2007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1日 6、药品广告内容的审查机关是()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C、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7、从对药品使用途径与安全管理角度去分类,药品可分为() A、现代药与传统药 B、新药与仿制药品 C、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D、国家基本药品与国家储备药品 8、药品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 A、十年 B、五年 C、二十年 D、十五年 9、“新药”的定义为() A、未曾在中国境内生产的药品 B、首次在中国境内生产使用的药品 C、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D、未曾在中国境内使用的药品 10、个人发现药品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向所在地()报告 A、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 机构 C、药品检验所 D、卫生行政部门 11、药品经营企业储存药品的库房内药品待验区的颜色是() A、绿色 B、红色 C、黄色 D、白色 12、麻醉药品处方颜色是() A、白色 B、淡黄色 C、淡绿色 D、淡红色 13、对药物治疗作用进行初步评价的是哪期临床试验() A、I期临床试验 B、II期临床试验 C、III期临床试验 D、IV期临床试验

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试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基础生物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DNA 是遗传物质,而 RNA 则不是。( ) 2、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α -碳原子。( ) 3、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是一个耗能的过程,而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不需要 ATP 。( ) 4、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 ) 5、糖异生途径是由相同的一批酶催化的糖酵解途径的逆转。(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6、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 ATP。() 7、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 8、变性后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发生改变。() 9、tRNA的二级结构是倒 L型。() 10、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 11、原核细胞新生肽链 N端第一个残基为 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 N端为Met。()

12、DNA复制与转录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以双链 DNA为模板,以半保留方式进行,最后形成链状产物。() 13、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 14、对于任一双链 DNA分子来说,分子中的 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点( Tm)值愈大。() 15、DNA损伤重组修复可将损伤部位彻底修复。() 16、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 pH溶液中,向阳极移动,而在大于等电点的 pH 溶液中将向阴极移动。() 17、酮体是在肝内合成,肝外利用。()

生物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生物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单选题] * A.葡萄糖 B.氨基酸(正确答案) C.多肽 D.色氨酸 2、下列哪个不属于必需氨基酸()。 [单选题] * A.缬氨酸 B.赖氨酸 C.酪氨酸(正确答案) D.色氨酸 3、许多氨基酸之间以肽键连接而成的一种结构称为()。 [单选题] * A.蛋白质 B.多肽链(正确答案) C.蛋白质一级结构 D.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 [单选题] * A.氨基酸 B.氨基酸残基(正确答案) C.肽 D.肽键

5、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的()。 [单选题] * A.脱水缩合 B.变性(正确答案) C.复性 D.破坏 6、以下作为模板,传递DNA遗传信息的是()。 [单选题] * A.DNA B.信使RNA(正确答案) C.转运RNA D.核糖体RNA 7、以下负责转运氨基酸的是()。 [单选题] * A.DNA B.信使RNA C.转运RNA(正确答案) D.核糖体RNA 8、以下提供蛋白质生物合成场所的是()。 [单选题] * A.DNA B.信使RNA C.转运RNA D.核糖体RNA(正确答案) 9、以下储存遗传信息的是()。 [单选题] * A.DNA(正确答案)

B.信使RNA C.转运RNA D.核糖体RNA 10、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单选题] * A.DNA B.核苷 C.核苷酸(正确答案) D.含氮碱基 11、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属于DNA分子的()。 [单选题] * A.一级结构(正确答案)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12、双螺旋结构属于DNA分子的()。 [单选题] *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正确答案)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13、酶的化学本质是()。 [单选题] * A.氨基酸 B.蛋白质(正确答案) C.无机物 D.维生素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培训试题与答案.docx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培训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 -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7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于2020年1月15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0年第1 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起施行。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上市药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当遵守本办法。 3.从事药品生产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保证全过程信息真 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事药品生产活动,应当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依法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格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确保 生产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5.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履行 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对其取得药品注册证书的药品质量负责。 6.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规定 赋予药品各级销售包装单元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施药品追溯,及时准 确记录、保存药品追溯数据,并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追溯信息。7.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生产监督管理,承担 药品生产环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工作。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药品追溯协同服务平台、药品安全信用档 案建设和管理,对药品生产场地进行统一编码。 9.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行政机关的网站和办公场所公示申请药品生 产许可证所需要的条件、程序、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

(完整word版)食品药品检验所上岗人员业务考核考试题

巴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上岗人员业务考核考试题 一、单选题 1、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则检验人员应:。( A ) A. 取第二包装复做 B. 立即报告药监局 C. 通知生产单位 D. 告诉大家不要买其产品 2、规定量取10.00ml样品时,应选用10ml的。( C ) A. 量筒 B. 刻度吸管 C. 移液管 D. 量瓶 3、炽灼残渣时,如需继续做重金属检查的,炽灼温度为。( C ) A. 300~400℃ B. 400~500℃ C. 500~600℃ D. 600~700℃ 4、薄膜衣片在包衣后也应检查。( D ) A. 装量差异 B. 溶散时限 C. 脆碎度 D. 重量差异 5、恒重是指两次称量的毫克数不超过。(A )A.0.3 B.0.95~1.05 C.1.5 D.10 6、在一定的柱长条件下,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___。( B ) A.保留值 B.扩散速度 C.分配系数 D.容量因子 7、下列哪个剂型不做重量差异:(B) A. 薄膜衣片 B. 糖衣片 C. 分散片 D. 缓释片 E. 浸膏片 8、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机构必须通过( d )。 a)实验室认可;b)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c)ISO 9000族标准质量体系认证;d)计量认证。 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 A ) A.纯化水B.纯净水 C.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D.蒸馏水 在药典组成部分中,对药典使用总说明的是____。( A ) A.凡例 B.品名目次 C.正文 D.附录 二、 下列丸剂需要检查溶散时限的是:。(ABCE) A.小蜜丸 B.水蜜丸 C.水丸

D.大蜜丸 E.糊丸 除另有规定外,下列丸剂中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的是。(ACD) A.小蜜丸 B.糊丸 C.水蜜丸 D.水丸 E.浓缩丸 中国药典的结构由部分组成。(ABCDE ) A.凡例 B.品名目次 C.正文品种 D.附录 E.索引 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BD)。 A.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 B.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 C.冷处系指5~10℃ D.常温系指10~30℃ E.常温系指25±2℃ 下列属于毒性中药的品种有:。(BDE) A.胆南星 B.雄黄 C.罂粟壳 D.生半夏 E.生马钱子 三、填空题 另有规定外,含糖颗粒剂的干燥失重检查时应在℃减压干燥,其它颗粒剂应在℃干燥。 药材的鉴别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 中药材在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中,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的是淀粉粒,显棕色或黄棕色的是糊粉粒。 计量仪器设备实行三种标志管理:合格、准用、停用。 CMA是 A 的缩写。 A、计量认证 B、实验室认可 C、中国计量认证/认可 D、质量认证 E、都不是 四、问答题 1、请简述中药胶囊剂的检查项目? 2、简述相对密度测定法中比重瓶法的操作要点?

基础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基础生物化学》习题 练习(一)蛋白质 一、填空 1.蛋白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 、 、 、 、 、 和 等。 2.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 ,这是蛋白质元素组成的重要特点。 3.某一食品的含氮量为1.97%,该食品的蛋白质含量为 %。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种,它们的结构通式为 ,结构上彼 此不同的部分是 。 5.当氨基酸处于等电点时,它以 离子形式存在,这时它的溶解 度 ,当pH>pI 时,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 6.丙氨酸的等电点为6.02,它在pH8的溶液中带 电荷,在电场中向 极移动。 7.赖氨酸的pk 1(-COOH)为2.18,pk 2(3H N +-)为8.95,pk R (εH N + -)为10.53,其 等电点应是 。 8.天冬氨酸的pk 1(-COOH)为2.09,pk 2(3H N +-)为9.82,pk R (β-COOH)为3.86, 其等电点应是 。 9.桑格反应(Sanger )所用的试剂是 ,艾德曼(Edman )反应 所用的试剂是 。 10.谷胱甘肽是由 个氨基酸组成的 肽,它含有 个肽键。 它的活性基团是 。 11.脯氨酸是 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 色产物。 12.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氨基酸有 、 和 。 一般最大光吸收在 nm 波长处。 13.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含硫的氨基酸有 和 两种。 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 ,由于它含有 基团。 14.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蛋白质的含量应等于测得的氨素含量乘 以 。 二、是非 1.天氨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性的α-碳原子。( ) 2.蛋白质分子中因含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所以在260nm 处有最大吸 收峰。( ) 3.自然界中的氨基酸都能组成蛋白质。( ) 4.蛋白质在280nm 处有紫外吸收是因为其中含有—SH —的氨基酸所致。( )

基础生物化学必过版讲解

一.名词解释 1.等电点(PI):使某氨基酸解离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净电荷为零时的溶液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中主链原子在局部空间的排布,不包括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4.变构效应(别构效应):指一些蛋白质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其一级结构不变而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导致其生物功能的改变。 5.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致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6.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7.核酸变性: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核酸分子中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分开,形成无规则单链线团结构的过程。 8.DNA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单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的过程称为复性。 9.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能直接与底物分子结合,并催化底物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 10.必需基团: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称为必需基团。 11.别构酶(变构酶):有些酶分子的变构中心可以与变构剂发生非共价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的改变,对酶起到激活或抑制的作用,这类酶通常称为变构酶。 12.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3.生物氧化:在生物细胞内,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氧化分解,生成 CO 2和H 2 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生物氧化,又称细胞呼吸或组织呼吸。 14.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指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 顺序排列形成的传递氢或电子的体系,可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 子传递给氧生成水。由于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因此称为呼吸链, 也叫电子传递链。简称ETC。 15.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氧化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高能中间代谢物,再通过酶促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直接偶联ATP的形成,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16.氧化磷酸化:由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同时逐步释放 能量,使ADP磷酸化形成ATP,这种氧化和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17.糖酵解:指葡萄糖或糖原在缺氧情况下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ATP的过程。 18.三羧酸循环:也称柠檬酸循环(TCA),指从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含 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经过脱氢、脱羧等一系列反应,最终草 酰乙酸得以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 19.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产 生大量能量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20.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21. 脂肪酸的β-氧化概念:脂肪酸在体内氧化时在羧基端的β-碳原子上进行氧化,生成乙酰CoA和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酰辅酶A,该过程称作β-氧化。

药品专业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药品专业知识试题(五)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8分。 1、药品是一类用于、、诊断人体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机能并规定有、、_ 、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它与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年基本完成对批准文号的统一换发。药品批准文号的统一格式为 + + 。 3、OTC药品是指,其中绿牌的是,红牌的是。 4、药品的规格是指一定药物制剂单元内所含 _的量。药品规格的表示通常用含量、 _ 、质量(重量)、数量等其中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结合来表示。 5、质量标准是国家对及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检验和监管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6、有效期:是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保持药品质量的期限,它应该根据稳定性试验和留样观察的结果来合理制定。一般药品有效期待可表达为。 7、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必须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购销记录必须注明药品的、剂型、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货单位、、购销价格、购(销)货日期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 1、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必须首先取得() A、法人资格 B、营业执照 C、药品经营许可证 D、卫生合格证 2、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有( )。①癌症药品②麻醉药品③血清疫苗④精神药品⑤放射药品 ⑥毒性药品 A. ②③④⑤ B. ③④⑤⑥ C. ②④⑤⑥ 3、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规定,药品商品名称不得与通用名称同行书写, 其字体和颜色不得比通用名称更突出和显着,其字体以单字面积计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字体的() A、1/4 B、1/2 C、1/3 D、1/5 4、药品的内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 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包装尺寸过小无法全部标明上述内容的,至少应当标注药品通用名称、规格和()等内容。 A、产品批号 B、生产企业 C、用量用法 D、有效期 5、下列哪些情形的药品为假药() A、超过有效期的 B、变质的 C、没有批准文号的 D、没有生产批号的 6、下列哪些情形的药品为劣药() A、超过有效期的 B、变质的 C、没有有效期的 D、没有生产批号的 7、销后退回药品管理正确的是(): A、凭业务部门的退货通知单收货 B、严格检查包装并验收外观质量

基础生物化学知识重点

绪论(老师只要求了结部分已经自动过滤) 基本概念: 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简化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装换过程重点内容: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2.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能量装换和代谢调节3.生物体内的信息代谢 核酸 一、基本概念: 核苷酸:核苷酸即核苷的磷酸酯 碱基互补配对:A-T,G-C 三叶草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一般由四臂四环组成:氨基酸接受臂,二氢酸尿嘧啶环,反密码子环,额外环,假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核糖核甘酸环(TΨC环) 增色效应:DNA变性后由于双螺旋分子内部的碱基暴露,260nm紫外吸收值升高。减色效应:核酸的光吸收值通常比其各个核算组成部分的光吸收值之和小30%~40%,是由于碱基密集堆积的缘故。 变性和复性:指的是在一定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核酸双螺旋结构在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的过程。复性恰好相反。 重点内容: 1.核酸的生物学功能(1.生物分子遗传变异基础, 2.遗传信息的载体, 3.具有催化作用, 4.对基因的表达有调控作用),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基本组成部分(磷酸,含氮碱基,戊糖) 2.核苷酸的名称(A:腺嘌呤T:胸腺嘧啶C:胞嘧啶G:鸟嘌呤U:尿嘧啶)符号(后面统一描述) 3.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有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互相盘绕,2.亲水骨架在外,疏水碱基在内,一周十个碱基,螺距3.4nm,3.两条DNA链借助氢键结合在一起)和稳定因素(氢键,碱基堆积力,带负电的磷酸基团静电力,碱基分子内能): 4.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因为核酸中含有的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的特性所以对紫外光有吸收特性,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值,不同的核酸吸收峰值不同)、T m(熔解温度)(把热变性过程中的光吸收达到最大吸收一半(双螺旋解开一半)时的温度叫做熔解温度)值及变性和复性的关系:(G-C)%=(T m-69.3)*2.44 5.α-螺旋、β—折叠以及β-转角的结构特点:1.主要维持空间力为氢键,2.α螺旋是一段肽链中所有的Cα的扭角都是相等的,这段肽链则会围绕某个中心轴成规则螺旋构想,3.β折叠是由两条多肽链侧向聚集,通过相邻肽链主链上的N-H与C=O之间有规则的氢键形成,4.转角结构使得肽链不时扭曲走向成为β转角 蛋白质、氨基酸化学 一、基本概念 氨基酸:羧酸分子中α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所生成的衍生物,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寡肽:2~20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的肽 多肽:由20个以上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 肽键: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氨基酸的氨基发生缩合反应脱水成肽时,羧基和氨基形成的酰胺键。具有类似双键的特性,

养护员GSP试题及答案.docx

精品文档 养护员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50 分) 1、药品储存对温度有很高的要求:常温库的温度为(),相应湿度为();阴凉库的温度为();冷库的温度为(),阴暗处是指温度为(),并且()。 2、养护员对库存药品定期进行()。一般品种,每季度检查(),效期药品和()酌情增加检查次数,并认真填写()。 3、企业应当采用()系统对库存药品的有效期进行()和控制,采取及超过有效期自动锁定等措施,防止过期药品销售。 4、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遮光、 ()、防潮、 ()、防鼠等措施 . 5、药品与 ()、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中药材和()分库存放 . 6、物料发放应严格遵守()的原则。 7、仓库的货物应码放整齐,在每一批号的货位前悬挂()。 8、仓库“五防”的内容:()、()、()、()、()。 9、仓库必须安装有适量的()和(),诱杀蚊蝇、飞虫及老鼠。 10、有一批物料,编码为“Y005160204”,系指()药材在()年()月第()次进库。 11、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工作的,应当具有()或者具有();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工作的,应当具有()或者具有()。 12、养护周期:每年()月份,应将中药材、中药饮片列为重点养护,每月检查,其它 时间按 ()循环检查。 13、在人工作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管理:合格药品为()色,不合格药品为()色,待确定药品为()色。 14、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垛间距不小于()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厘米; 15、对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等方法进行养护。 16、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养护过程中发现()、()、()等质量问题应立即在计 算机系统内锁定,停止销售。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 10 分) 1.药品在库养护的原则为() A、以养为主 B、以防为主 C、以检查为主 D、以保管为主 2.药品库区色标管理中标识为绿色的是() A、不合格区 B、合格区 C、待验区 D、退货区 3.在汛期、霉季、雨季或发现质量变化苗头时,临时组织力量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检查为() A、三三四检查 B、定期检查 C、突击检查 D、上级检查 4.应严格实行专库(柜),双人双锁保管,专账记录的药品() A、针剂 B、处方药 C、麻醉品和放射性药品 D、非处方药 5.堆码时垛与墙的间距为() A、不小于 100cm B、不小于50cm C、不小于 30cm D、不小于 200cm

药品检验专业知识试题

药品检验专业知识试题(供QC用) 姓名: 分数: 一、填空:(每空2分,共60分) 1、《中国药典》(2010年版)贮藏项下的规定,是对药品贮存与保管 的基本要求,常温指的温度范围是 ℃。 2、洁净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 。 3、工艺用水的水质要定期检查,制纯化水的工序应每 小时抽样 检查部分项目一次。 4、对于易燃、剧毒和有腐蚀性的物质,应按规定 、 。各类 压力容器的存放、使用,应有 设施。 5、含量测定必须平行测定 份,其结果应在允许 限度 之内,以 为测定结果,如一份合格,另一份不合格, 不得平均计算,应 。 6、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 以下的重量。 7、滴定液标化室内温湿度应符合规定,温度为 ,湿度为 。 8、毒性化学试剂应该 储存,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有 和 记录。 9、刻度吸管有 、 两种形式。使用标有 字的刻度吸 管时,溶液停止流出后,应将管内剩余的溶液 出;使用标有 字 的刻度吸管时,待溶液停止流出后,一般等待 秒钟拿出。 10、在滴定过程中,pH值的突变称为 。 11、检验记录必须做到__ __、 __ __ 、___ __、 __ __ 。 12、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有 和 。 13、配制标准pH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纯化水,应是新沸过的冷纯化水, 其pH值应为 。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 1、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系指( ) A.易溶 B.溶解 C.略溶 D.微溶 2、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系指( ) A.密封 B.密闭 C.严封 D.熔封 3、微温或温水系指( ) A.70~80℃ B.30~50℃ C.40~50℃ D. 40~60℃ 4、液体的滴,系指在20℃时,以1.0ml水为( )滴进行换算。 A.10 B.20 C.15 D.25 5、若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 A.±5% B.±10% C.±15% D.±20% 6、每批产品留样保存至有效期后( ) A.半年 B.3年 C.2年 D.1年 7、在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用于细菌计数、霉菌计数、检查大肠杆菌用的培养基分别为:( ) ①胆盐乳糖培养基 ②营养琼脂培养基 ③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④玫瑰红钠培养基 A ①②④ B ④③① C ②④① D ②①④ 8、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层析缸展开时,展开距离一般为( )? A、5—10cm B、10—15cm C、10—15cm D、10—15cm 9、细菌培养时间为( ),温度为( )。 A、48小时,23-28℃ B、48小时,30-35℃ C、72小时,23-28℃ D、72小时,23-28℃ 10、培养基和玻璃器皿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的温度为( )时

药品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药品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填空 (每空3分,共51分) 题: 1、药品是指用于_____ 、______ 、诊断人的疾病,_______ 地调节人的生理机 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药品用于治病救人,只有符合法定质量标准的药品才能保证疗效。国家制定了 < ______ 》,对药品严格监督管理,并制订和颁布了国家和地方两级药品标准, 规定了严格的检验制度,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3、药品质量特性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________ 、、、一 4、药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两重性,即药物可以发挥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也称为 药效、药理作用,同时也会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甚至是相反的作用,称为________ < 5、化学名:是根据药品的______ 确定的化学学术名称。 6、通用名:又称为药品的法定名称,即药典上的名称,其_________ 作为药品商标使用。如阿司咪哇、氨咖黄敏等商品名 7、药品的规格是指一定药物制剂_______ 内所含药物成分的量 8处方药:指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英文简写为_____ 。 9、非处方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 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英文简称为______ o

10、甲类非处方药为_____ 。乙类非处方药为 ________ 。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2?有时药品虽然需用量少,效期短,宁可到期报废,也要有所储备;有些药品即使无 利可图,也必须保证生产供应。() 3?药品用之得当,可以治病;使用不当,失之管理则可危害健康,甚至致命。例 如,盐酸吗啡,使用合理是镇痛良药;管理不善,滥用又是成瘾的毒品。( ) 4. 企业为了商业需要而取的名字,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注册后方可使用。可作为药品的商标使用,并受法律保护。如息斯敏、白加黑。 () 5. 别名:是对药品习惯上的称谓,其受使用的约束和法律的保护。()6?—种药品常常不仅有不同的规格,还有各级不同大小的包装单位一般药品包装常可分为最小包装、中包装、大包装等三到四级包装单位。() 7.药品质量标准指的是把反映的药品质量特性的技术参数,指标明确规定下来,形成 技术文件,规定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的方法。() 8?人只有患病时才需要用药,但药品生产、经营部门平时就应有适当储备。 () 9?品消费方式一般是被动消费,消费者在品种和质量方面很少有选择的余地,因此政 府必须对药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实行特殊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10?药品是专用于治病救人的,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患什么病,用什么药。可以像一般商品那样彼此之间可以互相替代。()

药品检验试题一. doc

药品检验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与()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2、2015版《中国药典》为第()版药典。 3、含量测定测定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原料及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可采用()、()或()。 4、药品贮藏项下规定的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或(),冷处系指()。 5、药用辅料生产用原料以及生产工艺应得到()的认可,药用辅料生产全过程中不得加入任何未经许可的物质成分。 6、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计。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 7、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标准品系指用于()、()、()的标准物质。 8、2015版《中国药典》凡例中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的乙醇。 9、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下进行;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为准。 10、()、()、()、()、()和()的说明书和包装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

11、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正文分为()、()、()三部分。 12、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鉴别项下通常包括()、()和()。显微鉴别中的()、()及粉末鉴别,均指经过一定方法制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特征。理化鉴别包括()、()、()、()等鉴别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药典中温度以摄氏度(℃)表示,微温或温水系指。() A. 10~30℃ B. 2~10℃ C. 70~80℃ D. 40~50℃ 2、药典规定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A. ±0.1% B. ±1% C. ±5% D. ±10% 3、紫外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光区使用的光源是。()A.氘灯 B.空心阴极灯 C.硅碳棒 D.Nernst灯 4、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A.纯化水 B.纯净水 C.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D.蒸馏水 5、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毫克数不超过。() A.0.95~1.05 B.0.3 C.1.5 D.10 6、药典中规定,药品的近似溶解度中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的是。()

药事管理学试题库_练习题

页眉 《药事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药事管理: 2.药品: 3.处方药: 4.基本药物政策: 5.药品标准: 6.药品注册标准: 7.国家基本药物: 8.药学职业道德: 9.中药: 10.麻醉药品: 11.精神药品: 12.医疗用毒性药品: 13.放射性药品: 14.药品广告: 15.药品不良反应: 16.专利: 17.药品注册: 18.处方: 19.药品召回: 二、填空 1.CFDA的英文全称是,中文全称是。 2.药事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3.我国执业药师考试由和统一组织。 4.全国药品检验的最高技术仲裁机构是。 5.负责组织编纂《中国药典》及制定、修订国家药品标准,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工作的专业管理机构是。 6.《药品管理法》规定对药品生产实现许可证制度,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需要持有,有效期为年。 7.非处方药必须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零售药店出售,非处方药经审批可以在其他商店零售。 8.只准在专业性医药报刊进行广告宣传。 9.《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英文简称是___________,《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英文简称是___________。 10.《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规定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11.中药主要以三种形态出现,即、、。 12.申请延长保护期的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应当在保护期满前个月,由生产企业依照《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规定的程序申报。 13.在委托生产管理中,发生赔偿、民事等纠纷时,在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是由_______________

负责。 14.药品管理法规定的特殊管理的药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中药材GAP证书》有效期一般为年。生产企业应在《中药材GAP证书》有限期满前个月,应重新申请中药材GAP认证。 16.2005年,我国政府将《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做了合并、调整和补充,颁布了。 页脚 页眉 17.《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有效期年。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年。 18.麻醉药品处方至少要保存年。 19.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年。 20.药品包装、药用包装材料、容器必须符合。 21.药品标识物包括药品的、、。 22.承办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工作。 23.申请进口药品分包装,应当在该药品《进口药品注册证》或者《医药产品注册证》的有效期届满前年提出。 24.新药证书号的格式为:国药证字+位年号+位顺序号,其中代表化学药品,代表中药,代表生物制品。 25.药品经营企业必须依法取得和,并按照批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进行活动。 三、单选题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主管部门是() A. 国务院 B.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D. 科技部 2. 负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的部门是() A.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B.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 科技部 D.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3.以下不属于药品的是 A.中药材B.保健食品C.血清疫苗D.血液制品 4.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保护公众健康的要求,可以对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新药品种设立不超过()的监测期;在监测期内,不得批准其他企业生产和进口。 A. 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5.以下哪一项不是药品按来源的分类 A.化学合成药B.植物药C.生物制品D.新药 6.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法定报告主体不包括() A. 药品检验机构

基础生物化学练习题

基础生物化学练习题 类型一、英文缩写缩写符号翻译为中文名称 Tm;EMP;TPP;FAD;Met;UDPG;NADP+;.SSB;.TCA;ACP;Gly;. PPP;NAD+;FAD;Glu;UDPG;ATP;PRPP;TCA;CoASH;Asp;FMN;dATP;BCCP;PEP;GSH ;CoA-SH ;Km ;Cyt C;Gln;FAD;cAMP;BCCP ;PI ;GSSG;ACP;Tm ;Cyt b;NADP+;FAD ;ADPG ;TPP ;mRNA ;cAMP;GSH ;ACP ;Ser;ATP;FMN;UDPG;ACP;tRNA;GSH;Km;TPP;FH4 ;UDPG;ACP ;dGTP;.cAMP;Ser;CAP;fMet;TPP;EMP;GSH;dA TP;cAMP;Trp;DNFB 。 类型二、解释下列名词 酰胺平面;变构效应;全酶;诱导酶;生物氧化;转氨基作用;SD序列;不对称转录;氨基酸的等电点;必需氨基酸;别构效应;高能化合物;酶原激活;解链温度(Tm);冈崎片段;中心法则;肽键;盐析;核酸的Tm值;增色效应;同工酶;联合脱氨基作用;脂肪酸的β—氧化;不对称转录;操纵子;氨基酸的pI;EMP途径;酶原;生物氧化;半保留复制;转氨基作用;逆转录;酶原激活;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最适温度;三羧酸循环;转氨基作用;酶的共价修饰;中心法则;电子传递链;酶原;蛋白质结构域;最适PH;糖酵解;肽键;半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简并性;呼吸链;氨基酸的等电点;变构酶;DNA变性;不饱和脂肪酸;电泳;氧化磷酸化;肽平面;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增色效应;退火;核苷酸;必需脂肪酸;前导链;底物水平磷酸化;酶;电子传递链;蛋白质的α-螺旋;糖酵解;转氨基作用;翻译;生物氧化;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解偶联剂;核苷酸;变构酶;Km值;氧化磷酸化作用;生糖氨基酸;暗修复作用;多核糖体;肽键;透析;糖异生作用;蛋白质的构型;单体酶和单纯酶;操纵子;共价调节酶;前馈激活;底物水平磷酸化。 类型三、填空题 1构成蛋白质20种常见的氨基酸中,没有旋光性的是,中性pH下带负电荷的是和。 2.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 3. tRNA的二级结构是四环四臂的型,它的三级结构呈倒型。 4.蛋白质溶液在nm附近有最大吸收峰,核酸溶液在nm附近有最大吸收峰。 5.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化学组成不同的一组酶称为。 6.ATP的产生有主要两种方式,一种是___ _____ _,另一种是。 7.脂肪酸的β氧化主要发生在(哪种细胞器)中,脂肪酸活化是ATP水解成和提供能量合成脂酰辅酶A,脂肪酸的β氧化的产物是乙酰CoA,氢的受体为NAD+和。 8. 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链称为________链;不连续合成的链称为_______链。 9. 核酸通过密码子编码氨基酸,每3个核苷酸编码一个氨基酸。64个密码中,其中起始密 码子是,终止密码子有UAA,UAG和。 10. 在电镜下观察蛋白质合成时有多个核糖体在同一条mRNA同时合成蛋白,这一结构被称 为。 11.构成蛋白质20种常见的氨基酸中,唯一的亚氨基酸的是,含有硫的氨基酸是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题

第二部分自测试题 自测试题一 一、写出下列缩写符号的中文名称:(每个1分,共10分) (1)Gln (2)THFA (3)PRPP (4)cAMP (5)hnRNA(6)GSH (7)SAM (8)NADPH (9)cDNA (10)Lys 二、解释下列生化名词:(每个2分,共10分)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2.酶的活性中心 3.糖酵解 4.脂肪酸的β氧化 5.生物氧化 三、选择答案(从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写出其编号)(每题1分,共20 分): 1. 已知一种核酸中含有A 18%、C 32%、G 32%、T 18%,判断它是哪种核酸? A 双链DNA B 单链DNA C 双链RNA D 单链RNA 2. 下列核酸中稀有碱基或修饰核苷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 DNA B rRNA C tRNA D mRNA 3.谷氨酸有三个可解离基团,其pK1=2.6,pK R=4.6,pK2=9.6,它的等电点(pI)应当是多少? A 3.6 B 7.1 C 6.1 D 4.6 4.下列关于蛋白质变性作用的论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 变性作用指的是蛋白质在某些环境因素作用下,高级结构(天然构象)被破坏,丧 失其生物学活性; B 某些变性蛋白在去掉变性因素之后,可以恢复原有构象和活性; C 许多变性蛋白水溶性降低,易被蛋白酶降解; D 蛋白质变性之后,多处肽链断裂,分子量变小。 5.下列有关酶的论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生物催化剂; B 有的RNA也具有催化活性,称为核酶(ribozyme); C 酶具有高度专一性、高的催化效率和可调控性; D 酶的底物全都是小分子量有机化合物。 6.已知某酶的Km=0.05 mol/L,在下列哪个底物浓度下反应速度可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0%? A 0.05 mol/L B 0.45 mol/L C 0.9 mol/L D 4.5 mol/L 7.在琥珀酸脱氢酶反应体系中加入丙二酸,Km增大,Vmax不变,丙二酸应当属于琥珀酸脱氢酶的什么抑制剂? A 竞争性抑制剂 B 非竞争性抑制剂 C 非专一的不可逆抑制剂 D 专一的不可逆抑制剂 8.以下关于三羧酸循环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氨基酸彻底氧化的共同途径; B 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同时生成36(或38) 分子AT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