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防治

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防治

家庭医药 2019.1142用药之道用药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防治□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肿瘤内一科主管药师 闻 晶上期我们讲到阿片类药物是中、重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并介绍了其常见不良反应便秘的防治,本文将继续介绍阿片类药物其他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

恶心、呕吐―― 可耐受恶心、呕吐大多出现在未曾使用过阿片类药物患者用药的最初几天,发生率分别为10%~40%、30%~40%,症状大多可在4~7天内缓解。

因此,排除其他原因如便秘、脑转移、放化疗或高钙血症等所致的恶心、呕吐,在初用阿片类药物的数天内,可考虑同时给予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 6等止吐药预防;对于难以耐受呕吐的患者,必要时可使用5-羟色胺拮抗剂类药物(如格拉司琼、昂丹司琼等)。

如恶心、呕吐症状持续1周以上仍不能耐受者,需考虑减少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或换用药物,也可以改变给药途径。

瘙痒―― 可耐受使用阿片类药物致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于1%, 主要发生于皮脂腺萎缩的老年患者和皮肤干燥、晚期癌症、黄疸及伴随糖尿病等的患者。

对于轻度瘙痒的患者,只需进行皮肤护理即可,一般不需用药;而对于瘙痒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则可以局部外用无刺激性的止痒药,必要时联合使用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或异丙嗪,需要选择较低剂量,以免加重阿片类药物的镇静作用。

尿潴留―― 短期耐受阿片类药物引起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5%,与其增加膀胱括约肌张力,导致膀胱痉挛相关,多发生在老年男性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

此外,联合使用镇静剂或腰椎麻醉术后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可能高达20%~30%。

因此,要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可采取流水引诱法或热水冲洗会阴部和膀胱区按摩方法诱导排尿。

对于持续尿潴留且难以缓解的患者考虑换用止痛药。

嗜睡、头晕―― 可耐受少数患者在用药的最初几天内可能出现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 数日后症状多可自行消失。

与患者长期受疼痛困扰失眠,初用阿片类药物疼痛控制理想后嗜睡有关。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鉴别和应对措施ppt课件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鉴别和应对措施ppt课件

预防便秘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应预防便秘的 发生,可以通过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和规律排便习惯来预防。
阿片类药物的管理制度
建立疼痛评估制度
建立用药档案
医疗机构应建立疼痛评估制度,对患者的 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便合理使用阿片类 药物。
为每位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建立用药档 案,记录用药情况、剂量调整、不良反应 等信息。
案例二
患者在使用阿片类药物后出现皮肤瘙 痒、皮疹等症状,经鉴别诊断为阿片 类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04
阿片类药物的应对措施
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治 疗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 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如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当时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镇 痛和镇静。随着医学的发展,阿片类药物逐渐成为治疗疼痛和某些疾病的主要药物,如癌症疼痛、手 术疼痛等。目前,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阿片类药物,但同时也存在滥用和成瘾的问题。
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机制
总结词
阿片类药物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产生镇痛作用。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 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05
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阿片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痛和重度 疼痛,对于非疼痛原因引起的疼痛或 轻度疼痛应避免使用。
剂量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身体状况,制 定个性化的用药剂量,避免剂量过大 或不足。
口服用药
阿片类药物应首选口服给药途径,因 为口服给药方便、经济且易于调整剂 量。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物后产生一定的躯体依赖性,突然中断用药时出现戒断症状。精神依赖是一种行为综合征,以精神依赖 性和异常的药物相关行为为特征
2. 慢性癌痛患者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成瘾性发生率约3/10,000,属于低发生率
• Frideman DP. (1990)报告,24,00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无药物滥用史)的患者,发现只有7例有精神 依赖,占0.029%;调查12,00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中度到重度疼痛患者,发现只有4例产生精神依赖, 占0.033%
便秘
长时间耐受
2-4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不良反应发生及严 重程度个体差异大
防治不良反应是止痛 药物治疗计划的重要 组成部分
常见于用药初期 或过量用药时
积极预防性治疗可 减轻或避免阿片类 药物不良反应
2-5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原则
首先要分清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是来自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是来自其他并发症或药物相互作用。(存 在其他合并症,应该积极处理)
➢不良反应应首先要 强调预防 ➢除便秘以外,其他 不良反应一般7天内 可自行缓解或耐受 ➢对症处理是目前临 床最简单、最有效的 方法
2-6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误区一
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会产生“成瘾性”?
1. WHO已经不再使用“成瘾性”这一术语,替代的术语是”药物依赖性”
• “药物依赖性”:在生理以及行为上不同程度地将使用活性药物(麻醉晶)作为日常首要之事的行为 • “药物依赖性”分为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躯体依赖常发生于癌症疼痛治疗中,表现为长期用阿片类药
对于癌痛患者,吗啡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盐酸哌替啶
Part 3
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一、便 秘
便秘的诊断标准包括: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PPT课件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PPT课件

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影响 阿片类药物的代谢和药效,增加不良 反应的风险。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空气质量、温度等也可能 对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产生影响。 例如,高温环境下使用阿片类药物可 能导致中暑等风险增加。
04
防治策略与措施
合理用药原则及规范
严格掌握适应症
确保阿片类药物仅用于疼痛治疗, 避免滥用。
针对性干预措施制定
调整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如减少剂量、更换 药物等。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止吐、通便等。
多学科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1 2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介绍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 项。
01
02
03
恶心和呕吐
阿片类药物可刺激胃肠道 黏膜,引起恶心和呕吐。
便秘
药物作用使胃肠道平滑肌 收缩力减弱,导致胃肠道 蠕动减慢,引发便秘。
胃肠道出血
长期或大量使用阿片类药 物可引起胃肠道黏膜损伤, 导致出血。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和头痛
阿片类药物可影响中枢神 经系统,引起头晕和头痛。
嗜睡和意识模糊
药物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 系统,导致嗜睡和意识模 糊。
临床应用范围
疼痛治疗
阿片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镇痛药 物,可用于治疗各种急性和慢性 疼痛,如手术后疼痛、癌痛等。
咳嗽治疗
阿片类药物具有止咳作用,可 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 。
腹泻治疗
阿片类药物可减少肠道蠕动和 分泌,从而缓解腹泻症状。
麻醉辅助用药
在手术和其他医疗操作中,阿片类 药物可作为麻醉辅助用药,增强麻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PPT课件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PPT课件

恶心呕吐是阿片类药物刺激了中枢化学感受区、 前庭核以及胃肠道阿片受体,导致中枢性呕吐和 胃肠蠕动减慢所致。一般临床有效的μ受体激动 剂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恶心和呕吐。
阿片类药物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约30%,一般发 生于用药初期,症状4~7天内多能缓解。既往化 疗致恶心呕吐反应严重者,初用阿片类药物易发 生恶心呕吐,强烈推荐给予预防性止吐药。
中枢神经系统上的阿片受体(μ2受体)的激活与呼
吸抑制直接相关,阿片受体大量存在于脑干呼吸中 枢。应用阿片类药物后,能明显观察到低氧血症、 通气量下降等各种阿片相关的抑制效应。
阿片药物的理化性质、剂量、给药途径都可能产 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如最先出现轻微的通气 障碍、呼吸频率减慢。最终出现中枢呼吸暂停。 在慢性癌痛患者使用控缓释制剂中呼吸抑制的发 生率远远低于急性疼痛注射给药者。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 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癌痛 的控制治疗应该是贯穿癌症病程的始终。
阿片类止疼药是癌性疼痛的关键性药物, 所以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防治与疼痛治 疗本身同样应当引起重视。
常见不良反应 便秘 恶心、呕吐 嗜睡、镇静 尿潴留 瘙痒 罕见不良反应 呼吸抑制
吗啡可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发生率低 于5%,但同时使用镇静剂患者发生率高达20%, 腰麻术后发生率增加至30%。
预防: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避免膀胱过渡充盈。
治疗:流水诱导法、按摩膀胱区、热水冲会阴部等 诱导自行排尿。必要时导尿。对难以缓解者可考虑 换用镇痛药物。
呼吸抑制是阿片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于 使用阿片类药物过量以及合并使用其它镇静药物的 患者。
阿片类药物通过模拟内源性阿片肽作用阿 片受体而起到镇痛作用。阿片受体主要存 在μ、к和δ三型,其中μ受体与镇痛关系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PPT课件)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PPT课件)
7
恶心呕吐(1)
发生率30~40%。 一般发生于用药早期,症状大多在4~7天缓解。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先排除其他原因,如
脑转移、化疗、放疗、或高钙血症。 预防:初用阿片类药物的第1周,最好同时给予
甲氧氯普胺等止吐药预防,如症状消失,则可停 用止吐药。
8
恶心呕吐(2)
治疗: 轻度恶心选用甲氧氯普胺、氯丙嗪或氟哌啶醇。 重度恶心呕吐按时给予止吐药,考虑加用5- 羟色
呼吸抑制临床诊断:①呼吸频率及程度(如次 数减少﹤8次/分钟); ②检测动脉血氧饱和度; ③瞳孔、血压、脉搏、意识等生命体征来综合 诊断。
13
呼吸抑制(3)
解救措施及治疗:
建立呼吸通道。 呼吸复苏。 使用阿片类的拮抗剂,如纳洛酮(0.2~0.4mg
加10~20ml生理盐水缓慢推注或多次小剂量 注射)。 口服用药中毒者,必要时需洗胃。
预防用药重要性: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90%~100%)。 持续阿片药物治疗全过程。 恶心、呕吐往往还可能与便秘有关。
4
便秘(2)
预防措施: 多饮水,增加液体摄入。 预防性用药:适量应用番泻叶、麻仁丸或复方芦荟
胶囊等缓泻剂。 增加膳食纤维。 如果条件允许,适当参加锻炼。
5
便秘(3)
如已经发生便秘: 评估便秘原因和严重程度。 排除肠梗阻的可能性。 治疗导致便秘的其他原因。 滴定泻药用量达到最大用量, 目的是保持每1~2
10
嗜睡、镇静(2)
治疗: 停用不必要的镇静催眠药。 若镇痛满意,则将阿片剂量减少25%。 若镇痛不满意,加用兴奋剂治疗:咖啡因100~
200mg q6h;哌醋甲酯5~10mg bid;右旋苯丙胺5~ 10mg bid等。 若持续处于嗜睡状态,应考虑:(1),加用非阿 片或辅助药物以降低阿片剂量。(2),换用另一 种阿片药物。(3),脊髓内阿片给药±局部麻醉 或神经松解术。

阿片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对策2014-09)

阿片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对策2014-09)

预 防
• 深长的腹式呼吸:呼吸时,膈肌活动的幅度较平时增加, 能促进胃肠蠕动。 • 腹部自我按摩:仰卧在床上,屈曲双膝,两手搓热后,左 手平放在肚脐上,右手放在左手背上,以肚脐为中心,顺 时针方向按揉。每天做2~3次,每次5~10分钟。
便秘的药物治疗
药物所致便秘的治疗阶梯
大肠轻泻剂 小肠轻泻剂 大肠轻泻剂
中医措施干预
• 耳穴埋豆 取穴直肠下端、大肠、便秘点、脾。 • 大黄敷脐 大黄30g+酒精调和 • 循经按摩 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下廉、上廉、手三 里、曲池穴,足阳明胃经的天枢、足三里;及支沟、照海、 气海、关元等。
• 中药足浴 吴茱萸粉+醋足浴
• 食疗:蜂蜜粥、香蕉粥、土豆粥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
预 防
• 医疗体操:主要是增强腹肌及骨盆肌力量。 站立:高抬腿步行、深蹲起立、腹背运动、踢腿运动和 转体运动。 仰卧位:可轮流抬起一条腿或同时抬起双腿,抬到40°, 稍停后再放下。两腿轮流屈伸模仿踏自行车运动。举双腿 由内向外划圆圈以及仰卧起坐等。 • 快步行走和慢跑:可促进肠管蠕动,有助于解除便秘。
3
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机理
Susan C, et al. Cancer control, May/June 2004, Vol. 11, No.3 Supplement 1; 3-9
对策与护理
预 防
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戒烟酒;避免滥用药。 2.提倡均衡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 3.供给足量B族维生素及叶酸 4.增加易产气食物 5.增加脂肪供给 6.适当参加锻炼如:医疗体操为主, 可配合步行、慢跑和腹部的自 我按摩。
灌肠治疗
• 灌肠是最不愿意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如果没 有及时地预防及治疗便秘,这种方法就不可避免

阿片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对策5月16日

阿片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对策5月16日

阿片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对策5月16日1.呼吸抑制:阿片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

阿片类药物能够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μ型阿片受体来抑制呼吸中枢。

一旦过量使用,或者患者已经存在呼吸道疾病,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呼吸抑制。

因此,应该严格掌握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尤其是对于高风险患者,如老年人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特别小心。

对策:对于呼吸道抑制的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首先是尽量减少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同时,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在使用药物的同时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深浅和节律。

在必要时,应该使用呼吸兴奋剂如纳洛酮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2.便秘:阿片类药物的另一个常见不良反应是便秘。

阿片类药物对肠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会减慢肠道传输时间,使得排便困难。

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慢性便秘,甚至引发便秘相关疾病,如痔疮和肠梗阻。

对策:可以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来预防和缓解便秘。

建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以促进肠道蠕动。

此外,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饮食规律,避免久坐,适量进行体育锻炼,也有助于缓解便秘。

3.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阿片类药物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昏睡、头晕、嗜睡、运动协调障碍等。

此外,慢性滥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认知功能损害。

对策: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要慎重选择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患者,应该密切观察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如意识状态、协调能力等。

如果发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甚至考虑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4.药物滥用和成瘾:阿片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也使其具有一定的药物成瘾性。

长期的滥用和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成瘾,而戒断反应则可能非常严重,包括焦虑、失眠、烦躁、恶心、呕吐等。

对策: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与临床】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对策
伏晓,姚恩霞,徐前进
【关键词】 阿片类镇痛药;不良反应;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 R916.63 R994.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21764(2008)0720752201
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疼痛的最主要药物,阿片类药物在有效缓解疼痛的同时,其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及时防治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是止痛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就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略述如下。

1 阿片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本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涉及呼吸系统(抑制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嗜睡、思维力减弱)、消化系统(恶心、呕吐、便秘和括约肌紧张)、泌尿系统(尿少、尿潴留)及皮肤(过敏反应)等,本类药物反复应用易产生依赖性。

2 阿片类镇痛药的主要不良反应预防及治疗
211 便秘 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重要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约90%~100%[1]。

便秘如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成为有效缓解疼痛的最大障碍。

21111 预防 开始服用阿片类药物时,患者要增加液体摄入、增加活动量并多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除上述措施外,每天还应预防性地服用一些软化剂、润滑剂或缓泻剂,如石蜡油、番泻叶、麻仁丸、便乃通等。

21112 治疗 严重便秘可采用如下治疗,①硫酸镁:5~20g,清晨空腹服,同时饮水100~400m l,也可用水溶解后服用,1次/d。

②比沙可啶片:口服,5~10mg/次,1次/d。

③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合用其他止痛药。

④对已有便秘的患者,可选用芬太尼贴剂,因其相对于口服阿片制剂,便秘的发生率较低[2]。

但其副作用是呼吸抑制,故要严格按说明书使用。

⑤中医药治疗:本病治疗以通下为原则,佐以清热润肠、顺气导滞等。

212 恶心、呕吐 阿片类药物对延髓呕吐化学感应区有兴奋作用,故易引起恶心、呕吐,反复使用该类药物又可致使呕吐中枢抑制,恶心、呕吐减轻或消除,故该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用药初期。

文献表明,患者有40%出现恶心,15%出现呕吐[3]。

21211 预防 初用阿片类药物的第1周内,最好同时给予胃复安等止吐药预防,恶心症状消失后可停用。

21212 治疗 ①轻度恶心可选用胃复安片:口服,5~10mg/次,2~3次/d,维生素B6片:口服,20mg/次,3次/d。

②重度恶心、呕吐,可选用恩丹西酮片:口服,8mg/次,2~3次/d。

③对于不能耐受的患者,可换用其他止痛药物或联合用药或改变给药途径。

④中医药治疗:本病多为本虚标实,在补脾扶正基础上佐以降逆、理气、清热、生津、化痰等。

213 尿潴留 阿片类药物引起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5%[4],主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痉挛和促使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所致。

尿潴留的发生率较低,但如果鞘内和硬膜外给药,尿潴留发生的几率增加。

如同时使用镇静剂,尿潴留发生率也会增加。

21311 预防 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给患者良好的排尿时间及空间。

21312 治疗 ①可采用诱导自行排尿法,诱导排尿失败时,可考虑导尿。

②对于持续尿潴留难缓解的患者,可考虑换用其他止痛药。

③中医药治疗:本病以肺脾肾虚为本,三焦、膀胱气化失司为标,治疗应标本兼治。

214 嗜睡及过度镇静 阿片类药物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嗜睡、注意力分散、思维力减弱、表情淡漠、过度镇静等,一般数日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作者单位:450002郑州市,河南省中医院药学部21411 预防 初次使用该类药物的剂量不易过高,剂量调整以25%~50%幅度逐渐增加。

21412 治疗 除茶叶、咖啡等饮食调节外,必要时可给予兴奋剂治疗,如咖啡因,口服,0.1~0.2g/次,3次/d。

如果患者出现显著的过度镇静症状,首先应排除引起嗜睡及过度意识障碍的其它原因,如使用镇静药、高钙血症等,排除上述因素后,则应减低药物剂量或改变药物途径,待症状减轻后再逐步调整剂量至满意止痛。

215 呼吸抑制 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变浅,通气量减少,口唇青紫等。

对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或与其他镇静药物合用时,危险性将明显增大,急性中毒致死者几乎均为呼吸抑制。

21511 预防 保持气道通畅,从小剂量开始服用药物,逐渐加大到有效止痛剂量。

21512 治疗 持续或间断给氧,必要时可使用呼吸兴奋剂。

用药3~5d后,呼吸抑制一般可自行减弱或消失,一旦出现严重呼吸抑制,可用纳洛酮缓解,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216 药物过量、中毒及解救 阿片类药物过量可导致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昏迷、针状瞳孔、呼吸浅弱、血压下降等。

极度过量可导致呼吸暂停、深昏迷、循环衰竭、心脏停博、甚至死亡。

中毒解救首先要促使呼吸恢复,使用其拮抗剂纳洛酮,一般开始用小剂量,纳洛酮0.4~0.8mg,重复给药两次,如果给予拮抗剂5m in内呼吸仍未恢复,应再给予初始剂量的50%~70%,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解救治疗应考虑到阿片类控释片可在体内持续释放的问题。

口服用药中毒者,必要时洗胃。

3 讨论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药物剂量、年龄因素、个体差异、肝肾功能、药物相互作用等。

对于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用药初期及过量用药时,多为暂时性和可耐受的反应[5]。

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可先调整药物剂量,如果减少药物剂量后止痛效果不满意,就需要在减少药物剂量的同时加用其他协同药物,如:①加用非阿片类止痛剂;②加用适当的针对疼痛综合征和疼痛机制的辅助药物,如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皮质激素、神经安定药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辅助药物不能常规给予,应视需要而定。

经过减量、针对不良反应进行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没有得到满意控制,可以考虑转化为其他阿片药物,也可以通过剂型转化减轻其副作用。

由于癌症患者有许多原因可产生阿片样不良反应,因此当出现相应不良反应时,首先应分析原因,排除其他原因或找到合并因素,并予相应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丽莹.2000-2003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J].江苏药学与临
床研究,2004,12(5):44246.
[2] 赵存风,戴冬梅,杨金梅,等.长效阿片类药物在治疗慢性疼痛中
的应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5):2102212.
[3] 孙定人,齐平,靳颖华.药物不良反应[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3:282.
[4] 蓝韶清,陈汉锐,林丽珠.吗啡不良反应的中医治疗对策[J].新中
医,2007,39(7):122.
[5] 林英,潘莉莉.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J].现代医药卫生,
2006,22(12):1901.
(收稿日期:2008201205)

2
5
7
・ 中华全科医学2008年7月第6卷第7期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July2008,Vol16,No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