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知识点及结构图

有理数知识点及结构图
有理数知识点及结构图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

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0的数叫做正数。 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 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注意不带“+”“—”号)

1.概念: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得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一个数可以 看做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2.法则:先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十、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3.混合运算法则: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⑵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⑶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在进 行有理数的运算时,要分两步走:先确定符号,再求值。 10的数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 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 为正整数)。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 学记数法。﹙1≤|a|<10﹚ 注:一个n 为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0n -1 ⑴精确到某位或精确到小数点后某位。 ⑵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十一、科学记数法 注:对于较大的数取近似数时,结果一般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例如:256000(精确到万位)的结果是2.6×105 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 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注: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有效数字时,只看乘号前面的数 字。例如:3.0×104的有效数字是3,0 。 ⑵带有记数单位的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看记数单位前面的数字。 例如:2.605万的有效数字是2,6,0,5。

《有理数》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2、下面有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一个有理数奇次幂为负,偶次幂为正 B.三数之积为正,则三数一定都是正数 C.两个有理数的加、减、乘、除(除数不为零)、乘方结果仍是有理数 D.一个数倒数的相反数,与它相反数的倒数不相等 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任何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B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C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D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 4、下列四个命题:(1)任何有理数都有相反数;(2)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间至少还有一个有理数;(3)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4)一个有理数如果有倒数,则它们之间至少还有一个有理数;(5)数轴上点都表示有理数;(6)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平方必是正数。上述命题中,说确的是; 5、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的相反数,c 是到数轴上距原点的距离最小的数,求2a b c ++的值 6、下列各数对中,数值相等的是( ) A 、+32 与+23 B 、—23 与(—2)3 C 、—32 与(—3)2 D 、3×22 与(3×2)2 7、按照下面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x 的值为-2,则输出的值为___________ 8、已知 123112113114 ,,,..., 1232323438345415 a a a = +==+==+=??????依据上述规律,则99a =. 9、定义2 *a b a b =-,则(12)3**=______. 10、规定()()a b b a b a --+=?,求)5(3-?的值。 11、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 ,b , 都有a b=b 2+1。例如,74=42 +1=17,求53的值及当m 为有理数时,m (m 2)的值。 12、现规定一种运算“*”,对于a 、b 两数有: ab a b a b 2*-=,试计算2*)3(-的值。 13、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 ,b ,都有a b=a 和a b=b ,例如32=3,32=2。则(20062005)(20042003)=__________。 二、数的分类 1、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16,26,-12, -0.92, 0, 0.1008,-4.95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2、 下列各数中:7,-9.25,10 9- ,-301,274 , 31.25,15 7 ,-3.5,0,221 5,-7,1.25,- 37,-3,4 3-。 正整数是{ } 正分数是{ } 负整数是{ } 负分数是{ } 正数是{ } 负数是{ } 三、非负性 ()2 输入x 平方 乘以3 减去5 输出

有理数知识点清单及易错题

期末复习有理数易错题专项复习 一、 知识点复习 1、有理数的定义: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按照符号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按照定义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整数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数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数轴的定义: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________叫数轴。 4、数轴的三要素:数轴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缺一不可。 5、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________的点表示的数总比________的点表示的数大。 6、绝对值的定义:数轴上____________与________的________,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7、绝对值的表示方法如下:2-的绝对值是2,记作________;3的绝对值是3,记作________;0的绝对值是________。 8、相反数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________。 9、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一个________号,如 2的相反数可表示为________,3 2 - 的相反数可表示为________。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的符号,并把________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________相等时,和为________;绝对值不等时,取__________符号,并用________________。 ③一个数与0相加,________。 1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__。 1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b a ________;加法结合律:=++c b a )(________。 1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________,异号________,并把________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________。 14、多个非零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由________的个数决定的:当________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积为________;当________的个数为偶数个时,积为________。 15、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 16、乘方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的运算叫做乘方。 17、对于式子n a ,________是指数,________是底数,________是幂,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18、乘方的符号法则:正数的________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________次幂是负数,负数的________次幂是正数。 19、科学记数法的定义: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n 10的形式,其中a 的范围是________,n 是______,这样的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计数法中,10的指数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去_______。 20、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________,再________,最后________;若有括号,先________________。同级运算应该________依次计算;对于多重括号应该遵循________依次去括号。 二、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理数就是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的统称 B .最小的有理数是0 C .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表示它的点 D .整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 2.温度上升3-度后,又下降2度实际上就是( ) A .上升1度 B .上升5 度 C .下降1 度 D .下降5度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有( )个。 ①任何正整数都可以看做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 ②正数、零和负数组成了全体有理数。③如果收入增加300元记作300+元,那么“500-元”表示的意义是支出减少500元。④任意一个自然数 m 加上正整数n 等于m 进行n 次加1运算。 A.4 B. 3 C.2 D.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最大的正数,却有最大的负数 B .数轴上离原点越远,表示数越大 C .0大于一切非负数 D .在原点左边离原点越远,数就越小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②正数和零的绝对值都等于它本身;③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一定相等;⑤任何一个有理数一定不大于它的绝对值。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6.下列说法中:①a -一定是负数;② a -一定是正数;③倒 数等它本身的数是±1;④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如果b a ,都代表有理数,并且0=+b a ,那么( ) A .b a ,都是0 B .b a ,两个数至少有一个为0 C .b a ,互为相反数 D .b a ,互为倒数 8.a 代表有理数,那么a 和a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大于a - B .a 小于a - C .a 大于a -或a 小于a - D .a 不一定大于a - 9.如果b a ,互为相反数,那么下面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0=+b a B . 1-=b a C .2a ab -= D .b a = 10.若a a -=-22,则数a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 ) A .表示数2的点的左侧 B .表示数2的点的右侧 C .表示数2的点或表示数2的点的左侧 D .表示数2的点或表示数2的点的右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数的和大于每一个加数 B .两个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C .两个数的和为0,则两个数都是0 D .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数的和为0 12.算式53--不能读作( ) A .3-与5的差 B .3-与5-的和 C .3-与5-的差 D .3-减去5 13.几个有理数相乘,若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个,则积为(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数 D .非负数 14.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相乘,积为( ) A .正数 B .负数 C .正数或0 D .负数或0 15.一个非零的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的商是( ) A .-1 B .1 C .0 D .无法确定 16.两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除,如果交换被除数与除数的位置, 它们的商不变,那么这两个数( ) A .一定相等 B .一定互为倒数 C .一定互为相反数 D .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17.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是正数,则这个数的立方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正数或负数 D .奇数 18.若a 是负数,则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 A .22)(a a -= B .2 2a a = C .33 )(a a -= D .)(33a a --= 19.n 为正整数时,n )1(- +1 ) 1(+-n 的值是( ) A .2 B .-2 C .0 D .不能确定

第1章有理数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 有理数 1、 正数:省略“+”号,如:1,2,3,0.5,31 . . . . . . 加“+”号,如:+1,+2,+3,+0.5,+31 . . . . . . 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如:-1,-2,-3,-0.5,-31 . . . . . .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 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它们。 练习:1.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 表示的意义是( ) A .向东行进50m B .向西行进50m 2.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2004,+2014.其中是负数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 冷库A的温度是-5℃,冷库B的温度是-15℃,则温度高的是冷库 5.一种零件的直径在图纸上是 10+0.05(单位:㎜),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加工要求最大不能超过 ㎜,最小不能超过 ㎜。 2、有理数 正整数、_______和_______统称为整数。 和 统称为分数。 _______和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零和正数统称为_______ ,零和负数统称为________。 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 ?? ?? 整数??? 零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 有理数? ???? ?? ? 正整数正分数 零 ?? ? 负整数 练习:1、下列各数中, 整数有( ),正整数有( ), 负整数有( ),分数有( ),正分数有( ), 负分数有( ),正数有( ), 负数有( ),有理数( ). -7,9.2,-30,31.25,0.227,-18,3.14,2015,35,-2.236,67% 2.若a 是负数,则-a 是____数,若-a 是负数,则a 是____数。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结构图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结构图:

减加法正整数交换律负整分配结合有理数的运算正分数负分数乘乘除法 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知识结构图:2

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合并同类整式的加减运整去括号 ★概念、定义:,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都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1.monomial )coefficient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3 2.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3.几个单项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5.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6.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7.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8.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4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结构图: 设未知数-列方程数学问题实际问(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去分去括移项同类合系数化为一实际问检数学问题的的答 x=a概念、定义: 1.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5.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

果仍相等。 5 6.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7.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 盈亏问题:利润=售价-成本利率=利润÷成本×100% 售价=标价×折扣数×10% 储蓄利润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本息和=本金+利息 三: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结构图: 6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展开立体图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几何折叠直线、射线、线段展两点之间、线段最平面图角的度换角方位角的大小比角的平分等角的补角相余角和补等角的余角相等 。geometric figure1.我们把实物中抽象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7 2.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solid figure)。 3.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

有理数知识点梳理归纳和习题练习

有理数知识点梳理 一、正数和负数 ⒈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 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整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 正分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三、数轴 ⒈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 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 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⑵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⑶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 ⑴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 ⑵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 ⑶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 5.a可以表示什么数 ⑴a>0表示a是正数;反之,a是正数,则a>0; ⑵a<0表示a是负数;反之,a是负数,则a<0 ⑶a=0表示a是0;反之,a是0,,则a=0 6.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 根据点的移动,向左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减去几,向右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则加上几,从而得到所需的点的位置。 四、相反数 ⒈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注意:⑴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 ⑵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若一个为正,则另一个为负; ⑶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相反数为本身的数是0。

初一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有理数基础知识 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 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 -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正整数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 正分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结构图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结构图: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正数和负数 概念、定义: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4.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7.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6.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 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4.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5.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有理数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有理数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结构: 有理数 概念 正数和负数 数轴 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近似数与科学记数法分类 整数 正整数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运算 加法与减法 乘法与除法 乘方 混合运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知识要点精析 (一)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1.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总称。 2. 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负有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 ? ? ? ? ? ? ? ? ? ? ? ? ? ? 有理数 整数 正整数 负整数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 ? ? ? ? ? ? ? ? ? ? ? ? ? ? ? ? 3.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4. 相反数: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在原点两侧,并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5. 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a a a a a a =>=-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实验中学 马贵荣编 一、【正负数】 有理数的分类:★☆▲ _____________统称整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统称分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统称有理数。 [基础练习]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额大括号内: 1,-0.1,-789,25,0,-20,-3.14,-590,6/7 ·正整数集{ …};·正有理数集{ …};·负有理数集{ …} ·负整数集{ …};·自然数集{ …};·正分数集{ …} ·负分数集{ …} 2☆ 某种食用油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涨落,规定上涨记为正,则-5.8元的意义 是 ;如果这种油的原价是76元,那么现在的卖价是 。 二、【数轴】 规定了 、 、 的直线,叫数轴 [基础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 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2|, -4.5, 1, 0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4、★ ①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 ②已知m是整数且-4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一、【正负数】有理数的分类:★☆▲_____________统称整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统称分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统称有理数。 [基础练习]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额大括号内: 1,-0.1,-789,25,0,-20,-3.14,-590,6/7 ·正整数集{…};·正有理数集{…};·负有理数集{…}·负整数集{…};·自然数集{…};·正分数集{…}·负分数集{…} 2☆某种食用油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涨落,规定上涨记为正,则-5.8元的意义 是;如果这种油的原价是76元,那么现在的卖价是。 二、【数轴】规定了、、的直线,叫数轴 [基础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2|,-4.5,1,0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4、★①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②已知m是整数且-4

初中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 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第一章 有理数知识结构分析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单元名称: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专题)第1课 《有理数》 知识结构分析 知识结构分析第1章有理数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的分类表: 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 3.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相对位置,在应用中我们也常说: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4.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0的相反数是0. 5.绝对值 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由绝对值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 (1)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 0的绝对值是0; (3)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6.有理数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 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 7.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有理数的加法仍满足加法交换率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 a + b )+ c = a + ( b + c ) 这样,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 8.有理数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这就是有理数减法法则。 9.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植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有理数的乘法仍满足交换率和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积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乘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 一般地,我们有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有理数的乘法仍满足分配律: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 10.有理数的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involution),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在中,a叫作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方,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完整版)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思维路径: 有理数 数轴 运算 (数) (形)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 a-b 的相反数是b-a ;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有理数全章复习(按知识点分类复习)

1、 规定了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的直线叫数轴。 第一章 有理数全章复习 考点一: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 七年级一班某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为 80 分,数学老师以平均成绩为基准,记作 0 ,把小龙、小聪、 小梅、小莉、小刚这五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 +10 ,– 15 , 0 ,+20 ,– 2.问这五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 别是多少分 2 、如果规定收入为正,支出为负.收入 500 元记作 500 元,那么支出 237 元应记作 ( ) A .-500 元 B .-237 元 C .237 元 D . 500 元 3. 有4 包真空小包装火腿,每包以标准克数( 450 克)为基准,超过的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克数记作负 数,以下数据是记录结果,其中表示实际克数最接近标准克数的 ( ) A .+2 B .-3 C .+3 D . +4 4. 某商店出售三种不同品牌的大米,米袋上分别标有质量如下表:现从中任意拿出两袋不同品牌的大米, 这 两袋大米的质量最多相差 ( ) A .0.8kg B . 0.6kg C . 0.4kg D . 0.5kg 考点二:有理数的分类 1 、 _____ 、 ____ 和 _________ 成为整数,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统称为分数。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统称为有理数。 练习巩固: 2 1、在– 2,+3.5 ,0, ,– 0.7 ,11 中.负分数有???????? 3 1 1 6、比 3 21大而比 21 3小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考点三:数轴 B 、2个 C 、3 个 D 、4 个 2 、不超过 ( 33 23 ) 的最大整数是 A 、–4 B –3 C 、3 D 、4 3.在数 8.3 、-4、0 、-(- 5)、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6 、 -|-10|、1 中,正数有 ) 个; ①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②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③ 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 ④ 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 5 、在数+ 8.3 ,- 4 ,- 0.8 , 0 , 90 ,- - 24 |中, 是正数, 不是整数。

初一数学第1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第1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 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 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 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0不能忽视)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⒈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 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 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⑵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⑶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