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仿古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形态比较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0317958.html,

成都仿古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形态比较分析

作者:韩悦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2017年第03期

【摘要】基于对文化归属感的追寻,仿古商业街区应运而生,并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成都拥有丰富文化资源,仿古街区也有相当数量。本文通过对其中典型的四个街区——宽窄巷子、文殊坊、太古里与铁像寺水街的空间形态比较与分析,试图寻找其中的一些共性元素。

【关键词】空间形态;成都

1998 年成都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大慈寺、文殊院、宽窄巷子三个历史文化保护区。成都远

洋太古里、文殊坊、宽窄巷子仿古商业街区便是分别以这三个保护区为依托建成的。相比其他三个位于成都一环内的项目,铁像寺水街位于天府新城,以铁像寺和肖家河为文化依托。

宽窄巷子地理位置优越,紧邻 CBD 中央商务区和天府广场,周边分布有省委、市委等机关团体,与盐市口、春熙路商圈构成黄金三角;成都远洋太古里,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商业零售核心地段、与春熙路购物商圈接壤。项目毗邻大慈古寺,是一个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文殊坊,位于成都市中心人民中路旁,依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殊院,形成东至北大街、草市街,南至白家塘街、通顺桥街,西至人民中路,北至大安西路的历史街区。它是以佛教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川西院落商街为载体的,充分体现老成都人文历史底蕴的都市文化休闲旅游区;铁像寺水街位于成都高新天府新城大源组团剑南大道侧,北靠天府国际社区,南邻佛教寺庙铁像寺,这一有“蜀风水韵·现代生活”的特色文化商业街区,亦是成都

高新天府新城“水系绿地链”重要示范性项目。

1、空间结构

宽窄巷子,由三条相互平行的巷子——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织起周围院落,个别建筑之间留有小巷,小巷连接三条主要交通线。宽巷子东侧布置主要广场,巷子之间布置节点。广场围合度不够,通过性强,巷子与广场区分不够。总体结构清晰,但是略显单一。(图1)

文殊院街道横向纵向垂直交叉分布,建筑接近网格状排列,在街道交叉处形成节点,部分节点扩大形成广场,传统布局方式上的改良。道路宽窄不一,方向变化,布局富有活力。(图2)

太古里东里和西里由街道组织线性排布,中里网格状布局。项目西南部、东南部和中部分别设置三个广场,广场之间呈三角形排布。广场和街道共同主导空间结构组织。总体结构清晰有变化。(图3)

铁像寺水街项目中负责主导空间结构的不再是广场和街道,而是一条沿滨河空间,这是由地形的特殊性决定的。街区以一条滨水空间主轴统领建筑线性排布,同时串联起中心节点和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