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大纲

口腔黏膜大纲
口腔黏膜大纲

口腔黏膜大纲

第一章口腔粘膜病概论

一、目的要求

1. 了解:口腔粘膜病的内容,范围及学习的意义。口腔粘膜的结构与功能。口腔黏膜的增龄性变化;口腔黏膜上皮的结构蛋白。口腔粘膜病的诊断方法:

2. 熟悉:口腔粘膜分类。复习口腔粘膜的解剖生理、组织病理、营养代谢、生理功能。

3.掌握:口腔粘膜病的特点。口腔粘膜的基本病损:过度角化、过度不全角化、斑、丘疹、疱、溃疡、糜烂、结节、痂、伪膜、皲裂、萎缩。

二、主要内容

1.口腔粘膜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病损特点

2.口腔粘膜病的检查与诊断、治疗原则

3.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损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四、重点、难点

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损。

第二章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深部真菌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熟悉:单纯疱疹的的发病诱因,病原微生物特点,治疗及防治措施。带状疱疹的发病诱因,病原微生物特点,治疗及防治措施。手-足-口病的发病诱因,病原微生物特点,治疗及防治措施。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诱因,病原微生物特点,治疗及防治措施。口腔粘膜结核性溃疡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口腔处理原则。

3.掌握:单纯疱疹的临床特征,诊断及与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鉴别诊断。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型,各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所见,诊断及鉴别诊断。球菌性口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二、主要内容

1、口腔单纯疱疹的临床特征、诊断及与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鉴别诊断。

2、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型及特征。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幻灯片。

四、重点、难点

单纯疱疹临床特征,各型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特征,球菌性口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第三章口腔粘膜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表现。

2.熟悉:各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病机制、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

3.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各型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二、主要内容

1.药物超敏反应性口炎的病因、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2.接触性口炎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多形性红斑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幻灯片。

四、重点、难点

多形性渗出性红斑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第四章口腔粘膜溃疡类疾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疗效评价试行标准。放射性口炎、莱特尔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全身治疗。

2.熟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诱因。白塞病在口,眼,生殖器,皮肤及身体其他系统的表现。

3.掌握: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定义,性质,发病特点,临床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各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局部治疗及一般的全身治疗。口腔的病损特征及临床诊断。创伤性口腔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其他口腔深大溃疡的鉴别诊断(腺周口疮,结核性溃疡,癌性溃疡,恶性肉芽肿)及处理。

二、主要内容

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定义、性质、发病特点;

2、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

3、复发性口腔溃疡各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4、白塞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5、口腔粘膜创伤性损害的各种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三、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PBL教学

四、重点、难点

疱疹性口炎与疱疹样口疮的区别,口腔深大溃疡的鉴别诊断。

第五章口腔粘膜大疱类疾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大疱性天疱疮及其他大疱性疾病。

2.熟悉:类天疱疮的皮肤表现及特征-尼氏征阳性,天疱疮的组织病理表现,免疫病理表现,脱落细胞学表现,鉴别诊断,天疱疮的病因及治疗措施。皮肤和眼部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变化、鉴别诊断、治疗。

3.掌握:寻常性天疱疮口腔粘膜病损表现,有边缘扩展现象,天疱疮的诊断要点。口腔的病损特征,诊断要点。

二、主要内容

1.寻常型天疱疮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类天疱疮的组织病理、临床表现。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幻灯片。

四、重点、难点

寻常性天疱疹口腔粘膜病损的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六章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及癌前状态的概念。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红斑病、盘状红斑狼疮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组织病理。

2.熟悉:白斑的流行病学,白斑的发病诱因,白斑与癌的关系及癌变的检查方法,白斑的治疗。红斑的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变化,扁平苔藓在皮肤的特征及治疗措施。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变化、慢盘在皮肤的特征、治疗措施。

3.掌握:白斑的定义,白斑的临床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白斑的组织病理表现,白斑的诊断及其与

其它口腔白色病损的鉴别诊断(皮脂腺的异位、白色水肿、白色海绵状斑痣、白色角化症、白念感染、扁平苔藓、苔藓样变等)。红斑的定义,红斑的临床分型及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临床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诊断鉴别诊断。

二、主要内容

1、白斑、红斑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2、扁平苔藓、白角化病及盘状红斑狼疮的表现及治疗。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幻灯片。

四、重点、难点

白斑的定义、分型及临床表现,扁平苔藓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

第八章唇舌疾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腺性唇炎的治疗。肉芽性肿唇炎的治疗。梅-罗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光化性唇炎的治疗。味觉异常的病因、临表、诊断及治疗。

2.熟悉:腺性唇炎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肉牙肿性唇炎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光化性唇炎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变态反应性唇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叶状乳头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正中菱形舌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毛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灼口综合征(舌痛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3.掌握:慢性非特异性唇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地图舌临床表现。沟纹舌的临床表现。

二、主要内容

1、慢性唇炎的病因、表现、治疗。

2、地图舌、沟纹舌的临床表现。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幻灯片。

四、重点、难点

地图舌、沟纹舌的临床表现及慢性非特异性唇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第九章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淋病、尖锐湿疣的治疗

2.熟悉:口腔梅毒一期梅毒硬下疳,二期梅毒粘膜斑,晚期梅毒橡皮肿深溃疡及穿孔的临床特征、防治措施。

二、主要内容

梅毒的口腔临床表现

三、教学方法

PBL教学、幻灯片。

四、重点、难点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

第十章艾滋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艾滋病的治疗。

2. 熟悉:艾滋病病毒知识、传播方式、及防治。

3.掌握: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口腔念珠病感染、毛状白斑、卡波西肉瘤、单纯疱疹等)。

二、主要内容

艾滋病在口腔的表现。

三、教学方法

PBL教学、幻灯片。

四、重点、难点

艾滋病的口腔表征。

第十一章系统疾病的口腔表征

一、目的要求

了解:白血病:口腔的病损特征及口腔处理原则;贫血:(缺铁性贫血和恶性贫血)口腔的临床表现及口腔处理原则;核黄素缺乏:口腔皮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口腔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口周雀斑肠息肉综合征:口腔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银汞纹身:临床特征;淀粉样变:口腔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二、主要内容

VitC缺乏症的表现。

三、教学方法

PBL教学、幻灯片。

四、重点、难点

第十二章口腔粘膜色素异常

一、目的要求:

了解:内、外源性粘膜色素沉着的临床表现。色素脱失的临床表现。

二、主要内容

内源性及外源性粘膜色素沉着的表现。

三、教学方法

PBL教学、幻灯片。

四、重点、难点

口腔粘膜病(完整版)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 上皮角质细胞由表入里分为四层 1、角化层: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均质的角化蛋白(嗜酸性) 2、颗粒层:细胞核浓缩,细胞扁平(嗜碱性) 3、棘层:细胞体积大,层数最多,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层次最多) 4、基底层: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有增殖能力,和深部棘层细胞都称为生发层(增值) 上皮非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棘层、中间层、表层构成。 包括黑色素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触觉感受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位于基底层和棘层,免疫功能细胞)——因细胞不着色,称为透明细胞 口腔粘膜病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正角化 棘层增厚明显,细胞核消失 过度不全角化 增厚的角化层残留细胞核 2、角化不良(错角化) 含义: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角化珠 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良性角化不良,指在棘层高度增生的上皮组织钉突中出现,如白斑; 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见于重度异常增生,见于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 3、上皮异常增生 基底核消失;核质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多;棘层出现角化团 4、棘层松解 棘层细胞桥溶解、张力原纤维断裂,细胞解离,形成裂隙 多见于天疱疮 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细胞液化、溶解、破碎、消失 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 角质层:上皮的最浅层.细胞扁平,细胞器消失, 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染成红色均质状 正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完全消失者 不全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固缩而未消失者 空泡性变: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肿大,胞质清亮,呈空泡状(本质属于水变性). 液化:细胞液化溶解而破碎 (本质属于液化性坏死).

南方医 华西 第四军医大 大连医科大 口腔考研真题 汇总

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度硕士研究生入学口腔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11选10,每题5分) 1、三维根管预备 2、Stephan曲线 3、隐匿性龋 4、Pulptomy 5、微创拔牙术 6、长结合上皮愈合 7、数字化印模技术 8、CAD/CAM 9、Le Fort I型骨折 10、非典型性面痛 11、干槽症 二、解答题(11选10,每题15分) 1、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控制感染的原则是什么? 2、口腔链球菌细胞内糖代谢的途径及其产物? 3、举例说明牙周病的分级预防。 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5、简述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特点? 6、简述残根牙保留的临床意义。 7、简述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 8、牙齿磨耗的生理意义和临床意义。 9、简述牙源性角化囊瘤的临床特点? 10、简述可摘义齿修复时,基牙选择有何要求? 11、简述发育异常性牙病有哪些? 三、论述题(5选4,每题25分) 1、在窝洞预备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基本原理?并试述窝洞充填术的基本步骤。 2、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诊断依据是什么?当患牙定位不明确时,如何确定患牙? 3、全面部骨折的临床症状、手术的原则和复位顺序。牙在骨折复位固定时的利与弊? 4、何谓8020计划?试述全口义齿的固定原理?老年患者咀嚼器官增龄性变化对全口义齿固位有什么不利?临床上增强全口义齿固位有哪些措施? 5、牙本质敏感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华西近几年修复的考博题 96年 1.哪些措施可减少游离端义齿基牙受力

2.牙体缺损和牙列缺失修复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范围 3.下颌全口义齿固位差,哪些措施可以改善 4.固定义齿失败的临床表现及原因分析 5.你认为我国修复应在哪些方面发展 97年 1.无牙颌严重吸收如何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2.金瓷冠质量不良的表现及后果 3.固定桥修复如何保证基牙健康及使用寿命 4.病例:男,50岁,A8B8C5- 6-7缺失,D8近中倾45度,合面中龋,叩(-),探(-),牙冠短,牙槽嵴无明显吸收,下颌舌系带附着低,口底浅,余牙无伸长,提出你的治疗方案并阐明理由 98年 1.平衡合三因素四定律的意义及规律 2.下颌单侧多数后牙游离缺失,伴失牙区牙槽嵴低平者的RPD设计 3.试述非贵金属烤瓷合金与烤瓷的结合 4.固定桥桥体、龈面设计、制作的注意事项 5.桩冠修复铸造桩与成品桩的异同 99年 1.桥体设计、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2.活动义齿获得稳定修复的原则 3.如何获得修复效果良好的金瓷修复体 4.全口义齿失牙过久伴不良咀嚼习惯,如何求得颌位记录,颌位记录不良的后果 00年 1.就位道的类型,如何求得合适的就位道 2.作为种植体的材料必须满足的条件 3.下颌半口缺失,种植体修复的设计类型 4.上前牙缺失,伴前牙深覆合,可能的设计类型 5.如何获得满意的金瓷修复体 02年 1. 名词解释(英文解释)2*5=10分 abutment; articulator; impression; clasp; 支点线 2. 名词解释 2*2=4分

口腔黏膜病学_题库

口腔粘膜病题库-选择题 1、下列对基底膜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基底膜的超微结构是一种膜 B、基底膜是胶原纤维与致密板、透明板连接的纤维复合物 C、基底膜是上皮和结缔组织的界面结构 D、基底膜主要有支持、连接和固着作用 E、基底膜是半透膜,便于物质交换 答案:A 2、口腔粘膜防御屏障包括 A、唾液屏障 B、上皮屏障 C、免疫细胞屏障 D、免疫球蛋白屏障 E、以上都是答案:E 3、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称为 A、萎缩 B、坏死 C、溃疡 D、假膜 E、丘疹 答案:C 4、糜烂是 A、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 B、粘膜上的实体性突起 C、粘膜内贮存液体 D、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 E、粘膜上皮的表浅缺损 答案:E 5、口腔粘膜疱性损害疱壁的厚薄取决于 A、疱内液量多少 B、疱的部位在皮下还是皮内 C、疱的数量 D、疱的大小 E、疱基底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 答案:B 6、萎缩是 A、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 B、上皮变薄 C、上皮的部分损伤 D、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 E、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 答案:B 7、复发性唇疱疹愈合后 A、留瘢痕,无色素沉着 B、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C、不留瘢痕,无色素沉着 D、不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8、复发性唇疱疹的治疗,最有效的是局部使用 A、氢化可的松乳膏 B、新霉素乳胶 C、0.01%硫酸镁湿敷 D、5%无环鸟苷软膏 E、杆菌肽软膏 答案:D 9、下述哪一项临床表现符合口腔粘膜带状疱疹 A、散在分布的单个小溃疡 B、各处成簇小水疱 C、单侧性皮肤-粘膜疱疹,沿三叉神经分支排列,且疼痛明显 D、广泛糜烂 E、单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水疱 答案:C 10、颞下部皮肤发生带状疱疹,说明损害累及三叉神经哪一支 A、第一支 B、第二支 C、第三支 D、第一支及第二支 E、第二支及第三支 答案:B

人体的呼吸试题及解析

人体的呼吸 1、人体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①温暖②湿润③清洁④干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故选A. 2、卫视热播节目“中国最强音”很受青少年喜欢。下列器官不会直接影响歌手发声的是() A、鼻 B、喉 C、肺 D、食道 考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解答: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喉不但是气体进入的通道,也是发生的器官.食道属于消化系统,与发声没有关系. 故选D 点评:关键点:喉既是呼吸通道又是发声器官. 3、肺泡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考点:肺泡的气体交换. 解: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比肺泡的二氧化碳浓度低,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因此,肺泡的氧气进入血液要穿过两层细胞. 故选:B.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细胞构成的. 4、人在呼气时,膈肌舒,膈的顶部() A、下降,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B、下降,胸廓的左右径缩小 C、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D、回升,胸廓的左右径缩小 考点:呼气和吸气. 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肺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 呼气时:肋间肌舒时,肋骨向下向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也随着回缩,肺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的过成.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点评:理解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 5、当肋间肌和隔肌收缩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最新 口腔粘膜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口腔粘膜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医学院牙周粘膜教研室编写

前言 口腔粘膜病是指发生于口腔粘膜及口腔软组织的疾病。主要分为口腔粘膜固有病、粘膜-皮肤病及全身病在口腔粘膜的表征三类。其临床表现多样,病因较复杂。其发病往往与全身关系密切,某些为癌前病变,某些则为全身系统疾病在口腔粘膜上的表征。因此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能对口腔粘膜的固有病及常见病具备诊断及治疗能力,对粘膜皮肤病及某些全身系统病的口腔表征具有基本知识,遇到疑难病例通过查阅资料设计诊断步骤,写出正确详细的病历,并能掌握口腔粘膜病的一般治疗原则及本大纲所讲授各种常见病的常用外文名词。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教学以讲授大课的方式为主,总学时28学时,系统理论课20学时,实验课时8学时。 本大纲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口腔粘膜病学》第三版制定,是指导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在口腔粘膜病学的教学过程起提纲挈领作用。

参考书目 1.《口腔粘膜病学》李秉琦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2.《现代口腔科诊疗手册》第二版,俞光岩,王嘉德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3.《实用口腔科学》郑麟蕃,张震康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王翰章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Pindborg JJ.Alatas of diseases of the oral mucosa. Munksgaard, Copenhagen 5th ed.1992. 6.Malcolm A.Lyhch. Burket's oral medicin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9thed,J.B.Lippinocott,1994. 7.Samaranayake LP and MacFarlance TW.Oral candidosis. Bristol:Wright,1990.

口腔黏膜病门诊病历汇总

口腔念珠菌病 (一) 患儿,女4个月。 主诉:患儿3周来啼哭,不如困哪;口腔内粘膜发红,上有白色可擦去。 现病史:患儿3周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不适、拒食、流涎、烦躁,并出现口腔内粘膜发红,上有白色可擦去物,未经治疗。 既往史:否认系统病史及过敏史。 专科检查:患儿颊、舌、软腭及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有散在白色柔软小斑点及斑块,状如凝乳,成半粘附性略微高起,稍加用力可擦去;部分斑片擦去后见红色糜烂面。全身检查示:患儿啼哭不安,无明显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取口腔黏膜假膜样本涂片直接镜检,课件折光性强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 诊断:念珠菌性口炎。 处方:4%碳酸氢钠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2%氯己定含漱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涂患处3次/日 医嘱:1.7日复诊。 2.4%碳酸氢钠液消毒日常用品。 3.清淡饮食,不适随诊。 (二) 患者,女性,59岁。 主诉:口腔黏膜疼痛1个月,进食无味一周。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因牙列缺失行全口义齿修复,2个月前义齿压痛行软衬处理后缓解。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不适、进刺激性食物疼痛,并出现口腔内黏膜发红,自行抗感染治疗无效。 既往史:COPD病史5年,否认过敏史。 专科检查:上颌一尺基托下口腔黏膜组织充血发红,下颌稍轻,散在白色假膜;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无明显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取口腔黏膜假膜样本涂片直接镜检,课件折光性强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 诊断:念珠菌性口炎。 处方:氟康挫胶囊100mg 口服一次/日(首次剂量加倍) 4%碳酸氢钠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2%氯己定含漱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涂患处3次/日 医嘱:1.7日复诊。 2.清淡饮食,不适随诊。 口腔单纯疱疹 (一) 患儿,女,三岁 主诉:患儿一周前感冒,发热,3天后口腔黏膜起疱,破溃,疼痛,影响进食。 现病史:家属诉患儿3周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不适、拒食、流涎、烦躁,并出现口腔内黏膜起疱、溃烂。患儿口腔破溃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曾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既往史:否认系统病史及过敏史。 专科检查:舌背、舌尖、双侧上颌乳磨牙腭侧牙龈、唇粘膜有多处密集小圆形溃疡、溃疡周

口腔粘膜病(完整版)教学文案

口腔粘膜病(完整版)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 上皮角质细胞由表入里分为四层 1、角化层: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均质的角化蛋白(嗜酸性) 2、颗粒层:细胞核浓缩,细胞扁平(嗜碱性) 3、棘层:细胞体积大,层数最多,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层次最多) 4、基底层: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有增殖能力,和深部棘层细胞都称为生发层(增值) 上皮非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棘层、中间层、表层构成。 包括黑色素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触觉感受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位于基底层和棘层,免疫功能细胞)——因细胞不着色,称为透明细胞 口腔粘膜病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正角化 棘层增厚明显,细胞核消失 过度不全角化 增厚的角化层残留细胞核 2、角化不良(错角化) 含义: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角化珠 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良性角化不良,指在棘层高度增生的上皮组织钉突中出现,如白斑; 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见于重度异常增生,见于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 3、上皮异常增生 基底核消失;核质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多;棘层出现角化团 4、棘层松解 棘层细胞桥溶解、张力原纤维断裂,细胞解离,形成裂隙 多见于天疱疮 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细胞液化、溶解、破碎、消失 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 角质层:上皮的最浅层.细胞扁平,细胞器消失, 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染成红色均质状 正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完全消失者 不全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固缩而未消失者

6、疱 粘膜或皮肤内液体的贮存形成半圆形的突起 口腔粘膜其他地方的庖形成后易破裂,不易结痂皮 分类:按内容物(水疱、血疱、脓疱) 按大小(5mm 为标准,大疱、小疱) 疱疹:小的水疱聚集成簇. 7、糜烂 机械刺激或药物烧伤引起 上皮浅层破坏,未侵及上皮全层 糜烂面一般鲜红,表面平滑而湿润,可有疼痛 8、溃疡 粘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 溃疡累及上皮层,不留瘢痕,累及粘膜下层,可留瘢痕 9、斑 是粘膜或皮肤上的颜色异常,范围局限,大小不一; 不高起,不变厚,也无硬度的改变,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 如红斑(粘膜固有层的血管充血)、黑斑(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增多) 10、丘疹 消失后不留痕迹 表现:①上皮增生;②浆液渗出;③炎症细胞浸润 肉眼:黏膜或皮肤上突起的小疹,大小不等,针头或粟粒样大,红色或灰白色,质较硬 镜下:上皮增厚,表层可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固有层有浆液渗出及炎细胞浸润 第二节口腔粘膜病 一、白斑(P208)癌前病变 1、定义: 指发生在粘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被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2、病因:局部长期刺激(吸烟、咀嚼槟榔、不良修复体等) 如何鉴别充血与出血? 破片压迫法,消失充血; 仍有血,出血。

护士资格考试图片题

护士资格证考试图片题1.此卧位适用于: A.直肠镜检查 B.防止脐带脱垂 C.会阴部的检查 D.肺部分泌物引流 E.胃肠胀气 答案:A 2.此卧位适用于: A.胫骨牵引 B.胎膜早破患者 C.胆汁引流 D.脑水肿患者 E.急性肺水肿患者 答案:D

3.昏迷患者在进行鼻饲时,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下颌靠近剑突,有利于插管 B.使下颌靠近咽部,有利于插管 C.使下颌靠近喉部,有利于插管 D.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增加咽喉部通道的弧度,有利于插管 E.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增加鼻咽部通道的弧度,有利于插管 答案:D 4.患者,男,40岁,“发热待查”入院,持续数日体温不退,护士记录的体温单如下所示。该患者的热型属于: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回归热 答案:B

5.患者,女,因白血病持续发热,以下为24小时内护士为患者测得的体温值,该患者的热型属于: A.稽留热 B.弛张热 E.回归热 答案:D 6.以下是某患者的呼吸形态图,此题提示患者为哪种呼吸类型: A.深度呼吸 B.潮式呼吸 C.间断呼吸 D.呼吸过速 E.毕奥呼吸 答案:B

7.患者测脉搏时,首选的部位是: A.A B.B C.C D.D E.E 答案:A 8.患者,男,目前在心内科进行治疗。以下是护士为患者测脉搏后所绘制的体温单,请问患者应该是哪种脉搏类型: A.心动过速 B.脉搏短绌 C.交替脉 D.奇脉 E.水冲脉 答案:B

9.患儿,男,40岁,住院期间护士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此图为患者安静状态下测 得的生命体征,对监测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A.心率、呼吸均正常 B.心率增快,呼吸增快 C.心率增快,呼吸正常 D.心率正常,呼吸加快 E.心率减慢,呼吸减慢 答案:C 10.患者,高热,现为患者进行酒精擦浴,图示哪个部位不适合擦拭: A.A B.B C.C D.D E.E 答案:E

口腔黏膜常见病

培训资料(第一部分) 一、口腔黏膜常见病 (一)、疱疹性口炎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口腔、皮肤、眼、会阴、神经系统等部位,世界上1/3以上的人群曾患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及带病毒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接触传染,胎儿还可经产道感染。HSV-1可能与口腔黏膜癌前损害的发生发展有关。 [临床表现] 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成人亦常发病。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发病前常有疱疹病损患者接触史。 ①前驱期:有4-7天潜伏期,以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疼痛,甚至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深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经过1~2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和缘龈广泛充血水肿。 ②水疱期:口腔黏膜呈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 ③糜烂期:水疱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上覆黄色假膜。 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需7—10天。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中30%~50%的病例可能发生复发性损害。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处,故又称为复发性唇疱疹。复发的口唇损害常为多个成簇的疱,并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附近发作。诱使复发的刺激因素包括阳光、局部机械损伤、感冒等;情绪因素也能促使复发。患者开始可感到轻微的疲乏与不适,很快在将要发生复发损害部位出现刺痛、灼痛、痒、张力增加等症状。约在10多小时以内,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的红斑。一般情况下,疱可持续24小时,随后破裂、糜烂、结痂。病程约10天,但继发感染常延缓愈合,愈合后不留瘢痕。 [诊断] 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口腔黏膜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浅溃疡,在口周皮肤形成痂壳。复发性感染多见于成人,全身反应轻。口角、唇缘及皮肤出现成簇小水疱。

口腔黏膜病例分析

口腔黏膜病例分析 第七节、病例分析 【病案1】 患者,女.1岁半。 主诉:(母亲代诉)患儿啼哭,拒食,发热2 d。 现病史:2 d前患儿发热,烦躁不安,夜间啼哭。昨天拒食.流涎增多。今晨发现患儿口内黏膜及口唇部有小水疱。 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温38.2℃。口唇黏膜、舌、牙龈广泛充血水肿,有成簇透明的小水疱.部分水疱破溃形成浅表小溃疡;直径1—2 mm,部分溃疡融合成较大表浅形态不规则的浅表溃疡。上唇肿胀明显,在唇红与口周皮肤可见成簇小水疱,井可见疱破渗出液形成黄色痂皮。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取疱疹基底物直接涂片可见病毒损伤细胞(气球状变性、细胞水肿、多核 巨细胞、核内包涵体)。病毒分离和培养,确诊为单纯疹疱。血清学试验,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体效价明显增高。 l诊断:疱疹性龈口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2诊断依据: (1)发病常见于6岁以下儿童.6个月至2岁儿童更多见。 (2)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 (3)病损表现为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充血黏膜上出现成簇小疱疹,不久破溃形成小 的浅表溃疡,小溃疡融合形成大而不规则溃疡。 (4)疼痛明显,尤其进食时,表现为患儿拒食,同时流涎增多。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 (5)同时伴有口周皮肤损害:成簇小水疱、渗出、结痂。 3鉴别诊断: (1)口炎型口疮(疱疹样口疮)①发病多见于成人。②病程反复.不经过疱疹期.全身 反应轻。③损害仅限于口腔内角化程度轻差的粘膜,无皮肤损害。④病损表现为口内粘膜散在分布多个小溃疡,有自限性。 (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年以后较多见。②口腔黏膜任何部位,颌面、胸'腰、腰背皮肤均可发病。③水疱较大,疱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经分支排列成带状,损害不超过中线。④疱疹和疱破后形成的溃疡疼痛剧烈,老人更明显,有时病愈后,有顽固的疱疹后神经痛。⑤病程一般为2—3周,愈后很少复发.甚至可终生免疫。 (3)手一足一口病 ①发病者多为3岁以下儿童。⑦夏秋季节发病多见,有疾病流行史。③有前驱症状:低热、困倦和局部淋巴结肿大。④皮损为手掌、足底、手背、足背、踝关节

华西口腔医学院考研复习题Word版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部2004年口腔综合(硕士) 口内:(10分×4个) 1. 为什么说糖是龋病的祸根; 2. 牙周病的病理改变; 3. 简述10种粘膜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并举例说明; 4. 牙体预备的步骤及目的; 口外: 1. 局麻并发症晕厥和即刻过敏反应的区别; 2. 清创术的原则和步骤; 3.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要点 修复: 名词解释:蠕变弹性极限桩冠 问答: 1. PFM 与瓷全冠的优缺点; 2. 全口义齿垂直距离恢复过高的并发症; 3. 无牙颌分区____ 、____ 、____ 、____ 。 口解:(以功能为主,不考神经、血管) 1. 磨耗的生理意义 2. 正中颌的新近展 华西医科大94年口腔内科试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试述能引起龋病的牙菌斑所具有的致病性。 2、试述酸粘结法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3、患者未见龋洞,但有牙髓炎症状,诊断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4、牙髓炎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 5、急性坏死溃性一龈炎的致病因素及治疗原则 6、复合性牙周炎的临床特点及用选磨法消除牙合创伤的原则 7、盘状红斑狼仓与请苔藓在唇部的损害特点是什么?如何鉴别? 8、试述白塞氏综合症和斯一约氏综合症临床表现的异同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部2003年口腔内科学(硕士) 一、简答题: 1. 逐步后退法 2. 根管预备 3. 龋病活跃性检测方法及其根据 4. 试举二例常发于儿童口腔黏膜的疾病并述其临床特征 二、名词解释:牙体牙髓复合体 三、填空: 1. 生理性根尖孔及其意义 2. 天疱疮用肾上腺素治疗的四个阶段及每一阶段的用药特点 3. 局部用氟的方法(8个空)—、—、—、—、—、—、—、—。 4. 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 5. 扩大样本数可以减少—、—、—、— 6. 复合树脂充填,洞缘应预备成——,其目的是—、—、—。 7. 深龋时牙髓可能的状态—、—、—、—。

科目:口腔黏膜病学-教师:凌天牖

科目:口腔黏膜病学 授课对象: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 授课内容:第九章口腔性传播疾病 (《口腔黏膜病学》第二版,李秉奇主编) 授课时数:100分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各种口腔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 2、掌握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3、掌握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及诊断标准 【教学重点】: 1、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及诊断标准 【教学难点】 1、梅毒、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 2、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及诊断标准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粉笔、黑板、教鞭 【教学步骤】:具体内容几时间安排 概述口腔性传播疾病的现状 5’ 第一节梅毒(多媒体图76、77、78、79、80、81) 30’定义病因 病理 临床表现:先天梅毒 后天梅毒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治疗 第二节淋病 10’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急性球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急球菌口炎急性坏死性龈口炎第三节尖锐湿疣(多媒体图91、92、93) 10’ 定义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第四节艾滋病(多媒体图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 40’定义 病因 分期

窗口期和潜伏期 临床感染分期 典型的HIV感染从开始到死亡经历以下自然阶段: 1、HIV体内播散期 2、原发HIV播散期 3、症状HIV感染期 4、爱滋病前期 5、爱滋病期 6、爱艾滋病晚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口腔表现 1、真菌感染 2、毛状白斑 3.Kaposi肉瘤 4.口腔疱疹 5.AIDS相关牙周病变 6.坏死性口炎 7.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8.非霍奇金淋巴瘤 9.涎腺疾病 10.乳头状瘤/局灶性上皮增生 11.儿童患者的口腔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小结 5’ 【思考题】 1、梅毒、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口腔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教学参考书】 1、《口腔黏膜病学》2003年6月第二版,李秉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皮肤性病学》2002年11月第五版,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课后记】 【板书计划】 口腔性传播疾病 一、梅毒 二、淋病 三、尖锐湿疣 四、艾滋病

教你分分钟看懂皮肤转移癌

教你分分钟看懂皮肤转移癌 来源:丁香园作者:tjiaoq 某些癌症有皮肤转移倾向,特别是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口腔癌和结直肠癌。然而皮肤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被误诊为囊肿或良性肿瘤。近期Kalb 教授在Medscape 发表相关文章为大家介绍了诊断转移癌的皮肤线索,主要展示了最常见的一些皮肤转移癌的病变表现。 图1. 显示一例原发部位未知的腺癌转移到皮肤的表现。

图2. 此患者为转移性乳腺癌所致肿瘤性脱发。不同原发癌症类型可致皮肤转移癌发生率有显著性别差异。临床若怀疑皮肤病变为初发或复发的癌症将有助于鉴别诊断。评估一个可疑的皮肤病变,首先是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必要时行手术切除(或活检)及免疫组化染色。现在来看看你是否能准确诊断以下患者。 病例一

图3. 这是一位52 岁女性,左前胸壁见蕈状肿块(上图)。肿块1 年余,逐渐增大。专科检查:初诊质硬,有恶臭,腋窝淋巴结约5 cm 大小。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图4. 胸部病变表现:「铠甲胸」 答案:转移性乳腺癌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局部复发的硬性丘疹、蕈样肿物、丹毒样癌(炎性转移癌);或为铠甲型(上图示「铠甲胸」)。乳腺癌皮肤转移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皮肤转移癌。这样的转移性病变需要组织活检以及外科医师和肿瘤学家配合以确定IV 期肿瘤的治疗。一般来说,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辅助治疗有内分泌治疗、化疗或曲妥珠单抗治疗。

图5. 转移性乳腺癌组织的HE 染色(100x)。转移性乳腺癌典型表现为不规则导管和胶原束间肿瘤上皮细胞的延伸。 病例二

口腔粘膜病题库-问答题

口腔粘膜病题库-问答题 1.口腔粘膜上皮组织分为哪4层,各有什么主要结构? 2.口腔粘膜的屏障功能有哪些? 3.口腔粘膜病的主要临床病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每种病损试举一病名。 4.口腔粘膜溃疡、皲裂、糜烂的病理特征有何区别? 5.口腔粘膜病有何特点? 6.从口腔粘膜的解剖结构特点试述其屏障功能。 7.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损有那些?每类试举一病名。 8.口腔粘膜溃疡、皲裂、糜烂的病理特征有何区别? 9.口腔粘膜病病史采集有何基本要求? 10.口腔粘膜病体检范围。 11.复发性阿弗它溃疡何型最常见?其溃疡形态有何特点? 12.以轻型RAU为例,试述口腔溃疡处理的一般原则,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法。 13.激素类药物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注意点。 14.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要点?以重型RAU与肿瘤为例列表说明。 15.创伤性溃疡的首要治疗措施是什么? 16.BD、RS的口腔病损各有什么特征,其全身系统性临床表现特征各是什么? 17.口腔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哪些?各属哪一类变态反应? 18.多型红斑的皮肤、粘膜损害各有什么特征性表现? 19.什么是斯-约综合征? 20.如何鉴别药疹、多型红斑、白塞病、天疱疮和类天疱疮? 21.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有哪些? 22.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临床分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3. 天疱疮和类天疱疮归属哪类疾病? 24. 尼氏征的典型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25. 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治疗该病中应该如何使用?有什么注意事项?至今我们已学过哪些口腔粘膜病有皮肤表现。 26.口腔白色损害有哪些疾病; 27.哪些疾病属于癌前病变; 28.口腔白斑的临床分型,病理及治疗原则; 29.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0.红斑狼疮与口腔扁平苔藓病理的鉴别; 31.白色念珠菌病中念珠菌性口炎的临床分型; 32.什么是癌前病变?白斑和红斑为什么被称为“癌前病变”? 33.白斑与白色角化病、白色海绵状斑痣、白色水肿、梅毒斑有何区别? 34.白斑有哪几种治疗方法? 35. 口腔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6.六种唇炎的临床表现各有什么特征? 37.六种唇炎的镜下所见有何特点? 38.请列表鉴别以下各病的差别 chronic cheilitis cheilitis glandularis cheilitis of benign lympholasis granulomatosa cheilitis

北医口腔考研历年真题(11份)

北京大学医学部2000年口腔正畸学(硕士) 一、名词解释 1、矫形力(英文) 2、 ANB角 3、第三序列弯曲 4、支抗 5、MOYER’S预测分析 6、最适矫治力 二、填空 1、弓丝上常用的几种曲 2、矫治力分类 3、牙齿萌出顺序 4、系列拔牙顺序 5、颌面发育快速期 6、错合畸形局部危害性 7、6岁时脑容量完成成人的多少 8、正畸牙移动的生物学机理 9、英文翻译 三、选择 1、平导高度 2、II类牵引作用 3、高笑线与那一项无关 4、替牙期矫治原则 5、牙齿整体移动旋转中心位于那儿? 6、口呼吸不良习惯会出现什么结果 7、埋伏牙照什么X线片合适 四、简述 1、Begg矫治技术原理 2、15岁,3――3反合,合垫作在那几个牙上 3、Angle’II 类错合,回收上前牙,应作什么转矩? 4、口外弓分类 5、下颌角的生长发育随年龄的改变 6、系列拔牙适应症 五、问答 1、毛氏错合分类优缺点 2、骨性安氏III类诊断标准 3、功能矫治器分类,作用,原理 4、生长发育前中后期手腕骨片X线表现 5、分析下颌偏斜的原因 6、各期合矫治的原则 2001年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口腔综合试题一名解

错合畸形正畸力磨耗与磨损长正中 lefortⅠ骨折游离皮瓣咀嚼效率易位萌出rentention 保持器 二。简答 1。WHO中口腔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简述了解生长发育的意义。 3。儿童龋坏有何特点? 4。试述毛氏分类。 三。问答 1。放卡环的牙齿容易龋坏,这种情况如何预防,如何预防? 2。安氏2类错合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矫治原则。 3。侧方平衡合的定义及在临床的应用。 4。下颌前伸运动时髁突如何运动? 5。叙述咀嚼运动的限制因素及一些常用描述运动的指标 四.简答 1.试述义齿性口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为什么窝沟封闭治疗应在未做局部涂氟治疗前进行? 3.试述矫治牙移动的形式 4.试述安氏Ⅱ类2分类的错合特征 5.简述游离皮片的类型及其特点 6.颌骨移植术成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7.根据我国儿童(学龄前后)的龋病流行情况,请推荐适宜的预防方法,并说明你推荐的理由。 8.开口受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9.试述肌功能障碍与错合的关系 10.试述牙龈炎与牙周炎的主要病因,病理变化及其异同点。 11.做修复时怎样确定生理的垂直距离?如果垂直距离不正确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北京医科大学2003年口腔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2分) 1 over denture 2 透明牙本质 3 Malignant granuloma 4 Secondary dentin 5 Le Fort I 型骨折 6 Nikolsky征 7 肉芽肿性唇炎 8 Supragingival pocket 9 Fenestration 10 牙周可疑致病菌 11 牙菌斑 12 天疱疮 13 Odontogenic tumor 14 三叉神经痛 15 Dyskeratiosis

口腔粘膜病复习资料

1.糜烂: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2.溃疡: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累及黏膜上皮下层。 3.盘状红斑狼疮(DLE):是一种慢性皮肤-黏膜结缔组织疾病,发生于皮肤和(或)口腔 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4.地图舌:是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因其表现类似地图标示的蜿蜒国界,故名 地图舌。其病损的形态和位置多变,又被称为游走性舌炎 5.灼口综合征: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6.黏膜下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疾病。 7.梅-罗综合征(MRS):以复发性口面部肿胀、复发性面瘫、裂舌三联症为临床特征的综 合征 8.白塞病:累及口腔、眼、生殖器等多个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9.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 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10.固定性药疹:由药物超敏所致的,在同一部位以同一形式反复发生的病损。 11.红斑:口腔黏膜上鲜红色斑块似天鹅绒样,边界清晰,在临床和病理上不能诊断为其他 疾病者。 12.靶行红斑:是多形红斑的典型病损,直径为0.5cm左右的圆形红斑的中心有粟粒大小的 水疱。 13.疱疹样口炎:为最常见的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 14.上皮下疱:疱在基底层下,上皮全层剥离。见于粘膜良性类天疱疮和多形渗出性红斑。 15.上皮内疱:疱在上皮棘层内或基底层上,有棘层松解,见于天疱疮和病毒性水疱。 10. 白斑的定义和诊断程序 定义: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或斑片,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诊断程序: 口腔白斑,不能被擦去,排除其他疾病诊断 ↓↓ 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观察2~4周)没有明确的致病因素 ↓↓↓ 反应良好无反应→病理活检 ↓↓↓↓可定义的损害切取活检病理学诊断切取活检病理学诊断可定义的其他相应处理排除其他可定义损害排除其他可定义损害相应处理 ↓↓↓ 无异常增生的OLK 伴有异常增生的OLK 原位癌 ↓↓↓ 轻度中度重度

口腔粘膜病学个人整理

第一章口腔粘膜病学概论 就是涵盖主要累及口腔黏膜组织得类型各异、种类众多得疾病总称。 分类:被覆黏膜、咀嚼黏膜、特殊黏膜 结构:上皮层(基底层、棘层、粒层、角化层)、基底膜、固有层、黏膜下层 功能:屏障保护功能(唾液屏障、上皮屏障、免疫屏障)感觉功能、温度调节及分泌功能等 ★口腔黏膜病得基本特点 (1)性别:某些疾病具有明显得性别差异,如RAU发生于女性者明显多于男性 (2)年龄:如RAU好发于青壮年 (3)部位:口底—舌腹得U形区、口角内侧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为危险区域 (4)损害:更迭性与重叠性、部位得差异性、病损得共存性(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类型得损害称为更迭性;不同疾病在不同阶段出现相同得损害称为重叠性) (5)诊断方法:除了结合临床病损进行诊断,还常需结合病理,有时还需要治疗性诊断 (6)治疗: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局部疾病全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7)转归:大多预后良好,某些也有癌变得可能 ★口腔黏膜病得基本临床病损 (1)斑macule与斑片patch:指皮肤黏膜上得颜色改变,常较周围颜色变深,直径小于2cm称为斑,大于2cm称为斑片。斑与斑片一般不高出黏膜表面,不变厚,亦无硬结。 (2)丘疹papule:黏膜上小得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以为尖形、圆形或扁平形,颜色呈灰白色或红色,消退后不留痕迹。扁平苔藓为典型得丘疹、 丘斑plaque: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得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比较平滑或粗糙,可瞧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白斑与癌可呈现丘斑病损 (3)疱vesicle:黏膜内贮存液体而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大于1cm称为大疱bulla;由脓性物取代透明得疱液称为脓疱pustule。 上皮内疱——疱在上皮内称为上皮内疱,只有上皮得部分形成疱壁,疱壁较薄而柔软 上皮下疱—-疱在上皮下称为上皮下疱,上皮全层构成疱壁,疱壁较厚。 (4)溃疡ulcer:就是黏膜上皮得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 (5)糜烂erosion:就是黏膜得-种表浅缺损,为上皮得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6)结节nodule:就是一种突起于口腔黏膜得实体病损,为结缔组织团块,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突起,形成表浅损害,其大小不等,形状不定,一般为5cm,颜色从粉红至深紫色、 (7)肿瘤tumor:就是一种起自黏膜而向外突起得实质性生长物,其大小、形状、颜色不等。(8)萎缩atrophy:为组织细胞得体积变小,但数量不减少。可呈现发红得病变,上皮变薄发红,表面覆盖得上皮变薄,结缔组织内丰富得血管分布清楚可见,病变部位略凹陷,特有得一些上皮结构消失,被一薄层上皮所取代、 (9)皲裂rhagades:为黏膜表面得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10)假膜pseudomembrane: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由炎性渗出得纤维素、坏死脱落得上皮细胞与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可以擦掉。 (11)痂crust:为纤维素性及炎性渗出物与上皮表层粘连凝固而成,多为黄白色痂皮、 (12)鳞屑scale:就是指已经或即将脱落得表皮角质细胞,常由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而来。(13)体内局部细胞得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necrosis,较大范围得坏死,又受腐败细菌作用而发生腐败称为坏疽gangrene

口腔黏膜病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口腔黏膜的危险区:指口底舌腹的U形区(1分)、口角内侧黏膜的三角形区域(1分)、软腭复合体(1分),发生在这些部位的口腔癌前病变具有更高的癌变可能性 科布内现象:某些皮肤病(如BD、LP、银屑病、感染性湿疹性皮炎)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反应(1分),表现为外观正常的皮肤(1分),在受到搔抓或外伤或衣物的压力(皮带)的刺激后,即出现上述皮肤病典型损害的现象(1分)。 过敏性接触性口炎:①是指口腔黏膜接触了外界的过敏原后而导致的局部炎症性反应,见于过敏体质者。发病过程中还可能加杂化学毒性刺激因素的参与,②多属迟发型变态反应,③口腔治疗和修复材料、化妆品、药物局部使用均可导致发病。 固定性药疹:变态反应性口炎的一种,指服用或接触相同变应原后,在同一部位反复以同一形式发生病损。 斑:黏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大小不定,不高出黏膜表面,不变厚,无硬结改变。更迭与重叠性:同一病变,其损害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损害,称为损害的更迭性(1.5分);不同的病变在损害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损,称为重叠(1.5分)。口腔白斑病: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性损害(1分),在临床和组织学上均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1分),是癌前损害(1分) 药敏性口炎: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1分),在过敏体质者(1分)的黏膜上所造成的炎症反应和功能障碍(1分)。 尼氏征阳性:用手指侧向推压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1分),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推赶水疱能使其在皮肤上移动(1分);在口腔内,用舌舔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层脱落或撕去(1分),这些现象称尼氏征。为寻常性天疱疮的典型临床特点之一。 斑:指皮肤黏膜上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不高出粘膜表面,不变厚,亦无硬结改变;直径小于2cm称为斑 斑片: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称为斑片。 丘疹: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 斑块(丘斑):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 疱:黏膜内贮存液体而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 大疱:若疱损害直径大于1cm,称为大疱。典型的大疱见于天疱疮或类天疱疮以及典型的疱性疾病。 脓疱:也是一种疱型病损,其内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 溃疡: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面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浅层溃疡只破坏上皮层,愈合后无瘢痕,如轻型阿弗他溃疡。深层溃疡则病变波及黏膜下层,愈合后有瘢痕。 糜烂: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病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包层。 结节:是一种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体性病损。它是一个团块,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突起,形成表浅损害,其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5cm,形状不定,颜色从粉红至深紫色,如纤维瘤或痣。 肿瘤:是一种起自黏膜而向外突起的实体性生长物。 萎缩:细胞组织的体积减小、数量不减少而发生的损害。 皲裂:为黏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假膜: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它不是组织本身故可以擦掉或撕脱,溃疡表面常有假膜形成。

口腔黏膜病门诊病历汇总

口腔念珠菌病 (一) 患儿,女4个月。 主诉:患儿3周来啼哭,不如困哪;口腔内粘膜发红,上有白色可擦去。 现病史:患儿3周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不适、拒食、流涎、烦躁,并出现口腔内粘膜发红,上有白色可擦去物,未经治疗。 既往史:否认系统病史及过敏史。 专科检查:患儿颊、舌、软腭及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有散在白色柔软小斑点及斑块,状如凝乳,成半粘附性略微高起,稍加用力可擦去;部分斑片擦去后见红色糜烂面、全身检查示:患儿啼哭不安,无明显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取口腔黏膜假膜样本涂片直接镜检,课件折光性强得芽生孢子与假菌丝。 诊断:念珠菌性口炎。 处方:4%碳酸氢钠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2%氯己定含漱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涂患处3次/日 医嘱:1.7日复诊。 2、4%碳酸氢钠液消毒日常用品。 3、清淡饮食,不适随诊、 (二) 患者,女性,59岁。 主诉:口腔黏膜疼痛1个月,进食无味一周、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因牙列缺失行全口义齿修复,2个月前义齿压痛行软衬处理后缓解、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不适、进刺激性食物疼痛,并出现口腔内黏膜发红,自行抗感染治疗无效。 既往史:COPD病史5年,否认过敏史、 专科检查:上颌一尺基托下口腔黏膜组织充血发红,下颌稍轻,散在白色假膜;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无明显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取口腔黏膜假膜样本涂片直接镜检,课件折光性强得芽生孢子与假菌丝。 诊断:念珠菌性口炎、 处方:氟康挫胶囊100mg口服一次/日(首次剂量加倍) 4%碳酸氢钠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2%氯己定含漱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涂患处3次/日 医嘱:1、7日复诊。 2、清淡饮食,不适随诊。 口腔单纯疱疹 (一) 患儿,女,三岁 主诉:患儿一周前感冒,发热,3天后口腔黏膜起疱,破溃,疼痛,影响进食。 现病史:家属诉患儿3周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不适、拒食、流涎、烦躁,并出现口腔内黏膜起疱、溃烂。患儿口腔破溃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曾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 既往史:否认系统病史及过敏史。 专科检查:舌背、舌尖、双侧上颌乳磨牙腭侧牙龈、唇粘膜有多处密集小圆形溃疡、溃疡周围黏膜充血。全身检查:患儿啼哭不安,无明显全身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