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学还是性别文学

合集下载

女性文学名词解释

女性文学名词解释

女性文学名词解释女性文学是指以女性为主体的文学创作,它关注女性的经验、视角和价值观,并试图挑战和改变男性主导的文学传统和与之相关的性别偏见。

女性文学起源于20世纪的女性解放运动,通过女性作家的努力和创作,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文学流派。

女性话语权:指在文学作品中,女性所拥有的表达自我、叙述自己经历和观点的权力。

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往往被男性主导的文化视角所忽视或剥夺自己的话语权。

女性文学强调以女性的视角出发进行创作,赋予女性以更多话语权,让女性的声音被听到和尊重。

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一种反抗与批评男性主导和性别不平等的思想和政治运动。

女性主义文学关注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并试图颠覆传统的性别角色和价值观。

女性主义文学经常探讨女性身份、权力关系和性别角色的问题,通过呈现女性的独特经验和追求平等的理念,提倡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实现。

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指一个人对自我身份的理解和接受。

女性文学探讨女性的自我认同问题,对社会对女性的固有观念和性别角色的规定提出质疑,试图建立起女性独有的自我认同。

通过创造与表达女性的个人和集体经验,女性文学为女性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界定自我的空间。

女性体验:女性体验是指女性在生活和社会中所经历的独特的经验。

女性文学通过关注女性的生活、情感、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问题,试图展现女性特有的经验和感受。

女性体验既包括对女性权益的关注,也包括对女性身份的认同和自我发展的思考。

女性性写作:女性性写作是一种关注女性性的文学创作。

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性常常被男性的视角所塑造和定义,女性的性经验和性的欢愉往往被忽视。

女性性写作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将女性性带入文学创作的范畴中,并通过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经验来探讨性自由、性权利和性别平等的问题。

女性叙事:女性叙事是一种以女性视角、女性经验和女性写作方式构建故事的文学形式。

女性叙事试图挑战传统的男性主导的故事叙述方式,揭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困境和抗争。

女性叙事常常强调女性主体的意识和情感,并探索女性意识形态、身份和权利的问题。

当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史 名词解释
革命历史小说:指的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的作品,它们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的故事,讲述革命在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之后,如何最终走向胜利。代表作有《保卫延安》《红日》《红岩》等。
政治抒情诗: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或60年代初出现这一概念。在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政治抒情诗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求节奏分明、声韵铿锵。代表诗人为贺敬之、郭小川、李瑛、闻捷等。
新历史小说: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批反思历史的小说。这些小说处理的“历史”并不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而是在“正史”的背景下,书写个人或家族的命运。这些历史题材的小说,都弥漫着一种沧桑感。小说突出的是一种抒情诗式的个人的经验和命运。代表作《许三观卖血记》《我的帝王生涯》《故乡天下黄花》等。
“新写实小说”: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潮流,其特征如下:注重写普通人(“小人物”)的日常琐碎生活,在这种生活中的烦恼、欲望,表示他们生存的艰难,个人的孤独、无助,并采用一种所谓“还原”生活的“客观”的叙述方式。代表作有《烦恼人生》、《风景》、《一地鸡毛》等。
“女性文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更明显地强调女性的性别差异:针对20世纪80年度女作家创作的“中性化”、男性化作出反拨,鼓励女作家书写女性独特的身心体验和她们在传统文学中遭到压抑的性别体验;二是指更多地从文化角度讨论问题,人物女性身份并不是一种生理决定的产物,而是与传统男性中心社会的文化建构相关。代表作家:林白、陈染、徐坤等。
寻根小说:指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小说创作潮流。这一文学创作潮流主张: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其代表作有:《爸爸爸》、《小鲍庄》、《老井》等。

女性文学的名词解释_发展_基本特点

女性文学的名词解释_发展_基本特点

女性文学的名词解释_发展_基本特点女性文学的名词解释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

女性文学的发展女性文学虽然也称为女性解放文学、女性主义文学,但根据郑英子(韩国文学批评家)的看法,女性解放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都只是女性文学领域中的分支,女性文学一般指具有女性性质或由女性执笔写作的文学。

虽然西方正式开始关於女性文学的争议具有很长的时间差,但都是指从英国作家维尼吉亚▪沃尔夫(英)的《自己的房间》(1929)和西蒙▪波伏娃(法)的《第二性》(1949)的出版为源头。

此後女性文学的争议经过对玛丽·埃尔曼(Mary Ellmann) ,朱蒂斯·菲特利(Judith Fetterley)等人的女性形象批评后,从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t) 的《性政治》(1970)开始具有理论和批评的力量,後期通过受到构造主义(特别是雅各·拉冈的理论)和解体主义(deconstruction)影响的法国理论家的“女性写作(海伦西苏(Helen Cixous) )”理论获得了更大的动力。

伊莱恩·肖沃尔特(Elaine Showalter)综合这样女性文学的争议将女性文学分为三个阶段:①较长时期模仿统治传统的流行模式,使其艺术标准及关于社会作用的观点内在化阶段(Feminine);②反对这些标准和价值,倡导少数派的权利和价值,包括自治权的要求(Feminist);③从自我发现到赋予女性经历以特性的阶段(female)。

在这一界说之下,女性文学的视野是开放的、发展的系统,而不是封闭静止的,应该是女作家基于性别主体意识、性别视角表现的关注女性命运、女性情感、女性生命的文学,或者是基于超性别意识(隐含性别主体意识)、超性别视角(隐含性别视角)表现的包括女性生存在内的、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文本。

女性文学_精品文档

女性文学_精品文档

女性文学女性文学是指由女性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女性为主题或关注女性体验和问题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常涵盖了性别、家庭、爱情、婚姻、母性、自我认同等与女性相关的课题。

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女性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女性在文学领域的参与和认可一直相对较少。

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社会变革和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文学开始蓬勃发展。

在20世纪,一批杰出的女性作家崭露头角,她们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女性的生活经验,还探讨了更深层次的女性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认知问题。

例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西尔维娅·普拉斯的《露西亚斯家族》以及查尔曼·波许的《苏菲风暴》等作品,都在女性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作家们越来越多地获得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带领读者们探索性别平等、女性权益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当代的女性作家如艾丽丝·沃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妮娜·冯·维尔特以及塔妮娅·阿列克西耶维奇等,都在不同领域的女性文学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女性文学的主题和风格女性文学的主题和风格多种多样,涵盖了从个体生活经历到社会议题的广泛范围。

自我认同与解放自我认同与解放是女性文学中常见的主题。

女性作家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成长和自我发现过程,探索着性别角色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

她们揭示了女性在追求自由和独立时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性别不平等以及社会结构对女性权益的限制。

家庭与婚姻家庭和婚姻作为女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

女性作家们经常通过描写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婚姻中的权力关系,呈现出女性在这些关系中的角色与挣扎。

她们通过细腻而生动的叙事来探讨婚姻中的亲密关系、爱情的起伏以及母性的体验。

性别与社会议题女性文学还涉及一系列与性别和社会议题相关的主题。

这些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性别歧视、家庭暴力、女性性取向、堕胎和生殖权利等。

“女性文学”还是“性别文学”--“女性文学”及相关概念辨析

“女性文学”还是“性别文学”--“女性文学”及相关概念辨析

18 年 开 始 ,有 评 论 者 在 评 价 国 内女 作 家 创 作 时 采 用 92 “ 女 文学 ”的提 I 妇 ,并有 人 用 “ 女性 文学 ”一 词I I 。
入 ,一 味的 回避 显 然 无法 提升 文 学研 究 的理 论 高 度。 本 文也 不 企望 给 出一 个定 义 ,而 是 想从 对 “ 女性 文 学 ”及
相 关概 念 的 梳 理 中 , 提 出 一 些 想 法 , 以就 教 于 方 家 。
正 璧 的著作 :狭 义 的专指 那 些 从妇 女 的切 身体 验去 描 写
几 个相关概念的 梳理
妇 女 掌 在新 时 期较 早 的女 性 文学评 论 文章 中 ,
我们 可 以看 到 “ 女 文学 ” 这个 词 ,这个 词似 乎还 出现 妇
概 念在 中 国文 学 中所应 具 有 的不 同 内涵 。 刘思谦 认 为 ,
“ 女性 文学 ”、 ” 女 文学 ”和 “ 妇 女性 主 义文 学 ”是 中 国 女 性 文 学 在 现 代 化 进 程 中 出 现 的几 种 形 态 类 型 。 其 中 , “ 性文学 ”与 “ 女 妇女 文 学 ”的 区 分 是 基 于 “ 女 性 ”和 ” 女 ”两 个词 的不 同 内涵 : ” 妇 女性 ” 以区 别于 旧式女 人 的作 为人 的 主体 性 为本 质 内涵 , “ 妇女 “ 则是
维普资 期
S c l c ne n Y n a o5 o i i csi u n n N aSe

“ 性 文 学 "还 是 “ 别 文 学 " 女 性
— —
“ 性 文 学 "及 相 关 概 念 辨 析 女
涵 政治 化功 能化 ,女 性 文学 发生 分 化 ,思 想 资源源 于社

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概述女性主义文学是一门关注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的文学流派,于20世纪初兴起,并在之后逐渐发展壮大。

本文将探讨女性主义文学的起源、核心思想以及其对社会和文学界产生的影响。

起源女性主义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女性开始反抗传统社会对于她们角色的限制和不公。

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之一是英国作家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创作的《白衣女人》(The Yellow Wallpaper),该小说深入剖析了女性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压迫和束缚。

核心思想1. 父权制批评女性主义文学强调对父权制度进行批评,认为这种制度使男性获得优势地位,而使女性处于被压迫地位。

通过揭示父权制度对女性造成的压迫、侵犯和不公正对待,女性主义作家试图激发社会对此现象进行反思和变革。

2. 抵抗社会期望女性主义文学关注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期望和规范。

它以独立、自决和追求个人意愿为核心,试图打破传统对女性的束缚。

通过刻画坚强、自信的女性角色,并探讨她们如何逆境而行、实现自我认同的过程,女性主义文学激励了许多读者反思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设定。

3. 倾听被忽视的声音女性主义文学倡导关注被边缘化和忽视的群体,例如受到贫困、种族或性别歧视的女性。

通过揭示这些群体面临的挑战、诉说他们的故事,女性主义作家试图扩大公众对不同经历与身份的认知,并为他们争取平等权益。

影响1. 文学界女性主义文学对于整个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为女性作家提供了一个平台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和观点,推动了更多女性参与文学创作,并且获得了相应认可。

同时,它也改变了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审视角度,使得性别不再是衡量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

2. 社会观念女性主义文学对社会观念的改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挑战了传统性别角色和社会期望,唤醒了人们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意识。

随着时间推移,女性主义文学为社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台性别平等法律和政策。

3. 文化多样性女性主义文学引起了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经验和声音的关注。

文学流派知识:挖掘当代女性文学的探索与表达

文学流派知识:挖掘当代女性文学的探索与表达

文学流派知识:挖掘当代女性文学的探索与表达当代女性文学在近年来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以女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女性独特的情感表达,探索和创作女性的文学流派,已成为当代女性作家的一种重要使命。

本文将从女性文学的概念出发,探讨女性文学的特点和意义,然后分别从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幽默文学和女性写实文学三个方面,探讨不同类型的当代女性文学。

一、女性文学的概念女性文学是指以女性为主要创作对象,展现女性特有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的文学形式。

在传统文学中,男性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女性往往受到忽视和压制。

女性文学的兴起,旨在重新唤起人们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倡导女性解放和平等。

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鲜明、独特,表达了女性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命体验。

二、女性文学的特点和意义女性文学的特点在于:第一,强调女性的主体性,突破男性笃行的价值体系;第二,以感性和情感为主要特征,表现出女性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表达;第三,重视女性意识的觉醒,通过揭示和批判社会的性别歧视,呼吁女性的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

女性文学的意义在于:第一,为女性发声,唤起社会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推动女性解放和平等;第二,弘扬女性的美德和价值观念,强化女性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建构女性的文化认同,加强女性间的互动和交流;第四,丰富文学的多样性,拓展文学的发展空间。

三、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是指借助女性主义理论,以女性为视角,表达女性特有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的文学形式。

女性主义文学强调女性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平等性,反对男性主导的文化体系和社会制度。

女性主义作家通常描绘出男女关系中女性被剥削和压迫的现状,并呼吁女性的解放和自我实现。

早期的女性主义文学以《全球女性》为代表,试图回归女性文化的根源,强调女性的独特体验和内在世界。

20世纪末以后,女性主义文学逐渐多元化和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对父权制度的控诉与反抗,而更加关注女性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实现。

代表作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手术室》、辛西娅·奥吉里的《紫色果园》等。

文学创作中的女性主义与性别探讨

文学创作中的女性主义与性别探讨

文学创作中的女性主义与性别探讨女性主义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女性发声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本文将探讨女性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讨论性别在文学作品中的探讨。

一、女性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女性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女性的视角:以往的文学作品大多由男性主导,女性的经历和观点往往被忽略。

女性主义的出现为女性提供了倾诉自己故事的平台,使得更多女性的声音被听到。

2. 揭示性别歧视:女性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关注女性的权益和问题,通过描绘女性所面对的性别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引发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 塑造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往往是坚强、独立自主的,她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

这种形象的出现有助于打破传统固有的性别角色定型,鼓励女性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二、女性主义对性别的探讨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对性别进行深入的探讨,让我们对性别角色的建构有更全面的认识。

1. 性别的社会建构:女性主义文学通过对性别的社会建构进行剖析,揭示了性别角色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它挑战了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让我们认识到性别不应该限制个体的发展和自由。

2. 家庭与职业冲突:女性主义文学经常关注女性在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使女性面临着选择和妥协,通过这种描绘,我们更加理解了女性所承受的压力和困惑。

3. 自我认同与性别认同:女性主义文学探讨了自我认同与性别认同的关系。

它呼吁个体在性别角色定型的压力下找到真实的自我,摆脱社会的期待和束缚。

四、结语女性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存在不仅为女性发声提供了平台,也通过对性别的探讨,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通过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阐述,我们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女性的处境与挣扎,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对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关注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