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言绝句的分解

三、七言绝句的分解
三、七言绝句的分解

三、七言绝句的分解

七言绝句也叫“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从句数、字数来说刚好是七言律诗的一半;就其平仄来说,七言绝句的格式,恰好是七言律诗第一种格式和第三种格式的前半首和后半首。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也是四种。

1、七言绝句的第一种格式是七言律诗第一种格式的前半首。因为首句用韵,所以是逢一、二、四句押韵。其平仄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下面几首诗的平仄用这个格式。

①无题

鲁迅

万家墨面没蒿菜,(平)平(仄)仄仄平平,

敢有歌吟动地哀。(仄)仄平平仄仄平。

心事浩茫连广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于无声处听惊雷。(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莱lái、哀āi、雷léi,普通话不同韵,传统的诗韵可以押韵,绍兴方言业可以押韵。

②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里江陵一日还。(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仄)仄(平)平平仄仄,

轻舟已过万重山。(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间、还、山”。“山shān”的韵脚是an,“间jiān”韵母是ian,“还huan”的韵母是uan,押的是an韵。

③南园

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平)平(仄)仄仄平平,

晓月当帘挂玉弓。(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见年年辽海上,(仄)仄(平)平平仄仄,

文章何处哭秋风?(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虫、弓、风”。“虫chóng、弓gōng”的韵母是ong,“风fēng”的韵母是eng,押的是eng韵。

1

④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平)平(仄)仄仄平平,

万马齐喑究可哀。 (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劝天公重抖擞,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不拘一格降人才。 (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雷、哀、材”。“雷léi”的韵母是éi,“哀āi、材cāi”的韵母是ai,“雷、哀”普通话不同韵,但古代可以押韵。

⑤嵌名诗﹒江泽民好(史纪秀诗)

江山稳固寿星多,(平)平(仄)仄仄平平,

泽树芳兰碧宙高。(仄)仄平平仄仄平。

民看金粉喜唱天,(仄)仄(平)平平仄仄,

好天又出一天娇。(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诗是2005年春日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到此社区做义诊,我见马鞍山烈士章克满的老母亲现年高九十,一时兴奋即见而吟“江山稳固人长寿”为迎合七绝第一种平仄格式,将“人长寿”改成“寿星多”即合律又顺意。其诗韵脚是“多 duó”,“高gaó”“娇jiáo”。其韵母是óo,押的是ao韵。

朱德1940年五月,经洛阳去重庆谈判,中途返延安。是时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朱德见景而吟。

⑥出太行

朱德

群峰壁立太行头,(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险黄河一望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俸烟红似火,(仄)仄(平)平平仄仄,

此行可当蔚同仇。(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首诗系用七绝第一种格式填写,诗韵脚是“头、收、仇”。其韵是“收shóu”“头tóu”,仇chóu”韵母是óu.押的就是这个韵。

⑦《寄语莲花峰二首》选一首(史纪秀)

今领老龄初登峰,(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攀莲花踩石磴。(仄)仄平平仄仄平。

体验登峰体健壮,(仄)仄(平)平平仄仄,

莲花峰上观奇松。(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峰fēng,磴dēng,松sēng”。其韵母eng、an。押的就

2

是en、an韵。此诗也符合七绝第一种格式填写。

2、七言绝句的第二种格式是七言律诗第一种格式的后半首。因为首句不用韵,所以是逢二、四押韵。其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请读下面这两首诗。

①南园

李贺

长卿牢落悲空舍,(平)平(仄)仄平平仄

曼倩诙谐取自容。(仄)仄平平仄仄平

见买若耶溪水剑,(仄)仄(平)平平仄仄

明朝归去事袁公。(平)平(仄)仄仄平平

《南园》的平仄用第二种格式。诗的韵脚是“容róng、公góng”,押的是ong韵。

②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平)平(仄)仄平平仄

闻说鸡鸣见日升。(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畏浮云遮望眼,(仄)仄(平)平平仄仄

自缘身在最高层。(平)平(仄)仄仄平平

《登飞来峰》的平仄,也用了第二种格式。其韵脚是“升shēng、层céng”,押的是eng韵。

③两岸荷同香愿君早归家(史纪秀)

—1985年台北市党部书记鲁庭甲的侄儿鲁肇秋回乡—采石看望老房子,我听此事经荷塘寓意而作荷花诗留念。

中国两岸荷同秀,(平)平(仄)仄平平仄

荷叶花园是一家。(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说今年秋日早,(仄)仄(平)平平仄仄

乡亲愿君早回家。(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家、家”起步不韵只有二四押韵。家jiá,韵母ia,押的 a韵。此首是三四句用三个同韵字排列使用,是七言绝句的第二种格式。

3、七言绝句的第三种格式是七言律诗第三种格式的前半首。这个格式是首句用韵,因此是逢一、二、四句押韵。其格

3

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①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仄仄平平仄仄平

曙光初照演兵场。平平仄仄仄平平

中华儿女多奇志,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爱红装爱武装。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的韵脚是“枪qiāng、场 cháng、装zhuāng”,押的是ang韵。“场”字北京读上声,例外。下面这几首诗的平仄,都用第三种格式。

②再游玄都观绝句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仄仄平平仄仄平

桃花净尽菜花开。平平仄仄仄平平

种桃道士归何处,平平仄仄平平仄

前度刘郎今又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的韵脚是“苔tái、开kāi、来lái”,押的是ai韵。第四句第五字照例应用仄声,、本诗“今”字是平声。

③漫兴

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仄仄平平仄仄平

杖.藜徐步立芳洲。○平平○仄仄仄平平

颠狂柳絮随风舞,平平仄仄平平仄

轻.薄桃花逐水流。○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的韵脚是“头tóu、洲zhōu、流liǘ,押的是ou韵。

④以梅寓伟人(史纪秀)

—1957年以梅喻人反击某些人的攻击。我留诗纪念。

国破幸遇出朱毛,仄仄平平仄仄平

梅花最喜冲寒开。平平仄仄仄平平

神州大地花枝俏,平平仄仄平平仄

玉洁冰心上层台。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首是按七绝第三种格式修改。起步韵母是一、二、四押韵。其韵脚是“毛máo、开kāi、台tāi”。其韵母是ao、ai,押的就是这个韵。

4

4、七言绝句的第四种格式是七言律诗第三种格式的后半首。因为首句不用韵,所以是逢二、四句押韵。其格式如下: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①无题

鲁迅

血沃中原肥劲草,仄仄平平平仄仄

寒凝大地发春华。平平仄仄仄平平

英雄多故谋夫病,平平○仄仄平平仄

泪洒崇陵噪暮鸦。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的韵脚是“华huā、鸦yā”,押的是a韵。

②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的韵脚是“天tiān、船chuán”,押的是an韵。

③题赠《中学生》

董必武,早期党员,国家领导人之一,1958年应《中学生》杂志社请求而写。其诗如下:

逆水行舟用力撑,○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篙松劲退千寻。○平平○仄仄仄平平

古云此日足可惜,○平平○仄仄平平仄

吾辈更应惜秒阴。○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人作诗善于引典,其中“一篙退千寻”“寻”字就是引用古人使用的“一寻”为八尺。撑船不使劲,就要“一篙松劲”就会退回去八尺。“惜秒阴”是借用晋朝陶侃的话语“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尚惜分阴“。诗人说的是秒阴。

诗韵脚是“撑chéng,寻xún,阴yín”。其韵母是un、in,押的就是前韵。此诗是①②二句用同韵字排列使用,是七绝第四种格式。

④梅岭三章

陈毅诗,自选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得诗三首衣底。旋围解。

我选用其中第二首作七言绝句平仄声韵的第四种格式举样。其诗如下:

南国烽烟正十年,仄仄平平平仄仄

此头须向国门悬。平平仄仄仄平平

后死诸君多努力,平平仄仄平平仄

捷报飞来当纸钱。仄仄平平仄仄平

5

诗的韵脚是“年、悬、钱”。其韵是年nián、悬xuán、钱qián。其韵母是an,押的就是这个韵。

小结七言绝句四种格式的简便记法,分说如下:

一、七言绝句的第一种格式。其格式与七律第一种格的前半首格式相同,因为格式中的“①,③-④”三句(是七律第一种格式前半首格式)用了同韵字排列使用的就是七绝第一种格式。

二、七言绝句的第二种格式。其格式与七律第一种格式的后半首格式相同,因为格式中的“③-④”二句(是七律第一种格式的⑦-⑧二句)用了同韵字排列使用的就是七绝第二种格式。

三、七言绝句的第三种格式。其格式与七律第三种格式的前半首格式相同,因为格式中的“②”句(是七律第三种格式第②句)用了同韵字排列使用的就是七绝第三种格式。

四、七绝的第四种格式。其格式与七律第三种格式的后半首格式相同,因为格式中的“③-④”句(是七律第三种格式的后半首格式)用了同韵字排列使用的就是七绝的第四种格式。

四、五言律诗的分解

五言律诗也叫“五律”。每首共八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个字。从字数上来说,五言律诗比七言律诗每句少两个字。从用韵来说,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相同。就平仄来说,我们可以把五言律诗看做是七言律诗格式的缩短,因为七言律诗减去每句的前两个字,剩下的后五字,就是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五言律诗的基本格式也是四种。

1、五言律诗的第一种格式,是七言律诗第一种格式减去前两字剩下的后五字。减去的前两字,用○○表示。试比较: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6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个格式是首句用韵,因此是逢一、二、四、六、八句押韵。杜甫《月夜忆舍弟》的平仄用的是第一种格式,是第一句、三四、七八四句允许三个同韵字排列使用。

①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戌鼓断人行,仄仄仄平平

秋边一雁声。平平仄仄平

露从今夜白,○平平平仄仄

月是故乡明。仄仄仄平平

有弟皆分散,仄仄平平仄

无家问死生。平平仄仄平

寄书长不达,○平平平仄仄

况乃未休兵。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行、声、明、生、兵”,“声生shēng ”的韵母是eng,“行xíng、明míng、兵bīng”的韵母是ing,押的是eng韵。此系第一种格式。

下面再举两首诗为例。

②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仄仄仄平平

孤高几百寻平平仄仄平

凌霄不屈己平平○平仄仄

得地本虚心仄仄仄平平

岁老根弥壮仄仄平平仄

阳骄叶更阴平平仄仄平

明时思解愠平平平仄仄

愿斵五弦琴仄仄仄平平

《孤桐》的平仄同第一种格式。诗的韵脚是“森、寻、心、阴、琴”。“森sēn”的韵母是en ,“心xīn、阴yīn、琴qín”的韵母是in,“寻x ún”的韵母是un,押的是en韵。这首也是五言律诗第一种格式。

③中秋月

李贽

飞镜何团团,仄仄仄平平

中秋自可观。平平仄仄平

举杯吞玉兔,平平平仄仄

探影得金丸。仄仄仄平平

7

肝胆千年在,仄仄平平仄

清光万古丹。平平仄仄平

惟添头白雪,平平平仄仄

顿减旅人欢。仄仄仄平平

《中秋月》的平仄也是第一种格式。诗的韵脚是“团、观、丸、单、欢”。“单dān”的韵母是an,“团tuán、观guān、丸wán、欢huān”的韵母是uan,押的是an韵。

④携酒拜谒李青莲

—1952年元旦,采石大江中学举办庆祝晚会,我吟诗祝贺。余生名采石,喜上太白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拜谒诗仙好,偕友同道游。○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倾樽迎驾酒,与君共斟酬。○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玉盏赠先生,三杯祭水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爱读先生韵,曾也打油诗。○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钢水炉火焠,红光照宇宙。○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释:我上学的采石大江中学与太白楼是左邻右舍,故常登太白楼。

此首是从《我的六十年诗文选集》选出,是一首五言长律。其韵脚是“楼lóu,游yóu,流liú,油yóu,酬chóu”。其韵母是ou,iu。

2、五言律诗的第二种格式,是上面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因为首句不用韵,所以是逢二、四、六、八句押韵。其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下面几首诗的平仄,就是用这个形式。

①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仄仄平平仄

无花只有寒。平平仄仄平

笛.中闻折柳,○平平平仄仄

春.色未曾看。○仄仄仄平平

晓战随金鼓,仄仄平平仄

宵眠抱玉鞍。平平仄仄平

愿.将腰下剑,○平平平仄仄

直为斩楼兰。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寒hán、看kān、鞍ān、兰lán”,押的是an韵。

②春望

8

杜甫

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

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

家书抵万金。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

浑.欲不胜簪。○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深shēn、心xīn、金jīn、簪zēn”,押的是en韵。第八句“浑.欲不胜簪”的簪字有zān、zēn两读,这里读en韵。

③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仄仄平平仄

千秋尚凛然。平平仄仄平

势.分三足鼎,○平平平仄仄

业复五铢钱。仄仄仄平平

得相能开国,仄仄平平仄

生儿不象贤。平平仄仄平

凄凉蜀.故妓,平平○平仄仄

来.舞魏宫前。○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然、钱、贤、前”。“然rán”的韵母是an,“钱前qiān、贤xián”的韵母是ian,押的是an韵。

④舌战群魔

作者:董必武

为国谋团结,奔驰大后方。○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只凭三寸舌,胜过万条枪。○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暴露言词尽,从容任务偿。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声明离议席,理直气轩昂。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诗系董必武老同志,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老党员,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舌战群魔》是董圣1943年9月,出席国民党民政府在重庆召开的第三届国民参政会第二次会议。

会上国民党反动派大肆造谣污蔑十八集团军,反共气焰十分嚣张。董必武立即言辞驳斥,发留结束后声明,从此再不参加这类造谣生事的会议。此诗系立即所作。

诗中还用了典故,即“三寸舌”,此系引自《史记·平原君列传》中所述:“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里是指会上的发言。

9

此诗韵脚是“方、枪、偿、昂。”其韵是“方fāng,枪qiāng,偿ch áng,昂áng”。韵母是ang,此系五言律诗的第二种平仄格式,是“三四”与“七八”四句用三个同韵字排列使用。

3、五言律诗的第三种格式,是七言律诗的第三种格式减去前两字剩下的后五字,与其相试比较: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个格式是首句用韵,因此事逢一、二、四、六、八句押韵。李商隐《风雨》的平仄用第三种格式。

①《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平平仄仄平

羁泊欲穷年。仄仄仄平平

黄叶仍风雨,○仄仄平平仄

青楼自管弦。平平仄仄平

新知遭薄俗,平平平仄仄

旧好隔良缘。仄仄仄平平

心断新丰酒,○仄仄平平仄

销愁又几千。平平仄仄平

诗人借用风雨之夜,对自己的人生风雨作了感慨的描绘。一是自用宝剑的比较,自己是凄凉之剑,二是自比黄叶在风雨中飘落,三是自述孤独,既无新知己,又无旧相好,四是虽有伟大抱负,但无建树。在一个风雨的夜晚饮酒消愁。全诗是一首悲伤的命运交响曲,反复咏叹着自己人生的郁愤不平。

《风雨》的韵脚是“篇piān、年nián、弦xián、缘yuán、千qiān”,押的是an韵。

4、五言律诗的第四种格式,是上面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因为首句不用韵,所以是逢二、四、六、八句押韵。其平仄格式是:

10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请读下面柳宗元的一首诗。

①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

柳宗元

驱车方向阙,平平平仄仄

回.首一临川。○仄仄仄平平

多.垒非余耻,○仄仄平平仄

无谋终.自怜。平平○仄仄平

乱.松知野寺,○平平平仄仄

馀.雪记山田。○仄仄仄平平

惆.怅樵渔事,○仄仄平平仄

今还又落然。平平仄仄平

《北还登汉阳北原题临川驿》的平仄,用第四种格式。其韵脚是“川、怜、田、然”。“然rán”的韵母是an,“怜lián、田tián”的韵母是ian,“川chuān”的韵母是uan,押的是an韵。此外,还有超过八句的五言律诗,这类律诗叫长律,也叫排律。长律的平仄格式和律诗大致相同。例如:

②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愿老,平平平仄仄

老去有谁怜。仄仄仄平平

身.瘦带.频减,仄仄平平仄

发.稀冠自偏。平平平仄平

废.书缘惜眼,平平平仄仄

多.炙为随年。仄仄仄平平

经.事还谙事,仄仄平平仄

阅.人如.阅川。平平仄仄平

细.思皆幸矣,平平平仄仄

下此便翛然。仄仄仄平平

莫道桑榆晚,仄仄平平仄

微霞尚满天。平平仄仄平

这是一首对白居易咏老诗答诗。意在安慰白居易不要因年老而丧气。诗的前四句以叙家常的口气和生动的描绘写出了老时的形象。中间四句是写老年保养和阅历多的优点。最后四句以安慰的语气和极为形象的比喻,说明老年人老了仍能干一番事情。字里行间充满了乐观的精神。“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是被引用来形容人老

11

心不老,趁晚年的宝贵时光为祖国多做贡献的情景。

《酬乐天咏老见示》这首诗共十三句,其平仄格式是五言律诗第四种格式前半首的重叠。此类律诗除头两句和末两句外,中间各句可用对仗句。长律一般多是五言诗,七言长律比较少见。

小结五言律诗的四种格律格式的简便的说法,现分说如下:

一、五言律诗的第一种格式,是七律七个字减去前面二个字,按后五个字排出说明,其后均按五个字加以说明。第一种格式,其格式中的“①,③-④,⑦-⑧”五句,用了同韵字排列使用,与七律第一种格式相同。

二、五言律诗的第二种格式,其格式中的“③-④,⑦-⑧”四句,用了同韵字排列使用,与七律的第二种格式相同。

三、五言律诗的第三种格式,其格式中的“②,⑤-⑥”三句,用了同韵字排列使用,与七律的第三种格式相同。

四、五言律诗的第四种格式,其格式中的“①-②,⑤-⑥”四句,用了同韵字排列使用,与七律的第四种格式相同。

五、五言绝句的分解

五言绝句也叫“五绝”。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从句数、字数来说,刚好是五言律诗的一半。就平仄来说,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式,恰好是五言律诗第一种格式和第三种格式的前半首和后半首。五言绝句的格式也是四种。

1、第一种格式,是五言律诗第一种格式的前半首。因为首句用韵,所以是逢一、二、四句押韵。其平仄格式如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下面这两首诗的平仄用这个格式,就是五言绝句的第一种格式。

①塞下曲

卢纶(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月黑雁飞高,仄仄仄平平

单于夜遁逃。平平仄仄平

欲.将轻骑逐,○平平平仄仄

大雪满弓刀。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高tāo、逃táo、刀dāo”,押的是ao韵。第三第四字轻骑的“骑”旧读jì(去声),今多读qí(阳平),和骑马的“骑”不分。

②马诗

李贺

飂叔去匆匆,仄仄仄平平

如今不豢龙。平平仄仄平

夜来霜压栈,平平平仄仄

12

骏骨折西风。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匆cōng、龙lóng、风fēng”押的是eng韵。

③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仄仄仄平平

凌寒独自开。平平仄仄平

遥知不是雪,平平○平仄仄

为有暗香来。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梅méi、开kāi、来lái”。“梅、开”普通话不同韵,但是古代可以押韵。“梅花”也是五言绝句第一种格式。

④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仄仄仄平平

青松挺且直。平平仄仄平

要知松高洁,平平平仄仄

待到雪化时。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一、二、四韵是“松sōng,直zhí,时shí”其韵母是ang、i,押的就是这个韵。其诗选自陈毅诗《冬夜杂咏》中的一首,其写诗技法是①③④各句用了三个同韵字排列使用,故属五言绝句的第一种格式,它是律诗第一种格式的前半首。

2、五言绝句的第二种格式,是五言律诗第一种格式的后半首。因为首句不用韵,所以是逢二、四句押韵。其平仄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下面这几首诗的平仄用这个格式。

①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仄仄平平仄

缘愁似个长。平平仄仄平

不知明镜里,平平平仄仄

何处得秋霜。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长cháng、霜shuāng”,押的是ang韵。

②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仄仄平平仄

名高八阵图。平平仄仄平

江流石不转,平平平仄仄

13

遗恨失吞吴。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图tú、吴wú”,押的是u韵。第三句第三字照例应是平声,本诗“石”字是仄声。

③经檀道济故垒

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仄仄平平仄

荒营野草秋。平平仄仄平

秣陵多士女,平平平仄仄

犹唱白符鸠。仄仄仄平平

诗的韵脚是“秋qiū、鸠jiū”,押的是ou韵。

3、五言绝句的第三种格式,是五言律诗第三种格式的前半首。其平仄格式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①塞下曲

卢纶

鹫翎金仆姑,平平仄仄平

燕尾绣蝥弧。仄仄仄平平

独立扬新令,仄仄平平仄

千营共一呼。平平仄仄平

《塞下曲》的平仄用第三种格式。诗的韵脚是“姑gū、弧hú、呼hū”,押的是u韵。

4、五言绝句的第四种格式,是五言律诗第三种格式的后半首。因为首句不用韵所以是逢二、四句押韵。其平仄格式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李贺《莫种树》的平仄用这个格式。

①莫种树

李贺

园中莫种树,平平平仄仄

种树四时愁。仄仄仄平平

独睡南床月,仄仄平平仄

今秋似去秋。平平仄仄平

诗的韵脚是“愁chóu、秋qiū”,押的是ou韵。

对五言绝句的四种所说格式,再小结出一种简便的记法。其说明如下:

1、五言绝句的第一种格式,其格式中的“①,③-④”三句,用了同韵字排列使用,与五言律诗的前半首格式相同。

14

2、五言绝句的第二种格式,其格式中的“③-④”二句,用了

同韵字排列使用,与五言律诗第一种格式的后半首格式⑦-⑧二句相同。

3、五言绝句的第三种格式,其格式中的第②句,用了同韵字排

列使用,与五律第三种格式的前半首格式相同。

4、五言绝句的第四种格式,其格式中的“①—②”二句,用了

同韵字排列使用,与五律第三种格式的后半首格式相同。

到此我们可以把前面所讲的小结如下:

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式都是四种。

诗的第一句凡以“平平”脚收尾的就是第一种格式,以“平仄”脚收尾的就是第二种格式,以“仄平”脚收尾的就是第三种格式,以“仄仄”脚收尾的就是第四种格式。

这四种格式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只要把七言律诗的第一种格式和第三种格式记住了,其它格式不管是律诗还是绝句,不管是七言,还是五言,都可以从这两种格式类推出来。

其规律是:

(1)七言律诗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复是七言律诗的第二种格式;七言律诗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复则是七言律诗的第四种格式。

(2)七言律诗第一种格式的前半首是七言绝句的第一种格式;七言律诗第一种格式的后半首是七言绝句的第二种格式。七言律诗第三种格式的前半首是七言绝句的第三种格式;七言律诗第三种格式的后半首是七言绝句的第四种格式。

(3)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的四种格式,分别减去前两字,剩下的后五字,就是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单记平仄格式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记住七言律诗第一种格式和第三种格式的两首诗,其平仄格式就都记住了。

最好的记法,还是复习我给每种诗的诉说后面的小结,以用同韵字排列使用的数量以及七律与七绝的关系,五律与五绝的关系中,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就可以记住这种平仄声韵的规定,便于自己的写诗,但也不要受此格律限制,而是大胆地吟诗和写诗,然后再按此规则作调整。因为,吟出的诗虽不符合格律,但属于古风,或者说是现代诗,因此要用创新的手法写好诗。

15

七言绝句大全及七言律诗资料

从军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长信秋词五首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七言绝句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长信秋词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长信秋词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从军行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戌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浙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宫怨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输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青楼曲王昌龄 白马金殿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西宫春怨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恨春长。斜倚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七言律诗与七言绝句平仄格式

七言律诗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 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1.平起首句入韵式(绝句1+2)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式(绝句2+2)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韵式(绝句3+4)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韵式(绝句4+4)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绝句 对联笼统的说是1,3,5不论,2,4,6分明--即平仄相对 上联必须以仄音收尾,而且不能出现三仄尾,下联必须以平音收尾,不能以三平尾结束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体诗,律诗,绝句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方法 近体诗【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讲平仄,八句 绝句分为五言和七言绝句,四句 一、以格律分类: 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二、以字数分类: 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二种形式。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 三、以句数分类: 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四、以用韵分类: (一)古体诗: 1. 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 2. 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 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 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5. 允许散文化的句子。 (二)近体诗: 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 3. 不用韵句子的末一字,平仄声不能与用韵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4. 除起句外不能用邻韵。 邻韵:某些韵母的发音与另一个或另一些韵母相近。它们是「邻韵」。在填词押韵时,我们常常会借用一些邻韵的字。只要两个韵发音相近,就也算作押韵了。例如《蛛丝马迹》第二段:地上有面包糠伴两滴冷汗原来雪柜清仓查明谁来造案 这句歌词中,「糠」和「仓」都是ㄤ韵,而「汗」和「案」则是ㄢ韵。但由於两韵发音相近,所以这仍是押韵 5. 都用平声韵。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七言绝句简繁体对照课件资料

七言絕句七言绝句 1、《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銀河落九天。 2、《 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早發白帝城》唐·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清明》唐·杜牧清明4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望天門山》唐·李白》唐·李白望天门山 5、《天門中斷楚江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東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6赠汪伦唐·李白 6、《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7夜雨寄北》唐·李商隐、《7、《,巴山夜雨漲秋池。君問歸期未有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卻話巴山夜雨時。何當共剪西窗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白》客中行 8、《》唐·李白 8、《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玉碗盛來琥珀光。蘭陵美酒鬱金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唐·王昌齡》、《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9、《芙蓉樓送辛漸》9 平明送客楚山孤。寒雨連江夜入吳,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

七言古诗大全及七言绝句

七言古诗大全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甫蜀相三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罗隐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杜甫《客至》(唐)二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崔颢黄鹤楼四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春思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九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经典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新)

【篇一】经典的五言绝句1、《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2、《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州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送上人》 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8、《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0、《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篇二】经典的七言绝句 1.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9.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0.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经典七言绝句古诗大全

经典七言绝句古诗大全 【篇一】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望洞庭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诗简介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望洞庭》 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 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赏析/鉴赏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 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 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 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 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 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 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 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 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 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 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 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 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 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 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 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 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 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篇二】经典七言绝句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绝句、律诗创作基本方法

绝句、律诗创作基本方法 绝句 1.绝句的结构不像律诗那样严格规定当中两联要对仗,它比较自由,不要求 明显的稳定结构.。 (1)但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 联用对仗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2)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如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绝句的结构是追求统一的,但又不能把统一绝对化;它还在统一中追求变化。 艺术形式的统一是在变化中的统一,艺术形式的变化是在统一中的变化。没有统 一,必须无以构成艺术形象所必须的单纯,没有变化,单纯就可能变成单调,无 以构成艺术形象所必须的丰富。绝在四句中追求单纯和丰富的统一,严整和灵活 的统一,正是绝句的艺术结构内在规律。在高度的限制中发挥灵活性,对于这种 本来已经很单纯的艺术形式的生命力来说是不可少的。 3.律绝 1.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押韵。 2.。A.五绝:(1)平起式两字压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式两字压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式三字压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式三字压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绝中 除了“平平仄仄平”没有字是可平可仄(防孤平),其他句式都是第一字可平可仄。 B.七绝:(1)仄起式两字压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简繁体对照

七言绝句 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言絕句 1、《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3、《早發白帝城》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4、《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6、《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7、《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客中行》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9、《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7、《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8、《客中行》唐·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9、《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0、《回鄉偶書》唐·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11、《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12、《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七言律诗(精选100首)_诗词优秀版学习资料

七言律诗(精选100首)_诗词优秀版

《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精选(一): 01.《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诗从严格好处上说不能算律诗,但它却被后人尊为唐人七律之首。《黄鹤楼》能成为千古绝唱,说明律诗气势、意境更为重要。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也称七律第一!李白所赞叹的珍品) 02.《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代九月九有登高习俗,此诗即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写其长年飘泊的痛苦,孤独无依,老病孤愁之感,此诗被称为古今第一律诗。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其诗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这首律诗很个性,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03.《秋兴(八首)》杜甫 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七言绝句大全_诗词完整版

《七言绝句大全》 七言绝句大全(1): 七言绝句大全 1、《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9、《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4、《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5、《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6、《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7、《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言绝句唐诗20首赏析

七言绝句唐诗20首赏析 篇一 1.《枫桥夜泊》 唐朝·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滁州西涧》 唐朝·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芙蓉楼送辛渐》 唐朝·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朝·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清明》 唐朝·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篇二 1.《望庐山瀑布》 唐朝·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泊秦淮》 唐朝·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凉州词》 唐朝·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望天门山》 唐朝·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赠汪伦》 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篇三 1.《回乡偶书二首》 唐朝·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朝·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江南春》 唐朝·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乌衣巷》 唐朝·刘禹锡

绝句和律诗的最大区别

绝句和律诗的最大区别 律诗和绝句都是近体诗。那么,怎样区分律诗和绝句呢? 一、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三、此外,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李白的《静夜思》押韵的字是“霜”、“乡”。七言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对仗,《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对偶句。 四、七言律诗定格形式: 1、平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简称首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简称颔联)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简称颈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简称尾联)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内可仄可平。 2、仄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内可仄可平。 五、五言律诗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不压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七言绝句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意,律诗定句(八句),绝句定句(四句)。

唐诗三百首(五言、七言绝句)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送别 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问刘十九 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玉阶怨 唐代: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新嫁娘词 唐代: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哥舒歌 唐代: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乐游原/ 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渡汉江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八阵图 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怨 唐代: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夜寄邱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终南望余雪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宫词二首·其一 唐代: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送崔九 唐代: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听弹琴 唐代: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líng)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上人 唐代: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玉台体 唐代: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江南曲 唐代: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长干行 唐代: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塞下曲·四首 唐代: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七言古诗大全及七言绝句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二杜甫《客至》(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四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春思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九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十答丁元珍(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十一渝州寄放王道矩苏轼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十三初加朝散大夫又转上柱国白居易 紫微今日烟霄地,赤岭前年泥土身。 得水鱼还动鳞鬣,乘轩鹤亦长精神。 且惭身忝官阶贵,未敢家嫌活计贫。 柱国勋成私自问,有何功德及生人。 七宫词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八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 春眠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访袁拾遗不遇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送郭司仓 (唐)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洛阳道 (唐)储光羲大道直如发,春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呜玉珂。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登鹳鹤楼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观永乐公主入番 (唐)孙逖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伊州歌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左掖梨花 (唐)丘为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思君恩 (唐)令狐楚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 题袁氏别业 (唐)贺知章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夜送赵纵 (唐)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朱大入秦 (唐)王维避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长干行 (唐)崔颢 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咏史 (唐)高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罢相作 (唐)李适之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逢侠者 (唐)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江行望匡庐 (唐)钱起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答李浣 (唐)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夜寄丘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秋日 (唐)耿湋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秋日湖上 (唐)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宫中题 (唐)李昂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汾上惊秋 (唐)苏頲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蜀道后期 (唐)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 (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离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赠乔侍郎 (唐)陈子昂汉廷荣巧宦,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答五陵太守 (唐)王昌龄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婕妤怨 (唐)皇甫冉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七言古诗大全及七言绝句资料

七言古诗大全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二杜甫《客至》(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四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春思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九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十答丁元珍(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十一渝州寄放王道矩苏轼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七言绝句大全_诗词

七言绝句大全_诗词七言绝句大全_诗词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客中行》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9、《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4、《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5、《乌衣巷》唐·刘禹锡

最新七言律诗大全500首

七言律诗大全500首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府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逢人京师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寄语报平安。山房春事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碛中作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二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虢亭送别李判官得秋字岑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尤似汉时秋。

赴北庭度陇思家岑参 西向轮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亦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玉关寄长安李主薄岑参 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纸书。玉关西望肠堪断,况复明朝是岁除。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出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凉州词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塞下曲王涯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从军行刘叉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已亥岁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凉州词无名氏 朔雨吹叶雁门秋,万里尘烟昏戌楼。征马长思青海上,胡笳夜听陇山头。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再过金陵包佶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知识

律诗和绝句的一些基本知识 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 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句。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第一句如押韵,也押平声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 律诗和绝句都是近体诗。那么,怎样区分律诗和绝句呢?一、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李白的《静夜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三、此外,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李白的《静夜思》押韵的字是“霜”、“乡”。七言律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要对仗,《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是对偶句。 四、七言律诗定格形式: 1、平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简称首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简称颔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