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旅游项目
四川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54页)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精品文档四川绵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导言绵阳市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
风景区总面积63k㎡,其中水面面积6k㎡,有大小岛屿40余座。
风景区内林木繁多,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
1996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对风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依此规划,风景区已开发面积25k㎡,并开始接待游人。
为了对风景区进行进一步的商业开发,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新编制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
●编制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旅游为核心,突出旅游观光、水利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居住四个重点,把风景区建设成为湖光山色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协调,经济快速发展,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西部著名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经济区。
为此规划编制工作将整体分为三部分内容: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概念规划;仙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层次阶段。
规划编制组已于2003年11月下旬对仙海风景区进行了第一次考察,同时考察了周边县市的相关资源,现提交本次总体规划的概念性规划,重点将解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位、市场形象、产品开发与功能布局及相应的经营模式等问题。
●编制依据国家建设部有关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与规划标准规范国家旅游局相关规范准则要求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条例与措施规定国家水利局关于水库风景区的相关规定国家环保局的相关规定四川省相关政策规定绵阳市相关政策规定●主要参考资料:《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绵阳年鉴》2003年《四川省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成都统计年鉴》2003年《四川统计年鉴》2003年《绵阳市志》1999年《绵阳市自然地理志》1997年●编制范围绵阳市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63㎞²。
其中包括沉抗水库库区土地及水面约12.8㎞²、沉抗镇辖区47㎞²和绵梓公路以南新桥镇和魏城镇部分村社共11.6㎞²。
农村水利建设项目

农村水利建设项目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日益受到关注。
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农田灌溉、水源供应、防洪排涝等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收,改善了农村人民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就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涉及的重要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的意义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村水利建设项目为农田灌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证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品质。
其次,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村的整体形象,有利于吸引农民就业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再次,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益,降低农田灌溉的能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的内容和特点农村水利建设项目通常包括灌溉工程、水库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
其中,灌溉工程是农村水利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人工引水、抽水机井等方式,将水源供给到农田,满足灌溉需求。
水库建设则是为了调节水资源,保证水源的供应和水的存储。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要指的是建设渠道、排水设施等,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排水通畅。
这些工程的特点是需要充分考虑农田地势、土壤条件等自然因素,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三、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农村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这些因素对于水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有一定的制约。
社会经济因素则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与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积极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各种资源的投入。
在解决农村水利建设项目中所面临的问题时,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
首先,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具体的工程规划和设计方案。
其次,要注重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加强维护和管理,确保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应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水利意识和管理能力。
中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状况

中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状况一水利风景区发展历程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水利事业发展息息相关,水利风景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发展过程。
这一事业的兴起,是对水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创新,是对水域(水体)及水利工程兴利除害功能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胆探索和深入践行。
其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自发萌芽、探索起步、规范管理、品牌建设等四个阶段。
(一)自发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下,一些基层水管单位为促进体制改革,解决基层水管单位运行管理经费不足、职工经济收入较低等问题,尝试依托水利工程设施,开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水利多种经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特别是一些工程管理单位,在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广大职工不断植树栽花种草,美化单位环境,为之后水利风景区的确立和发展,积累了原始的资源元素。
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国内市场总量短缺的状态下,开展水利多种经营的热情空前高涨,水利多种经营的内容不断扩展,水利旅游开始成为水利多种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
1997年8月31日水利部公布《水利旅游区管理办法(试行)》。
一些地方利用水域(水体)和水利工程及其周边积累的风景元素,发展水利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如都江堰、天目湖、千岛湖等都是当时发展水利旅游的典型,为以后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可以说这一阶段是水利风景区的自发萌芽阶段。
(二)探索起步阶段2001年,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水利部成立了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组建了管理机构,改水利旅游区为水利风景区,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水综合〔2001〕609号),提出了水利风景区的相关要求和标准,以评代管,启动水利风景区评审工作,同年批准设立了首批18处国家水利风景区。
水库湿地森林公园绿色旅游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库湿地森林公园绿色旅游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北XX置业有限公司2011年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2研究工作的依据、目的及范围1.3结论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2.2建设必要性第三章建设条件3.1项目建设区域概况3.2项目所在地概况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第四章市场分析4.1生态农林旅游概况4.2生态农林旅游旅游分析4.3客源市场定位和旅游发展策略4.4机遇与挑战4.5市场发展预测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5.2项目建设原则5.3项目建设总体方案5.4项目建设内容5.5基础设施建设第六章项目组织与管理6.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6.2劳动定员6.3经营管理措施6.4技术培训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1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7.2安全卫生防护原则7.3自然灾害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7.4消防编制依据及采用的标准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影响8.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8.3评价与审批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10.1投资估算10.2资金筹措10.3资金使用和管理10.4财务评价第十章效益与风险分析11.1社会、经济效益11.2风险分析第十一章建设合理性分析12.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2.2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12.3规划符合性分析12.4项目建设环保政策符合性分析12.5环境承载性分析12.6选址合理性分析第十二章综合效益评价13.1生态效益分析13.2社会效益分析13.3经济效益分析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13.1项目总体描述13.2结论与建议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XX县XX水库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1.1.2建设性质与地点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XX水库水域及水库周边XX山地森林1.1.3建设规模与内容XX水库森林公园为生态旅游项目,是一个集健身休闲、游园观光、住宿度假、商务会务、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绿色生态旅游园。
XX 水库森林公园占地约3平方公里,本工程主要包括水库游乐园、森林公园、生态农林旅游、儿童乐园、青少年夏令营、会务度假接待中心、特色餐厅、健康会馆、度假别墅等。
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解读

全省省级水利风景区审批时间表
全省水利风景区分布图
全省水利风景区类型明细表
地区 关中 市 西安 景区名称 灞柳生态园水利风景区 汉城湖水利风景区 翠华山水利风景区 灞桥湿地水利风景区 金龙峡水利风景区 西安世博园水利风景区 沣东沣河水利风景区 渭河生态水利风景区 浐河水利风景区 嘉陵江源头水利风景区 千湖水利风景区 渭水之央水利风景区 黄柏塬水利风景区 青峰峡水利风景区 岐渭水利风景区 太白山水利风景区 五曲湾水利风景区 雍城湖水利风景区 红河谷水利风景区 钓鱼台水利风景区 六川河水利风景区 千王海水利风景区 霸渭关中文化水利风景区 郑国渠水利风景区 甘泉湖水利风景区 羊毛湾水利风景区 汃河水利风景区 现代农业园水利风景区 友谊湖水利风景区 黄河魂生态游览区 洽川水利风景区 卤阳湖水利风景区 涧峪水利风景区 沋河水利风景区 大峪河水利风景区 西河水利风景区 洛河生态园水利风景区 林皋湖水利风景区 锦阳湖生态园 级别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国家级 类型 城市河湖型 水库型 水库型 湿地型 自然河湖型 城市河湖型 城市河湖型 城市河湖型 城市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城市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水库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自然河湖型 水库型 城市河湖型 水库型 城市河湖型 灌区型 水库型 自然河湖型 湿地型 湿地型 水库型 水库型 水库型 自然河湖型 水土保持型 水库型 水库型
(五)、宣传推广
2013年召开了“景区工作宣传策划会”、在省电视台一套节目 推出了“七女秀陕西——走进水利风景区”系列专题节目、举办了湿 地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2014年举办了“治渭杯”水利风景区摄影大 赛,2015年举办了“水美三秦”镜头定格陕西水利风景微信摄影大赛, 积极组织各景区单位参加省内外有关重大经贸活动开展宣传促销。 各单位每月报送信息不少于3篇。
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书桌上,思绪也随之飘散开来。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方案,这个任务就像一股清泉,缓缓流过我的心田。
好吧,那就从这片蓝图中描绘出一片美丽的风景区吧。
一、项目背景想象一下,一片荒芜的土地,我们将在这里打造一个充满生机的水利风景区。
这里地处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然而,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目标定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未来的水利风景区:碧波荡漾的湖泊,绿意盎然的湿地,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以及那曲径通幽的小径。
这里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也是展示我国水利文化的重要窗口。
1.打造生态景观:通过植被恢复、水系治理等手段,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水利风景区。
2.传承水利文化:充分挖掘和展示我国水利文化,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水利文化的魅力。
3.提供休闲体验:设置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让人们在游玩中放松身心。
三、规划布局1.水系规划:以湖泊为核心,打造一条环绕景区的水系,连接各个景点,形成一条完整的游览线路。
2.景观规划:在湖泊周围设置多个景观节点,包括湿地、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3.功能区规划:将景区分为游览区、休闲区、服务区等几个部分,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四、重点工程1.水系治理:对现有水系进行清淤、疏浚,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确保景区水质达标。
2.植被恢复:在景区内大量种植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3.景观建设:建设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景观设施,提升景区的文化氛围。
4.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内的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五、营销策略1.线上推广: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景区的美景图片、游玩攻略等,吸引游客前来游览。
2.线下宣传:与旅行社合作,推出景区特色旅游线路,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生态旅游-甜水湖(辽宁盘锦)

第一章总论1.1概论**市委、市政府确立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即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树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力争10年时间,将**打造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精品旅游区,最终建成“北国湿地休闲之都,国际生态旅游名城”。
针对**市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过渡的发展现实,**市委、市政府把“实施生态立市”作为五大发展战略的首要战略,把“精心打造百公里生态湿地旅游带”作为全市两大产业带之一,正在将红海滩风景区、鼎翔生态旅游度假区整合为国家重点支持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其提升为5A级旅游区,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辽宁旅游基础设施第一名。
鸭舌岛、辽河左岸湿地公园、辽滨水城、温泉养身休闲、湿地水上乐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和设施配套正在实现新突破,以旅游大项目建设拉动相关经济的蓬勃发展,标志着**市旅游产业正在转型升级。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依托弥足珍贵的滨海湿地资源,已华丽转身,面向大海,全面开启了扬帆远航的新征程。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指出,“**要依托石油、湿地等资源优势,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成具有北方水乡特色的石化城和环境宜居的滨海新城”。
市委、市政府已明确表态:“我们一定要将**沿海地带变成一条闻名世界的生态景观带、产业带。
这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我们要创造的一个旅游高地。
我们要充分挖掘湿地等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个性鲜明的红海滩5A级景区、鼎翔生态风情小镇等一批特色景区,创建水上乘船游、湿地休闲体验游等精品旅游路线,提升旅游服务的国际化水平,使旅游产业跃上一个新的层次,向世界展现一个美丽的湿地休闲之都。
2010年1月下旬,市长孙国相就水利工程及旅游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工作调研时指出:“要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将水利工程建设同旅游景观开发紧密结合,充分盘活周边资源,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孙国相在调研中强调,要将辽河沿河经济发展同旅游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统筹实施辽河沿线开发和生态治理,发展沿河经济。
东平湖(梁山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申报材料

东平湖(梁山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申报材料东平湖(梁山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申报材料申报材料清单一、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二、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规划纲要三、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四、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土地权属证明文件五、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水域水质监测证明六、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水工程安全运行证明七、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成立文件八、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规章等相关经营管理文件目录九、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介绍材料十、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自评表山东省东平县2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报告二 0 一 0 年三月一、概况东平县地处鲁西南,居大汶河下游,北接泉城济南,南望圣城曲阜,东依巍巍泰山,西临万里黄河。
位于北纬35°46′24″至36°10′20″,东经116°02′52″至116°39′44″之间。
境内湖泊、平原、山区?三分天下?。
全县总面积1344平方公里,人口78万,辖14个乡镇,708个行政村。
济广高速、105、220国道、072国道纵横南北,泰东线、东王线、郭王线、石水线、彭州县等横穿东西。
3境内黄河、大汶河、古运河、汇河、柳长河、金线河、大清河等22条河流奔流不息。
东平以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璀璨的人文景观闻名于世。
东平境内的东平湖是鲁西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素有小洞庭之称的东平湖是山东境内第二大淡水湖泊,也是?八百里梁山水泊?的唯一遗存水域,还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
湖面总面积627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24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40亿立方米。
东平湖(梁山泊)风景名胜区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湖四周群山环抱,山水相映,湿地景色尤其迷人。
1985年就被省政府首批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21年入选?齐鲁文化新十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旅游项目
综合影响评价报告
业主单位(签章):
编制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填 写 说 明
.项目介绍:包括项目形式、内容、规模、特点、必要性、可行性、预期效
果等。
.水利风景资源情况:包括相关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旅游资源。
.在编制单位编制完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报告后,水工程(或水资源)
管理单位应组织专家对本报告进行评审,专家组成员应包括水利、生态、环境、
旅游、法律等专业;专家组人数不得少于人,全部应为中级以上职称,其中以上
应为高级职称。报告中应附专家组签字名单或其复印件。
.本报告一式四份,项目业主单位、编制单位、水工程(或水资源)管理单
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各持一份。
.本报告以纸打印,页面不够,可以加页。
项目业主单位
项目法人代表 项目联系人
联 系 电 话 传真: 邮编:
电 子 信 箱
通 信 地 址
项 目 地 址
项目总投资 万元
项目起止时间 年 月 至 年 月
项目介绍:
水利风景资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