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笔记Word版

材料科学基础笔记Word版
材料科学基础笔记Word版

第一章材料中的原子排列

第一节原子的结合方式

1 原子结构

2 原子结合键

(1)离子键与离子晶体

原子结合:电子转移,结合力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离子晶体;硬度高,脆性大,熔点高、导电性差。如氧化物陶瓷。

(2)共价键与原子晶体

原子结合:电子共用,结合力大,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原子晶体:强度高、硬度高(金刚石)、熔点高、脆性大、导电性差。如高分子材料。

(3)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原子结合:电子逸出共有,结合力较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金属晶体: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好,熔点较高。如金属。

金属键:依靠正离子与构成电子气的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引力而使诸原子结合到一起的方式。

(3)分子键与分子晶体

原子结合:电子云偏移,结合力很小,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低。如高分子材料。

氢键:(离子结合)X-H---Y(氢键结合),有方向性,如O-H—O

(4)混合键。如复合材料。

3 结合键分类

(1)一次键(化学键):金属键、共价键、离子键。

(2)二次键(物理键):分子键和氢键。

4 原子的排列方式

(1)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内的周期性规则排列。长程有序,各向异性。

(2)非晶体:――――――――――不规则排列。长程无序,各向同性。

第二节原子的规则排列

一晶体学基础

1 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

(1)空间点阵:由几何点做周期性的规则排列所形成的三维阵列。图1-5

特征:a 原子的理想排列;b 有14种。

其中:

空间点阵中的点-阵点。它是纯粹的几何点,各点周围环境相同。

描述晶体中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之为晶格。

空间点阵中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之为晶胞。

(2)晶体结构:原子、离子或原子团按照空间点阵的实际排列。

特征:a 可能存在局部缺陷; b 可有无限多种。

2 晶胞图1-6

(1)――-:构成空间点阵的最基本单元。

(2)选取原则:

a 能够充分反映空间点阵的对称性;

b 相等的棱和角的数目最多;

c 具有尽可能多的直角;

d 体积最小。

(3)形状和大小

有三个棱边的长度a,b,c及其夹角α,β,γ表示。

(4)晶胞中点的位置表示(坐标法)。

3 布拉菲点阵图1-7

14种点阵分属7个晶系。

4 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

晶向:空间点阵中各阵点列的方向。

晶面:通过空间点阵中任意一组阵点的平面。

国际上通用米勒指数标定晶向和晶面。

(1)晶向指数的标定

a 建立坐标系。确定原点(阵点)、坐标轴和度量单位(棱边)。

b 求坐标。u’,v’,w’。

c 化整数。 u,v,w.

d 加[ ]。[uvw]。

说明:

a 指数意义:代表相互平行、方向一致的所有晶向。

b 负值:标于数字上方,表示同一晶向的相反方向。

c 晶向族:晶体中原子排列情况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一组晶向。用表示,

数字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或正负号不同的晶向属于同一晶向族。

(2)晶面指数的标定

a 建立坐标系:确定原点(非阵点)、坐标轴和度量单位。

b 量截距:x,y,z。

c 取倒数:h’,k’,l’。

d 化整数:h,k,k。

e 加圆括号:(hkl)。

说明:

a 指数意义:代表一组平行的晶面;

b 0的意义:面与对应的轴平行;

c 平行晶面:指数相同,或数字相同但正负号相反;

d 晶面族:晶体中具有相同条件(原子排列和晶面间距完全相同),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晶面。用{hkl}表示。

e 若晶面与晶向同面,则hu+kv+lw=0;

f 若晶面与晶向垂直,则u=h, k=v, w=l。

(3)六方系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a 六方系指数标定的特殊性:四轴坐标系(等价晶面不具有等价指数)。

b 晶面指数的标定

标法与立方系相同(四个截距);用四个数字(hkil)表示;i=-(h+k)。

c 晶向指数的标定

标法与立方系相同(四个坐标);用四个数字(uvtw)表示;t=-(u+w)。

依次平移法:适合于已知指数画晶向(末点)。

坐标换算法:[UVW]~[uvtw]

u=(2U-V)/3, v=(2V-U)/3, t=-(U+V)/3, w=W。

(4)晶带

a ――:平行于某一晶向直线所有晶面的组合。

晶带轴晶带面

b 性质:晶带用晶带轴的晶向指数表示;晶带面//晶带轴;

hu+kv+lw=0

c 晶带定律

凡满足上式的晶面都属于以[uvw]为晶带轴的晶带。推论:

(a)由两晶面(h1k1l1) (h2k2l2)求其晶带轴[uvw]:

u=k1l2-k2l1; v=l1h2-l2h1; w=h1k2-h2k1。

(b)由两晶向[u1v1w1][u2v2w2]求其决定的晶面(hkl)。

H=v1w1-v2w2; k=w1u2-w2u1; l=u1v2-u2v1。

(5)晶面间距

a ――:一组平行晶面中,相邻两个平行晶面之间的距离。

b 计算公式(简单立方):

d=a/(h2+k2+l2)1/2

注意:只适用于简单晶胞;对于面心立方hkl不全为偶、奇数、体心立方h+k+l=

奇数时,d(hkl)=d/2。

二典型晶体结构及其几何特征

1三种常见晶体结构

面心立方(A1, FCC)体心立方(A1, BCC)密排六方(A3, HCP)

晶胞原子数 4 2 6

点阵常数 a=2/2r a=4/3/3r a=2r

配位数 12 8(8+6) 12

致密度 0.74 0.68 0.74

堆垛方式 ABCABC.. ABABAB.. ABABAB..

结构间隙正四面体正八面体四面体扁八面体四面体正八面体

(个数) 8 4 12 6 12 6

(r B/r A) 0.225 0.414 0.29 0.15 0.225 0.414

配位数(CN):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致密度(K):晶体结构中原子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K=nv/V。

间隙半径(r B):间隙中所能容纳的最大圆球半径。

2 离子晶体的结构

(1)鲍林第一规则(负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在离子晶体中,正离子周围形成一个负离子配位多面体,正负离子间的平衡距离取决于正负离子半径之和,正离子的配位数取决于正负离子的半径比。

(2)鲍林第二规则(电价规则含义):一个负离子必定同时被一定数量的负离子配位多面体所共有。

(3)鲍林第三规则(棱与面规则):在配位结构中,共用棱特别是共用面的存在,会降低这个结构的稳定性。

3 共价键晶体的结构

(1)饱和性:一个原子的共价键数为8-N。

(2)方向性:各键之间有确定的方位

(配位数小,结构稳定)

三多晶型性

元素的晶体结构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转变的性质。

四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

(1)温度与应力

(2)结合键的影响

(3)配位数的影响(高配位结构向低配位结构转变时,体积膨胀,原子半径减小减缓体积变化。

(4)核外电子分布的影响(一周期内,随核外电子数增加至填满,原子半径减小至一最小值。

第三节原子的不规则排列

原子的不规则排列产生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在材料组织控制(如扩散、相变)和性能控制(如材料强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晶体缺陷:实际晶体中与理想点阵结构发生偏差的区域。

(晶体缺陷可分为以下三类。)

点缺陷: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尺寸都很小的缺陷。如空位、间隙原子、异类原子等。

线缺陷:在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而另一个方向上尺寸较大的缺陷。主要是位错。

面缺陷:在一个方向上尺寸很小,在另外两个方向上尺寸较大的缺陷。如晶界、相界、表面等。

一点缺陷

1 点缺陷的类型图1-31

(1)空位:

肖脱基空位-离位原子进入其它空位或迁移至晶界或表面。

弗兰克尔空位-离位原子进入晶体间隙。

(2)间隙原子:位于晶体点阵间隙的原子。

(3)置换原子:位于晶体点阵位置的异类原子。

2 点缺陷的平衡浓度

(1)点缺陷是热力学平衡的缺陷-在一定温度下,晶体中总是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点缺陷(空位),这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具有平衡点缺陷的晶体比理想晶体在热力学上更为稳定。(原因:晶体中形成点缺陷时,体系内能的增加将使自由能升高,但体系熵值也增加了,这一因素又使自由能降低。其结果是在G-n曲线上出现了最低值,对应的n值即为平衡空位数。)(2)点缺陷的平衡浓度

C=Aexp(-?Ev/kT)

3 点缺陷的产生及其运动

(1)点缺陷的产生

平衡点缺陷:热振动中的能力起伏。

过饱和点缺陷:外来作用,如高温淬火、辐照、冷加工等。

(2)点缺陷的运动

(迁移、复合-浓度降低;聚集-浓度升高-塌陷)

4 点缺陷与材料行为

(1)结构变化:晶格畸变(如空位引起晶格收缩,间隙原子引起晶格膨胀,置换原子可引起收缩或膨胀。)

(2)性能变化:物理性能(如电阻率增大,密度减小。)

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提高。)

二线缺陷(位错)

位错: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若干列原子有规律的错排。

意义:(对材料的力学行为如塑性变形、强度、断裂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材料的扩散、相变过程有较大影响。)

位错的提出:1926年,弗兰克尔发现理论晶体模型刚性切变强度与与实测临界切应力的巨大差异(2~4个数量级)。

1934年,泰勒、波朗依、奥罗万几乎同时提出位错的概念。

1939年,柏格斯提出用柏氏矢量表征位错。

1947年,柯垂耳提出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

1950年,弗兰克和瑞德同时提出位错增殖机制。

之后,用TEM直接观察到了晶体中的位错。

1 位错的基本类型

(1)刃型位错

模型:滑移面/半原子面/位错线(位错线┻晶体滑移方向,位错线┻位错运动

方向,晶体滑移方向//位错运动方向。)

分类:正刃型位错(┻);负刃型位错(┳)。

(2)螺型位错

模型:滑移面/位错线。(位错线//晶体滑移方向,位错线┻位错运动方向,晶

体滑移方向┻位错运动方向。)

分类:左螺型位错;右螺型位错。

(3)混合位错

模型:滑移面/位错线。

2 位错的性质

(1)形状:不一定是直线,位错及其畸变区是一条管道。

(2)是已滑移区和未滑移区的边界。

(3)不能中断于晶体内部。可在表面露头,或终止于晶界和相界,或与其它位错相交,或自行封闭成环。

3 柏氏矢量

(1)确定方法 (避开严重畸变区)

a 在位错周围沿着点阵结点形成封闭回路。

b 在理想晶体中按同样顺序作同样大小的回路。

c 在理想晶体中从终点到起点的矢量即为――。

(2)柏氏矢量的物理意义

a 代表位错,并表示其特征(强度、畸变量)。

b 表示晶体滑移的方向和大小。

c 柏氏矢量的守恒性(唯一性):一条位错线具有唯一的柏氏矢量。

d 判断位错的类型。

(3)柏氏矢量的表示方法

a 表示: b=a/n[uvw] (可以用矢量加法进行运算)。

b 求模:/b/=a/n[u2+v2+w2]1/2。

4 位错密度

(1)表示方法:ρ=K/V

ρ=n/A

(2)晶体强度与位错密度的关系(τ-ρ图)。

(3)位错观察:浸蚀法、电境法。

5 位错的运动

(1)位错的易动性。

(2)位错运动的方式

a 滑移:位错沿着滑移面的移动。

刃型位错的滑移:具有唯一的滑移面

螺型位错的滑移:具有多个滑移面。

位错环的滑移:注重柏氏矢量的应用。

b 攀移:刃型位错在垂直于滑移面方向上的运动。

机制:原子面下端原子的扩散――位错随半原子面的上下移动而上下运动。

分类:正攀移(原子面上移、空位加入)/负攀移(原子面下移、原子加入)。

应力的作用:(半原子面侧)压应力有利于正攀移,拉应力有利于负攀移。

(3)作用在位错上的力(单位距离上)

滑移:f=τb;

攀移:f=σb。

6 位错的应变能与线张力

(1)单位长度位错的应变能:W=αGb2。

(α=0.5~1.0, 螺位错取下限,刃位错取上限。)

(2)位错是不平衡的缺陷。

(商增不能抵销应变能的增加。)

(3)位错的线张力:T=αGb2。

(4)保持位错弯曲所需的切应力:τ=Gb/2r。

7 位错的应力场及其与其它缺陷的作用

(1)应力场

螺位错:τ=Gb/2πr。(只有切应力分量。)

刃位错:表达式(式1-9)

晶体中:滑移面以上受压应力,滑移面以下受拉应力。

滑移面:只有切应力。

(2)位错与位错的交互作用

f=τb ,f=-σb (刃位错)。

同号相互排斥,异号相互吸引。(达到能量最低状态。)

(3)位错与溶质原子的相互作用

间隙原子聚集于位错中心,使体系处于低能态。

柯氏气团:溶质原子在位错线附近偏聚的现象。

(4)位错与空位的交互作用

导致位错攀移。

8 位错的增殖、塞积与交割

(1)位错的增殖:F-R源。

(2)位错的塞积

分布:逐步分散。

位错受力:切应力作用在位错上的力、位错间的排斥力、障碍物的阻力。

(3)位错的交割

位错交割后结果:按照对方位错柏氏矢量(变化方向和大小)。

割阶:位错交割后的台阶不位于它原来的滑移面上。

扭折:――――――――位于―――――――――。

对性能影响:增加位错长度,产生固定割阶。

9 位错反应

(1)位错反应:位错的分解与合并。

(2)反应条件

几何条件:∑b前=∑b后;反应前后位错的柏氏矢量之和相等。

能量条件:∑b2前>∑b2后; 反应后位错的总能量小于反应前位错的总能量。

10 实际晶体中的位错

(1)全位错:通常把柏氏矢量等于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全位错或单位位错。

(实际晶体中的典型全位错如表1-7所示)

(2)不全位错: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

(实际晶体中的典型不全位错如表1-7所示)

(3)肖克莱和弗兰克不全位错。

肖克莱不全位错的形成:原子运动导致局部错排,错排区与完整晶格区的边界线即为肖克莱不全位错。(结合位错反应理解。可为刃型、螺型或混合型位错。)弗兰克不全位错的形成:在完整晶体中局部抽出或插入一层原子所形成。(只能攀移,不能滑移。)

(4)堆垛层错与扩展位错

堆垛层错:晶体中原子堆垛次序中出现的层状错排。

扩展位错:一对不全位错及中间夹的层错称之。

三面缺陷

面缺陷主要包括晶界、相界和表面,它们对材料的力学和物理化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1 晶界

(1)晶界:两个空间位向不同的相邻晶粒之间的界面。

(2)分类

大角度晶界:晶粒位向差大于10度的晶界。其结构为几个原子范围

内的原子的混乱排列,可视为一个过渡区。

小角度晶界:晶粒位向差小于10度的晶界。其结构为位错列,又分

为对称倾侧晶界和扭转晶界。

亚晶界:位向差小于1度的亚晶粒之间的边界。为位错结构。

孪晶界:两块相邻孪晶的共晶面。分为共格孪晶界和非共格孪晶界。

2 相界

(1)相界:相邻两个相之间的界面。

(2)分类:共格、半共格和非共格相界。

3 表面

(1)表面吸附:外来原子或气体分子在表面上富集的现象。

(2)分类

物理吸附:由分子键力引起,无选择性,吸附热小,结合力小。

化学吸附:由化学键力引起,有选择性,吸附热大,结合力大。

4 界面特性

(1)界面能会引起界面吸附。

(2)界面上原子扩散速度较快。

(3)对位错运动有阻碍作用。

(4)易被氧化和腐蚀。

(5)原子的混乱排列利于固态相变的形核。

第二章固体中的相结构

合金与相

1 合金

(1)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物质。(如一元、二元、三元合金〕

(3)合金系:给定合金以不同的比例而合成的一系列不同成分合金的总称。

2 相

(1)相:材料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的组成部分。(如单相、两相、多相合金。)(2)相的分类

固溶体:晶体结构与其某一组元相同的相。含溶剂和溶质。

中间相(金属化合物):组成原子有固定比例,其结构与组成组元均不相同的相。

第一节固溶体

按溶质原子位置不同,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按固溶度不同,可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

按溶质原子分布不同,可分为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

1 置换固溶体

(1)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晶格点阵位置的固溶体。

(2)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

a 原子尺寸因素

原子尺寸差越小,越易形成置换固溶体,且溶解度越大。

△r=(r A-r B)/r A

当△r<15%时,有利于大量互溶。

b 晶体结构因素

结构相同,溶解度大,有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c 电负性因素

电负性差越小,越易形成固溶体,溶解度越大。

d 电子浓度因素

电子浓度e/a越大,溶解度越小。e/a有一极限值,与溶剂晶体结构有关。一价面心立方金属为1.36,一价体心立方金属为1.48。

(上述四个因素并非相互独立,其统一的理论的是金属与合金的电子理论。)

2 间隙固溶体

(1)影响因素:原子半径和溶剂结构。

(2)溶解度:一般都很小,只能形成有限固溶体。

3 固溶体的结构

(1)晶格畸变。

(2)偏聚与有序:完全无序、偏聚、部分有序、完全有序。

4 固溶体的性能

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高于纯组元,塑性则较低。

(1)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而引起的强化效应。

(2)柯氏气团

(3)有序强化

第二节金属间化合物

中间相是由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类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也称为金属间化合物。

1 正常价化合物

(1)形成:电负性差起主要作用,符合原子价规则。

(2)键型:随电负性差的减小,分别形成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3)组成:AB或AB2。

2 电子化合物(电子相)

(1)形成:电子浓度起主要作用,不符合原子价规则。

(2)键型:金属键(金属-金属)。

(3)组成:电子浓度对应晶体结构,可用化学式表示,可形成以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

3 间隙化合物

(1)形成:尺寸因素起主要作用。

(2)结构

简单间隙化合物(间隙相):金属原子呈现新结构,非金属原子位于其间隙,结

构简单。

复杂间隙化合物:主要是铁、钴、铬、锰的化合物,结构复杂。

(3)组成:可用化学式表示,可形成固溶体,复杂间隙化合物的金属元素可被置换。

4 拓扑密堆相

(1)形成:由大小原子的适当配合而形成的高密排结构。

(2)组成:AB2。

5 金属化合物的特性

(1)力学性能:高硬度、高硬度、低塑性。

(2)物化性能:具有电学、磁学、声学性质等,可用于半导体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储氢材料等。

第三节陶瓷晶体相

1 陶瓷材料简介

(1)分类:结构陶瓷(利用其力学性能):强度(叶片、活塞)、韧性(切削刀具)、硬度(研磨材料)。

功能陶瓷(利用其物理性能)

精细功能陶瓷:导电、气敏、湿敏、生物、超导陶瓷等。

功能转换陶瓷:压电、光电、热电、磁光、声光陶瓷等。

结合键:离子键、共价键。

硅酸盐陶瓷:主要是离子键结合,含一定比例的共价键。可用分子式表示

其组成。

2 硅酸盐陶瓷的结构特点与分类

(1)结构特点

a 结合键与结构:主要是离子键结合,含一定比例的共价键。硅位于氧四面体

的间隙。

b 每个氧最多被两个多面体共有。氧在两个四面体之间充当桥梁作用,称为氧

桥。

(2)结构分类

a 含有限Si-O团的硅酸盐,包括含孤立Si-O团和含成对或环状Si-O团两类。

b 链状硅酸盐:Si-O团共顶连接成一维结构,又含单链和双链两类。

c 层状硅酸盐:Si-O团底面共顶连接成二维结构。

d 骨架状硅酸盐:Si-O团共顶连接成三维结构。

第四节分子相

1 基本概念

(1)高分子化合物:由一种或多种化合物聚合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又称聚合物或高聚物。

(2)分类

按相对分子质量:分为低分子聚合物(<5000)和高分子聚合物(>5000)。

按组成物质:分为有机聚合物和无机聚合物。

2 化学组成

(以氯乙烯聚合成聚氯乙烯为例)

(1)单体:组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

(2)链节:组成大分子的结构单元。

(3)聚合度n:大分子链中链节的重复次数。

3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1)加聚反应

a 概念:由一种或多种单体相互加成而连接成聚合物的反应。(其产物为聚合物)

b 组成:与单体相同。反应过程中没有副产物。

c 分类

均聚反应:由一种单体参与的加聚反应。

共聚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与的加聚反应。

(2)缩聚反应

a 概念:由一种或多种单体相互混合而连接成聚合物,同时析出某种低分子化

合物的反应。

b 分类

均缩聚反应:由一种单体参加的缩聚反应。

共缩聚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缩聚反应。

4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

(1)按性能与用途:塑料、橡胶、纤维、胶黏剂、涂料等。

(2)按生成反应类型:加聚物、缩聚物。

(3)按物质的热行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5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

(1)高分子链结构(链内结构,分子内结构)

a 化学组成

b 单体的连接方式

均聚物中单体的连接方式:头-尾连接、头-头或尾-尾相连、无轨连接。

共聚物中单体的连接方式:

无轨共聚:ABBABBABA

交替共聚:ABABABAB

嵌段共聚:AAAABBAAAABB

接枝共聚:AAAAAAAAAAA

B B

B B

B B

c 高分子链的构型(按取代基的位置与排列规律)

全同立构:取代基R全部处于主链一侧。

间同立构:取代基R相间分布在主链两侧。

无轨立构;取代基R在主链两侧不规则分布。

d 高分子链的几何形状:线型、支化型、体型。

(2)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链间结构、分子间结构)

无定形结构、部分结晶结构、结晶型结构(示意图)

6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1)易呈非晶态。

(2)弹性模量和强度低。

(3)容易老化。

(4)密度小。

(5)化学稳定性好。

第五节玻璃相

1 结构:长程无序、短程有序

(1)连续无轨网络模型。

(2)无规密堆模型。

(3)无轨则线团模型。

2 性能

(1)各向同性。

(2)无固定熔点。

(3)高强度、高耐蚀性、高导磁率(金属)。

第三章凝固与结晶

凝固: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若凝固后的物质为晶体,则称之为结晶。

凝固过程影响后续工艺性能、使用性能和寿命。

凝固是相变过程,可为其它相变的研究提供基础。

第一节材料结晶的基本规律

1 液态材料的结构

结构:长程有序而短程有序。

特点(与固态相比):原子间距较大、原子配位数较小、原子排列较混乱。

2 过冷现象

(1)过冷:液态材料在理论结晶温度以下仍保持液态的现象。(见热分析实验图)(2)过冷度:液体材料的理论结晶温度(Tm) 与其实际温度之差。

△T=Tm-T (见冷却曲线)

注:过冷是凝固的必要条件(凝固过程总是在一定的过冷度下进行)。

3 结晶过程

(1)结晶的基本过程:形核-长大。(见示意图)

(2)描述结晶进程的两个参数

形核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液体中形成的晶核数量。用N表示。

长大速度:晶核生长过程中,液固界面在垂直界面方向上单位时间内迁移的距

离。用G表示。

第二节材料结晶的基本条件

1 热力学条件

(1)G-T曲线(图3-4)

a 是下降曲线:由G-T函数的一次导数(负)确定。

dG/dT=-S

b 是上凸曲线:由二次导数(负)确定。

d2G/d2T=-C p/T

c 液相曲线斜率大于固相:由一次导数大小确定。

二曲线相交于一点,即材料的熔点。

(2)热力学条件

△Gv=-L m△T/T m

a △T>0, △Gv<0-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之一)。

b △T越大, △Gv越小-过冷度越大,越有利于结晶。

c △Gv的绝对值为凝固过程的驱动力。

2 结构条件

结构起伏(相起伏):液态材料中出现的短程有序原子集团的时隐时现现象。是结晶的必要条件(之二)。

第三节晶核的形成

均匀形核:新相晶核在遍及母相的整个体积内无轨则均匀形成。

非均匀形核:新相晶核依附于其它物质择优形成。

1 均匀形核

(1)晶胚形成时的能量变化

△G=V△Gv+σS

=(4/3)πr3△Gv+4πr2σ (图3-8)

〔2〕临界晶核

d△G/dr=0

r k=-2σ/△Gv

临界晶核:半径为r k的晶胚。

(3〕临界过冷度

r k=-2σTm/Lm△T

临界过冷度:形成临界晶核时的过冷度。△T k.

△T≥△T k是结晶的必要条件。

(4)形核功与能量起伏

△G k=S kσ/3

临界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需额外对形核所做的功。

能量起伏:系统中微小区域的能量偏离平均能量水平而高低不一的现象。(是结晶的必要条件之三)。

(5)形核率与过冷度的关系

WORD文档排版笔记A

WORD2000的版面设计样文实习步骤及方法: 1.6.1 版面设计纸型大小: (1)、建立一个新的文档。 (2)、菜单栏[文件],[页面设置]。 (3)、[页边距](上:2.5CM;下:1.6CM;左:2.5CM;右: 1.5CM;页眉、页脚为0CM)。 (4)、[纸型]选择(16开)。 (5)、[文档网格],[字体设置],选择(宋体、常规、小四)。(6)、最后[确定]。 1.6.2 纸型设计完毕后,记住一定要多回车。 (回车完毕后,才可以打字) 1.6.3 页眉的制作方法: (1)、选定所需要制作页眉的文字。 (2)、菜单栏[格式],[边框和底纹]。 (3)、[边框]选择(方框);[线型](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应用范围]选择(段落);上、左、右线条不要。 (4)、最后点击[确定]。 1.6.4 文件头的制作方法: (1)、选定所需要制作文件头的文字。 (2)、在工具栏中有个[字号]选择最大(72号);[B](加粗);[字体缩放] 选择(33%);右对齐;[字体颜色] 选择(红色)。 1.6.5 图片的插入方法: (1)、所需的图片在微软画笔中制作完毕后。 (2)、选定制作好的图片,鼠标点击菜单栏[编辑],[复制]。 (3)、回到WORD文档中,在所需粘贴图片的位置,点击,粘贴 。(4)、对粘贴过来的图片,右击,[设置对象格式],[版式],[四周型]。 (5)、最后根据需要,对图片进行大小调整。

1.6.6 首字下沉制作方法: (1)、选定所需首字下沉的文字。 (2)、菜单栏[格式],[首字下沉]。 (3)、选择[下沉](其它默认,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1.6.7 字符背景制作方法: (1)、选定所需制作背景颜色的文字或段落。 (2)、菜单栏[格式],[边框和底纹]。 (3)、[底纹],[颜色](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应用范围]选择(段落)。 1.6.8 字符缩放制作方法: (1)、选定所需缩放的文字。 (2)、菜单栏[格式],[段落]。 (3)、[左](缩进2个字符);[右](缩进2个字符);[段前、段后](各缩进1个行)。 1.6.9 段落分栏制作方法: (1)、选定所需分栏的文字。 (2)、菜单栏[格式],[分栏]。 (3)、选择(分二栏),分隔线勾勾上。

word格式详细笔记

1、设置页码从任意页开始算起 (1)分开目录与正文 不管你的目录有多少页,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你的目录与正文分开(作用就如同将目录与正文分别存为两个文件一样,可以分别进行不同的操作),操作是将光标定位到正文第一个字之前,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分隔符”命令,进入后在“分隔符”窗口下部“分节符类型”选项栏中点选“下一页”,确定后退出。这时文档就分为目录与正文两节。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分别设置不同的格式了。 (2)分别设置 首先分别将光标定位在目录与正文所在页,再分别使用“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进入后在“页面设置”窗口选择“版式”选项页,在该页下部“应用于”下拉选项框中选择“本节”,确定后退出(通常插入分节符后该处系统默认为本节,为保操作无误最好用此步骤分别确认一下)。 由于目录与正文唯一的页面区别就在于有没有页码,所以只要对页码格式进行设置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对其它格式进行设置。首先删除目录的页码(如果原来就没有可以不用进行该步),接着将光标定位在正文所在页,使用 “视图”菜单中的“页眉与页脚”命令,进入后在“页眉与页脚”对话框中点击“链接到前一个”按钮(工具栏中第九个按钮)取消链接,再点选“设置页码格式”按钮(第四个按钮)进入后,在“页码格式”对话框下部“页码编排”选项栏中勾选“起始页码”,并根据你的要求在“起始页码”后的空白框中选择正文第一页的页码,本例中是1,确定后退出。 这样就完成了目录与正文页码的设置,使用分隔符可以将文档分成若干个部份分别进行设置,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你可以试试不同的设置操作 第二种:1.从插入页码的前一页,(从最前面插入)插入——分隔符——下一页——确定; 2.视图——页眉页脚; 3.找到要插入页码的那一页的页脚——插入点放到页脚——页眉页脚工具栏——链接到前一个(取消选中); 4.插入——页码——确定。 2、word有的字或公示显示不完整 这是因为您的Word文档的行距设置得太小了,导致行的距离比文字字号的高度还小,因此,就显示不完整了,解决的办法如下。选中显示不完全的文字对象,然后如下图一样,执行菜单操作“格式”→“段落”。 弹出的对话框 行的高度就比文字的高度小,因此,文字就显示不完整了。

康奈尔大学做笔记的方法及多种笔记方法中文简体

右栏:课堂的笔记(标出重点;轮廓做好) 左栏:总结(用大括号括着右边的内容);为了结合要点所提出的问题;总结的图表 下面:关键词(重要的点,用一种颜色的笔写TOP);自己的感想和经验(BOTTOM) 只记载一页,空白一页; 一章过后或几章过后,空白一页画一个各个概念间关系图表,然后以后看图表,关键词,笔记的方式来复习 一、5R笔记法 5R笔记法,又叫做康乃笔记法,是用产生这种笔记法的大学校名命名的。这一方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5R笔记法应是最佳首选。这种方法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大右小两部分,左侧为主栏,右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2.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3.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4.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5.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这种做笔记的方法初用时,可以以一科为例进行训练。在这一科不断熟练的基础上,然后再用于其他科目。 二、符号记录法 符号记录法就是在课本、参考书原文的旁边加上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黑点、圆圈、曲线、箭头、红线、蓝线、三角、方框、着重号、惊叹号、问号等等,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或提出质疑。什幺符号代表什幺意思,你可以自己掌握,但最好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自学笔记和预习笔记。在操作时你应注意以下一些准则: 1.读完后再做记号。在你还没有把整个段落或有标题的部分读完并停下来思考之前,不要在课本上做记号。在阅读的时候,你要分清作者是在讲一个新的概念,还是只是用不同的词语说明同样的概念,你只有等读完这一段落或部分以后,才能回过头来看出那些重复的内容。这样做可使你不至于抓住那些一眼看上去仿佛很重要的东西。 2.要非常善于选择。你不要一下子在很多项目下划线或草草写上许多项目,这样会使记忆负担过重,并迫使你同一时刻从几个方面来思考问题,也加重你的思维负担。你要少做些记号,但也不要少得使你在复习时又只好将整页内容通读一遍。 3.用自己的话。页边空白处简短的笔记应该用你自己的话来写,这是因为自己的话代表你自己的思想,以后这些话会成为这一页所述概念的一些有力的提示。 4.简洁。在一些虽简短但是有意义的短语下划线,而不要在完整的句子下面划线, 页边空白处的笔记要简明扼要。它们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你背诵和复习的时候用起来更可得心应手。

(完整word)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大全,推荐文档

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大全 读书笔记一般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编提纲,就是用自己的语句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段落大意简明扼要地写下来。记这种笔记,能帮助读者理解并记住原文的主要内容,培养概括能力。一种是写体会,就是要把我们从书中获得的启发和感想写下来。记这样的笔记,能帮助我们领会书中的思想内容,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语文水平。一种是摘录好句子,就是要我们在读时,把书上一些含义深刻、描写精彩的句子或片断,抄在自己的本子上。这种笔记能帮助我们积累词汇,丰富句式,增强表达能力。 ●读书笔记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写作: 1、摘要笔记 是读书时把一些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抄录下来。 2、提纲笔记 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书的论点或主要依据,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 3、提要笔记 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是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十分扼要地写出全书的内容。 4、心得笔记 是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读书笔记并不等于读后感,贴这个出来是为了让大家在完成作业时有灵活性! ●读书笔记的指导 “读书不做笔记,犹如雨点落入大海,无踪无迹。” 做读书笔记虽然费点时间,但是好处颇多: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领会和记忆读过的书的内容;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勤做读书笔记可以丰富知识,积累资料,便于经常复习,温故知新;勤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法则一:树立榜样,加强意识。 1、伟人的榜样。 2、教师的榜样。要培养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勤做读书笔记。如:在教学工作中,我总是陪同学生一道预习课文,即在读书过程中,先不做笔记,专心地看,遇到精彩处,有感悟处,疑问处,在书上画画写采用批注式笔记,即在正文的空白处用简短的文字做扼要的提示批注,并在正文中做上各种各样的记号(如:重点词用“△△△”,好句子用“”,中心句用“~~”,文章的段落划分用“//”等),把自己在书中做的笔记给学生展示。要求学生要爱惜书,在书中做笔记要清楚整齐,不要把书弄得很脏,不要涂划得连原文都看不清楚了。符号不能作得过多,如果整页整页都围上圈,划上线,全都成了重点,

Word笔记.知识点

第七节Word(1) 一、Word:处理文字/图形/表格的一个应用软件 打开word软件有以下四种方法 1找到该图标右击——打开 2找到该图标双击 3找到该图标——回车 4开始—程序—office—word(右击也可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二、工作界面 1、标题栏(左上角显示程序的名称和当前打开的文档的名称右上角——还原——最小化——关闭) 关闭Word窗口的几种方式: <1>、双击标题栏左上角“W” <2>、单击标题栏左上角“W”点击“关闭” <3>、单击标题栏右上角关闭按钮。 <4>、点击菜单“文件”选择“退出” (1)当你最小化当前窗口时,并不代表系统不工作了,而是转入后台工作了(2)当最大化窗口时,双击标题栏可还原 2、菜单栏:提供直观的命令操作,它包括了Word 2003绝大部分命令 工具栏:可显示、可移动、可隐藏(包括: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绘图工具栏等) (1)视图—工具栏——显示/隐藏 (2)在已显示工具栏上右击 3、状态栏:用于显示光标所在行、列和页的信息 4、任务栏:对多个窗口之间进行相切换 5、段落标记的显示与隐藏 (1)视图—段落标记 (2)工具—选项—视图—段落标记 6、视图方式: (1)普通视图:同时不显示图片(嵌入型除外)和垂直标尺 (2)Web板式视图不显示垂直标尺,但现显示图片 (3)页面视图:和输出的方式一样(打印时跟窗口显示一样) (4)大冈视图:既不显示垂直标尺,水平标尺,以及图片 (5)阅读版式视图:只是起一个阅读的作用(可以分屏显示,显示两页内容)7、插入—符号(一次可以插入多个) 插入——特殊符号(一次只能插入一个或一组) 8、标尺:利用标尺可以调整页面大小(标尺分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水平标尺用

word学习笔记

一、格式刷。 1、双击格式刷工具,能够连续多次刷同一种格式。再次点击格式刷取消。 二、WORD中旋转文字。 1、选中文字,在“格式”工具栏“字体”框中的字体名称前添加“@”,回车即可(只能左转900)。必要时,选中文字,右键--文字方向。 2、把文字转化为图片(例如在EXCEL中处理,常用)。 (1)在EXCEL中单元格内输入需要旋转的文字; (2)选定此单元格,按住SHIFT,鼠标选中编辑菜单的复制图片,在另外单元格粘贴,旋转至你需要的角度; (3)在工具--选项--视图内去掉网格线前的对号; (4)复制旋转好的单元格,粘贴至WORD即可。 3、把文字转化为艺术字。 点击艺术字工具栏的“文字环绕”按钮,单击“衬于文字下方”选项,艺术字的四周将会出现一个绿色手柄和一个黄色手柄。拖动绿色手柄,可朝任何方向自由旋转艺术字;拖动黄色手柄,可调整艺术字的倾斜角度和尺寸大小。 三、如何在word中输入分数 我们教师在编辑数学试卷时,常常需要输入分数,但很多老师不知道如何在Word中输入分数,给编写试卷带来很多麻烦。这里介绍两种实现方法:一种是用 Word本身提供的的EQ域。这种方法容易操作,但对大量的分数输入来讲太费事。另一种是利用EnterFraction宏命令在文档中方便地插入分数,大大简化了分数的编辑工作。下面将两种方法介绍给大家,愿与同行交流学习。 方法一:利用域命令。 1、把光标移到须要输入分数的地方,选择word菜单“插入”→“域”。 2、在出现的窗口中选“域名”窗格中的“Eq”项,单击“域代码”按钮,在右边会出现“域代码”对话框。 3、单击在窗口下方出现的“选项”按钮,出现“域选项”窗口,在“开关”列表中双击 “\\f(,)”项,在“域代码”对话框中就会自动添加这个用于创建分数的域代码。 4、在“\\f(,)”代码的括号中分别在逗号的前面输入分数的分子后面输入分数的分母。 5、单击“确定”按钮返回word的编辑界面,这时分数就出现在文章中。 方法二:创建编辑公式(不建议普通老师使用) 1.创建一个对话窗口 单击“工具”*“宏”*“Visual Basic 编辑器”,启动Visual Basic 编辑器。单击其菜单栏上的命令“插入”*“添加用户窗体”,添加一个空白用户窗体,在窗体上添加两个标签(Label)、两个文本编辑(TextBox)和两个命令按钮(CommandButton)控件,按下表修改它们的属性。 组件属性值 userform (命名) frmEnterFraction Caption 输入分数 TextBox1 (命名) tbNumerator Caption 分子表达式: TextBox2 (命名) tbDenominator Caption 分母表达式:

读书笔记 Word 文档

《管理者的口才艺术》读书笔记 口才训练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成功,约有15%取决于专业知识,85%取决于沟通能力——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一个管理者如果善于言辞,就能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有趣而且有序,就能赢得下属的尊重和信赖,就能凝聚团队意识,提升团队的效能。 在《管理者的口才与演讲艺术》一书中,作者陈墨分九个章节,详细阐述了一个具有优秀口才的管理者所要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善于言辞的管理者。通读全文,我印象最深的还数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一语中的”的说话术。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说话者的语言是否准确、周密,直接影响说话者主旨的鲜明性和说话的条理性。理清思路,围绕这个中心有条理地逐次展开会话,言简意赅,以朋友的口吻与下属说话,掌握好说话的时机,只有管理者懂得说,下属才会听。因为这一方面正是我欠缺的,每天上班前一天我都会将早会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写在小本上,根据内容提炼,使自己的语言能够准确、精炼、有说服力。 二是学会巧妙地赞美他人。善于发现别人身上存在的微不足道的优点,并且会努力去满足他人的这种乐于收到赞美的心理需求。不会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因人而异、情真意切、合乎时宜地去赞美他人,会得到更多的认可与号召力。

年前外请积水潭医生来我院做手术,我找来配台护士说:“因为你们很能干,对骨科手术配合也轻车熟路了,希望你们能帮助我配合好今天的手术”。仅仅两句话俩护士很认真、很高兴的配合了本不属于他们班次内的手术。 三是给批评加上“善意”的外衣。人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改正错误中成长,所以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是正常的。在批评下属时,会采取先扬后抑的方式。从赞扬其优点开始,然后再提出忠告批评,就像手术前用麻醉药一样,能把病人的痛苦程度降到最低,这样才能严格执行制度,使下属配合工作。此方法运用到批评中收到很好效果。 四是巧妙的运用“当众批评”当众批评的举动,,不仅可以警示当事人,还可以敲山震虎。选对“受批”人切忌选取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陷入悲观情绪或者过于敏感的人。批评自己下属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时候也会遇到必须斥责其他科室人员的情况。虽然会越权,但有时也能解决问题。面对多科室的协作,每个科室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问题。 骨科、妇产科同时手术,手术医生都在刷手,正好发现骨科医生刘鹏飞刷手没按流程做。抓住机会说:“怎么回事,没学过刷手术吗?主任没教你吗?感染了,算你的还是算我的?”正好妇产科主任和手术大夫也在,妇产科医生操作相当不规范,我想主任应该会想一想吧。

康奈尔笔记案例及模板R笔记法模板

康奈尔笔记 5R笔记法,又叫做康乃笔记法,是用产生这种笔记法的大学校名命名的。这一方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5R笔记法应是最佳首选。这种方法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大右小两部分,左侧为主栏,右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2.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3.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4.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5.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这种做笔记的方法初用时,可以以一科为例进行训练。在这一科不断熟练的基础上,然后再用于其他科目。 一、符号记录法 符号记录法就是在课本、参考书原文的旁边加上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黑点、圆圈、曲线、箭头、红线、蓝线、三角、方框、着重号、惊叹号、问号等等,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或提出质疑。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你可以自己掌握,但最好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自学笔记和预习笔记。在操作时你应注意以下一些准则: 1.读完后再做记号。在你还没有把整个段落或有标题的部分读完并停下来思考之前,不要在课本上做记号。在阅读的时候,你要分清作者是在讲一个新的概念,还是只是用不同的词语说明同样的概念,你只有等读完这一段落或部分以后,才能回过头来看出那些重复的内容。这样做可使你不至于抓住那些一眼看上去仿佛很重要的东西。 2.要非常善于选择。你不要一下子在很多项目下划线或草草写上许多项目,这样会使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 理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1、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 信息时代的教育 创新型、能力本位型; 凡是能提供学习环境、资源的地方; 辅助地位,知识的指导组织者 灵活便捷的个性 化教学, 混合教学 传统教育 知识型、学科本位型 以学校、教室为中心 主体地位,知识的传输者 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教学, 说 ①教育目标: ②教学环境: ③教师地位: ④教学方式: 教性讲授 ⑤教学手段: 段 ⑥教学内容: ⑦教学资源: ⑧教学评价: ⑨教育制度: 2、 AECT 的定义: 概念:教育技术是为了 促进学习 (一个目标) ,对有关的 计、开发、运用、管理 和评价(五个领域)的 理论 与实践 启示: 1、理论与实践并重 2、 教育技术的核心方法是系统方法 3、与学习相关的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对象 4、学习资源是改善、优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条件 3、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 现代教育理论 的指导下,充分而有效地 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 ,通 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创新性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来实现教与学优化的理 论与实践 。 “现代”的体现:★更多的注重、探讨与现代科技有关的课题;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成果作为传 播教育信息的媒体 ★吸收科学的和现代的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科学化、系统化 4、 信息化教育定义: 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 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信息素养 包括 信息意识 、 信息知识 、 信息能力 、 信息道德 等。 5、 现代教育技术: 20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我国使用; 研究对象是运用了先进技术的教学过程(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卫 星广播、虚拟 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 。 关注的主要是与先进技术相关的学习资源。 6、 视觉教育发展阶段(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30 年代) 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概念:美国 1906 年 《视觉教育》 1910 年,美国出版了第一本教学影片记录 7、 从视听教育到视听传播阶段( 20世纪 30年代至 20世纪 50年代) 1946 年,拉森制定研究生教学计划,首次开设视听教育课程,培养视听教育方面的的专 门人才。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依靠粉笔, 黑板等传统教学手 根据教育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以书本、电子课件、网络学习资源为主 多元化 评价方式 泛在学习、社会化学习、终身学习 1994” 很少改变 以书本为主 评价方式单一 学 校教学,仅针对在校学生 过程和资源 (两大对象)进行 设 两种性质)。

word课程笔记

WORD课程介绍 Microsoft Office Word是微软公司的一个文字处理器应用程序。 它给用户提供了用于创建专业而优雅的文档工具,帮助用户节省时间,并得到优雅美观的结果。一直以来,Microsoft Office Word 都是最流行的文字处理程序。 Word提供了许多易于使用的文档创建工具,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创建复杂的文档使用。哪怕只使用 Word 应用操作文本的格式化或图片处理,也可以使简单的文档变得比只使用纯文本更具吸引力。 课程会涉及大部分word知识点和一些常用的技术,比如一些文字段落的常规操作,还有文字格式、表格处理、图形页面设置等等方面的知识。当你掌握了这些技术,对你未来的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学习Word。 第一章、W ORD简单应用及界面说明 (1)界面介绍

1.开始菜单界面: 新建文件、打开文件、保存文件,另存为,这是对文件最基本的操作。下部分界面可以对文档进行打印、 发送邮箱等操作。右边界面可以对打开最近使用的文档。 打开文件注意: Word的文档格式从旧版本的doc格式变成了docx格式,如果你没有按装Office2007或以上的版本,也没有装文件兼容包的话,是打不开别人发的这种docx文档的,所以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把你编辑的文档,转换成97-2003的文档,这样别人就可以打开了。 2.选项按钮: 显示/隐藏编辑标记

word选项相当于Word的后台设置。这里的后台设置有很多标签,不同的标签下面有相应的设置。 教大家一个小技巧,点击选项中显示选项,我们可以取消页面边距的空白,在这里有一个在页面视图中显示页面间空白。我们看Word中,如果这个地方勾选的话,我取消勾选了,这个上面的页边距就不会显示了。并且这个后台的设置会影响到你整个Word,比如我新建一个文档。同样的是没有页边距空白的显示的。

word笔记整理

上面的图片是WORD里的截图恩关于上图片后面文件两个字的排版是这样的右键单击菜单——绘图——自选图形——文本框——点击文本框——在此处创建图形框外面点击就行了再是在框内打字要调整位子的时候当鼠标变成十指行就可以挪动 CTRL+d 字体设置 Alt+o,再输入p 段落设置 WORD里查看字数在工具——字数统计 关于WORD 符号CTRL+问号键就有符号右键单击也可以插入符号 WORD里SHIFT+CTRL+< ;SHIFT+CTRL+ > 是调节字体大小的快捷键 在WORD中输入三个等号然后回车。。。出来的是双横线哦。。。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做出波浪线单横线哦!~~~~~ , ###为中间粗上下细的三线, ***为点线, ~~~为波浪线, ---为单线 word里查找替换 我们相对文档中某些特殊符号进行替换,比如把所有的“Ⅲ” 替换为“③” 首先在文档空白处插入这些特殊符号“Ⅲ” 和“③”,选中并复制符号“Ⅲ”到“查找内容”框里。再将“③” 复制到“替换为”框中。点击全都替换。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使用输入法里面的软键盘输入,比如使用智能ABC输入 在进行查找替换时,“*”和“?”是作为通配符号使用的,分别代表任意多个字符或者任意一个字符要查找这样定义为通配字符,可以在字符前面键入一个反斜杠(/)。里查找内容框里(/*)就可以查到了符号输入是在英文状态下 把WORD文档中“主题”这个词全部突出来。在“查找内容”框里键入要查找的文本。点击“阅读突出显示”以后要要关闭突出显示,还原点“阅读突出显示”按钮,选择“清除突出显示”就行了 我想在文档的多处添加同一个公式,首先在修要输入公式的地方输入“gongshi”。在另一篇文档中输入该公并选中。然后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里输入“gongshi”,在“替换为”对话框里内输入“^c”(注意应该是在英文小写状态下输入c为小写)最后点击全部替换。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于把文字替换成图片。 在WORD里统计某词语的个数在查找内容里输入词语在替换里输入同一个词语替换就会看到这词语的个数 从网上复制文章,粘到WORD里出现很多的空段。首先在“查找内容”框里输入“^p^p”(英文小写),在“替换为”框里输入“^p”。点击“全部替换”就可将两个连续的段落标记替换成一个,这样就删掉一个空段。在重复点击“全部替换”就可以把空段全部删掉。不过要注意,网上粘来的文章,在标记前经常有空格,得先将它们删除才行。在“查找内容”框内内输入一个空格,在“替换为”框内不输入任何内容,再去掉“区分全/半角”复选框,点击“全部替换”按钮就OK了。 比如对某些特定文本的格式再做修改,例换字体的颜色,或者把某些话加粗“在查找内容”框中输入文字,在输入相同的内容,“再点击格式”弹出菜单选择字体设置颜色,点全部替换。第二个问题其实就是修改某种格式。在“查找内容”框保留空白,的点击“格式”按钮,选择要查找的“各式”按钮,选择要替换的格式就行了。如果要删除选定的格式,再点击相应的输入框后,再点击下方的“不限定格式”按钮 WORD文档有些书名不够突出,想把书名号的内容都设置成红色加粗字体,但文档中有很多书名,书名号内容也都不一样,怎么办呢? 那就轮到通配符“*”出场了、首先在“查找内容”框中输入“《*》”(注:“*”表示多个字符,“?”表示一个字符),再在“替换为”框中点击鼠标,但什么也不填入,接着点击“格式”按钮,把字体设为红色加粗字体,并选中“使用通配符”复选项,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就可以了。 WORD2003妙用 如果有一片很多页文档需要打印WORD里默认打印总是从第页打印到最后一页打印后我们又要手工逆序排列很麻烦,其实只要打印前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标签选中“逆向打印”即可在打印时按逆向从最后一页打印到第一页。所有也是按顺序排列的了 WORD快速改变字母大小写按住SHIFT+F3即是全部大写、首字大写、全部小写间切换

(完整word版)受众分析详细笔记

第五章受众 一、受众研究 ●传播学中“受众研究”的内容包括: 1.通过大量具体传播过程的抽象和研究,分析受众在不同类型的传播活动中的要求和表现,参与传播活动的规律,寻求信息和反馈的动机,心理活动等。 2.为减少社会各种因素对船舶活动受众的干扰,也研究保证受众权利顺利实现的方式,研究协调受众与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的关系。 3.研究受众内部成分,各种不同类型手中的特点。 ●受众定义。指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特点:众多而分散;混杂无组织;不断流动变化;受众之间关系复杂。 ●分类: 按人口学要素:如性别、年龄、国籍、职业、宗教等。 按受众面对传播媒介、内容的表现:高级受众、普通受众。 按受众对信息的关注程度、范围:广泛性的受众、专门性的受众。也称广受受众、窄受受众。按受众与媒介的交换性质:宣传型、市场型。 ●目的: 1.获知信息;2消遣娱乐;3求知;4交往联系。 ●受众心理: 1选择心理。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 2从众心理。 3逆反心理。受众对不符合自身预存立场(原有心理定势)的信息所产生的抗拒心理。 4认知心理、好奇心理、表现心理、移情心理、攻击心里等其他。 ●权利:1.知晓权;2传递、交流、讨论的权利;3监督批评权力。 ●受众与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 一、受众对传播活动的控制。 1主动控制。是手中有目的、主动的控制行为。如选择性心理、逆反心理。 2被动控制。受众的心理、文化背景等因素所不自觉产生的被动控制。如遵从性心理、民族意识、宗教信仰等。 二、受众的培养和改造。受众受到媒体的影响,不仅是接受媒介发布的信息,而且被传播的形式所改造。 二、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1.个人差异论 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阐述受众特征。 认为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主要是由于个人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性格、态度的差别所决定的。德弗勒等认为造成个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的差别;个人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的差别;个人所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立场、价值观念、信仰等方面的差别;每个人原有经验和态度被带进对新事物的理解时造成的差别。受众中存在的这些差别是无法消除的,

WORD所有笔记

主要是文字与表格处理软件(一个汉字两个字节) WORD版本:WORD97/2000/2002(XP)主要是OFFICE软件中的一个部份。 WORD界面 第一行:标题栏,W标号:可以控制当前窗口界面可以(最小化、最大化、关闭等)、“文档1”是计算机默认的文件名。(关闭的快捷键是:A TL+F4) 第二行:菜单栏,共有9条主菜单。 第三、四行:常用的工具栏。 第五行:标尺栏,用于调整页面格式,标尺分为横向、纵向,横向调整一行写多少字,纵向调整一页写多少行。第六行:滚动条栏,用于查看文件。(PAGE DOWN向下翻,PAGE UP向上) 第七行:绘图栏,用于绘制图片、图画、艺术字。 第八行:状态栏,用于显示当前光标所在的位置。 第九行多个窗口切换着编辑文件。(ALT+ESC是窗口切换,ALT+TAB也是) 输入法转换TRL+SHIFT是切换每一种输入法。 CTRL+空格是中、英文转换 保存文件的方法: (1)点“文件”菜单——点“保存”——输入“文件名”——点“保存” (2)CTRL+S=保存 (3)点工具上的“保存”按钮 选定文字的方法 (1)选定一行:光标定在需要选定的位置,按住鼠标不放向后拖动。 (2)选定一段:光标定在需要选定的位置,按住鼠标不放向下拖动。 (3)选定整篇文章:CTRL+A全选 改变字体、字号、字体颜色 (1)字体:选定需要改变的文字,点工具上“字体”——任选一种“字体”(注:默认字体为“宋体”(2)字号:选定需要改变的文字,点工具上“字号”——任选一种“字号”(注:默认字号为“五号”,字号分两种,一种是大写的数字,大写的数字越小字体越大,一种是小写的数字,小写的数字越大字体越大) (3)字体颜色:选定需要改变的文字,点工具栏上“字体颜色A”,任选一种颜色。 给文字加粗、倾斜、加下划线、加边框、加底纹(注:给文字设置显示效果)(1)加粗:选定需要设置的文字,点工具上“B”,取消加粗:选定已加粗的文字,再点工具栏上的“B” (2)倾斜:选定需要设置的文字,点工具上“I”,取消:同上。 (3)加下划线:选定需要设置的文字,点工具上的“U”,取消:同上。 (4)加边框:选定需要设置的文字,点工具上的边框“A”,取消:同上。 (5)加底纹:选定需要设置的文字,点工具上的底纹“A”,取消:同上。 字符缩放:调整文字的显示比例(范围可以是标题或者整个文件) (1)字号越小,显示比例越大,字为“扁体”字 (2)字号越大,显示比例越小,字为“长体”字 文字的对齐方式 居中:选定需要设置的文字,点工具栏上的“居中”(CTRL+E=居中) 居左:选定需要设置的文字,点工具栏上的“居左”(CTRL+L=居左) 居右:选定需要设置的文字,点工具栏上的“居右”(CTRL+R=居右) 删除文字的方法: (1)选定需要删除的文字,点工具栏上的“剪切”,(注:在一份文件中只能用12次)(CTRL+X=剪切)(2)选定需要删除的文字,点“编辑”菜单——点“清除” (3)选定需要删除的文字,按键盘上的“DELETE” 复制和粘贴:主要是针对文件中相同的内容所执行。 选定需要复制的文字——点工具栏上的“复制”——把光标定在需要粘贴的位置——点工具栏上“粘贴”

【优质】读书笔记的格式-范文word版 (14页)

【优质】读书笔记的格式-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读书笔记的格式 (一)提纲的含义 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 提纲使用于汇报工作、传达会议精神和讲话发言。因为有些情况、材料很繁杂,又很具体,而且本人对它也特别熟悉,这些具体材料都装在脑海里,用不着一一写出来,只需把纲目列出,就可把有关材料串联起来。提纲在工作中运用比较普遍,特别是在现在,人们都很繁忙,有时写材料,不把全文写出来,只写一个大体纲要,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二)提纲的主要特点和类型 提纲的主要特点有二:第一,纲要性。所谓纲要性,即把汇报、传达和发言的纲目、要点,提纲挈领地写出来,不把全文一字不漏地写到材料中去,因此,在写作中应突出“纲目”和“要点”这四个字。第二,条理性。所谓条理性,是说这种文字材料应该条理特别清楚,共有几个大问题,每个问题之下分几小点,一目了然,眉目清楚,否则,就失去了写提纲的作用。 提纲,从用途着眼,可分为以下四种: 1)汇报提纲。这是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工作时使用的一种,汇报人按照提纲中的纲目,加上脑海中记忆的具体材料,向领导人进行口头汇报。 2)传达提纲。这是开完大中型的重要会议,向领导、同级或下级传达会议精神时所使用的一种。 3)讲话提纲。这是在会议上讲话时,为了条理清晰,避免忘记,预先把所要讲的问题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的一种。 4)写作提纲。这是进行写作之前,把文章的主要纲目,有的还把重要材料,挈领式地写出来的一种文字材料。 (三)提纲的基本格式

word学习笔记

不管是哪个办公软件,尽量先数字后格式。意思是尽量把所有要录入的内容输入进来再对整体格式的调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选中一行,在行最左边单击;三击会选中全文:选中光标以下的文字,同时按 Ctrl+shift+end;Y要选中光标以上的,同时按Ctrl+shift+Home;连续选中和不连续选中,分别用shift和Ctrl。 2、先选中文字,然后按Ctrl或shift,选中区域不同,试试。 3、撤销:Ctrl+z. 4、设置密码(工具选项安全性)。 5、可存放音乐(复制粘贴,双击即可打开文件) 6、特殊字符的输入(“插入”“特殊字符”) 7、、插入“页码、艺术字、图片、文本框、图表、组织结构图、自选图形、数字、日期和时间、 分隔符、自动文集。” 8、特别说明:文本框有横、竖排字式;图表可对其修改数据;自选图形双击它可以修改图形数据; 数字有不同语言的序数; 9、编辑有撤消上一步操作的工能. 10、视图有VB编程;页显示版式; 11、格式有对文字的全面处理,中文版式的特殊用途;文字方向的处理。 12、表格的插入在表格; 13、图片的处理可直接双击图片对其修改; 14、超连接可以调用电脑里的软件程序。但必须选定连接按钮,这个按钮可以随便拿选中几个 文字做,调用时按Ctrl.也可以在对话框输入网上地址,只要电脑连接网络就可以用。 15、页眉好用,比如水印效果。 16、文本框的插入可以,可以像图片的调试。 17、行间距的设置,点击,点“其他”,行距选”固定值”,设置值一般为25磅。 18、表格的删除:选中表格,点击菜单栏的表格,选删除,即可。 19、空白页的删除:将鼠标放在前一页的最后,用DEL健删除。 设置水印:一、新建一篇文档,进入它的页脚中。 点击菜单“视图”→“页眉和页脚",然后选择页脚部分(其实选择页眉也是可以的)。 二、插入艺术字 具体的插入方法略。 三、设置艺术字的版式:这个很重要,选择衬于文字下方。 当设置的版式后,该艺术字就可以在文档中的任意位置拖动了。我们将其拖动到页面的中央部分,同时使其旋转。四、设置艺术字的文字内容、颜色等。颜色最好改为浅灰色,内容根据需要自己的需要来输入。 五、完成页脚编辑,返回正文中。此时我们再编辑文档,那么每一页中都有一个水印背景了。 20、格式刷的运用:选选中你要把你想要的东西弄成什么格式,然后点击格式刷工具,选中你 要变得东西。 21、用文本框来放置简历头像可以便捷调整图片位置。(技巧:把图片插入文本框,用方向键可 以微调图片位置) 22、菜单栏里的编辑下方的定位,查找,定位,这个要会用。 23、插入条形码:菜单栏插入cordraw x4 可以自己制定插入一个条形码。在菜单栏选择PS然

康奈尔笔记表格模板

康奈尔笔记表格模板

CORNELL NOTES SHEET 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a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pi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 _______/ _____/ ________ Period ______ QUESTIONS NOTES

SUMMARY: Write 4 or more sentences describing specific learning from these not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RNELL NOTES SHEET 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a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pi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 _______/ _____/ ________ Period ______ QUESTIONS NOTES

Word笔记[优质文档]

Word笔记背过这些,保准你用电脑效率提高30倍。 Ctrl+S 保存 Ctrl+W 关闭程序Ctrl+N 新建 Ctrl+O 打开 Ctrl+Z 撤销 Ctrl+F 查找 Ctrl+X 剪切 Ctrl+C 复制 Ctrl+V 粘贴 Ctrl+A 全选Ctrl+[ 缩小文字 Ctrl+] 放大文字 Ctrl+B 粗体 Ctrl+I 斜体 Ctrl+U 下划线 Ctrl+Shift 输入法切换 Ctrl+空格中英文切换 Ctrl+回车QQ号中发送信息 Ctrl+Home 光标快速移到文 件头 Ctrl+End 光标快速移到文 件尾 Ctrl+Esc 显示开始菜单 Ctrl+Shift+< 快速缩小文 字 Ctrl+Shift+> 快速放大文 字 Ctrl+F5 在IE中强行刷新 Ctrl+拖动文件复制文件 Ctrl+Backspace 启动\关闭 输入法 拖动文件时按住 Ctrl+Shift 创建快捷方式Alt+空格+C 关闭窗口 Alt+空格+N 最小化当前窗口Alt+空格+R 恢复最小化窗口Alt+空格+X 最大化当前窗口Alt+空格+M 移动窗口 Alt+空格+S 改变窗口大小Alt+Tab 两个程序交换 Alt+255 QQ号中输入无名人Alt+F 打开文件菜单 Alt+V 打开视图菜单 Alt+E 打开编辑菜单 Alt+I 打开插入菜单Alt+O 打开格式菜单 Alt+T 打开工具菜单 Alt+A 打开表格菜单 Alt+W 打开窗口菜单 Alt+H 打开帮助菜单 Alt+回车查看文件属性 Alt+双击文件查看文件属性 Alt+X 关闭C语言 Shift快捷键 Shift+空格半\全角切换 Shift+Delete 永久删除所选项,而不将它放到“回收站”中。拖动某一项时按CTRL 复制所选项。拖动某一项时按CTRL+SHIFT 创建所选项目的快捷键。 WORD全套快捷键小技巧

WORD新笔记(全)

主要学习内容:WORD2000的启动和屏幕组成,中英文输入法切换;文本的选择、移动和改写。键盘常用基本键的功能。 第一节:WORD2000启动的五种方法 1、直接双击。2、选中图标单击右键选打开。3、选中图标击回车键。 4、开始——程序——WORD2000。 5、运行(输入WinWord) 第二节:WORD2000的屏幕组成 1、标题栏:显示当前正在编辑文档的名称。包括:文档图标、文件名、软件名、最小化、最大 化(还原)、关闭(当前窗口)。 2、菜单栏:是一些命令的组合。 3、工具栏:工具栏由多个按钮组成,是用途相近的工具的集合,它包括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 栏。 4、标尺:标尺的作用首先是显示当前页面的尺寸,同时它在段落设置、页面设置、制表、分栏 等方面也发挥着作用,标尺分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 5、滚动条:通过它来移动文章的内容,让用户要查看的内容显示在当前屏幕上。分为垂直滚动 条和水平滚动条。 6、绘图工具栏:主要用来绘图的。 7、状态栏:显示当前的有关工作状态信息,比如页码、光标所在的位置等,便于用户的操作。 8、任务栏:任务栏一般位于屏幕的底部,为多文档操作提供了方便。 第三节:输入法的切换 1.Shift+空格:全角和半角的转换; 2.CTRL+SHIFT:是输入法的转换 3.单击任务栏上的(En)输入法状态。 第四节:文本的选择方法 1、一个字:将光标移到要选中文字的前面或后面,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向前或向后拖动, 直到把要选的那个字涂黑。 2、一段:在一个段落上双击鼠标,则选中一段。 3、将鼠标指针移到页的左边缘上,当鼠标指针变成向右的箭头时,单击鼠标则选取所指 的一行;双击鼠标则选取所指的一段;三击鼠标则选取整篇文章。 4、按住鼠标左键不松开然后拖动,则选取所拖动过的若干行。 5、CTRL+鼠标:选中一句话。SHIFT+鼠标:点到哪选到哪。ALT+鼠标:选中一列。 6、按住SHIFT键不松开,再按键盘上的方向键,可选取任意需要的块。 选中整篇文章:编辑——全选。CTRL+A:全选。 第五节:文本的移动 将光标移到选中文字的下面,光标变成箭头时,按住左键不放,拖动到目的地之后再松手。第六节:改定:输入的文字替换光标后面的文字。双击状态栏上的改写,使其变黑或用快捷键INSERT。 1.方向键可以将光标向上、下、左、右和各方向移动 2.HOME键,将光标移到一行的开头;END键,将光标移到一行的末端。 3.PAGE UP键,将光标移到上一屏幕,PAGE DOWM将光标移到下一屏幕。 4.CTRL+HOME键,将光标移到文首。CTRL+END将光标移到结尾。 5.DELETE键,删除光标后面的文字,BACKSPACE键,删除光标前面的文字。 6.NumLock 数字锁定键;CTRL 组合键;ALT 控制键;TAB 制表位键;ENTER 回车、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