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的语言性
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

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
特点是音色自然、甜美、富有表现力;演唱个性的多元化;歌唱语言的艺术性
我国民族声乐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艺术结晶,是客观的历史的判晌仔沉淀,是由中国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语言特征、地谨段域掘汪特征、表现方法、审美特点决定的,是中国独立的声乐学派。
我国民族声乐包括戏曲、曲艺、民歌、歌剧四个方面。
从广义来说,民族声乐是指人民大众(尤其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历史地产生、社会地传承、集体地保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传唱的一种声乐种类或音乐体裁。
实际上现代民族声乐是专指民歌、歌剧而言的。
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在西方音乐的全面影响下,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进入了民族声乐的繁荣时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在这个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多的歌手由于过多的汲取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技术,忽略我国民族声乐的风格特点,出现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罐头歌手”的现象,歌手总体缺乏鲜明的个人风格,甚至缺乏独有的民族风格特色。
教学的模式上也由于西化的影响,出现了固化的声乐教学模式。
声乐教学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面部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声乐教学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面部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杨杰【摘要】声乐是一门特殊的、抽象的音乐学科,它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学生在声乐课堂上学习发声技巧的主要手段,是师生间知识传递与反馈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语言的应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在现今的文献资料中,对声乐教学语言的研究比比皆是,但大多是围绕传统意义上的“有声语言”(在教学中,以“说”为传播方式的,能够被学生听见、有音响效果的语言称之为有声语言),而忽略了另外一种,在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的语言——面部语言.面部语言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做出的具有指导教学作用的眼神、面部表情和唇部语言,本文将结合实例,对这几种面部语言类型分别进行阐述和分析.【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1页(P68)【关键词】声乐;面部语言;面部表情;唇语【作者】杨杰【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河北秦皇岛066300【正文语种】中文面部语言是最善于表达人内心情感的无声语言,面部语言是通过面部的肌肉运动进而形成表情来传达信息的,声乐教学中的面部语言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而做出的具有指导教学作用的眼神、面部表情和唇部语言,可以充分的传递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态度,同时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的面部语言及时的了解自己的歌唱表现,以便更好地配合教学。
一、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探知外部世界、传递情感和信息的重要媒介。
在教学中,学生会时刻注意教师的眼神变化,对教师眼神的褒贬色彩极为敏感,会因为教师眼神细微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因此教师应当巧妙地运用眼神来发挥其传递情感、教育的作用,并明确每种眼神的目的性与意义所在,以便达到最佳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时,学生往往是拘谨的,因为发声练习代表着声乐课的开始,学生要将几天以来练习的成果向教师做一个汇报,不免会有些忐忑,如果学生在做发声练习时,教师能用鼓励的目光注视学生,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会让学生消除紧张,更加自信坦然的演唱。
有关民族声乐艺术的论文-中国民族声乐论文

有关民族声乐艺术的论文|中国民族声乐论文从声乐艺术的本质方面分析,声情并茂一直是声乐艺术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美本身就结合了演唱技巧和人类情感在内,是声乐艺术声情并茂的经典范例。
第一篇:民族声乐中的语言艺术一、民族声乐语言的审美特征我国民族声乐语言以人民群众的生活语言为创作基础,但和日常生活用语又有着很大不同,民族声乐语言是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语言,是具有文学性韵文形式的歌唱或唱词,符合特有的文学语言要求,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和文学特征。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诗化的语言。
民族声乐艺术的语言和演唱风格虽然千变万化,但是其颇具文学性的诗化语言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这也是构成民族声乐艺术美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我国古代诗与乐往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古代诗歌大多数是可读可唱的,这在很多古代诗歌当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李白的“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杜甫的“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等,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歌”其实就是指能唱的诗。
诗化的民族声乐语言与音乐旋律相结合,以高度精炼的语言来抒发强烈的情感,民族声乐艺术中所包含的人类情感正是民族声乐艺术的核心和精华所在。
在现代声乐作品中歌词诗化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例如内蒙古族民族歌曲《牧歌》中这样一段歌词:“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走着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那斑斑的白云,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
”短短的四句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内蒙古大草原如诗如画的风景,使听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其次,优美的声腔。
中国民族声乐文化讲究声腔的不同,如昆山腔、海盐腔等。
“依字行腔”、“字正腔圆”、“润腔”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所追求的原则和标准,其中“润腔”更是判断声乐艺术表现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的重要标准。
“润腔”以情为中心,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以各种手法对曲调进行润饰,对现代声乐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依字行腔”和“字正腔圆”强调读音和发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这不仅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基本规范,而且可以使得演唱者的声腔更加优美。
声乐语言艺术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在 声 乐教 学 中 . 语 言 艺 术 教 学 作 为 其
关 键 组 成 部 分 ,为 保 证 声 乐 教 学 的 有 效
圆润 、 结 实、 统 一 的 声 音 将 词 意 传 递 给 听 众 。 在 声 乐语 言 艺 术 教 学 中 , 务 必要 求 学 生做 到“ 依 字行腔 . 宇正腔 圆” 的标 准 . 因
此. 发音 技 术 的 掌 握 也十 分重 要 “ 依 字行 腔” 作 为 声 乐 教 学 的基 础 之 一 . 其 主 要 的
性, 通过不断地探 索与实践 . 总 结 出 可 合
理 提 高声 乐语 言 训 练 的 有效 方 法 . 进 而 为
响. 基于 此种因素考虑 . 为合 理 掌 握 语 言
在音乐教学 中 , “ 声、 台、 形、 表” 是 需 要 必 修 的 四 门基 础 课 . 而“ 台” 是 指 台词 课
的 教 学 。 台词 课 最 主 要 的 目的是 正 字 【 3 】 。
了 比较 成 熟 的 阶段 语 言 教 学 是 声 乐教 学 中 的一 个 重 要 环节 . 其做为一种表达音乐
2 .语 言 艺 术 教 学 在 声 音 教 学 中 的 重
要 性
地 结 合 语 言 的语 音 趋 势 与 特 点 . 并 根 据 情
感 的需求 . 有规律地加 重语气 . 并 强 调 具 有 特 别 意 义 的单 字 . 使 其 能够 通 过语 言 与 歌 唱 的完 美 结 合 来传 达 思 想情 感 因此 在 声 乐语 言 艺 术 教 学 中 . 必 须 要 使 声 与 情
情 感 的 方式 。 吐宇清晰 . 感情丰富 , 才能更
好 地 带 动 音 乐的 思 想 感情 与 艺 术 形 象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语言运用

们逐步调节 、 校正发声机体 , 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
法 。那 么 , 教学 中教师 如何 运用 好语 言艺 术教好 声 在 乐课 , 就我 的教学 实践谈 点 自己的经验 体会 。
一
、
语 言表达 要精炼 准确
声 乐 是一 门实 践性 很 强 的 艺术 ,正 确 的歌 唱方 法 主要是 靠训 练 获得 的 ,而 训 练 又必须 是在 有 限 的
维普资讯
铜陵职业 技术 学院学 报
20 0 6年第 1 期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语言运用
洪仁 国 陈永 红
(.铜 陵学 院 ,安徽 铜 陵 24 0 ;2 陵县 第 二 中学 ,安徽 铜陵 24 2 ) 1 4 00 .铜 4 1 1 摘 要 :本 文概 括性 的剖析 了在 声乐教 学 中 ,教 师 的语 言运 用 对 于教 学 的 影响 。提 出教 师在 教 学 中应 注 意:语言 表达 要精 炼准确 、语 意 内容要辩 证 统一 、语 言 陈述 要形 象直 观 的要 求 。
果 。歌 唱是 通过用 多 种特 殊 方 法训 练 嗓音 功 能而 获
化 的教 学用 语 ,如 :“ 运用 头腔 共鸣来 歌 唱 ” 运用 、“ 胸 、 式联 合 的呼吸方 法 ” “ 要用 真假声 混 合 的唱 腹 、你 法 唱 ” 以及过 分强 调教 师 自我 体验 的提法 , : , 如 我是 运 用头 腔共 鸣 唱的 , 是把声 音 唱在 头上 , 就 让头 顶来 歌 唱 等 等 的语 言 往 往 会 让 学 生 莫 明其 妙 ,弄 不 明 白 。精 练准 确 的教 学 是建 立在 活 泼通 俗 易懂 的教 学 语 言 上 的 ,在 声 乐教 学 中教 师不 断 扩展 自己的知 识 面, 丰富 发展 自己 的教学语 言 , 教学 中就 能达 到 化复 杂 为简 单 ,化 抽象 为 具体 ,化模 糊 为 生动 的教 学 效 果 。精炼 准确 的语 言来 自教师 客观 敏锐 的 听觉 , 它是 教 学 的基本 功 , 也是 声乐 教学 的基 础 ; 练 准确 的语 精 言来 自教 师 主观 努力 的教 学 经验 ,它 是教 学 实践 的
浅谈在声乐学中学习意大利语的重要性

浅谈在声乐学中学习意大利语的重要性作者:贾新华来源:《商情》2008年第05期我是一名歌唱演员,喜欢唱民歌,更喜欢美声歌唱。
而一谈到美声歌唱、声乐教学和歌剧艺术,人们会立刻想到意大利。
起源于17、18世纪的意大利BelCanto美声歌唱,一直是世界各国歌唱家们所追求的歌唱技巧的最高理想!然而,意大利的唱法,意大利的歌剧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意大利语的语音特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许多意大利歌曲是声乐学生的必修曲目。
在当今世界一些重大国际声乐比赛中,意大利歌曲也被列入必选曲目。
由于意大利语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适合歌唱的语言,在长时间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发声方法。
对于许多声乐本科学生来说,用意大利的古典歌曲来训练歌唱的发声方法、提高歌唱技巧,学习与演唱好意大利声乐作品,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下面,我就从它的源头开始谈起。
意大利语最初的文字记载,是公元960年在蒙特卡西诺(Monte cassion)发现的,至公元1200年正式形成。
意大利语词汇除了异步方式从希腊语、日耳曼语和阿拉伯语演变而来的,主要来自拉丁语,即罗马帝国的语言。
其语法特点与拉丁语相仿。
由于意大利语在意大利一直被认为是唯一有严格规则的书面语言,所以从拉丁语到意大利语的形成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我们今天学习的意大利语是以托卡斯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化、艺术、县委、官方文件使用的也是这种标准规范化的意义。
托卡斯方言之所以能成为意大利语标准语基础,主要有三点因素:第一,当地地理位置优越,宗教盛行,商业发达,文艺繁荣,地理位置重要;第二,托卡斯方言十分近似拉丁语;第三,13、14世纪意大利的大文豪,用托卡斯方言著书,如但丁DanteAlighieri(1265-1321)的《神曲》和薄迦丘(1313-1375)的《十月谈》等。
意大利语的特点是由于她属印欧语系的罗马语族,法语、罗马尼亚语、西班牙语都属于这一语族。
从语法上讲属曲折语,即以词的本身改变形态来表达所述。
声乐教学的语言表达

摘 要 : 于 正 在 学 习 声 乐 的 学 生 以及 青 年 歌 唱 演 员 , 对 以及 对 正 在 从 事 声 乐教 学 的 声 乐 老 师 来说 , 何 准 确 的 表 达 启 发 学 生 找 到 准 确 的 声 音 是 一 个 大 问题 , 言 是 一 门 艺 术 , 文 如 语 本
La g a e Ex r s i n o ng n uc to n u g p e so fSi i g Ed a i n HE h n — i Z o g—q n
作 为 一 名 老 师 , 重 要 的 是 如 何 用 最 简 洁 的 语 言 最 启 发 学 生 , 他 们 在 最 短 的 时 间 里 掌 握 所 要 学 的 知 让 识 。 在 我 从 事 二 十 多 年 声 乐 演 唱 后 , 又 开 始 尝 试 声 我 乐 教 学 , 此 , 何 用 最 简 洁 的 语 言 去 让 学 生 明 白 你 因 如 的 意 图 , 直 是 我 在 思 考 的 问 题 。 从 开 始 的 感 觉 教 一 学 , 现 在 比较 准 确 的 知 道 学 生 的 问 题 所 在 , 用 准 到 并 确 的语 言指导 他们 , 导 他 们 往正 确 的声 音 上 唱 , 引 帮 助 他 们 找 到 最 漂 亮 的 声 音 , 实 经 历 了许 多 次 的 反 复 确 实 践 过 程 。 我 从 教 学 中体 会 到 , 只有 不 断 提 高 自 己 的 教 学 水 平 , 能 使 学 生 少 走 弯 路 , 我 看 到 因 为 不 明 才 当 白 我 的意 思 而 困 惑 的 眼 神 时 , 觉 得 作 为 老 师 的 一 份 我 责 任 , 使 我 思 考 用 怎 样 的 语 言 来 告 诉 学 生 , 他 们 迫 让 明 白我 的 意 思 。 用 什 么 样 的 语 言 去 启 发 学 生 , 自 己 使 的课 让 学 生 能 上 的兴 致 勃 勃 , 激 发 法 他 们 奋 发 向 上 并 的 信 心 和决 心 , 应 该 是 每 个 老 师 努 力 的 目标 。 语 言 这
浅谈美声歌唱语言的魅力

浅谈美声歌唱语言的魅力摘要:声乐是音乐与语言有机结合的产物,语言是声乐艺术的创造基础,它对歌唱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美声演唱中不同风格的语言可以给观众塑造不同的歌剧形象,语言浸化在音乐中,音乐也消融在语言的魅力里。
本文旨在结合笔者的学习经验,介绍和比较部分民族美声歌唱语言的异同,从而理解美声唱法的科学性。
关键词:美声;歌唱语言;咬字;吐字旧意大利学派的著名作曲家兼歌唱家培特罗·罗西曾经这样说:“如果一个歌唱家咬字不清的话,他就无法使听众获得歌唱中来自歌词的大部分美妙之处;这样一来,他的歌唱就是去了感染力。
”他把声乐与器乐比较,着重强调了声乐语言的重要性。
一、欧洲声乐语言的特点(一)意大利语意大利是位于欧洲南部的一个国度,它属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罗马语族拉丁字。
意大利语的标准语是以托斯卡纳方言为根底,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艺术成就为意大利语注入新的活力,意大利语被认为是音乐艺术的世界语言,在美术、舞蹈、戏剧中均被应用,如今世界音樂术语中不少都是通过意大利语传承记载下来的,意大利语由拼音组成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合歌唱的语言。
它的组合字母共21个,元音5个,辅音16个。
元音分别为a e i o u,外加五个外来辅音字母,分别为j k w x y。
在拼读过程中,五个音以二合或三合元音形式出现,例如ia ie iu和iuo。
另外,e与o的发音也有区别,分为开口和闭口。
辅音分清辅音和浊辅音。
在意大利语中的“r”弹舌音使这种语言愈加具备民族特征和风格。
(二)法语与意大利语相比,法语虽然和意大利语同属于罗曼体系,但法语的元音更为丰富,包括4个鼻元音,16个元音,17个辅音和3个半元音,独特的鼻元音和圆唇元音以及很多连音、联颂等拼读规则使得法语复杂而丰富多彩。
法语的演唱不太注意重音和主音,因此很多法国艺术歌曲的旋律都是随着语言的抑扬顿挫而呈线条分布,歌唱家演唱起来较为自由,这也使得法语演唱在情感、韵律、语气等方面有很多需要琢磨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教学中的语言性
嗓音功能本身是每个人生来固有的,但是唱得动听的能力却主要是训练的
结果。歌唱是通过用特殊的方法——多方法的语言来训练嗓音功能而获得的。这
是因为人体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
法,通过通俗的、精炼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
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歌唱,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歌声,进行判断、评
价、提示,再应用教学语言,引导他们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使之找到正确
的歌唱方法。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好语言教好声乐课,本文就我的教学
实践谈点自己的经验体会,这些经验也同样运用于中小学音乐教学。
标签:声乐教学 语言性
一、精炼准确性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是靠训练获得的,而训
练又必须是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这就要求老师的语言要精炼而又准确。老师的
教学语言精而准才能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精而准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精而
准才能解决声音中的主要毛病,精而准才能对症下药,精而准才能使学生对复杂
的理论理解透彻,如通常可以听到老师在课堂训练中这样提示学生:气息沉、吸
气深、吐气稳、下巴掉、笑肌提、牙关开、咽腔张、前胸松、后背紧、气息通、
双肩落等。也有些老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个问题大讲特讲面面具到,有的则空谈声
乐理论,使学生感到漫无边际,无重点,演唱中会感到无所适从。
声乐教学语言的精练准确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
生容易理解,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如:“运用头腔共鸣来歌唱”、“运用胸、
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你要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唱”,以及过分强调教师自我
体验的提法,如:我是应用头腔共鸣唱的,就是把声音唱在头上,让头顶来歌唱
等等的语言往往会让学生莫明其妙,弄不明白。精练准确的教学是建立在活泼通
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上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发展自
己的教学语言,教学中就能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的
教学效果,精炼准确的语言来自教师客观敏锐的听觉,它是教学的基本功,也是
声乐教学的基矗精练准确的语言来自教师主观努力的教学经验,它是教学实践而
成的积累。也是声乐教学的关键。
二、辩证统一性
在声乐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训练的总目标,教师对这一总目标的教
学要求,心中是有数的,但在具体的分阶段的教学中,不可能把未来的目标要求
拿到现阶段来付诸实施,在对学生进行歌唱技巧训练,音乐处理表现,音乐感受
和创造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整体要求和局部训练的辩证统一的
关系,声乐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听觉和辨力来指导学生的训练,听到了学生演唱
中的问题,就要拿出具体的办法去解决,声乐教师责任就是要训练学生有一对客
观的耳朵,能听出自己演唱时的对与错,所以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是直接
影响学生的演唱水平的,就声音的训练来讲,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整体的歌唱,这
就要求声乐教师的思想方法是辨证的,听觉是平衡的,看问题是客观的,分析和
解决问题是全面的,比如在声音的训练中,当强调声的高位置时,同时要强调气
息的低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发出的声音效果尖、挤、卡、虚的现象,
在提示气息下沉有深度时,同时要保持高的歌唱位置,反之就会破坏歌唱状态的
平衡性和完“整性。在训练中让学生把喉咙打开时,又要提示学生把声音唱的集
中;提示靠前唱时,又要注意声音的垂直性;提示歌唱发声中要有点感觉时,又
要注意整体面的结合;提示笑肌上提时注意下腭向下松的感觉,真声位置假唱,
假声位置真唱,闭口音开着唱,开口音关着唱,这一系列的训练方法、观点、语
言无一不贯穿在辩证统一的规律之中。
三、形象比喻性
声乐教学中由于声乐教学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学生对教师讲述的要求常常
感到不易理解,教师采用形象的语言把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为了达到训
练的目的,教师还常采用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方法,所谓感觉教学就是将我们日常
生活中能做到的一些动作和感觉用于歌唱和训练之中,通过这些感觉体会到科学
的发声状态,达到训练的效果。如:训练气息下沉时,用闻花的动作,双手提水
的感觉去体会就不至于把气吸到胸上。当训练声音靠前唱时,教师会说“让你的
声音先向后划圈再抛向前方”“让声音坐在气上滑出去”“唱高音时要像跳高运动
员起跳时脚先向下蹬,身体再向上抛的感觉”“声音要始终向前滚动的唱,气才不
会重”“声音的高位置像雨伞的伞蓬,气像伞的把”,“声音像风筝在空中自由飘荡,
气息要像线轴始终在下面拖妆“吸着唱”“喊着唱”“真的唱”“假的唱”“收着唱”“开
着唱”“竖着唱”“圆着唱”“扁着唱”等等。在声乐教学中采用确切生动,形象的语言,
比用单纯技术性的阐述,更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声乐教学没有器乐教学那样直观,学生只能通过聆听教师的演唱和从教师的
教学语言中,去理解发声的原理和琢磨歌唱的技法,去领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去
创造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教学语言起到信息传导与反馈的作用,对声乐教学的
语言研究探索,对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样对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