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压致裂法的应用成果

合集下载

水力压裂法

水力压裂法

或许所有的美国人都在受益于“水力压裂法”,尽管半数以上的人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

在今时今日,美国各级政府、企业对页岩油产业的发展寄予了厚望。

美国页岩油资源极其丰富,在科罗拉多州、犹他州和怀俄明州,被锁在页岩之中的油存量达上万亿桶以上,而正是凭借“水力压裂法”,以前根本不可能企及的大量页岩油正在被开采。

这种技术方法,在测量时首先取一段基岩裸露的钻孔,用封隔器将上下两端密封起来;然后注入液体,加压直到孔壁破裂,随之记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并用印模器或井下电视观测破裂方位。

根据记录的破裂压力、关泵压力和破裂方位,利用相应的公式算出原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该方法于20世纪50年代就被科学家在理论上进行论证,60年代加以完善,在分析了压裂液渗入的影响后,开始作出大量野外和室内实验工作。

由于水力压裂法操作简便,且无须水力压裂法知道岩石的弹性参量,而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页岩油在美国的战略资源地位和自身需求,美国已进行很多水力压裂法地应力测量,德国、日本和中国现在也已相继开展此项工作。

资料显示,目前利用此法已能在5000米深处进行测量。

[1]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水力压裂法要加入化学物质,在每次压裂完成后,要对水进行获取和重新利用。

水力压裂法向来存在争议,但是这种页岩气开采技术在争议中却得到迅速发展。

当越来越多水体污染案例同水力压裂法相关联时,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出手了。

2010年7月19日,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主席亨利·韦克斯曼联手该机构下属的能源和环境小组组长爱德华·马基联名致信给美国10个主要页岩气开发商,要求它们提交水力压裂法应用全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物质细节。

8月6日,限期“交卷”。

这个要求出台的背景是,全球天然气需求旺盛,美国引领页岩气开发技术并努力让页岩气开采遍地开花。

/a4_50_59_01300000955595129844599646376_jpg.html?prd=zhengwenye_ left_neirong_tupian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页岩气开采现场取水处当前,美国页岩气开采的热门地点是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这两个地方也是美国马塞卢斯页岩(Marcellus shale)的集中区域。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及在围岩控制中的应用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及在围岩控制中的应用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及在围岩控制中的应用摘要: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该技术主要是坚硬顶板弱化和高应力巷道围岩卸压。

针对煤矿水力压裂理论,结合国内的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对压裂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

另外,根据水力压裂技术的过程及在围岩控制过程中的数据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煤矿水力压裂技术围岩控制水力压裂技术一直是煤矿井下的重要施工技术,尤其是在围岩控制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下面对水力压裂技术的分析以及相关应用的探索,同时涉及水力压裂技术的设备进行着重分析强调,可以让相关人员更能抓住该技术的使用重点。

除了围岩压裂的原理、参数,还需要对机具与施工工艺及压裂进行效果检测,还要根据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和岩体结构对施工方向和应力范围进行数据分析。

一、水力压裂技术及其理论研究水力压裂技术是从1950年研发出来的,直到现在,该技术已经逐渐发展和成熟,作为常规低渗油气增透技术,在很多领域深受欢迎,例如非常规油气开采、页岩油气开发、煤层气开发、地应力测量、地热资源开发、核废料处理、CO2封存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工业价值。

本文也是针对煤矿井下领域的研究,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围岩控制和低渗透煤层的增透这两个领域。

主要是针对回采工作面坚硬难垮顶板控制、高应力巷道围岩卸压及冲击地压防治。

这种技术的实质是在钻孔中注高压水,在坚硬顶板中形成裂缝而弱化顶板,使其能及时垮落。

但在试验初期,由于对水力压裂技术缺乏深入的认识,施工机具也存在较大问题,致使该项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推广应用。

水力压裂技术理论国内外的学者都曾在油气系统地面钻井压裂、煤炭行业中应用过程中进行深入的分析,但在该技术上仍有很大的分歧,在水力压裂效果上不尽如人意。

随着我国煤炭技术的发展以及煤炭行业的技术设施的配备,水力压裂技术也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应用,促进了水力压裂技术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二、水力压裂技术设备及压裂效果分析下面分析压裂机具与设备,我们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开发的水力压裂机具为例进行介绍。

油气开采中的水力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油气开采中的水力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油气开采中的水力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水力压裂技术,是一种利用水或其他压缩介质对岩层进行注入并形成裂缝,从而使地下气体、原油等资源能够顺利流出地面的技术。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水力压裂技术在国内外的油气开采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一项极具前景并备受关注的技术手段。

那么,为何水力压裂技术能够在油气开采中如此受到大家的欢迎和认可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一、水力压裂技术的优势1、适用范围广:水力压裂技术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岩层,包括致密砂岩、页岩、煤层气等。

由于能够从地下深处提取出可用资源,因此水力压裂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广泛,被誉为能源产业的一员。

2、提高了油气开采效率:传统的油气开采方式效率低下,只能提取部分可用资源,而水力压裂技术则可以把地下被困住的资源都释放出来。

通过注入高压流体,可以使岩层产生裂缝,增加储层的通透性,提高了油气的开采率。

一项研究表明,美国采用水力压裂技术,每天可获得约五百万桶的油和天然气,为该国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

3、减少了环境污染:水力压裂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油气开采方式,可以让气体和原油更直接地流到地面,减少了可能产生的地下难以发现的泄漏和污染。

虽然水力压裂技术本身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如地震风险等,但在恰当的条件下进行,它能够帮助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水力压裂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在了解水力压裂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我们深入探究一下它是如何操作的。

1、注水管具备渐进性:从地面通过专门的管道将水流注入到地下裂隙中,使岩层开始渗漏。

2、压裂液的制备工艺:压裂液通常由水、沙子、粘土和化学添加剂组成,其中沙子是为了防止岩层过度裂开,化学添加剂则可以帮助减缓水的黏度并使粘土更容易与岩石结合。

还有其他的添加剂用于抑制气体溢出和防止水垢等问题。

3、添加化学物质:为了使压裂液更加适合与岩石结合,添加剂中常使用丙烯酸类物质来填补裂隙。

然后在岩层中注入高压止水措施来增加其中心腔的压力。

水压致裂抗张强度测试法在断层防水煤柱合理留设中的应用

水压致裂抗张强度测试法在断层防水煤柱合理留设中的应用
徐 鲁 勤
( 中国 煤 炭地 质 总局 特 种 技 术勘 探 中 心 , 京 1 0 0 ) 北 0 0 0
摘 要 : 究 了水 压 致 裂原 位 强度 测 试 方 法 在 煤 层 强 度 测 试 中应 用 的 适 用 性 , 在 安 徽 省 淮 南 市 新 集 煤 研 并
矿 断层 防水煤柱 强度 测试试验 中取得 了成 功, 参数 获取方法较 实验 室更为合理 , 该参数使得 防水煤柱
Th p i a i n o d o r c u e h d f r Te sl t e g h e Ap l to f Hy r f a t r M t o o n i S r n t c e
M e s rn o Co l Pi a s r e a u i g t a l r Re e v l
应力。 倘若 切 向有 效张应 力 等于或 大 于岩石 的抗 张 强 度 ( ) 就会 在孔 壁上 产生 破裂 , T, 这样抗 张 强度 就
可 以 由海姆 森公 式求 得 :
7- 一 - P ̄ P
公 式 、 尔逊 公式 、 威 钻孔 煤 粉量 法 、 反求 参 数法 确定
防水 煤柱 的宽 度 , 回避抗 张参 数 获取 的 问题 。 只 以 有 少数 煤 矿从 实验 室 获 得此 参 数 n 。 而水 压致 裂
Xu Luq n i
( h pca T c nclE poa o etro hn ai a d iirt n o olG ooy B in 10 0 , hn ) T eS eil eh ia xlrtn C ne fC iaN t nlA m nsai fC a el , eig 0 00 C i i o t o g j a
i epp  ̄ h et aes ces ln po igtes e g f h ol ia i i olMie h to s nt a e T ets r u c s u rbn t n t o eca l r n Xn a n . eme d h s f i h r h t pl i jC T h

高压脉冲式水压致裂顶煤技术应用与研究

高压脉冲式水压致裂顶煤技术应用与研究

高压脉冲式水压致裂顶煤技术应用与研究[摘要]水力压裂作为经济、安全、高效的坚硬顶板控制技术,已在我国部分煤矿得到了成功应用,成为煤矿坚硬顶板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

我国众多学者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表明注高压水预裂顶板可定向压裂顶板、破坏顶板的完整性,进而弱化顶板的强度和一体性,使回采后顶板能够及时垮落,缩短初次来压时间和周期来压步距,从而降低顶板坚硬对回采工作面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水力压裂;脉冲;顶煤垮落;0 引言柳巷煤矿30107综放面采用产气具预裂顶板技术,提高了顶煤回收率,为进一步提高回采安全系数和顶煤回收量,根据柳巷煤矿井田煤层赋存特性,在30110综放工作面回采前、初采初放及回采期间采用高压脉冲式水压致裂顶煤技术,达到改善顶煤冒放性,诱导矿山压力压碎顶煤和工作面顶板及时垮落目的,同时减少安全隐患,提高顶煤回采率,对巷道卸压、缓解片帮和底鼓效果显著,实现工作面安全生产,且水力压裂技术安全性高、工程量小、成本低,对同类地质条件下技术推广具有较大意义。

1 工作面情况30110工作面所属煤层为稳定型特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稳定,平均厚度为10.5m,倾角0.3°;直接顶为平均厚度4.6m的泥岩、粉砂质泥岩;老顶为平均厚度21m的粗粒长石砂岩。

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机采高度5.2m,放顶煤5.3m,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煤机割、放煤步距为0.8m,顶煤不易垮落。

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碎屑岩类裂隙水,根据上个工作面回采情况,工作面预计涌水量在10-40m³/h。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无冲击地压和热害影响。

30110工作面所属煤层为自燃煤层,自燃倾向性为‖类,煤尘具有爆炸性,自然发火周期59d。

2 顶煤水力压裂技术原理水力压裂是指通过钻孔注入高压流体(水、气体等),在流固耦合作用下,钻孔孔壁产生破裂并扩展。

煤岩体水压致裂增透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钻孔水压力的作用,改变孔边煤岩体的应力状态,导致孔壁起裂和裂缝扩展,进而利用裂隙水压力,控制水压主裂缝的扩展。

水力压裂技术在页岩气开采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水力压裂技术在页岩气开采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水力压裂技术在页岩气开采中的应用前景分析引言:近年来,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新型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实现高效率的页岩气开采,水力压裂技术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

本文将对水力压裂技术在页岩气开采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一、水力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水力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高压注水将岩石破碎并形成裂缝,以便释放清洁燃料的方法。

具体而言,该技术采用高压水射流将勘探井中的页岩破碎,使得天然气能够更容易地从岩石中释放出来。

水力压裂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液体注入井中,常见的液体包括水、砂和添加剂。

其次,通过高压注水,将液体注入至井中,形成裂缝。

最后,释放压力后,裂缝中的水会返回地表,而页岩中的天然气则会逐渐流出,被收集起来。

二、水力压裂技术的优势1. 提高页岩气产量:通过水力压裂技术,可以破碎页岩岩石,增加气体透气性,从而提高天然气的产量。

2. 拓宽开采范围:水力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页岩气的开采范围。

由于破碎岩石形成的裂缝,天然气可以更容易地流入井筒中,方便采集。

3. 降低开采成本:水力压裂技术可以通过一次性注入大量液体,一次性压裂多个产气层,从而减少开采周期,降低开采成本。

4. 环保可持续:相比传统开采方法,水力压裂会产生较少的排放物和二氧化碳,具有较好的环保可持续性。

三、水力压裂技术在页岩气开采中的应用前景1. 技术不断成熟:随着技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水力压裂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从试验研究到商业应用的转变。

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的水力压裂技术被应用于页岩气开采中,进一步提高开采效率。

2. 巨大的页岩气资源:全球范围内存在大量的页岩气资源,其中包括美国、中国等国家的潜在巨大储量。

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这些储量的有效开发,为能源市场提供更多清洁能源。

3. 技术改进的空间:目前的水力压裂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包括水资源消耗、地震风险等。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技术改进,解决上述挑战,并且提高技术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水力喷射将高压水射入地下岩层,使岩石裂缝扩大并增强岩石的渗透性和导流能力的一种工程技术。

它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地下资源开采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等能源领域。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高压水射流对岩石进行冲击,使岩石裂缝扩大,并通过水压力将岩层内的岩屑和颗粒物冲刷出来,从而增加渗透性和导流能力。

具体而言,水力喷射压裂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用合适的喷射器和喷射剂,将高压水射入岩层,并对岩层进行切削和破碎;然后,通过喷射水压力将岩层内的岩屑和颗粒物冲刷出来,并形成一定大小的裂缝;利用压裂介质填充岩层裂缝,增加岩层的渗透性和导流能力。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在能源开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增强地下岩石的渗透性和导流能力,从而提高油、气等能源的开采效果。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可以减少能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面挖掘和爆破等对环境的破坏,并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占用和污染,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还可以降低能源开采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内外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对水力喷射压裂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

国内某大型石油公司利用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成功提高了某油田的产能,并实现了多层油藏的集中开采;国外某煤层气企业通过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实现了煤层气的大规模开采,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地下资源开采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未来,我们应加强水力喷射压裂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积极推动其在能源开采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能源保障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煤矿地面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及应用

煤矿地面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及应用

煤矿地面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及应用随着煤矿深度的增加和采空区的扩大,煤层裂隙的连通性逐渐减弱,导致煤层透水性下降。

为了提高煤层透水性,一些煤矿企业通过地面水力压裂技术来实现增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以某煤矿为例,介绍了其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地面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是一种通过喷射高压水流将水平煤层裂隙强制扩张的技术。

其原理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地应力效应。

煤层深度越深,地应力越大。

在高压水流的冲击下,煤层裂隙会逐渐扩大,破裂面积增大,导致煤层透水性增加。

2.水流冲刷效应。

高压水流在进入煤层裂隙后,会引起局部水流速度的剧烈变化。

这种水流速度变化会产生剪切力和摩擦力,使煤层裂隙周围的颗粒产生磨蚀和冲刷,促进煤层裂隙的扩大和连通。

3.压缩弹性效应。

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煤层内的孔隙和裂隙会遭受水压力和应力的双重作用,从而产生弹性变形。

当水流停止喷射后,孔隙和裂隙会恢复原状,形成较大的空隙和缝隙,进而改善煤层透水性。

二、技术应用过程1.制定施工计划。

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和透水性要求,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水力压裂方案、施工工艺和设备配置等内容。

2.选择施工点位。

选取煤层透水性较差的地段,确定水力压裂的施工点位和井点位置,同时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明确煤层深度、倾角、孔隙度和裂隙特征等参数。

3.布设压裂管网。

根据地质条件和水平煤层裂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压裂管径和喷嘴数量、排列方式,在施工点位井筒内布设压裂管网,并将其与高压水泵和控制系统连接。

4.试压和压裂。

先进行试压,检测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耐压性,并根据煤层特点和地质结构参数调整水流压力和流量。

然后开始压裂作业,根据水力压裂方案逐级进行压裂,使煤层裂隙扩张,直到达到要求的透水性。

5.井筒修复和安全措施。

水力压裂后,需要对井筒进行修复和加固,确保井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选派专人进行安全监测和管道维护,以确保压裂作业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某煤矿应用地面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后,取得了以下几个明显的效果:1.煤层透水性显著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压致裂法测量地应力 院系:地科院 姓名:*** 学号:************ 提交日期:2016年11月27日 摘要:水压致裂法在地质工程中广泛于测量地应力。传统的水压致裂法理论是建立在弹性力学平面应变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用于测量地质条件简单的情况下的二维地应力,但是传统水压致裂法的由于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再次出现了提出了三维地应力测量理论,采用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进行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可以用该方法进行测量,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传统的水压致裂法理论和三维地应力测量理论各有优缺点。 关键词:地应力测量 传统水压致裂法 三维地应力测量理论 最小主应力 水压致裂法是测量]3-1[地壳深层岩体地应力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地应力测量的测试原理基于三个基本假设:(1)地壳岩石是线性均匀、各向同性的弹性体;(2)岩石为多孔介质时,流体在孔隙内的流动符合达西定律;(3)主应力方向中有一个应力方向与钻孔的轴向平行。向封闭的钻孔内注入高压水,当压力达到最大值Pf后,钻孔井壁会发生破裂导致井内压力下降,为维持裂隙保持张开状态,孔内压力最终会达到恒定值,不再注入后,孔内压力迅速下降,裂隙发生愈合,之后压力降低速度变慢,其临界值为瞬时关闭压力Ps,完全卸压后再重新注液,得

到裂隙的重张压力Pr以及瞬时关闭压力Ps,最后通过由仪器记录裂缝的方向。 一、传统的水压致裂法 传统的水压致裂法]8-4[应力测量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弹性力学平面应变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前提是原地应力场中的两个主应力方向构成一个平面,而第三个主应力是与这两个主应力垂直的。利用一个铅直井孔进行水压致裂应力测量得到两个水平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垂向主应力的值是由岩石的密度按静岩压力计算得出。传统水压致裂法采用最大单轴张应力的破裂准则,没有考虑轴向应力z和径向应力s对孔壁四周围岩的约束效应。切向应力0随液压Pw不断增大,由压应力转变为张应力状态,再由张应力逐渐增大达到围岩抗拉强度T,井壁四周围岩沿剪切方向产生破裂。因此,钻孔压裂段井壁上只能产生平行于井孔轴向的纵向破裂缝。这时压裂段的液压就达Pw到破裂压力Pf。 传统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方法存在的不足是:只能确定钻孔横截面上的二维应力状态,地应力场的一个主应力方向与井孔轴向平行的情况很少。在利用水压致裂法进行三维地应力测量时,需要在三个不同方向的井孔中分别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破裂处的井壁围岩,是在张—张—压或张—压—压的三维应力状态下破裂的,并不符合最大单轴张应力破裂准则的应力条件。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1)在复杂地质构造或在山区峡谷等复杂地貌条件下,钻孔方向一般并非主应力方向,如果不假定主应力方向那么测试结果对实际生产用处不大;(2)传统水压致裂法确定的钻孔横截面上最大和最小的应力值中,最大应力精度差,最小应力精度高,因此测试结果的整体精度达不到要求精度。一些学者就三维地应力测量解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在不同方向的3个或3个以上钻孔内,采用完整岩石段的常规压裂实验,来测量三维地应力状态的三孔交汇水压致裂法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三维地应力测量理论 该理论方法采用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进行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其理论模型可以客观地反映水压致裂过程中诱发破裂产生的力学机制]9[。根据线弹性理论,当钻孔内承受液体压力时,孔壁上某一点(钻孔极系坐标系下极角为)的最小主应力可以表示为原地应力张量、内水压力和的函数。当原地应力张量和钻孔空间方位为定值时,则孔壁上的最小主应力表现为随极角变化的正弦曲线]10[。在水压致裂应力测试过程中,随着向密闭的试验段持续泵进流体,最小主应

力随内水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减小,直至由压应力变为拉张应力。当钻孔孔壁某一方位角处的首先达到该处的岩石抗张强度时,则形成诱发破裂,此时的流体压力为Pf(即破裂压力),记录了破裂方位。采用最小主应力破坏准则进行水压致裂三维地应力测量时,该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还可以避免由于采用最小切向应力准则可能带来的误差。由于传统水压致裂法测量关闭压力比较准确,且不对地应力方向和孔隙水压力作任何假设,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测量结果是接近真实的,此外由于测量钻孔的方向和深度不受限制,适用于岩石比较破碎、完整性较差和原生裂隙比较发育的岩体。 三、试验原理及公式推导 水压致裂法是一种最直接的地应力测试方法,测量钻孔中的应力,是利用一对可膨胀的橡胶封隔器,在选定的测量深度封隔一段裸露的岩孔,然后通过泵入流体对这段钻孔增压,压力持续增高直至钻孔围岩产生破裂,继续加压使破裂扩展。压裂过程中记录压力、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压力时间曲线即可求出主应力的大小,水压致裂原理]12-11[如图1所示。主应力方位可根据印模确定的破裂方位而定,也可以运用井下电视法]13[确定。水压致裂法不需要套芯,也不需要精密复杂的井下仪器,它操作方便,无需知道岩石的弹性参量。 水压致裂法能够实现岩体应力的直接测试]14[,而且测试深度是其它测试手段所不能及的。早期的水压致裂二维地应力测量假定岩石是均质、各向同性、无渗透性的弹性体,并且岩石中有一主应力方向与钻孔孔轴平行。目前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在单钻孔中水压致裂法]15[的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已经实现,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水压致裂试验设备:1.封堵器、两个膨胀橡胶塞、转换阀、高压水管,封堵器的直径φ76mm、φ95mm等规格,橡胶塞之间的封堵段长度为0.5~1.0m; 2.印模栓塞,用于确定裂隙方向;3. 压力泵及压力控制系统(控制阀、压力表、流量计)。具体如图2所示。

图1水压致裂方法原理图(a)横截面;(b)鸟瞰图 图2 水压致裂试验设备图 水压致裂试验步骤]16[:1.某个主应力分量方向已知,钻与该主应力方向平行

的钻孔;2. 选择岩芯完整无宏观节理的孔段作为试验的封堵段,然后将封堵塞送入孔中,通入压力水使封堵器橡胶栓膨胀;3. 经高压水管向封堵段注入压力水,直至使岩体发生破裂为止;此时的注水压力称为临界破坏压力Pb,岩体破裂时在压力表上表现为压力急剧下降;4.关闭液压泵,停止增压,压力迅速下降,裂隙停止扩展,并趋于闭合,当压力降到使裂隙处于临界闭合状态时,钻孔压力保持某一稳定状态。此压力称为关闭压力Ps;5. 放水卸压,裂隙完全闭合,泵压为零,然后再对封堵段加压使裂隙重新张开,使裂缝重新张开所需压力记为Pr;6.重复2至5步完成2~3压裂循环,以便取得合理的压裂参数及正确地判断岩石破裂及裂隙延伸过程;7. 解除封孔,用印模栓塞记录破裂裂隙的方向。 水压致裂试验计算原理]17[,根据弹性力学中圆孔的孔口应力集中理论]20-18[,假设受力的弹性体具有小孔,则孔边的应力将远大于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据孔稍远处的应力。这种现象称为孔边应力集中。孔边的应力集中是局部现象。在几倍孔径以外,应力几乎不受孔的影响,应力的分布情况以及数值的大小都几乎与无孔时相同。一般说来,集中的程度越高,集中的现象越是局部性的,也就是,应力随着据孔的距离增大而越快的趋近于无孔时的应力。应力集中的程度,首先是与孔的形状有关。一般说来,圆孔孔边的集中程度最低。因为只有圆孔孔边的应力可以用较简单的数学工具进行分析,所以以圆孔为例。 设有矩形薄板,在离开边界较远处有半径为a的小圆孔,在左右两边受均布拉力,其大小为q,如图3所示。坐标原点取在圆孔的中心,坐标轴平行于边界。所得理论结果如图4所示。

图3 圆孔应力集中计算简图 图4 井周应力分布简图 就直边的边界条件而论,宜用直角坐标;就圆孔的边界条件而论,宜用极坐

标。为此已远大于a的某一长度b为半径,已坐标原点为圆心,做一个大圆,如图中虚线所示。由应力集中的局部性可见,在大圆周处,例如在A点,应力状态与无孔时相同,也就是公式。 ,0,0.bbbxyxyq (1)

带入极坐标变换式(2,得到该处的极坐标应力(3)。 222222

cossin2cossinsincos2cossin()cossin(cossin)xyxyxyxyyxxy





(2)cos222sin22bbqqq(3)

分解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如公式4所示,第二部分如公式5所示。 ,0.2bbq (4)

cos2,sin2.22bbqq (5)

为了求出第一部分所引起的应力,只须应用梅拉解答]21[(6)。 22222222

11,,0.11ρbφbρφaaρρσqσqτaabb (6)

令其中的2b

q

q ,这样就得到

22222222

11,,0.2211ρφρφaaqqρρσστaabb (7)

既然b远大于a,近似的取a/b=0,得到

(8) 用半逆法求解第二部分所引起的应力如公式9,由边界条件和关系(10),可假设

22222111,,





(9)

()cos2Φfρφ (10)

带入相容方程(9)得(10): 222

222110





(9)

432

43223ddddcos2[]0ddddffff299

φ

ρρρρρρρ

 (10)

220.221,1,22qaqa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