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常识 四五年级 第二课 华北地区的民族
华北地区民族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清明节---扫墓
端午节
中秋节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
•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 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 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 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 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 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 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 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 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 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 的健儿。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2]
鄂伦春族
古伦木沓节(篝火节)
古伦木沓节(篝火节)
• "古伦木沓"为鄂伦春语,意为祭祀火神。古伦木沓节由 祭祀 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
• 火神的仪式演变而来。自古以来,鄂伦春人每到年节或 吉日,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门前燃起篝火,并焚香跪拜 祷告,以求火神保佑平安;饭前还要向火塘洒酒抛肉, 以示供奉。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世代传承的民间习俗。
2.华北地区的民族

年级
四、五年级
科目
民族常识
执笔
授课人
课题
2.华北地区的民族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华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2、指导汉语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
3、了解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的主要分布人口生产方式及传统节日等情况。
教学重、难点
了解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的主要分布人口生产方式及传统节日等情况。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居住的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等。
板书设计
华北地区的民族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教学反思:
学习流程
教师复备栏
【复述回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先来认识华北地区的民族吧!
【设问导读】
一、明确目标出示学习目标
二、游览民族花园
1、出示自学提示1了解华北地区包括哪些地方?2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民族?3知道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主要从事什么行业?以及人口语言文字传统节日等情况。
2、学生自学7——9页内容,在书中画出答案部分,有哪些疑问在书中空白处写上。
3、小组讨论完成下表民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人口分布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字生产方式民族节日
鄂伦春族
4、小组汇报
【自我检测】
草原上的人们是怎样过节的?
【巩固练习】
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扩展练习】
你知道哪些民族间相互帮助的故事。
【盘点收获】
五年级民族常识备课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目标: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时间: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
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二、学习新课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3、唱一唱:全班齐唱《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4、想一想,连一连。
待下节课向同学们说一说: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再连一连。
三、课外拓展1、小调查: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呢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2、出示资料: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
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岛的椰树林到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广西、、、新疆、、、、、等省、自治区。
这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民族常识笔记 五年级ppt

托克逊县第一小学 陈继萍
谢谢欣赏
“ 荫房”或“晾房”——吐 鲁番
吊脚楼-傣族、苗族和侗族 碉楼——羌族同胞。。 蘑菇房——哈尼族 帐篷---藏族(冬夏帐篷)
“ 荫房”或“晾房”,——
鲁番
火焰山
吊脚楼——傣族、苗族和侗族
碉楼——羌族同胞。。
蘑菇房——哈尼族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
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
以吃肉喝奶为主的饮食习
惯。
沙漠之舟
棉有花趣、的油地料名、:蔬菜等农作物
哈尔滨----满语,意思是“晒网场”。 齐齐哈尔---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 场”。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之城” 包头--蒙古语,意思是“有鹿的地方”所 以 也叫“鹿城”。
拉萨--藏语,意思是“圣地”。 日客则---藏语,意思是“最好的庄园”。 克拉玛依--维吾尔语(黑色的原油)
第三课
三、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瑶族的语言分为四种: 1、勉语2、布努语3、拉珈语4、炳多 语。
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 在80种以上。
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 族文字。
少数民族歌曲:
藏语 壮语 傣语 蒙古语 维吾尔语 土家语
第二课
辽阔美丽的民族地区
秀丽山河:
湖南—张家界 贵州-黄果树瀑布 四川—九寨沟 云南—西双版纳 吉林—长白山的天池 青海—青海湖及鸟岛 新疆-千佛洞、火焰山、高昌故城 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托木尔峰
五年级民族常识

蒙古族节日
❖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 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 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此外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 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 蒙古族年节
❖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 密相关,而且“白”在蒙古人心目中具有“开元”之意。关 于蒙古年节传说不一。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 汉族历法,因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 蒙古族过“春节”的由来。蒙古族年节,虽然与汉族春节时 间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习俗,如吃五更饺子,放鞭炮等, 但也保留了很多蒙古族传统习俗。在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 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 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 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白月(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 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 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
达斡尔族[dá wò ěr zú]
❖ 简介 ❖ 达斡尔族 ❖ 达斡尔族[1]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
在新疆塔城市. ❖ 十七世纪中叶,达斡尔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
沙俄入侵的第一枪。在浴血奋战了半个世纪之后,离开了世 居的黑龙江北岸,南迁到大兴安岭、嫩江流域。[2] ❖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人口数为 132394。截至2010年,达斡尔族人口约有131992人。 ❖ 名称变迁 ❖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次年即征服黑龙江中游萨哈连部,当 时达斡尔或以地区被称为萨哈连(满语对黑龙江的称呼), 或以贡物特点称为萨哈尔察(满语译音意为黑貂)部,或与 鄂温克等泛称为索伦部。至康熙初年,才出现“打虎儿”的 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 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
三四年级民族团结 第二课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 言和文字。善于种植粮、 言和文字。善于种植粮、 棉和瓜果。古尔邦节、 棉和瓜果。古尔邦节、 肉孜节和诺若孜节是维 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湖 南省,人口数量约为839.9万,主要从事农业。 南省,人口数量约为839.9万 主要从事农业。 839.9
讲 授 经 典 的 人 。
斯 兰 教 主 持 清 真 寺 教 务 和
学 者 “ 。 现 主 要 指 我 国 伊
呼 , 意 思 是 “ 教 师 “ 或 者 ”
我 国 对 伊 斯 兰 教 教 职 的 称
阿 訇 是 波 斯 语 的 音 译 , 是
想一想 想一想,回族男子的号帽都有什么颜色? 白 、 灰 、 蓝 、绿 、黑 蒙古族”马头琴”名称的由来,是否与 马的头部有关系?
你家乡过春节主要有哪 些习俗? 些习俗?你还知道本课这五 个民族的其他节日吗? 个民族的其他节日吗?大家 相互讨论, 相互讨论,然后分享你们的 成果。 成果。 我知道的节日还有: 我知道的节日还有:———— ————————————— —————————————
赛马开始了,许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扬起了皮鞭,纵马狂奔。 赛马开始了,许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扬起了皮鞭,纵马狂奔。到终点 的时候,苏和的小白马跑到最前面。王爷下令: 叫骑白马的上台来! 的时候,苏和的小白马跑到最前面。王爷下令:“叫骑白马的上台来!” 等苏和走上看台,王爷一看,跑第一名的原来是个穷牧民。 等苏和走上看台,王爷一看,跑第一名的原来是个穷牧民。他便改口不提 招亲的事,无理地说: 我给你三个大元宝,把马给我留下, 招亲的事,无理地说:“我给你三个大元宝,把马给我留下,赶快回去 吧!” 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呀。 苏和一听王爷的话,顿时气恼起来。 “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呀。”苏和一听王爷的话,顿时气恼起来。 我能出卖小白马吗?他这样想着,不加思索地说出了那两句话。 我能出卖小白马吗?他这样想着,不加思索地说出了那两句话。你一个穷 牧民竟敢反抗王爷吗?来人哪,把这个贱骨头给我狠狠地打一顿。 牧民竟敢反抗王爷吗?来人哪,把这个贱骨头给我狠狠地打一顿。”不等 王爷说完,打手们便动起手来。苏和被打得昏迷不醒,还被扔在看台底下。 王爷说完,打手们便动起手来。苏和被打得昏迷不醒,还被扔在看台底下。 王爷夺去了小白马威风凛凛地回府去了。 王爷夺去了小白马威风凛凛地回府去了。 苏和被亲友们救回家去,在奶奶细心照护下,休养了几天, 苏和被亲友们救回家去,在奶奶细心照护下,休养了几天,身体渐渐 恢复过来。一天晚上,苏和正要睡下,忽然听见门响。问了一声: 恢复过来。一天晚上,苏和正要睡下,忽然听见门响。问了一声:“谁?” 但没有人回答。门还是碰碰地直响。奶奶推门一看: 但没有人回答。门还是碰碰地直响。奶奶推门一看:“啊,原来是小白 这一声惊叫使苏和忙着跑了出来。他一看,果真是小白马回来了。 马!”这一声惊叫使苏和忙着跑了出来。他一看,果真是小白马回来了。 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水直流。苏和咬紧牙,忍住内心的痛楚, 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水直流。苏和咬紧牙,忍住内心的痛楚, 拔掉了马身上的箭。血从伤口处像喷泉一样流出来。马因伤势过重, 拔掉了马身上的箭。血从伤口处像喷泉一样流出来。马因伤势过重,第二 天便死去了。 天便死去了。 原来,王爷因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马,心里非常高兴, 原来,王爷因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马,心里非常高兴,便选了吉日良 摆了酒席,邀请亲友举行庆贺。他想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好马, 辰,摆了酒席,邀请亲友举行庆贺。他想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好马,叫 武士们把马牵过来,想表演一番。 武士们把马牵过来,想表演一番。 王爷刚跨上马背,还没有坐稳,那白马猛地一踹, 王爷刚跨上马背,还没有坐稳,那白马猛地一踹,便把他一头摔了下 白马用力摆脱了粗绳,冲过人群飞跑而去。王爷爬起来大喊大叫: 来。白马用力摆脱了粗绳,冲过人群飞跑而去。王爷爬起来大喊大叫: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提高学生对民族风情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教学内容:第一章:我国的民族及分布1. 我国的民族概况2. 民族的分布特点第二章:汉族1. 汉族的分布2. 汉族的风俗习惯第三章:少数民族之一:蒙古族1. 蒙古族的分布2.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第四章:少数民族之二:回族1. 回族的分布2. 回族的风俗习惯第五章:少数民族之三:藏族1. 藏族的分布2. 藏族的风俗习惯教学重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各民族的的风俗习惯教学难点:1. 理解民族的分布特点2. 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教学准备:1. 课件、教案、教材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第一章:我国的民族及分布1. 引入新课展示我国的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及分布情况。
2. 学习民族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如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第二章:汉族1. 学习汉族的分布引导学生了解汉族的分布情况,如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2. 了解汉族的风俗习惯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了解汉族的风俗习惯,如春节、端午节等。
3. 讨论与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汉族风俗习惯,增进学生对汉族文化的认识。
第三章:少数民族之一:蒙古族1. 学习蒙古族的分布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分布情况,如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
2. 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习惯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如那达慕大会、奶茶等。
3. 讨论与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蒙古族风俗习惯,增进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认识。
第四章:少数民族之二:回族1. 学习回族的分布引导学生了解回族的分布情况,如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等地。
2. 了解回族的风俗习惯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了解回族的风俗习惯,如伊斯兰教、清真食品等。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整册)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第一至第五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知道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2. 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 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国民族的分布1. 学习我国民族的数量和分布特点。
2. 了解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第二章:汉族1. 学习汉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2. 了解汉族的重要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第三章:少数民族简介1. 学习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2. 了解各民族的特色节日,如藏族的雪顿节、回族的开斋节等。
第四章:民族团结1. 学习我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第五章:实践活动1. 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如演讲比赛、手抄报等。
2. 参观民族博物馆或民族文化村,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民族的分布、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的情况。
3. 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态度。
五、教学课时:本册教案共5章,每章约需2课时,总计10课时。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蒙古族1. 学习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2. 了解蒙古族的重要节日如那达慕大会等。
第七章:回族1. 学习回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2. 了解回族的重要节日如开斋节等。
第八章:藏族1. 学习藏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2. 了解藏族的重要节日如雪顿节等。
第九章:维吾尔族1. 学习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2. 了解维吾尔族的重要节日如肉孜节等。
第十章:实践活动1. 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如演讲比赛、手抄报等。
2. 参观民族博物馆或民族文化村,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华北地区的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汉族的相关知识
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蒙古族
人口4806849
分布区域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河南,青海,甘肃,云南,
民族特色,生读书画出来,交流
2、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最有代表性的服装是什么?
3、鄂温克族鄂温克族主要分布、人口
4、开放空间
了解、朗读
三、交流
四、总结
作业:调查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