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经济概况和行业概况

越南经济概况和行业概况
越南经济概况和行业概况

2006年越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2007-04-17 15:03:47 来源:纺织商业周刊作者:

编者按:2006年,越南内政外交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近日,中国驻越南使馆经商处统计出2006年最新的统计数据和对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以飨读者。

2006年九大领域发展回顾

一、财政金融

2006年,越财政收入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8%;财政支出201.9亿美元,增长45.8%;财政赤字34.5亿美元,相当于GDP的6.02%。社会总投资229亿美元,增长19.8%,其中经济基础设施投资约160亿美元、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约62亿美元、其他投资约7亿美元。全年物价指数上涨6.6%,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9%、住宅和建材上涨5.9%、教育上涨3.6%、邮电和交通运输上涨4.0%、黄金上涨27.2%。美元汇率相对稳定,仅上浮1%。

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迄今已有193家企业分别在河内和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总市值约14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4.4%。越南国家证券委员会认为,未来4-5年,越证券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到2010年股票总市值将达300-4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30%-40%。

二、农林渔业

2006年,越农林渔业产值116.8亿美元,同比增长3.4%,低于上年5.2%的增长速度,原因是接连遭受热带风暴、洪水和干旱的侵扰,禽流感和口蹄疫在部分省市复发和蔓延,对农林渔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越工业和建筑业产值237.8亿美元,其中工业产值197.5亿美元、建筑业产值40.3亿美元,全行业同比增长10.4%,低于上年16.5%的增长速度,原因是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汽车、柴油机等工业产品减产。

四、服务业

2006年,越服务业产值218.4亿美元,同比增长8.3%,高于上年7.5%的增长速度,分销、旅游、饭店、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行业保持较高增长。

五、进出口

2006年,越货物贸易进出口额840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出口396亿美元,

增长22.1%;进口444亿美元,增长20.1%。越南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出口51亿美元,增长19.6%;进口51.2亿美元,增长14.3%。

六、吸引外资

2006年,越出台并实施《投资法》和《企业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而且越已加入WTO,有关政策将更优惠,外商普遍看好在越投资,将越视为开拓东盟市场的重要基地之一。2006年,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合同外资额达102亿美元,同比增长49.1%,其中新批项目833个,合同额78.4亿美元;增资项目486个,合同额23.6亿美元。全年外资企业总产值294亿美元,增长31.3%。

据越方统计,2006年中国在越投资项目63个,合同额3.27亿美元,在各国和地区对越投资排名中列第7位。截至2006年12月底,中国累计在越有效投资项目407个,合同总额10.7亿美元,实际利用额2.1亿美元,在各国和地区对越投资排名中列第14位。

七、对外投资

2006年,越对外投资继续扩大。据越方统计,全年新批对外投资项目33个,合同投资额3.47亿美元。截至2006年12月底,越累计对外投资项目183个,合同总额9.68亿美元,其中工业项目占74.5%、农业项目占13.3%、服务业项目占12.2%。

八、外援和侨汇

2006年12月份,国际援越会议在河内举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承诺2007年将向越提供ODA贷款44.5亿美元,同比增加7亿美元,为历年最高。其中日本承诺提供8.9亿美元,位居榜首。2006年ODA贷款实际到位26.7亿美元,其中贷款24.1亿美元,援助2.6亿美元。

目前,越旅居国外侨民约300万人,另有4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每年汇回国内的外汇数额较大。据越方统计,2003年越侨汇总额21亿美元,2004年23亿美元,2005年31亿美元,2006年增至35亿美元。巨额侨汇在越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九、国有企业改革

1992年,越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国有股份由中央部委及各省市人民委员会持有。至今,越已完成3500家企业的改革,多数为中小企业。2007-2010年是企业改革关键期,越拟对隶属于70多家集团和总公司的160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越鼓励外资参与股份制改革,允许外商购买企业股份并成为企业管理者。未来几年,越国有企业改革面将进一步扩大,涉及银行、航空、通信、造船、汽车、电力、水泥、交通等重要领域。

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007年GDP将增长8.2%-8.5%,其中农林渔业增长3.5%-3.8%、工业和建筑业增长10.5%-10.7%、服务业增长8.0%-8.5%。外贸进出口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出口增长17.4%、进口增长15.5%。社会总投资将占GDP的40%。物价上涨指数将低于GDP增长率。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技术工艺落后。据越方统计,越企业技术工艺普遍低于发达国家2-3代,76%的设备系六七十年代的产品,75%的设备已严重损耗。全国仅10%的企业拥有现代化技术,38%的企业技术水平一般,52%的企业技术落后或十分落后。企业技术工艺落后严重制约越经济的发展;

2、劳动力素质较低。在适龄劳动力中,文盲占5%,小学未毕业占12%,小学毕业占30.5%,初中毕业占32.8%,高中以上毕业仅占19.7%,文化教育程度较低;

3、老百姓收入有待提高。2006年,越人均GDP约681美元,较前明显提高,但老百姓收入仍普遍较低。据越方统计,目前越全国人均月收入约65万盾(约40.6美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约98.1万盾(约61.3美元),农村居民人均月收入约54.4万盾(约34美元)。老百姓收入水平低,国内购买力有限,不利于越经济的发展。

2006年越南经济形势综述及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007-04-15 21:40

2006年,越南内政外交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国内方面,成功举行越共“十大”,推举出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实现新老班子平稳交接,政局稳定,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被NEF(New Economics Foundation)评为亚洲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对外方面,成功举办APEC系列高官会、部长会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功加入世贸组织(WTO),成功推动美国给予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待遇(PNTR)并脱离宗教自由“特别关注国家”名单(CPC),对外交往日益活跃,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同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美国等大国关系趋于紧密;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17%,已连续25年保持增长。外资环境不断改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农业、工业和建筑业、服务业超额或按期完成年初制订的目标,为2006-2010年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就2006年越经济发展情况综述如下:

一、2006年总体经济情况

2006年,越南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达573亿美元,同比增长8.17%,其中农林渔业增长3.4%,工业和建筑业增长10.4%,服务业增长8.3%。农林渔业、工业和建筑业增长较上年有所减缓,服务业增长高于上年水平。

(一)财政金融

2006年,越财政收入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8%,财政支出201.9亿美元,增长45.8%,财政赤字34.5亿美元,相当于GDP的6.02%。社会总投资229亿美元,增长19.8%,其中经济基础设施投资约160亿美元,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约62亿美元,其他投资约7亿美元。

全年物价指数上涨6.6%,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9%,住宅和建材上涨5.9%,教育上涨3.6%,邮电和交通运输上涨4.0%,黄金上涨27.2%。美元汇率相对稳定,仅上浮1%。

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迄今已有193家企业分别在河内和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总市值约14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4.4%。越国家证券委员会认为,未来4-5年,越证券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到2010年股票总市值将达300-4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30-40%。

(二)农林渔业

2006年,越农林渔业产值116.8亿美元,同比增长3.4%,低于上年5.2%的增长速度,原因是接连遭受热带风暴、洪水和干旱的侵扰,而且禽流感和口蹄疫在部分省市复发和蔓延,对农林渔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全年粮食产量3965万吨,同比略增0.1%,其中稻谷产量3583万吨,略减0.1%,玉米产量382万吨,增长0.9%。畜牧业发展较快,现有牲畜数量:黄牛(651万头)、水牛(292万头)、猪(2686万头)、家禽(2.15亿只)。水产养殖业也有较大发展,主要水海产品产量为:鱼(369.5万吨)、虾(263.3万吨)、其他水海产品(60.3万吨)。现有林业种值面积18.4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越工业和建筑业产值237.8亿美元,其中工业产值197.5亿美元,建筑业产值40.3亿美元,全行业同比增长10.4%,低于上年16.5%的增长速度,原因是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汽车、柴油机等工业产品减产。主要工业品产量为:煤炭(3891万吨)、原油(1700万吨)、天然气(64.2亿立方米)、液化气(34.3万吨)、钢铁(73.5万吨)、电力(590.5亿KWH)、电视机(229.7万台)、汽车(4.15万辆)、摩托车(209.4万辆)、自行车(102.9万辆)、水产品(70.4万吨)、啤酒(15.5亿升)、布匹(5.75亿平方米)、化肥(217.5万吨)、卷烟(40.2亿包)。

(四)服务业

2006年,越服务业产值218.4亿美元,同比增长8.3%,高于上年7.5%的增长速度,分销、旅游、饭店、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行业保持较高增长。其中,邮电通讯业产值23.4亿美元,全国现有电话用户2540万户、英特网用户410万户。交通运输业产值52.5亿美元,全年运送旅客13.8亿人次,同比增长9.1%,运送货物3.5亿吨,增长8.1%。近年来,越旅游业发展一直较旺盛。2006年接待国外游客358.3万人次,同比增长6.2%。国外游客接待数量在东盟国家中排名第5位,亚洲排名第13位,世界排名第44位。全年国外游客人均消费1283美元,消费最高的是澳大利亚游客,其次是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等国的游客。

(五)进出口

目前,越已同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货物和服务贸易发展势头良好。

1、货物贸易

2006年,越货物贸易进出口额840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出口396亿美元,增长22.1%,进口444亿美元,增长20.1%。主要出口商品包括:原油(1661.8万吨,83.2亿美元)、纺织品(58亿美元)、鞋类(35.5亿美元)、水产品(33.6亿美元)、木制品(19亿美元)、电子产品和计算机(17.7亿美元)、大米(474.9万吨,13亿美元)、天然橡胶(69.7万吨,12.7亿美元)、咖啡(89.7万吨,11亿美元)、煤炭(2978.3万吨,9.3亿美元)、电线电缆(7亿美元)、腰果(12.7万吨,5亿美元)、箱包(4.9亿美元)、塑料制品(4.78亿美元)、竹藤制品(1.95亿美元)、胡椒(11.6万吨,1.9亿美元)、茶叶(10.5万吨,1.1亿美元)、自行车及其零部件(1.1亿美元)等。

按地区划分,亚太地区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出口额208.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52.4%;美洲是第二大出口市场,出口额92亿美元,占23.1%;欧洲是第三大出口市场,出口额75.5亿美元,占19.2%;非洲和西南亚是新兴市场,出口额20.1亿美元,占5.3%。

按国别划分,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104.2亿美元;日本居第二,双边贸易额为99亿美元;美国居第三,双边贸易额为87亿美元;台湾居第四,双边贸易额为57亿美元;韩国居第四,双边贸易额为47亿美元。

按出口国别划分,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出口额7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0%;欧盟是第二大出口市场,出口额7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日本是第三大出口市场,出口额5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3%。

2、服务贸易

2006年,越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出口51亿美元,增长19.6%,进口51.2亿美元,增长14.3%。服务出口主要包括:旅游(28.5亿美元)、航空运输(8.9亿美元)、海运(6.5亿美元)、金融(2.7亿美元)、邮政通信(1.2亿美元)、保险(5000万美元);服务进口主要包括:旅游(10.5亿美元)、航空运输(7亿美元)、金融(2.7亿美元)、海运(2.1亿美元)、保险(1.6亿美元)、邮政通信(3000万美元)。

(六)吸引外资

2006年,越出台并实施《投资法》和《企业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而且越已加入WTO,有关政策将更优惠,外商普遍看好在越投资,将越视为开拓东盟市场的重要基地之一。2006年,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合同外资额达102亿美元,同比增长49.1%,其中新批项目833个,合同额78.4亿美元,追加投资项目486个,合同额23.6亿美元。全年外资企业总产值294亿美元,增长31.3%。新批较大的外资项目包括:美国INTEL公司投资的生产项目(合同额10亿美元)、韩国Posco集团投资的钢铁项目(合同额11.2亿美元)。截至2006年12月底,越累计吸收外资项目6813个,合同总额604.7亿美元,实际利用额360亿美元。主要投资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1550个项目,合同额81.1亿美元,实际利用额29.7亿美元)、新加坡(452个项目,合同额80.7亿美元,实际利用额36.8亿美元)、韩国(1263个项目,合同额77.9亿美元,实际利用额26亿美元)、日本(735个项目,合同额73.9亿美元,实际利用额48.2亿美元)、香港(375个项目,合同额52.7亿美元,实际利用额21.3亿美元)。

据越方统计,2006年我在越投资项目63个,合同额3.27亿美元,在各国和地区对越投资排名中列第7位。截至2006年12月底,我累计在越投资有效项目407个,合同总额10.7亿美元,实际利用额2.1亿美元,在各国和地区对越投资排名中列第14位。

(七)对外投资

2006年,越对外投资继续扩大。据越方统计,全年新批对外投资项目33个,合同投资额3.47亿美元。截至2006年12月底,越累计对外投资项目183个,合同总额9.68亿美元,其中工业项目占74.5%,农业项目占13.3%,服务业项目占12.2%。

(八)外援和侨汇

2006年12月,国际援越会议在河内举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承诺2007年将向越提供ODA贷款44.5亿美元,同比增加7亿美元,为历年最高。其中日本承诺提供8.9亿美元,位居榜首。2006年ODA贷款实际到位26.7亿美元,其中贷款24.1亿美元,援助2.6亿美元。

近年来,越通过双边渠道还争取到不少ODA贷款:欧盟承诺2007-2013年间共提供贷款11.2亿欧元;法国承诺2007-2010年间共提供贷款14亿欧元;英国承诺2007-2010年间

共提供贷款5亿美元;丹麦承诺2007-2010年间共提供贷款2.68亿美元;荷兰承诺2007-2008年间共提供贷款1.2亿美元。据越方估计,为实施2006-2010年五年计划,保持GDP年均增长7.5-8%,越需要ODA贷款约200亿美元,将优先用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排水、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越旅居国外侨民约300万人,另有4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每年汇回国内的外汇数额较大。据越方统计,2003年越侨汇总额21亿美元,2004年23亿美元,2005年31亿美元,2006年增至35亿美元。巨额侨汇在越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九)国有企业改革

1992年,越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国有股份由中央部委及各省市人民委员会持有。至今,越已完成3500家企业的改革,多数为中小企业。改革后,企业状况明显改善,资产平均增长44%,营业额增长23.6%,利润增长139.8%,员工收入增长12%。2007年-2010年是企业改革关键期,越拟对隶属于70多家集团和总公司的160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越鼓励外资参与股份制改革,允许外商购买企业股份并成为企业管理者。未来几年,越国有企业改革面将进一步扩大,涉及银行、航空、通信、造船、汽车、电力、水泥、交通等重要领域。

二、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007年GDP将增长8.2-8.5%,其中农林渔业增长3.5-3.8%,工业和建筑业增长10.5-10.7%,服务业增长8.0-8.5%。外贸进出口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出口增长17.4%,进口增长15.5%。社会总投资将占GDP的40%。物价上涨指数将低于GDP增长率。中学教育将普及全国40个省市,大专院校招生数量增长10%,职业中学招生数量增长15%。人口增长率回落0.03个百分点。争取新增就业机会160万个,其中输出劳务8万人。绿化覆盖率将达39%。农村干净饮用水供应率将提高到67.2%,城市干净饮用水供应率提高到80%。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技术工艺落后。据越方统计,越企业技术工艺普遍低于发达国家2-3代,76%的设备系60-70年代的产品,75%的设备已严重损耗。全国仅10%的企业拥有现代化技术,38%的企业技术水平一般,52%的企业技术落后或十分落后。企业技术工艺落后严重制约了越经济的发展。

2、劳动力素质较低。目前,越全国人口8411万人,其中15-60岁的劳动力为4325万人。在适龄劳动力中,文盲占5%,小学未毕业占12%,小学毕业占30.5%,初中毕业占32.8%,高中以上毕业仅占19.7%,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全国只有技术培训学校240所,教学设备落后,50%以上的教学设备产于上世纪70-80年代。劳动力素质低已成为越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3、老百姓收入有待提高。2006年,越人均GDP约681美元,较前明显提高,但老百姓收入仍普遍较低。据越方统计,目前越全国人均月收入约65万盾(约40.6美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约98.1万盾(约61.3美元),农村居民人均月收入约54.4万盾(约34美元)。老百姓收入水平低,国内购买力有限,不利于越经济的发展。

驻越南使馆经商处

二00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行业概况

越南的投资机会

信息及相关行业概况

越南邮电通讯业发展概况

越南IT业概况

越南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越南电子商务市场概况

金融及相关行业

越南金融业发展概况

越南保险业发展概况

越南人寿保险市场概况

越南玩具市场概况

越南家具业发展概况

物流行业

越南铁路建设概况

越南物流业发展概况

越南航空业发展概况

越南海洋运输概况

越南快餐业发展概况``````````````````````````````````14 房地产行业

越南零售业概况

越南房地产发展概况

越南商品住宅建设概况

越南劳动力资源概况

越南橡胶业现状及今后五年发展计划

纺织行业

越南纺织业概况

迅猛发展的越南纺织服装业

开拓越南五金建材市场正逢黄金期

世界零售业巨头纷纷在越南开设网点拓展市场

中国化肥占越南化肥进口总量34.9%

中医药的越南商机

越南电力设备行业迎来发展商机

钢铁行业

越南钢铁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越南将加大钢铁业投资力度

中国取消钢出口退税有利于越南钢铁业发展

中国建材大量涌入越南市场开始警戒

专题:迅猛发展的越南纺织服装业

其他行业

越南的投资机会

2007-08-02 09:24农资产品市场机会多

农机产品越南南部湄公河平原与中部沿海地区,每年雨季经常发生大水灾。灾后首要任务是重建农业发展用的硬件设施,农业机械需求因之大幅增加。按越南北方农村习惯,春节前后必须大面积播种耕作。这就大量需要大型与中型拖拉机、机引耙、中耕机、内燃机、抽水机、割稻机、打谷机、电动机、柴油机、杀虫剂喷雾器等各类农业机械,而越制农业机械技术无长足进步,农机产品产量不足、种类简单、品质有待提高,售价还较中国的农机产品昂。多数中国农机产品的售价较越制产品便宜过半。因此,消费者倾向购买中国农业机械。越南每年需要5万至6万台小型发动机,但越南国内产量仅1.6万至1.7万台,其余的需要依靠进口。此外,越南每年还需进口约4万台拖拉机、15万台水泵,以及数量颇多的脱谷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可见越南农机市场潜力之大。现中农机产品在越南市场独占鳌头,甚至通过越南转销老挝、柬埔寨。

农药由于越南全年平均气温在22-2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500-2000毫米,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给害虫繁殖、杂草生长提供了温床。据统计,越南大约有3000多种作物虫害、几百种杂草。另外,苍蝇、蚊子、蚂蚁等虫害肆虐,这就给农药生产厂商提了广泛的市场空间。据专家估计,越南农药市场容量约1.2-1.5亿美元/年,我国农药在越南农药场上所占的份额为30%-40%。此外,每年有不少国产农药经越南运往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都是传统的农业国,农药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依靠进口,市场潜力较大。

化肥越南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对化肥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尤其是氮肥、磷肥、钾

肥,以及DAP、NPK、SA等化肥。化肥年需求量220万吨。在进口化肥中,中国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2006年中国化肥占越南化肥进口总量34.9%。

饲料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的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越南全国拥有生猪1764万头、家禽(不含鸡)16055万只、鸡12057万只,饲料需求旺盛。而越南饲料年产量约200万吨,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55%,缺口较大。我国企业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扩大出口,同时可考虑在越北方投资办厂,带动国内设备和原材料出口。

家电产品仍有潜力

据越南工业资料,越南2001年电子和信息工业的产值达到1.2亿美元,该部已计划通过集中投资,鼓技术转让,将电子信息工业发展成为越南的龙头产业,而越南现电子信息工业企业,大多数落后,与世界先进技术还有较大的距离。彩电普及率仅为45%,而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其中河内市普及率约75%,胡志明市约80%,而广大农村地区仅为15%-20%。

我国的TCL等集团公司已在越南投资生产彩电,销售势头较旺。目前越南胡志明市各大型商场内,中国内地各类消费品琳琅满目,尤以家电制品数量最庞大,主要有彩色电视机、录放机、VCD等产品。

另外,小家电(诸如吹风机、果机、电熨斗等)销量上升,而且尚未有任何越资或外资业者生产。

药品市场值得开发

根据越南卫生部资料,越南人近年西药消费需求连续增长。1990年平均每人年西药消费0.3美元,到1998增至7美元。人们主要采用外国进口药物,而越制西药花费值年仅1.5美元,显示当地外国药品市场潜力相当可观。调查料显示,越南未来西药营业额可能达15亿-20亿美元。

越南人民深受医药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中药依赖性大,对滋补品尤其欢迎。但越南国内中药生产落后,产品单一,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越南政府鼓励发展中药生产,提倡使用中药。我国中药在越南医药品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越南老百姓对我国中药保健品的认识由来已久,一直都喜欢使用我国的中药。我国医药企业应抓住机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积极扩大出口,同时可考虑在越南投资办药厂,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加工,带动国内设备出口。急需建设钢材

目前,越南国内的钢铁工业大部分是50-60年代由我国和原苏联援建的,由于长期得不到升级改造,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而且多为普通钢材。越南钢铁总公司预测,越南2002年对钢铁行业建设投入增加,越南国内对钢坯和钢材需求有增无减,大型建筑工程所需要的高级钢材仍然需要进口。

据越南工业部透露,目前越南钢铁业制钢用的钢铁废料需求量庞大,而在越南本国所采购钢铁废料量能满足其需求量的25%至30%。目前越南国内钢铁废料价格亦随之暴涨,每吨钢铁废料为120万越南盾(1美元约兑换5000越南盾),比2000年底的价格高出40万越

南盾。

2001年6月18日,越南科学技术环境部颁布了允许进口已处理成原料的废料目录,包括:各类接头,加工剩下的金属或合金边角料;使用过的钢轨、斜纹钢、圆、钢管、钢条和钢网;从诸如桥梁、塔、工厂等建筑工程拆除回收的已使用过的铁;从运输工具、机器和其他钢铁造的器材中拆卸下来的已使用过的钢铁等10类。

纺织品前景看好

近年来,越南纺织服装工业发展迅速,目前是越南最大的劳力密集产业,至今共雇佣约160多万员工,2000年的出口为19亿美元,是越南主要的外汇来源之一,产品主要销往欧盟、日本、俄罗斯和原东欧国家,其中欧盟是最大的进口方。1995年至今,越南与欧盟已两次签订《服装纺织品协定》,配额管理的服装纺织品种类由原来的54种减为29种,出额增至6亿美元,呈增长态势。

由于越南国内生产能力有限,服装加工所需的高级面料以进口为主,每年需求量约8亿米。为降低进口成本,越南企业倾向于从我国进口面料,同时还进口丝绸、呢绒等。越方已多次组团到中国考察和寻找货源。我国企业应主动出击,积极寻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还可考虑与越南服装企业合作生产,去料加工,利用其配额出口欧盟市场。

越南2000年已吸收外资纺织业投资14项,投资数目和登记投资金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8倍及7.5倍;外资成衣业投资32项,投资数目和登记投资金额分别比上年增长4倍及5倍。越南2000年吸引外资向成衣业投资的项目创下新高。越南工业部现正采取各项优惠措施,以鼓励外商投资纺织品及成衣业。

机械产品有竞争优势

厨房用具产品和高级婴儿用品畅销

越南市场近年来各类不锈钢厨房用具十分畅销,越南本地产品和中国产品场占有量较大。一般每件不锈钢厨具的售价为10万至30万越南盾之间,比较适合越南中等收入家庭的购买力。目前越南厨具市场已经出现各种外国高级陶瓷和玻璃制品,价格较为昂贵,我国企业可乘虚而人。

近年来,越南胡志明市高级婴儿用品市场发展迅速,在繁华的商业区出现了该类产品的超市专卖区和专卖店,其中专卖店已达20多家。目前婴儿用品的销售商家主要推广的多是来自韩国、泰国、中国台湾地区的进口品牌产品,包括婴儿爽身粉、沐浴露、摇篮、婴儿推车、婴儿床、哺乳用品等,价从数万到数百万元越南盾不等(1美元约折合5000越盾)。越南本国产婴儿衣物、鞋袜和床上用品由于价钱便宜,每套仅售几万到10越南盾不等,所以深受消费者青睐。但是这些产品多为家庭作坊所产,目前还没有形成品牌意识与品牌效应。由于越南婴儿用品市场现在还未完全开发,所以仍蕴含不小的商机。

越南制鞋业出口额逐年上升,1998年出口9.3亿美元,1999年出口13亿美元,2000年达14亿美。据越南皮鞋协会统计资料,2001年出口3亿双,居世界鞋类出口的第四位,仅次于中国大陆、香港及意大利,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盟,占鞋类出口总金额八成,其次依序为美国、日本等,但越南皮革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制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越南每年需进

口5000多万美元的成品或半成品皮革,皮革市场潜力巨大。此外,越南计划在最近5年内投资6000万美元,用以引皮革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皮革质量和产量,逐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高,越南人民逐渐重视生活质量。然而,越南大部分旅游景点和公园的开发力度还不够,设施短缺。过山车、卡丁车、碰碰车、碰碰船、海盗船、摩托艇、观光缆车等现代娱乐设施几乎空白,开发潜力巨大。

在越南胡志明市玩具市场上,外国制品占有率高达95%。中国玩因其种类繁多、色泽美观、品质优良、价格便宜而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全球玩具制造商普遍看好越南市场的开发潜力。对此,我国玩具厂商应抓准时机,及时加大向越南市场的推销力度。

我国企业在开发越南市场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 要有长期占有市场的准备,要积极做好品牌宣传,不要认为越南还那么贫穷、落后,对商品质量要求不高,因此抱着推销积压产品和陈旧设备的目的而去结果商品销售不对路。

2 要认真调研市场,掌握在越营销特点,花点钱用于市场咨询是很有必要的。

3 要在扩大出口的同时,重视售后服务。比如,近日越南决定提高关税,以限制化肥进口数量;再比如,近些年来越南陶瓷建材和电风扇生产发展过快,供过于求。越南政府已开始控制进口和生产。

4 可到越南办厂,以机械设备和原料半成品与越合作,这是越政府鼓励的,也有利于我产品占领市场。南投资政策非常优惠,加上当地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通过投资设厂,投资商不仅可以盈利,还可以带动设备、零配件、半成品和技术工人的对越输出。比如:农业领域。越南北部山区气候和土壤条件较适合种植小麦大麦。1999年初,中国国内一些部门同越南高平、莱州等北部省份合作试点种植小麦和大麦,当年即见成效。越南农业农村发展部和科技环境部对此十分重视,希望中方能协助在越南北部各省和中部西原地区推广种植技术和出口麦种的同时,可考虑兴办一些面粉加工厂、面条加工厂和麦芽(啤酒)加工厂等,扩大双边合作。

水产加工目前,鱼粉是中国主要的进口水产品。2000年进口118.6万吨,占水产品进口总量47%。越南水产资源丰富,年产量近200万吨,但加工能力有限,对水产品利用率低。中国企业可考虑在越南投资兴办鱼粉加工厂,投入技术和设备,利用当地的水产品进行加工,产品返销国内。此外,我国还可以考虑投资加工虾蟹、鱿鱼、鳕鱼等,越南产量较大,我国又有需要。

电力和通设备越方对中方技术设备缺乏信任。鉴于此,中国业可考虑同在越南承包业绩好、信誉佳的西方国家公司合作。中方提供辅机,合作方提供主机等。这样可利用中方设备的价格优势,降低成本,并利用合作方名气共同投资,提高中标率。

(摘自华夏出版社《来自东南亚的商机报告》)

制鞋原料前景看好

娱乐设施和玩具市场开发颇具潜力

在开发越南市场时应注意的问题

越南机械行业比较后,而其经济发展又大量需要纺织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运输机械、轻工机械,需要特种机床、精密机床。在这方面中国产品具有性能质量价格比的优势。如,越南盛产多种水果,但加工技术落后越南打算进口一批加工设备,投建一批水加厂,将加工能力从目前的年产10万吨提高到年产70万吨。

目前,越南塑胶行业仅能提供一般用塑胶用品,未来还需要持续增加投资,据越南塑胶总公司表示,越南塑胶业未来的设备投资约需20亿美元,由此可见,越南的塑胶机械市场存在很大的商机。

越南2000年进口和销售各种汽车比上年增长2倍多,2001年第一季度进口销售的汽车比2000年同期增长3倍,此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市场的需求以及进出口手续便,开放的政策使运输行业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汽车对工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002年1月份,越南进口1600套CKD、IKD式汽车零组件,较2000年同期增长86.7%;进口5万套CKD、IKD式之零件,较2000年同期增长20.9%。据,越南计划在2002年内口2.6万辆整辆汽车,较2001年增长1.1万辆;2万套CKD、IKD式汽车零组件,增长7500辆,进口130万辆,增长40万辆。

为满足迅速增加的旅游观光客人的实际需要,越南国营企业运输工业公司从2002年正式开组装客车。这是越南首次自己组装供应国内需要的客车,所要生产的是25座中型客车。工厂建在河内市郊区,总投资额6000万美元,具体日程是从2002年1月起正式投入组装工厂建设,2003年投入生产,计划2006年年产量达到5000辆。在越南自己组装客车的整车销售价格将比进入到越南合资生产的同类产品低三分之一,因在价格上有优势,所以具有展潜力。目前越南国内有3家合资企业年产6.5万-7万辆同等级别的客车。该工业公司负人表示,汽车发动机将从中国和韩国进口,车体利和刹车零部件等将主要从中国口。韩国现代汽车公司正在积极争取向越南转让客车发动机生产技术,但越方更期待同成本较低的中方多一些合作。

2001年4月,在获悉越南铁路机车招标计划后,四川资阳内燃机厂和云南河口三元商贸公司联合前往竞标,经过激烈角逐,击败德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企业而中标。2002年1月,10台国产铁路机车次走出国门进入越南市场。这批机车被越南命名为“革新号”,总值736万美元,由四川资阳内燃机厂生产,每台机车的功率为1800马力,最高时速120公里,可直接向列车供电,是目前越南铁路运输中性能最优良的机车之一。越南及东南亚是目前世界上铁路运输设备待更新的地区,其间蕴藏的巨大商机,值得国内机车制造企业大力拓展。据越南交通部官员介绍,2002年越方还将进行10台机车的国际招标。

越南邮电通讯业发展有关情况

2007-05-18 11:04 文章来源:越南《人民报》

文章类型:摘编内容分类:调研

一、基本情况

革新开放20年来,越南邮电通讯业得到迅速发展,陆续加入万国邮政联盟(UPU)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组织,逐步融入世界邮电通讯业的发展。1990年以前,越南邮电总局集全行业行政管理和生产经营于一身,实行高度垄断,计划经济色彩浓重。1990年,越南邮电通讯总公司(VNPT)成立,独家负责生产经营,实现政企分开,但垄断状况依旧。为实现生产经营多元化,1995年,越批准成立军队通讯公司(VIETTEL)和西贡邮电通讯股份公司(SPT),开展有限的业务,逐步打破由VNPT垄断的局面。之后,越陆续批准成立电力通讯公司(EVN TELECOM)、航海通讯公司(VISHIPEL)、河内通讯公司(HANOI TELECOM)、FPT股份通讯公司(FPT TELECOM)、多媒体通讯总公司(VTC)等,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打破垄断局面,但VNPT仍发挥主导作用。2002年,越以邮电总局为基础,设立邮电通讯部,旨在加强宏观管理。

2007年2月,越提前4年完成越共“十大”提出的每100人拥有35台电话的目标,实现乡乡通电话,成为电话普及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06年底,越全国邮电服务点达18,926个,各点间距由1986年的7.8公里缩减为2.4公里,服务密度明显提高。1997年,英特网开始进入越南,目前已拥有430万用户,服务于1550万人,平均每100人中有18.6人使用英特网。英特网服务主要由VNPT、VIETTEL、FPT等三家公司提供。目前,英特网广泛用于越南各大中城市,也已出现在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越邮电通讯业实现营业总收入30.6亿美元,上缴利税4.66亿美元,系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此外,越拟于2008年第二季度发射首颗公共通讯卫星(VINASAT-1),业主为VNPT,总承包商为LOOKHEED MORTIN COMMERCIAL SYSTEM 公司。该卫星发射后,将大大提升越通讯实力。

二、有关承诺

根据越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关承诺,越电信领域允许外资进入,但保留以下限制:(一)有线服务和移动陆地服务:只能通过与在越南成立的、且获得提供国际电信服务许可的实体签署商业协议的方式提供服务。(二)卫星服务:除已被许可使用卫星地面站的近海/海上商业客户、政府机构、设备服务提供商、广播和电视广播机构、官方国际组织代表处、外交机构、高科技和软件开发园区等卫星服务外,外商和外国机构只能通过与已注册的越南国际卫星服务提供商签署商业协议的方式提供卫星服务。(三)以非设施为基础的服务:允许在越南注册成立合资电信服务提供商,合资企业外资股份上限为法定资本的51%。到2010年,越将取消对合资企业合作伙伴的限制,合资企业外资股份上限提高至法定资本的65%。(四)以设施为基础的服务:允许在越南注册成立合资电信服务提供商,合资企业外资股份上限为法定资本的49%。签署商业合作合同的外国投资者拥有重新签署协议或转换其在企业中地位的可能性。地位的转换不会影响其享受的待遇。

驻越南使馆经商处

二00七年五月十七日

越南IT业有关情况

2007-04-23 15:18 文章来源:驻越南使馆经商参处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一、越南IT业现状

近年来,越南IT产业发展迅速。据越南软件行业协会称,2006年越南软件业营业总收入为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9000万美元来自出口创汇。该协会现有成员约110家,14家国外独资企业占该行业总生产能力的60%。2007年4月越南总理批准至2010年越南软件业发展规划目标:越南软件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35%-40%。软件和软件服务业营业额2010年达到12亿美元。其中,软件出口年均增长40%;软件开发及从事该行业人员达5.5-6万人,年人均产值为1.5万美元;兴建1000人以上软件企业10个和100人以上软件企业200个。为达到上述目标,越南需投入资金约7000万美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占30%,地方财政拨款30%,其余40%由企业、协会和其它渠道筹集。

据悉,截至2006年底,越南有电话用户2540万户。英特网用户410万户,使用人数逾1500万人,占总人口的18%。约30-50%政务服务通过英特网完成,50-70%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业务活动,50-70% 城镇劳动人口得以普及IT知识,5-10%农村人口得以普及IT知识。越南邮政通信部提供的数字显示,越南有62所大学和学院,每年可向社会输送8500至9000名理科学士、500名理科硕士以及50名电脑相关领域的博士。

目前越南信息技术产业基础薄弱,研究水平不高,生产的产品只能满足越南国内30%的需求,信息产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70%依靠国外。越南市场所用计算机及配件、耗材的70%依靠进口,其中35%整机和56%的配件及耗材从中国进口。越南软件业发展较慢,2006年市场所用软件80%依赖进口。

二、越南发展IT业政策及企业情况

越南政府重视和鼓励IT业发展,给予IT业极大的优惠政策。1986年到2006年期间,越南政府先后建立了24个相关科技园区,集中发展IT产业。越南政府规定,只要是IT企业,无论内外资企业,都可以享受快速投资审批以及优惠的税收待遇。如胡志明市高科技园区,IT企业从获得盈利的第一年起可连续4年免缴企业所得税,后9年内企业所得税减半缴纳。企业所需设备如果无法在越南获得而需要进口的,可以免缴进口关税。目前,富士通(Fujitsu)已经在该园区投资生产电路板,英特尔公司(Intel)将投资3亿美元兴建一座芯片封装和测试工厂,而芯片生产及设计商Novellus Systems也将在越南建厂。

据悉,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和政策优惠,目前越来越多外国软件需求企业正把越南作为自己的软件产品外购地。包括思科、北电网络、富士、索尼、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内的企业,已直接或通过第三方在越南开发软件项目。另外,不少印度软件开发机构也开始进入越南拓展市场。

作为东盟成员国,东南亚也是越南IT业的重要目标市场。随着越南加入WTO,越南的IT业将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景象。

越南软件行业发展有关情况

2007-04-20 19:14 文章来源:越南《财政报》

文章类型:摘编内容分类:调研

目前,越全国共700余家企业2.5万人从事软件生产和提供相关服务。2006年全行业营

业总收入约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出口9亿美元,主要出口北美、日本、欧盟等市场。越政府已将软件业列为重点发展行业,并给予特别鼓励投资政策优惠。

越软件业刚启步,属幼稚工业,面临诸多困难,主要包括:国家尚未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发展方向不明确;人力资源培训分散,缺乏系统教育;尚无专业研发和实验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缓慢;尚无相对集中的软件工业区,国家政策优惠未能充分体现,企业创业艰难;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现象普遍。2004年侵权总值5500万美元,侵权率高达92%,为世界之最。

日本是越最大的软件业合作伙伴,HITACHI、NEC、FUITSU等企业已在越投资生产。日本信息技术协会(JISA)将越列为软件业最具吸引力的第四大国家,鼓励日本企业在越投资。2006年10月越政府总理阮晋勇访日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日方在越河西省投资建设“和乐”高技术园区的协议。项目总面积1650公顷,第一期面积800公顷,计划于2009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届时将吸引各国高技术企业,特别是日本企业入驻。目前,日本NTT、Mitsubish、Toshiba、Matsushita等企业已表示将在园区内投资包括软件生产在内的高技术项目。

驻越南使馆经商处

二00七年四月十九日

越南电子商务市场有关情况

2007-01-18 16:37 文章来源:驻越南使馆经商处

文章类型:摘编内容分类:调研

近几年越南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上交易渐趋活跃。目前越南已开通企业之间的“B2B”、企业与个人之间的“B2C”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C2C”电子交易平台,贸易机会和交易量都有很大增长,在为客户提供和寻找合作伙伴、开拓市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越南贸易部电子商务司称,对国内110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40%的企业已开设自己的网站,92%的企业开通网络链接,81%的企业使用宽带。越南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已占全国总人口的17.7%。

目前越南已制定了《2006-2010年阶段电子商务发展总体计划》,并出台了《电子交易法》、《贸易法(修改)》和《电子商务议定》等法律法规,为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越南在《2006-2010年阶段电子商务发展总体计划》中提出,到2010年,实现60%的大型企业通过“B2B”方式交易、80%的中型和小型企业通过“B2C”或“B2B”方式交易及10%的家庭以“B2C”或“C2C”方式网上购物,所有的政府采购招标须在政府网站上公布。越南政府将继续推进电子商务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为加强电子商务的国际合作,迅速开发和应用各种新的交易类型创造有利条件。

越南金融业发展有关情况

2007-03-29 10:55 文章来源:越南《经济研究》杂志等

文章类型:编译内容分类:调研

近年来,越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国内外投资日趋活跃,金融业得到迅速发展。根据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S)和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and POOR)评级结果,2006年越长期外币政府债券信用等级从B1级提升为Ba3级,长期外币信用等级从BB-级提升为BB级,长期本币信用等级从BB级提升为BB+级,短期外币和本币信用等级均为B级。金融业的发展为越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银行业和证券市场的迅速成长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越加入世贸组织(WTO)及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关承诺的逐步兑现,越金融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现将越部分金融行业情况介绍如下:

一、证券市场

(一)总体概况

越现有两家证券交易中心,一是2000年7月28日开业的胡志明市证券交易中心(主板),二是2005年3月8日开业的河内证券交易中心(中小板)。截至2006年底,越共有193家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1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2.7%;共有55家证券公司和18家基金管理公司;共发行了400种政府债券、城市债券、银行债券,总市值44亿美元,相当于GDP的7.7%。2006年,越证券市场投资者已增至4万户,其中国外投资者400户,交易帐户共10万个,交易量同比增长近13倍。VN-INDEX指数由2005年12月31日的305点涨至2007年3月26日的1072点;HASTC-INDEX指数由2005年12月31日的91点涨至2007年3月26日的398点,涨势较强劲。2006年6月,越政府出台《证券法》并于2007年1月1日始实施,旨在为证券交易提供较完善的法制环境,使证券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这是越证券市场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二)有关承诺

根据越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关承诺,我证券企业可在越设立办事处或股比不超过49%的合资证券服务企业。到2012年,我证券企业可在越设立独资证券服务企业或分支机构。根据规定,我证券企业可提供以下服务:在交易市场、公开市场或其它场所自行或代客交易;可参与各类证券的发行,包括作为证券包销或处置代理人提供的相关服务;可开展资产管理,如现金、有价证券、养老基金管理等;可进行金融资产结算和清算;可提供和传输其他证券服务提供者提供的金融信息、金融数据和软件;可提供与证券有关的其它辅助服务。

二、银行业

(一)总体概况

越现有5家国有商业银行(即越工商银行、越投资发展银行、越外贸银行、越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九龙江房屋发展银行)、1家政策性银行(即越发展银行)、25家城市股份商业银行、11家农村股份商业银行、31家外国银行分行、5家合资银行、44家外国金融组织驻越办事处、6家金融公司、10家金融租赁公司、960家信用社。金融网点分布广泛,基本实现县县有银行。越银行资金主要来自民间。2006年1-8月,越银行业共吸收民间越币资本2,432,100亿盾(约152亿美元),同比增长21%;吸收民间外币资本65.86亿美元,增长34%。越民间资本存量较大,颇具开发潜力。

(二)有关银行情况

国有商业银行是越金融领域的主导力量,占全国储蓄存款总额的76%和贷款总额的80%。股份商业银行经营灵活,效益较好,2006年资产平均增长48-50%,储蓄存款额平均增长45-60%,贷款额平均增长35-50%。目前,在越外国银行分行和合资银行平均注册资金为1500-2000万美元,规模不大,但管理理念、金融产品、客户战略、资产质量等方面有明

显优势。2006年,外资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已增至14%,贷款余额为600,000亿盾(约37.5亿美元),税前利润为17,000亿盾(约1.06亿美元),占越银行业税前利润总额的18%,而不良贷款率仅0.38%,资金风险较低。

(三)有关承诺

根据越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关承诺,我商业银行可在越设立办事处、分行、股比不超过50%的合资商业银行、独资金融租赁公司、独资或合资金融公司等。自2007年4月1日始,我商业银行可在越设立独资银行,可开展以下业务:接受公众存款和其他应付公众资金;提供所有类型的贷款;提供金融租赁服务;提供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提供担保和承诺;提供货币经纪服务;开展资产管理、金融资产结算和清算等多项业务。

根据规定,外国商业银行在越设立分行的条件是:在提出申请前一年年底,该外资银行母行的总资产超过200亿美元。在越设立合资银行或独资银行的条件是:在提出申请前一年年底,该外资银行母行的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外国商业银行可购买越国内银行股份,但股比最高不超过30%。随着外资进入,越本国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冲击和挑战。

三、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

目前,越金融公司平均注册资金约800亿盾(约500万美元)。根据越国家银行规定,金融公司可办理一年期以上存款业务和各种期限贷款业务,可开展有价证券、债券抵押和外汇业务。越金融租赁公司平均注册资金约1500亿盾(约940万美元)。金融租赁公司可开展本外币直接租赁、回租、转租赁、委托租赁等融资性租赁业务,可开展类似金融公司的信贷业务。

根据规定,外国信用机构在越设立独资或合资金融公司及独资或合资金融租赁公司条件是:在提出申请的前一年年底,该外国信用机构的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实力普遍较弱。截至2006年底,越银行业自有资产总额约10亿美元,自有资产率4.5%,相比东盟国家12.3%的平均水平和亚太地区13.1%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银行收益普遍较低,资产收益率(ROA)平均为0.65%,所有者权益收益率(ROE)平均为6.54%。越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约12亿美元,而不良贷款率高达20.7%,资金风险较高。

(二)证券市场规模有限。越证券市场刚起步,上市公司多为中小企业,交易量有限。投资者大多选择短期交易,且对银行、保险、基金等专业领域投资较少。证券中介机构实力弱,55家证券公司中仅12家注册资金超过1000亿盾(约625万美元),且业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信息覆盖面窄,不利于发挥社会潜在购买力。证券交易中心迄今未设立单独的上市公司专区和债券基金专区,故未能有针对性地向投资者提供专业决策指引。

驻越南使馆经商处

二00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越南保险业发展有关情况

2007-05-17 10:10 文章来源:《越南经济》杂志

文章类型:摘编内容分类:调研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越南经济迅速稳定的增长,越保险业逐步得到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迄今

已成立各类保险公司32家,其中外资公司15家,广泛提供寿险、非寿险、保险经纪和代理、再保险等服务,包括险种600多个。另有约30家国外保险公司在越设立办事处,从事市场调研。2006年,越保险业营业总收入达180,000亿盾(约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寿险营业收入83,000亿盾(约5.2亿美元),非寿险营业收入70,000亿盾(约4.37亿美元),投资活动营业收入27,000亿盾(约1.68亿美元)。目前,越全国约700万人参加寿险,1500万人参加学生险,500万人参加机动车民事责任险,市场潜力较大。越保险业发展主要历程如下:

越保险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8年以前,越保险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包括BAO VIET、BAO MINH、VINARE、BAO LONG、PJICO、PVI、PTI等公司。此外,越批准成立了VIA(越日合资)、VIC(越日合资)、BV-AON等3家合资保险公司。

1998年-2004年期间,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保险业,批准成立首家非国有股份保险公司(远东保险公司)、2家外商独资非寿险公司(ALIANZ、GROUP PAMA)、4家寿险公司(BAO MINH CMG、PRUDENTIAL、MANU LIFE、AIA)、3家合资保险公司(VIET-UC、SVI、IAI)。

2005年-2006年期间,越保险业进一步开放,先后批准成立BIC、AAA、TOAN CAU、BAO NONG、BAO TIN等国内保险公司和AIG、QBE、ACE、LIBERTY、ACE LIFE、PREVOIR、NEW YORK LIFE等外资保险公司,保险业规模不断扩大。

二、有关承诺

根据越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关承诺,我保险企业可在越提供以下服务:直接保险服务(含寿险和非寿险,不含健康险)、再保险服务、保险辅助服务(含保险经纪和保险代理)、保险附属服务(含保险咨询、精算、风险评估和理赔等),可为在越外资企业和在越工作的外国人提供再保险服务和与国际运输有关的保险服务,包括国际海洋运输或国际商业航空服务中所涉及的一种或多种保险服务。2008年1月1日前外商独资保险企业不能从事法定保险业务,包括机动车第三者保险、建筑和安装工程保险、油气工程保险,以及对公共安全和环境有高度危险的项目和建筑工程的保险。

三、发展前景

近年来,越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573亿美元,人均680美元,同比增长8.1%。老百姓收入不断增加。2006年,越全国居民人均月收入65万盾(约40.6美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98.1万盾(约61.3美元),农村居民人均月收入54.4万盾(约34美元),收入总体水平不高,但保持稳定增长势头。2006年,越全国人口约8411万人,同比增长1.2%,其中男性4133万人,占49.1%,女性4278万人,占50.9%;城镇人口2282万人,占27.1%,农村人口6129万人,占72.9%。全国15岁以上劳动力约4344万人。越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规模庞大,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外国企业普遍看好越保险越市场,主要保险巨头已经或计划进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驻越南使馆经商处

二00七年五月十六日

越南人寿保险市场有关情况

2007-06-12 10:09 文章来源:越南《经济时报》

文章类型:编译内容分类:调研

目前,越南共有保险公司37家,其中人寿保险公司7家,非人寿保险公司21家,再保险公司1家,保险中介公司8家。2006年,全行业营业总收入177,520亿盾(1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占GDP的1.8%。其中,寿险营业收入84,830亿盾(5.3亿美元),增长4.3%,增幅低于上年,国内寿险公司占36,5%,外资寿险公司占63,5%。2006年,越南寿险市场中,Prudential公司占40.2%,Bao Viet公司占31.3%,Dai-ichi公司占9.2%,Manulife 公司占7.6%,AIA公司占6.7%,ACE公司占3.8%,Prevoir公司占1.2%。

2006年,越南寿险公司共签订寿险合同48.8万份,同比下降17.1%,购买寿险人数减少。与此同时,受保人毁约现象日趋严重,全年有43.1万份合同遭中途毁约。越来越多的人将资金投向证券、债券、房地产等回报率更高的市场。由此,越南寿险业将面临日益严竣的挑战。主要原因如下:

一、寿险产品较单一。目前,越南有寿险产品共100余种,以死亡险、交通事故险、储蓄险等为主,品种较单一,缺乏吸引力。老百姓从心理上不愿购买死亡和交通事故险,而储蓄险回报低于银行存款,更低于证券、债券、房地产等市场的投资。因此,人们不大看好寿险。

二、保险代理点趋于减少。2006年,几乎所有寿险公司代理点数量都较前减少。截至2006年底,Prudential公司有代理点20989个,同比减少44.5%;Bao Viet公司代理点21529个,减少15.4%;AIA公司代理点8632个,减少52.3%;Dai-ichi公司代理点5234个,减少2.4%;Manulife公司代理点2821个,减少24.2%。各公司现存代理点中约60%为新设点,设施尚待完善,服务质量需要提高。代理点数量减少,新设点服务质量低,直接影响了寿险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搞活保险市场,越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正在考虑让保险公司推出“联合投资险”,允许保险公司将70-80%的保险费投资于各类基金,以获取高额利润,增加对受保人的回报,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购买保险。

驻越南使馆经商处

二00七年六月九日

越南玩具市场有关情况

2007-05-25 10:32 文章来源:驻越南使馆经商参处

文章类型:编译内容分类:调研

越南现有30家玩具生产厂,10家从事市场开发企业,每年生产约300万件儿童玩具,全部采用当地原材料与技术生产。越南玩具生产厂可以生产质量外观具佳、适合儿童的玩具产品,如第一教学用具厂、福兴公司、儿童设备和玩具中心、黎明公司等玩具厂生产的产品深受越南儿童的欢迎并出口到国外。2006年,越南玩具出口额为68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7.7%。

投资越南玩具行业的外商主要是中国香港和台湾企业,其中香港美力时集团于1996年在越南岘港市建立了第一家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综合玩具厂-美力时(越南)玩具厂。该厂有员工1万多人,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产品销往欧美各国,年产值达3500万美元(约

占美力时集团年产值的一半),是目前越南最大的玩具生产厂之一。

越南国产的儿童玩具正面临着在产品种类、型号等方面与来自中国和泰国玩具的竞争。外国进口的儿童玩具坚实美观,创造性和教育性高,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如丹麦和美国的儿童玩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但价格太高,不符合越南老百姓的消费水平。

近年来,越南玩具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进口的玩具占越南玩具市场80%的份额。其中中国生产的玩具在越南玩具市场占有较大优势。据越南有关部门统计,越南市场70%以上的塑料玩具都是从中国进口。中国玩具凭借种类多、价格适中、色彩和式样流行等特点,深受越南儿童的喜爱。中国生产的玩具从小女孩整套家酒橱具到各类水果模型、填充动物、飞机、坦克、机械人、汽车、羽毛球拍、手枪、刀剑等,品种齐全,售价适合越南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力,加上产品造型新颖、色彩鲜艳,款式不断推陈出新,在越南市场上销量极佳。

为了解决儿童玩具安全性问题,越南政府已就儿童玩具的进口管理作出了规定,其中明令禁止进口对儿童的教育、人格和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的玩具。越南国家质检总局也颁发了儿童玩具的安全标准,帮助企业在儿童玩具进入市场前把好质量关。

越南家具业发展有关情况

2007-06-04 11:24 文章来源:《经济研究》杂志

文章类型:编译内容分类:调研

越南家具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越南有2000家家具生产加工企业和300多家加工出口企业,其中有53家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胡志明市和中南部地区,年消耗原木200万立方米。越南木制家具款式丰富、价格适中,主要产品有室内木器、露天桌椅、木制工艺品、木材与其他材料搭配的产品(如木料与塑料、铁等结合产品)、板材等5大类。2006年越南木制品出口额19亿美元,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台湾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越南木制品出口额以年均20-30%速度增长。

目前,越南拥有天然森林面积104.5万平方米,木材资源储备820.9万立方米。越南提出:2010年木制品出口创汇40亿美元;2020年木材供应量达到2200万立方米,出口提高到80亿美元。要实现这一目标,到2020年,越南木制家具加工业需要投资17亿美元。投资主要通过对外招商吸引外资解决。近几年来,越南家具业发展迅速,其产业优势是低成本和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越南家具业拥有较多的能工巧匠,劳动力成本低,生产管理费用相对较少。这些优势吸引了很多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等外资企业来越南投资办厂。

越南家具业发展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大多数出口家具的原材料依赖进口;二是加工家具的辅料配件也主要依赖进口;三是生产方式还停留在OEM,许多家具企业都是按照客户提供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制作,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四是生产技术设备和效率较差;五是家具工厂大多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资金的投入,生产能力受到限制。有鉴于此,越南政府已把家具产业发展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实施投资鼓励政策,鼓励国内外投资商加盟家具产业,加强家具行业管理力度等措施促进该行业的长足发展。

越南铁路建设有关情况

越南农业概况

越南农业概况 一、越南概况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东部,北面与我国云南、广西相接,西面与老挝、柬埔寨为邻,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曲折漫长,约3260 公里,有众多的天然港湾。 越南国土面积32.96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江苏、浙江、福建 3 省面积之和。越南是一个多山之国,境内2/3 以上是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东部沿海为平原,红河三角洲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是越南主要产米区之一;但是红河及其支流经常发生严重的洪水。湄公河三角洲土壤肥沃,面积3 万平方公里,几乎是红河三角洲的 4 倍,是世界上最富庶的水稻产区之一。湄公河的洪水具有规律性,为泛滥平原带来新的沃土。其他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产条件不佳。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越南的西原地区、中部地区、东南部地区、九龙江平原区和红河平原区的发展很不平衡。越南矿产资源丰富,煤的储量丰富且品质优良,易于露天开采。全国的耕地面积为566.8 万公顷,人均0.073 公顷,平均一个农业劳动力0.2 公顷,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人多地少国家。 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各地气候因地形及距离赤道远近而有较大的差别。南方靠近赤道,气温高、湿度大,并且全年温差很小。北方最热为7 月,平均温度可达29 摄氏度,1 月最冷,平均气温15 摄氏度。大部地区5 月至10 月为雨季,11 月至次年4 月为旱季。

1998年,越南人口约有7760 万,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的89%以上。其中农业人口占80%,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68%。首都河内的人口有350 万(包括郊区) ,是千年古城,现为越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便利。胡志明市原名西贡,人口418 万,是越南南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港口。海防有人口156 万,位于北部东海岸,是重要的军港和商港。 1976 年越南统一时,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处境。国家实行了几个五年计划,并于1986 年底开始实行经济改革。经过十多年的改革,越南摆脱了长期严重的经济危机,进入了稳定发展和高增长时期。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 ( 1986-1990),越南国内生产总值( GDP)年均增长3.9%,第四个五年计划(1991-1995)期间,GDP 年均增长8.2%。1996 年GDP比1995 年增长9.34%,1997 年比上一年增长9%。1998 年,国家遭受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的影响,但是仍保持了大约6%的增长速度,是东盟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1998年,越南GDP为265亿美元,人均330 美元。 越南的货币为越南盾。1999年8月,1美元可兑换约14000 越南盾。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 1.大米从进口国变成世界第二大出口国1988 年以前,越南粮食不能自给,每年大约需进口大米50 万吨,有的年份达100多万吨。自1989 年以来,越南稻谷生产发展很快,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生产的粮食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而且还有大量出口。1989年,越南出口大米150 万吨,1994年出口大米突破200 万吨,1996年突破300 万吨。1999年越南的大米出口456万吨,收入超过10 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了20%。越南大米出口现在已位于世界第二,仅次于泰国。

老挝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及其与中国的关系(整理版)

老挝历史悠久,公元14世纪建立的澜沧王国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1779年至19世纪中叶逐步为暹罗征服。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老挝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伊沙拉阵线,同年10月12日老挝宣布独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1946年法国卷土重来,伊沙拉政府解体。1950年爱国力量重建伊沙拉阵线,成立了以苏发努冯亲王为总理的寮国抗战政府。1954年7月法国被迫签署日内瓦协议,从老挝撤军。此后美国入侵,1962年美国又被迫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1964年美国支持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进攻解放区。老挝军民在爱国阵线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抗美救国战争。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协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马为首相的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政治联合委员会。1975年12月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万象召开,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1991年8月,老挝最高人民议会通过《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将老挝部长会议改名为政府,部长会议主席改名为总理,最高人民议会改名为国会,老挝国徽上原有的红星、斧头和镰刀将被著名古建筑物塔銮图案所取代。 【外交】老挝奉行和平、独立和与各国友好的外交政策。1997年7月,老挝正式加入东盟。 与中国关系:中老两国山水相连,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两国自1961年4月25日正式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2000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老挝。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确定发展两国长期稳定、睦邻友好、彼此信赖的全面合作关系。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2006年6月,朱马利主席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新闻公报。2006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中老联合声明》。2007年8月,波松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对老挝进行工作访问。2009年9月,朱马利主席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双方决定把中老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经贸合作方面,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深入,合作领域不断拓宽。2003年,中老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2007年,中老双边贸易额达2.49亿美元。

越南国情简介

越南國情簡介 2007/05 壹、一般概況 一、國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二、國慶:9月2日 三、首都:河內(Hanoi) 四、面積:32萬9,241平方公里(約台灣9倍大) 五、人口:約8,300萬人,共有54族,以「京族」(Kinh)為最 大族(約89%),華人約200萬人。 六、位置:位於中南半島東側,北與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及雲南省為界,西臨寮國及柬埔寨,東濱南海(越南稱為東海)之東京灣(越南稱為北部灣),全境狹長如S狀。境內3/4 為山地森林,平原主要分佈於北部紅河三角洲及南部九龍 江三角洲。主要港灣有北部之海防(Hai Phong)、中部之峴 港(Da Nang)、中南部之金蘭灣(Cam Ranh)及南部之頭 頓(Vung Tau)及胡志明市(Ho Chi Minh)。主要國際機場 有河內之「內牌」(Noi Bai)機場及胡志明市之「新山一」(Tan Son Nhat)機場。 七、語言:越語,略通英語、華語、俄語及法語,粵語可在南 部華人間溝通。 八、氣候:兼有亞熱帶及熱帶性季風氣候。北越與台灣氣候類 似,分春、夏、秋、冬4季,7至11月沿海多颱風,南越 與泰國、馬來西亞氣候類似,終年濕冷,分雨、旱兩季,5 至10月為雨季,11至4月為旱季。冬、夏河內平均氣溫分

別為攝氏16.5及26.8度,胡志明市為25.8及28.9度。九、近代簡史:越南古名「文郎」、「交趾」、「大越」、「安南」, 西元968年成為獨立之封建國家。1858年法軍入侵越南, 1883年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1930年胡志明創立印度支那 共產黨,成立「越盟」抗法,後遭通緝逃離越南。第二次 世界大戰,日本利用法國崩潰之機會,於1942年侵佔越南,扶植「保大」(Bao Dai)為安南皇帝。1944年,胡志明潛 回北越,發動民眾組織游擊隊作戰,迨1945年日本投降,胡氏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取得越南政權。不 久,法國再次攻陷河內,胡氏被迫逃入山區,法國宣佈重 建越南政府,由保大皇帝擔任元首,與胡志明政權對峙。 1954年,越共於「奠邊府」(Dien Bien Phu)之役戰勝法國,雙方簽署「日內瓦停戰協定」,以北緯17度將越南劃分為 二:北方由胡志明領導,稱「越南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Vietnam),南方由吳廷琰領導,稱「越南共和國」(Republic of Vietnam)。1967年9月,南越之阮文紹獲選 為第二任總統。美國為避免南越政府被北越兼併,於60年 代末及70年代初大舉介入越戰,協助南越對抗北越軍隊。 迨1973年美國國會決議停止軍經援助後,南越陷入孤軍作 戰困境,1975年4月30日西貢淪陷。1975年9月2日南 北越正式合併,更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貳、政治概況: 一、政治結構:越南共產黨創立於1930年2月3日(曾一度更

越南经济发展分析

越南经济发展分析 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高歌 gegao@https://www.360docs.net/doc/c316268137.html, 摘要:越南2012年GDP增长5.03%,未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其通胀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外贸也出现了多年未见的顺差。因坏账等问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下调了越南主权信用评级。2013年,越南经济将继续复苏并保持增长,但宏观经济还不稳定,存在通胀反复的隐患。越南加快边境地区的发展,有利于中越边境地区的合作。从经济合作的角度讲,重点要注意的风险是越币贬值。 关键词:越南经济发展 一、越南2012年经济发展现状 越南统计总局2012年12月24日公布了2012年经济社会形势统计数据。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03%,低于2011年的5.89%,没有实现原定6%的目标,是1999年以来最低增速。截止2011年的五年里,越南的经济平均增速为6.5%左右。其中,农林水产业增长2.72%;工业和建设业增长4.52%;服务业增长6.42%。2012年,越南通胀率得到控制,国内市场较为稳定,宏观经济保持稳定。越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6.81%,远远低于往年的水平,完成所提出的目标。稳定市场价格、对市场商品供求进行调配与控制、发展商品流通网络等措施已及时和有效展开,市场管理、防伪劣产品、反投机、反贩卖、反逃税等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2012年12月份CPI 环比增长0.27%,同比增长6.81%。2012年全年CPI平均增幅为9.21%。12月份工业生产指数环比增长约5%,同比增长5.9%。全年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8%。至12月1日,加工制造业库存指数同比增长20.1%。以上数据与越南计划投资部副部长阮世方预计的相近,即2012年越南的GDP将达到13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人均GDP将达到1540美元,物价指数(CPI)上涨约7.5%。2012年越南社会发展投资额约为GDP的29.2%;财政收入约为GDP的29.5%。越南人口到2012年已经接近9000万。 越南2012全年进出口总额2287亿美元,其中进口1143亿美元,

越南经济状况分析

越南经济状况分析 2005-11-08 15:07:19 · 概述 越南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耕地面积930 多万公顷,大部分种植水稻,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以及其他沿海平原。其它粮食作物有玉米、甘薯、木薯等。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黄麻、甘蔗、咖啡、茶、烟叶、胡椒等。江河和沿海渔业较盛,年均捕鱼约100万吨。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力、煤炭、冶金、机械制造、化工、采矿、建筑材料、纺织、造纸等。工业区有河内、海防、太原、鸿基、越池、南定、胡志明市、边和、岘港等。 越南陆上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河内和胡志明市为两大交通枢纽。全国有铁路3100 多千米,纵贯南北的“统一铁路”北起河内,南至胡志明市,全长1700 多千米,于1976 年全线修复通车。北部有两条铁路同中国广西、云南的铁路相接。全国公路长10 万多千米。主要海港是鸿基、海防、岘港、归仁、金兰、头顿、胡志明市等。 越南经济现状 越南自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投资增加,经济结构向积极方向转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70万亿盾(1美元合1.1万盾,约合154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8.5%,是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的第四个年头(1991年6%,1992年8.6%,1993年8.1%)。工业产值增长13.5%。农业产值增长4.5%。出口增长20%。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自1990年以来粮食产量一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1994年尽管遇到洪涝灾害,但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2600万吨,比1993年增长了2%。1989年以前为大米进口国,1990年一跃为大米出口国,每年出口大米150万至200万吨,居美国、泰国之后,为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国。 通货膨胀得到抑制。物价上涨幅度1988年为400%,1991年为60%,1992年为20%,1993年为7.5%。1994年又上升到两位数,达14%。但仍低于1992年的上涨幅度,居民的生活仍然稳定并有所改善,黄金和美元价格保持稳定。 中国与越南经贸互补性强,政府间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双边贸易快速增长。去年两国贸易额近25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82倍,中国已成为越南第五大贸易伙伴。目前,中国从越南进口4大类100多种商品,中国向越南出口5大类200多种商品。中国在越南投资也有发展,投资总额约2000万美元。目前越南大量需要中国商品。 越南机械行业比较落后,而其经济发展又大量需要纺织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轻工机械,需要特种机床、精密机床。在这方面中国产品具有性能质量价格比的优势。如,越南盛产多种水果,但加工技术落后,越南打算进口一批加工设备,投建一批水果加工厂,将加工能力从目前的10万吨/年提高到70万吨/年。越南2000年进口和销售各种汽车比

中国与越南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现状分析

中国与越南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现状分析 11文管班樊慧飞1101050112 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化极大地影响着越南文化。越南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漫步越南城市乡村,当地的许多传统习俗都源自中国,中华文化的痕迹随处可见。在长期以来中越两国人民在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而且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中国与越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一、中国与越南的文化交流 (一)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现在越南虽然用拉丁字母书写,但其发音里还保存着70%汉越音词汇,从这里可以看出越南的文字与中国汉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约在东汉开始,汉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入越南。到了越南陈朝以后,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此时大量的汉字著作开始出现,最著名的就是15世纪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以汉字写成的文章基本上不按越南语的文法规则书写,也不采用越南语的词汇,而是纯粹的用古汉语的文法写成。 (二)、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的影响 在越南的各大书店陈列着许多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古典文学巨作,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还有许多的近年来颇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如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杂文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等等。 2010年越南中国图书展销会,是继2008年和2009年越南、柬埔寨中国图书展销会成功举办之后,广西新闻出版局第三次承办并组织中国出版代表团参加这项国家级书展活动,同时也是纪念中国与越南建交60周年暨中越友好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中国出版代表团达成向越南输出版权合同和意向的图书共79种,其中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当场签约输出版权的图书达61种,创历史新高。除举办中国图书展销会外,中方代表团全体成员还参加了第三届越南国际书展,与越南有关出版、发行单位洽谈图书贸易、版权贸易、合作出版等事宜。

关于赴越南考察种业情况的报告

关于赴越南考察种业情况的报告 四川省种子协会 今年1月5-11日,应越南种子商贸协会的邀请,四川省种子协会组团赴越南,进行了7天的种业考察访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访问的基本情况 这次赴越考察访问团,由四川省种子站、四川省种子协会3名负责人带队,成员有省内7家出口型种子企业老总、3家科研单位水稻育种专家,以及2家市县种子管理站站长共16人组成。 此次考察访问是四川省种子协会首次组团专程赴越南开展种子贸易的一次国际交流活动,也是建立和规范我省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越南市场秩序和工作机制的一项新举措。主要任务:1、四川省种子协会与越南种子商贸协会共同签订《关于建立杂交水稻种子进出口信息互通及工作机制备忘录》(简称《备忘录》)。2、深入了解越南种业发展现状及品种管理情况。3、积极寻找新的合作项目,拓宽国际种子贸易市场,发挥以杂交水稻种子为代表的“川种”出口品牌优势,进一步稳定发展与越南的种子国际贸易关系。

通过7天的考察访问,代表团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一是本着“加强交流、友好合作”的原则,与越南种子商贸协会签订了《备忘录》。从2012年开始,建立正常、规范、有序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双边协会合作与交流,共同做好杂交水稻种子进出口工作协调,规范本国种子企业行为,引导建立两国农业(种子)企业形成“良好、平等、互信”的种业贸易关系。二是主要访问了越南主要种子企业—南方种子公司、中央种子公司,并重点考察了太平种子公司,还应邀参加了该公司成立40周年庆典活动,广交了朋友。三是参观访问了越南农业部的考研站,并就种子贸易、品种管理及科技合作问题与该站进行了较深入地座谈交流。四是了解了越南种业发展及市场的新特点、新趋势,为建立新的种业合作项目,制订适合越南农业生态的水稻育种新目标,完善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长远规划,提供了依据。五是进一步宣传了四川种业科研和种子生产优势。 二、越南国情及农业概况 (一)地理气候特征:越南位于亚洲东南部,总面积32.96万平方公里。1976年7月全国统一,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2001年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正式加入WTO。现设5个直辖市,58个省,人口8693万(京族占86%),近7年经济发展迅猛,发展速度居全球前10位,人均GDP1174美元。

英美国家概况总结

英国概况 英格兰面积最大 苏格兰,爱丁堡为首府 威尔士,加的夫,Cardiff为首府 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Belfast为首府 伦敦,UK首都,皇家法庭royal courts of justice 及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在这里。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伦敦市的一个行政区,也叫西敏寺,这里有议会houses of parliament,包含大钟楼big ben,白厅whitehall即英国政府,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即英国皇宫,还有st james’ hall 圣詹姆斯宫。 The great charter in 1215,1215年大宪章,亦称the great charter or Magna Charta,确保一些平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保障教会不受国王的控制,改革了法律和司法,限制国王及王室官员的行为。 议会雏形,1265年,Simon de Montford 召集the Great Council在西敏寺开会,就是最早的议会,后来发展了House of Lords上议院,House of Commons下议院。 玫瑰战争和英国宗教改革: Richard 三世和Henry Tudor都铎(duduo)打了玫瑰战争,都铎胜利,终成五代都铎王朝。 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想切断英国教会与罗马教皇的关系,使英国教会独立起来。宗教改革的真正进行是在亨利八世的儿子爱德华时期,新教是Protestant,即基督教,改革叫做“The Reformation”。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伊丽莎白为女王统治英国,她是基督教徒,大力推行新教,从此英国都是信奉新教。 文艺复兴运动The English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是中世纪到现代的过渡时期,从1350-1650,有300年,从意大利发起,达芬奇等人为代表。在这段时期,罗马教会经历新教改革,人文主义兴起,海外探索(大航海时代?)。 英国内战The Civil Wars 是国王和议会间的战争,Norttingham King Charles和议会开战,国王军是Cavaliers(骑士),议会军是Roundheads(圆颅党),因为他们短发。查尔斯战败,克伦威尔Cromwell称王。英国内战又称清教徒革命,因为国王的反对者多是清教徒Puritan。清教徒是基督教新教中的一派。这场战争颠覆了英国的封建制度,甚至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制度,被认为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王朝复辟The Restoration 克伦威尔死后,儿子Richard 继位,但是统治失败,议会选择让上代国王流放法国的儿子King Charles 二世回归。 光荣革命The Glorious Revolution 奥兰治王室(William of Orange橘子?英国的名字真搞笑),用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夺了王室的权,William and Mary 共同接受了Bill of Right(1689)权利法案,英国“光荣革命”后巩固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联合专政、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宪法性文件之一。君主立宪由此开始。 辉格党和托利党(Whigs and Tories) 两党名称来自光荣革命,辉格党就是后来的Liberal party,托利党是Conservative party

2020年(财务知识)越南经济状况分析

(财务知识)越南经济情况分析

越南经济情况分析 2005-11-0815:07:19· 概述 越南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耕地面积930多万公顷,大部分种植水稻,主要分布于湄公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以及其他沿海平原。其它粮食作物有玉米、甘薯、木薯等。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黄麻、甘蔗、咖啡、茶、烟叶、胡椒等。江河和沿海渔业较盛,年均捕鱼约100万吨。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力、煤炭、冶金、机械制造、化工、采矿、建筑材料、纺织、造纸等。工业区有河内、海防、太原、鸿基、越池、南定、胡志明市、边和、岘港等。 越南陆上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河内和胡志明市为俩大交通枢纽。全国有铁路3100多千米,纵贯南北的“统壹铁路”北起河内,南至胡志明市,全长1700多千米,于1976年全线修复通车。北部有俩条铁路同中国广西、云南的铁路相接。全国公路长10万多千米。主要海港是鸿基、海防、岘港、归仁、金兰、头顿、胡志明市等。 越南经济现状 越南自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投资增加,经济结构向积极方向转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70万亿盾(1美元合1.1万盾,约合154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8.5%,是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的第四个年头(1991年6%,1992年8.6%,1993年8.1%)。工业产值增长13.5%。农业产值增长4.5%。出口增长20%。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自1990年以来粮食产量壹直保持于2000万吨之上。1994年尽管遇到洪涝灾害,但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2600万吨,比1993年增长了2%。1989年以前为大米进口国,1990年壹跃为大米出口国,每年出口大米150万至200万吨,居美国、泰国之后,为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国。

越南扶持农业的政策

越南扶持农业的政策 l、对农业实行轻税的政策 越南1993年颁布的土地法规定,任何使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国家缴纳农业土地使用税。同时还明确规定,除国家规定的税收外,农户不再向国家缴纳任何其他费用。1993年实行新的农业土地使用税,纳税额比原先的农业税约减少了30%。新的农业土地使用税标准为每公顷土地收取50公斤稻谷,约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产值的5一6%。;农业特产税是其营业额的4%,其他经济作物产品为其产值的2%;国家重点发展的茶叶全部免税。在1992年之前,越南农业税收合计折合稻谷1200万吨,1993年降低税收之后只收800万吨。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减产15%以上的,政府规定了适量减免的政策,减产50%以上的,则全部减免。另外,还规定了少数民族和贫困山区减免农业税收的政策。1994年国家实际征收的农业税相当于500万吨稻谷,占全国税收总额不足10%。 2、重视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对越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越南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生产。越南在发展粮食生产中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尤其十分重视南方九龙江平原的粮田开发。越南在大力开发九龙江平原的过程中,通过改造盐碱地和把单季

稻改变成两季或三季稻的办法,使该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成倍增加。虽然越南由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扩大城市面积等因素,一些粮田被占用,但越南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并没有减少。越南在粮食生产中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应用。在开发南方九龙江平原过程中,大搞水利建设,引进淡水冲洗大片盐碱地,把这些盐碱地改造成高产稻田。越南北方各省近年来还通过边境贸易从我国引进了许多水稻杂交新品种,经试种逐步推广,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单位面积产量一般都达到每季每公顷6至8吨。 3、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资 越南政府对农业的投资约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28%。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投资和维修费用,主要靠国家投资,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只负担7个义务工。 4、重视和支持农业科技发展 越南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大胆改革农业机构,在农业行政管理和科研、教育系统,普遍.增设了农业科技推广与开发机构。1992年在农业及食品工业部首次设立了推广局,同时在53个省的农业厅设立了省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各类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也增设了科技推广与开发机构。越南政府对农业科技事业单位采取由国家保证基本工资和科研、推广的正常事业经费,创收部分奖励科技人员,调动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最新东盟十国概况

泰国 自然地理:513115平方公里。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 经济:作为传统农业国,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生产稻米、玉米、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果等。全国耕地面积为207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8%。泰国是世界著名的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泰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泰国也是仅次于日本、中国的亚洲第三大海产国,为世界第一产虾大国。泰国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钾盐、锡、褐煤、油页岩、天然气,还有锌、铅、钨、铁、锑、铬、重晶石、宝石和石油等。其中钾盐的储量4070万吨,居世界首位,锡的储量约120万吨,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油页岩蕴藏量达187万吨,褐煤蕴藏量约20亿吨,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年产达21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90%用于出口。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也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天然气蕴藏量约16.4万亿立方英尺,石油储量1500万吨,森林覆盖率为25%。此外,泰国还盛产分别被誉为“果中之王”和“果中之后”的榴莲和山竹。荔枝、龙眼、红毛丹等热带水果同样名扬天下。泰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制造业已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

浅谈越南经济发展前景

浅谈越南经济发展前景 [摘要]越南位于亚洲的中南半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上政治方面的改革和文化的发展,多方面的因素促使越南经济迅速发展,文章主要从地理、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论述越南的经济发展前景。 [关键词]越南;经济发展;政治;地理;文化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是与中国有悠久关系的邻邦。狭长的国土3/4是山地和高原,红河和湄公河流域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1976年越南统一后,特别是在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后,历经沧桑的的越南社会和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作为东南亚的重要国家,越南的经济发展绝不会止步于当前。利用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政治制度以及快速发展的文化事业,越南经济在今后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地理 (一)多山多水的地理特征 越南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平原面积仅占1/4。越南的山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几乎都是山地。越南的山地基本上呈西北——东南走向,所以它的整个地势也随山脉的走向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越南的山脉平均高度在海拔400~1000米之间。山区的地形十分复杂,尤其在北部越中边界地区,到处是陡峭的绝壁、耸立的山石、湍急的激流和掩蔽的岩洞,给越南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越南山区森林茂盛,木材十分丰富。 越南红河以北的山区除了越中边界地区有几座横卧的山岭外,其余的都是自北而南呈弓形排列,山岭之间的谷地开阔,山体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易于被水溶解,地貌学上称之为“喀斯特”地貌,由于多年的雨水冲刷,特别是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起义的石林地形。这里的山峰千姿百态,山中有许多溶洞,有的洞中还有时隐时现的暗河,不仅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同时也是爱好猎奇的探险家们向往的地方,这方面蕴含的商机也有着无穷的发展潜力。红河以南的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条条并列,山峰主要坚硬的花岗岩,片麻岩构成,为越南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材料。由石头而发展出来的产业也将给越南带来巨大的收益。相比起以上两个地区,越南北部的山区则多为越南抗日、抗法斗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有许多革命遗址,如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胡志明同志早期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过的“北坡洞”、举世闻名的“奠边府”等。 越南不仅多山,而且多水。越南全国大小河流有1000多条,总长4.1万公多公里。沿海岸线平均每隔20公里就有一条河流,河流众多不仅给越南带来了大大小小的众多冲积平原,还使得越南有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水能资源,这又是越南的一大经济发展优势。

越南历史起源及其发展

越南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显示,越南在旧石器时期已有先民活动,在公 元前600年左右出现东山文化,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话传说提到约 四千年前出现最早的王朝鸿庞氏。中国秦汉时期接触并征服北部(红河三角洲)及中部后,越南情况乃有可靠的文献记载。从公元前3世纪晚期至10世纪前期,越南处于中国统治之下,中国文化大量输入。现时的越南中、南部地区,曾有 占婆国存在(2至15世纪),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一带曾为扶南、真腊(柬埔寨)等国的领土。 938年,吴权在白藤江之战打败中国南汉军队,这次战役为越南独立过程 中的重要一步。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越南正式独立建国。其后越南进 入封建时期,经历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各朝的发展,15世纪初一 度被中国明朝所占(即属明时期),不久复国,并在后黎朝前期达至封建时代 兴盛时期,其后长时间处于分裂及战乱,有莫朝(与后黎朝合称南北朝)、郑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权,到19世纪初期阮朝重新统一全国。越南历朝曾使用的国号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等,对外被称 为“交趾”、“安南”,19世纪初始称“越南”。在封建时代各朝,统治者采 用中国式的制度治国,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教。本土文化亦有所发展,本国文字“字喃”得以应用。对外多次进行战争,以维护独立和扩张领土,曾 抵御北方的中国及蒙古等国,在印支半岛逐步征服占婆国,入侵老挝,与真腊、暹罗(泰国)争雄。 19世纪中晚期,法国渐次吞并越南,进行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 日本所支配。1945年越南共产党(时称印度支那共产党)发动八月革命,成立 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统治北方,获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共产国家 支持,南方亦先后有西方阵营支持的保大帝政权及越南共和国(即南越),南 北分裂,美国介入越南政局,支持南越,演成越战。1975年北越统一全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统一后的越南政府曾染指邻国老挝、柬埔寨,又与中、美等交恶,外交形势曲折。1986年以后,越南政府推动革新开放,促 进经济,1990年代又与中、美及世界各国改善关系。

东盟十国概述

一、东盟十国概述 东盟十国即东南亚国家联盟,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总面积约44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亿。 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东盟十国的排序 通常在华举办的我与东盟国家的外事活动时,建议将中国放在开头或结尾,然后东盟10国按国家英文首字母排序排列,如下: 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1文莱 Brunei 2柬埔寨 Cambodia 3印尼 Indonesia 4老挝 Laos 5马来西亚 Malaysia 6缅甸 Myanmar 7菲律宾 Philippines 8新加坡 Singapore 9泰国 Thailand 10越南 Vietnam 东盟十国的全称及英文名 文莱达鲁萨兰国 Negara Brunei Darussalam 柬埔寨王国 The Kingdom of Cambodia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Republic of Indonesia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The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Laos 马来西亚 Malaysia 缅甸联邦 Myanmar 菲律宾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hilippines 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泰王国 Thailand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文莱 【国名】文莱达鲁萨兰国(Negara Brunei Darussalam)。【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黄、白、黑、红四色组成。黄色的旗地上横斜着黑、白宽条,中央绘有红色的国徽。 【国徽】 呈红色。一弯新月环抱着一根棕榈树干,其上为展开的双翼,双翼之上为一顶华盖和一面旗帜,这象征文莱信奉伊斯兰教苏丹至高无上。在新月中央用马来文写着“永远在真主指导下,万事如意。”中心图案两侧有两只手臂,表示人民向真主祈求,人民对苏丹和政府的拥护。国徽底部的饰带上写着“和平之城——文莱”。 【面积】 5765平方公里。 【人口】 38.3万(2006年)。其中马来人占66.71%,华人占11.2%,其他种族占22.09%。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还有佛教、基督教、道教等。

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字】经济现状发展趋势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越南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大为改善,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状况有所好转,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社会投资踊跃,已基本走出基础差、积累少的困境。虽然越南经济仍面临极大的挑战,但其基础已经稳固,同时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也为越南经济发展 提供了机遇,越南未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乐观。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越南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经过短时间的恢复,近几年越南经济出现新一轮高增长势头,与东南亚地区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波动形成鲜明对照。本文试图对越南在21世纪初的经济表现及 高增长背后的推动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世纪初越南取得的经济成绩 1.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跨入21世纪以

来,越南国民经济已连续四年出现递增性增长态势。从越南经济各项指标来看,一是出口市场扩大,出口额激增,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提高;二是国内投资、消费的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同时,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2.经济结构继续改善。进入21世纪以来,越南工业化进程加快,外资和国内私人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而农业所占的比重则有所下降,但产量的绝对值仍在增加,且增长平稳。农业的稳定发展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了越南经济的稳定发展。 3.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1年以来国家财政状况明显好转,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还债能力不断提高。2001年财政收入100万亿盾,超过计划13%;2002年财政收入完成年计划的%,约为亿美元,同比增长%;2003年财政收入不仅全面完成国家计划,而且连

越南农业农村现状

越南农业农村现状 2001年3月13日,越南政府对1391万农户、60758个庄园、7558个农、林、水产部门的合作社、4367个企业、145975户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情况看,可以反映越南当今农业、农村的情况。 1.各农户已积极地调整农业结构,但进度还比较慢,而且还不平衡。 农村的产业结构已向积极的方面调整,从事工业、建筑、服务业的户数比例上升。2001年,从事工业、建筑业的比例占5.8%(1994年为1.6%),从事服务业占11.2%(1994年为6.4%)。2001年,各种工业、建筑、服务业单位比1994年增长9%。尽管过去一段时间,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实际上只有1/4的地区从事工业的单位比例达到5%以上(东南部和红河平原),仍有1/2地区从事工业的单位比例在3%以下。实际上农村各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差别。2001年东南地区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户数比例为32.8%(1994年为18.2%),西北各省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户数比例只占5.3%(1994年为2.8%)。 从事农业、林业、水产业的户数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事水产业、林业的户数增多,从事农业的户数下降。1994年从事水产业的户数占农、林、水产户数2.3%,占农村总户数1.9%,到2001年上述比例分别为3.5%和2.8%。 然而,与农业、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上述农村产业结构的规模与变化还是很慢,并且不平衡。 2.农业商品化生产有了新的发展。 家庭庄园经济模式在全国扩大推广,从沿海平原到边远山区、西原,以多种商品生产为主。到2001年10月1日,越南全国有60758个农业庄园,比2000年增加4906个。种植短期作物的庄园有21798个,占总数35.9%,种植长年作物的庄园有18614个,占总数27.9%,从事饲养业的庄园有1762个,占总数2.9%,从事林业的庄园有1630个,占总数2.7%,从事水产养殖业的庄园有16951个,占总数27.9%,综合经营的庄园有2006个,占总数3.3%。各个庄园的生产规模还小,平均每个庄园拥有6.2个劳动力、1.365亿越盾生产资金、6.08公顷生产土地面积和水面面积。 2001年各庄园已经使用36.96万公顷土地和水面,其中有13.77公顷种植短期作物,占庄园土地面积总数的37.3%,9.61万公顷种植长年作物,占26%,林业生产6.93万公顷,占18.7%,水产养殖6.65万公顷,占18%,饲养近10万头水、黄牛,猪10万头以上,家禽数百万等等。 各庄园安排了农村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既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到2001年10月1日,各庄园已使用374701个劳动力,包括168634个庄园主户的劳动力和206067个雇佣劳动力,雇佣劳动力占庄园总劳动力的55%。由于农、林、水产部门的生产有季节性,因此,庄园的雇佣劳动力主要是季节性的劳动,这部分的劳动力有145187人,占总劳动人数70.5%,长期雇佣的劳动力有60880人,占29.5%。 m东南亚纵横AROUND SOUTHEAST ASIA2002.8m p(越南)黎氏英云农立夫译 4

简论越南经济发展前景

简论越南经济发展前景 [论文摘要]越南位于亚洲的中南半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上政治方面的改革和文化的发展,多方面的因素促使越南经济迅速发展,文章主要从地理、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论述越南的经济发展前景。 [论文关键词]越南经济发展政治地理文化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是与中国有悠久关系的邻邦。狭长的国土3/4是山地和高原,红河和湄公河流域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1976年越南统一后,特别是在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后,历经沧桑的的越南社会和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作为东南亚的重要国家,越南的经济发展绝不会止步于当前。利用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政治制度以及快速发展的文化事业,越南经济在今后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地理 (一)多山多水的地理特征 越南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平原面积仅占1/4。越南的山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几乎都是山地。越南的山地基本上呈西北——东南走向,所以它的整个地势也随山脉的走向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越南的山脉平均高度在海拔400~1000米之间。山区的地形十分复杂,尤其在北部越中边界地区,到处是陡峭的绝壁、耸立的山石、湍急的激流和掩蔽的岩洞,给越南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越南山区森林茂盛,木材十分丰富。 越南红河以北的山区除了越中边界地区有几座横卧的山岭外,其余的都是自北而南呈弓形排列,山岭之间的谷地开阔,山体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易于被水溶解,地貌学上称之为“喀斯特”地貌,由于多年的雨水冲刷,特别是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起义的石林地形。这里的山峰千姿百态,山中有许多溶洞,有的洞中还有时隐时现的暗河,不仅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同时也是爱好猎奇的探险家们向往的地方,这方面蕴含的商机也有着无穷的发展潜力。红河以南的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条条并列,山峰主要坚硬的花岗岩,片麻岩构成,为越南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材料。由石头而发展出来的产业也将给越南带来巨大的收益。相比起以上两个地区,越南北部的山区则多为越南抗日、抗法斗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有许多革命遗址,如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胡志明同志早期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过的“北坡洞”、举世闻名的“奠边府”等。 越南不仅多山,而且多水。越南全国大小河流有1000多条,总长4.1万公多公里。沿海岸线平均每隔20公里就有一条河流,河流众多不仅给越南带来了大大小小的众多冲积平原,还使得越南有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水能资源,这又是越南的一大经济发展优势。 (二)肥沃的平原 越南的平原盛产稻米,被誉为“谷仓”。人们常常用“一条扁担挑着两个谷筐”来形容越南地形的全貌。“扁担”指位于越南中部的长山,两个谷筐指北部平原和

某国家农业概况(doc 12页)

某国家农业概况(doc 12页)

越南农业概况 一、越南概况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东部,北面与我国云南、广西相接,西面与老挝、柬埔寨为邻,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曲折漫长,约3260公里,有众多的天然港湾。 越南国土面积32.9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江苏、浙江、福建3省面积之和。越南是一个多山之国,境内2/3以上是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东部沿海为平原,红河三角洲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是越南主要产米区之一;但是红河及其支流经常发生严重的洪水。湄公河三角洲土壤肥沃,面积3万平方公里,几乎是红河三角洲的4倍,是世界上最富庶的水稻产区之一。湄公河的洪水具有规律性,为泛滥平原带来新的沃土。其他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产条件不佳。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越南的西原地区、中部地区、东南部地区、九龙江平原区和红河平原区的发展很不平衡。越南矿产资源丰富,煤的储量丰富且品质优良,易于露天开采。全国的耕地面积为566.8万公顷,人均0.073公顷,平均一个农业劳动力0.2公顷,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人多地少国家。 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各地气候因地形及距离赤道远近而有较大的差别。南方靠近赤道,气温高、湿度大,并且全年温差很小。北方

最热为7月,平均温度可达29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气温15摄氏度。大部地区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1998年,越南人口约有7760万,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的89%以上。其中农业人口占80%,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68%。首都河内的人口有350万(包括郊区),是千年古城,现为越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便利。胡志明市原名西贡,人口418万,是越南南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港口。海防有人口156万,位于北部东海岸,是重要的军港和商港。 1976年越南统一时,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处境。国家实行了几个五年计划,并于1986年底开始实行经济改革。经过十多年的改革,越南摆脱了长期严重的经济危机,进入了稳定发展和高增长时期。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86-1990),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3.9%,第四个五年计划(1991-1995)期间,GDP年均增长8.2%。1996年GDP比1995年增长9.34%,1997年比上一年增长9%。1998年,国家遭受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的影响,但是仍保持了大约6%的增长速度,是东盟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1998年,越南GDP为265亿美元,人均330美元。 越南的货币为越南盾。1999年8月,1美元可兑换约14000越南盾。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