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论文
以“她”之力,奏响时代新声-高中议论文1500字_作文大全

以“她”之力,奏响时代新声-高中议1500字“当你望向窗外,你会看到星星,看见我们的地球,数十亿女性也借着你的目光看向窗外,包括我。
” 这是著名美国女宇航员凯蒂·科尔曼对执行神州十三飞行任务的王亚平的祝福。
随着神州十三号的成功发射,作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
”正如百年以前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全民族觉醒一样,不仅“太空同样属于女性”,各层次上女性社会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也让女性力量日益成为改变世界、影响国运、塑造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性力量之于事业,以求索的精神带动世界科技创新、文物保护等多领域的长足发展。
随着女性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科研和文化领域的卓越女性跻身世界前列,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坚韧的探索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引领学术发展。
半生风沙,樊锦诗用脚步丈量莫高窟,只为敦煌文明重新闪耀于世界东方;四十年辗转漂泊,叶嘉莹以古典诗词照亮他人,只为赓续华夏文脉;五十载筚路蓝缕,屠呦呦以不变恒心研究青蒿素,只求为全球疟疾患者带去中国式的希望。
挣脱“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枷锁,持之以恒、兼收并蓄是女性勤恳耕耘以致方远的特质。
近年来众多杰出女性的涌现,让我们有理由期待女性之力焕发改变世界之生机。
女性力量之于国家,以坚强的臂膀支持祖国浴火重生、披荆斩棘,不断砥砺前行。
柔弱温婉绝不是女性身上一成不变的标签,国家有难,无数女性以其博爱的胸怀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保护着身后的山河。
从李大钊之妻赵纫兰“你放手去做,我守着这个家”的承诺,到“革命的老祖母”向警予的视死如归,东北抗联第三军领袖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的不畏严刑,缪伯英“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的临终嘱托,随着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从革命先锋的贤内助,走向社会革命的支持者、拥护者,最后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革命工作者,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非理性情绪的宣泄。
五四新文化运动集中批判封建纲常名教等旧思想、旧传统,但没有完全否定传统。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脉相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新的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自发生之日起,人们就对它褒贬不一。
直至如今,虽然已经过了八十年,还仍然是众说纷纭,评价各不相同,观点相去甚远,需要继续探讨。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情绪化的产物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登上了民国总统的宝座。
他破坏民主共和,实行专制独裁,大搞帝制复辟。
而与政治倒退相伴随的则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袁世凯诬蔑辛亥革命以来纲常沦弃,人欲横流,几成为土匪禽兽之国,命令全国尊崇孔圣。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相继出现了诸如孔教会、孔道会、宗圣会等尊孔复古组织。
这些组织与北洋军阀相唱和,攻击辛亥革命,谩骂民主共和,鼓吹非孔教、非复辟不能救中国。
历史事实清楚地表明,袁世凯的所谓文庙祀孔、天坛祭天不过是恢复帝制的前奏:武圣张勋与文圣康有为更是联手导演了一出复辟的闹剧。
既然反动的政治总有腐朽的文化为之张目,那么捍卫共和、反对倒退,就势必要痛击这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扬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对封建文化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随着维新思潮的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抨击君主专制、纲常名教,提倡民权、自由、平等,这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先声。
新文化运动

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
辛 亥 革 命 后 的 社 会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 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 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捍卫民主共和 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 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 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
举旗者
《文学革命论》
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陈独秀
护旗者
《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
冲锋陷阵者
兰花草 题目:请用文言文拟一份委婉拒绝别人的电报 ——胡适 学生: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胡适不仅是大学问家,一生获得了 35个博士头 胡适:干不了,谢谢!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衔;还是个“绝对尊重”夫人的标兵,夫人江 冬秀,是位大字不识几个的小脚女人,却极具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灵性”,颇能“拿人”。实践出真知,胡适 两个蝴蝶(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先生在发妻的历练、打磨、训诫之下“从一而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终”,并总结出男士应该做到的“三从四德”: 不知为什么,一只忽飞远。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太太的命令要服从,太太上街、打麻将要随从,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 太太发错了脾气要盲从;太太购物要舍得,太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太发火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化妆要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等得。一时传为佳话。
文 言 雷声隆隆,夏天下 文 与 震 无 君
起了大雪,天与地 合到一起,我才敢 同您断绝!
君夏 陵 相 绝雨 江 知 雪水长
传承五四精神的议论文(精彩7篇)

传承五四精神的议论文(精彩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传承五四精神的议论文(精彩7篇)“五四”精神的真谛是爱国精神,他是一种对祖国对人·民无限赤诚,对历史,对社会勇于奉献的精神。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的开端。
早在“五四”以前几年,中国知识界中就出现了一个思想启蒙运动。
这个运动是在内忧外患交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新的阶级力量有所增强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未能改变从鸦片战争以来逐步形成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国家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阴谋恢复帝制;对外迎合帝国主义的侵略需要,不断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丧权辱国条约。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继续进行着他们长期以来已在进行的革命活动,但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联合压制下,屡遭挫折。
国内政治局面极为混乱,连“民国”的招牌也有岌岌不可保之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活跃,资产阶级力量有显著增长,无产阶级也随着壮大起来,自发性的罢工不断发生。
中国各阶级力量的对比正在起着有利于革命运动的变化。
在这个形势推动下,接受了西方新思潮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眼看到封建军阀日益倒行逆施,帝国主义又乘间加紧对中国的掠夺,内忧外患,交相煎逼,而旧文化和旧思想又严重地阻碍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因此奔走呼号,致力于新的思想启蒙工作,以唤醒民众,挽救民族危亡的局面。
这个启蒙运动后来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的条件下,转化成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便是适应这一启蒙运动要求而诞生的一个重要刊物,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于上海。
当时袁世凯正扮演帝制丑剧,提倡尊孔读经,利用孔子学说作为麻醉人民、拥护帝制的工具。
《新青年》一开始就高举反对封建文化的旗帜。
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希望。
胡适与新文化运动

参与人员: PPT制作: 初小涵 李泽南 方子豪 汪何琦 演讲大纲:
演讲:
(图学
革命”和“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也是他最先提出来的,而
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与整理方面,在中国古典小 说的考证及古史研究方面,胡适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在倡导科学和民主的同时,他和当时的很多文人受易卜生 的影响,针对当时中国国情,提出了健全的个人主义——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 “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 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 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 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 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胡适跌宕起伏的一生,“横看成岭侧成峰”,为家 事忙,为情事忙,也为国事忙,始终在岁月的年轮中旋 转。作为性情中人,胡适宽大为怀;作为书生大使,胡 适酷爱自由。宽容与自由是胡适生命中的两大主旋律, 贯穿终生,造就了一个多面的胡适,如一面多棱镜矗立 在世人面前。
5.胡适的政治看法
胡适:“一个常态国家,政治的责
任在成年人,年轻人的兴趣都在体 育,娱乐,结交异性朋友;而在变 态的国家,政治太腐败,没有代表 民意的机关存在,那么干涉政治的
责任必定落在青年学生身上。”
6.胡适与新文化运动
1917年,当时胡适还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他 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谈》,提倡使用白话文写 作,石破天惊,引起很大反响。后来唐德刚在《胡适杂忆》 中透露,胡适当时写那篇文章,原是在美国主编的《留学生 季报》用的,后来抄了一份发表在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 上,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1917年)、《建设的文学 革命论》(1918年)等论文,认为“……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 文学”,主张“国语的文学,文学的过于”。被誉为“文学 革命最堂皇的宣言”(郑振铎语)。1920年出版中国新闻学 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尝试集》的心事充满实 验性质,并不成熟,使人余光中认为“胡适等人在新诗方面 的重要性也大半是历史的,不是美学的”。周策纵评胡适新 诗清新却乏朦胧的趣味。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 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剧情里女主留下“孩儿的 终身大事,孩儿该自己决断”的字条,与恋人离家出走。这 是受亨利· 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响。 他的小说《一个问题》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流 派“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叶圣陶、罗家 伦、杨振声、冰心等。
大一近代史论文

大一近代史论文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大一近代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一近代史论文篇一《论五四运动》摘要:1919年5月4号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无产阶级、农民阶级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关键词:五四运动、历史条件、历史特点、历史意义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1.五四运动的爆发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余万人,五四运动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在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政府在华势力范围、撤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在五四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
[总结范文]新文化运动时间
![[总结范文]新文化运动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6624973b5f0e7cd184253667.png)
[总结范文]新文化运动时间新文化运动时间总结精选(1):新文化运动起止时间前期:1915-1919后期:1919-1920修改本段兴起背景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这一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务必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务必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透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
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总结精选(2):新文化运动结束时间是在什么时候新文化运动,实际上就是理解过西方教育的有志青年发动的一场思想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其代表人物有胡适、陈独秀和等,他们以“反传统、反孔教以及反文言”为口号的思想文化的革新运动,那么新文化结束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这一活动的开端是在1915年,当时作为《新青年》主编的陈独秀在报纸上开始发表,提倡民主与科学。
也正是因为这一行为,启发了广大民众,使得更过的人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从而为主义的宣传奠定了思想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 业 论 文 评 语
评阅等级 ;评阅人
社会适应现代世界潮流而掀起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新青年》创刊号所载《敬
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
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
的”六点希望,实际上是思想文化革新的宣言。
新文学运动不仅是反对封建正统文化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与
封建正统文化相背离的变异因素也正创造着新的“传统”。辛亥革命将最后一个
封建王朝送进了坟墓,随之而起的新文化运动非但没有“全盘反传统”或割裂传
统,反而开启了用新的科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阶段。
二、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思想启蒙
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且有碍于社会
发展的成分,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但必须注
意,这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它不是纯学理意义上的一般学术批判,而
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的社会运动。
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但这种
倾向反映的恰恰是五四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
识,恰恰是在他们身上得以继承和发扬的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的真精神。五四
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姿态是由中国的历史、中国当时的国情共同决定
的,是历史造成的必然。就本质而言,当时的知识分子恰恰是在治国平天下的传
统文化的真精神的鼓荡下向传统文化的糟粕宣战、投入新文化运动的。
因此,从文化的层面上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通过思想启蒙和实践启蒙而实
现的一种思想解放运动。今天我们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就是要弘扬其以治
国平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传统,立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转换和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
义新文化。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造就了一个新的传统文化
五四文化革新,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深刻的影响着五四以来中国
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造就了中
国文化的一个新的传统,即五四传统。比如,五四民主和科学精神的传统,五四
写实主义文学的传统,五四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五四白话文传统,五四标
点符号的传统,五四青年爱国运动的传统等等。也正是由于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影响,儒学的研究者们也试图用新的研究方法:将民主与科学引进到儒学中来
解决当代的社会问题。从而,新儒家学派也就应运而生,实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
产物。新儒学现在所追求和探寻的也正是自己民族的文化根基和转型后的文化传
统。正如杨义先生所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伟大的中华民族,当然要
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传统作为积淀才更显示出我们祖国五千年文化的灿烂和辉
煌。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传统,也就失去了灵魂。而五四的文化革新,正是将
深邃的传统文化传承和转型,把中国文化提升到了一个融入世界文化的高度,开
创了追随时代精神的新纪元。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一)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
民的精神家园。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一个重要
原因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孕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这种独特文化赋予中华民族
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每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复杂多样的,从特定历史坐标和相应评价标准来看,其
内容有优秀与落后之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
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
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优秀
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文明永恒价值的特征,与社
会历史发展方向相贴近,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和福祉相契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一系列重大成果的基本精神相呼应。
(二)中国梦是时代主题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结晶
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梦想,固然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特殊背景下凸显出来
的,但它之所以格外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引领力,还在于它具有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深厚底蕴。首先,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带给中国人民的强烈民族自豪感和文
化自豪感,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众心理基础和基本精神动力。其次,
中国梦所包含和显现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石。
历史上,中华民族先贤留下了无数壮怀激烈、感人至深的爱国事迹和诗篇。舍生
取义、精忠报国的精神信念,是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最美丽的花朵。再次,中国
梦所涉及的诸多要素深深地烙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实现中国梦所
需要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所彰显的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所强调的个人梦想
和民族前途、国家命运的紧密关联,所主张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诉求,
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经典话语、内在依据和有力支撑。因此,中国梦
承载着中华民族既古老又常青的光荣与梦想,浓缩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
基因。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
伟大的梦想基于伟大的实践。实现中国梦,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励精图治、攻
坚克难、奋力拼搏,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汲取包括优秀传统文化
在内的强大正能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共产
党历来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并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
涵。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将“国家兴亡、匹
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忧患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
文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等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发扬到了历史上前所未
有的高度。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优秀传
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互动融合,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成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源泉,使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不断得到巩
固。
参考文献:
[1]田建民.革新而非“割裂”:论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J],河
北学刊,2002
[2]张岱年.中国文化传统的分析[J],理论月刊,1986
[3]袁伟时.《澄清对新文化运动的三大误解》,中国图书商报,1999年9月
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