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概论复习题

通信概论复习题
通信概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通信系统发送设备的功能是将信源和( B )

A.发射机相匹配

B.信道相匹配

C.接收机相匹配

D.信宿相匹配

2.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是( B )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离散信号

D.脉冲信号

3.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的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 A )

A.原始电信号

B.数字信号

C.模拟信号

D.基带信号

4.数字通信的主要技术优点是( D )

A.适应性和经济性好

B.输出信噪比高

C.频带利用率高

D.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5.信源译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数字信号进行( B )

A.模数(A/D)转换

B.数模(D/A)转换

C.码型转换

D.线性与非线性转换

6.频域图描述的是信号随( A )

A.频率变化的特性

B.时间变化的特性

C.相位变化的特性

D.振幅变化的特性

7.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C )

A.适应性和经济性

B.标准性和可维护性

C.有效性和可靠性

D.标准性和可用性

8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是( D )

A.平均信息传输速率

B.最低信息传输速率

C.中间信息传输速率

D.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9.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的衡量常用( B )

A.输出信噪比

B.频带利用率

C.传输带宽

D.信息速率

10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的衡量常用( A )

A.输出信噪比

B.误码率

C.传输带宽

D.频带利用率

11.差错率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 B )

A.可用性

B.可靠性

C.有效性

D.安全性

14.在相位调制中,载波的相位随基带信号的( A )

A.频率变化

B.相位变化

C.振幅变化

D.角度变化

15角度调制,是指高频载波的频率或相位按照基带信号的规律而变化的一种调制方式,它是一种( D )

A.基带调制

B.幅度调制

C.线性调制

D.非线性调制

16.调幅(AM)是常规双边带调制的简称,AM信号一般都采用( A )

A.同步检波

B.高频载波

C.相干载波

D.包络检波

17.如今,在自然科学领域凡是涉及“通信”这一术语时,一般均指“电通信”。广义来讲,光通信也属于电通信,因为光也是一种( B )

A.电波

B.电磁波

C.光波

D.微波

18.通信系统的作用是将信息从信源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我们把能够实现信息传输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信道)的集合称为( D )

A.交换系统

B.传输系统

C.发送系统

D.通信系统

19.从受到干扰和损耗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完成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功能的设备是( C )

A.调制器

B.解调器

C.接收设备

D.发送设备

20.数字调制把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与传输信道匹配的( D )

A.数字信号

B.信号频率

C.模拟信号

D.信号波形

21.将抽样信号幅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叫( B )

A.编码

B.量化

C.整形

D.放大

22.频率调制最突出的优势是( C )

A.频率利用率高

B.设备复杂度低

C.较高的抗噪声性能

D.较低的输出功率

23.移动通信中俗称的GSM属于( B )

A.1G(第1代移动通信)

B.2G(第2代移动通信)

C.2.5G(第2代半移动通信)

D.3G(第3代移动通信)

24.GSM通信系统空中接口采用的多址技术是( B )

A.FDMA

B.TDMA

C.CDMA

D.OFDM

25.卫星通信中的多普勒效应是当卫星与用户终端之间、卫星与卫星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 ( B )

A.发送信号的载频发生频移

B.接收信号的载频发生频移

C.发送信号的相位发生相移

D.接收信号的相位发生相移

26.通信传输和交换的实质内容是(C)

A.文字

B.数据

C.信息

D.图像

27.信源是消息的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成的是( A )

A.非电量—电量的转换

B.电量—非电量的转换

C.电量—光量的转换

D.光量—电量的转换

28.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功能与信源(B)

A.相同

B.相反

C.相似

D.无关

29.模拟信号数字化的3 个步骤依次是( D )

A. 编码、量化和抽样 B.抽样、编码和量化

C.编码、抽样和量化

D.抽样、量化和编码

30.实现相干解调的关键是要求接收端提供一个与调制载波严格同步的(D)

A.高频载波

B.同步检波

C.包络检波

D.相干载波

31..反映话源在电话通信使用上的数量需求,与呼叫的强度和平均占用时长有关的是( A )

A.话务量

B.呼损率

C.话务峰值量

D.阻塞率

3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空中接口采用的多址技术是(C)

A.FDMA

B.TDMA

C.CDMA

D.OFDM

33.卫星通信的频率范围一般选在微波波段的(D)

A.100 MHz-100 GHz

B.200 MHz-200 GHz

C.300 MHz-200 GHz

D.300 MHz-300 GHz

二、填空题

1.不管通信系统具体的应用和结构如何,任何一种通信系统的核心都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传输媒质(信道)、_接收设备____、信宿5部分。

2.噪声源是信道中的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他各处的噪声的_ 集中__表示。

3.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达到极限信息速率的

通信系统称为___理想____通信系统。

4.FDM技术主要用于_模拟信号____的多路传输,普遍应用在长途多路载波电话系统、无线电广播中。

5.卫星移动通信中,电波在移动环境中传播时,会遇到各种物体经反射、散射、

绕射,到达接收天线时,成为通过各个路径到达的合成波,合成信号起伏很大,称为_多径衰落____。

6.广义光通信也属于电通信,因为光也是一种__电磁波_。

7.正弦波可以用3 个参量来描述:振幅、频率和_相位___。

8.抽样信号的量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均匀量化,另一种是_非均匀量化。

9相干解调也叫_同步检波_,它适用于所有幅度调制信号的解调。

10包络检波就是直接从已调波的幅度中恢复_基带信号_。

11.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属于_调度系统___的专用通信网。

12.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_小区制____覆盖

13.卫星通信的天线分系统主要用来_发射_____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三、名词解释

1、频分复用:是一种按照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信道带宽被分割成多个

相互不重叠的频段,每路信号占据一个子信道,各路之间必须留有未被使用的频带进行分割,以防止重叠。

2、幅度调制:是正弦型载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的过程。

3、信号带宽:是信号占有的频率范围,或信号带宽等于信号的最高频分量与最

低频分量的频率差。

4、时分复用:(TDM)就是对欲传输的多路信号分配以固定的传输时隙(时间),

以统一的时间间隔依次循环进行断续传输。

5、误码率:是指接受的错误码元数在传输的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即Pe=错

误码元数/传输总码元数。

6、信道容量:单位时间内信道上所能传输的最大信息量。

7、PCM:就是将模拟信号的抽样量化值变换成代码。

8、均匀量化:把输入信号的取值域按等距离分割的量化称为均匀量化。

9、非均匀量化:根据信号的不同区间来确定量化间隔的量化称为非均匀量化。

10、压缩:用一个非线性变换电路,将输入变量x变换成另一个变量。

11、扩张:用一个非线性变换电路将接受到的信号y恢复成原来的x。

四、简答

1、GSM系统有哪几个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功能?

答:GSM系统由移动台MS、基站子系统BBS、网络子系统NSS和操作支持子系统OSS四部分组成。

(1)移动台是移动用户终端。

(2)基站子系统在GSM网络的固定部分和移动部分之间提供中继。

(3)网络子系统主要包含有GSM系统的交换功能和用于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库功能。

(4)操作子系统有3个主要功能:维护特定区域内所有通信硬件和网络操作;管理所有收费过程;管理系统中的所有移动设备。

2、简述卫星通信的主要优点

答:通信距离远,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以广播方式工作,便于实现多址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适于多种业务传输;可以自发自收进行监测;通信线路稳定可靠,通信质量高;通信电路灵活,机动性好。

3、简述对电话信号进行非均匀量化的优点

答:非均匀量化地优点是:在保证编码位数不变时,减小大信号地量化信噪比(仍能满足要求),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4、数字调制的基本方式,分别改变载波的什么参数?

答:数字调制的基本方式及改变载波信号是:(1)振幅键控(ASK)----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2)频移键控(FSK)----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3)相移键控(PSK)---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

5、简述静止卫星通信的主要缺点

(1)需要先进的空间电子技术。(2)要解决信号传播时延及回波效应带来的影响。(3)存在星蚀和日凌中断现象;存在地面微波系统与卫星通信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4)通信卫星暴露在空中,使得卫星通信的抗毁性差,保密性不好。

7、简述香农公式可以得到的主要结论

答:由香农信息论可以证明,对于带宽有限、评价功率有限的高斯白噪声连续信道,其信道容量C=Blog2(1+S/N) 1)信道容量C受三要素,即B,S,N的限制 2)提高信噪比,可以增大信道容量 3)若噪声功率趋于零,则信道容量趋于无穷大 4)增大信道带宽可以增大信道容量,但不能使信道容量无限制增大 5)信道容量C一定时,信道带宽B和信号噪声功率比S/N之间可以互换。8、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频率再用技术的含义。

答:蜂窝系统中的所有基站选择和分配信道组的设计过程称为频率再用。

9、简述消息、信息与信号的区别联系。

答:信息是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通常用语言、文字、音乐、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等不同的物理表现形式(称之为消息)来表达。

信息是消息的内涵,消息是信息的外在形式。

发送设备可以将信源产生的信号转变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10、PCM复用与数字复接的区别

答:PCM复用是对多路(电话)信号在一个定长时间内(帧)完成的PCM和TDM全过程。而复接是对多路数字信号)(数字流或码元)在一个定长的时间内进行的码元压缩与安排,他只负责把多路数字信号安排(复用)在给定的时间内,而不需要再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的PCM过程,从而减少了对每路信号的处理时间,降低了对器件和电路的要求,实现了大路数(高次群)信号的“时分复用”。

11、单边带调幅优点

答:传输带宽不会大于消息带宽,为调幅的一半;载频被抑制(在调幅中,调制指数m=1时,发射功率的三分之二集中在不带消息的载频上)。这不仅节省了功率,而且大大减小了电台相互间的干扰。此外,单边带传输受传播中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也较调幅为小,而且没有门限效应等。这些优点就使单边带技术的应用远远超出了短波通信的范围。

12、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答:(1)多普勒效应(2)多径传播(3)阴影效应(4)远近效应(5)干扰严重(6)对设备要求苛刻

通信概论04742 201204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的顺序是() A.抽样、编码、滤波B.量化、抽样、编码 C.编码、滤波、量化D.抽样、量化、编码 2.二进制码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易于产生等优点,以下通常采用二进制码的技术是() A.PSM B.PCM C.TSM D.ATM 3.抽样就是以一定的间隔采集模拟信号的瞬时值,这个间隔就是() A.比特间隔B.码间间隔 C.时间间隔D.空间间隔 4.编码技术分为() A.数字编码和模拟编码B.参量编码和滤波编码 C.波形编码和参量编码D.抽样编码和量化编码 5.VSAT卫星网中,内向传输是指VSAT小站经过某个路径,向主站发送信号,该路径是() A.网内系统B.网间系统 C.网内链接D.内向信道 6.一个正弦信号的频率是1kHz,那么它的周期等于() A.1s B.4ms C.1ms D.0.05ms 7.地波是指频率较低(大约2MHz以下)的电磁波,具有() A.直射特征B.绕射能力 C.折射现象D.散射能力 8.把不同特性或不同信源的信号进行合成,以便共享通信资源。该技术就是多址接入和() A.扩展B.缓冲 C.多路复用D.多路合成 9.接收设备的目的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其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 A.滤波和译码B.编码和压缩 C.滤波和压缩D.解码和编码 10.信源可以分为() A.电流信源和电子信源B.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 C.模拟信源和电压信源D.数字信源和电压信源 11.将点信号加载到光源的发射光束上变成光信号即是() A.光输入B.光放大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04742自考通信概论试题自考历年真题标准版【高清版】

浙04742二 通信槪论试题 第2页(共4页) 10. 光纤通信系统在互联网上的新技术星全光网络、光终端和 A ?光发射机 B.光接收机 C.光交换机 D.光路由器 11 ?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其功能与信源 八.相似 13.相同 C.相反 D.无关 12?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和译码?其目的是从接收信号中止确恢复岀原始 电信号,通常接收信号受到 八?干扰和减损 B.衰减和降幅 13 ?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的优点之一是 A.占川带宽更窄 C. 对同步要求不高 14?按照传输媒介来分.移动电话系统属于 八?中波通信系统 C ?短波通信专用系统 15 ?止弦信号 A ?既属于函数信号又属于交变信号 C.既属于周期信号又風于交流信号 16?—个 1E 弦信号的周期是4ms ?那么它的频率等于 A. 250IIz B.25I1Z C. 4Hz D. 0,25Hz 17?频率较低(大约2MHz 以下)?且具有绕射能力的电磁波叫做 A.天波 B.光波 C.地波 1)?散射波 18 ?语音绢码就是语音信号的 A,压缩过程 B,滤波过程 C 数字化过程 D.加密过程 19.二进制PCM 信号的带宽取决于数据?的比特率以及用于表示数据的 &编码技术分为 A.数字绢码和模拟須码 C.参量编码和波形塢码 9. 跳时码分多址主要用于 八?第一代移动通信领域 C 第二代移动通信设备 B. 参量缁码和混合須码 D.抽样绸码和量化编码 13 ?军事抗干扰通信领域 I ) ?第二代半移动通信网络 C. 降福和时延 D.歸变和时延 B.易于加密处理?保密强度高 I ).系统设备简单 B.无线通信系统 【)?红夕卜线通倍设爸 B.既属于周期信号乂属于函数信号 D. 既厲于周期信号又属于模拟信号

通信概论习题总结

通信概论复习题 整理人:肖晓南陈哲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串行和并行传输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两者的区别在于发送每个字符所需的位数 B.两者分别被用于同步和异步系统 C.两者的区别在于所有数据位共用1根连线还是每个数据位都各自使用1根连线 D.两者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2.将若干个彼此独立的信号合并为一个同一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称为( B ) A.调制信号 B.复用信号 C.已调信号 D.单边带信号 3.光纤由3层材料组成,中间层的作用是( C ) A.信号地 B.增加抗拉强度 C.防止光折射 D.保护作用 4.真正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是( B ) A.信息速率Rb B.频带利用率η C.码元速率RB D.频带宽度 5.脉冲编码调制(PCM)的传输过程是:先将模拟信号经采样、量化和编码后变成了数字信号,经信道传输到接收端,由译码器恢复出采样值,再经何种器件滤出模拟基带信号?( A) A.低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 C.串并变换器 D.中继器 6.关于电话信号的压缩特性,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了两种建议,即A压缩律和μ压缩律。我国大陆采用的建议是( C ) A.A律15折线法 B.μ律15折线法 C.A律13折线法 D.μ律13折线法 7.数字信号的特征是( B ) A.取值连续、时间连续 B.取值离散、时间离散 C.取值连续、时间离散 D.取值离散、时间连续 8.设曼切斯特编码(数字双相码)所编码的数字数据速率为10 Mbit/s,则发送时钟频率为( B ) A.10MHz B.20MHz C.30MHz D.可变的 9.在3种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ASK、FSK、PSK中,抗干扰性能最差的是( A) A.ASK B.FSK C.PSK D.无法判断 10.典型的模拟调制有FM(调频)、DSB/SSB(双或单边带调制)、VSB (残留边带调制)、AM(调幅),在抗噪声性能指标方面最好的是( D ) A.DSB/SSB B.FM C.VSB D.AM 11.双绞线由两根绝缘导线绞合而成,绞合的目的是( C ) A.增大传输距离 B.提高传送速率

第六章作业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 一、选择题 1.若不考虑结点的数据信息的组合情况,具有3个结点的树共有种()形态,而二叉树共有( )种形态。 A.2 B.3 C.4 D.5 2.对任何一棵二叉树,若n0,n1,n2分别是度为0,1,2的结点的个数,则n0= ( ) A.n1+1 B.n1+n2 C.n2+1 D.2n1+1 3.已知某非空二叉树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树中结点的数据信息依次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即 ABC□DFE□□G□□H□□,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 ) A.G,D,B,A,F,H,C,E B.G,B,D,A,F,H,C,E C.B,D,G,A,F,H,C,E D.B,G,D,A,F,H,C,E 4、具有65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根的层次号为1) A.8 B.7 C.6 D.5 5、在有N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 A 不确定 B 2N C 2N+1 D 2N-1 6、以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存储结构,在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值为非空的链域的个数为()。 A N-1 B 2N-1 C N+1 D 2N+1 7、树的后根遍历序列等同于该树对应的二叉树的( ). A. 先序序列 B. 中序序列 C. 后序序列 8、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 A.39 B.52 C.111 D.119 9、在一棵度为4的树T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的叶节点个数是() A.41 B.82 C.113 D.122 二、填空题。 1、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它为一颗_____ 二叉树时,具有最小高度。 2、对于一颗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进行链接存储时,其二叉链表中的指针域的总数为_____ 个,其中_____个用于链接孩子结点,_____ 个空闲着。 3、一颗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_____ ,一颗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总数的最小值为_____ ,最大值为_____ 。 4、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DFCE,中序序列为DFBACE,后序序列为 三、应用题。 1、已知一棵树二叉如下,请分别写出按前序、中序、后序遍历时得到的结点序列,并将该二叉树还原成森林。 A B C D E F G H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04742通信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观察眼图时,当“眼睛”张大时,表示码间串扰( ) A.没有 B.很大 C.较大 D.小 2.在无线传输中,设发射的射频信号波长为λ,要想保证有效的辐射,所需的天线长度一般应大于( ) A.λ/2 B.λ/3 C.λ/4 D.λ/5 3.通信系统中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 ) A.反变换 B.压缩 C.整形 D.整流 4.在FM和PM这两种调制过程中,都保持恒定不变的是( ) A.载波的频率 B.载波的相位 C.载波的幅度 D.载波的频率和相位 5.调频信号的解调就是要产生一个与调频信号的频率呈线性关系的( ) A.输入电流 B.输出电压 C.输入电压 D.输出电流 6.2DPSK系统是一种实用的数字调相系统,其抗加性白噪声性能与2PSK相比是( ) A.好于2PSK B.时好时差 C.相同 D.差于2PSK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8191972.html,ITT为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模拟用户规定的BORSCHT功能含有( ) A.6项功能 B.7项功能 C.8项功能 D.9项功能 8.在PCM时分复用一次群中,每一路基带信号占用帧内的一个( ) A.时隙 B.空间

C.位置 D.频点 9.多普勒扩展引起的衰落与( ) A.时间有关 B.建筑物高度有关 C.距离有关 D.空气折射率有关 10.跳时码分多址主要是用于( ) A.第一代移动通信领域 B.军事抗干扰通信领域 C.第二代移动通信设备 D.第二代半移动通信网络 11.通信系统中信源是消息的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 ) A.语音信号 B.原始电信号 C.IP分组 D.已调信号 12.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的功能是将信道匹配于( ) A.交换设备 B.信源 C.传输设备 D.信号 13.幅度调制中,调制的实质是进行( ) A.频谱搬移 B.幅度缩小 C.幅度放大 D.频率扩大 14.对于模拟信号,信号带宽与信道带宽的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前者小于后者 D.前者大于等于后者 15.夜晚,在天波传播中电离层反射高频电磁波主要是在( ) A.A层 B.D层 C.E层 D.F层 16.若抽样速率f S<2f H,则会产生( ) A.叠加失真 B.混合失真 C.相对失真 D.混叠失真 17.理想抽样频谱的包络是( ) A.一条曲线 B.一条水平线 C.一条垂线 D.一条斜线 18.在PCM中,对于语音、图像等随机信号,量化误差是( ) A.随机的 B.固定的

2021年自考通信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通信基本 1,通信系统普通模型,各构成单元重要功能信号是消息或者信息传播载体。 简述消息、信息与信号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消息是信息物理体现形式,如语音、文字、图片和数据等。 信息是消息内涵。消息是信息外在形式。 信号是消息或信息传播载体。 通信系统构成: 通信系统核心涉及信源、发送设备、传播媒质(信道)、接受设备、信宿5某些。 信源是消息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毕非电量—电量转换。依照消息种类不同,信源可以分为模仿信源和数字信源。 发送设备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其目是将信源产生消息信号变成适合在信道中传播信号。 信道是指传播信号通道,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噪声源是信道中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她各处噪声集中表达。 接受设备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接受信号中对的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信宿是传送信息目地。其功能与信源相反,即将复原原始电信号还原成消息。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编码功能:一是对模仿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 二是去除冗余(不需要)信息,提高传播有效性。 信源译码重要功能:一是对数字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 3. 数字通信优缺陷。 长处: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传播差错可控。

3、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当代计算机技术对信号进行解决、加工、变 换、存储、形成综合业务网。 4、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且重量轻,成本低。 5、易于加密解决,且保密强度高。 缺陷:1、比模仿通信占用更宽信道带宽。 2、数字通信对同步规定高,因而系统设备比较复杂。但是,随着新带宽传播 媒质采用和超大规模继承电路发展,数字通信这些缺陷已经弱化。 4,通信系统分类。 按通信业务分类: 通信系统可以分为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和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等。 按信号特性分类: 按照信道中所传播是模仿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提成: 模仿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照调制方式分: 基带系统和调制(带通)系统 按照传播媒介: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按照工作波段分类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光通信系统等。 5,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特性。 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周期是定义在时间区上,每隔一段时间间隔按相似规律重复变化信号。非周期是不具备重复性信号) 6,模仿和数字信号区别。 模仿信号是指信号参量取值是持续(不可数,无穷多),如电话机送出语音信号、电视摄像机输出图像信号等。

第六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1.何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有哪些类型?其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从一国角度出发,国际直接投资也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或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 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不同的类型或形式: (1)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形式。独资经营是指完全由外商出资并独立经营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合资经营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共同商定各自在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并根据东道国的法律,通过签订合同举办合营企业,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这也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合作经营与合作开发都是以签订合同或协议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合作经营企业一般不以股份确定产权,不按股权比例分配收益,而是根据合同规定投资方式和投资比例分配收益并承担风险。当然,合作经营企业本身是一个统一的经营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合作开发则通常是由拥有特定资源的国家,通过招标方式与外国投资者签订合作开发协定或合同,并联合组成开发公司对东道国资源进行开发。 (2)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的方式,也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和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按照这一标准,独资经营属于全部股权参与式投资;合资经营属于部分股权参与式投资;而投资者没有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以其他一些形式如许可证合同、管理合约、销售协议等进行的直接投资,均属于非股权参与式的直接投资。 (3)按照投资者是否建立新企业,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创建新企业与控制现有国外企业两类。一国投资者到国外单独或合作创办新的企业,或者组建新的子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均属于前一种形式;而通过收购国外公司或与国外公司合并以获得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权,则属于后一种形式。 (4)按照投资主体与其投资企业之间国际分工的方式,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水平型投资、垂直型投资和混合型投资。水平型直接投资也称为横向型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建立与国内生产和经营方向基本一致的子公司或其他企业。这类子公司和其他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生产和销售,与母公司或国内企业保持水平分工关系。垂直型直接投资也称为纵向型直接投资,一般指一国企业或跨国公司到国外建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这些国外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与母公司之间实行纵向专业化分工协作。混合型投资则是一种水平型和垂直型相结合的直接投资方式。一般来说,目前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并不单纯是水平型投资或垂直型投资,而是两者兼有,进行混合型投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划分国际直接投资类型的方法,即按照投资主体的性质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私人直接投资和国家直接投资,二者有时也被分别称为民间直接投资和官方直接投资。 2.战后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其最根本的原因可以从国际资本流动本身的规律来考察。一般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世界市场的成熟而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这一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直接投资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势头如此迅猛,还有其他许多因素的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包括以下

通信概论PPT思考题答案

1.什么是通信?什么是信息?信息有哪些特征? 通信:将内容转换成文字、声音、标识,通过某种装置变成电磁信号,通过信道从地球的某个角落传送到另一角落。信息:数据的集合,含义与解释。普遍,无限,商品,传递,共享,实效,可转换。 2.简述通信系统的分类? a.按业务和用途:常规,控制; b.按调制方式:基带传输,调制传输; c.按传输信号特征:模拟,数字; d.按传送信号复用和多址方式:时分,频分,码分(空分)。 3.简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概念? 模拟:某信号承载信息的参量具有取值无限,连续变化等特点。数字:。。。具有取值有限且离散等特点。 4.画图说明一般的通信系统模型?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新源:发出信息的信息源;发送设备:把存储信息的“消息”变成电磁信号的各种设施;? 信道:把电磁信号可从源传输到宿的通道;接收设备:将经过信道传输的电磁信号(混杂噪声和干扰)还原为自然界信息的各种设施;信宿:接收信息的宿。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有哪些指标?分别是怎么定义的? 有效性:通信系统中传输消息的速率问题;可靠性:通信系统中传输消息的质量问题。 6.电信网由哪三部分组成?分别的作用是什么? 按照电信网各部分完成功能的不同,将电信网分为: 基础网:基础网也指传输网和交换网,是指用作传送通道和交换的网络,用来提供信号的传送和转换,一般架构在业务网和支撑网之下,是它们的基础。业务网:电信网的服务功能,用于疏通电话,数据,图像等各类电信业务支撑网:是为了保证电信基础网和业务网的正常运行,增强网路功能,提高全网服务质量而形成的网路。 7.简述通信业务的分类? 按信息特征:语音,非语音;按接入方式:有线接入,无线接入;按通信区域:本地,长途;按业务网络:电信,电报,数字数据,internet。 8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功能实体的作用 ?

第六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第六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6.1 下表给出了美国1960-1995年36年间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X 和个人实际消费支出 Y 的数据。 表6.6 美国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实际消费支出 (单位:百亿美元) 注:资料来源于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数据为1992年价格。 要求:(1)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收入—消费模型; t t u X Y ++=221ββ (2)检验收入—消费模型的自相关状况(5%显著水平); (3)用适当的方法消除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练习题6.1参考解答: (1)收入—消费模型为 t t X Y 0.93594287.9?+-= Se = (2.5043) (0.0075) t = (-3.7650) (125.3411) R 2 = 0.9978,F = 15710.39,d f = 34,DW = 0.5234 (2)对样本量为36、一个解释变量的模型、5%显著水平,查DW 统计表可知,d L =1.411,d U = 1.525,模型中DW

**9484.07831.3?t t X Y +-= )8710.1(=Se (0.0189) t = (-2.0220) (50.1682) R 2 = 0.9871 F = 2516.848 d f = 33 DW = 2.0972 查5%显著水平的DW 统计表可知d L = 1.402,d U = 1.519,模型中DW = 2.0972> d U ,说明广义差分模型中已无自相关。同时,可决系数R 2 、t 、F 统计量均达到理想水平。 93661372855 017831 31 ...?=--=β 最终的消费模型为 Y t = 13.9366+0.9484 X t 6.2 在研究生产中劳动所占份额的问题时,古扎拉蒂采用如下模型 模型1 t t u t Y ++=10αα 模型2 t t u t t Y +++=2 210ααα 其中,Y 为劳动投入,t 为时间。据1949-1964年数据,对初级金属工业得到如下结果: 模型1 t Y t 0041.04529.0?-= t = (-3.9608) R 2 = 0.5284 DW = 0.8252 模型2 20005.00127.04786.0?t t Y t +-= t = (-3.2724)(2.7777) R 2 = 0.6629 DW = 1.82 其中,括号内的数字为t 统计量。 问:(1)模型1和模型2中是否有自相关; (2)如何判定自相关的存在? (3)怎样区分虚假自相关和真正的自相关。 练习题6.2参考解答: (1)模型1中有自相关,模型2中无自相关。 (2)通过DW 检验进行判断。 模型1:d L =1.077, d U =1.361, DWd U , 因此无自相关。 (3)如果通过改变模型的设定可以消除自相关现象,则为虚假自相关,否则为真正自相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通信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一、单项选择 1.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的顺序是( D ) A.抽样、编码、滤波B.量化、抽样、编码 C.编码、滤波、量化D.抽样、量化、编码 2.二进制码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易于产生等优点,以下通常采用二进制码的技 术是( B ) A.PSM B.PCM C.TSM D.ATM 3.抽样就是以一定的间隔采集模拟信号的瞬时值,这个间隔就是( C ) A.比特间隔B.码间间隔 C.时间间隔D.空间间隔 4.编码技术分为( C ) A.数字编码和模拟编码B.参量编码和滤波编码 C.波形编码和参量编码D.抽样编码和量化编码 5.VSAT卫星网中,内向传输是指VSAT小站经过某个路径,向主站发送信号, 该路径是(D ) A.网内系统B.网间系统 C.网内链接D.内向信道 8.把不同特性或不同信源的信号进行合成,以便共享通信资源。该技术就是多 址接入和( C ) A.扩展 B.缓冲 C.多路复用 D.多路合成 9.接收设备的目的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其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 A ) A.滤波和译码B.编码和压缩 C.滤波和压缩D.解码和编码 10.信源可以分为( B ) A.电流信源和电子信源B.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 C.模拟信源和电压信源D.数字信源和电压信源 11.将点信号加载到光源的发射光束上变成光信号即是( C ) A.光输入B.光放大 C.光调制D.光编码 13.单极性信号的频谱中含有直流分量和丰富的( B ) A.高、中频分量B.低频分量 C.中、低频分量D.射频分量 14.视距传播时,电磁波将穿透电离层,不能被反射回来,其频率高于( A ) A.30MHz B.20MHz C.3MHz D.0.3MHz 15.根据星座图可以判定,16QAM信号的已调载波的相位值有( B ) A.16个B.12个 C.4个D.3个 16.卫星通信过程中,采用“话音激活”技术,可以使转发器的容量提高 ( D )

2021年自考通信概论笔记

第一章 1.消息、信息与信号有何区别和关系? 信息是人们本来不知而待知内容,通惯用语言、文字、音乐、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等不同物理体现形式(称之为消息)来表达。 信息是消息内涵,消息是信息外在形式。 发送设备可以将信源产生信号转变成适合在信道中传播信号。 2.数字信号和模仿信号区别是什么?分别给出两种信号例子。 麦克风(声音->音频信号)、摄像机(图像->视频信号),这些都属于模仿信源,送出是模仿信号; 电传机(键盘字符->数字信号)、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是数字信源,输出是数字信号。 3.画出通信系统普通模型,并简述各小方框重要功能。 信源是消息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即完毕非电量--电量转换。依照消息种类不同,信源可分为模仿信号和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其目是将信源产生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播信号。发送设备涵盖内容诸多,可以是不同电路和变换器。 信道是指传播信号通道,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噪声源是信道中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她各处噪声集中表达。 接受设备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接受信号中对的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信宿是传送消息目地。其功能与信源相反,即将复原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信消息,如扬声器等。 4.何谓数字通信? 运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简述数字通信系统重要优缺陷。 重要长处: 1) 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 传播差错可控。 3) 便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当代计算技术对信号进行解决、加工、变换、存储,形成综合业务网。 4) 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且重量轻,成本低。 5) 易于加密解决,且保密强度高。 重要缺陷: 1) 比模仿通信占用更宽信道带宽。 2) 数字通信对同步规定高,因而系统设备比较复杂。 6.何谓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并各举一例。 单工通信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播工作方式,例如,广播、遥测、遥控、无线寻呼等。 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步进行收和发工作方式,例如,使用同一载频普通对讲机、询问及检索等。 全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可同步进行收、发消息工作方式,例如,电话(或手机)通信。

全国2014年4月自考通信概论试题04742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们可以通俗地讲,通信就是信息的 A.放大和检索 B.存储和还原 C.传输和交换 D.交换和检索 2.将抽样信号幅值进行离散化处理的过程叫 A.量化 B.编码 C.整形 D.滤波 3.典型的PCM电话通信通常用的标准抽样频率是 A.3400Hz B.6800Hz C.8000Hz D.9600Hz 4.下列方法中可以增大信道容量的是 A.提高电路的灵敏度 B.提高信噪比 C.提高放大倍数 D.提高工作频带 5.真正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的指标是 A.传输容量 B.误码率 C.输出信噪比 D.频带利用率 6.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A.适应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B.标准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C.有效性和可靠性 D.标准性和可用性 7.描述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使用

A.频谱图 B.时域图 C.柱状图 D.电压—电流关系图 8.2ASK和2PSK所需的带宽是码元速率的 A.2倍 B.3倍 C.4倍 D.8倍 9.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其功能与信源 A.相同 B.相反 C.相似 D.相近 10.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是:8μm至 A.100μm B.20μm C.15μm D.10μm 11.移动通信发展很快,GSM系统和N—CDMA系统都属于 A.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 B.第1代移动通信系统 C.第2代半移动通信系统 D.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 12.No.7信令系统的消息传递部分的功能是在对应的两个用户部分之间可靠传送 A.话音信息 B.信令消息 C.拨号信息 D.铃流信息 13.码元速率与信息速率的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大于等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14.存储转发式的交换基本单位是电报的 A.时隙 B.报文 C.语音 D.节点 15.路由问题是解决分组交换网中的某实体应该如何进行分组转发的问题,该实体为 A.全部结点 B.目的结点 C.结点交换机 D.主要结点 16.衡量电话交换系统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是 A.交换速度 B.话务量 C.呼损率 D.时延 17.微波信号的工作波长为 A.1m至10mm B.1m至lmm C.1m至0.1mm D.1m至0.01mm 18.单跳形式的VSAT卫星通信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又称为 A.星形网络 B.跳跃型网络 C.总线型网络 D.网形网络 19.眼图可以定性地反映码间串扰的程度,“眼睛”’闭合时表示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免费)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免费) 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6-1 已知系统状态方程为: ()100102301010100x x u y x ? -???? ? ?=--+ ? ? ? ?????= 试设计一状态反馈阵使闭环系统极点配置为-1,-2,-3. 解: 由()100102301010100x x u y x ? -???? ? ?=--+ ? ? ? ?????=可得: (1) 加入状态反馈阵()0 12K k k k =,闭环系统特征多项式为: 32002012()det[()](2)(1)(2322)f I A bK k k k k k k λλλλλ=--=++++-+--+- (2) 根据给定的极点值,得期望特征多项式: *32()(1)(2)(3)6116f λλλλλλλ=+++=+++ (3) 比较()f λ和*()f λ各对应项系数,可得:0124,0,8;k k k === 即:()408K =

6-2 有系统: ()2100111,0x x u y x ? -????=+ ? ?-????= (1) 画出模拟结构图。 (2) 若动态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可否任意配置极点? (3) 若指定极点为-3,-3,求状态反馈阵。 解(1) 模拟结构图如下: ∫ ∫-1 -2 1 u ++y (2) 判断系统的能控性; 0111c U ?? =?? -?? 满秩,系统完全能控,可以任意配置极点。 (3)加入状态反馈阵01(,)K k k =,闭环系统特征多项式为: ()2101()det[()](3)22f I A bK k k k λλλλ=--=+++++ 根据给定的极点值,得期望特征多项式: *2()(3)(3)69f λλλλλ=++=++ 比较()f λ和*()f λ各对应项系数,可解得:011,3k k == 即:[1,3]K =

全国2009年7月自考通信概论试题

全国2009年7月自考通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7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信系统中信源是消息的发源地,其作用是通过传感器把消息转换为( ) A.电信号 B.原始电信号 C.IP分组 D.语音信号 2.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的功能是匹配信道和( ) A.交换设备 B.传输设备 C.信源 D.复用器 3.通信系统中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 ) A.滤波 B.译码 C.解调 D.反变换 4.模拟信号的信道带宽和所传输的信号带宽相比( ) A.前者必须大于后者 B.前者必须小于后者 C.前者必须小于或等于后者 D.两者无关 5.在天波传播中,反射高频电磁波的主要是( ) A.A层 B.D层 C.E层 D.F层 6.若抽样速率f s<2f H,则会产生( ) A.叠加失真 B.混合失真 C.混叠失真 D.相对失真 7.理想抽样频谱的包络是( ) A.一条水平线 B.上升曲线 C.下降曲线 D.抛物线 8.在PCM中,对于语音、图像等随机信号,量化误差是( ) A.固定的 B.随机的 C.可确定的 D.一个函数 9.在PCM中,编码位数每增加一位,平均量化信噪比就提高( ) A.5 dB B.6 dB C.7 dB D.8 dB 10.增量调制可看成是DPCM,且量化电平数为( )

A.2 B.3 C.4 D.5 11.观察眼图时,当“眼睛”张大时,表示码间串扰( ) A.没有 B.不确定 C.大 D.小 12.在无线传输中,λ是发射信号的波长,要想保证有效的辐射,所需的天线长度一般应大于( ) A. 3λ B.4λ C.5λ D.6 λ 13.幅度调制的实质是进行( ) A.幅度放大 B.幅度缩小 C.频谱搬移 D.频谱扩大 14.在FM 和PM 这两种调制中,都保持恒定不变的是( ) A.载波的幅度 B.载波的相位 C.载波的频率 D.载波的时间 15.调频信号的解调就是要产生一个与调频信号的频率呈线性关系的( ) A.输入电流 B.输出电流 C.输入电压 D.输出电压 16.2DPSK 系统是一种实用的数字调相系统,其抗加性白噪声性能( ) A.比2PSK 好 B.比2PSK 差 C.与2PSK 相同 D.与2PSK 相比无法确定其优劣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8191972.html,ITT 为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模拟用户规定的7项功能称为( ) A.BORXCHT 功能 B.BORSCHT 功能 C.BORSQHT 功能 D.BOYSCHT 功能 18.克劳斯网络的无阻塞条件可以推广到( ) A.任意奇数级空分交换网络 B.任意偶数级空分交换网络 C.任意空分交换网络 D.任意数字交换网络 19.多普勒扩展引起的衰落与( ) A.距离有关 B.建筑环境有关 C.相干时间有关 D.能见度有关 20.跳频码分多址常用于( ) A.军事抗干扰通信 B.第一代移动通信 C.第二代移动通信 D.第三代移动通信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第6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习题及答案 1. 电荷为q +和q 2-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1=x m 和1-=x m 处。一试验电荷置于x 轴上何处,它受到的合力等于零? 解:根据两个点电荷对试验电荷的库仑力的大小及方向可以断定,只有试验电荷0q 位于点电荷q +的右侧,它受到的合力才可能为0,所以 2 00 200) 1(π4)1(π42-=+x qq x qq εε 故 223+=x 2. 电量都是q 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1) 以A 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 '为负电荷,所以 2 220)3 3(π4130cos π412a q q a q '=?εε 故 q q 3 3- =' (2)与三角形边长无关。 3.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电荷线密度为1λ的一个均匀带电圆环,在其轴线上放一长为 l 、电荷线密度为2λ的均匀带电直线段,该线段的一端处于圆环中心处。求该直线段受到的 电场力。 解:先求均匀带电圆环在其轴线上产生的场强。在带电圆环上取dl dq 1λ=,dq 在带电圆环轴线上x 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 (42 20R x dq dE += πε 根据电荷分布的对称性知,0==z y E E 2 3220)(41 cos R x xdq dE dE x += =πεθ

式中:θ为dq 到场点的连线与x 轴负向的夹角。 ?+= 2 32 2 0) (4dq R x x E x πε 2 32210)(24R x R x +?= πλπε2 32201)(2R x x R += ελ 下面求直线段受到的电场力。在直线段上取dx dq 2λ=,dq 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dq E dF x =dx R x x R 2 322021)(2+= ελλ 方向沿x 轴正方向。 直线段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dF F dx R x x R l ?+= 02 3220 21)(ελλ2 ()?? ????+- = 2/1220211 1R l R R ελλ2 方向沿x 轴正方向。 4. 一个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λ。求: (1)圆心处O 点的场强; (2)将此带电半圆环弯成一个整圆后,圆心处O 点场强。 解:(1)在半圆环上取?λλRd l dq ==d ,它在O 点产生场强大小为 20π4R dq dE ε= ?ελ d R 0π4= ,方向沿半径向外 根据电荷分布的对称性知,0=y E ??ελ ?d R dE dE x sin π4sin 0= = R d R E x 000 π2sin π4ελ ??ελπ ==? 故 R E E x 0π2ελ = =,方向沿x 轴正向。 (2)当将此带电半圆环弯成一个整圆后,由电荷分布的对称性可知,圆心处电场强度为零。

自考通信概论小结

自考通信概论小结 第一章 1.1消息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如语音、文字、图片和数据等 1.2 信息是消息的内涵 1.3信号是消息或信息的传输载体 1.4一个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传输媒质(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 1.5信息在传输之前,必须转换成电(或)光信号 1.6信号可以是模拟的(连续值)或数字的(离散值) 1.7按相同规律重复变化的信号是周期信号 1.8一个周期信号可以分解为一系列正弦波 1.9正弦波可以用以下3个参量来描述 振幅——波形的瞬时高度 频率——每秒完成的循环次数(一个循环就是一个周期) 相位——沿时间轴的波形偏移量 1.10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 1.11时域图描述的是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1.12频域图描述的是信号随频率变化的特性 1.13信号频谱是描述的是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1.14信号频谱是综所包含的所有频率分量的集合 1.15信号带宽是信号的最高频分量与最低频分量的频率差 1.16传输媒质是可以传输电(或光)信号的物质,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两类 1.17有线信道有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和光纤

1.18无线信道是指可以传输电磁波(包括光波)的自由空间或大气层。 1.19电磁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地波传播、天波传播、视线传播和散射传播。 1.20天线架越高,视线传输距离越远 1.21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可以大大提高视距 1.22利用微波中继可以实现远程通信 1.23噪声是一种不需要的、有害的电信号 1.24噪声能使模拟信号失真,使数字信号发生错码,并限制着信息的传输速率。 1.25热噪声是影响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1.26香农公式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1.27提高信噪比,可以增大信道容量 1.28信道带宽和信噪比可以互换 1.29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3种,按 数据代码排列的顺序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1.30复用是利用一条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技术。 1.31复用技术主要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波分复用等 1.32频分复用是一种按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 1.33时分复用是利用分时方式实现多路信号传输的复用方式 1.34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35模拟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传输带宽来衡量,可靠性用输出信噪比来衡量的1.36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频带利用率来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来的衡量的1.37一个二进制码元含1bit的信息量 1.38一个M进制码元含有logMbit的信息量 2 1.39码元速率R是每秒发送的码元个数 B

通信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习题 一、填空题。 1、模拟信号在幅度上是随时间连续的的。 2、数字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在幅度上是离散的。 3、信号是信息的物理载体。 4、世界电信日是每年的5月17。 5、产生信息的人或机器叫信源。 6、接收信息的人或机器叫信宿。 7、三网融合包括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 8、通信按收信者是否运动分为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 9、通信按传输媒质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10、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二、选择题 1.世界电信日是每年的(C ) A、5月20日 B、5月30日 C、5月17日 D、6月17日 2.电话通信技术是在哪一年产生的(C) A、1906 B、1896 C、1876 D、1837 3.ITU的中文含义是(B) A、国际电报联盟 B、国际电信联盟 C、国际数据联盟 D、国际电话联盟 4.发明电话的人是(A ) A、贝尔 B、莫尔斯 C、奈奎斯特 D、高锟 5.莫尔斯电报是在哪一年产生的(D) A、1906 B、1896 C、1876 D、1837 6.IP电话属于(A ) A、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 B、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 C、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 D、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7.8比特可表示的信息数为(D) A、8 B、32 C、64 D、256 8.在电话网中传输的话音信号的频率范围是(C) A、100~3400Hz B、100~4000Hz

C、300~3400Hz D、300~4000Hz 9.时间上离散的,幅值上连续的信号是(B)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数据信号 D、声音信号 10.一路模拟电话占用的带宽是(D ) A、0.3kHz B、3.1kHz C、3.4kHz D、4kHz 三、多项选择题 1.模拟通信系统的特点(ABDE) A、存在噪声积累 B、近距离传输 C、对信号加密,安全性强 D、抗干扰能力弱 E、占用带宽少 2.按照功能划分,通信网可以分为(ABCD ) A、业务网 B、信令网 C、管理网 D、同步网 E、电话网 3.简单的通信系统组成包括(ABCDE ) A、信源 B、接收设备 C、发送设备 D、信宿 E、信道 4.电信支撑网包括(BCD ) A、业务网 B、信令网 C、管理网 D、同步网 E、电话网 5.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BCDE ) A、存在噪声积累 B、远距离传输 C、对信号加密,安全性强 D、统一编码 E、低成本,集成化 6.按照业务划分,通信网可以分为(ACE ) A、广播电视网 B、信令网 C、数据通信网 D、同步网 E、电话网 7.三网融合包括(ABC ) A、电信网 B、有线电视网 C、计算机网 D、数据网 E、电话网 8.信息的表现形式有(ABCE ) A、数据 B、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