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研究方法

史料研究方法
史料研究方法

史学研究方法专题

★高考地位

近几年高考(广东卷)在试题命制中已经反映出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之一,容不得我们忽视!

★专题简案

一、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客观性、真实存在过的)。

二、历史学:指史学家对客观历史的记录和解释(主观性,不可能完全接近真实的历史)。

三、历史学的基本要素

1、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根据的材料)

(1)按内容分类

①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

例如:史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

②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

例如: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的旧照片等。

③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史事)

例如:神话、传说、史诗、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2)按学术价值分类

①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

含义: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

学术价值: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直接记载,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其中,实物由于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局限,是最可靠、可信度最高的)

②第二手史料

含义: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

学术价值: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

2、史料解释(对历史原材料的解析、阐释)

3、历史叙述(对历史人物的经历,简介,历史事件的概况或发展过程的直接描述)

4、历史评价(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历史事件给予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或议论)

四、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1、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跨学科综合研究法(计量史学、社会史观、生态史观)

2、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

3、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4、“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

五、历史研究的步骤

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一历史解释

★高考链接

(11年广东)38.(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

通》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

集》材料二: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

念》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8分)

内容:统治者的活动。(2分)

思想:西方民主平等思想、进化论思想、救亡图存思想。(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6分)

思想潮流:摆脱神学束缚,(2分)关注现实,(2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潮。(2分)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8分)

以下两种答案任选其一:

①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4分)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4分)

②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4分)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4分)(4)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高考练兵

一、史料的分类

1、按内容分

⑴实物史料:

1.(09上海单科)23.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2.右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

众人曰协田”。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通知

亲爱的先生:

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

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

缺席。

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

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纳

(Turner)

⑵文献(文字)史料:

★档案文书类:

1. 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右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2.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①是珍贵的史料②它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A.①正确,②③错误B.②正确,①⑧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D.③正确,①②错误

3.(2009宁夏辽宁文综,3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

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思想或学术著作:

1. 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此认识的形成是基于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②巩固专制王权需要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④实现儒家仁政的社会理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9江苏)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史书:

1.(2009上海历史卷,1)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纪传体史书的特征是

A.以事件为中心

B.以人物为中心

C.以年代为中心

D.以制度为中心

答案:B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A、C、D分别是纪事本末体、编年体和典章制度史的特点。

2.《国语8226;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

A.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B.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C.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 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

★文学、绘画等作品:

1.(2009广东历史卷,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2.(10安徽卷).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

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3.(2009福建文综卷,23)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

1.材料:“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历史研究是依托史料来进行的。对于材料中的史料性质,有人认为属于第一手史料;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它划分为第一手史料。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3分)

同意第一种看法:回忆录是事件亲历者的记述,具有直接性,应属于第一手史料;

同意第二种看法:回忆录是事件亲历者在事后的记述,因此在描述的过程中难免有遗漏或遗忘,有时还会带有主观色彩,据此很难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因此不应该把它划分为第一手史料。(3分)

2.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提到的“政治改革运动”是指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报刊杂志海报:

1.(2009天津文综历史,5)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2.(10苏高考)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问题: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⑶口述史料:

1.(09广东理基)65.“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9江苏)10.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3.以调查、访问、回忆等形式为特征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当前,下列主题最适合我们以口述史方式进行研究的是

A.“巴黎公社”的诞生 B.“戊戌政变”内幕

C.“台儿庄战役”详情 D.“辛亥革命”的情景

⑷图片、影像史料

1.(09.1泰州期末)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

有图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高度发达的商品

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

融洽

2.(09安徽)15.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是

2、按学术价值分类:一手、二手史料

1. 右图是研究日本侵华历史的①第一手资料

②第二手资料③文献资料④实物资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图.伪满洲国界碑

2.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右图对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

A.是重要的原始资料B.是虚假的人造史

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D.反映了农业实际

状况

3.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

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

的,是直接的史料;凡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

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二、历史评价及史学研究趋势

1.(2008年广东单科,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2.(2009上海历史卷,3)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3.“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C.甲午战争D.义和团3.(10海南卷)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

A.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B.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C.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 D.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

4.(10陕西卷).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

远航海

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

《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

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5.(10四川卷).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6.(2009海南历史卷,25)历史学家马克·布诺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的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布诺赫在此强调的是

A 鉴往知来

B 以古讽今

C 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7.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高考资源网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高考资源网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高

材料二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高考资源网

——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4分)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

(2)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4分)

原则: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三、史学研究的步骤(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分类/整理和历史评价)

1.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

年代

商办外国人办

设厂

资本(千

元)

资本所占比

设厂

资本(千

元)

资本所占比

第一时期1872~

1894

53 4687 9.6%103 28000 57.3%

笫二时期1895~

463 90810 41%136 103153 46%1913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2.在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中,包含着华夏中心观、华尊夷卑观和“华夷之辨”等观念。因此,在研究中国古代与东亚诸国交往之类的问题时,如要获取有助于克服华尊夷卑偏见的资料,较好的方法应当是

A.注意收集和使用中国以外的相关资料 B.尽量查阅台湾史学家的史书

C.广泛查阅中国古代的史籍资料 D.查阅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

3.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②属于哪一基本要素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②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意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③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这一民族政策④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钥匙”,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国家的统一

A.史料 B.史料解释C.历史叙述D.历史评价

4.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他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A.实地调查B.文献查阅C.道听途说D.考古发掘综合题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

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材料二《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四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述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6分)

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证据:材料一、二;口述证据:材料四。(6分)(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做何评论?(6分)

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绝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否定日本侵略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种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6分,每点2分)

(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看法?(4分)这说明了什么?(4分)

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2分)而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经辩护,歪曲历史的真相。(2分)这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侵略野心不死等等。(任一点4分)

(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2分)

材料三中的第一、三幅图片。(2分)

(5)结合右图,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历史?(4分)

尊重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4分)

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基于多数据源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摘要:针对多数据源的融合应用,构建了基于多数据源的知识图谱。首先,对不同领域内的数据源构建相应本体库,并将不同本体库通过数据融合映射到全局本体库,然后,利用实体对齐和实体链接方法进行知识获取和融合,最后,搭建知识图谱应用平台,提供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在实体对齐方面,利用传统的基于相似性传播实体对齐方法,获得良好的实体对齐效果;在实体链接方面,提出了基于约束嵌入转换的预测推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预测准确率上取得较好的结果。 0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随着海量数据的出现以及多数据源融合交叉应用,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以及查询方式受到一定的制约。近年来,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1]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数据管理模式,在自然语言处理、问题回答、信息检索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知识图谱是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用于以符号形式描述物理世界中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实体-关系-实体”三元组,以及实体及其相关属性-值对,实体间通过关系相互联结,构成网状的知识结构[2]。 随着谷歌知识图谱的发布,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内,知识图谱的构建与研究已经起步,相应取得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搜狗的知立方、百度知心;复旦大学GDM实验室设计了一种面向图书阅读领域的中文知识图谱[3];金贵阳等[4]利用知识图谱和语义网技术,提出构建企业知识图谱的方法,并应用于钢铁企业信息集成,提高了企业信息查询的效率;胡芳槐[5]在博士论文中研究了基于多数据源的中文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涉及到本体层构建、实体层的学习等,同时构建行业领域知识图谱的应用平台;王巍巍等[6]构建了双语影视知识图谱,包括影视本体库的构建、实体的链接、实体匹配等,并搭建了应用平台与开放数据访问接口;鄂世嘉等[7]提出了一种端到端基于中文百科数据的中文知识图谱自动化构建方案,并开发面向用户的中文知识图谱系统。 现有的行业领域知识图谱通常采用手工构建方式,缺乏统一的构建方法,且这类知识库目标是特定行业领域,因此,其描述范围极为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将不同领域知识库进行融合成一个知识图谱,旨在构建语义一致、结构一致的多数据融合知识图谱,实现对不同领域内的知识进行查询和展示,从而提高了数据查询效率。 本文提出一个多数据源融合的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并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包括数据源的获取、领域本体库的构建、全局本体库的构建、实体对齐、实体链接以及应用平台的搭建。文中利用某地区的医院医疗保健数据、空气污染监测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构建了多数据融合的知识图谱。 1 知识图谱构建过程 知识图谱构建是知识图谱得以应用发展的前提,涉及实体抽取和实体及实体之间关系的建立,同时还需要很好地组织和存储抽取的实体与关系信息,使其能够被迅速的访问和操作[8]。知识图谱构建过程通常可以分成两步:知识图谱本体层构建和实体层的学习[5]。本体层构建通常包含术语抽取、同义词抽取、概念抽取、分类关系抽取、公理和规则学习;实体层学习则包含实体学习、实体数据填充、实体对齐和实体链接等。 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通常有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2]。所谓自顶向下的方法是指先构建知识图谱的本体,即从行业领域、百科类网站及其它等高质量的数据源中,提取本体和模式信息,添加到知识库中;而自底向上的方法是指从实体层开始,借助于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实体进行归纳组织、实体对齐和实体链接等,并提取出具有较高置信度的新模式,经人工审核后,加入到知识图谱中。然而,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并不是两种方法孤立单独进行着,而是两种方法交替结合的过程。本文在构建多数据源的知识图谱时采用两种方法的结合,首先采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来构建本体库,然后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进行提取知识来扩展知识图谱。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纲 张丽梅 指定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参考教材: [美]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 分) 第1章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与过程 一、社会研究及其特点 社会研究则是指以一种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1. 方法论 主要探讨社会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学科方法论与基本假设;社会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 2. 研究方式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中间层次。它是贯穿于社会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方式,表明社会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步骤。 3. 具体方法与技术 处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的最低层次,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1)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 2)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法,数理分析和模型法;理论分析法(功能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结构分析),比较法,类型构造法 3)具体技术:包括问卷与观察表格的制作技术,调查指标的设计方法,观测仪器,实验设备,计算机的操作技术,资料审核与整理的方法技术等。 4.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关联性。不同的方法论观点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通常也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论文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因农产品流通研究涉及环节众多、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着手、综合探究, 单凭某一种理论视角无法洞察所有,所以本文采用了多学科相交叉的方法、应用了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并结合图形和案例等工具对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1 )文献研究法 主要体现在该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对先辈研究成果的大量阅读、整理、 归纳,了解了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范围、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未覆盖的研究方面和未深化的研究分支,以上都对本篇论文的研究内容起了指导作用。 (2 )逻辑推演法 本文是以“依据现实背景和文献查阅基础上提出命题一对中国农产品流通 模式的现状分析和与国外模式的比较下找出问题所在--引进相关理论创新农 产品流通模式--提出有效政策建议”的逻辑结构框架展开的研究,符合命题的 内在逻辑关系。 (3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本文解释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流通成本过高;阐述了我国 现有农产品流通模式对生产者(农民)和消费者(市民)造成的影响;分析了 影响农产品流通成本的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以上结合相应的统计数据和分析工具都回答了经济学中“是什么”的问题,也正是实证分析的体现。除此之外, 本文还致力于创新一个适用中国的农产品流通的新模式并最后给出相应的政 策建议,这也是回答了经济学中“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一正是规范分析的所在。

5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文章在探索创新农产品流通新模式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定性分析,包括 从现有模式到创新模式的改进分析、创新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等,还需要收集大量数据、实例作为论据,对新模式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的定量分析。 (5)多种学科相交叉的方法 前面己经提到:本文引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和现代产业经济 学的SCP范式来分别针对如何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如何构建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做了研究,并且,本文相关研究也应用到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因此,各种学科在此再也不能独自发挥功效了。

探究知识图谱

探究知识图谱 我思故我在。人的思维活动主要有感觉、认知、记忆、学习、联想、计算、推理、判断、决策、抽象、概括等10大类。没有了这些思维活动,人自然就是死人了。模仿人的思维活动,用计算机解决现实问题,就是人工智能的目标。 人工智能其实就是对现实问题的求解,其方法主要是应用逻辑推理,而面向现实的逻辑推理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知识表示方法。确实,知识是很难用逻辑和数学表示清楚的。人们为此探索出了各种各样的知识表示方法。 现在比较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主要有:状态空间法、问题规约法、谓词逻辑法、产生式法、语义网络法、框架法、脚本法等。没错,在浏览器中经常看到的脚本一词,就是一种知识表示方法。但是目前看来,语义网络法风头强劲。 知识,究其本质,就是信息的联接。在网络空间,通过链接很容易实现知识的联接。互联网搜索领域的老大,谷歌公司使用了一种能够提供智能搜索服务的技术,这个技术就是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其实就是一个知识库,这个知识库从从语义角度组织网络数据。计算机领域的库这个概念,借用了现实生活中仓库这个概念。计算机的库,首先是描述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信息,有点象是图书馆给书分类,贴标签,按标签上架。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检索,查找。知识库,

就是把知识贴上标签,放在一个计算机的库里。那么,问题来了,知识在这个库里,怎么表示呢? 显然,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了计算机应用,进入了哲学领域,需要回答什么知识?或者说知识的本质是什么?好在哲学上有一关于本体论的研究,给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曙光。 本体论探究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组成,本体就是事物的本质和它的组织。本体论主要探究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另一个问题是“事物的一般特征是什么?”。由这些探究逐步可以构建一个分类体系,比如植物学,其实就是一个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体系。由一个一般特征,可以再往下找到几个一般特征予以分类。分类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说,迄今为止,人类的知识体系,就是一个分类体系。归根到底,知识就是分类加关联。 有了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就有了知识表示的方法。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语义网络。语义网络其实就是一种网络图,先有一个节点,让后通过节点的关系,指向另一个节点。比如,老王是个节点,然后通过儿子关系指向小王,小王通过儿子关系指向小小王等,老王通过媳妇关系指向麻子,麻子通过儿子关系指向小王等。这样老王家就构成了一个网络图,这个网络图还可以成为老王家这样一个大节点,老王家通过同事关系指向老李家,老王家、老李家通过邻居关系指向小

研究方法及步骤

研究方法及步骤 【摘要】本文从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入手,介绍了研究的路径、研究的分析方法,以及研究的设计与步骤。作者强调论文写作应该反映研究过程,遵循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步骤。作者对论文写作中涉及的主要方法与步骤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特别是针对传统的研究思维模式进行了反思,剖析了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问题,为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勾画出了一个研究过程的框架。 【关键字】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论文写作步骤 ThesisWriting:ResearchMethodologiesandProcedures JianWang ProfessorofInternationalbusiness 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ssandEconomics(UIBE) ABSTRACT:Thispaperbeginswithscientificresearchcycleconcept,introd ucesresearchapproaches,analysismethods,researchdesignandprocedures.Th eauthoremphasizestheimportanceofmethodologiesandprocedures,whichshoul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8737157.html,paredwithnormalscientificresear chmethodologiesandprocedures,theauthorrethinkstheChinesetraditionalis sue-orientedresearchapproachbypointingoutitsambiguityandignoranceofme thodologiesandprocedures.Thepapercanprovideaguidanceandframeworkforgr aduatestudentsdoingresearchwhilecompletingtheirthesiswritings. KEYWORDS:researchmethodology,researchprocedures,quantitativemetho ds,qualitativemethods,thesiswritingprocedures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一、研究的循环思维方式 二、研究的路径 三、研究的分析方法 四、研究过程的设计与步骤 五、对传统研究思维模式的再思考 在我们指导研究生写论文的过程中,甚至于我们自己从事课题研究时,不禁让我们思考一系列有关研究的基本问题。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写论文?我们为什么要做研究?在我们探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是为了完成论文本身的写作,还是完成一个研究过程?写论文与做研究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如果论文写作应该反映一个研究过程,那么研究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本文就以我个人在从事教学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完成论文中总结的一些有关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的问题与大家交流共享。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一、研究的循环思维方式 世界上无论哪个领域都存在许多未知的事物,也存在着许多未知的规律。我们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从大量的事实中总结规律,将之上升到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然而理论也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它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修正,因此,就会有人对理论的前提和内容进行质疑,并提出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又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发展和完善理论体系。我们探求未知事物及其规律就需要有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研究的循环思维方式(ResearchCycle)。用概念模型来表述就是[1]: Facts—Theory—Speculation

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基于多数据源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摘要:针对多数据源的融合应用,构建了基于多数据源的知识图谱。首先,对不同领域内的数据源构建相应本体库,并将不同本体库通过数据融合映射到全局本体库,然后,利用实体对齐和实体链接方法进行知识获取和融合,最后,搭建知识图谱应用平台,提供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在实体对齐方面,利用传统的基于相似性传播实体对齐方法,获得良好的实体对齐效果;在实体链接方面,提出了基于约束嵌入转换的预测推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预测准确率上取得较好的结果。 0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随着海量数据的出现以及多数据源融合交叉应用,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以及查询方式受到一定的制约。近年来,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数据管理模式,在自然语言处理、问题回答、信息检索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知识图谱是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用于以符号形式描述物理世界中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实体-关系-实体”三元组,以及实体及其相关属性-值对,实体间通过关系相互联结,构成网状的知识结构。 随着谷歌知识图谱的发布,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内,知识图谱的构建与研究已经起步,相应取得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搜狗的知立方、百度知心;复旦大学GDM实验室设计了一种面向图书阅读领域的中文知识图谱;金贵阳等利用知识图谱和语义网技术,提出构建企业知识图谱的方法,并应用于钢铁企业信息集成,提高了企业信息查询的效率;胡芳槐在博士论文中研究了基于多数据源的中文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涉及到本体层构建、实体层的学习等,同时构建行业领域知识图谱的应用平台;王巍巍等构建了双语影视知识图谱,包括影视本体库的构建、实体的链接、实体匹配等,并搭建了应用平台与开放数据访问接口;鄂世嘉等

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

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 篇一: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我们在前面两文中分别谈到收集“事实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方法,这无形之中好象将资料分成了“事实资料”和“文献资料”两种,显然这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只是按照收集的方法来考虑的),因为“文献资料”中也可以有“事实资料”(当然不是第一手资料),它们之间有交叉的成分,由此为研究方便起见,可将其分为“事实资料”与“理性资料”;如果从资料的性质来考虑,资料还可以分为定量资料(主要是各种数据)与定性资料(主要是文字材料)。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之后,一般就要进行适当的筛选、整理和分析。本文就要谈谈如何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一.筛选 有些研究,需要收集的资料比较多,面对这成堆的资料,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初步阅读(当然需要做简单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做适当的筛选。筛选的主要目的在于“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即只保留对本课题研究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而删去其余。通常,对于“理性资料”要求它有:可靠性,正确性,权威性;对于“事实资料”要求它有:真实性,典型

性,浓缩性。 二.整理 整理也就是要分门别类,并以某一种或几种方法表示出来,以便于下一步的分析。对于各种数据,首先是分类,通常有两类:计数数据和测量数据,其中后者又有四种水平:类别的,顺序的,等距的,比率的;然后进行适当的整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其中前者有简单次数分布表、相对次数分布表、累积次数分布表、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累积百分数次数表等,后者又有散点图、线形图、条形图(也叫直方图)、圆形图(也称饼形图)之分。 对于定性资料,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对某一课题资料,可以按历史线索分类;可以按不同的观点分类;可以按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分类;还可以按子课题分类,等等。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对资料的分析,从方法论角度,一般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而且通常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交互使用。因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处在统一的连续体之中,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

知识图谱研究方法心得

体育政策研究现状、前沿热点与演化分析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心得 一、主要内容 作者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通过Web of Science TM 文献资料数据库检索体育政策研究论文,以“体育政策”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和收录全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引文分析、共被引分析、聚类分析、词频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基本方法,对体育政策研究的现状、前沿热点和演化路径进行分析,采用Cite SpaceⅢ可视化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将数据以图像形式呈现出来。 通过运用Cite SpaceⅢ可视化软件,一是通过选择“country”(国家)和“institution”(机构),时区分割设置为2(Time Slice Length=2),绘制了体育政策发文高产国家分布图;二是通过选择参数“Author”(作者),绘制了体育政策发文高产作者知识图谱;三是通过选择参数“Category”(学科),绘制了体育政策研究领域的学科贡献网络图谱;四是通过导入文献,在主题词资源(Term Source)中选择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关键词(Keyword),绘制出了体育政策研究领域的学科贡献网络图谱。

分别对以上四个图谱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美国是体育政策研究的中心,无论从发文量还是文章的中心性都高居第一,高校是体育政策研究发文量的高产机构;2.体育政策领域研究者形成一小部分核心作者群,但数量较少,研究作者总体成离散性分布;3.体育政策研究需要多学科的支持,社会科学学科和公共科学学科是体育政策发文量的高产学科,形成以这两个学科为主流的研究领域;4.体育政策的关注点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正在由对儿童的关注过渡到整体的公共健康,由体育活动过渡到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由对体育行为的控制过渡到形成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 二、当前体育领域知识图谱研究方法应用现状 在中国知网通过以体育、知识图谱为主题和关键词进行搜索,根据关联度选取了104篇期刊、论文,进行分类发现当前体育领域应用知识图谱研究方法主要呈现在以下内容:一、单项运动。主要包括英文期刊中马拉松研究、、我国龙舟科研成果、国内外体育舞蹈研究、国外滑雪运动风险研究、太极拳运动研究、舞龙舞狮研究、攀岩运动研究、我国速度滑冰研究、国外篮球运动研究、国内外排球领域研究、羽毛球运动研究、我国乒乓球研究、我国体育舞蹈、国内外健美操、国内外啦啦操、网球研究、电子竞技现状、竞技游泳、国际有氧运动科学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分析;二、学校体育教育。主要包括我国冰雪教学研究、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研究

经验性方法

经验性研究方法 一、经验性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它起源于19世纪后期,在现代社会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1、经验性方法论有三个基本前提: (1)不偏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的客观性,这些客观性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加以揭示; (2)人类有能力开发或设计出揭示社会现象之客观性的科学方法; (3)任何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与假设,都能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得到实证或否定。 2、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则: (1)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用于社会调查和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不能随意变更;(2)社会科学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核材料。(3)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3、意义 (1)经验性研究方法强调切实可靠的经验材料或客观数据来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经验性研究方法也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

(2)经验学派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紧扣具体的传播实践,有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人的行为,这些研究对于管理层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4、经验性方法并不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惟一方法,它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1)经验学派忽视了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毕竟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是有限的。 (2)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程序或技术主要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在有限的实验控制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往往说明不了丰富多彩和复杂的 社会现实。 (3)经验学派依赖的主要是个人或小群体层面上的经验材料,在研究现实的社会微观现象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考察社会的历史过程以及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4)尽管经验性方法论者主张用纯客观的态度来研究社会现象,但这一点在现实当中很难做到。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社会价值和意识形态,这使得他们的学术立场或多或少都具有特定的倾向性。所谓用“纯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考察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 二、经验学派关于传播效果研究的14座里程碑: (1)20年代的培基恩基金会关于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这项研究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阅读精选(1): 大学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大学毕业论文的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呢?那里罗列了一些大学论文的研究方法,期望能给大家带给关于论文的研究方法问题的帮忙。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u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超多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带给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论文的研究方法之实验法 实验法是透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论文的研究方法之观察法i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必须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我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用户分析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 文献法是指通过已有文献来获得信息,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法一般用于项目前期研究的假设和后期结果的解释。 访谈法 由访谈员和被访对象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依据于事先准备好的访谈提纲进行交谈,以检验行为和态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原因、评价和反馈意见。 1.入户访谈:观察和了解产品的、使用环境、使用习惯、用户需求等。 2.定点预约访谈:面对面深度了解用户的行为和态度之间的关系、获得某些启发性的信息。 3.电话访谈,通过电话和用户进行交流,了解用户的态度和需求。 问卷法 问卷法是以书面形式向被访人提出问题,并要求被访人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回答,来进行资料搜集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简明、通俗、客观、真实、反馈快、保密性好等特点,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同时使用于众多被访人,因此能在较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数据。 1.街头拦截访问是一种常用的定量问卷调查方法,这种方法相对简单,超市、写字楼、街面、车站、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均可进行这样的访问。 2.电话调查主要是通过电话,与被访者进行信息交流,从而达到资料收集的目的。 3.网络调查,指将问卷或相关资料以电子问卷形式传递给被访者,由被访者填写并将电子问卷发回的方法。与传统调查方式比较,网络调查在组织实施、信息采集、信息处理、调查效果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4.邮寄调查,指将调查的问卷及相关资料寄给被访者,由被访者根据要求填写问卷并寄回的方法。可以扩大调查范围,增加样本量,减少访问员的劳务费,可以对较敏感或隐私问题进行调查。 焦点小组 焦点小组是一种定性的调查方法,5-9 人为一组。在一名专业主持人的引导下对某个主题或者概念进行深入的讨论,说出他们的与主题相关的感受、态度以及意见。 焦点小组通常用于产品功能的讨论、工作流程的模拟、用户需求的发现、用户界面的结构设计和交互设计、产品的原型的接受度测试、用户模型的建立等。 特点: λ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接触到大量的用户群体, λ对目标市场的情况更加了解,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想要什么 λ只能收集到用户对概念和创意的想法,并不知道他们是否使用得好 小组间的交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想法会在小组里交流碰撞并深入发展,从而激发新的意见产生;另一方面,这些想法和意见并不十分可信,小组里较为强势的人会影响其他人发表他们的意见。 焦点小组应该在下列情况下使用: λ如果项目着手较早 λ如果你对你的目标市场几乎一无所知 λ如果你想深化新创意,却不确定反响会如何 原型制作(Prototyping) 原型(Prototype)是指一个仿制品或者工作模型,通常是指不存在的系统。它能够体现产品功能和交互的某些特点,并能够实现部分或全部功能的设计实体。原型制作的分类可以分为:低保真(lo-fi)、中保真(mi-fi)

经验研究中的关键细节朱玲

朱玲:经验研究中的关键细节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采用作者从事乡村经济发展研究的经验教训,说明运用经验研究方法必须注意的问题。为此,从选择主题、搜寻文献、通过田野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研究报告写作的角度,论述整个研究过程中那些关键环节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经济研究方法 本文论及的经验研究(empirical study),专指那些基于田野调查信息所做的乡村经济发展研究。以下将主要以笔者从事此类研究的经验教训为例,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对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细节加以提示。这样做的原因在于,研究质量的保障往往靠的是细微之处的功夫。读者若要了解经验研究的一般方法,可以翻阅现有的教科书。 一、明确定义研究主题 笔者在阅读国内经济学文献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题目宽泛的专著或论文,例如,论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二元社会转型、西部地区开发,等等。读起来感觉作者好像什么都议论了,但似乎什么都没有研究;与题目相关的事情看似都提及了,可就是没有作者独到的贡献。撇开学风因素不谈,这种弊病至少与作者缺乏“问题意识”有关。在我看来,所谓问题意识就是研究者基于已有的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而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或是现有的思想材料尚不足以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这才需要将其作为研究的主题。正因为如此,在确定主题的时候,必须对其加以明确的定义。例如,经济转型期间乡村收入不均等程度加剧的问题,农村儿童辍学率上升的问题、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增多的问题、村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筹资困难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都需要确认其现状、追溯其原因、预见其发展,这就分别形成了单项研究内在的逻辑主干。 为了将研究引向深入,还需要尽可能地缩小选定的主题,也就是说添加更多的限定来明确研究对象。以农村儿童辍学率上升的问题为例,我们首先可以将关注的群体设定为某个特定区域的农村儿童;其次,可以限定进入考察范围的儿童年龄或是学习期限,例如小学1-6年级的儿童;再次,还可以把研究聚焦于某个影响儿童辍学率的重要因素上,例如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出、学杂费、儿童家庭劳动力规模或收入状况,等等。如此这般,研究者尽可以在研究经费规模、计划期限和研究队伍能力等限制条件下,继续从外延和内涵方面多次定义所选择的主题,一直到它既具体、又明确、而且还足以使研究者按照时间表预定的节奏完成为止。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多半有做大题目的传统,动辄即著文纵论天下大事。不过,他们所论及的“天下”往往指的是中央政权附近的地域,所分析的大事牵涉的因素也极为有限,因而这些题目与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实则不可同日而语。即便如此,热衷于纵横论的倾向往往也使历代文人容易流于空谈。事实上,定义狭窄的专题与大题目相比反倒容易做得饱满充实。例如,有关儿童辍学原因的研究,可以将经济制度改革、教育筹资方式变化、地域差别、性别不平等、收入限制和教育投资回报等多种因素纳入分析框架,据此收集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很可能从不同角度探寻出导致儿童辍学的决定性因素,并由此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这样“小题大做”可以说远比“大题小做” 来得实在,至少不会使读者看过研究报告觉得上当

内容分析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及其比较

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 (1)从字面意义上看,可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内容本身进行分析研究,既可以是定量研究,也可以是定性研究。 (2)一般意义上讲,或者是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定量分析方法中,对内容和信息的分析。 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做情报预测。它实际上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内容分析方法原为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对历史文献内容进行内容分析而发展起来的。后来,美国的一些传播学研究者利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报纸的内容,了解信息发展的倾向,随后,内容分析渐渐扩大到对各类语文传播,如报纸、电视、电影、广播、杂志、书刊、信件、演讲、传单、日记、谈话等等的分析,以及对各类的非语文传播,如音乐、手势、姿势地图、艺术作品等的分析,成为传播学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 内容能够分析方法的特点: 1、明显的传播内容。被分析的对象应该是以任何形态被记录和保存下来,并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任何形态包括文字记录形态(如报纸、杂志),非文字记录形态(广播、唱片)和影像记录形态(电影)等。同时,明显的传播内容是指它所表现的直接意义,而不是指其包含的潜在动机。内容分析就是通过对直接显示的内容的量化处理来判断其间接的、潜在的动机和成果。 2、客观性。在内容分析的过程中,按照预先制定的分析类目表格进行判断和记录内容出现的客观事实。并根据客观事实再做出分析描述。 3、系统性。这是指内容的判断、记录、分析过程是以特定的表格形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 4、量化。指内容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数字表达,并能用某种数学关系来表示,如用次数分配、各种百分率获比例、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描述。 由此可见,内容分析实际上是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它不仅是资料的收集方法,也是一种独立、完整的专门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分类: 一次文献:包括图书、期刊、论文、调查报告、会议记录、实验报告,是实践的记录和总结,具有原创性; 二次文献:是由一次文献提炼出来的,如目录、索引、文摘等,在二次文献中,我们不能获得作者的观点,只是为了研究者提供检索的方便,使我们更快的找到想要的东西。 三次文献: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检索、筛选、综合分析而成的,如综述与述评。 文献研究的定义: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 文献研究的两种情形: 一、某些课题主要就是通过文献研究来完成的,如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的比较研究。 二、文献研究在真个课题研究中是作为辅助性的研究方法之一,如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中的文献研究法。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几种常见研究方法

几种常见研究方法 1、什么是“行动研究” 关于什么是“行动研究”?学者们作出了不同的界定: “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这一定义指出了行动研究的反思性质和行动研究的目的。 “行动研究”是对具体社会情境的研究,它旨在提高该具体社会情境的行动质量。这一定义指明了行动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行动研究”是为了弄清现场面临问题的实质,引出改善事态的行动,由现场人员和研究者协作进行调查和研究,它最直接的目的在于改善实践。这是一个行动研究的描述性定义,规定了行动研究的具体过程或程序。 在教育领域,我们认为,“行动研究”就是指研究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开展研究的方式。这种研究的旨趣在于通过行动反思,不断提高行动质量,进而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具体问题。 (2)“行动研究”的操作规范 确定研究主题→拟定行动计划→实施行动→考察行动→反思行动→修正行动计划→全面评价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可以多次循环) “行动研究”侧重于实践,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 案例:课堂笔记与学生成绩相关性研究(美国·中学·八年级数学) 问题:史蒂芬·金女士班上一名黑人学生斯通智力一般,但数学成绩一直很好,课堂笔记特别认真。二者之间有联系吗?如有,可找到普遍提升数学成绩的可行路径。 第一轮设计:要求全班学生按教师规定的统一格式做课堂笔记,连续上交课堂笔记一月。 分析结果:第一,成绩特好和成绩特差的孩子课堂笔记比较简单;第二,成绩特差的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智力不差于斯通;第三,斯通强调通过笔记的方式强迫自己认真听课,找到并记录教师讲解中不懂的问题,课后想法弥补。 第二轮设计:以斯通等中等智力学生的课堂笔记为基础,形成3种学生课堂笔记范例。 A模式:只记自己感兴趣的课堂笔记; B模式:以记录自己听不懂的问题为主,辅之以课后弥补的课堂笔记; C模式:全面记录的课堂笔记。 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A、B、C三个数学学习小组,人数基本相等,按三种方式坚持做课堂笔记一个月。 分析结果:第一,对中等智力学生而言,课堂笔记能够普遍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第二,A模式对中等智力及以下学生影响不大;第三,B模式对学生成绩影响明显;第四,C模式多数学生无法坚持,但坚持下来的效果极好。 (3)“行动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行动研究”强调四点: ①强调研究主体要深度参与研究和实践。 ②强调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做到研究和行动的合一。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时间需要研究理论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其中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实践活动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本身。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实践的需要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而不能就理论研究理论。说:“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立足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满腔热忱地投入生活,与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同进步,与人们群众共命运,真正了解实践的需要、时代的走向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立足历史潮头,引领时代发展和进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强烈的问题意识,首先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如果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一个伪问题,那么,而后的全部研究都会变得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毫无价值。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社会问题错综复杂,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有社会担当意识,有历史责任意识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十分重视研究那些事关国家、民族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这对于从全局上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函,具有重大意义。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事件和科学文化实践钟来。说:“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成功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只有全面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深刻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的“两起两落”,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后,才真正认识了中国这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