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浮力法测密度

合集下载

密度测定原理

密度测定原理

密度测定原理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之一。

密度测定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基础实验,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可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密度测定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一、密度的定义。

密度(ρ)是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即ρ=m/V。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二、密度测定的原理。

1. 浮力法。

浮力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密度的方法,它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即F=ρVg,其中F为浮力,ρ为液体的密度,V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来确定物体的密度。

2. 水银法。

水银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它利用水银的密度远大于大多数固体的密度这一特点。

将待测固体放入已知密度的水银中,根据浸没原理可以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3. 比重瓶法。

比重瓶法是一种通过比较物质和标准液体的密度来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

比重瓶是一种特殊的瓶子,其容积非常精确地已知。

通过在比重瓶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物质,并测量比重瓶中液体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三、密度测定的应用。

1. 材料分析。

密度测定可以用于材料的成分分析和质量控制。

不同材料的密度具有一定的特征,通过密度测定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材料的成分。

2. 原料鉴定。

在化工生产和矿产开采中,密度测定常用于原料的鉴定和筛选。

通过测定原料的密度,可以确定原料的品质和适用范围。

3. 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中常常需要测定岩石和矿石的密度,以辅助勘探工作。

密度测定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判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分布。

四、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密度测定时,应注意选用适当的测定方法和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对于不同的物质,应选择合适的密度测定方法,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测密度原理

测密度原理

测密度原理
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表示为ρ。

测量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比重瓶。

比重瓶是一种量具,它的原理是根据浮力原理来测量密度。

比重瓶的上部是一个精确的天平,下部是一个具有小孔的容器。

首先,将空瓶放在天平上进行称重,记录下质量m1。

然后,将瓶子浸入测量液体中,液体通过小孔进入瓶内,直到瓶子完全充满。

这时,再次称重,记录下质量m2。

根据浮力原理,当瓶子完全充满液体时,瓶子受到的浮力等于液体排开的重量。

而液体排开的重量可以用瓶子在空气中所受阻力的减小来表示,即液体排开的重力等于瓶子在液体中所受的重力与瓶子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之差。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得到密度的计算公式:
ρ = (m2 - m1) / V
其中,ρ代表密度,m1和m2分别是瓶子的空瓶质量和充满液体后的质量,V代表液体的体积。

通过测量不同液体的质量和使用比重瓶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了。

需要注意的是,测密度时要保证瓶子完全充满液体,并且将瓶子抖去表面上附着的气泡,以避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要注意使用天平时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利用浮力测密度带答案

利用浮力测密度带答案

二、利用浮力测密度:1、浮力法——天平器材:天平、金属块、水、细绳步骤: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1;2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表达式:ρ=ρ水m2-m3/m1-m32.浮力法----量筒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V2;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表达式:ρ=ρ水V2-V1/V3-V13、等浮力法实验原理: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材:刻度尺、粗细均匀的细木棒、一段金属丝、烧杯、水、牛奶;实验步骤:1将一段金属丝绕在木棒的一端,制成“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L;2将“密度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使其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h水;3将“密度计”放入盛有牛奶的烧杯中,使其漂浮在牛奶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牛奶液面的高度h牛;实验结论:因为“密度计”在水中和在牛奶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因此“密度计”在水中和在牛奶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的重力;“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浮力相等;即F牛=F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牛gV牛排=ρ水gV水排ρ牛gSh牛排=ρ水gSh水排∵h牛排=L-h牛h水排=L-h水∴ρ牛L-h牛=ρ水L-h水牛奶的密度:4、双提法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材: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金属块、线;实验步骤:1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受到的重力G;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说明:若选用已知密度的金属块即可测液体的密度;5、三提法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材:一支弹簧秤、两个烧杯及足量的水、金属块、线、待测液体B实验步骤: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受到的重力G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液体B中受到的拉力F';液体B的密度:ρB=6、杠杆法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原理实验器材:一根直硬棒、烧杯、金属块、线、待测液体B、刻度尺实验步骤:1、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2、将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 o;水ρFGFG-'-3、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1;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油的表达式为:说明:利用杠杆平衡条件不但能测液体密度,还能测固体密度,不过要将被测固体浸没在已知密度的液体中;7、一浮一沉法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材:烧杯、水实验步骤:①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的示数为V;②使空牙膏皮漂浮在量筒中,记下量筒的示数为V1;③将空牙膏皮卷成团,把空气排除,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的水示数为V2;牙膏皮密度的表达式:分析:这道题运用的实验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所谓“一浮一沉法”,即“一浮”:当物体漂浮在液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利用物体漂浮在水中找到重力------得到物体的质量;“一沉”:利用物体沉没在水中,找到体积,则物体的密度就可以测得;8、量筒测石块密度方案1 一只溢水杯、几只小烧杯和清水,实验步骤:①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先将小烧杯漂浮在水面上,再将小石块轻轻放在小烧杯中,同时用另一只小烧杯承接小石块放入杯中时溢出的水,用量筒量出溢出水的体积V3;②先在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读数V1;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2,玻璃球的体积为V2-V1;所测的物理量为水的体积V1,水和玻璃球的总体积V2,溢出水的体积V3;小石块的密度:方案21量筒中放适量水,把小烧杯口朝上放在量筒中漂在水面记下水面刻度V12石块轻放到小烧杯中,待水面静止记下水面刻度V23将石块从小烧杯中取出,轻投入量筒中浸没记下水面刻度V3推导及表达式:V石=V3-V2漂浮时:G=F浮=ρ水gV2-V1ρ石=G/V石g=V2-V1ρ水/V3-V1三、利用压强测密度:1、等压强法实验器材: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膜、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实验步骤:1.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2.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直玻璃管中,让扎有橡皮膜的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牛奶的高度h牛;3.将直玻璃管缓缓放入烧杯的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凹陷程度,直到橡皮膜呈水平状态时为止;用刻度尺测出橡皮膜到水面的高度h水,如图乙;实验结果:当橡皮膜呈水平状态时,牛奶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强等于谁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强;即p牛=p水ρ牛gh牛=ρ水gh水牛奶的密度:ρ牛=水牛水ρhh水ρρ21VVVV--=。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它反映了物质的紧密程度。

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性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并分析其原理及适用范围。

一、浮力法测量密度浮力法是一种基于阿基米德定律的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深度和所受的浮力,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例如,测量一个不透水的物体的密度时,可以使用一瓶装满水的容器。

首先,在水中测量容器的重量,然后将物体放入容器中,再次测量容器的重量。

根据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各种固体物体的密度,包括金属、陶瓷、塑料等。

二、直接称量法测量密度直接称量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它适用于物体本身就是固体且形状规则的情况。

首先,需要称量物体的质量。

然后,测量物体的体积。

最后,通过质量除以体积,即可得到物体的密度。

例如,测量一个金属块的密度时,可以使用天平称量金属块的质量,然后利用尺子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最后将这些数值代入公式中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仅适用于形状规则的物体。

三、比重法测量密度比重法是一种基于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浸没的能力来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时,物体将沉没在液体中;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时,物体将浮出液面;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时,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

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浸没物体的液体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例如,测量一个不透水物体的密度时,可以用水作为第一个液体,然后用另一个密度已知的液体进行浸没,如酒精。

通过调节酒精的浓度,直到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不上下浮动,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的密度与酒精的浓度相等。

比重法适用于测量固体物体的密度,尤其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

总结起来,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可以包括浮力法、直接称量法和比重法。

用浮力测密度的几种方法PPT课件

用浮力测密度的几种方法PPT课件

F浮水gV排
.
19
提供如下器材:
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橡皮泥(ρ泥> ρ水 )
V1
橡皮泥
如何测出橡皮泥的体积、重力和密度?
.
20
步骤:
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 体积为V1
②取出橡皮泥做成小船状,使其 漂浮在量筒水中,读出总体积V2
③把橡皮泥做成实心,使其浸没 量筒水中,读出总体积V3
.
21
2、一漂一沉法测物体密度(ρ物> ρ水):
物体A所排受开水液的体浮的力体增积加增了加了 。。
.
46
A相对于容器 “假设法” 下降h时, “分解‘动’作”(“一步两动”)
A
△h
△ V排
Sa
A Sa
A Sa
Sb
h
Sb
Sb
ΔV 排SahSaΔh
Δh = Sah Sb - Sa
或者 ΔV 排=SbΔh
ΔV排 =Sb
Sah Sb -Sa
ΔF浮水 gΔV排
V1 ②把木块放入量筒水中漂浮,读出总 体积V2 ③把量筒的水倒出,在量筒中倒入适 量的盐水,读出盐水体积V3 ④把木块放入量筒盐水中漂浮,读出 总体积V4
.
38
表达式:
V2 V4
V1 V3

.
39
浮力的有关计算方法:
1、 “称量法”—— F浮=G-F拉
例题:一个重1N的钩码,挂在弹簧秤上,当钩码 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0.8N,这个钩码受到 的浮力是_____N。
2.主要步骤:
(1)用细线拴住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
上测出其重量G物 ;
(2)将物块浸没在水里,读出弹簧测
F 力计示数为

利用浮力知识测算物质的密度

利用浮力知识测算物质的密度
利用浮力知识测算物质的密度
WL

一、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密度。 点
2、定义式:
m V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同一状 态下密度是一个定值。
3、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
m
V
知识要点 一、密度 二、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 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 液gV排
3、 表达式:
GG' G



利用量杯和水测物质的密度

1.器材: 量杯、水、小瓷碗

2.主要步骤:
(1)在量杯中放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
(2)把小瓷碗漂浮在量杯的水里,水面到达的刻
度为V2
(3)把小瓷碗全部浸没在量杯的水里水面到达的
刻度为 V3
3、表达式:

V2 V3
V1 V1

练习题
为了测定一个小正方体木块(不吸水)的密度,可供 选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刻度尺、 大头针、水。请你选用这些器材,测木块的密度,写
出每种方案所需的器材、主要的实验步骤和的 木
表达式.
1
2
3
4
5
一题多解
1.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大头针
2.主要步骤: (1)用天平称木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木块放进去液 面到达的刻度为V1
(3)用大头针把木块压下去全部浸没在水里, 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
3.表达式:

V2
m V1
(2)把木块放在量筒的水里,用刻度尺量出露 出水面的高度为h

利用浮力测量密度常见的两种实验方法

利用浮力测量密度常见的两种实验方法

巩固、拓展
1、请用最少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形状不规 则的木块密度的方法,要求写出需要的器材,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木块 密度的表达式.
2、能利用浮力测量盐水的密度吗?若能,请你 写出需要的器材, 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盐水 密度的表达式.
小结:利用浮力测量密度常见的两种实验方法
弹簧测力计法: 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水、待测物体 需要测量的量:物重G、物体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 密度的表达式:=G水 /(G-F) 浮沉法: 器材:量筒、水、待测物体 需要测量的量:水的体积V1、物体漂浮时水面的刻 度V2、物体浸没时水面的刻度V1 密度的表达式:= 水(测出蜡 块的密度吗?若能,请简述方法,并导 出蜡块密度的计算式
浮沉法:⑴在一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体积 为V1 ⑵将待测物体放入量筒中并使其漂浮在水 面上,记下水面所在的刻度V2 ⑶使待测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所在 的刻度V3 ⑷代入公式: =(V2- V1)水/(V3- V1), 计算待测物体的密度
原理法:F浮=G排=液g排 称重法:F浮=G-F 平衡法:F浮=G
利用浮力测量密度常见的两种实验 方法
例一:一石块重2.6N,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 下端,当石块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1.6N。求:
⑴石块受到的浮力
⑵石块的体积
⑶石块的密度(g=10N/㎏)
弹簧测力计法: 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待测物体重G ⑵将待测物体浸没在已知密度的水中,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⑶代入公式: =G水 /(G-F),计算待测 物体的密度
在烧杯中盛适量的水记下水面所在的刻度v1将橡皮泥做成船形使其漂浮于水面上记下此时水面所在的刻度v2将橡皮泥完全浸没水中记下水面所在的刻度v3根据水v2v1v3v1计算橡皮泥的密度学生实验并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实验记录表格

密度检测方法

密度检测方法

密度检测方法密度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它可以用于测量物质的密度,从而帮助人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密度检测方法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密度检测方法,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浮力法。

浮力法是一种常见的密度检测方法,它利用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而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又与物体的密度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就可以间接地测量物体的密度。

二、比重法。

比重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密度检测方法,它利用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浸没深度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因此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物体的浸没深度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浸没深度,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三、气体比重法。

气体比重法是一种用气体来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它利用气体的密度远小于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这一特点,通过测量固体或液体在气体中的浮力来间接测定其密度。

这种方法在一些特殊的实验条件下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声速法。

声速法是一种利用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来测定介质密度的方法。

根据声速与介质密度成正比的关系,可以通过测量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来间接测定介质的密度。

这种方法在材料科学和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密度检测方法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密度检测方法,以便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密度。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也希望读者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浮力法测密度
原理说明:
测量密度的原理为:ρ=m/v,实验的设计都是想办法测出质量(m)或体积(v)代入原理式中计算即可。

浮力法测密度是用浮力的知识设计实验,测出原理式ρ=m/v中的m或v,根据提供的器材我们又分为三种:①弹簧测力计法②天平法③量筒法。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方法说明:
一、弹簧测力计法
1、测量工具为弹簧测力计,可测出物体的重力(G),求出质量:m=G/g,缺乏的测量工具为量筒。

无法直接测出体积V ,可用阿基米德原理间接测出V=V
排=F

/(ρ

g),代入ρ=m/v中计算即可。

2、例: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适量的水测出一个金属块的密
度。

步骤:①用细线拴住金属块,测出其余重力G,质量为m=G/g
②再将金属块浸没入装水的烧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F
浮=G-F,所以金属块的体积V=V

=F

/(ρ

g)
③金属块的密度计算式为:
ρ=m/V=(G/g)/〖 (G-F)/ρ
水g 〗=Gρ

/ (G-F)
二、天平法
1、提供的测量工具为天平,可测出物体的质量m,缺乏的测量工具仍为量筒,无法直接测出体积V,可用阿基米德原理间接测出V
2、例:给你一架天平(含砝码)、细线、烧杯、足量的水,测出一个金属块的密度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
1
(图1)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质量m
2
(图2)
③用细线拴住金属块,浸没入图2的水中,吊着测出此时总质量的
m 3,则排出水的质量为m

=m
3
-m
2
,物体的体积V=V

=m



=(m
3
-m
2
)/ρ

④计算式为:
ρ=m/V=m
1
/〖(m
3
-m
2
)/ρ

〗=m
1
ρ

/(m
3
-m
2

三、量筒法
1、提供的测工具为量筒(或量杯),可测出物体的体积的体积V,缺乏测量
工具天平,直接测出质量m,可用浮力的知识使物体漂浮,F
浮=G,即m

=m,测出
排开水的体积即可。

(注:测质量时,一定要让物体漂浮。


2、例:给你一个量杯,足量的水,测出一块橡皮泥的密度
步骤:①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测出体积V
1
②将橡皮泥做成一个船形,放入量杯中漂浮,测出总体积V
2
,则排出
水的质量m
排=ρ

(V
2
-V
1
),因漂浮,所以橡皮泥的质量m=m



(V
2
-V
1

③将橡皮泥按入水中,测出总体积V
3,则橡皮泥的体积为V=V
3
-V
1
④橡皮泥的密度计算式:ρ=m/V=(V
2-V
1
)ρ

/(V
3
-V
1

综上所述,浮力法测密度事实上是学习物理的一种方法——转换法,它间接利用浮力的知识解决了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m或V,是又一个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具体例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