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1.目的

1.1明确感官检验的意义及基本知识。

1.2明确感官检验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3进一步了解感官检验的环境要求及感官检验的实施程序。

1.4了解感官的相互作用

2.原理

在本实验中把人当作一种仪器,依靠感觉器官的感觉检查评价食品的感官指标。

3.样品

3.1面包:桃李牌(随机编号247),晨太牌(随机编号279)

3.2火腿肠:双汇牌(随机编号782),金锣牌(随机编号748)

3.3橙味饮料:统一牌(随机编号752),美年达牌(随机编号298),康师

傅牌(随机编号794)

4.实验内容

4.1两点嗜好法

从247352、279734同种类型,不同品牌的两种样品中选出一个喜欢的。

4.1.1样品:同种类型的两个样品,247352、279734

4.1.2检验目的:确定两个样品哪个受欢迎

4.1.3评价人数n1=16 n2=67

4.1.4填问答票

两点嗜好法问答票

学号:200810630052 日期:2010-12-02

目的:确定样品中哪个受欢迎

要求:先品尝两种样品;而且在两种样品中间应漱口;要休息,不受外界影响。

结果:247352、279734中选择279734

4.1.5统计问答票,统计正确数a(即样品受欢迎人数大的数)

4.1.6结果判断

4.1.6.1查表法:查两点嗜好法检验表

表1.两点嗜好法检验表

n 显著水平为5%

16 13

67 40

由表可知:当n= 16正解数与表值比较显著水平为5%,喜欢程度为显著。 4.1.6.2计算法

t 计=

a – n/2-1/2 (n×1/2×1/2)

1/2

a —为正解数,即与评价目的相一致的人数;

n —为参加评价的人数

根据a 与n 计算t 计,到t 值相应自由度下查t 表,比较t 计与t 表

确定显著水平。

4.2 两点识别法

对于同种类别,不同品牌的两个样品,给出一种特性,从中选出特性强的样品。

4.2.1 样品:同种类型不同品牌的两个样品,782374、748259 4.2.2 检验目的:选出特性强的一种4.2.3 评价人数n 1=16 n 2=67 4.2.4 填问答票

两点识别法问答票

4.2.5 结果判断

4.2.

5.1 查表法:

表2.两点识别法检验表

由表可知:当n=16,正解数与表值比较显著水平为5%结果为782374 4.2.5.2 计算法

n 显著水平为5% 16 13 67 41

学号:200810630052 日期:

目的:确定样品中哪个特性强要求:先品尝两种样品;而且在两种样品中间应漱口;要休息,

不受外界影响。结果:782

374

、748259中选择782374

t 计=

a – n/2-1/2 (n×1/2×1/2)

1/2

查t 值表,方法同两点嗜好法。

4.3 顺序法

4.3.1 样品:三个同类别,不同品牌的样品,752953、298745、794728 4.3.2 目的:根据受欢迎程度排序 4.3.3 评价人员:n 1=16 n 2=47 4.3.4 填问答票

4.3.5 统计问答票

表3 .n 个评价员样品顺序数表

样品合计评级员n

顺序合计

1 2 3 4 ----------------16 752953 1 2 1 3 ----------------2 28 298745 2 3 2 1 ----------------3 40 794

728

3

1

3

2

----------------1

28

4.3.6 查哈默雷表:根据n 值查哈默雷表,将各样品的顺序合计Ti 与表

值比较

表4.哈默雷检验Ti 值表

判断:根据n 及t ,得顺序合计数表值范围,当评价得的顺序合计数

在表值之外时具有显著水平,所对应样品受欢迎程度显著。

5. 数据记录 5.1 原始数据

n

样品个数t=3

49 81-113

学号:200810630052 日期:2010-12-02

目的:根据检验目的将三个样品排序

要求:先后品尝三种样品;而且在两种样品中间应漱口;要休

息,不受外界影响。结果:排序为794728

、752

953

、298745、

5.2 整理数据

5.2.1两点嗜好法

表5.两点嗜好法数据整理

n 选择正解279734的人数

第四组四组总数第四组四组总数

16 67 15 52

5.2.2两点识别法

表6.两点识别法数据整理

n 选择正解782374的人数

第四组四组总数第四组四组总数

16 67 13 55

5.2.3顺序法

表7.顺序法数据整理

n 752953顺序和298745顺序和794728顺序和组4 组134 组4

组134 组4 组134 组4 组134

16 49 28 89 40 116 28 89

6.计算

6.1两点嗜好法

第四组:

t计=

a – n/2-1/2

=

15-16/2- 1/2

=3.25 (n×1/2×1/2)1/2 (16×1/2×1/2)1/2

查表得n=16时,t表=2.131,t计>t表即有显著水平,样品279734受欢迎程度显著。

四组总和:

t计=

a – n/2-1/2

=

52-67/2- 1/2

=4.64 (n×1/2×1/2)1/2 (67×1/2×1/2)1/2

查表得n=66时,t表=1.997,t计>t表,有显著水平,样品279734受欢迎程度不显著。

6.2两点识别法

第四组:

t计=

a – n/2-1/2

=

13-16/2- 1/2

=2.25 (n×1/2×1/2)1/2 (16×1/2×1/2)1/2

查表得n=16时t表=2.131,t计>t表,即有显著水平,样品782374火腿风味特性显著。

四组总和:

t计=

a – n/2-1/2

=

55-67/2- 1/2

=5.37 (n×1/2×1/2)1/2 (67/2×1/2)1/2

由表可知n=66时t表=1.997,t计>t表,即有显著水平,样品782374火腿风味特性显著。

6.3顺序法

当n=47时,t为81-113,89在t范围内,116不在t范围内,故794728、752953显著,无法判断两个中哪个更受欢迎;298745显著,最不受欢迎。

7.结论

表8.三种检验方法结果汇总表

序号方法样品目的结果

1 两点嗜好法247352、279734选出喜欢的一种喜欢279734的更多

2 两点识别法782374、748259选出特性强的一种782374火腿风味特性较强

3 顺序法752953、298745、794728受欢迎程度排序794728、752953受欢迎程度一样298745最不受欢迎

马铃薯片的制作及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马铃薯片的制作及感官评价 ---油炸脱水、热风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工艺比较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年级:姓名:学号:日期: 组员姓名: 分工: 知识背景 1、马铃薯简介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洋山芋等。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其产量占世界甘薯生产量的88%。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优质淀粉含量约为16.5%,被誉为人类的“第二面包”;蛋白质含量高,且拥有人体所必须的全部氨基酸,特别是富含谷类缺少的赖氨酸;发育新鲜马铃薯不便于长期贮藏,且运输成本高,因此,干制马铃薯片成为新鲜马铃薯的主要加工产品,马铃薯脆片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食品。以鲜马铃薯为原料加工成的薯片制品有:马铃薯虾片、烤马铃薯片、脱水马铃薯片、油炸马铃薯片、速冻薯片、真空油炸马铃薯脆片、低脂油炸薯片、马铃薯酥糖片、风味马铃薯脯。马铃薯薯片制品不但营养丰富,香脆可口 ,而且食用方便、包装精美、便于贮携,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马铃薯食品 ,也是重要的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 2、油炸薯片危害在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丙烯酞胺列为2 类致癌物(ZA),油炸薯条、土豆片等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经120℃以上高温长时间油炸,在食品内检测出含有相当高含量的丙烯酞胺179〕。而在食品原料和经蒸煮加工的食品中则检测不出丙烯酞胺。因此油炸土豆具有一定的危害。 3、热风干燥原理热风干燥是以热空气为干燥介质,自然或强制地对流循环的方式与食品进行湿热交换,物料表面上的水分即水汽,并通过表面的气膜向气流主体扩散;与此同时由于物料表面汽化的结果,使物料内部和表面之间产生水分梯度差,物料内部的水分因此以汽态或液态的形式向表面扩散。这一过程对于物料而言是一个传热传质的干燥过程;但对于干燥介质,即热空气,则是一个冷却增湿过程。干燥介质既是载热体也是载湿体。 4、真空微波干燥原理微波加热是一种辐射加热,是微波对物体直接发生作用,使其内外同时被加热,无须通过对流或传导来传递热量,所以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处理时间短,物料内外温度均匀,因此节约能源,干燥效率高,干燥质量好。智能化静态微波真空干燥设备是微波能技术与真空技术相结合,并通过

气味感官评价实验报告格式

食品感官检验方法——差别成对比较检验法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采用成对比较检验法。通过嗅觉实验辨别两种香料是否存在差异,并判断差异强弱,进而了解成对比较检验法的概念、原理,初步掌握成对比较检验的方法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 嗅觉属于化学感觉,是辨别各种气味的感觉。感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内,嗅觉的感受物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行的特点。嗅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嗅觉敏锐者和迟钝者。嗅觉敏锐者也并非对所有气味都敏锐,因不同气味而异,且易受身体状况和生理的影响。 三、样品及器具 1.样品:香料A、香料B 2.器具:托盘、笔 四、方法步骤 1.评价组长按成对比较检验法做好“成对比较检验问答表”。 2.两种样品以随机的三位数编号,呈递给评价员。 3.评价员得到一组两个样品,独立品评,并填好问卷表。 4.实验结果统计及数据处理 五、实验结果报告 1.检验内容 判定两组样品色泽、气味是否存在差异 2.样品描述 A组样品,为固体松散颗粒和粉的混合物; B组样品,包装内为固体松散颗粒和粉的混合物 3.检验次数与评价员级别:126、初级评价员 4.检验技术:允许回答“无差异”,双边检验 5.检验结果:气味差异识别结果:有效票63,有差异61,无差异2 差异强度判别结果:有效票61 “很大”17,“比较大”35 ,“不大”9 6.结果统计解释: 检验负责人选择5%显著水平(即a≤0.05),并采取双边检验法。 在完成实验后,统计气味差异识别结果显示,63张有效票,其中61人选择有差异,2人选择无差异。根据双边检验表可知,当答案数为63时,显著水平所需每个样品答案最少数为39,由61>39可得出结论两种样品气味有差异。.统计差异强度判别结果显示,61张有效票,其中17人选择“很大”,35人选择“比较大”,9人选择“不大”,超过半数认为差异比较大。综上所述,两种样品之间气味上有比较大的差异。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食品品质评价 —描述检验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定量描述检验法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初步学会定量描述检验的方法。本实验是利用定量描述检验法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和薯片的总体品质,分析其感官差异。 二、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感官所能感知到的食品的各个感官特性,用专业术语形成对产品的客观描述。在本实验中,把人当做一种仪器,依靠感觉器官的感觉检查评价食品的感官指标。 三、样品及器具 1.样品:两种品牌的薯条或薯片 2.器具:一次性纸杯,托盘,纸巾,笔 四、方法步骤 1.召开信息会,熟悉产品,确定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等级,采用GB12313-90 标度A(数字); 2.确定评价方法:独立方法; 3.评价组长按定量描述检验法程序做好样品的‘描述检验问卷’; 4两种薯条/片样品以随机三位数编号,放在托盘内,呈递给评价员; 5.评价员在熟悉薯条/片产品的各项特性特征,独立品评,并填写问卷表;

5.数据处理 分组:按编号分成两大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 1-22号为第一大组(薯条), 23-44号为第二大组(薯片),结果报告形式:用QDA图报告总体评价结果; 用方差分析报告样品间和评价员差异。 五、描述检验实验结果报告 1.实验内容 (1).涉及的问题 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的总体品质分析及品质差异。 (2).检验技术 采用独立评价。 (3).制备样品的方法:将纸盘按顺序编号,再用A5纸裁好分界纸条,需要对称一折突出立体效果,放在纸盘的正中央,按照样品制备表,将对应纸盘左右写下两种薯条/片样品的编号,再按编号将两种样品放在托盘两侧内,呈递时一定要将编号正对评价员面前; (4).是否使用了对照物:无 (5).检验条件: A.评价员(初级)人数:44人二组 B.特性特征的目录与定义: 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评价表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1.目的 1.1明确感官检验的意义及基本知识。 1.2明确感官检验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3进一步了解感官检验的环境要求及感官检验的实施程序。 1.4了解感官的相互作用 2.原理 在本实验中把人当作一种仪器,依靠感觉器官的感觉检查评价食品的感官指标。 3.样品 3.1面包:桃李牌(随机编号247),晨太牌(随机编号279) 3.2火腿肠:双汇牌(随机编号782),金锣牌(随机编号748) 3.3橙味饮料:统一牌(随机编号752),美年达牌(随机编号298),康师 傅牌(随机编号794) 4.实验内容 4.1两点嗜好法 从247352、279734同种类型,不同品牌的两种样品中选出一个喜欢的。 4.1.1样品:同种类型的两个样品,247352、279734 4.1.2检验目的:确定两个样品哪个受欢迎 4.1.3评价人数n1=16 n2=67 4.1.4填问答票 两点嗜好法问答票 学号:200810630052 日期:2010-12-02 目的:确定样品中哪个受欢迎 要求:先品尝两种样品;而且在两种样品中间应漱口;要休息, 不受外界影响。 结果:247352、279734中选择279734 4.1.5统计问答票,统计正确数a(即样品受欢迎人数大的数) 4.1.6结果判断 4.1.6.1查表法:查两点嗜好法检验表 表1.两点嗜好法检验表 n 显著水平为5% 16 13 67 40

由表可知:当n= 16正解数与表值比较显著水平为5%,喜欢程 度为显著。 4.1.6.2计算法 t 计= a – n/2-1/2 (n×1/2×1/2) 1/2 a — 为正解数,即与评价目的相一致的人数; n — 为参加评价的人数 根据a 与n 计算t 计,到t 值相应自由度下查t 表,比较t 计与t 表 确定显著水平。 4.2 两点识别法 对于同种类别,不同品牌的两个样品,给出一种特性,从中选出特性强的样品。 4.2.1 样品:同种类型不同品牌的两个样品,782374、748259 4.2.2 检验目的:选出特性强的一种 4.2.3 评价人数n 1=16 n 2=67 4.2.4 填问答票 两点识别法问答票 4.2.5 结果判断 4.2. 5.1 查表法: 表2.两点识别法检验表 由表可知:当n=16,正解数与表值比较显著水平为5%结果为782374 4.2.5.2 计算法 n 显著水平为5% 16 13 67 41 学号:200810630052 日期: 目的:确定样品中哪个特性强 要求:先品尝两种样品;而且在两种样品中间应漱口;要休息, 不受外界影响。 结果:782 374 、748259中选择782374

食品感官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食安1201 学号 12015001xx 姓名 xxx 实验日期 2014.12.03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1.描述性检验是对一种制品感官特征的描述过程。评价制品的时候要考虑所有能被感知的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 2.评价可以是总体的,也可以集中在某一方面。 3.通过实验要求掌握用描述性检验法来评价样品的感官特性以及每种特性的强度。 二、实验材料 1.材料: 长鼻王膨化夹心卷(蛋黄口味)420g(产地:浙江嘉兴); 伊达玉米味软糖(产地:广东省揭阳市); 金丝猴奶糖(原味)118g(产地:上海市浦东新区); 小天使鲜米饼270g(产地:浙江杭州); 上好佳酸奶味硬糖(产地:上海市); 上好佳话梅糖(产地:上海市); 达利低糖海苔饼(产地:四川成都市); 达利香葱咸饼130g(产地:福建省泉州市); 饮用纯净水。 2. 检验容器:足量味碟或一次性水杯,要求清洁、干燥。 三、实验步骤 1.被检样品的制备 为评价员准备好所需容器及饮用纯净水,按样品种类分装样品,并呈送给评价员。 2、品评检验 (1)将按照准备表组合并标记好的样品连同问答表一起呈送给评价员。 (2)每个评价员品尝四组样品,品评后对样品各特性打分,并填好问答表。(后附问答表) 四、实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回收得的32份问答表统计酸味类型及甜味类型的数据,即样品一(上好佳酸奶味硬糖)、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样品四(金丝猴奶糖)的数据。数据汇总如下: 1、酸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得样品一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69; 气味=5.03 ;口感= 5.66;整体=5.66 ②JAR:味道=3.00 ; 气味=3.09 ;口感=2.97 ;整体=2.97 表2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人数统计数据 得样品二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25 ; 气味=5.06 ;口感=5.25 ;整体= 5.28 ②JAR:味道=3.44 ; 气味=3.34 ;口感=3.38 ;整体= 3.34 2、甜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表3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人数统计数据

酒类的感官评价实训报告

酒类的感官评价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鉴别酒类的分类方法; 2、了解各种酒的感官特点; 3、了解中国酒文化。 二、实验仪器用具及材料 酒杯、白酒(泸州老窖三年陈窖、茅台迎宾酒、红星二锅头、衡水老白干、景芝白干)、葡萄酒(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张裕金奖白兰地)、黄酒(绍兴花雕酒、黑糯米酒、白糯米酒)、威龙气泡酒。 三、品评的方法步骤 酒品的风格就是指酒品的色、香、味、体作用于人的感官,并给人留下的综合印象。不同酒品,有其不同的风格;同样的酒品,也会有不同的风格。 1.色 酒液中的自然色泽主要来源于酿制酒品的原料,酿制时应尽量保持原料的本色。自然的色彩会给人以新鲜、纯美、朴实、自然的感觉,在语言描述上称之为正色。因为酒品一般在正常光线下观察带有亮光,所以色和泽是同时感观于人的视觉的。 好的酒液象水晶体一样高度透明,优良的酒品都具有澄清透明的

液相。不同的酒品色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情调。良好的酒色能充分 表现出酒品的内在品质和特性,给人以美好的感觉。无论古今中外, 饮者对酒品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并根据酒品的色泽对酒进行评价。《古今酒事》一书中选《坚瓢集》有述:“酒有以绿为贵者,所 谓倾如竹叶盈槽绿”,“以黄为贵者,所谓鹅儿黄似酒,',“以白为贵者,所谓玉液黄金后,”“以红为贵者, 所谓小糟液滴珍珠红"《天香 楼偶得》中记:梁武帝诗云“金杯盛白酒",正言白酒之色美。说明古 代饮者早已对酒色有了严格的要求,认为只有色泽纯正的酒品才是 上乘佳品。 观察、评价酒品的色泽是评酒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正常情况下, 众多评酒者是可以在一定的品评标准下对酒品的色泽作出统一的、正确的评价的。 2.香 酒品的香气历来是人们评价酒品时十分注意的,一般都以香气浓 郁清雅为佳品。《成都古今记》中对酒香的赞美有“馨香达于林外" 之说,证明酒香在古代就已经成为人们评价酒品的一项指标了。 酒品的香气非常复杂,不同的酒品香气各不相同, 同一种酒品的 香气也会出现各种变化,人们一般习惯对酒香的程度和特点进行评价。 表示各类不同酒品的香气有各自不同的术语。表示酒品香气程度的则有无香气、似无香气、微有香气、香气不足、浮香、清雅、细腻、纯正、浓郁谐调、完满、芳香等词语描写酒香释放情况的词语有暴香、放香、喷香、入口香、回香、余香、绵长等;描述有不正常气味

奇亚籽馒头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奇亚籽馒头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一、亚麻籽食品的制作 1.原料来源 亚麻籽:国产,网购,浅棕色(市售小包装亚麻籽保质期标注为1年,据产地卖家介绍,一般可保存两年,国内9月初上市) 2.实验过程 (1)将生的亚麻籽在150℃烤箱中烤制10-15分钟,变色证明 烤熟(烤熟的亚麻籽品尝有亚麻籽的坚果味); (2)利用粉碎机将炒熟的亚麻籽进行粉碎,每次粉碎时间为 10-15s,粉碎的时间太长亚麻籽油渗出,亚麻籽粉会变黏; (3)以粉碎的亚麻籽粉为原料,添加适当比例的面粉,经过蒸 制做成馒头,馒头中无任何其他配料;甜味饼干中以亚麻籽粉和面粉为主,加入适当比例的鸡蛋、植物油及白砂糖,经过烤制得到亚麻籽甜味饼干;咸味饼干中以亚麻籽粉和面粉为主,加入适当比例的鸡蛋、植物油及盐,经过烤制做成亚麻籽咸味饼干。 3.品尝 选取了多位对嗅觉、味觉敏感的同事(包括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地域的评价人员)对亚麻籽食品进行评价,填写感官评价表,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感官评价表的第一部分为评价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评价人员的性别、年龄及出生地;第二部分为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食品的色泽、质地、口味、口感、余味及滞留度等,根据要评价

指标的重要性对评价内容进行分数分配,总分为100分,最后计算平均分(50-60分为可以接受,60-80分为接受度较好,90分以上食品接受度很好)。 二、实验结果 1.成品:亚麻籽馒头(面粉与亚麻籽粉比例为3:1、5:1)、甜味亚麻籽饼干(面粉与亚麻籽粉比例为1:2)、咸味亚麻籽饼干(面粉与亚麻籽粉比例为1:2)。 2.用炒熟的亚麻籽磨粉做食品,亚麻籽的风味要更浓一些,若将亚麻籽加入到豆浆或粥里味道应该不错。 3.亚麻籽粉做面食不应加入太多,馒头中做好不应超过1/6,饼干中可以适当加量,但也应以小麦粉为主,加入太多会影响食品的质地及色泽。 4.由于个人的口味不同,甜味亚麻籽饼干和咸味亚麻籽饼干都有喜欢的人群,但是相比较而言,甜味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咸味亚麻籽饼干不油腻可以考虑做成适合糖尿病人的食品。 5.从对馒头的评价结果来看,大家更易接受亚麻籽粉含量少的,可能是由于大众更倾向于接受小麦粉的馒头。 6.从亚麻籽食品的感官评价表来看,所有得分均在50分以上,表示都可以接受;计算平均分的结果为:甜味饼干的评分结果为接受度较好(68分);咸味饼干的评价结果为接受度较好(62分);亚麻籽馒头(面粉与亚麻籽粉比例为3:1)接受度较好(67分);亚麻籽馒头(面粉与亚麻籽粉比例为5:1)的接受度较好(70分)。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1.目的 1.1明确感官检验的意义及基本知识。 1.2明确感官检验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3进一步了解感官检验的环境要求及感官检验的实施程序。 1.4了解感官的相互作用 2.原理 在本实验中把人当作一种仪器,依靠感觉器官的感觉检查评价食品的感官指标。 3.样品 3.1面包:桃李牌(随机编号247),晨太牌(随机编号279) 3.2火腿肠:双汇牌(随机编号782),金锣牌(随机编号748) 3.3橙味饮料:统一牌(随机编号752),美年达牌(随机编号298),康师 傅牌(随机编号794) 4.实验内容 4.1两点嗜好法 从247352、279734同种类型,不同品牌的两种样品中选出一个喜欢的。 4.1.1样品:同种类型的两个样品,247352、279734 4.1.2检验目的:确定两个样品哪个受欢迎 4.1.3评价人数n1=16 n2=67 4.1.4填问答票 两点嗜好法问答票 学号:200810630052 日期:2010-12-02 目的:确定样品中哪个受欢迎 要求:先品尝两种样品;而且在两种样品中间应漱口;要休息,不受外界影响。 结果:247352、279734中选择279734

4.1.5统计问答票,统计正确数a(即样品受欢迎人数大的数) 4.1.6结果判断 4.1.6.1查表法:查两点嗜好法检验表 表1.两点嗜好法检验表 n 显著水平为5% 16 13 67 40 由表可知:当n= 16正解数与表值比较显著水平为5%,喜欢程度为显著。 4.1.6.2计算法 t 计= a – n/2-1/2 (n×1/2×1/2) 1/2 a —为正解数,即与评价目的相一致的人数; n —为参加评价的人数 根据a 与n 计算t 计,到t 值相应自由度下查t 表,比较t 计与t 表 确定显著水平。 4.2 两点识别法 对于同种类别,不同品牌的两个样品,给出一种特性,从中选出特性强的样品。 4.2.1 样品:同种类型不同品牌的两个样品,782374、748259 4.2.2 检验目的:选出特性强的一种4.2.3 评价人数n 1=16 n 2=67 4.2.4 填问答票 两点识别法问答票 4.2.5 结果判断 4.2. 5.1 查表法: 表2.两点识别法检验表 由表可知:当n=16,正解数与表值比较显著水平为5%结果为782374 4.2.5.2 计算法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在这个充满科技和创新的时代,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功 能性和实用性,更希望能够在感官上得到满足。因此,进行感官评价实验成为 了产品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产品的感官评价,探讨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满意度。实验选取了食品、化妆品和家居用品等不同类型的产品,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等感官进行评价。 首先是视觉评价。实验中展示了不同外观设计和包装的产品,参与者们通过观 察产品的外观、颜色、形状等因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色彩鲜艳、外观精美 的产品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而简约大方的包装设计也更受欢迎。 其次是触觉评价。实验中提供了不同材质和质地的产品,参与者们通过触摸产 品的表面、手感等因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质地柔软、手感舒适的产品更容 易让人产生好感,而粗糙、不舒适的手感则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接着是嗅觉评价。实验中提供了不同气味的产品,参与者们通过闻产品的气味 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清新、自然的气味更受欢迎,而刺鼻或过于浓烈的气味 则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厌恶。 然后是听觉评价。实验中提供了不同声音和音乐的产品,参与者们通过听产品 的声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舒缓、悦耳的声音更容易让人感到愉悦,而刺耳 或嘈杂的声音则容易让人产生不适。 最后是味觉评价。实验中提供了不同口味的食品和饮料,参与者们通过品尝产 品的味道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口感丰富、味道浓郁的产品更受欢迎,而单一、

味道平淡的产品则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有关产品感官评价的结论:产品的外观设计、质地手感、气味、声音和味道等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满意度。感官评价实验的开展,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为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希望本次实验的结果能够为产品研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1.描述性检验是对一种制品感官特征的描述过程。评价制品的时候要考虑所有能被感知的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 2.评价可以是总体的,也可以集中在某一方面。 3.通过实验要求掌握用描述性检验法法来评价样品的感官特性以及每种特 性的强度。 二.实验材料 1. 4种山楂片,纯净水(无色、无味、无嗅、无泡沫、中性,纯度接近与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2. 检验容器:足量味碟或一次性水杯,要求清洁、干燥。 三实验步骤 1.被检样品的制备 (1)设计并填写样品准备工作表; (2)容器编号,并按样品种类分类摆放; (3)按样品种类分装样品,并按顺序呈送给评价员。 班级:食安1101班组别:第二组 姓名:孙昕时间:2014.5.23 样品类型:山楂片试验类型:描述性检验 样品情况样品代码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A 山楂片124 B 山楂片812 C 山楂片954 D 山楂片636 评价员序号供样顺序样品编号 01 ABCD 124 812 954 636 02 ACDB 124 954 636 812 03 ADBC 124 636 812 954 04 BACD 812 124 954 636 05 BCDA 812 954 636 124 06 BDAC 812 636 124 954 07 CABD 954 124 812 636 08 CBAD 954 812 124 636 09 CDBA 954 636 812 124 10 DACB 636 124 954 812 11DCBA 636 954 812 124

2.品评检验 (1)将按照准备表组合并标记好的样品连同问答表一起呈送给评价员。 (2)每个评价员每次得到随机提供的一组样品,依次品评后对样品各特性打分,并填好问答表。 表2 描述性检验问答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所有的问答表进行结果统计,得出以下结果 描述性检验 评价员序号: 姓名: 样 品: 时间: 试验指令: 请从左往右依次将样品编号写在对应位置,按照顺序品尝你面前的4个样品,然后依照评分标准对每个样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打分,每品尝一个样品请用清水漱口并稍作休息再品尝下一个样品,谢谢! 项目 分值 样品得分 5 4 3 2 1 色泽 深褐 暗红 红色 浅红 黄褐 片形 很规则 较规则 一般 不规则 很不规 则 厚薄 很均匀 较均匀 一般 不均匀 很不均 匀 组织 很细腻 较细腻 一般 较粗糙 很粗糙 硬度 过硬 较硬 适中 较软 过软 酸味 过酸 较酸 适中 较淡 过淡 甜味 过甜 较甜 适中 较淡 过淡 山楂风味 突出 较浓 一般 较淡 没有 总体印象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感官评定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华南农业大学 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食品感官评定系列试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属课程名称:食品感官评定 学院:食品学院 班级:12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 姓名: 学号:201230600311 指导老师:吴青 2014年11月16日

摘要:本实验由5个小实验组成,实验1得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的群体察觉阀分别为0。075g/L,4。0g/L,0.0035g/L,0。8g/L,群体识别阀分别为0。175g/,7。0g/L,0。005g/L,1.20g/L;人们普遍对酸和咸较为敏感,甜和苦次之.实验2用3点检验法得伊利与蒙牛牌牛奶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ka与蒙牛牌牛奶以及aka 与牧牌牛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3用排序检验法显示出达能,华农和香满楼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没有差异;达能,光明和卡士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也没有差异。实验4又F检验得明治,斯格登及瑞特斯波德这三个品牌的牛奶巧克力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实验5由t检验得木桐和瑞丽牌葡萄酒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木桐和长城牌葡萄酒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关键词:味觉敏感度,阀值,3点检验法,牛奶,排序检验法,酸奶,牛奶巧克力,消费者检验,干红葡萄酒,定量描述分析 正文: 1. 前言:现代感官评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食品、机械、电子、纺织、印刷、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肉的色泽、香味、酒的勾兑到评价、彩电的色彩、电风扇的噪音、布的手感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首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感官评定日益引起食品界人士的重视.食品感官评定主要应用于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市场调查,确定生产规范,原辅料和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和商标和包装设计。食品感官评定常用的方法有区别检验,描述分析和偏好型检验.其中区别检验又分为成对比较检验法,成对比较检验法和三角检验法等,而常用描述分析方法有风味剖面法,质构剖面法和定量描述分析. 2。材料与方法 2.1味觉敏感度实验 2.1。1实验目的 (1)检验感官评价员的察觉阀,识别阀以判断他们的味觉灵敏度. (2)检验评价员对四种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 2。1。2实验步骤 (1)味觉灵敏度测试 评价员从左到右品尝代表四种基本味溶液(四排),强溶液含在口中停留一段时间,活动口腔,使试液充分接触整个舌头,仔细辨别味道,然后吐去试液。每

1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第二组-2014

二〇一四年四月

嗅觉辨别试验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原理:嗅觉属于化学感觉,是辨别各种气味的感觉。嗅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内,嗅觉的感受物质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性的特点。嗅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嗅觉敏锐者和嗅觉迟钝者。嗅觉敏锐者也不是对所有气味都敏锐,因不同气味而异,且易受身体状况和生理影响 目的:本实验可作为候选评价员的初选及培训评价员的初始实验。 通过本实验要求学会不同的嗅觉辨别技术。 二、实验材料 (1)标准香精样品,如柠檬、苹果、茉莉、玫瑰、菠萝、草莓、香蕉、水蜜桃、甜橙、香草、奶油等;溶剂:乙酸乙酯、乙醇、水。 (2)检验容器:具塞棕色玻璃小瓶、脱脂棉、吸管、辨香纸、保鲜膜。 三、实验步骤 A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将棕色瓶洗净贴上标签,液体试剂用棉花沾取适量放入棕色瓶中,固体试剂用药匙取适量倒入棕色瓶中,盖好瓶盖,防止气味流失或串味。评价员将瓶打开,闭上嘴,用手轻轻扇几下,用鼻子吸嗅蒸气,以识别气味样品。一旦确定之后,立即盖上瓶盖,记录数据。 B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无色溶剂(乙醇)稀释配制成1%浓度,装入棕色试剂瓶中,试剂液面高度不超过10mm,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在嗅条距底端5~10 mm之间作一标记,并在嗅条顶端写上对应样品编号,将嗅条伸入对应样品瓶中,迅速蘸湿至标记处,立即盖上瓶盖。嗅条拿出来后让溶剂自由挥发几秒钟后,将嗅条距离鼻子几厘米轻轻挥动,通过吸嗅来评价气味。嗅条应不得接触嘴或皮肤。 C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无色溶剂(蒸馏水)稀释配制成1%浓度,装入棕色试剂瓶中,每瓶装20-30mL,液面不超过试剂瓶高度的1/3,用保鲜膜封口,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用吸管刺穿塑料薄膜,然后用嘴含住吸管,吸入试剂瓶中液面上方的气体后,经鼻腔用力呼出。注意吸管不要接触液面。判别味道并记录相关数据。 D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定浓度,装入品尝杯中,每杯约30mL,用保鲜膜封好口,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用吸管刺破样品杯的保鲜膜,喝一口溶液,吞咽溶液,在呼气过程中评价气味,并记录数据。 配偶试验:按照“嗅技术训练”中A系列样品的准备方法制备5种不同气味样品各

感官实验报告 感官科学

感官描述词的评价 实验目的 1、培训评价员,使其能对产品进行定量分析,即能从强度和程度上对其进行说明或标明。 2、整理描绘词汇并评价产品 实验原理 感官描述分析是三大类感官评价方法之一,需要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方面参与,对食品的各项感觉因素(外观、气味、风味、口感、质地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区别和描述。定性是描述产品的感官特性,如外观、气味、风味、口感、质地等。定量是测定感官特性的强弱程度。以数值表示每一描述词的强度,选择合适的描述词表达组分,充分理解被喜欢描述词的含义。 实验材料 一次性纸杯以及主要食品名称及来源(见表1) 样品名称来源可可脂含量 样品1 好时(牛奶巧克力)好时食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 司 ≥18% 样品2 乐天(黑巧克力)乐天(上海)食品有限公司≥30%样品3 金帝(醇浓黑巧克力)中粮金帝食品(深圳)有限公司≥29%样品4 MM豆(牛奶巧克力豆)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 样品5 德芙(香浓黑巧克力)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38%样品6 麦丽素(牛奶巧克力)江苏梁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样品7 怡口莲(巧克力味夹心太 妃糖) 吉百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 表1食品名称及来源 测试对象主要是食工1001的学生主要信息见表2 N 平均年龄标准差 男 6 20.67 0.943 女20 20.55 0.686 合计26 20.58 0.758 表2测试对象的分布情况 实验准备 将7种巧克力分成35份,同时准备35份饮料备用,巧克力太腻时漱口。实验过程

同学开始品尝样品,在对每个样品品尝时,用数字将感觉到的相关的食品描绘词汇的强度表现出来,并填写到表中的相应位置。 实验数据记录 表3 实际所述及的次数 棕褐色有光 泽 可可 香 甜味酸味细腻 醇厚 感 滑润 感 苦 样品1 26 26 26 26 3 26 26 26 19 样品2 25 26 23 26 7 26 26 26 23 样品3 26 26 25 26 7 26 26 26 20 样品4 9 26 18 26 6 25 23 24 13 样品5 26 26 26 26 8 26 26 26 23 样品6 26 26 24 26 4 22 25 23 10 样品7 26 22 18 26 1 20 24 23 4 合计164 178 160 182 36 171 176 174 112 表4 实际所得强度 棕褐色有光 泽 可可 香 甜味酸味细腻 醇厚 感 滑润 感 苦 样品1 87 63 88 101 4 94 90 89 34 样品2 113 97 56 78 12 90 95 88 60 样品3 96 79 59 90 10 83 71 84 39 样品4 22 78 33 106 7 46 45 51 16 样品5 119 88 91 71 11 105 108 104 71 样品6 78 82 49 103 5 36 45 40 10 样品7 42 44 28 106 1 43 60 50 5 合计557 531 404 655 50 497 514 506 235 实验数据处理 实际所述及的次数图

红豆面包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红豆面包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糕点(CakesandPastries)是一种食品,它是以面粉或米粉、糖、油脂、蛋、乳品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馅料和调味料,初制成型,再经蒸、烤、炸、炒等方式加工制成。中国的传统糕点是老少咸宜的点心,不同的糕点呈现出不一样的口感和风味,有油酥类的香酥老婆饼、芝麻饼有软糯的萝卜糕、青团、蒸糕松软的绿豆糕口感酥脆的桃酥等。可以说,口感是直接判断中式糕点品质的关键因素。 在过去,我们多以个人感官评价中式糕点的口感等性质,这类方法一方面容易受个人偏好从而造成结果的偏差,另一方感官评价方法实验体量大,不利于糕点实际生产加工中快速测量物性品质。因此,我们需要使用一种客观、快速的方法用于中式糕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物性品质的检测。 糕点。 质构仪是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客观评价食品品质的主要仪器,它主要反映的是与力学特性有关的食品质地特性。质构仪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客观性,并可对结果进行准确的数量化处理,从而避免人为因素对食品品质评价结果的主观影响。 本次实验将采用上海保圣TAXTC-18型质构仪(保圣其他型号TATOUCH或TAXTC都可以开展该实验),通过对四种不同的中式油酥类糕点进行穿刺测试。测量在穿刺过程中样品表皮及内部质地对穿刺探头的应力,可以分析出不同糕点其脆性、坚实度、内部紧密型等质构品质差别。

2材料与方法。 采用物性测试仪:上海保圣TA-XTC-18型质构仪(保圣其他型号TATOUCH或TAXTC都可以开展该实验),探头为TA2柱形探头。 质构仪测试。 将TA2柱形探头安装在质构仪上,对仪器进行数据清零及高度校准。调试完成后,将样品放在质构仪实验台上,保持样品在探头的正下方,然后启动仪器。探头将以设定的速度进行下移,触碰到样品之后,探头以测试速度向样品下压,达到实验设定的目标位置后,探头以测试后速度撤离,直到探头回到初始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仪器自动采集探头在与样品接触过程中感受到的力随时间、位移的变化。 3实验结果。 豆沙饼与板栗饼质构数据曲线图酥饼质构数据曲线图芝麻饼质 构数据曲线。 在探头压向样品的过程中,曲线随探头的运动出现的第一个峰时,样品表面出现破裂,因此第一个峰值可以表征糕点表面的脆性。曲线中出现最高峰值代表这糕点内部的坚实度。探头达到目标位置后,撤离过程中,样品对探头撤离动作的抵抗能力,可反映样品内部结构的紧密性。

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食品感官评定系列试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属课程名称:食品感官评定 学院:食品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9年04月10日

摘要本实验由5个小实验组成,实验1三点检验法评定两种品牌纯牛奶的风味是否有不同,由三点检验法得出伊利和MUH品牌牛奶有显著差异,蒙牛和伊利品牌牛奶有显著差异。实验2排序法评估三种品牌酸奶的喜欢顺序牛奶有显著差异,由完全区组试验设计的LSD公式,得出三种品牌酸奶之间均没有显著的喜好性差异。蒙牛排序总和最高,相比其他两个品牌口味更受喜欢。实验3用接受性检验法评估巧克力的接受程度,由9点快感标度赋值平均值大于6分为被消费者所接受,3个品牌巧克力接受度的平均值均大于6,则三个品牌巧克力均被接受。实验4用定量描述分析评价两种品牌干红葡萄酒的感官品质,并用t检验法得出两个样品的香气存在显著差异,两个样品的甜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两个样品的总体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5用评分法评价猪肉的新鲜程度,由猪肉是否在可接受的质量范围内的质量控制图,该样品3个指标均不在规格内,为不新鲜。 关键词:三点检验法牛奶显著差异排序法酸奶接受性检验法巧克力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定量描述分析干红葡萄酒评分法猪肉 前言 感官评定作为一门学科,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日益受到重视。食品感官评定主要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质量控制,市场调查,确定生产规范,原料和半成品的质量管理等各方面。感官检验的方法按检验目的分类主要有差别检验,类项和标度检验,描述检验,偏好检验。 本次实验采用了三点检验法,排序法,接受性检验法,定量描述分析法,评分法。三点检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感官评价的方法,用于两种产品的样品间的差异分析。在检验中,同时提供一组三个编码样品,其中两个是完全相同,另外一个样品与其他两个样品不同,要求评价员挑选出其中不同于其他两个样品,并利用数理统计的手段,对食品的感官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的方法。【1】 评分法和排序法是常用的感官指标方法,感官指标是描述和判断食品质量最直观的指标,它反映食品的特征品质和质量要求,对食品品质的评价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QDA(定量描述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在风味剖面法、质地剖面法基础上发展起

牛奶酸奶感官实验报告

牛奶酸奶感官实验报告Sensory experiment report of milk and yoghurt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861

牛奶酸奶感官实验报告 实验一:三点检验评估2个品牌UHT牛奶的风味差别 1 实验目的 评估2个品牌的超高温短时杀菌纯牛奶是否有差别。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蒙牛牛奶: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统牌牛奶:法国进口President公司伊利牛奶: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 方法采用三点检验评估2个品牌UHT牛奶的风味差别; 样品采用盲标标号:2122、9553、8401、5701、7793、1282、3121、8802、2133、8543、7761、5632、5832、5471、6413、4461、9692、3173。 3 实验结果 1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 评价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人数:108 2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 评价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人数:84 4 结果分析

1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 评价人数n大于100,根据著差异 2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 评价人数n小于100,查阅Roessler表中3点检验一栏,发现84名评价员在1%的概率下表中的值是39,正确判断数超过36,两样品在α=1%水平下有显著差异。 3 结论 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之间、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之间均有有极显著差异。 实验二采用排序标度评估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偏爱程度 1 实验目的 评估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偏爱程度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卡士鲜酪乳(原味): 绿雪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光明酸牛奶(原味): 光明乳品有限公司达能碧悠(原味): 达能乳业(北京)有限公司2.2 方法采用排序标度评估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偏爱程度。 3 实验结果 不同品牌酸奶的偏好排序人数统计 偏好程度样品 不喜欢一般喜欢 卡士光明达能总人数 34 58 106 19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