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的饮食调护

合集下载

骨折中医饮食护理

骨折中医饮食护理

骨折病人的中医食疗护理骨伤科骨折患者中医食疗原则“伤筋动骨一百天”,由于骨折的恢复期长,在接受复位及固定治疗过程中,合理的饮食调护是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措施之一。

骨折患者中医食疗原则——辨证施膳。

骨折早期食疗1.临床表现骨折后1~ 2 周的时间。

可见患处肿胀, 瘀斑, 疼痛剧烈, 关节屈伸不利等, 舌质红, 边有瘀斑, 苔薄黄或有瘀点, 脉弦紧。

2.病机骨折筋伤, 血脉破损, 血离经脉, 瘀积不散, 气滞血瘀,经络受阻所致。

3.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4.饮食原则:宜清淡,易消化、易吸收食物5.宜食物宜进食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进食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甲鱼等。

代表方1、三七、当归各10g,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天。

2、桃仁粥《食医心镜》桃仁15g,红糖适量,将桃仁捣烂,水浸,研汁去渣,入粳米,红糖,同入沙锅中,加水400ml用文火煎成稀粥即可,日1~2 次。

3、消肿汤鲜猪长骨1000g,黄豆250g,紫丹参50g,桂皮,盐适量,同煎至豆烂,喝汤食豆。

更适于老人,体质虚弱者。

4、祛瘀生新汤三七片12 g, 生地黄30 g, 大枣4 枚, 瘦猪肉300 g。

制法: 瘦猪肉剔除脂肪、筋膜, 洗净。

共入砂锅, 加水1 200m l, 武火煮沸15 min, 改文火煮60 min 至瘦肉熟烂, 加盐葱, 饮汤吃肉。

功效: 化瘀止痛, 养阴生津。

适用于创伤骨折早期或手术手法复位后体内有瘀, 积瘀化热, 胃纳不佳者。

用法: 早晚各温服一小碗。

5、骨碎蟹肉粥骨碎补、蟹肉、藕、合欢花、米仁、姜葱、黄酒、粳米。

功效: 散血结, 续绝伤。

适用于跌打损伤, 骨折初期肿痛, 心神不宁等症。

制法: 把骨碎补研细, 蟹洗净、去鳃, 藕去皮切成条块与米仁、粳米、合欢花同入砂锅中, 加水如常法煮粥, 至米花粥稠后再加姜葱黄酒, 待表面有油为度。

用法: 每日早晚温热顿服一小碗。

肋骨骨折治疗方法及饮食调理

肋骨骨折治疗方法及饮食调理

肋骨骨折治疗方法及饮食调理饮食:1、忌多吃肉骨头:若骨折后大量摄入肉骨头,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

2、忌偏食:骨折患者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化瘀消肿主要是靠各种营养素。

3、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骨折患者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受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往往食欲不振。

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宜多吃水果、蔬菜。

4、忌少喝水:卧床的骨折患者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喝水少,以减少小便次数,这样患者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容易引起大便秘结。

所以,卧床骨折患者想喝水就喝。

5、忌过多食用白糖:大量摄取白糖后,将引起葡萄糖的集聚带些,碱性的钙、镁、钠等离子便参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

如此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骨折患者的康复。

6、宜多吃蔬菜、蛋白质和富有维生素的饮食,可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

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以利于祛瘀消肿;后期应偏味重,选择合适的饮食调补肝肾,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药物:1、预防和治疗感染: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2、止痛:口服舒尔芬,应用止疼泵。

3、化痰:静脉及雾化吸入用氨溴索。

4、营养支持: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

其他:1、绝对卧床,减少活动,防止断端摩擦引起疼痛。

2、咳嗽时,双手掌按压骨折处,起到固定作用,减少震动。

为防止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尽管应用了止痛药,也需要您尽全力的去咳嗽,这样痰液才能咳出,否则我们只能用吸痰管吸甚至气管切开。

骨科健康宣传册子(doc)

骨科健康宣传册子(doc)

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1、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种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

2、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不宜油煎油炸。

3、忌烟酒。

4、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5、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骨折早期(1~2周)饮食配和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水果,鱼汤,瘦肉,豆制品,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其不可过早进食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等。

药膳食谱:1.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2.三七15克,大枣5枚,田鸡200克,生姜2片。

骨折中期(2~4周)饮食上有清淡为适宜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药膳食谱;1、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

2、党参25克,杞子15克,淮山25克,猪脊骨500克,鸡脚100克。

骨折后期(5周以上)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茎汤、炖水鱼等。

能饮酒者可适当选用杜仲骨髓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药膳食谱:枸杞子10克,骨碎补15克,断续15克,苡米50克。

将骨碎补与断续先煎去渣,再入味2味煮粥进食。

每日1次,7日1疗程。

每一疗程间隔3—5天,可用三到四个疗程。

健康教育处方_骨质疏松一、预防1、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补充钙质,使体内”钙库”的钙质存储充足,以备老年期的不断消耗。

2、每日摄取足够的钙。

3、老年病人科定期到医院检查,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用药。

二、生活调护1、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有效延缓机体衰老。

2、参加力所能的各项体育活动,如气功、太极拳、跳老年迪斯科等。

3、居处要保持干燥,通风,向阳,避风寒;4、不吸烟,不酗酒,不过量饮用咖啡;5、经常进行适当的日光浴;6、经常饮用富含钙质的奶类制品,包括全奶、奶酪、豆腐等。

骨折病人的饮食ppt课件

骨折病人的饮食ppt课件

饮食中应注意要点:

饮食中应注意: 1.避免食用太凉的食物,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防止肠蠕动过 多及胃肠道 炎症引起腹泻。 2.对脊柱、骨盆、下肢骨折卧床病员,要注意增加纤维含量高的 食物,以避免便秘。 3.对因上肢骨折不能自行进食的病员要做到定时、定餐喂食,注 意喂食速度慢, 充分咀嚼后吞咽,以利于消化吸收。 4.对不能到户外晒太阳的伤员要注意补充鱼肝油滴剂或维生素 D片或强化维生素D牛奶、酸奶等。
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多汤水而富于营养,少 食油腻、煎炸食物,口味不宜过于辛辣。不必 太拘泥于民间种种“发物”之说,但是酒应尽 量少饮或不饮,尤其是在打针吃药时。因为酒 精与多种药物间有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效 或产生不良反应。茶应少喝,茶中鞣质含量高, 能影响钙、铁及蛋白吸收;醋、菠菜应少食, 因为它们酸化血液导致骨质脱钙。

含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的饮食,在创伤愈合中起 重要作用,创伤后应注意补充。(1)多食富含 铜、锌、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肝、虾米、 豆制品等。(2)钙的补充亦不可缺少,如虾米、 芝麻酱、豆制品、奶制品等。

除上述食物外,患者还可配合以下促进伤口 愈合的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富含胶原 的猪皮或猪蹄类食物。
人体所需的五类营养物质

人体所需的五类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都要保证摄入。要 特别注意增加蛋白摄入量。蛋白质含量高的食 物有瘦肉、蛋类、乳制品。多食蔬菜、水果, 除了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外,还因纤维含量高, 可增加肠蠕动,防治卧床期间易发生的便秘, 如粗纤维蔬菜芹菜、韭菜等。润肠作用明显的 还有香蕉维生素的饮食,有利于创伤及手术后愈合和 康复。 (1)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韭菜、莴 笋叶、胡萝卜以及鸡蛋、全脂牛奶(不可空腹 喝)、鸭蛋、鹌鹑蛋等。(2)富含维生素C的食 物,包括新鲜蔬菜、番茄以及柑、橘、鲜枣、 草莓、猕猴桃等水果,有利于促进骨原纤维生 成,有助于骨痂连接。

骨科患者饮食指导

骨科患者饮食指导
(2)转折点阶段创伤后4-8日,垂体和肾上腺功能 减退,机体处于负氮平衡,需要及时补充营养,若 进食或静脉营养,则能很好吸收。


(3)合成代谢阶段创伤后8-14日,生长激素及胰 岛素等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基本上恢复到创伤前水平。 若食欲良好,可以达到正氮平衡。 (4)脂肪累积阶段创伤后10-14日开始,在保证 营养支持疗法的前提下,代谢一般能达到平衡。


高血压饮食指导




四、多吃菠菜。菠菜、豆类、芦笋等富含叶酸,可降低血压。 五、减压。冥想、心理治疗及肌肉放松都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六、补钾。黄豆、番茄酱、菠菜、比目鱼和小扁豆等富含钾 的食物可降低血压。 七、补镁。麦片、糙米、杏仁、榛子、利马豆、菠菜和牛奶 等富含镁的食物有利于控制血压,可以降低中风和妊高症的 发病率。 八、每天一斤奶。含钙食物能降压。 九、甜菊。甜菊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而且热量低,对糖尿病 患者尤为适用。
高血压饮食指导

一、饮食宜清淡:提倡素食为主,素食方式可使高血压患 者血压降低。因此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宜高维生素、 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总脂肪小于总 热量的30%,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提倡多吃粗粮、 杂粮、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食物, 提倡植物油,少吃猪油、油腻食品及白糖、辛辣、浓茶、 咖啡等。 二、降低食盐量:吃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而控 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临床试验表明,对 高血压病人每日食盐量由原来的10.5克降低到4.7—5.8克, 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6毫米汞柱 。 三、戒烟、戒酒:烟、酒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嗜烟、 酒有增加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可能,酒还能降低病 人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性。因此对高血压病人要求戒烟 戒酒,戒酒有困难的人也应限制饮酒。

骨折病人的饮食疗法

骨折病人的饮食疗法

骨折病人的饮食疗法骨折病人的饮食调养对骨折病人的营养需求与膳食,患者和家属大多感到困惑,常常不得不向医生请教。

其实,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

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

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

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

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

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

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骨折病人的饮食调养

骨折病人的饮食调养

骨折病人的饮食调养对骨折病人的营养需求与膳食,患者和家属大多感到困惑,常常不得不向医生请教。

其实,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

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

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所谓软饭菜,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

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

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

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

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在此阶段,食疗可用三七10克,当归10克,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食疗可用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进,连用2周。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

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康复园地 骨折患者康复须知

康复园地 骨折患者康复须知

家庭医学2017.01(下)Family Medicine营养和饮食营养丰富、科学合理的饮食,是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尽快康复的物质基础。

但由于骨折病人常需要卧床,活动少,食欲差,消化功能不好,因此容易引起身体代谢的异常,其中最明显是蛋白质的负平衡,即蛋白质的消耗大于蛋白质的摄入;此外,外伤所致的失血也容易导致营养损失,因此应重视对骨折病人的饮食调养。

骨折病人应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比较清淡的食物,特别是应重视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品,适当多吃动物肝脏、瘦肉、鸡肉、鱼、禽蛋、豆制品、牛奶、香菇、藕、核桃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1.忌多吃骨头汤:骨折病人吃骨头汤过多,非但不能促进愈合,反会推迟骨折愈合的时间。

这是因为过多的喝骨头汤,会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与有机质的比例失调,对骨折的愈合产生阻碍作用。

2.忌过多补钙:增加钙质的摄入量并不能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

骨折患者只要注意营养,加强功能锻炼,就能促进骨骼对钙质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

3.忌多吃白糖:过多进食白糖,会使机体内维生素B 1的含量下降。

维生素B 1不足,会大大降低肌肉的活动能力,影响功能恢复。

此外,卧床的骨折病人要注意饮水的补充。

不要因为怕较多喝水增加小便的次数。

卧床病人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如果饮水太少,就容易引发便秘,不利于气血循环和机体废物的排泄,还容易引发泌尿结石和尿路感染等。

心理护理骨折患者生活上大多需要家属照顾,因此需要家人耐心、细致、热心的护理。

不要嫌麻烦,家里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要在病人面前表现,以免引起患者误会,影响康复。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病人病情稳定后,由于怕影响正常功能的恢复,容易出现抑郁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不愿活动、睡眠不佳等。

病人的这种不良心理如不能得到及时排解,必将影响患者的心、肺、消化功能,甚至会产生静脉血栓和继发感染,影响病人的及时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病人的饮食调护骨伤病人由于创伤或手术,机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疗程一般较长,伤后大多食欲不振、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导致营养供应不足,影响创伤的修复。

因此,要使机体组织从损伤到愈合,仅用药物或手术,手法治疗是不够的,还要给予足够的营养成分,临床上应根据骨伤的不同时期给予合理的饮食调护,才能达到加速骨折愈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目的。

一、损伤初期:骨伤初期,气滞血瘀,患者表现为伤肢肿胀明显,伤口出血,疼痛甚至昏迷,电解质紊乱,因卧床致胃肠道功能减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此期饮食当以通络理气,清淡通便为主,宜食高维生索,高钠、高铁、清淡可口、易消化富含胶原纤维、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香蕉、豆制品、米粥。

理气食物如萝卜、蔗糖均可刺激肠蠕动。

蜂蜜、决明子有润肠通便作用,可适当调饮。

此期应忌生冷、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及膏梁厚味,以防热毒壅盛,不利伤口愈合或加重便秘。

颅脑、颌面损伤的病员用低脂全流饮食,每日6餐。

昏迷病人用管饲混合奶、匀浆膳等。

二、损伤中期:经早期活血化瘀治疗,患肢疼痛明显减轻,但气血还不十分凋和、通顺,脏腑还不够协调,骨折尚未连接,病人纳差食少,伤处仍肿痛。

宜选用有调和营血,和胃健脾、消肿利尿、接骨续筋之饮食,可食用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磷、钙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排骨汤、瘦肉及海产品等。

指导病人服用山楂茶(生山楂10~20g加适量水煎服),山楂粥(山楂10~12g加米100g共煮为粥服食),以消食健脾胃、散瘀止痛;赤豆红枣粥(赤豆50g,红枣10枚加米100g共煮为粥)、萝卜粥(萝卜、1个加米100g其煮为粥),以清热利尿消肿。

同时也可服食丹参膏(片参1000g加水适量水煎3次,去渣合并3次药液加炼蜜250g为膏),日服2次,每次30g,以活血去滞生新,调经顺脉。

三、损伤后期:经过前2个阶段的治疗、调养,此期骨折端已生长骨痂,但不坚固,伤处肿痛已基本消失,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患者卧床日久、体质虚弱。

此期饮食应以补气养血、调养肝肾为原则。

可服食骨头汤鸡汤、豆制品、动物肝肾、新鲜蔬菜、果品、山萸肉、肉桂炖鳖龟等食物,并配以药膳黄芪粥(黄芪30g浓缩成汁加粳米100g待粥成加橘皮3g稍煮,加红糖调匀服,日2次)、黄芪炖乌骨鸡(乌骨鸡1只,去毛及内脏,留肝肾,黄芪50g塞入鸡腹内,加适量水,隔水蒸烂,加食盐少许调味吃肉喝汤,随意服食),能补血养阴、健脾补虚、壮骨健身,更有添精生髓、促进骨折愈合之功效。

此期要注意饮食节制,不可因肠胃功能渐复而暴饮暴食,以免过食五昧影响骨折愈合。

骨科病人伤口的修复、手术切口的愈合、功能恢复的速度、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效果,都与病人的营养状况有关,所以在病人的整个康复过程中,护士要根据病人的营养情况、体质、病程为病人提供适宜的饮食指导。

所以,上述3期饮食原则,临床中要灵活掌握,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病人进行营养教育,普及营养卫生知识和饮食治疗原则,使病人明确饮食的重要性,自觉的接受饮食指导,服从并配合饮食营养治疗。

2、存无饮食禁忌情况下,尽量照顾病人的饮食习惯,注意饭菜的色、香、味、形,以增强病人食欲,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做好生活护理,协助其进食。

3、鼓励病人到户外晒太阳,对不能下地的病人,如病情许可,可协助其坐推车或轮椅到户外,因为日光中的紫外线可间接促进肠道对钙、鳞的吸收,促进骨中的钙磷代谢,加速骨折修复,对不能到户外晒太阳的病人,要注意补充鱼肝油滴丸、钙剂、酸奶等。

4、了解病人有无其他疾病,如肝肾疾病、糖尿病等,如有合并症者,应兼顾饮食宜忌以防饮食不当,诱发或加重并发症,而影响整个健康的恢复。

骨科病人压疮成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

压疮好发于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枕部等处。

骨科病人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现将骨科病人常见压疮成因分析及对策综述如下:一、成因分析(一)骶尾部压疮:骶尾部压疮位列骨科压疮首位。

骨科病人多需卧硬板床休息,如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下肢牵引固定及手术后病人。

骶尾部成为病员身体主要的支撑点,压疮成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骶尾部的生理结构是导致压疮发生的直接原因。

骶尾部无肌肉附着,缺乏脂肪保护,紧贴床铺,长期受压或受摩擦力剪切力的作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容易发生压疮。

另一方面,骶尾部属视野不易察觉处,如果不能做到及时翻身抬臀减压,病员陪护对压疮防护知识不了解,骶尾部极易发生压疮,压疮极易发展下去。

2、病员自身条件导致压疮的客观原因。

患者高龄,瘦弱,肥胖,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术后害怕疼痛不敢翻身等都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3、高温与潮湿是造成压疮的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组织代谢的氧需要量增加10%,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温度升高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

过度潮湿引起皮肤软化及抵抗力降低;潮湿会浸润皮肤组织,削弱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造成局部皮肤水肿;有害物质易于通过且利于细菌繁殖,使得上皮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起压疮。

潮湿皮肤较干燥皮肤发生压疮的几率高出5倍。

(二)足跟部压疮:足跟压疮多由牵引石膏固定所致,体质瘦弱,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等患者是好发人群。

足跟部处肢体的远端,血运不良,肌肉脂肪附着少,是压疮发生的内在因素,牵引固定则是压疮发生的外在因素。

皮肤牵引时小腿上皮套因牵引锤的牵拉,使皮套下滑,牵引重力集结作用在足跟,造成足跟直接受压;骨牵引病员的患足会不自觉呈外旋下垂状,足跟承受患足重力卡压在帆布垫上;下肢石膏固定患者则由于石膏直接卡压足跟,石膏包裹患肢,造成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足跟部压疮发生。

足跟部压疮在骨科压疮中排第二位。

(三)其它部位压疮:枕颌带持续牵引容易致下颌部压疮;骨牵引患者由于体位不正确的体位,大腿根部两侧易卡压在勃朗氏架上;皮肤牵引带膝部两侧锁扣易卡压膝部两侧;锁骨固定带的锁扣及铁环易卡压肩背部,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性压疮,在骨科临床护理中不容忽视。

二、护理对策1、护理人员加强责任意识,提高护理技能;病员及陪护增强主观能动性按照(医院护理管理学)中压疮发生率为0的标准,组织全科护士学习预防压疮的重要性,相关知识与专科护理技能;对夜间压疮的高发期强调责任意识,采取有力的奖惩措施。

针对病员与陪护对压疮防护知识的缺乏与思想的麻痹,应落实宣教,讲明利害关系,做到主动配合护理。

2、加强基础护理,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卫生护理,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保持病员皮肤清洁,做到勤擦洗,勤更换,勤翻身,勤按摩,勤检查。

夏季,应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18~24℃,避免患者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

可在患者背部加放一条吸汗的棉质毛巾,及时擦干汗液;及时擦洗更衣,更换床单被套等,避免患者处于潮湿环境中。

使用便盆时,避免生拉硬拽,可指导病员正确抬臀,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布垫,以免擦伤皮肤;对长期卧床病员可指导抬臀运动,每天练习16-20次,每次持续2-3分钟;对行牵引固定患者,经常巡视病房,及时调整牵引,保持体位正确有效,可协助与指导患者穿衣裤,避免皮肤牵引带或固定带与皮肤直接接触,或在易卡压处放置海绵垫或纱布,减轻局部组织受到的压力。

3、高危人群,好发部位,重点观察,重点监督,严格交接班。

对高龄,瘦弱,营养不良,肥胖,术后使用镇痛泵者及合并糖尿病等患者,应重点观察与监督,严格交接班,使用气垫床,或在病员骶尾置放海绵薄垫,棉圈体积小,可置于足跟;建立翻身卡,1-2小时巡视,重点查看骶尾部,足跟部皮肤受压情况,协助病员更换体位,或适时松解牵引,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4根据压疮分期,采取针对性治疗护理措施1度压疮:局部红斑,皮肤完整。

对已发生一度压疮建议不要按摩,应持续减压使用气垫床,可局部冰敷获涂擦局部涂擦2%碘酊。

2%碘酊可使局部皮肤老化,有能有效杀菌,临床使用能起到遏制压疮发展。

我院临床资料20例压疮,有50%为Ⅰ度压疮,均得到有效治愈。

2 度压疮:皮肤紫红,水泡形成,局部减压:小水泡:用厚滑石粉包扎减少摩擦,让其自行吸收,局部悬空待干。

大水泡:消毒皮肤-抽水泡内渗液—涂0.1%洗必泰或0.02%呋喃西林—无菌纱布覆盖。

3 度压疮:水泡破裂,局部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创面有黄色水样渗出物或脓液,疼痛加重。

局部减压,清创,治疗感染,防止创面污染,促进压疮愈合。

4 度压疮:坏死组织发黑,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可深达骨骼。

Ⅳ度压疮需要医护人员共同严肃对待,局部减压,局部清创换药,抗生素点滴或皮瓣移植等。

三、小结:了解骨科病人压疮的成因,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压疮的认识;介绍骨科压疮的护理对策,有助于护理工作者采取或借鉴有效护理手段,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浅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骨折病人术后夜间疼痛是临床中最普通、最重要的现象,是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难以控制的。

由于夜间麻醉作用消失,而损伤的组织仍持续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并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降低疼痛受体的高阈值,使患者产生疼痛,睡眠发生异常,影响机体康复,故术后夜间疼痛护理尤为重要。

一、术后夜间疼痛加重的原因1、物理损伤:由于手术器械物理刺激,影响皮肤血管、皮下组织、筋膜、骨膜的高阈值损害感受器,从而对激肽敏感,使疼痛加剧。

2、病房环境:各种噪音、灯光、患者之间的互相干扰,导致睡眠不足而降低痛阈。

3、心理因素:有的患者术后担心手术是否成功,产生恐惧、忧虑、情绪低落,紧张等这些因素都能引起局部血管收缩或扩张而产生疼痛;而病人对自己所感受的疼痛不能应付,即使知道怎样对待疼痛也会表现消极、灰心、不能自助心理。

4、自身因素:根据疼痛的闸门控制原理,不同文化教养的人对疼痛刺激的耐受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时与年龄、性别、个性、情绪等因素也密切相关。

5、体位改变:骨科病人术后多采取被动体位,活动量相应减少,不能很有效的对付疼痛。

二、护理措施1、术前评估:由责任护士了解患者以往对疼痛的经验,个人对疼痛原因及意义的理解及对疼痛的态度,以便术后有的放矢提供病人对付疼痛的技巧。

2、改善病室环境:护理人员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有适宜温度和湿度,有良好通风与光线、美观、安全的休养环境;夜间为病人做护理时,力争做到四轻,限制水管、电铃、电话等发出的噪音。

3、心理护理:术前给患者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介绍手术方式及术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如伤口痛、截肢病人的残端痛等,以便病人对未来的经历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减轻恐惧、忧虑心理,潜在的增加病人自己抑制疼痛的化学感受效应,术后注意疼痛的情绪反应,调解病人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分散病人注意力,对可用不可用止痛剂的病人,要讲明止痛药易成瘾的道理,通过心理效应启动其体内“抗痛系统”,达到消除或减轻疼痛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