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文化内涵

土楼文化内涵
土楼文化内涵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义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是“根植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民族传统基础之上的建筑艺术成就和历史见证”。

第一、蕴含着客家同宗血缘凝聚力,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客家土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的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

第二、八卦土楼包蕴了道家深刻的哲学思想。在客家土楼建造中,八卦的运用可谓精彩绝伦,不仅八卦土楼完全以八卦精髓为建楼指南,而且其他类型的土楼建造亦多用八卦择地定位,镇宅禳邪,出煞保安

第三、土楼内设学堂、题对联诗文,使土楼深具浓厚的文化性。土楼明珠振成楼,除具独特的八卦建筑风格外,楼内一幅幅对联和题词,就是前辈期望后辈知书识礼成大器的家训,深具典型意义。如:大门联“振纲立纪,成德达材”;二道门临摹明代海瑞书法“干国家事,读圣贤书”;内厅堂四大石柱联:“振乃家声好就孝弟一边做去;成些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能不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正厅正面是“言法行则,福果善根”;“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这些自勉或勉后人的家训,是土楼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客家土楼文化内涵丰蕴的极好写照。

第四、土楼由封闭式向半封闭开放再到开放式的转变,反映了客家人作为一个民系由弱而强,反客为主的历史变化。当年,客家先民被迫由中原南迁,辗转来到南方的荒郊野岭山区落居。面对丘陵盆地,灌木丛林,野兽出没,强悍土著,他们既需要聚居又受地域限制而各族散居,不得已在建族楼时,采用高大,坚固,封闭的土楼形式。

有资料证明,较古的客家村落,最初仅一座或几座土楼,随历史推移,才逐渐出现了当代人看到的多座或一群土楼,说明客家村落的形成是由最初的几族为村到人口繁衍、族群增多,土楼比邻而建,其中固然有经济发展的因素,但客家人逐渐站稳脚跟,由“客人”向“主人”转变。民系的强大反映到住宅风俗上,即较古的土楼封闭性极强,以后逐渐半封闭到半开放。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福建土楼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福建土楼 摘要: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福建土楼以历史悠久、造型独特、规模宏大、文化底蕴丰富而闻名于世,已成为客家文化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抽象符号。客家土楼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民间夯土版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成就,更是集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精华之大成的宝贵实物。本文主要介绍了土楼的建筑功能、造型特点及其旅游价值。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土楼、建筑功能、布局、装饰工艺、旅游价值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是一种集体聚居的生土夯筑的大型建筑,形式多样,且因地制宜,与周围山水和谐相处。土楼成为世界遗产之一员,说明这一承载着灿烂历史的建筑形式进一步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从福建省南部的中等城市漳州往北朝龙岩出发,从闽南跨越到闽西的狭窄山道……在有水田的山谷中蜿蜒而流的河岸膨出的地方,恰似大地盛长的巨大的茸草一样,圆圆的土墙建筑物点点相连。或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一样,飘荡着好几个环形的瓦屋顶。那真是好像拔地飞腾而上,又似从天空舞降而下来的不可思议的光景……”这是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首次看到圆形土楼时的强烈感受。这就是福建土楼,它有宫殿建筑的宏伟壮大,有封建府邸的雕梁画栋,有城堡的精密防卫,有久经历史的文化韵味。但它又不是被贴上某个时代标签的帝王产物,不是现在只能被世人崇拜回味的历史,它只是生长在山间野里的民间住宅,至今还活灵活现的分布在大片的疆土上,被普通人使用。 一、土楼的建筑功能 那数以万计用生土夯筑而成的永定客家土楼,错落有致、蔚为壮观,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令人惊叹、令人陶醉,它具有着如下功能: (一)居住功能 土楼是对外相对封闭的内向型建筑,在建造之初加以考虑,经过勘察地貌,相土尝水,人们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建筑的基址,并开凿打井以解决内部用水问题。在一些土楼的内部,布置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疏导生活用水和雨水排出,使建筑保持卫生的环境。由于只在三、四层开窗,窗户不能成为光线的来源,而巨大的天井提供了采光,同时也保证了每户的通风需求。另外土楼的墙可达1~2米,夏天室内凉爽,冬天阻挡寒风,内部环境较为温暖。 (二)防御功能 福建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阻止了敌人从外入侵,窗口外小内大便于了里面的人向外观察,也称为箭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 另外楼内具有固定的谷仓,可储存战时所需粮食,并在楼内饲养家畜,起到了一定的补给作用。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游福建土楼作文300字

游福建土楼作文300字 来到厦门的第三天,我们乘车到福建著名的永定高北土楼群景区参观。福建土楼,又称为“客家土楼”。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从中原来到这个气候土壤都很利于生存的地方,成了这里的客人。渐渐地,这群自称客人的人,变成了今天的客家人。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为“客家土楼”。在这里,有1962年最年轻的土楼“侨福楼”,也有远近闻名的“土楼王”,我们最感兴趣的,是“土楼王”。“土楼王”的外形很奇特,它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又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进入 土楼,大家有没有感觉很凉爽?”我们感受了一下,确实是很凉快。“客家土楼的墙体厚达1.5米左右,从而热天可以防止酷暑进入,冷天可以隔绝冽风侵袭,所以楼内形成了一个夏凉冬暖的小气候。”为 什么要建这么厚的墙呢?这么厚的墙又是如何建的呢?导游告诉我 们说主要是为了防御所用,防野兽,也防贼防盗。建筑的工序很复杂,

据说土楼还有防震的作用呢。那么,承启楼为什么能被称为“土楼王”呢?“承启楼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2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要在每一个房间都住上一宿,要花上一年多时间。”导游给我们娓娓道来,“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是对承启楼的生动写照。”真是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啊!要不是我出来旅游,恐怕我直到现在都不会知道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冬暖夏凉等特点。这一次旅行还真让我收获颇多啊!福建土楼,有机会我还会去拜访你的!

福建土楼文化

福建土楼文化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圆楼均在永定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频,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 福建土楼夜景(20张) 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 永定岩太土楼群 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史料记载,一次震级测定为七级的地震使永定环极楼墙体震裂20厘米,然而它却能自行复合。这足见土楼的坚韧。 福建土楼大多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六年级作文:游福建土楼作文800字

游福建土楼 永定土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 永定,是纯客家县,是福建拥有最多土楼的县,总共23000多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居民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趁暑假时,我们一家人和舅舅一家一起去厦门游玩。土楼,就是我们游玩的第一站。 我们到达厦门的时候,休整了一下,就租了一辆车,踏上了去土楼的路上。永定县不愧是拥有最多的土楼,我们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路边就时不时闪现出一座座土楼,有方的,圆的,大的,小的……让我们看得惊呼不断,但这还不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要看福建最大的土楼——承启楼。 承启楼是福建土楼当中建筑规模最大的,2010年进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楼记录,当我们站在承启楼前,仰望着这片土楼群,我们是多么的的震撼啊! 我们找了一位当我们去当地的导游,她带领我们去参观承启楼。她一边走一边对我们说着承启楼的来历:“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这幅贴在大门口的对联就是最好的诠释。 承启楼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2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承启楼从明代崇祯年间(1628-1677)年破土奠基,到清代康熙48年

(1709)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鼎盛时期住过800多人,像一个热闹的小城市。 承启楼是圈数最多的圆楼,4环楼屋外高内低,环环相套。大门与厅、厅与左右侧门有通道,圈与圈之间有巷道,楼中廊道回转,重门掩映,进入楼内,就如进入一个迷宫,令人莫辨东南西北。 居住在土楼里的客家人,拿着他们的特产:仙草蜜、石花、铁观音、铁线莲、手工烟……简直琳琅满目!在我们行程快结束的时候,热情的客家导游邀请我们去她家品茶,我第一次品茶,铁观音和铁线莲茶的清香徐徐飘至鼻尖,让人舌口生津。妈妈觉得非常好喝,还特意买了两包,回家再品尝。 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承启楼给我的感觉非常震撼和惊叹!我真佩服客家人祖先们无穷的智慧和愚公移山的精神。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2010年05月05日 21: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福建土楼王”承启楼内景 振成楼外景 土楼公主永定振福楼

永定岩太土楼群 碧波荡漾的龙湖 被中外专家称为最集中、最美丽、最完整的土楼群——初溪土楼群。

老外游土楼赖初源摄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艰辛的创业、流动的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产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奇葩”,不仅给中国乃至世界民居建筑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对世界建筑和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永定考察客家土楼,赞誉“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并叮嘱土楼人家“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 追溯土楼之渊源,首先得了解客家之渊源。 学术界普遍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这些汉人祖居于黄河流域,至少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五胡之乱”,引发了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迁徙;唐末黄巢起义,又引发了客家先民的第二次大迁徙;宋末元初金人的入侵引发了客家先民第三次大迁徙;第四次大迁徙即在明末清初满族人入主中原时期,史称“移湖广、填四川”;第五次大迁徙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客家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后,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往海南、广西等地,甚至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据估计,现在全球客家人有一亿两千多万,客家人遍及世界各地。故而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福建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据考证,我国殷商时代就有夯土建屋。唐长安的皇城、宫墙均为夯土墙,城内的里枋也是用土墙分隔。福建土楼是客家人从黄河流域辗转迁移到永定之后,历尽沧桑,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六七十年代(唐末宋初)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形成的时候。

关于福建土楼导游词五篇

关于福建土楼导游词五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关于福建土楼导游词(一) 大家好!我是你们游览永定土楼的导游。很高兴能与大家共渡这美好时光!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 大家跟我来,我们今天参观的永定土楼,它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山区居民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其中圆楼有360座,方楼有4000多座。因为其大多数是福建客家所建,所以又称“客家土楼”。 大家看,我们前面的这座土楼就是最富丽堂皇的圆楼----振城楼。它依山而建,占地3000平方米。让我们来摸摸这土楼的墙壁,是不是很坚硬?它可是用生土、糯米饭等材料经过反复地揉、压建造而成。土楼还有非凡的功能:它有一扇大而厚的铁门,可以防止火烧,它还防烟,因为在门的上面有一条长长的水渠,如果有浓烟,这些水就可以净化空气;它还有防震的功能,因为这土楼的墙壁是向内的倾斜的,就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向心拉力,地震时,如果土楼被震出了大口子,那么裂缝也会慢慢地复合。 再看这两边的小房子,它们分别是私塾和烟厂,用来教学和制卷烟的。看来古代人是很聪明的,知道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经济。大家看,在振成楼的正门口,挂着一副有名的对联: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要关心。这就是“振成”的来历。下面,大家自由活动一会。 我们今天的永定土楼之游就到这里,祝大家旅途愉快! 关于福建土楼导游词(二) 大家好!我是福建土楼的讲解员李杨冰烨,大家叫我小李就好了。很荣幸担当这次的讲解员。祝大家玩儿的开心! 大家要知道,一座土楼里面有非常大的地方!因此土楼又叫做“客家土楼”。今天,我重点为大家介绍土楼王------承启楼。 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俗话说:“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就是说承启楼的。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面值1元的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环环相连的土楼,这座土楼就是如今闻名遐迩的承启楼,承启楼是一座城堡---- 一座家族之城。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影响力十分深远,庞大的承启楼正是借助这方寸的邮票名扬四海承启楼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全楼住着60几户人家,400多人。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 好了,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配合! 关于福建土楼导游词(三)

福建地区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原稿

福建地区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 余昌盛 摘要:经过漫长而动荡不安的生活,客家人终于能在异地开基,重建家园。他们根据所处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融入了传统的思想文化,并按照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需要,采用从中原传承而来的建筑工艺,修建出神奇的土楼住宅建筑物,并蔚然成风,使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类型的客家土楼。客家土楼不仅以其恢弘奇巧的建筑构造引起世人瞩目,而且以其深刻的土楼文化内涵发人深思。 关键词: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形成原因价值意义 一、福建地区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 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星罗棋布,它是居住在那里的客家人所创造的一种用生土夯筑的巨型的民居建筑,今天它在历经千百年的沉寂后终于爆发出了属于它的独特的光芒。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福建土楼,“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地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之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居民的杰出典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存的土楼中大部分只是简陋实用的大型民居。而从历年来土楼普查数据中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在建国之后几十年里整个土楼社区的巨大变化,建造土楼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之前数百年,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型土楼的建造就迅速减少以致彻底消失。但是现如今,这个“中国南方的山中传奇”以其独特的风采吸引着从日本和欧美远道而来的学者和旅游者。伴随着土楼的申遗成功,现在客家土楼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并且逐渐走出国门。近年来,前来考察客家土楼的国内外专家络绎不绝,他们无不被客家土楼之风采所折服,称赞其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旅游业的发展,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土楼旅游持续升温,土楼旅游服务业应运而生。但为避免商业气息过浓,影响土楼保护及旅游秩序,当地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引导、特色发展,让客家土楼延年益寿,古韵犹存,永续利用。 二、客家人土楼文化形成的原因 2.1土楼具有良好的安全防卫功能 在闽粤赣地区这个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中出现的客家土楼,具备防御功能是第一位要求。在山区丛林地区,盗匪猖獗,野兽伤人,加上历史上频繁的战乱,都对居住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客家土楼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的产物,因此防卫功能成为了客家土楼最突出的特点。而土楼之所以有如此之强的防卫功能,主要得益于土楼的三道防线。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土楼外墙,不仅高大而且厚实,因为外墙既是承重墙又是围护墙,所以其强度、刚度、整体性和稳定性不言而喻。因而凭借土楼外围的土墙的高度、厚度以及封闭程度,在当时的条件下就足以抵御外来的猛烈攻击。第二道防线是土楼的平面布局,楼内平面功能布局又与防卫要求相适应。当地居民运用自身智慧,在土楼内建起走马廊,以联系环周的各个屋舍,使得土楼内部的交通顺畅,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相互支援,这也是客家土楼中很有特色的布局形式。而第三道防线则是土楼的洞口防卫。客家土楼不仅用高墙、厚墙作为防御,还在墙的一定高度上开设洞口作为枪眼,而枪眼呈现外小内宽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对外观察并减小目标,降低伤害。外墙上众多的枪眼口能够实现全方位的防御,组成火力网有效地阻止翻墙而入的敌人,加强了屋面的防卫。总之,客家土楼不仅具有消极的防卫功能,还具有积极抵御和主动抗击的特点,这也是客家民居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因应之道,也是其时代的表征。 2.2土楼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谈到土楼的经济性必然要追溯到土楼的建筑材料上来,客家土楼主要的建筑材料是黏土、杉木、石料还有沙、石灰、竹片、瓦等辅助材料。客家人充分运用当地的生土和林木资源作为基本的材料,并在农闲时让大量族人参与工程,大大地节省了建筑费用。而土楼在至今的千百年中历经了地震、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依旧安然无恙,这些事实证明这些取材经济土楼建筑是经得起各种考验并有极强实用性的建筑。但是土楼的实用性不仅仅只体现在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而更多的是表现在土楼内部各个功能区为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福建土楼多是建筑规模较大且其实恢弘,土楼内部环环相套,层数多,功能分区明显。一二层不开窗,一层是厨房,二层是粮仓,三层以上为卧室,并且带有私塾供楼内子女读书用,整座楼内四通八达,各种功能齐全,满足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充分发挥了这种居民建筑方式的实用性。 2.3土楼具有保护环境之效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木,而这些材料都是取自大自然。在福建地区,这两种材料取之不尽。特别是黄土,

关于福建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

关于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 前提摘要: 土楼是经特定历史地理环境的演进和发展,既保持中原汉文化古风,又长期与当地土著交融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它以其特有的景观美学价值、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科学实用价值完美结合,成为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于古代闽西山区复杂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和客家移民一直恪守着祖宗留下的遗风,使土楼至今得以大量保存而具有重要的人居环境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价值。本文以土楼的建筑特色为出发点,分析土楼的特点及功能,进而探讨其地域人文意义。 客家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形成的一支重要且又特殊的民系,以粤、闽、赣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客家核心地域,形成于宋,兴起于明清,及至民国,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土楼民居建筑是客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客家土楼民居主要分布于的西南部、的南部和的东北部地区,尤以闽西、粤东北多见;其形式有圆楼、方楼、围龙屋和五凤楼等,尤以圆楼和围龙屋最具特色。客家土楼风格独特,结构奇巧,功能齐全,涵丰富,是“世界民居奇葩”,在建筑学、历史学、风水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土楼又称为“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中,以永定、南靖两县居多。据统计,永定现存各式各样大小土楼2万多座,土楼一般高3至5层,占地200平方米,可居住数百人,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民居建筑群,故有“土楼王国之称”。 一、土楼的起源及发展 土楼产生于唐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客家生土楼,建筑历史长达一千年,现在最古老的土楼是永定县湖雷乡下寨村的‘馥馨楼’。它建于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迄今已1200年。”土楼的建造和发展过程,自然跟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客家先民原自中原迁居南方,迁居南方后,又再度迁移,总计大迁移五次,其他零星的迁入或自各地以服官或经商而迁至的,那就不能悉计。从闽西永定各姓居民的族谱中可知,永定人绝大多数是南宋、元、明三朝,特别是元末明初从“客家摇篮”宁化石壁村一带辗转迁徙,最后到永定境定居的。早期到达闽西的客家先民,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这崇山峻岭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伐木为栅,披茅结庐,作为遮阳避雨的栖身之地;披荆斩棘,开荒垦殖以求生存。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开基创业,闽西客家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开发出了足以安身的家园,并且就地取材,开始建筑简陋而相对牢固的住房———堡或寨。“堡”大多选择在易守难攻、便于进退的地点建造,有的干脆占据一个山头,以加强防御能力。土堡的主要功能是武装抵御与保安,作为居处建筑,它只是一地一族或几个家族固定的躲避武力侵扰的临时居所,其格局为全封闭的军事城堡。古时,寨即砦,是军事防御建筑。有关寨的记录,《永定氏族谱》中“桂芳公自述”记载,“元世祖十年(1273)……本乡起义士兵约七百余人,在龙安寨交锋失利”。邳州阙氏族谱关于其五十八世祖应龙公(生于元至元十五年即1278年)的记载,应龙“善理财而巨富”,便在今永定坎市筑寨“以避草寇” ,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匪徒勾结元军劫掠应龙寨。另据永定奥杳黄氏族谱记载,奥杳黄氏始祖谭公约在元朝至大年间(1308年左右)迁居奥杳时,在浮山中村“筑寨而居”。 到了元朝后期,闽西客家人普遍居住的居宅,开始出现了一种习惯性的形态,即今仍能见到的一批建于元、明时期的土楼———它是土楼的初始形态,这些土楼大都有五六百年以

福建土楼自助游攻略

土楼方案 2天时间,除去坐车时间,剩下时间很有限,对比永定和南靖,相比南靖路线比较集中,我们游玩区域为南靖土楼。 第一天1、A线田螺坑土楼群2、裕昌楼3、塔下村4、晚上到和贵楼客栈 第二天1、B线和贵楼2、云水遥3、怀远楼4、坐车赶到和贵楼客栈等车 和贵楼客栈为预定住宿点.

房间 院子 选择该客栈的原因1、,地处A线和B线旅游路线交汇点,离书洋车站也很近,客栈自己也有车,交通方便。下车就可直接游玩,他们负责把行李先拉回客栈,否则我们先找旅馆放东西再出来玩,就耽误时间。网上口碑不错。2、届时会有其他驴友在此集中,若遇包车等事情,有人商量,易于解决。3、地处云水遥景区的和贵楼旁边,据说和贵楼就是和贵楼客栈老板的祖宅,想办法搞点内部福利,比如上楼参观什么的。 该客栈淘宝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c32829936.html,

口碑好象还不错 车票,门票,住宿都可以从他家打包购买 具体行程: 早上8点厦门湖滨南长途汽车站,乘坐8点30分大巴车从厦门出发直达土楼,车程约3个小时左右。 11:30在书洋镇下车,午饭可以在车上解决,也可以看情况在景区吃。 1、直乘坐书洋镇土楼旅游接待中心旅游观光车前往A线田螺坑土楼群。(14公里) 田螺坑土楼群 看点:4菜一汤的罕见建筑形式。

注意事项:内部相对普通,若时间紧张,不用进取观看。 2 乘坐观光巴士参观裕昌楼。(4公里) 裕昌楼(东歪西斜楼) 看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现存福建最古老土楼之一。他最高两层的柱子都是斜的,最大的倾斜角度达到15度,但700年来,依然屹立不倒。

3、乘坐观光巴士参观塔下村。(3公里) 看点:高山上的太极水乡。 在塔下村晃晃 注意事项:不要误了最后一班旅游车,或者包车也可以。包车价格还在了解。 4、傍晚乘车回到和贵楼客站。 D2 1、早起呼吸新鲜空气,早饭后游和贵楼。离客栈仅200米不到。看点:四奇:一奇因为他是已知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楼;二奇是因为他是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整座楼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泽地

土楼文化

土楼文化 摘要: 倚山偎翠,方圆错落,似古堡巍峨苍朴,如现代体育馆气势恢弘,像地下冒出的“蘑菇”绚丽多彩,赛从天而降的“飞碟”壮观神奇,这就是福建省客家土楼——独一无二的世界民居。以生土夯筑,却巧夺天工;安全坚固,防风抗震,冬暖夏凉,阴阳调和,处处洋溢着客家人的聪明才智。这就是客家人的土楼文化。 关键字:客家明珠文化内涵 前言: 翻开闽西各县的历史,走过这块一万九千多平方公里的南国热土,你会发现客家人所创造的五彩纷呈的文化和千姿百态的民俗风情给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勤劳智慧的客家儿女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便闽西各县赢得了“文化之乡”的美誉。 这其中就包含着著名的土楼文化。客家土楼,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而且还蕴含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成为“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独一无二的土楼文化吧! 正文 (一)土楼之建筑特点: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它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土楼是用糯米、石灰、蛋清和泥土混合而成的外墙,内部是用黄木和杉木制成,夏可抵暑气,冬可抵冽风,还可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 福建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 土楼建筑还具有很多优于普通房屋的地方。

游福建土楼作文

游福建土楼作文 篇一:福建土楼之旅 福建土楼之旅 仇培霖 2013·8·25 你见过“若亚方舟”吗?你见过“飞碟”吗?我可都见过了。暑假里,我来到了福建,参观了造型奇特的土楼群。据导游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聚集而居的房子,一座土楼就是住着一个大家族。到现今为止已经有几百年历史,2001年已被例为世界保护遗产了。 我跟着导游,穿过乡间小道,听着小溪欢快的歌声,来到第一站——和贵楼。它有两处神奇的地方:第一,它呈方形,是建筑在沼泽地上的土楼。沼泽地是很可怕的,人不小心踩上去,就会陷进去并迅速吞没。那这座占地1547平方米的土楼是如何建造的呢?原来,他们是用200多根松木打木桩,再铺上无数层鹅卵石,使沼泽“硬化”之后再建房。现在,只要你用力跺脚,还能感觉到地在摇动呢。整座房子就像停在水面上的大船,人们就称它为“若亚方舟”。第二,在这座楼中间大厅的左边,有一口井,四季清澈见底,而相距十来米的右边,也有一口井,却浑浊不堪,几百年,一直如此,到现在还没找出原因呢。

离开和贵楼,我们又冒着小雨参观了怀远楼。怀远楼是 圆形的,这种形状在土楼群中占了大部分。据说,圆形比方形的通风采光效果更好。怀远楼从远处看像一个超级大蘑菇,从上空看却像极了自天而降的巨大飞碟,很有意思。 我还观察到,所有土楼的窗口都是里面大外面小。我听导游介绍,这样的设计是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外面洞口小,敌人的箭就很难射进来。我站在窗口,仿佛看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土楼里的人们正挽弓搭箭,齐心协力的抵抗······ 土楼,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土楼之行,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获益匪浅啊! 篇二:福建土楼导游词 福建土楼导游词 A线(田螺坑土楼景区):田螺坑群——裕昌楼——塔下村 一、田螺坑土楼群—— (车上)如今福建土楼荣获世界遗产以后,田螺坑土楼群——俗称“四菜一汤”,成了标识,名扬天下。很具有观赏价值,是土楼王国,皇冠上的明珠!南靖境内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土楼有两群两楼——“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以及最高的方楼“和贵楼”和最精美的圆楼“怀远楼”。“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田螺坑土楼,早就有诗赞美:田螺坑畔土楼家,雾散云开映彩霞。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或云宇外飞来碟,亦说鲁班墨斗花。似此楼形世罕见,环球建苑出奇葩。

永定客家土楼概况

永定客家土楼概况 \永定土楼旅游现状永定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全境总面积2223平方公里,全县辖10个镇,14个乡,共有人口46.6万人,全县通行客家话。永定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润温和,具有适宜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发展的自然条件。永定县物产、电力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特色独具。2000至2005年5年间,永定县旅游景点发展迅速,其中被列入国家“世遗”申报预备清单的“三群三楼”成为福建土楼申报“世遗”的重点。永定土楼是世界级品牌,被称为“人类奇观,中华一绝”,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它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之林。永定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自1980年以来,就陆续有许多中外学者,专家来土楼进行考察,研究。1988年,永定县率先进行了土楼旅游开发,多年的努力使永定土楼获得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现在永定土楼旅游已形成了“三群三楼”的格局,包含下洋初溪土楼群、湖坑洪坑土楼群、高头高北土楼群以及衍香楼、振福楼、永康楼。永定的旅游接待能力逐渐加强,具有高、中、低配套服务设施 中国客家文化最早是从闽西开始的,闽西是客家人产生的祖地,闽西之所以称为客家是因为它最早是从中原迁入的,古时的户籍有主客之分,所以迁入的居民就被称为是“客籍”,又因客家先民遭受了战争的痛苦,他们想聚集集体的力量来抵御战争,因此有了聚族而居的土楼.永定县是一个纯客家县,是著名的“土楼之乡”,无论是土楼的数量,还是结构,或者是历史,都被称为是世界之最。据有关方面统计,永定县现有20000多座客家土楼,30多个种类,其中占地200m2以上,高3层以上的土楼超过80%[1],以方形、圆形、府第式土楼为主,被称为“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 永定土楼在建筑方面有极高的成就,同时又揉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称为是“天、地、人”三方结合的有力代表。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景区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内土楼建筑独特,其中有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土楼之王——承启楼,府第式土楼——福裕楼,袖珍圆楼——如升楼以及天后宫、土楼博物馆等其他特征土楼四十多座[2]。承启楼、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已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承启楼”受到世界各国人们格外的关注,不仅在《中国名胜辞典》中有记载,而且还出现在中国民居系列邮票中,让世人通过它认识了“永定土楼”。湖坑镇也已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镇上楼楼相连,各具特色,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绚丽画卷。 2 客家土楼旅游资源评价 2.1历史悠久 永定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被誉为罕见的科幻式山区建筑,独一无二的世界奇观民居建筑。永定客家土楼可以用“久,独,大,巧,全”等词形容,既其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宏大的规模、精巧的结构、齐全的功能、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是一颗璀灿的明珠,闪耀在东方文明的客家祖地上,同时它也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的特色之一。 客家人最早是从黄河流域迁徙至南方的,土楼作为我国独特的乡村民居和建筑奇观,是客家人经过长久的智慧结晶共同保留下来的一种远古的建筑艺术,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当时为了抵御匪盗的侵袭和野兽的威胁,客家先民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拌和适量细沙、石灰、糯米、红塘、木条、竹片等,用力夯筑而成,这就是土楼[3]。这些土楼经历了300多年的风吹雨打,却仍保存完好。这主要取决于它独特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客家人以群居的方式表现了他们淳朴与和睦的性情,他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造就了客家土楼抗震、防火及冬暖夏凉等独特的功能。土楼现在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2建筑结构富有特色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土,这两种材料的来源都不存在破坏耕地的问题,更不会产生大量的

土楼文化

客家土楼 学号:5203211034 姓名:康海荣 班级:建筑产品113 摘要:福建土楼,作为人类走出穴居后居住建筑的三大代表形式之一,以历史悠久、造型奇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而著称于世,被誉为客家文化的象征、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是一种活着的文化,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本文介绍了土楼的起源与演变、土楼的功能特点及其旅游价值。 关键词:福建土楼,功能,起源,演变,造型,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方型楼,永定称“四方楼”,南靖称“四角楼”,其起源最早,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封闭、最坚固。这种土楼高约16米,可达5层,每层相隔约3米左右,墙壁下厚上薄,底层墙厚1米以上,越往高墙愈窄,顶层厚仅0.8米。楼房占地面积可达上千平方米,5层楼总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上下,每层楼有房间20多间,门厅各1间,整座楼共有房间100间左右。楼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有楼梯通向上层。一座楼可居住二三十户百口人以上。其代表有南靖梅林乡璞山村的“和贵楼”,武平的“大夫第”,永定湖雷乡下寨村的“馥馨楼”等。永定的“馥馨楼”,又称“大楼厦”、“火烧楼”,始建于唐大历四年(769年),已有1200多年历史,楼内居民已传至27代。永定古竹乡的“五实楼”是方楼结构中的特殊类型,其走廊设计在夹墙之中,节省很多木料,有很强的隐蔽性。 圆型楼,又称“圆楼”、“土圆楼”,永定客家人称其为“寨”。环形圆柱状的圆楼是福建土楼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永定、南靖、平和、上杭、华安均以此类土楼为主。相传圆楼是1300多年前唐将军陈元光平闽时,由军事营寨发展而来的。圆楼外观庞大巍峨,直径达50~70米者比比皆是。闽西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圆寨,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直径73米,是由同圆心的大圆环和小圆环、三环相套而成的巨大古堡,每环之间以环井形天井间隔,外圈周长达229米,底层土墙厚达1.5米。最外环高4层,中环为2层,第3环为平房,中央圆心点上是一座八卦形的八角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总面积为5376平方米,曾住过80户600多人。闽南平和县芦溪乡芦峰村的“平作厥宁”圆寨,楼体圆直径达77米,为世界上已知的、仍住人的、最大直径的圆土楼民宅。主楼高4层,约14.5米高,每层有77个开间,现仍住有77户250余人,均为叶姓同宗一族。它始建于清康熙初年,工程前后历时40年,最盛时住过700多人。普通圆楼占地面积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一般来说,永定圆楼多为3层、南靖圆楼常达4~5层。高约十二三米,每层房屋30间左右,梯

关于福建土楼导游词五篇

关于福建土楼导游词五篇 福建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下面是搜集的关于福建土楼导游词五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福建土楼导游词(一) 大家好!我是你们游览永定土楼的导游。很高兴能与大家共渡这美好时光!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 大家跟我来,我们今天参观的永定土楼,它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山区居民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其中圆楼有360座,方楼有4000多座。因为其大多数是福建客家所建,所以又称“客家土楼”。 大家看,我们前面的这座土楼就是最富丽堂皇的圆楼——振城楼。它依山而建,占地3000平方米。让我们来摸摸这土楼的墙壁,是不是很坚硬?它可是用生土、糯米饭等材料经过反复地揉、压建造而成。土楼还有非凡的功能:它有一扇大而厚的铁

门,可以防止火烧,它还防烟,因为在门的上面有一条长长的水渠,如果有浓烟,这些水就可以净化空气;它还有防震的功能,因为这土楼的墙壁是向内的倾斜的,就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向心拉力,地震时,如果土楼被震出了大口子,那么裂缝也会慢慢地复合。 再看这两边的小房子,它们分别是私塾和烟厂,用来教学和制卷烟的。看来古代人是很聪明的,知道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经济。大家看,在振成楼的正门口,挂着一副有名的对联: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这就是“振成”的来历。下面,大家自由活动一会。 我们今天的永定土楼之游就到这里,祝大家旅途愉快! 关于福建土楼导游词(二) 大家好!我是福建土楼的讲解员李杨冰烨,大家叫我小李就好了。很荣幸担当这次的讲解员。祝大家玩儿的开心! 大家要知道,一座土楼里面有非常大的地方!因此土楼又叫做“客家土楼”。今天,我重点为大家介绍土楼王------承启楼。 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福建土楼研究性报告

云南农业大学 《乡土建筑》 高文云 12建筑学 2012311713

1、土楼形成的原因: 迁徙之初,客家人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除 去险恶的自然环境外,在其居住地区普遍存在盗、 寇及民间械斗的行为。明嘉靖后更是倭寇、山匪 横行,外加之连年的战火与移民,使得客家人的 住所一一土楼,不仅需要具备居住功能,须具备 防御功能,才能抵御当时种种的不利因素。 2、土楼的功能: (1)、居住功能:作为住宅,土楼首先具 备居住功能。尽管它是对外相对封闭的内向型 建筑,同样需要解决饮水、通风、采光、储藏 等问题。 而这些 在建造 之初,就 已加以 考虑。经 过勘察地貌,相土尝水,人们选择合适的地 点作为建筑的基址,并开凿打井以解决内部用水问题。在一些土楼的内部,布置有良好 的排水系统,疏导生活用水和雨水排出,使 建筑保持卫生的环境。由于只在三、四层开 窗.窗户不能成为光线的来源,而由巨大的 天井提供采光.同时也保证每户的通风需求。 土楼墙厚可达1—2米,夏天室内酿爽.冬 季阻挡寒风,内部环境较为温暖。 (2)、防御功能:土楼所处特殊的地理 环境和时代背景.使它具有军事和自然灾害 两重防御功能,也由此形成土楼的特点:体 量较大.全楼仅有一个出入口。类似微型城 市,在受到外界侵占时楼门充当城门并具有 防 御 功 能。楼内具有固定的谷仓.可储存战时所 需粮食,并在楼内饲养家畜,起到一定补 给作用。外立面上一二层无窗防止敌人从 外入侵,窗口外小内大,便于里面的人向 外观察,也称箭窗。另外,有些土楼还在 顶楼设置厕所,通过埋入墙体的管道将污

物排出建筑,避免污染内部环境。 (3)、风水观念:作为中原文化的一 部分,风水在客家土楼的建造中也有相应 体现。建筑大多靠山近水向阳,注重其周 边的山势与河流流向,井且特别重视门的 朝向。如 永定湖坑 乡福裕楼, 建筑面对 河流.门 开于一侧,并正对水流过方向.寓意财源,同村 振成楼,平面布置为八卦形,两口水井代表明阳 两极.相距不远水位高低与水温却不同,不禁令 人称奇。 3、土楼所处的环境与建筑材料、建造技术 客家民居采用砖木火土木结构,运 用本地的土、沙、石、灰、木建造,注 重天人合一,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土楼建造的第一步是放线定位,相 当于设计平面图,步骤是:确定大门的 位置,据此确定中轴线,根据房间的数 量定出圆心,最后确定内外墙位置。第 二步开挖基槽,沿基槽垒砌卵石作为墙 脚,之后在墙角上支模夯筑墙面,每夯 完一层,便立柱,在墙与柱之间架横梁, 再在其上搁置楼板,如此往返。屋顶最 后完成,通常用抬粱和穿斗结合的方式, 结构较为复杂。 墙体所用的材料多为三台士或青 砖,有些采用内部泥砖,外部青砖(俗称 金包银)砌筑.并在墙体内加_入竹筋.增 强墙体的整体性。土楼的结构使其具有 抗震功能方面.圆形土楼的抗震性能最 好,圆形的结构布局产生一定的向心力, 木材与生土能够抵抗地震力的影响,稳 固的基础缓解地基沉降,甚至在地震发 生后,还有自动修复的作用.也是一些土楼能够屹立百年不倒的原因所在。

福建漳州南靖土楼文化

福建漳州南靖土楼文化 一、历史溯源 南靖土楼成千上万,堪称“土楼王国”。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椭圆形、五凤形、斗月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塔形、合字形、凸字形、前方后圆形、套筒形、雨伞形、方圆结合形、马蹄形等,并且拥有最大、最高、最古老、最奇特的土楼和蔚为壮观、美不胜收的土楼群。 华安县沙建镇“齐云楼”,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有确切纪年的土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至今620多年。规模最大:直径超过70米的大型土楼有5座,最大的是诏安县官陂乡“在田楼”,直径达94.5米,有“超级土楼”之称,结构最奇:有圆、方、椭圆、半月、交椅、雨伞、风车、八卦等形状,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尤其是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群,由一方一椭三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二、气候特征 南靖境内博平岭3列支脉和船场溪、龙山溪、永丰溪3大水系呈川字形相间作西北—东南走向,山岭耸立,丘陵起伏,河谷与台地错综其间,形成许多开口向南的冬暖夏凉多雨水的马蹄形小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产生了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即冬季风。 夏季,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风令如此半年一更,形成1月最冷,7月最热的冬冷夏热差异和秋冬少雨,春夏多雨的冬干夏湿的气候特色。 最佳旅游时间:全年适宜。 三、文化遗产 经过漫长而动荡不安的生活,客家人终于能在异地开基,重建家园。他们根据所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按照自己传统生活方式和需要,采用从中原传承而来的建筑工艺,修建出神奇的土楼住宅建筑物,并蔚然成风,使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类型的客家土楼。客家土楼不仅以其恢宏奇巧的建筑构造引起世人瞩目,而且以其深刻的土楼文化内涵发人深思。 土楼居民崇尚伦理道德,忠君爱国,敬宗睦族,崇文重教,勤俭耕读,刻苦耐劳,平等相待,热情好客。土楼居民在礼俗、文化、宗教文化信仰、文化娱乐等方面,无不呈现土楼乡土气息。 1、独特的土楼文化 每一座土楼,从整体到各个不同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有它独立的作用和功能,整座楼具有通风采光、防潮保温、防风抗震、安全自卫的特点。 以其整体功能而言,坚固厚实的土围墙,如一道天然屏障,既维护全族人聚居凝结的向心力,也为全族人在社会出现各种矛盾斗争,或与大自然拼搏中,有效地保护族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土楼尤其圆方楼形同城堡,易守难攻,防御性能极强。土楼不论大小都设厅堂,作全楼活动中心。在此可以进行宗族议事,或婚丧喜庆,或接待亲朋好友,或宴请宾客及其他关系全楼人的大型活动;土楼天井是楼人工余休闲的好场所;大多数土楼有门坪,作晾晒稻谷和楼人与村民室外节日活动之地;楼内设学堂,体现了客家人重教兴学好传统;其他附属建筑如浴室、砻谷间、厕所、牛栏、猪舍等一应俱全。功能齐全的土楼如同一个小社会,折射出客家社会的风貌。 当你参观土楼时,可以感觉到土楼以其坚固封闭,高大对称,自成一体的建筑风格,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第一、蕴含着客家同宗血缘凝聚力,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客家土楼集体

浅析客家土楼的文化特征

《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调研报告 (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浅析客家土楼的文化特征 学生:许可

浅析客家土楼的文化特征 摘要 客家土楼,一般也叫福建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圆形围屋。是客家民系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见的奇葩。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市,漳州、广东饶平县。其中以永定县和南靖县内的客家土楼最具规模,造型也最为壮观,而广东饶平县则拥有建于明末清初,有着400多年的历史,迄今被发现的我国最大的客家土楼道韵楼。 作为中国民居中少有的单体建筑,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审美文化特征屹立于中国民居建筑之林。 关键词:客家围屋、围楼、土楼、福建土楼、饶平县道韵楼。

引言,,,,,,,,,,,,,,,, 3 1.客家民系文化特点,,,,,,,,,,,, 4 1.1客家文化及其历史,,,,,,,,,, 4 1.2客家文化与其他文化交融,,,,,,, 4 2.客家民系建筑特色,,,,,,,,,,,,,,, 5 2.1客家围屋审美文化特征及特点,,,,, 5 2.2客家土楼介绍,,,,,,,,,, 7 2.2.1饶平县道韵楼,,,,,, 9 总结,,,,,,,,,,,,,,,,,,,,,,,,,,,,,,,,,, 13

本篇以客家文化及客家民系建筑所处地理位置及条件入手,开展对客家围屋特别是处在福建及广东饶平地区的客家土楼文化审美特性的分析。在将近30个课时的《建筑美学与岭南文化》的学习中,自己对岭南地区建筑确实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于自己家乡饶平县便有中国最大的客家土楼道韵楼,所以选取了这一课题作为结课论文,希望能够展示自己在这一门课上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