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卷政治2卷答案及其解析

2018全国卷政治2卷答案及其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Ⅱ卷

试题的解析与启示

12.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4所示。

这表明

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

③甲与丙是替代品④甲与丙是互补品

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

A.①③ B,②④C.②⑤D.④⑥

解析:答案:A。互补商品为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效应的商品,故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在导致

本商品需求减少的同时,其互补品需求也随之减少,①判断正确,②错误;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在导致本商品需求量减少的同时,也导致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③判断正确,④错误;图中所示情况,无法判断乙丙关系。

说明:试题一改往年冗长复杂的坐标图,以简单明晰的两个坐标图设计6个选项,其中⑤、⑥两项属于有可能存在但非必然存在的关系,增加了思维难度。试题发出两个明显信号,一个是备选项的增加,另一个是改变更多的依靠数学能力而不是政治学科素养解答坐标图的情况。

13.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度提高至25%。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

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

③钢铁制成品价格上涨④钢铁企业利润增加

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

A.①→③→⑤B.②→④→

⑥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答案A。进口钢铁关说提高,必然导致①,钢铁成本上升,必然导致下游钢铁制成品价格上涨,即③;钢铁价格上涨,钢铁消费者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利益自然受损,产生⑤。钢铁成本及钢铁制成品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增加,销售量降低,企业利益受损,④、⑥判断错误,故所有选项中只要出现④、⑥就应淘汰,据此可以淘汰BCD项。

说明:教材中没有税收调节作用,只在财政作用中涉及税收。将税收、生产、消费三个环节联系起来命题,4个备选项目变成6个,对差生而言是增加思维的难度,对优等生而言答案却显而易见。试题除给出今后的选择题可能增加选项外,也提醒教学备考应注意教材知识的关联性,对教材知识点应适当扩张。

14.近三年来,某国对财政赤字率和通货感胀率的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