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扎特的歌剧创作及其艺术特点
浅析《魔笛》的戏剧风格特征

浅析《魔笛》的戏剧风格特征《魔笛》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一部歌剧作品,于1791年首演。
该作品的戏剧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魔笛》是一部二重唱歌剧,其中的配乐方式相较其他歌剧作品来说更为独特。
莫扎特巧妙地将夜后和索洛洛为代表的男高音与女高音台唱方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二重唱音乐风格。
这种配乐方式使得歌剧更富有变化和层次感,同时也让角色之间的对话更加生动有趣。
《魔笛》的戏剧风格具有浓厚的奇幻色彩。
剧中的人物包括夜后、夜女王、萨拉斯托等魔法师,以及主人公塔米诺等善良勇敢的人物。
剧情中融入了许多奇异的元素,例如夜后的宫殿、夜女王的魔法力量、女王的神秘面纱等等,这些元素为故事增添了神秘和幻想的氛围。
《魔笛》的戏剧风格还体现在它的歌剧结构和音乐风格上。
整个歌剧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夜后的黑暗势力为主线,第二部分以夜女王对抗夜后为主线。
在音乐上,莫扎特采用了旋律动听的唱段、动感十足的合唱和华美的器乐独奏,使得整个作品具有极高的音乐魅力。
莫扎特还借鉴了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元素,如古典舞曲、民谣等,使得音乐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魔笛》的戏剧风格还表现在剧中对道德与智慧的探讨。
剧中的主人公塔米诺在面临各种考验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展现出勇气和智慧。
剧中还通过女王和夜后对立的方式,探讨了善恶、正义和权力的问题。
这种对人性的思考和道德观念的探索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魔笛》的戏剧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配乐方式的独特性、奇幻的剧情和角色设计、双线剧情和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以及对道德和智慧的思考。
这些特点使得《魔笛》成为了一部引人入胜的歌剧作品,对音乐和戏剧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莫扎特歌剧的特点是什么

莫扎特歌剧的特点是什么莫扎特是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莫扎特的歌剧作品有着独特之处,那么莫扎特歌剧特点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莫扎特歌剧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莫扎特歌剧特点莫扎特歌剧着重于打造不一样的人物形象,他利用音乐演绎出颇具特色的歌剧。
在众多因素的渲染下,使得他创作的歌剧更有影响力,另外添加的音乐特色,为歌剧增加了戏剧的氛围,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入迷了。
莫扎特的歌剧创作有许多的特点,首先他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赋予了明确的特征,而且在他的创作下,这些特征与人物都十分相符。
另外在这些与人物对应的特征下,加之不同的环境,使得每个人物在剧情的发展中,都演绎出了自己的特色,完美地诠释了每个人物的内心变化。
其次莫扎特利用特有的方法,以此来渲染歌剧里剧情的发展,让歌剧跌宕起伏。
在情节的变化中,营造了起伏,而这些起伏又推动了高潮的到来。
利用这一方法,使歌剧不似流水那样静静地流淌,而是像一本高潮、有平和情节的小说。
最后一点,在歌剧创作里莫扎特吸收了一些不同的特色。
同时莫扎特还关注管弦乐为歌剧带来的影响,通过音乐的转换,营造故事发生的危急情况,为歌剧剧情的发展起到一个奠定基础的作用。
这也使得人们能通过音乐的变化,感受歌剧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
莫扎特全名叫什么大家通常所说的莫扎特,都是指的全名为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的莫扎特,可是殊不知,叫莫扎特的人数不胜数,就连莫扎特本人的妻子后来也是这个姓氏,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关注一个人的全名的原因所在,如果不记住这个的话,下次出现许许多多的莫扎特的时候,当然是不容易区分的。
现在大家通常所说的莫扎特,出生在维也纳萨尔茨堡的市中心,他是音乐神童,可以说给维也纳音乐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全名一直被是各个博物馆或者是音乐爱好者心目中记忆尤深的,当然,他因为少年时期对音乐执着的热爱,也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全名,同样如此。
现在来看,恐怕音乐界无人不知全名为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的这号人物,他的墓碑上,也雕刻下了他的全名,成为后人人们经常会去拜访的地方,对后来可以说影响非常大。
【论文】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特征浅析

【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特征浅析】莫扎特在德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莫扎特的歌剧无论是从音乐还从题材,都逐渐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个人特色。
下面对他歌剧的音乐风格加以阐述。
一、莫扎特的歌剧富有民族性,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气息在莫扎特的以前,意大利歌剧风靡整个欧洲,德国乃至欧洲各个国家创作的歌剧音乐风格、体裁形式等都是意大利化的,演唱也是用意大利文,各个国家对意大利歌剧已经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
莫扎特对此深感鄙夷,极为的愤慨,他曾在1785年3月21日写给诗歌教授曼海姆的信中怒斥那些崇洋媚外的导演指挥“无知无能”,大声疾呼要:“认真地开始象德国人一样思想,象德国人一样行动,说德国话,并用德文唱歌!!!”有一次在和朋友聊天时,莫扎特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写一部德国歌剧,这是我多年来最为炽热的愿望!这可以从德国舞台上把意大利人的统治赶下去!一个内在的声音有时在告诉我,亲爱的上帝就是为此而特地把我送到这个世界来的!”确实如此,莫扎特为德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德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
莫扎特的一部小歌剧《巴斯汀与巴斯汀娜》,是他十二岁时以法国卢梭的《乡村仆者》为蓝本,用德文写出的一部歌剧。
而后又创作成熟的德国歌剧《后宫诱逃》、《魔笛》等作品。
这些歌剧,从唱词、对话到音乐全都具有德国民族特点,歌剧的旋律、调式、曲体结构及和声。
都可以看出德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如旋律常用分解和弦、四度音程起拍、自然音阶、常用大调及一段或分段曲式等等。
特别是《魔笛》这部歌剧,它是以德国歌唱剧体裁为基础,采用德语演唱的一部歌剧。
剧中角色帕帕基诺的音乐则是带有鲜明的德奥民间音乐风格的通俗歌曲,如在《魔笛》第一幕第二曲和第二幕第二十曲的帕帕基诺的咏叹调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张洪岛是这样评价《魔笛》的民族性的“确实,这部歌剧是莫扎特全部歌剧中最富于民族精神和民间气息的作品。
即使在对宣叙调的运用上,他也改变了《费加罗的婚礼》或《唐·璜》里那种意大利式的宣叙调,而采用了接近巴赫受难曲中那种深刻抒情的德国式的宣叙调了。
浅谈莫扎特喜歌剧的创作特点

浅谈莫扎特喜歌剧的创作特点莫扎特是18世纪欧洲古典音乐史上最为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创作了众多优秀的歌剧作品,包括《费加罗的婚礼》、《唐·乔望尼》、《魔笛》等。
他的喜歌剧作品在古典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莫扎特喜歌剧作品的音乐语言优美、流畅、富有张力,旋律优美动人。
莫扎特擅长音乐表达,他的音乐旋律流畅,旋律美丽动人,能够很好地表达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变化,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莫扎特在喜歌剧中注重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
他细腻地描绘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
在《唐·乔望尼》中,唐·乔望尼的深情狂野、多情多欲、颓废懒散等特点都被生动地展现出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莫扎特的旋律与剧情密不可分,旋律的起承转合与剧情的发展紧密结合,旋律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他的旋律可以很好地展示主题的发展和人物关系的演变,使剧情更加生动有趣。
莫扎特以自己独特的旋律创造力,将音乐与戏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莫扎特喜歌剧作品的编曲精细,声乐和乐器的结合和谐自然。
他熟悉乐器的特点和声音的特色,能够巧妙地在编曲过程中运用各种乐器,使得声乐与乐器之间的协调相互融合,音乐的表现力达到了极致。
莫扎特的编曲既不简单机械,也不过分繁复,体现了他对于音乐结构的深刻理解。
莫扎特喜歌剧作品的剧本和剧情紧凑且富有艺术张力,情节引人入胜,极富戏剧性。
他的剧本构思巧妙,情节紧凑,人物形象丰满,充满想象力,让人们在观看演出时能够被彻底吸引住,感受到舞台上的魅力。
莫扎特喜歌剧作品的创作特点可以概括为音乐语言优美流畅、人物形象丰满、旋律与剧情紧密结合、编曲精细、剧本紧凑富有艺术张力等。
他的喜歌剧作品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至今仍然被广泛演唱和演出,并且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莫扎特喜歌剧的创作特点

浅谈莫扎特喜歌剧的创作特点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莫扎特喜歌剧是他创作的一种音乐形式,也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喜歌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戏剧、舞蹈和歌唱的艺术形式,以轻松愉悦的风格表现生活中的小故事。
莫扎特在创作喜歌剧方面有着独特的创作特点,下面将对莫扎特喜歌剧的创作特点进行浅谈。
莫扎特的喜歌剧作品情节简单明快,富有幽默感。
莫扎特喜歌剧的故事通常以爱情为主线,围绕着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纠葛展开。
故事结构简单,情节直接,没有过多的复杂情节和扭曲的剧情,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
他的喜歌剧以幽默的对白和搞笑的情节安排,给人以欣喜愉快的感受,成为了一种娱乐形式。
莫扎特的喜歌剧在音乐语言上富有表现力。
莫扎特善于运用音乐的力量表达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
他的音乐语言简练而精确,旋律优美动听,曲调流畅自然,特别擅长表现人物情感变化。
他运用丰富多样的和声和装饰音乐手法,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旋律和华彩的唱段,使角色的个性和情感得以真实地展现。
莫扎特还注重对人声的塑造,采用不同的声音组合和分配,使每位角色都有自己的独特音色和表达方式。
莫扎特的喜歌剧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
他通过音乐和剧情的结合,巧妙地刻画了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他善于利用细腻的音乐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来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
莫扎特的喜歌剧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们形象鲜明又富有个性,有时是风趣幽默的,有时是忧愁悲伤的,但终究都是充满生动的人物形象。
莫扎特的喜歌剧以其流畅的剧情节奏和精确的节奏控制,给人以欣赏的享受。
莫扎特的喜歌剧通常以三幕结构为主,结构严谨,起伏合理。
他通过合理的剧情安排和紧凑的场景切换,使故事情节紧凑有力,节奏感十分明显。
他在剧中巧妙地运用了唱腔、合唱、合奏等不同的音乐形式,使剧情流畅而且具有连贯性。
他还在喜歌剧中加入了许多舞蹈场景,使作品更具活力。
浅谈莫扎特喜歌剧的创作特点

浅谈莫扎特喜歌剧的创作特点莫扎特是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歌曲、合唱曲、宗教音乐等多种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喜歌剧。
喜歌剧是一个结合了音乐、戏剧和舞蹈的艺术形式,它以轻松愉快的情节和悦耳动人的音乐来表达人类的欢乐与快乐。
莫扎特的喜歌剧作品包括《费加罗的婚礼》、《唐·喬望尼》、《魔笛》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莫扎特的喜歌剧作品重视人物的情感表达。
在莫扎特的喜歌剧中,人物形象鲜明,性格鲜活,他们的情感经历起伏跌宕,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莫扎特通过丰富的旋律、和声和音色等手段,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
莫扎特的喜歌剧作品充满了幽默和趣味。
莫扎特在喜歌剧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语言和动作的笑料,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快乐和滑稽。
莫扎特深谙喜剧的表现手法,他善于运用反衬、夸张和对比等手法,创造出一系列搞笑而又不失艺术性的情节,使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喜悦和满足。
莫扎特的喜歌剧作品注重戏剧性的张力和情感的冲突。
尽管莫扎特的喜歌剧富有幽默和趣味,但其中也经常出现较为严肃和深刻的情感冲突。
莫扎特善于描绘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他通过精确的旋律和和声的运用,使观众能够深入地体会到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冲突,同时也给予观众思考和反思的空间。
莫扎特的喜歌剧作品具有高度的音乐性和艺术性。
莫扎特的音乐创作才华横溢,他能够巧妙地运用和声和旋律等音乐元素,使音乐与戏剧情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他的喜歌剧作品流畅优美,旋律优美动人,和声丰富多样,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莫扎特喜歌剧中的配乐独具匠心,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心情和情感,还能够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莫扎特的喜歌剧作品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幽默和趣味的呈现、戏剧性的张力和冲突、以及高度的音乐性和艺术性,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欢乐和快乐的世界。
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使莫扎特的喜歌剧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至今仍被广泛演出和赞美。
莫扎特歌剧美学

莫扎特歌剧美学(实用版)目录一、莫扎特歌剧美学概述二、莫扎特歌剧的美学特点1.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2.高度的人性化描绘3.强烈的情感表达4.音乐形式的创新三、莫扎特歌剧对后世的影响正文一、莫扎特歌剧美学概述莫扎特歌剧美学是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人类情感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二、莫扎特歌剧的美学特点1.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
在他的歌剧中,音乐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元素,与戏剧情节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莫扎特擅长运用音乐来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以及展现戏剧冲突,使得歌剧在音乐与戏剧之间取得了平衡。
2.高度的人性化描绘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以人性化描绘著称,他笔下的角色形象丰满、立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莫扎特通过音乐深刻地揭示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使得观众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在他的歌剧中,观众可以看到人性的善恶、美丑、喜怒哀乐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人类情感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强烈的情感表达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他擅长运用音乐来抒发人类的喜怒哀乐。
在他的歌剧中,观众可以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友情的真挚、亲情的深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莫扎特通过音乐传达了人类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使得歌剧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4.音乐形式的创新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中不断尝试音乐形式的创新,他将古典音乐的严谨性与歌剧的戏剧性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莫扎特善于运用各种音乐形式,如咏叹调、合唱、重唱等,来展现歌剧的丰富情感。
同时,他还大胆尝试新的音乐结构和和声处理,为后世音乐创作提供了许多启示。
三、莫扎特歌剧对后世的影响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理念影响了许多后来的音乐家。
莫扎特的歌剧作品成为了古典音乐的瑰宝,为后世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浅谈莫扎特喜歌剧的创作特点

浅谈莫扎特喜歌剧的创作特点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音乐史上备受推崇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喜歌剧作品被认为是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莫扎特喜剧歌剧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戏剧性深受欢迎,其作品包括《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多娜·安娜》等,这些作品都深受观众喜爱。
那么,莫扎特的喜歌剧到底有哪些创作特点呢?本文将从音乐、戏剧性和人物刻画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莫扎特的喜歌剧在音乐上的创作特点是其旋律优美、舒缓,富有感染力。
他擅长运用丰富的旋律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使人们在听歌剧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华丽的音乐旋律,同时也能够深刻地领会到人物的心理变化。
《费加罗的婚礼》中苏赫塞特的咏叹调《听啊,美妙的歌声》用其悠扬的旋律将主人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魔笛》中的女王咏叹调《复仇女神的火焰》更是展现了女王那种霸道和自信的性格。
莫扎特的喜歌剧还经常运用合唱、嘹亮的合唱曲调以及轻快的合奏来体现出戏剧性的紧张和情感的高潮,使得观众在音乐的烘托下更加容易被故事所吸引。
莫扎特的喜歌剧在戏剧性上的创作特点是其巧妙且丰富的戏剧构思和精心设计的情节。
莫扎特非常善于捕捉戏剧冲突和人物性格之间的矛盾,将其巧妙地融入音乐中。
他在歌剧中常常运用反奏的手法,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来烘托戏剧情节的紧张和激动,从而使得观众更加易于被戏剧所吸引。
《费加罗的婚礼》中苏赫塞特和费加罗二人在情感纠葛中的交锋、《魔笛》里士林和他的妻子们之间的纠葛以及帕米娜与塔米诺之间的爱情纠葛等等,都是他运用戏剧性构思的典型案例。
莫扎特在喜歌剧的情节安排上也非常讲究转折、紧凑,使得整个剧情具有高潮迭起的戏剧性张力。
莫扎特的喜歌剧在人物刻画上的创作特点是其深刻细腻、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他擅长通过音乐来展现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苏赫塞特天真活泼、飘飘欲仙的形象和费加罗的豪爽豁达、伶牙俐齿的形象,以及《魔笛》中的塔米诺和帕米娜的真挚、善良等等,都是他人物刻画的杰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莫扎特的歌剧创作及其艺术特点
作者:王志丽
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10期
摘要:歌剧作为以音乐为核心要素的整体性雅俗共赏艺术,源自于音乐而来,随着音乐的发展,逐渐演变的戏剧舞台表演艺术。
在西方,莫扎特在歌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人们留下了丰富多彩并且独具魅力的歌剧作品,他的作品给世界歌剧的演变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这里就浅析以莫扎特的歌剧为中心,来探索一下他的歌剧创作以及独具特色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莫扎特歌剧;歌剧创作;歌剧艺术特点
一、歌剧概述
我们知道,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融合了声乐和器乐的特点、将剧本与表演融会贯通、并且诗歌文本、舞蹈及舞台美术特点结合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歌剧首先起源于欧洲16世纪,开始是将音乐与戏剧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体裁形式。
西方18—19世纪时期,歌剧音乐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渐在演变和发展,增加了不少元素,比如幕间曲、咏叹调及其他抒情性的独唱、合唱及重唱等。
歌剧有两种传统的演唱形式:宣叙调类似于普通的朗诵;咏叹调,独唱的乐段。
比较短小的唱段有时也称为咏叹调。
每一种歌唱方式都辅有乐器伴奏。
舞台上的表演者的音调由他们所装扮的角色而决定。
具体为分:男歌手由高至低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中低音以及男低音。
女歌手由高至低分为:女高音、女中音以及女低音。
女高音也可为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等几种不同类别。
歌剧中应该还涵盖了其他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比如说戏剧在歌剧中占有大多数的比例。
此外,绘画艺术用来衬托舞台背景,因此绘画也是不容忽视的。
歌剧中也需要舞者来展现舞台上的动作和剧情,所以说舞蹈也不能缺少。
因此,最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之一的瓦格纳称歌剧之为“音乐大合作”。
二、莫扎特的歌剧创作
歌剧是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的重要领域。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从11岁起就开始创作歌剧,一生创作了二十二部经典作品,然而莫扎特早期作品(1781年以前),大都受到了那不勒斯乐派的作品影响,目前已经不怎么上演了。
目前上演的主要歌剧经典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后官诱逃》《女人心》《狄托的仁慈》等,其中以前三部最具代表性。
莫扎特还有许多宗教性的声乐作品及合唱,可谓独唱的珍品,他还作有30多首艺术歌曲。
如《紫罗兰》《渴望春天》《路易丝烧毁负心人的信》《致予希望》《自由之歌》《腰带》《老抠》《保守秘密》《离别之歌》《梦境》《小磨坊女》《春之歌》等。
其宗教性的独唱曲《哈利路亚》则是每个女高音必唱之珍唱。
《费加罗的婚礼》的故事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是莫扎特重要的歌剧代表作品之一,于1786年首演,当时可以说影响很大,在欧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这部歌剧在形式上受意大利喜歌剧的影响较大,以意大利喜歌剧的形式构思而成,在音乐上,充分展现了莫扎特以音乐形式为主题对戏剧角色塑造的显著才情。
《唐璜》写于1787年,脚本也是由达·蓬特改编。
题材取自西班牙一个有名的民间传说。
唐璜本是一个荒淫无耻的纨绔子弟,在莫扎特的笔下,既揭露批判了唐璜的无耻行为,使他最后得到惩罚。
这是一部富有哲理性内容的现实主义歌剧,情节是这样的:贵族子弟唐璜玩世不恭、荒诞离奇,于深夜进入了司令官的女儿安娜的房间。
听到呼救声,赶来保护自己女儿的司令官,被惊慌奔逃的唐璜刺死。
安娜和安娜的未婚夫渥他维奥以及被唐璜遗弃的少女爱尔维拉三人,决心找唐璜复仇。
唐璜又看上了农村少女采烈娜,采烈娜险些受骗。
最后,代表正义的死去的司令官的石像,把唐璜拉进了地狱,使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歌剧序曲采用奏鸣曲式,这是莫扎特歌剧中极为简洁而又富于感染力的一首,它概括了歌剧中鲜明的悲剧性、戏剧性场面的音乐性质,是一篇独自成章的交响曲。
另外,唐璜家中舞会的音乐,是莫扎特在音乐形式上的大胆创新,同时运用三个乐队演奏三支不同节拍的舞曲。
《魔笛》是莫扎特晚期的歌剧作品之一,是在他逝世前几个月创作而成并演出的。
歌剧以德国歌唱剧体裁为基础,同时综合了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等多种因素。
该故事取材于维兰德的神话《露露》,其主要的内容是:王子塔米诺为了得到帕米娜的爱情,在代表光明的贤者萨拉斯托洛的帮助下,战胜了代表封建黑暗势力——夜后的种种阻挠,取得了成功。
歌剧主要通过夜后和光明之国的领导人萨拉斯托洛两个不同阵营形象的矛盾冲突,揭露了光明(启蒙主义思想)一定是取得胜利,最终打败黑暗(封建势力)的主题思想。
从这部歌剧中我们可以发现,莫扎特在这部歌剧里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精神,而且带有浓浓的民间气息,对于德国近代民族歌剧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很大的影响。
莫扎特完美结合了合唱来描绘各种不同的戏剧性场景,每个人物都被赋予个性化音调;舞台背景、形象和音乐气氛上,歌剧序曲与歌剧作品本身有了更深入的联系;进一步的发挥了乐队在歌剧表演的作用到,而且运用了一些新奇怪诞的配器方法,增添了奇幻的舞台色彩和特效,成为后来浪漫主义歌剧幻奇因素的萌芽。
从这部歌剧到韦伯的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魔弹射手》以及后来瓦格纳的歌剧,是一脉相承的。
三、莫扎特歌剧的艺术特点
莫扎特的歌剧不仅具有典型的古典时期音乐所有特点,而且还独具特色。
因之,在演唱莫扎特歌剧时应该注重注意莫扎特歌剧以下几个特点,方能有完美的演唱效果。
首先,莫扎特的歌剧对形式的完美十分重视,讲究形式与内容的最恰当结合。
因此,歌者在演唱他的歌剧作品时,应该注重作品里的不同内容和形式,比如说对速度、力度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按照谱上把握音的时值问题,不能自由更改,速度也不能随意调动。
对乐谱上的音符合理使用,标有延长记号的要适可而止,结尾无延长记号的高音,也应该按照谱例演唱,不能自由发挥。
其次,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对歌唱技巧有很大的要求。
具体对声音技巧要求,主要表现在:①在气息方面,不能过度紧张,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节点上,不仅如此,还需要应该做到有力有度,柔中有力,力度适中且流畅,声音富有感染力。
②在歌唱共鸣的处理上,要求身体各共鸣腔体合理得当,尤其注意头腔共鸣、胸腔共鸣、腹腔共鸣三大共鸣体系,头腔共鸣要求灵动活现,是高音位置,起到领头作用;胸腔共鸣的音色厚重、饱满,是低音的共鸣主体;腹腔共鸣,发音位置在丹田,声波在腹腔震动,极富有穿透力。
③在咬字和吐音方面,要求准确、柔和,音程的跳动演唱需要圆润,不能出现上滑和下滑的痕迹,而且要保证音高的准确性。
④在音色的运用上,由于音乐与调性有关联,在演唱中声音突然转调时,歌唱者在处理转调时,应注意音色也需要随之改变。
最后,意大利浪漫主义的富丽、华美滑音,迅猛、激烈、粗鲁的喊叫,过分浓郁、厚重的胸声,乐句中的自由节拍、任意变化的速度等风格,与古典主义乐派音乐以古典、秀美、华贵、完善、明朗、顺畅的主要风格形成强烈的对比。
因此,在演唱莫扎特的歌剧作品时,不能将夸张的感情表现和强烈的力度进行对比,要以中等音量准确、从容的声音进行圆润、柔和的演唱。
比如唐璜的咏叹调《请你到窗前来吧》这首浪漫主义曲深情浪漫,旋律优美,仿若的月光一样柔和而美丽。
四、结语
莫扎特的歌剧作品能够比其先驱和同辈人的作品更牢固地占领歌剧舞台,并且同19世纪意、法、德等国的优秀歌剧并驾齐驱,是因为他的这些歌剧作品代表着先进民主思想的光辉,适时地出现在新兴市民阶级的实现中,符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艺术上大胆破除一切腐朽的教条,毅然开创了人们没有走过的创作道路。
这就是莫扎特的伟大之处。
[参考文献]
[1] 周媛.浅谈莫扎特歌剧创作的艺术魅力[J].丝路视野,2017,33.
[2] 王浩宇.莫扎特歌剧的艺术特点及演唱风格[J].北方音乐,2017,22.
[3] 达瓦央金.莫扎特歌剧创作特征[J].西江文艺,2017,17.
[4] 苏敏.简述从《唐璜》看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特点[J].黄河之声,2017,20.
作者简介:王志丽(1976-),女,山东烟台人,本科,鲁东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