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电子版

统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电子版
统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电子版

统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电子版

浅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统计管理

1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已步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遗留问题,为了缓解和解决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问题,我国适时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以新常态来判断我国的经济特征,说明中央对当前经济增长变化的规律认识得更加深刻,更加科学,并要求我们要主动去适应经济新常态。统计作为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更要主动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这就要求我们的统计工作不能再以传统的方法和原有的模式,按部就班地运行,而必须适应和服务经济新常态,不断创新改进,以加强地勘单位的统计管理工作,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就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应如何加强统计管理工作提出以下的思考。

2认真分析研究新常态对地勘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的影响

谈到加强统计管理工作,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的成功与否对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用新常态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工作方法上体现新常态要求。

与时俱进,以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地、创造性地开展统计管理工作,全力打造统计部门工作新常态。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地勘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当下的地质勘查工作已从过去的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势,传统的地质勘查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新常态下,地质勘查工作逐渐开始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探索出了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地勘单位的经营范围也逐渐扩大。从原来单一的地质勘查扩大到固体矿产勘查、地质钻探、矿山工程、管道工程等工程类勘察以及矿山地质调查、勘查;水汶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地质测绘;地质勘探工程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勘单位对地质勘查统计信息的要求相应也会更高,这就意味着地质勘查统计工作将逐渐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已经通过发展统计科学技术来解决当下地质勘查工作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我国已经实施的四大工程:一套表制度、基本单位名录库、联网直报以及业务应用统一软件系统,就是以此来保障统计生产方式以及地勘单位统计管理方式的改革。

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统计人员,要积极参加统计业务培训,通过参加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不断充实理论知识,学习新的统计方法和统计理念,更新知识,同时还要积极地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落实

和发展,积极做好与上级统计主管部门的衔接和沟通工作,从而保障地勘单位统计工作的

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3统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统计工作得不到领导重视

统计管理工作同其他管理工作不同,不容易马上取得显著成绩或成绩不明显。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统计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重视不够,认为统计工作只是单纯数字的计数和简单相加的事情,是一种纯事务性的工作,不是

什么主要工作,也不能给单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常常认为只要能把日常工作应付

得过去,又能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理部门的检查就行了。

对企业而言,则主要是在写工作总结时充实一下相关工作内容,对企业经营决策并没

有多少实际意义。而部分统计人员也对统计工作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够深入,对统计工作的

性质认识不清,片面地认为统计工作只是为上级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报表,只是

为了完成上报任务。使得统计工作没有真正地发挥出自已应有的作用,也没能为管理者的

正确决策真正起到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3.2统计管理制度与统计机构不健全

随着我国地勘工作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发展,地勘单位的统计工作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

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准确、高效、全面的统计工作是提高地勘单位管理、决策的

重要基础。统计机构的建设步伐与统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已无法再适应地勘单位统计数

据的发展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有的地勘单位并没有设立

单独的统计机构,而是将统计工作交给财务、经营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代替来完成。

由于地勘单位统计指标的填报要求与财务报表的统计口径不同,有的财务人员只是按

照财务报表的填报方式来统计数据,因而统计出来的数据就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使得统计数据不能全面、科学、客观、准确的反映地勘单位

发展的实际状况,也就更谈不上对原始数据资料的保存、统计数据的审核和统计工作的交

接了。影响了地勘单位统计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3.3统计数据质量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提高其可信度,是对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统计工作是一项严谨

细致的工作,统计工作人员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有效的统计

信息资料来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颇具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认真履行好统计管理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把统计管理工作提高

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对企业决策起到促进作用。

3.4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统计人员基本上不是统计专业出身,而且有的还是兼职,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系

统化的统计知识培养教育,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忽视了对原始数据的搜集、整理,同时也

没有能建立和完善相对规范的统计台帐以及统计报表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统计工作

水平的提高。

4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4.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统计管理工作

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计管理工作。分管领导、科室要紧跟新形势、新变化,摆脱

过去的思维模式和不必要的条条框框,不断加强统计管理职能。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采取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统计管理体制,制订统一表式,经统计负责人审核后,统一下发,

充分发挥统计管理部门的作用,真正实现从单纯做统计到既做又管的转变,保证统计工作

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4.2建立健全统计管理制度与统计机构

要加大统计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推进依法统计。要以《统计法》为基本依据,理直

气壮地强调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维护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树立法制

观念,坚持依法统计,尊重科学、忠诚统计,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务求统计数据做到真实、可信,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改进和规范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统计机构,完善统

计数据的审计、统计工作的交接、原始数据统计资料的保存等方面的工作,利用新技术和

新方法,不断完善统计职能,提高统计工作管理水平。

4.3不断与时俱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驱动统计工作创新的重要动力,是适应统计工作新常态的重要

手段。加快实施“四大工程”对于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各级统计人员要认真履行好统计工作职责,健全完善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开展统计

分析,及时准确地写出统计分析报告,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要对上报的数据资料认真把关,并签字、盖章,对数据的真实性承担相应的责任。逐渐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统计制度

与统计指标体系,加强标准统一,指标统一,流程统一和手段统一,充分运用大数据统计,创新统计管理方式,不断加强统计管理职能,并严格按照统一的口径范围与计算方法进行

统计核算。严格管控数据的收集、管理、使用和发布,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有效控制数据

安全风险。

4.4提高统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统计工作人员要适应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只

有这样才能适应统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人才是统计事业的核心,要致力于培养适应统计

工作新常态的创新人才,必须加强统计人员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每年拿出一部份专项资金,用于大队和各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的

应用统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应用统计学毕业论文选题(1221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应用统计学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比较+案例+实验”教学方法在应用统计学中的应用 应用统计学实际应用教学的思考 开发内化教学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同一案例的应用统计与数理统计的教学区别 应用统计学专业“概率论”课程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的应用统计分析初探 结合数学建模思想完善研究生《应用统计》案例式教学改革 经济类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法探析 发展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探析 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施中的几点建议 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应用统计技术进行铝溶胶生产管理探究 应用统计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应用统计课程中上机辅助练习的必要性调查 应用统计创新人才素质培育的内容和方法 面向大数据分析方向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应用统计技术降低编织袋原料消耗 《应用统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

应用统计学无纸化考试思考 应用统计分析技术推动设备精细管理 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应用统计技术提升QC小组活动质量 工业工程专业的《应用统计学》课程建设研究 医学应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基于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应用统计学》教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的自助式教学法 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管理中如何科学应用统计分析 工程案例在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 硕士水平应用统计类课程的概率重要基本知识点 2006-2011年比较方法在我国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分析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知识破译藏宝密码 独立学院开设《应用统计学》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统计学"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体会 应用统计学中的最大熵与贝叶斯方法 有效应用统计技术,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管理 医疗应用统计学的前景探析 管理学科“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探讨 2007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课堂设计 高校应用统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腹部、盆腔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统计分析 我院盐酸吗啡和盐酸哌替啶应用统计及分析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按题型整理) 一、填空题(10分) 1.统计学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或统计信息;统计学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现象 3.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不同,可将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根据统计方法研究和应用的侧重不同,可将统计学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实验设计法,统计描述法和统计推断法 5.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6.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按其变异情况可以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可变标志称为变量。 7.统计总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同质性、大量性和变异性。 8.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按所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9.总量指标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说明现象总体的规模和水平的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10.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按指标数值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量指标。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 11.平均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变异指标说明

各变量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12.计量尺度的类型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根据四种计量尺度计量结果,可将统计数据分为三种类型:名义级数据,顺序级数据,刻度级数据。 13.对名义级数据通常是计算众数,对顺序级数据,通常可以计算众数、中位数;对刻度级数据,同样可以计算众数和中位数,还可以计算平均数。 14.全面调查方式有统计报表制度,普查;非全面调查有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15.常用的抽样调查组织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阶段随机抽样。 1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合理划分各组界限 17.按分组标志的多少,统计分组可以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性质不同,统计分组可以分为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按分组作用和任务不同,有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18.离散变量可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连续变量只能做组距式分组。 19.从统计表的内容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从统计表的形式看:统计表包括总标题、横行和纵栏标题、数字资料 20.平均指标可分为两类:计算均值和位置均值。 21.根据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关系,次数分布可以分为对称分布,左偏分布,右偏分布。

统计学期末复习-公式汇总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 全面调查 非 全面调查 一次性调查 经 常性调查 统计学复习 第一章 1.“统计”的三个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的关系;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3.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4.统计工作的过程一般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区分: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6.标志: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A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示。如:性别、职业、血型色彩 B 数量标志—标志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指标名称体现事物质的规定性,指标数值体现事物量的规定性 第二章 1.统计调查种类 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填报单位——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格;(调查什么)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选择调查方法。

统计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统计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统计学的英文statistics最早源于现代拉丁文statisticumcollegium(国会)、意大利文statista(国民或政治家) 以及德文Statistik,最早是由GottfriedAchenwall于1749年使用,代表对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学问,也就是“研究国家的科学”。十九世纪,统计学在广泛的数据以及资料中探究其意义,并且由JohnSinclair引进到英语世界。 统计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一: [1]蔡立梅,马瑾,周永章,黄兰椿,窦磊,张澄博,付善明.东莞市农业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解析[J].环境科学.xx(12) [2]钟晓兰,周生路,赵其国,李江涛,廖启林.长三角典型区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协同区域化分析、空间相关分析与空间主成分分析[J].环境科学.xx(12) [3]张仁铎着.空间变异理论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xx [4]张建同,孙昌言编着.以Excel和SPSS为工具的管理统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xx [5]PGoovaerts,R.Webster,J.-P.Dubois.Assessingtheriskofsoilc ontaminationintheSwissJurausingindicatorgeostatistics[J].En vironmentalandEcologicalStatistics.1997(1)

[6]PeterM.Chapman.Sedimentqualityassessment:statusandoutloo k[J].JournalofAquaticEcosystemHealth.1995(3) [7]王政权编着.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科学出版社,1999 [8]杜瑞成,闫秀霞主编.系统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9]侯景儒等编着.实用地质统计学[M].地质出版社,1998 [10]陈静生,周家义主编.中国水环境重金属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11]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编.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12]王仁铎,胡光道编.线性地质统计学[M].地质出版社,1988 [13]史舟,李艳,程街亮.水稻土重金属空间分布的随机模拟和不确定评价[J].环境科学.xx(01) [14]乔胜英,蒋敬业,向武,唐俊红.武汉地区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及潜在生态效应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xx(03) [15]张丽旭,任松,蔡健.东海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富积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海洋通报.xx(02) [16]ZHANGXuelei,GONGZitong(StateKeyLabofSoilandSustainableA griculture,InstituteofSoilScience,CAS,Nanjing210008,China).

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中绿色GDP的核算问题 2、基于面板数据的外商投资(FI)对GDP增长的实证分析 3、财政收支与GDP相互关系的研究 4、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5、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6、区域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分析 7、宏观经济统计中相关数据的分析 8、我国货币供求问题研究 9、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统计测度 10、甘肃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11、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适度性 1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计分析 13、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变化的趋势预测 14、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差异分析 15、基于公平的初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 16、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 17、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 18、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统计分析 19、因子分析在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中的应用 20、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 21、统计数据生产的博弈分析 22、PPI 和CPI传导效应实证分析 23、CPI价格传导研究——来自XX的实证数据 24、工资增长与CPI相关分析 25、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研究 26、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统计分析 27、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 28、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 29、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30、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省际迁移动因的实证分析 31、我国统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2、股票市场(分板快)投资价值分析 33、深沪股市收益率分布特征的统计分析 34、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3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 36、因子分析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37、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38、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9、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体系研究 40、甘肃省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 41、甘肃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总结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应用统计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类及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的核心课程,是其它专业的选修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使学生掌握各种调查、各类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前景预测的方法,本大纲将从实际应用入手,即在统计基础理论上重点阐述统计工作各阶段的实际操作方法,力求体现统计学的社会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全面提高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该课程的开出在经济学、经济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为学习专业统计课程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力求反映高职高专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方向,要求在教学工作中,紧密结合现实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吸取国内外统计科学研究新成果,不断提高本课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本着简洁而具体的原则,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扩展知识面,以培养学生敏锐的定量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环节 本课的教学主要面授系统讲授《应用统计学》教材,建议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疑难问题,特别是作业练习的讲评和模拟实践的指导(包括上机操作)。由于本课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学生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本课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即作业练习与实践考核

统计学毕业论文参考课题.doc

郑重声明: 以下课题均属个人网上整理而得,仅做参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人不承担任何因个人因素引起的刑事民事责任。 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1 区域服务业饱和度与溢出度研究 2 微区位人流量测算技术研究 3 基于购买力平价下的富裕度测算方法 4 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率关联性分析 5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测算技术研究 6 区域质量指数的计算技术研究 7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技术及应用研究 8 微区位富裕度的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9 柳州主导产业同构性与差异性研究 10 区域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统计技术研究 11 富裕度测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12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率关联的存在性研究 13 非统一收银商场交易量与经济总量调查技术研究 14 综合评价权数确定的坎蒂雷方法实证研究 15 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16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7 柳州市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统计分析 18 柳州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 19 柳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20 城乡统筹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 21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变动分析 22 柳州市农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其趋势预测 23 消费质量的统计测度研究 24 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分析 25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分析 26 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 27 西部地区教育差距的聚类分析 28 从统计调查看科大学分制推行的经验及其不足 29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存在的问题探讨及其改革 30 柳州城乡收入差距预测 31 我国收入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32 从城乡收入差距看城乡统筹试验区的效果—以柳州为例 33 柳州市商品住宅价格与土地价格互动性研究 34 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5 房地产市场供求与房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36 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关系研究 37 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区域比较

应用统计学期末试卷

南京邮电大学 2010 /2011 学年第 一 学期 《应用统计》期末 试卷(A )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合计20分) (1)一个旅游景点的管理员根据以往的经验,有80%游客照相留念,则接下来的两名游客都照相留念的概率是( )。 A.0.65 B.0.36 C.0.5 D.0.4 (2)从一个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的盒子摸球(不放回),则连续两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 A.0.6 B.0.3 C.0.5 D.0.4 (3)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 A.商品销售额 B.商场数量 C.商品价格 D.营业员人数 (4)平均发展速度是( )。 A. 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 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 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 增长速度加上100% (5)在回归直线Y =a +bx 中,回归系数b 的意义为( )。 A .x =0时,Y 的期望值 B .X 每变动一个单位引起的Y 的平均变动量 C .Y 每变动一个单位引起的X 的平均变动量 D .X 每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变动总量 (6)设随机变量2~(3,)X N σ,且(36)0.4P X <<=,则( )0P X <=( )。 A .0.1 B .0.4 C .0.6 D .1 (7)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每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的产量环比增长速度( )。 A . 年年下降 B . 年年增长 C . 年年保持不变 D . 无法做结论 (8)设()~X P λ,已知()()12P X P X ===,则()3P X =的数值为(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自 觉 遵 守 考 试 规 则,诚 信 考 试,绝 不 作 弊

统计学实习心得体会精选集

统计学实习心得体会精选集 统计学实习心得体会【1】 本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统计学原理》课程,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统计学应用领域及其类型和基本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了数据的收集、展示、分析的技术。但这都是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纸上谈兵。理论须用来指导实践,把我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这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对于本人而言,数学功底不是很好,在没学统计学之前就感觉统计学会很枯燥无味,对这门课程有些恐惧。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感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学,再加上秦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使复杂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老师通过举例说明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变得简单化,容易理解,再通过课堂上做习题,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同时,老师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让我们做完习题,这样给我们减轻了很多课余的时间,学起来比较轻松。 而就所学的内容来讲,我个人认为这门课程有两大难点,一是统计学有许多相似概念,要求理解内涵,辨别异同和实际应用。例如在第二章统计调查中,相关概念的辨析就需要我们理解掌握以便熟练的做题。而对于公式不能像数学那样,只从抽象的式子到式子的变换,而是要把公式理解再加以运用,掌握公式的使用条件,体会应用的灵活性。例如在相关与回归分析这一章中,主要就是要求我们把公式掌握好再加以灵活的运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可见,在统计学当中,公式的运用很重要。以上是我对学习《统计学原理》的心得,写

的不是很全面,但都是自己真实的体会,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会给我带来很多的益处,让我受益匪浅。 统计学实习心得体会【2】 花几天时间,整体复习了一遍统计学,准确的来说是从第一页开始较为仔细的阅读了一遍《统计学》这本教科书。随后统计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得以从不同的视角重新思考这门让我痛苦了一个学期的课程。至此统计学不再仅仅是一些无数抽象公式的代名词,而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工作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科学。 《总论》和《统计数据》的内容比较简单,引出概念,复习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就在我们放松警惕,大呼统计学一点也不难的时候,《抽样估计》彻底震住了自鸣得意的我们。 理论上来说《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的内容要难于《抽样估计》。但是个人觉得《抽样估计》的行文并不像《假设检验》那么好理解。《统计学》这本书喜欢先向学生介绍很多概念和公式,再将公式引用到例子中来解决问题。然而在介绍公式的同时,学生往往不了解这些公式真正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单纯的死记硬背效率颇低。拿《抽样估计》来说,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的公式之多,方法之众,让同学们的脑袋混沌了好久。大家私下交流,混沌的原因在于不知道这些公式的来龙去脉,只将条件带入相应的公式计算答案的方法是以前没有经历过的,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开篇给同学举了两个例子来阐明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个人认为,这两个例子是点睛之笔。在学习的开头就

统计学专业论文

很好的一篇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我国就业人员工资水平分析 目录 摘要 (3) 一、引言 (5)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资料分组 二、计算数据的有关综合指标 (7) 1. 总量指标 2. 相对指标 3. 平均指标 三、有关增长量和发展速度指标的计算 (11) 1. 增长量的计算 2. 速度指标的计算 四、有关离散程度及趋势分析 (13) 1.各省市人均工资的有关标志变异指标 五、各省市人均平均工资的趋势分析 (17) 六、结语 (18)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就业人员的工资也随之而增长。但是由于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普遍低下,导致我国就业人员工资水平总体上偏低。另外由于我国就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低下,我国的分配制度并不是很完善等原因,导致就业人员工资在各行业和各部门的差距较大。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地区性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各省市由于具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和人才,技术优势,加上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广大中部地区和西北边远地区更为强,导致其经济发展水平较我国其他区域更高,所以这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就业人员工资较高,而且与其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市自治区的工资水平差距较大。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差距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素质较低,而且就业观念较落后,导致我国劳动力普遍廉价,就业职工工资普遍低下。刚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众多,城市发展速度与农村发展速度不平衡,各省市自治区的就业条件和国家政策,就业环境不同,导致职工工资存在行业间,区域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工资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中国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对我国就业人员职工工资的研究,对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就业政策,教育政策等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也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因素。我国就业职工工资水平的地区差异已经日益成为我国政府重视的一个问题。 关键字:就业人员职工平均工资贫富差距劳动报酬 Abstrac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90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China's economy has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The wages of employed persons also increased simultaneously. However, because of China's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generally low, leading to employment in wage levels in China were generally low. In addition, as employment i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hina's generally low, China's distribu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other reasons, lead to salaries of personnel employ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and a big gap between the various sector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and cities have opened due to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talent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coupled with the existing economic base, the wider central and north-west is more remote areas, contributing to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higher than other regions in China, so these higher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mployed in areas where higher wages, but also with othe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rovinces with lower levels of a big gap between the wage levels. And as the economy develops, this gap is growing. Because of China's large population, low quality, but also the concept of employment more backward, leading to widespread low-cost Chinese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30分) △ 1.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B )。 A 、9.3 B 、9 C 、6 D 、10 2.某商业局对其所属商店的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 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 A 、80—89% 90—99% 100—109% 110%以上 B 、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C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 D 、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3.以下是根据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 3 02 6785 5654 则销售的中位数为( C ) 。 A. 5 B. 45 C. 56.5 D. 7.5 4.按使用寿命分组的产品损坏率一般表现为( D )分布。 A 、钟型 B 、对称 C 、J 型 D 、U 型 5.某11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 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 算平均数,结果满足( D )。 A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 、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D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6.甲数列的标准差为7.07,平均数为70,乙数列的标准差为3.41, 平均数为7,则( D )。 A 、甲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B 、乙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C 、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 、甲数列离散程度大; 7.某银行想知道平均每户活期存款余额和估计其总量,根据存折 账号的顺序,每50本存折抽出一本登记其余额。这样的抽样组 织形式是( C ) A 、类型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机械抽样 D 、纯随机抽样 8.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 是( B )。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 、组内均方和除以组间均方 9. 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正,则( A )。 A 、表明现象正相关 B 、表明现象负相关 C 、表明相关程度很弱 D 、不能说明相关的方向和程度 △10.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 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 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A ) A 、x y 246000?+= B 、x y 24.06?+= C 、x y 624000?+= D 、x y 600024?+= 11.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 A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B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毕业论文.概率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Word版

毕业论文 课题 学生姓名胡泽学 系别 专业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指导教师 二0 一六年三月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4) 2.1在抽签和摸彩中的应用 (4) 2.2经济效益中的应用 (8) 2.3在现实决策中的应用 (4) 2.4在相遇问题中的应用 (12) 2.5在预算及检测中的应用 (10)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概率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17—18世纪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概率论,概率论逐渐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可以和传统数学相抗衡的学科之一,并一步步的走向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文先简述了概率论的发展,之后从概率在抽签中的应用、经济效益中的应用、现实决策中的应用、追击相遇问题中的应用、最大利润问题中的应用、最佳配置问题中的应用、经济保险问题中的应用、获奖问题中的应用、概率和选购方案的综合应用、金融界中的应用、设计方案的综合应用、厂矿生产中的如何合理配置维修工人问题、在商品质检中的应用和在运输预算费用中的应用等。多方面论述了概率的应用。 关键词:概率;概率的含义;概率的应用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概率统计是一门和生活关联紧密的学科同样也是一门特别有趣的数学分支学科,17-18世纪,数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数学家们打破了古希腊的演绎框架,社会生活对与自然界的多方面吸取灵感,数学领域涌现了许多新面孔,之后都形成了完整的数学分支。除了分析学这之外,概率论就是同时期能使"欧几里德几何不相上下"的几个伟大成就之一。 概率的发源与赌博有关,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计算机普及,它在最近几十年来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得到了特别广泛的应用,在生活与社会生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变万化千变万化、千变万化的时代里,而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要直面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其中很多的问题都是随机的与随机的随机的。如决策时如何获取最大利益,公司要如何组合生产才能取得最大收益,如何加大买彩票的获奖概率,怎样进行误差分析、所购买物品的产品检验,生产质量把控等,当我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它呢?幸好我们如今有了概率,概率是一门探索和揭示随机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实践证明,概率是对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进行量的解答的有效工具,对经济决策和预测提供了新型的手段。下文就通过列举实例来表述概率在抽签中的应用、经济效益中的应用、现实决策中的应用、追击相遇问题中的应用、最大利润问题中的应用、最佳配置问题中的应用、经济保险问题中的应用、获奖问题中的应用、概率和选购方案的综合应用、金融界中的应用、设计方案的综合应用、厂矿生产中的如何合理配置维修工人问题、在商品质检中的应用和在运输预算费用中的应用等。

统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统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统计学本科毕业论文 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影响 因素的实证研究 专业名称:统计学 班级: 20100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4年5月

摘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较大,人口压力的加大与中国农村可利用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将会继续存在。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农产品的价格、质量的竞争必然更加激烈,因而农村居民的收入问题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一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村居民是否能够增收,增收速度和质量怎样,不仅直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也关系着大多数农村居民的情绪,关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和党与政府在农村的威信以及执政党地位的问题。 本文运用统计软件对2003年至2012年近10年的影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函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因素。在研究影响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因素问题上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出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控制农村人口数,提高农村居民综合素质,尤其是必须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在科学知识教育方面的力度,保证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强农民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收入的意识。 在本文研究的最后提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建议和有效措施,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贡献出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经济发展;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回归模型;最小二乘法

ABSTRACT China is an agricultural country,rural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the population ratio is larger, Population pressure increased with the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 rural China, especiall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ontinuous decrease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will continue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the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quality of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facing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 fundamentally, can rural residents' income increase and what about the speed and quality , not only directly rel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but also the mood of most rural residen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ability of rural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uthority in the country and the ruling status of the problem. This paper uses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of for 2003 to 2012, nearly 10 year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residents per capital net income of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n the function model of per capital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our the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our province rural residents per capital net income of the problem using the number form combining ideas, it is concluded that control the number of rural populationis must to develop the rural economy , and it

统计学毕业论文

《时间序列分析》期末论文 题目: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班级:统计学****班 学号:****** 姓名:** 成绩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资金流动性的增强,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本文选取了1981—2009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出口总额(EXPORT)的时间序列数据,首先,描绘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态势,对三者的运行走势进行分析.其次,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FDI进行了实证分析,构建了FDI变化的IMA(1,1)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相关的检验.然后,对FDI及GDP和出口额进行分析,在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之后,构建了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及GDP和出口之间的动态关系。最后,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ARIMA模型ADF检验EG两步法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目录 一、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证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影响因素基本走势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外商投资总额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FDI、GDP及出口之间的走势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时间序列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平稳性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时序图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自相关图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对FDI序列进行差分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4)FDI一阶差分数据的时序图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FDI一阶差分数据ADF平稳性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6)FDI一阶差分数据白噪声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2。模型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ARI(1,1)模型的拟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IMA(1,1)模型的拟合?错误!未定义书签。 (3)ARIMA(1,1,1)模型的拟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对FDI、GDP、EXPORT的协整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对GDP、EXPORT的平稳性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2)对FDI、GDP、EXPORT进行协整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误差修正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坚持将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主要外资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合理引进外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提高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加强政府干预,降低FDI负面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使我国成为自主创新型“全球制造中心"?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统计学实训总结报告

统计分析软件实训与应用总结 班级:资环2016-2 姓名:丁建莹学号:2016441723 这学期本有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不过这都是基于书上的概念以及方法的学习,这次安排的统计实训课程是希望通过这次实习提高我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思想,也通过实训加深我们对课本上理论的认识和掌握。 统计是处理数据的一科学,统计学是収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数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统计方法是适用手所有学科额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具要自数据的地方就会用到统计方法。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统计理论、方法和应用进入个全面发展確段。一方面,统计学受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混沌理论、人工智能等现代学技术的影响,研究领域层出不穷,如多元统计分析、现代时间序列分析等。另一方面,统计方法的应用领域不断扩限,几乎所有的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统计研究方法。所以,学习统计学、学会统计学理论的应用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都有巨大的好处的。 其实对课本統计学理论了解的太少、不是以理论指导的理论呢与实际结合。所以多这方面的操作能力不强,所以实验能给我们少有的经验,并且培养操作能力和理论与实相結合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实训一共包括九个实验项目:数据筛选与数据透视、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描述数据的分布和度量、概率分布函数实验、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解法预测,主要使用Excel2010来完成各个实验项目的具体实验要求以及分析数据、图表等。 数据筛选与数据透视,是对学生各科目的成绩做筛选,对各城市的衣物消费等做数据透视,将Excel应用于数据的实际应用,也是我第一次拾起Excel的一些简单操作以及增加Excel更多技能的学习机会。做数据筛选和数据透视还比较简单,易学易做。 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在我看来就是将各种数据进行频率分组等,然后制作成能直观反映差异或优劣的各种图表,不过要对各种图表进行分析。 描述数据的分布和度量,我们要用都数据分析,计算各数据的指标值,像峰度系数、偏度系数以及平均值、标准差等,这些指标值综合起来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状况。像实验中的英语成绩的偏度系数大于0就为正偏分布,而峰度系数小于0就是低风分布。其平均值是反映数据向中心值聚集的程度,标准差就是反映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程度,所以根据算出来的各种数据指标值,就能推测出一组数据的分布状况,也方便理解分析。同时,我还细致的了解了各指标的含义,代表什么情况。 概率分布函数实验,其实看到实验题目的时候觉得比较难做,但是操作起来特别简单,只需要找出相映的函数,填入对应的数据,确定后就可以得到其概率。其中,统计函数的函数名是有很多的,我们要认识函数名的意义。 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解法预测都是在数据分析项完成的。数据分析确实很方便,在Excel输入数据,在数据分析的“输入区域”、“输出区域”、“接受区域”框如数据,单击确定,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方差分解表等。其中,时间序列分解法的各数据含义、计算不是很懂,在实验书上的步骤,研究了半天,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最终还是完成了实验。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