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与中国

合集下载

第八讲 犹太人在中国

第八讲 犹太人在中国

中何 国凤 驻山 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士 利, 总二 领战 事时 期 任
二战期间上海的犹太难民收容所
居上 住海 区虹 纪口 念区 碑犹 太 难 民
二战结束后犹太人离开上海
四、犹太人在其他城市
庆一 祝九 以四 色八 列年 国天 成津 立犹 太 人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
哈尔滨炮队街 犹太会堂
1956年哈尔滨犹太人新年晚会
拜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他的谈
话中,利玛窦判断出,开封居住着一
支犹太人的后裔。
明弘治二年(1489年)立的 《重建清真寺碑》:
“出自天竺,奉命而来。进贡 西洋布于宋,帝曰:“归我中夏, 遵守祖风,留遗汴梁。”
开封犹太人的会堂 开 封 犹 太 会 堂
以色列犹太人大离散纪念馆 展出的开封犹太教堂的模型
温 家 宝 会 见 爱 泼 斯 坦
金诗伯
山东大学教授金诗伯
二战时期侨居上海的犹太人重回中国
• 开封犹太会堂石钵。
开封
一 九 后零 裔六 在年 开两 封位 犹开 太封 教犹 堂太 碑人 旁
• 1906 年
• 1901年, 开封犹 太后裔、 商人李 庆胜及 其子在 上海。
开用 封汉 犹文 太和 人希 家伯 谱来 文 写 的
• 开封犹太 人后裔七 姓家族之 一金氏祖 坟石碑, 碑文述及 其先祖辗 转来到开 封定居的 经历
犹太游客参观开封 犹太人居住地遗址(教经胡同)
三、犹太人在上海
直从 至 18 去 80 世年 。起 执 掌 新 沙爵 逊士 洋 行 18 的 44 经 营 19 权 16
雅 各 布 沙 逊
( -
·
) ,
• 1.塞法迪犹太 人 • 犹太人最早于 1840年左右到 达香港和上海。 戴维·沙逊父 子公司首先在 香港和上海设 立分公司。这 是该公司的广 告

中国与犹太人的历史渊源

中国与犹太人的历史渊源

中国与犹太人的历史渊源passional环球风云2008/1/15 22:53:1428261复制本帖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列。

据史料记载,这两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的交往始于唐代,大约是在公元8世纪前后,大批犹太人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境内,在此之后还有很多是由海路进来的。

这些犹太人来到中国以后,分散到了全国各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北起哈尔滨,南至广州,均发现他们定居的痕迹。

在这些犹太聚居区当中,关于开封犹太社团的记载是最全面的,因此,它也是我国研究这两个古老民族交往史的宝贵资料。

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

就以开封犹太社团的发生与发展来简要说明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交往的历史足迹。

`[ 转自铁血社区 / ]* 在我国的北宋时期,犹太人就和阿拉伯人一道,从丝绸之路来到了当时的京城----东京,也就是现在的长安,并且受到了朝庭的热情接待,允许他们归依中国,可以保持他们自己的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并定居在开封。

此后,他们在各方面都与汉民族保持了平等的待遇,从未受到过歧视。

而犹太人的经商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且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被朝庭誉为"模范臣民"。

由于犹太教的特殊性,他们在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又开始宗教设施的建设,并且于1163年在开封建立了一座犹太会堂。

因为当时的汉民族对于他们的宗教还不熟悉,所以也被称为"一赐乐业教清真寺。

在元朝时期,该会堂又得到元朝庭的支持而进行重建,可见当时中国对于犹太教的尊重程度。

明代,开封犹太社团进入了鼎盛时期,当时的社团已经有了五百个家庭,人口大约为五千人,当然,这一数字还没有包括从开封迁徙到其他地方的犹太人。

与此同时,他们的社会地位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既有通过科举而当官的,也有通过经商而成为富翁的,其他行业上,他们也大多数处于社会的上层。

虽然他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但是毕竟身处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当中,交流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开封的犹太人当然也不能例外。

中国古代的犹太教与犹太人

中国古代的犹太教与犹太人

不同点:犹太教为一神教,道 教为多神崇拜
相互影响:道教对犹太教的信 仰和仪式有一定影响
犹太教对道教的接纳:部分犹 太人信仰道教
犹太教与儒教的关系
犹太教传入中国后,受到儒教的影响,逐渐融入了中国文化。
犹太教与儒教的道德观相似,都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
犹太教与儒教的礼仪规范相互借鉴,例如犹太教借鉴了儒教的祭祀仪式。
中国古代的犹太 教与犹太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壹贰叁肆伍陆

犹 人 中 俗教中 的教中 史教中

太 的 国 的国 关与国 记的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 生 古 信古 系其古 载文古

的 活 代 仰代 他代 献代


犹 与犹 宗犹 与犹


太 习太 教太 历太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犹太教的传入
犹太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农业:部分犹太人也从事农 业,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
等地区
犹太人的文化交流
犹太教与儒家文化的交流 犹太人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犹太人在中国的艺术贡献 犹太人在中国的科学成就
犹太人的社会地位
犹太人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他们主要生活在开封等城市。
在中国历史上,犹太人曾经是一个重要的民族群体,他们在文化、商业和宗教等领域都有所贡献。
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互动:在历史上,犹 太人和穆斯林在中东地区共同生活,互相 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现代关系:在现代 社会中,犹太人和穆斯林在很多问题上 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但也有一些共 同关注的问题和合作的可能性。
犹太教与道教的关系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中东最早的宗教是犹太教,而西方的最早宗教是古希腊的多神教。

古希腊人认为各个区域有相应的守护神,并且经常给这些神祭祀。

犹太教则是唯一的神,没有其他神可以崇拜,并且在圣经中明确规定了每年要遵循的节日。

后来,基督教在西方逐渐兴起,并成为主要的宗教信仰。

基督教强调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教徒们必须信仰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并且遵循圣经中规定的道德准则。

基督教根据教义进行礼拜,其中包括祈祷、颂歌和圣餐等仪式。

而天主教与基督教分离,强调圣职人员的权威地位,并且教徒必须通过圣洗和做多次忏悔来获得上帝的宽恕。

然而,在中国有一系列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佛教强调修持,提倡“解脱”和追求人的内在平静。

道教注重个体内观与自修,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伊斯兰教则是中国最年轻的宗教,强调对真主的信仰和对先知穆罕默德的顺从。

回族是中国最大的穆斯林民族,他们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戒律。

在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1.宗教信仰:西方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而中国则以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

西方人注重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而中国人则倾向于修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2.宗教仪式: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礼拜有固定的仪式,包括祈祷、颂歌和圣餐等。

而中国的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则强调个人的修行和内在的祷告。

3.教义和教义解释:基督教强调相信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并在几个教义上有固定的规定。

天主教则更注重圣职人员的权威,教徒必须通过圣洗和做多次忏悔来获得上帝的宽恕。

而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注重个人体验和理解教义。

4.圣地和圣物:基督教有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等重要的圣地,信徒会去朝拜。

天主教强调圣物的重要性,认为圣物具有神圣的能力。

而佛教和道教则没有特定的圣地和圣物,他们认为信仰是一种内在的修行。

5.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西方国家基本上是基于基督教的价值观和法律制度建立的。

宗教在西方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在法律中得到相应的保护。

犹太教在中国

犹太教在中国

作者: 徐新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出版物刊名: 世界宗教研究
页码: 13-20页
主题词: 犹太教;存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信徒;教义;传入;国人;史料;传教
摘要:犹太教作为犹太民族的宗教随着优太人为到来而进入我国。

其传入历史相当久远,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历史相仿。

有关史料表明,犹太教自进入我国以来一直存在于中国社会,几乎没有中断过。

只是由于优太教不像侧重在中国社会传教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基本不在中国人是宣传其教义,更不发展其信徒,它的长期历史存在才很少为国人所察觉。

本文拟通过犹太会堂在我国有关城市的历史对犹太教在我国存在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和论述,司时兼论我国历代对犹太教所持的态度和实行的政策。

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比较

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比较

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比较作者:王奕丽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3期[摘要]犹太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固有的特点,这决定了犹太文化的特性。

而犹太文化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领域中两朵奇葩,它们历史悠久并且都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两种文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教育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犹太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图分类号]G5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63-01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这两个民族对东西方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虽然受到美国文化的一些影响,但其固有的文化特点并没有改变,尤其是它的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在中华文化地位根深蒂固,然而在21世纪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毋庸置疑的是这两个民族都特别重视教育,然而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共性也有差别,下面就两个民族在教育思想上的相同点与差异进行比较。

一、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相同点(一)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都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犹太文化的教育思想展示了丰富的民族性,显示出了犹太民族精神的独特性。

犹太民族性和民族精神又具有多重性,这主要受犹太教教义的影响。

犹太教育铸造了犹太人,培育了犹太民族性和犹太人的民族精神。

尽管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不断进行融合,然而犹太文化却不失其民族性。

中国文化的民族色彩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特征。

孔子的教育理念几乎垄断了中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儒家因素波及整个民族,这也为儒家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

因此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民族色彩主要体现在儒化思想这方面。

(二)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重视教育犹太文学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之所以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在于犹太民族重视教育。

二战时中国帮助犹太人的故事

二战时中国帮助犹太人的故事

二战时中国帮助犹太人的故事在二战时期,中国作为一个与犹太人并无直接冲突的国家,积极地伸出援手,帮助那些在纳粹统治下受尽迫害的犹太人。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不仅展现出中国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彰显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深厚友谊。

在与纳粹德国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犹太难民。

1938年,中国签发了一个犹太难民局(Jewish Refugee Bureau),设立了上海犹太难民自救委员会,并成立了一个容纳难民的安全区,位于上海的虹口区。

这个安全区成为了犹太人逃离纳粹统治的重要庇护所。

据统计,约有30,000名犹太人逃到了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德国、奥地利和波兰。

中国民众对犹太难民的到来给予了深深的同情和帮助。

尽管当时中国经济并不富裕,但人们仍尽力提供援助。

无数中国家庭主动提供住处,让犹太人在这里安顿下来。

他们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物资,帮助犹太人渡过难关。

许多中国人主动学习犹太教的规矩和风俗,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来的犹太人。

这种友谊让犹太人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温暖和善良。

除了基本的生活援助,中国社会还为犹太人提供了教育和就业机会。

上海的犹太人开办了自己的学校和医院,为本地犹太人和出逃的难民提供了教育和医疗服务。

同时,许多犹太人也自己创业,与中国人一起经商和工作,共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这场中犹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也得以体现。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南京,进行了大屠杀,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灾难。

在这个时候,犹太人也在中国同胞的帮助下逃出生天,他们的生命得到了搭救,并得以在中国继续生活和工作。

对于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外交官何香凝的贡献。

何香凝是一位在当时中国外交部工作的女外交官,她大力推动中国政府采取行动,帮助犹太难民。

她争取到了签发签证的紧急帮助,对于许多犹太人来说,这个签证意味着躲避纳粹统治的最后一线希望。

这个故事不仅表明了当时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善良和宽容,也见证了中国人与犹太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犹太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犹太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犹太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人们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犹太教作为世界主要的宗教之一对中国也有一定影响。

通过对犹太教起形成过程及基本特征进行论述,以及犹太教在中国开封和哈尔滨两个地区的发展探究犹太教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字:犹太教,基本特征,中国,影响正文:1. 什么是犹太教?根据《宗教词典》,犹太教是“世界各地犹太人的宗教,奉雅赫维为‘唯一真神’。

认为犹太人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并认为教义,教规系有雅赫维通过摩西传授而来。

”1简单的说,犹太教是犹太民族的宗教,而且是犹太人信仰的一神教。

作为世界著名宗教中罕见的以民族命名的宗教,犹太教与犹太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几乎融为一体而无法分割。

2.犹太教的形成:大约3800年前, 美索不达米亚的人信奉萨比教, 以日月星辰为崇拜对象,其中太阳是最主要的神祇。

传说有一个叫做亚伯拉罕曾与故乡的人们发生争执, 宣称比太阳更伟大的造物主才值得人们敬拜。

为此, 他遭到了众人的反对, 而且还被国王关进了监狱。

后来, 国王唯恐亚伯拉罕的观点蛊惑民心,败坏多神教,遂将他放逐哈兰。

亚伯拉罕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经巴比伦、马利、哈兰迁徙到被称作迦南的地方(即巴勒斯坦), 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

据《圣经》描述,亚伯拉罕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

我必赐福给你, 叫你的名为王, 你也叫别人得福。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12:1-3)。

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创世记》17:2-22)。

亚伯拉罕生子以撒, 以撒生子雅各。

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的列祖, 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雅各生有12个儿子, 根据犹太人的传说,雅各12个儿子的子嗣演化为12 个支派,并称为“以色列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犹太教与中国摘要:宗教在人们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犹太教作为世界主要的宗教之一对中国也有一定影响。

通过对犹太教基本特征,进行论述,以及犹太教在中国个体地方的发展探究犹太教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字犹太教中国基本特征影响前沿由于犹太教不像侧重在中国社会传教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基本不在中国人中宣传其教义,更不发展其信徒,它的长期历史存在才很少为国人所察觉,其在中国的影响是很早以前就存在的,对中国经济和文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1、犹太教的起源和基本特征(1)起源众所周知, 中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祥地之一。

在那里, 早在公元前2300年, 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

大约3800年前, 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一位名叫亚伯拉罕(Abram)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Ur)经巴比伦(Babylon)、马利(Mari)、哈兰 (Haran)迁徙到被称作迦南(Canaan)的地方(即现在的巴基斯坦地方), 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Beersheba)。

据《圣经》的描述, 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 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

我必赐福给你, 叫你的名为王, 你也叫别人得福。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 我必咒诅他。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

此后,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生子以撒(Isaac), 以撒生子雅各(Jacob)。

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犹太人的列祖(Patriarchs), 也是犹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2)基本特征彼岸性。

犹太教具有比较突出的此岸性。

我们知道, 犹太教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神教, 它的产生除了与迦南(今巴勒斯坦)特殊的自然条件(地势千差万别、气候变幻无常, 自然景观复杂奇异)有关外, 还因为这里是亚、非、欧三洲和地中海、红海的交汇通衢之地, 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使它成为四方强邻埃及、巴比伦、亚述、波斯、希腊、罗马的侵扰争夺之地, 造成犹太民族形成初期, 便屡遭劫难, 命运多舛, 除了大卫和所罗门时代(前1000) 930年)建立过统一强大的国家外, 长期国土沦丧, 民族危亡。

为了同周围比自己强大的民族抗争, 求得统一和生存, 他们创造了外在于自己却又是/ 自我0夸大了的形象))) / 上帝0, 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最高神上帝, 它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也是人类的创造者和主宰者, 它不仅能控制自然万物, 还能与人直接沟通, 支配人类的一切活动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

同时, 根据犹太教的神选观, 上帝虽然创造了人类, 但并非所有的人类都是上帝的子民, 都能得到上帝的恩宠, 上帝只选择/ 义人0, 即信奉、崇拜、服从他的犹太人作为他的选民。

犹太教的上帝始终与犹太人历史上的始祖、英雄以及重大事件相联系, 表现为一种与上帝立约、救赎自己和实现幸福的信仰。

由于上帝对犹太人的惩罚和救赎都在现世, 而不在来世, 因此, 犹太教最初并没有地狱及冥世果报说, 仅有/ 冥府0(指死者灵魂住所)的概念, 即使后来有了地狱和冥世果报说, 它也不像基督教那样强调灵魂与肉体的对立, 也没有强调灵魂得救。

它始终教导人们要重视现世, 认真执行上帝为犹太人定的戒律。

直观性。

犹太教的教义和教习都有很强的直观性。

5旧约圣经6开篇就与其它民族的诸神传说不同, 那些与日、月、年的规律变化和周而复始的自然循环相联系的诸神故事均无痕迹可寻, 只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一个在精神上把握世界的神, 一个与人类精神道德、世俗生活、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的神。

虽然耶和华具有至高无上的控制自然的力量, 但由于是为了引导犹太人去执行他的意志, 所以犹太教不以崇拜隐藏于秘力量为目的, 它没有基督教那种来源于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深邃而玄奥的宗教形而上学思想。

5旧约#圣经6中的上帝一直既是抽象的, 也是人格化的。

它虽然没有形象和日常语言的名称, 但它可以和人直接沟通, 与人对话, 像人一样有意志、有情感、有欲望。

最初它与犹太祖先直接对话、立约, 后来通过天使或用自己的声音向犹太先知传达旨意。

它的意志、情感和欲望在5旧约6中也到处可以看到。

洪水的故事表明了上帝的愤怒, 对挪亚一家的特殊恩宠, 表明上帝是有感情的, 要毁灭败坏的人类, 要人们唯他独尊, 则是他意欲的鲜明体现, , 。

当然上帝与人又是不同的, 他是神, 具有全智、全能、全善的神性, 他能创造人, 庇佑人, 使有缺陷, 不完善的人敬仰他, 崇拜他, 服从他, 并由此使人类脱离苦海走进天堂, 使个人克服局限走向完善。

犹太教的律法虽然也包含着道德的成分, 但它明显地带有强制性, 它是通过一种否定的方式(惩罚)来规范人的行为的, 它注重的是人们的外在行为及其效果, 不像基督教更多的基于人的内心自觉, 通过一种肯定的方式(良心发现)来协调人的行为, 更侧重于人的内在的善良动机。

希伯来语中甚至还保留着一些氏族习惯。

民族性犹太教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首先, 犹太教的选民观念应该说既是一种神学信仰的界定, 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种族的界定, 它首先界定的是一个种族, 而非超种族的信仰。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 犹太的问题是一个种族的问题。

规范。

旧约圣经6曾多次谈到上帝与犹太人的祖先立约, 并确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但每一次立约都不仅是上帝同某个个人的立约, 而是上帝与犹太民族整体的立约。

亚伯拉罕俯在地, 上帝对他说, 我与你立约, 你要做多国的父。

, , 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 就是迦南全地, 赐给你和你的后裔, 永远为业, 我也必作他们的上帝继亚伯拉罕之后, 对犹太民族和犹太教形成起过重要作用的是摩西, 他曾受上帝之命率领以色列十二支族人离开埃及, 并在/ 神主耶和华佑助0下, 通过与法老一番英勇机智的斗争, 带领以色列人克服重重险阻, 胜利走出埃及。

在摩西之后定居迦南的时期(包括士师时代, 统一王国时代, 南北朝时代), 犹太一神观经历了一个发展、巩固、深化的曲折过程。

2、犹太教在中国的传播(1)犹太教在中国哈尔滨犹太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哈尔滨的犹太教和犹太教堂在近代,哈尔滨曾是东亚犹太人最大的宗教中心。

犹太人在哈尔滨所进行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活动, 对哈尔滨的经济繁荣、城市建设曾起过一定作用。

目前在哈尔滨仍保存着东亚犹太人最大的犹太教堂。

在世界古代文化遗产中, 对西方乃至世界历史、宗教、文化思想、社会生活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显然莫过于犹太的古文化遗产 犹太教及其经典了。

亚伯拉罕的后裔希伯来人(Hebrew), 在公元前12世纪, 开始从原始的宗教形态 万物有灵论的多神教信仰向一神教过渡。

公元前12世纪 公元前9世纪, 在犹太教形成的第二阶段, 希伯来人在摩西( Moses) 的率领下, 由美索不达米亚出埃及之后, 定居于迦南( Kenaan) 即巴勒斯坦, 组成以雅赫维( Jhwh)、后改称耶和华( Jahwelh)为部落神的部落联盟。

摩西称他在登上西奈山时见到耶和华, 向其传授十条戒律 摩西十诫!。

其内容为: 笃信耶和华而不可信他神; 不可崇拜偶像; 安息日为圣日不可工作; 不可杀人、奸淫、偷盗; 不可做伪证陷害他人; 不可贪婪他人的一切所有。

这大体上反映了犹太教形成初期的基本教义和一神教信仰的主要内容。

在公元前11世纪, 大卫( David)王定都于耶路撒冷, 其子所罗门( Shelomoh)在位时期国家臻于全盛。

其在耶路撒冷锡山上建立耶和华神殿, 成为犹太教崇拜的中心, 犹太教被定为国教。

伴随国家的建立与统一的教义、教规、仪式的形成, 耶和华遂从部落神过渡成为国家王权的保护神。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3世纪, 在犹太教形成的第三阶段, 在吸收、融和两河流域和波斯宗教信仰过程中, 犹太教的教义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最终形成为西方一些宗教母体的古代犹太教。

以色列、犹太王国分裂时期, 其周围大国林立, 以色列被亚述(前721年)、犹太被新巴比伦(前586年)先后灭亡。

犹太人被俘虏到两河流域, 备受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 这些被奴役的∀巴比伦之囚, 难以找到摆脱被奴役命运的出路, 只好从宗教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从而对耶和华的信仰更加坚定, 一些∀先知#在民间传播; 耶和华将派遣救世主∀弥赛亚#(Messiah)降临人世, 拯救犹太人脱离苦难,重返家园, 复兴祖国。

公元前6世纪, 波斯帝国灭掉新巴比伦而崛起。

公元前538年, 重新回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 从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 Zoroastrianism)吸取了天堂与地狱、灵魂与来世、末日审判、天使与恶魔等宗教观念,从而使犹太教逐渐从追求现世王国转向虚无的来世王国。

由于犹太教广泛地吸取与融和其他民族信仰的宗教观念, 致使其摆脱了狭隘的民族界限, 演化成为具有世界性的宗教; 耶和华已不再只是犹太的民族神, 而成为∀天地间的唯一最高神#。

至此, 古代犹太教的教义、教规、宗教仪式等便最终确定了下来。

犹太教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一神教, 作为其他一些宗教的母体, 对其后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犹太教的教义、教规、宗教仪式、节日等, 则多被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所继承和发展。

以色列和犹太王国灭亡, 伴随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 特别是在公元前70年罗马焚烧耶路撒冷后,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再不能前往耶路撒冷圣殿, 便以其在各地建立的犹太教会堂( Synagogue)作为宗教活动中心。

然而, 复国后的犹太人又相继被马其顿、罗马等国征服, 深受迫害的犹太人进一步流散到世界各地, 犹太教亦随之在世界传播开来。

在12世纪初, 中国北宋时期, 移居中国的犹太人在开封等地建立犹太教堂, 除保留犹太教的传统外, 又接受中国的宗教文化影响而形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犹太教: 称耶和华为∀天#, 称犹太教为∀天教#, 将圣经!称为道经!, 犹太教堂则称为∀尊崇道经寺#。

当时在中国俗称为∀一赐乐业教#或∀挑筋教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 伴随哈尔滨逐渐成为犹太人的集聚中心, 哈尔滨便成为犹太人在远东、东亚乃至辐射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

许多犹太人及其犹太教就是以哈尔滨为中转站, 先后进入中国东北各地以及上海、天津、青岛、北京等地, 然后又分期分批地进入欧美、亚太各国和地区的。

(1)犹太教在中国东北我国东北的犹太人仍与外面的犹太人一样,不忘保持同族间的联系,他们积极在犹太人聚居区组织犹太人社团,建立犹太会堂,以犹太教为基调团结周围的犹太人,特别以哈尔滨的犹太社会的建设最为完备,从而使之成为我国东北及京津和青岛犹太人的民族、宗教和精神上的中心,这时日本的犹太人也归于靡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