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健康教育

阑尾炎健康教育
阑尾炎健康教育

阑尾炎健康教育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急性阑尾炎健康教育一.定义:指阑尾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二.临床表现

1.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多开始于上腹部和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2.胃肠道反应: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部分病人还可发生腹泻或便秘。

3.全身症状:多数病人早期仅有乏力、低热。炎症加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脉速、烦躁不安等。

4.体征:右下腹固定压痛、腹膜刺激征、右下腹包块

三.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最好采取半卧位。

3.术后去枕平卧6h,血压平稳后予半卧位。术后10h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

(二)饮食指导

1.急性期应禁食水

2.术后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软食、普食。

3.饮食要注意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忌辛辣刺激、暴饮暴食。

(三)情志调理

1.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给予安慰,以减轻病人的忧虑。

2.讲解手术的方式和方法和术前术后的配合要求,使病人以轻松的心情接受治疗。

(四)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2周内避免体力劳动。

2.如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诊。

3.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及生活习惯,餐后不作剧烈运动,尤其是跳跃、奔跑等。

4.及时治疗胃肠道炎症及其他疾病,预防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阑尾炎临床路径

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一、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ICD-10://) 行阑尾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 2.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直肠指诊、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如可疑胰腺炎,查血、尿淀粉酶。 4.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明确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 5.鉴别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妇科疾病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需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予加强抗炎保守治疗。 3.对于有明确手术禁忌证者,予抗炎保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急性阑尾炎(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疾病编码。 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 (2)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 (七)选择用药。

阑尾炎健康教育 (1)

急性阑尾炎健康教育 一.定义:指阑尾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二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嗜食生冷、油腻,损伤脾胃,导致肠道功能失调,糟粕积滞,湿热内生,积结肠道而成痈。 2.饱食后急剧奔走或跌仆损伤致气血瘀滞,肠道运化失司,败血浊气壅遏而成痈。 3.寒温不适外邪侵入肠中,经络受阻,郁久化热成痈。 4.情志所伤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忧思伤脾,气机不畅,肠内痞塞,食积痰凝,瘀结化热而成痈。 二.临床表现 1.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多开始于上腹部和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2.胃肠道反应: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部分病人还可发生腹泻或便秘。 3.全身症状:多数病人早期仅有乏力、低热。炎症加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脉速、烦躁不安等。 4.体征:右下腹固定压痛、腹膜刺激征、右下腹包块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初期,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影像学检查 (1)腹部X线检查: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阑尾不充盈或充盈不全,阑尾腔不规则,72小时后复查仍有钡剂残留,即可诊断慢性阑尾炎。(2)B超检查:可显示阑尾肿大或脓肿 四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卧位:给予半卧位。 2)饮食和输液:病情轻者,可进流质饮食,重症病人须禁食,禁食期间静脉补液,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3)控制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腹部的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电解质等),综合判定病人病情程度。必要时,考虑急诊手术。 (2)手术后护理 1)体位:手术后回病房,应根据不同的麻醉安置不同的体位,待血压、脉搏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2)饮食:禁食期间静脉补液,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待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进流食,术后第2天半流食,术后3~4天可进普食。 3)早期活动:阑尾炎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防肠粘连,轻症患者手术后当天即可活动,重症患者也要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待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切口感染发生率要高于未穿孔者。多因手术时污染切口、存留血肿和异物所致。表现为术后2~3天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局部有红、肿、热、痛或波动感,可局部热敷理疗,形成脓肿者,应剪去缝线,充分引流。 五中药辨证论治 (1)内治 瘀滞证

急性阑尾炎护理记录(仅供借鉴)

毕业实习(专科) 学号:姓名:考核科室: 护理记录 科室___________ 病房___________ 床号___________ 住院号___ 首次护理记录 时间(…年…月…日…时) 患者,男(女),…岁,主因……,于…月…日…时以……收入院。 2015年4月20日09时患者林峰,男性,8岁,主因持续脐周疼痛3小时于2015年4月20日09时10分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 简要现病史: 3小时前,患儿无明显诱因感脐周痛疼,为钝痛,呈持续性,无畏寒、发热,无腹胀、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无排尿困难。在门诊诊治,腹痛无减轻,亦无明显加重,收治入院,病来精神、饮食差,二便正常,体重无变化。 简要既往史、个人史及心理社会情况: 既往体健,无遗传性及感染性疾病史,无疫水接触史,父母均健康。生活习惯与自理程度:生活能自理。心理社会评估:病人受家长的情绪影响,心理紧张,对疾病的预后顾虑甚多。 身体评估: 身体评估:T:38.8℃P:101次/min R:22 次/分 ,BP20.3/13.3kPa (10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步入病房,自动体位,体查合作。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皮肤、粘膜较苍白,无出血点,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细胞无肿大。头颅及五官无 畸形,耳、鼻无异常分泌物,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平坦,两肺呼吸音平稳,心 脏不扩大,未闻及其他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腹水征阴性,肝,脾未触及,全腹 无压痛,无包块。 辅助检查:和本次所患疾病及伴发疾病的治疗密切相关的重要阳性和阴性实验室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L8.6x10/L、N85.7%、RBC729/L 腹部B超:肠梗阻征象 心电图:正常。胸片:正常。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炎症刺激有关。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禁食、发热、出汗、呕吐有关。 3.体温升高,与炎症有关 4.头痛与水钠潴留,肾素水平升高有关 5.疼痛咽痛,与炎症反应,感染有关。 拟实施的主要护理措施: 疼痛:1. 安慰患儿,给予采取舒适的体位,用枕头支撑,使患儿处于半卧位。半卧位可使腹肌松驰,有助于减轻疼痛的敏感性 2. 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以控制炎症,改善病情 3. 指导掌握放松术,以减轻疼痛 4. 在诊断未明确前禁用止痛剂。 5. 鼓励年长患儿术后早期活动,以减少炎症粘连。 6. 观察切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1.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及四肢末梢循环情况,判断有无血容量不足 2.评估并记录粘膜和皮肤弹性情况 3.准确记录出入量 4 .监测尿颜色及尿量、尿比重 5.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补液 6 .口腔护理,每天2次,防止口腔感染 7. 口唇干燥时给予石蜡油涂口唇或喂开水湿润口腔 体温升高: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3.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小时1次;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复查并记录;肛温≥39℃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 4.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出汗过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并保持床褥清洁、平整 5 .遵医嘱给予输液、补充电解持 签名 日常护理记录 1.时间(…年…月…日…时),必要时加上生命体征: 2.病人的病情变化及诊疗情况:包括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结果、

急性阑尾炎的术后健康宣教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急性阑尾炎的术后健康宣教 一,术后指导 1.卧位指导: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卧6—8小时后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减少疼痛,腰麻术后平卧12小时,以避免头疼2.饮食指导: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肛门排气后开始喝少量水,如无不适,可吃流食(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面条、米粉等)、软食、普食,每餐不宜过饱。也不宜过早饮用牛奶,因牛奶性寒易致胀气。 3.活动行为指导: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咳嗽或起身时,稍微弯着腰,轻按手术部位,可以减轻疼痛4.用药指导:遵医嘱应用抗感染,止血等药物 5.病情观察:术后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湿敷料,以免伤口感染;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发热及伤口愈合情况。如有腹腔引流管,防止脱落,受压和扭曲,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二. 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2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如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停止排气等应及时就诊。 重庆市肿瘤医院腹外科宣急性阑尾炎的术后健康宣教 一,术后指导 1.卧位指导: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卧6—8小时后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减少疼痛,腰麻术后平卧12小时,以避免头疼 2.饮食指导: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肛门排气后开始喝少量

急性阑尾炎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急性阑尾炎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 急性阑尾炎 【概述】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表现多种多样。急性阑尾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阑尾腔梗阻和细菌侵入阑尾壁。 【临床表现】 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腹痛开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剑突下或脐周围,约经6~8小时,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部。腹痛固定后。这种腹痛部位的变化,临床上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2.胃肠道的反应恶心、呕吐最为常见,早期的呕吐多为反射性,晚期的呕吐则与腹膜炎有关。 3.全身反应部分患者自觉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或头痛、头晕。病程中觉发烧,体温多在37.5~38℃之间,化脓性和穿孔性阑尾炎时,体温较高,可达39℃左右,极少数患者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升到40℃以上。 4.腹膜刺激征 (1)包括右下腹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压痛是最常见的最重要的体征。 (2)腹部包块: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组织及肠管的炎症时,大网膜、小肠及其系膜与阑尾炎可相互粘连形成团块;阑尾穿孔所形成的局限性脓肿,均可在右下腹触到包块。 5.间接体征 (1)罗氏征(Rovsing征又称间接压痛) (2)腰大肌征 (3)闭孔肌征 6.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总数大多在1万~2万之间,中性约为80%~85%。 7.尿常规化验多数患者正常,但当发炎的阑尾直接刺激到输尿管和膀胱时,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 8.X线检查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时,为除外溃疡穿孔、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立位腹部平片是必要的。 9.腹部B超检查病程较长者应行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是否有炎性包块及脓肿存在。 【诊断要点】 1.转移性右下腹痛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点。 2.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外刺激征。 3.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 4.影像学检查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其他外科急腹症的存在。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 5.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

阑尾炎的健康教育

阑尾炎的健康教育 1.急性阑尾炎有哪些特殊体征 急性阑尾炎的体征较患者的自觉症状更有诊断价值,只要出现之一即应考虑急性阑尾炎的存在,(1)患者特殊体位:患者卧床时常右腿蜷缩呈屈曲位或者弯腰行走,双手按住右下腹。(2)病灶的触痛:查体时麦氏点区的压痛甚至存在明显反跳痛。 2.引起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阑尾梗阻后并发感染是急性阑尾炎的基本病因。引起梗阻的原因包括(1)粪石梗阻:占绝大部分。(2)阑尾官腔狭窄。(3)阑尾扭曲。(4)寄生虫。(5)淋巴组织增生。(6)阑尾肿瘤。除外梗阻原因,细菌直接感染也可造成急性阑尾炎发作。 3.急性阑尾炎的转归途径 在疾病转归过程中,全身表现胃白细胞计数升高及发热,局部以阑尾周围组织粘连的局限性病灶为主。有三种结局:(1)在早期积极抗感染,对症治疗后一般单纯性阑尾炎可逐渐消退或者转化为慢性阑尾炎。(2)阑尾穿孔,穿孔后可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弥漫性腹膜炎等不同后果;(3)由于阑尾淋巴丰富,感染可以通过门静脉系统扩散,近年来已少见。 4.急性阑尾炎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 临床有20%的阑尾炎为不典型阑尾炎,需与一下疾病鉴别:(1)妇科疾病。卵巢滤泡破裂或黄体破裂可引起类似阑尾炎表现,但其疼痛无转移性特点;右侧卵巢囊肿扭转,宫外孕都是需要鉴别的。(2)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腹泻但疼痛一般不发生转移,大便化验有脓细胞。(3)右侧输尿管结石:有向会阴部放射痛。(4)急性胆囊炎。 5.术后护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术后在血压平稳后采用半卧位,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的恢复,防止肠粘连的发生,当通气后给予适当饮食,第一天以清淡流汁为主,但不宜不给予牛奶和甜食,以防腹胀发生,第二天可以给予半流质,并逐渐恢复到普食。整个术后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和切口是否发生感染。 6.阑尾炎可能发生并发症有哪些处理方法 阑尾术后可发生各种并发症,(1)切记感染:因阑尾炎存在易污染切口,造成术后切口感染,一旦发生应拆开引流,加强抗生素的应用,预防感染的扩大。(2)腹腔内脓肿形成:由于术中脓液残留,可形成腹腔脓肿常见有盆腔脓肿,结肠旁脓肿,膈下脓肿,需充分引流。(3)阑尾残端脓肿和出血。(4)阑尾术后粪漏:是阑尾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后果较严重。 7..腹腔镜阑尾切除的优点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阑尾腹腔镜切除已较常应用,优点:(1)对腹腔损伤较小;(2)切下阑尾经穿刺鞘管取出,不与切口接触,减少切口感染机会;(3)术后瘢痕小。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时一定要注意残端的处理。

急性阑尾炎诊疗指南.DOC

急性阑尾炎诊疗指南 【慨念】 急性阑尾炎是阑尾的急性感染性炎症,是最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异物、食物残渣等阻塞阑尾管腔是其常见的病因,此外,细菌入侵也是其病因之一,根据临床过程和病理解剖学变化,急性阑尾炎可分为四种病理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 【病史采集】 1、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疼痛,逐渐加重;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 2、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等。 3、全身症状:乏力、头痛、畏寒、发热、脉率加快,并发门静脉炎者可出现高热、黄疸。 4、可有类似腹痛。 5、女性病人疑有妇科情况者应请妇产科医生会诊。【体格检查】 1、全身情况。 2、局部检查: (1)麦氏点或右下腹固定压痛,可有反跳痛,不同

程度的腹肌紧张,肠鸣音可减弱或消失。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腰大肌试验可能阳性。病变早期呼吸疼痛征、提跟震动试验、皮肤敏感试验对诊断有帮助。 (2)直肠指诊:直肠右前方有触痛,可触及痛性肿块。 (3)必要时腹腔穿刺有助于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尿常规。 2、必要时B超检查了解右下腹包块的性质、胆囊、肾、 输尿管有无结石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右下腹定位压痛的特点,一般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2、右输尿管结石。 3、妇产科疾病:宫外孕,卵巢滤泡、黄体滤泡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急性输卵管炎等。 4、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5、其它:右肺肺炎,急性胃肠炎,胆道系统炎症,回盲部肿瘤、结核,美克耳憩室炎,肠套叠等。 【治疗原则】

急性阑尾炎教案

全科医师规范化师资(骨干)培训 教案 姓名 单位 课程名称 授课章节名称

教案首页

课后作业复习思考题: 1.阑尾的解剖生理特点? 2.急性阑尾炎治疗原则及手术关键? 3.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教 学 后 记 授课内容方法、手段、时间 开场白: 本节课要讲的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病人能及时就医,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有时诊断相当困难,处理不当时可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因此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误诊,仍然值得重视。 据估计,每一千个居民中每年将有一人会发生急性阑尾炎。综合医院统计,急性阑尾炎的住院病人约占同期腹部外科住院总数的0.1-15%,仍是外科急腹症的首位。急性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从出生的新生儿到80-90 岁的高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为多见,尤其是20 至30 岁年龄组为高峰,约占总数的40%。性别方面,一般男性发病较女性为高,男:女=2~3:1。有统计表明,在青春期以前两性发病率相等,成年后男性发病率有所下降。阑尾炎发病与职业、地区和季节无关。 “中国外科之父”2分钟 由阑尾炎概况引出学习阑尾炎的重要性,同时由裘法祖院士的传奇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

1933年春天,裘法祖的母亲因为突然腹内剧痛,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正读医学预科的他查阅西医书籍发现,母亲竟是死于阑尾炎。在国外,这种病只需要做个十几分钟的手术就能解决问题。这更让他坚定了学医的信念,课余时间全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并因此获得了“图书馆长”的绰号。 是1940年,他在施瓦本医院担任外科医师,在做第三个阑尾切除手术时,发生了一件影响裘法祖一生的事。病人是一位中年妇女,术后第五天病人突然死去。尽管尸体解剖没有发现手术方面有问题,但导师说:“裘,这是一位4个小孩子的妈妈。”这句话让裘法祖记了一辈子。 绝大多数的外科疾病,都有其解剖生理学基础的,阑尾炎也不例外,首先从阑尾的解剖入手,来认识一下阑尾这个脏器。 右下腹麦氏点:5分钟 图片形式加深学生对阑尾解剖认识 通过图表直观显示阑尾位置及体表定位

阑尾炎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借鉴资料)

阑尾炎术前术后健康教育 患者及家属您好: 明天就要手术了,在此,请您和您的家人不要紧张,我们今天向您介绍有关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希望您顺利、安全的渡过手术期。术前准备的主要内容: 1.手术前医生、麻醉医生会找您谈话并且签字。 2.护士为病人做准备。 (1)术前一天我们会为您备皮,也就是术区皮肤的清洁准备。 (2)我们会根据您的手术需要备血、皮试。 (3)术前晚及术晨测量体温血压等。 3.病人的自我准备。 (1)术前一般禁食8个小时,禁饮4小时(一般在晚上10点以后禁食水) (2)保持皮肤清洁,术前晚可沐浴,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不饮浓茶、咖啡等,保证良好的睡眠。 手术晨日: 1.如您有月经来潮、体温高于37.5度,请告知医生护士,我们会为您择期手术。 2.如有义齿请取出,并将您随身的贵重物品,眼镜、手表等取出,交与家人保管。

3.检查配给您的腕带,确认腕带上您的个人信息是否准确。 4.排空尿液、贴身穿手术衣或清洁棉质衣物,等待手术室的人员接您。 手术台次安排: 1.手术台次是由手术室统一安排。 2.第一台手术08:30左右接送。 3.接台具体时间不定,请耐心等待。 手术进行中: 1.请家属在二楼手术等待区等待。 2.在手术过程中若有需要,医生会在那边找您的家属签字谈话。 3.手术后,有手术室的人员陪同您返回病房。 术后回病房: 1.护士会在第一时间关注您,并为您测量生命体征。 2.检查病人身上的伤口或者各种管道。 3.并同手术室护士交班,了解病人的情况。 4.按医嘱给病人进行护理和治疗。 术后病人的注意事项: 1.体位:硬膜外麻病人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即可,6小时后可改为低半卧位。如为全身麻醉,未完全清醒时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造成生命危险。 2.饮食指导: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

急性阑尾炎的健康教育

急性阑尾炎的健康教育 一般症状: 急性阑尾炎的早期可以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伴有头痛、乏力等,但其最为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术前健康指导: 1、提醒病人注意,如果出现腹痛加重、高热、神志不清等症状时,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2、在未确诊前,禁止给病人使用止痛药或热敷,以免掩盖病情。 3、病人必须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方可手术,以免麻醉后引起呕吐,导致窒息。 4、病人在去手术室前一定要排空膀胱,以免术中因膀胱充盈而误伤膀胱。 术后健康指导: 1、病人术后回病房要去枕平卧6小时,以免因麻醉引起血压下降。 2、术后病人不能马上进食、进水,因病人刚做完手术肠管未恢复正常功能。 3、阑尾炎(单纯性)或阑尾化脓的病人术后第一天可进流食,但禁止乳品,以免引起腹胀,阑尾炎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可食水果,禁食香蕉一类的润肠食品,出院后,避免暴饮暴食,禁生冷油腻。 4、阑尾穿孔腹膜炎的病人,要禁食,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肠道负担,有利于肠管恢复,要抬高床头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浓液的引流。 5、鼓励病人早期离床活动,有利于肠蠕动,预防肠粘连的发生。 6、病人手术后注意有无腹痛、腹胀、进食后有无呕吐现象,谨防肠粘连的发生。 7、锻炼自理能力,增强病人抗疾病的自信心。

8、阑尾炎术后大便失禁是由于阑尾穿孔,腹腔内浓液刺激腹膜引起的,经过抗炎治疗后,会自行好转的。 9、手术后三天更换伤口敷料,术后第七天拆线(皮内吸收线缝合不需要拆线),如伤口无感染,即可出院。 10、病人术后应注意排气、排便情况,以检查肠功能恢复情况。 11、因阑尾炎病人有手术切口,故严禁病人打闹,防止伤口裂开。 12、出院后按医嘱继续服用出院时所带的抗生素。 13、手术后1-2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同时尽量少去公共 场所,以减少呼吸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道感染的可能。 14、出院后出现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应随时来医院就诊。 15、复查。出院一周需到外科门诊复查。

急性阑尾炎健康教育

急性阑尾炎健康教育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中最常见的急腹症,病人常表现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其中腹痛是急性阑尾炎最早出现的症状,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腹痛开始在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腹痛呈持续性,伴有阵发性加剧。当阑尾穿孔时炎症扩散,波及全腹,可出现全腹痛。 一.术前指导 1.饮食:绝对禁食水 2.卧位:半卧位或卧位 3.病情观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 4.完善相关检查: (1)抽血:了解全身健康状况 (2)心电图:了解心脏功能 (3)胸片:检查肺部 (4)腹部平片:诊断性检查 (5)B超:诊断性检查或鉴别诊断,女性病人需排除妇科疾病,做妇科B超前需憋尿5.用药指导: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和解痉药,妊娠阑尾炎的病人用药需慎重,以避免伤害胎儿 6.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给予安慰,以减轻病人忧虑。讲解手术的方式和方法和术前后的配合要求,使病人以轻松的心情接受治疗。 7。术前准备:遵医嘱备皮,上尿管,如有明显呕吐和腹胀,给予胃肠减压,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镇静剂 二,术后指导 1.卧位指导: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卧6—8小时后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减少疼痛,腰麻术后平卧12小时,以避免头疼 2.饮食指导: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肛门排气后开始喝少量水,如无不适,可吃流食(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面条、米粉等)、软食、普食,每餐不宜过饱。也不宜过早饮用牛奶,因牛奶性寒易致胀气。 3.活动行为指导: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咳嗽或起身时,稍微弯着腰,轻按手术部位,可以减轻疼痛4.用药指导:遵医嘱应用抗感染,止血等药物 5.病情观察:术后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湿敷料,以免伤口感染;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发热及伤口愈合情况。如有腹腔引流管,防止脱落,受压和扭曲,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三. 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2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如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停止排气等应及时就诊 您的健康与我们同行!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转移性右下腹痛:转移性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特点,因内脏转位盲肠和阑尾位于左下腹时,出现转移性左下腹痛,也应考虑到左侧阑尾炎的可能。关于初发疼痛的部位和转移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但要注意约1/3的病人开始就是右下腹痛,特别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时,因此无转移性右下腹痛,不能完全除外急性阑尾炎的存在,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 2.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区和不同程度的腹膜外刺激征:特别是急性阑尾炎早期,自觉腹痛尚未固定时,右下腹就有压痛存在。而阑尾穿孔合并弥蔓性腹膜炎时,尽管腹部压痛范围广泛,但仍以右下腹最为明显。有时为了掌握压痛的确实部位,应该仔细的多次和有对比的对全腹部进行检查。急性阑尾炎的压痛始终在右下腹部,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3.必要的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胸部透视可排除右侧胸腔疾病减少对阑尾炎的误诊,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等其它外科急腹症的存在。右下腹B超检查,了解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 4.青年女性和有停经史的已婚妇女,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怀疑时,应请妇科会诊以便排除宫外孕和卵巢滤泡破裂等疾病。(二)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误诊率仍然相当高,国内统计为4-5%,国外报导高达30%。需要与阑尾炎鉴别的疾病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下列十几种疾病。 1.需要与内科急腹症鉴别的疾病(1)右下肺炎和胸膜炎:右下肺和胸腔的炎性病变,可反射性引起右下腹痛,有进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但肺炎及胸膜炎常常有咳嗽,咳痰及胸痛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而且胸部体征如呼吸音改变及湿罗音等也常存在。腹部体征不明显,右下腹压痛多不存在。胸部X线,可明确诊断。(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继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由于小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回肠未端尤为明显,临床上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但本病伴有高烧,腹痛压痛较为广泛,有时尚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3)局限性回肠炎:病变主要发生在回肠末端,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20-30岁的青年人较多见。本病急性期时,病变处的肠管充血,水肿并有渗出,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出现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位置局限于回肠,无转移性腹痛的特点,腹部体征也较广泛,有时可触到肿大之肠管。另外,病人可伴有腹泻,大便检查有明显的异常成分。 2.需要与妇产科急腹症鉴别的疾病:(1)右侧输卵管妊娠:右侧宫外孕破裂后,腹腔内出血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可出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但宫外孕常有停经及早孕史,而且发病前可有阴道出血。病人继腹痛后有会阴和肛门部肿胀感,同时有内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现象。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内有血液,子宫稍大伴触痛,右侧附件肿大和后穹窿穿刺有血等阳性体征。(2)卵巢囊肿扭转:右侧卵巢肿蒂扭转后,囊肿循环障碍、坏死、血性渗出,引起右腹部的炎症,与阑尾炎临床相似。但本病常有盆腔包块史,且发病突然,为阵发性绞痛,可伴轻度休克症状。妇科检查时能触到囊性包块,并有触痛,腹部B超证实右下腹有囊性包块存在。(3)卵巢滤泡破裂:多发生于未婚前青年,常在月经后两周发病,因腹腔内出血,引起右下腹痛。本病右下腹局部体征较轻,诊断性腹腔刺可抽出血性渗出。(4)急性附件炎:右侧输卵管急性炎症可引起急性阑尾炎相似的症状和体征。但输卵管炎多发生于已婚妇女,有白带过多史,发病多在月经来潮之前。虽有右下腹痛,但无典型的转移性,而且腹部压痛部位较低,几乎靠近耻骨处。妇科检查可见阴道有脓性分泌物,子宫两侧触痛明显,右侧附件有触痛性肿物。 3.需要与外科急腹症鉴别的疾病:(1)溃疡病急性穿孔:溃疡病发生穿孔后,部分胃内容物沿右结肠旁沟流住入右髂窝,引起右下腹急性炎症,可误为急生阑尾炎。但本病多有慢性溃疡病史,发病前多有暴饮暴食的诱因,发病突然且腹痛剧烈。查体时见腹壁呈木板状,腹膜刺激征以剑突下最明显。腹部透视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上消化道液体。(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有时需和高位阑尾炎鉴别,前者常有胆绞痛发作史,伴右肩和背部放散痛;而后者为转移性腹痛的特点。检查时急性胆囊炎可出现莫菲氏征阳性,甚至可触到肿大的胆囊,急诊腹部B超检查可显示肿囊大和结石声影。

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

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中最常见的急腹症,病人常表现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其中腹痛是急性阑尾炎最早出现的症状,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腹痛开始在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腹痛呈持续性,伴有阵发性加剧。当阑尾穿孔时炎症扩散,波及全腹,可出现全腹痛。 一、术前指导 1、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给予安慰,以减轻病人忧虑。讲解手术的方式和方法和术前后的配合要求,使病人以轻松的心情接受治疗。 7。术前准备:遵医嘱备皮,上尿管,如有明显呕吐和腹胀,给予胃肠减压,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镇静剂 二、术后指导 1.卧位指导: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卧6—8小时后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减少疼痛,腰麻术后平卧12小时,以避免头疼 2.饮食指导: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肛门排气后开始喝少量水,如无不适,可吃流食(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面条、米粉等)、软食、普食,每餐不宜过饱。也不宜过早饮用牛奶,因牛奶性寒易致胀气。 3.活动行为指导: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咳嗽或起身时,稍微弯着腰,轻按手术部位,可以减轻疼痛 4.用药指导:遵医嘱应用抗感染,止血等药物 5.病情观察:术后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湿敷料,以免伤口感染;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发热及伤口愈合情况。如有腹腔引流管,防止脱落,受压和扭曲,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三、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2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2)如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便、停止排气等应及时就诊。 病人签名: 年月日

急性阑尾炎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阑尾炎临床诊疗指南 病因】一、阑尾管腔阻塞 1. 淋巴滤泡的明显增生,多见于年轻人。 2. 粪石的阻塞,多见于成年人。 3. 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少见。 4. 阑尾粘连,扭曲。 二、细菌入侵 三、胃肠道疾病的影响 【诊断】 一、症状 1. 腹痛:典型的腹痛多始发于上腹、脐周部,经数小时( ~8 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转移性右下腹痛) 2. 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出现。 3. 全身症状:乏力、发热。发生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 二、体征 1. 右下腹痛: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MCBurey )、点或 Lanz Morris 点。压痛部位随阑尾位置的变异而改变,但压 痛点始终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2. 腹膜刺激征象:小儿、老人、孕妇、虚弱者腹膜刺激征象不明 显。 3. 右下腹肿块:应考虑阑尾周围脓肿。 4. 阑尾炎时可用诱发疼痛的试验: (1 )结肠充气实验(Rovsing 征) (2 )腰大肌试验(Psoas 征) (3 )闭孔内肌试验(Obturator 征) 5. 直肠指诊:直肠右前上方有触痛,提示盆位阑尾。 三、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多数病人,WBC 升高到(10~20 )× 109/L ,可发生核左移,尿化验一般无阳性发现。 (二)腹腔诊断性穿刺。 (三)影像学检查:腹平片可见肠管扩张和气液平面, B 超有时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诊断困难时可考虑螺旋CT 检查。 四、鉴别诊断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腹痛为范围扩 大而非转移,腹壁强直,肠鸣音消失,腹部立位平 片膈下有游离气体。 (二)妇产科疾病:宫外孕,卵巢滤泡或黄体囊肿破裂,卵巢囊肿扭

急性阑尾炎诊疗指南

急性阑尾炎诊疗指南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开始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早期阶段为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脐周疼痛范围较弥散,常不能确切定位。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层腹膜时,因后者受体神经支配,痛觉敏感、定位确切,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据统计70%~80%的患者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少数病人的病情发展快,疼痛可一开始即局限于右下腹。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 一、症状 1.腹痛 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有时阑尾坏疽穿孔,神经末梢失去感受和传导功能,或因腔内压力骤减,腹痛反而有所缓解,但这种疼痛缓解的现象是暂时的,且其他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并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剧。为此,须综合临床现象加以分析才不会被假象误导 2.胃肠道症状 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因直肠周围炎而排便次数增多。并发腹膜炎、肠麻痹则出现腹胀和持续性呕吐 二、体征: 1.发热 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伴有寒战和黄疸,则提示可能并发化脓性门静脉炎 2.压痛和反跳痛 腹部压痛是壁层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现。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McBurney)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阑尾的这一体表解剖标志并非固定不变,它也可位于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右1/3交界处的Lanz 点。随阑尾解剖位置的变异,压痛点可相应改变,但关键是右下腹有一固定的压痛点。压痛程度和范围往往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反跳痛也称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的病人,压痛可能较轻,但有明显的反跳痛。 3.腹肌紧张 阑尾化脓即有此体征,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尤为显著。但老年或肥胖病人腹肌较弱,须同时检查对侧腹肌,进行对比,才能判断有无腹肌紧张。 三、检查 1.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有增高(约80%)。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多形核细胞比数明显增高,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经增多的白细胞数突然降低,往往是脓毒血症的表现,属于危象,应予重视。

阑尾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标准

中医概念:中医“肠痈”范畴。首见于《素问.厥论》,其说:“少阳厥逆,??????发肠痈。”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西医概念:急性阑尾炎(actue appendicitis)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Fitz(1886)首先正确地描述本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病理所见,并提出阑尾切除术是本病的合理治疗。本病约占外科住院病人的10%-15%。 【分类、定义】 梗阻 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在此基础上管腔内细菌侵入受损黏膜,易致感染。常见的梗阻原因为: ①堵塞阑尾腔的粪石、干结的粪块、食物碎屑、异物、蛔虫等; ②阑尾壁曾被破坏而致管腔狭窄或粘连;③阑尾系膜过短而形成的阑尾扭曲,阻碍管道通畅;④阑尾壁内淋巴组织增生或水肿引起管腔变狭窄;⑤阑尾开口于盲肠部位的附近有病变,如炎症、息肉、结核、肿瘤等,使阑尾开口受压,排空受阻。其中粪石梗阻最为常见,约占1/3。 感染 其主要因素为阑尾腔内细菌所致的直接感染。阑尾腔因与盲肠相通,因此具有与盲肠腔内相同的以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为主的

菌种和数量。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细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少数病人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因此也被认为感染可由血运传至阑尾。还有一部分感染起于邻近器官的化脓性感染,侵入阑尾。 其他 被认为与发病有关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胃肠道功能障碍(腹泻、便秘等)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一旦超过正常强度,可以产生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此外,急性阑尾炎发病与饮食习惯和遗传有关。多纤维素饮食的地区发病率低,可能与结肠排空加快、便秘减少有关。因便秘而习惯性应用缓泻药可能使肠道黏膜充血,也可影响阑尾。此外遗传因素与阑尾先天性畸形有关。过度扭曲、管腔细小、长度过长、血运不佳等都是易发生急性炎症的条件。[ 【病理分类】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acute simple appendicitis):为早期的阑尾炎,病变以阑尾粘膜或粘膜下层较重。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粘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损,并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粘膜下各层有炎性水肿。(2)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acute phlegmonous appendicitis):或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阑尾炎发展而来。阑尾显著肿胀,

阑尾炎—健康宣教

急性阑尾炎的健康指导 宣教人 阑尾是起自盲肠根部的一条形似蚯蚓的细长盲管,是一个参与B淋巴细胞产生和成 熟的淋巴器官。阑尾壁内的淋巴组织在人体12~20岁时达到高峰,之后随年龄增长而减 少,60岁后消失,因此成人阑尾切除无损机体的免疫功能。 【病因】 ⑴阑尾管腔阻塞,主要由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或粪石、食物残渣等异物嵌顿,部分也与 阑尾的解剖结构异常有关。 ⑵细菌入侵,引起或加重感染。 ⑶胃肠道疾病,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素的食物,饱餐后运动过度等。 【症状表现】 ⑴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于上腹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为持续性疼痛,有阵发性加剧。 ⑵胃肠道反应:炎症早期可出现厌食、恶心和呕吐,部分还可发生腹泻或便秘。 ⑶全身表现:多数病人早期仅有乏力、低热。炎症加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脉速、烦躁不安或反应迟钝等。 ⑷异常体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右下腹包块等。 【主要治疗方法】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应及时手术治疗,一般采用传统的开腹的阑尾切除术,部分成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或症状较轻,诊断尚不明确的病人可采用抗炎补液,禁食或中药治疗。对于有阑尾周围脓肿的病人应先控制感染,待脓肿局限,体温正常后3个月再进行阑尾切除术。 【手术前指导】 ⑴完善术前各项辅助检查,如血常规、B超等,以了解疾病情况,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等确保术中麻醉的安全。 ⑵术前做好胃肠道准备,禁食12小时,禁饮6小时。术前还应排空膀胱。 ⑶术前注意保暖,避免着凉,若有吸烟史的病人应戒烟,以免影响手术。 ⑷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并应有家属陪护。 ⑸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所有术前准备、术前谈话、过敏试验等,如实告知既往病史,主动了解手术相关事宜。手术当天提早更换好手术衣安心待术。 【手术后指导】 ⑴持硬麻后的病人术后应平卧6小时,6小时后可改半卧位休息,以减轻腹壁张力,促进切口愈合。 ⑵术后应先禁食,待肠蠕动基本恢复肛门排气后(大概术后一天),可进食水、面汤、混沌汤等流质,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类食物。待肛门排便后才可进食粥,面汤,馄饨皮等半流质。 ⑶术后6小时后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切口愈合。 ⑷每晚温开水泡脚10~15分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避免下肢静脉栓塞。 ⑸注意自身及切口的情况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⑹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⑺增强疾病治疗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抵抗疾病的意志力,能促进术后的恢复。 【出院宣教】 术后若无病情变化,一般一周左右可拆线出院。 ⑴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餐后不做剧烈运动,饮食上保持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⑵自我监测,出院后如有腹痛腹胀,里急后重感,发热等情况及时来院就诊。

68例急性阑尾炎诊治分析

68例急性阑尾炎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效果,为指导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65例得到很好治疗,预后良好,3例漏误诊,经积极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痊愈出院。结论正确诊断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关键,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漏误诊,明确诊断后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手术治疗;疗效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病因之首,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下腹疼痛和阑尾区压痛,且病情多变。临床上将急性阑尾炎分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坏疽与穿孔性阑尾炎四大类,阑尾管堵塞、细菌感染是其主要病因[1]。临床诊断中依据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与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一般不难做出诊断,但部分患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增大了诊断难度,出现漏误诊,不仅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还可能加重患者病情,出现并发症,引起严重后果。所以对急性阑尾炎进行及时、准确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3年4月~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1例,男女性患者之比为1.19:1,患者年龄为11个月~64岁,平均年龄为(33.2±4.3)岁。68例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6例≤7岁,7~16岁12例,16~25岁13例,25~40岁16例,40~60岁10例,11例≥60岁。阑尾炎患者病理分类情况: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1例(30.8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3例(48.53%)、阑尾周围脓肿5例(7.35%)、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9例(13.24%)。 1.2临床诊断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尤其在对老年患者、婴幼儿与孕妇等特殊病例诊断时,更要注意,避免出现漏误诊情况。 通常认为患者同时存在右下腹局限性腹膜炎和转移性腹痛两种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这种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达90%。当炎症扩散到阑尾的浆膜及其系膜时,阑尾浆膜同右下腹的壁层腹膜相接触,刺激神经系统从而出现腹膜炎的症状[2]。由于部分患者患病后并不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的特异性症表现,加上炎症程度较轻或受神经系统支配的壁层腹膜没有受到刺激,未出现腹膜刺激征,从而影响诊断结果,所以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测。 大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检测结果为白细胞计数增多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白细胞计数高达(10~20)×109/L,而老年患者则可出现白细胞略高或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