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浸书香墨色育时代新人

——瓦房店市实验小学书法教育特色的探索与实践瓦房店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历史的老校,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一直秉承着“育人为本德为首,质量为根爱为先,特色为翼书为源,以书载道道塑人”的办学理念,坚持不懈地探寻着“写字教育”的发展之路,不断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发展内涵。

一、特色定位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它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它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书法教育有着养德、启智、审美、怡情、健体的功能。十几年来,实验小学一直把“三笔字”纳入到学校校本课程教学体系之中,常抓不懈,教师和学生的书写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写字教育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写字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且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尤其是教育部2013年《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我们更加坚定了书法教育的信心,更加明确了创建特色的思路,因此学校把书法教育定为办学特色。

二、特色目标

通过书法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达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目的,实现“浸书香墨色,育时代新人”的目标;通过营造浓郁的书法教育氛围,创建有效的书法教育载体,发挥“以书养德,以书启智,以书审美,以书怡情,以书健体”的作用。通过书法教育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双向发展与成长,最终实现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办学宗旨。

三、特色实践

(一)构建书法教育的文化体系,明确发展思路

构建书法教育的文化体系,是实施书法教育的基础工程。围绕着“一训三风”的办学理念,落实书法教育的思想,实现师生书法技能的提高和育人目标的达成。

(二)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优化书法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实验小学在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上,注重打造与办学理念、学校内涵、书法特色相适应的布局格调,最终实现“翰墨清香浸校园、书写人生润童年”的教育

目标。因此,我校在各个楼层打造了与书法教育相关的百个主题墙。一楼建有:“一训三风”理念墙、书法教育功能墙、国学书法墙、德育活动书法墙、书法故事墙、文字演变墙等;二楼建有:国家课程书法墙、地方课程书法墙、校本课程楼梯墙、中华文化瑰宝墙、三笔字展示墙等;三楼建有:书法幅式墙、五星作品展示墙、学生书法精品展示墙、报纸书法练习墙等;四楼建有:百学图墙、书法榜样墙等;五楼建有:木雕运动项目篆书墙、书法操剪影墙、文字游戏墙、班级文化墙、对联墙等。每层楼、每面墙、每个教室、每个角落,都洒下书法教育的种子,都展示了书法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让师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文化熏染中,不断地去思考、去行动、去追求、去探索、去奋进。

(三)打造高效的书法课堂,提高书法教学水平

一是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我校的课堂教学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顺学而导、练学跟进”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三三四五”制课堂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做到:三个不讲、三个要讲、四个能动、五个强化。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使学生有一定的空间去思考和实践,切实把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落实到国家课程教学之中。为了使书法教学更加有效,我校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归纳出书法课堂教学“六步法”:激情导学、引导观察、找出规律、重点示范、练习反馈、评改促进。“六步”教学法和“三三四五制”课堂教学策略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

二是将书法教育纳入到地方课程。在地方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把书法教育与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民族教育以及区域课程《警世贤文歌》有机融

合,选取重要章节,作为学生书写练习内容,体会其中的教育内涵,内化成自觉的行为。

三是将书法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我校开发了八册博采众长、字画一体的校本课程书法教材:即《汉字演变过程》、《名人书法励志故事》、《历代不同书法家的字体》、《近现代书法状况介绍》等方面的校本课程,形成了我校独特的书法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书法教育课程的开发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汉字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更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不断提高写字技能和受到文化的熏陶。在此基础上,我校以书法教育为依托,相继开发了扎染、国画、艺体类等十几门校本课程。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互补,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提升了学校的特色品味。

(四)加强书法教育的课题研究,提升特色内涵。

为了使书法教育开展的更加科学有效,真正实现写字技能的提高与育人功能的协调统一,我校开展了省市级的课题研究:即《写字教学策略的研究》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校建设的研究》。通过这两项课题的研究,教师书法教学水平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迅速增强。为了进一步发挥书法教育的功能,2013年,根据美国弗洛伦斯妮蒂雅的性格解析理论,我们又开展了校级课题研究:《书写的本质与心理特征分析》,即用笔迹分析定位学生性格,通过对学生性格的了解,教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实现了教育效果的最优化。书法教育课题研究已成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兴校,特色立校,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健康发展。通过研究,教师的书法教育水平提升了,学生优秀的道德素养逐渐形成,书法教育的功能更加得以彰显。

(五)丰富书法教育的活动,拓宽实践渠道。

我校始终把“书以载道、字可塑人”作为书法教育的终极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书法艺术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平台。如每年艺术节的师生书画展、书法兴趣小组作品展、试卷书写展、《警世贤文歌》书法小报展、师生书法佳作展、国庆书法大赛、笔友会、亲子书写大赛、春联书写比赛、睦邻迎春送联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全体师生浸润在翰墨飘香的怀抱,感受书画气息的熏陶。我校成立了“家校书法教育联合会”,吸收众多优秀家长为书法教育联合会的会员。联合会的成立,不仅弥补了我校书法专职教师的短缺,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书法教育向纵深发展,更促进了“亲子书法同进步”活动的开展。尤其是我校独创的书法操,它集启智、审美、怡情、健体为一体,实现了学生在韵律中舞动,在舞动中健体,在健体中审美的目的。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书法热情,增强了竞争意识,品味到成功的喜悦。

(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确保书法教育质量

建立书法教育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推动学校书法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保证书法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为此,我校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评价机制:一是等级测评机制,二是作业评优机制,三是卷面附分机制,四是星级激励评价机制,五是小书法家评选机制。学校通过每月全员写字验收、学期写字竞赛及校园小书法家评选活动,对学生的书写水平、行为习惯进行全面评价,以此来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鼓励学生做一个儒雅的人。

四、实践成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教育的坚守,不仅促使学生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也为学校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示范校、辽宁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校、大连市写字教育特色校;我校连续五年荣获大连市三笔字团体竞赛第一名;在参加中国、新加坡等书法大赛中,有465人获奖,24人的作品刊登在《亚洲国际少年儿童美术书法作品集》中,其中林鹭同学在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上获得了辽宁省唯一的一个一等奖。我校的张瑛、王菲菲、吕辉、李晓波老师的写字课先后获得大连市、国家级优秀课,多名老师的论文在《中国钢笔书法》和《中国书法教育》上发表。书法教育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注入活力,实验小学先后获得了语文教育特色校、音乐教育特色校、德育工作示范校、科技教育示范校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书法教育的特色目录学校的创建。

今后我们将不懈努力,不断完善特色学校的整体建构,继续扩大书法教育成果,进一步把书法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