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习俗与满族剪纸
少数民族满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满族服饰与饮食
服饰特色
满族传统服饰以旗装、马褂、坎肩为主,色彩鲜艳,绣花精美。其中,旗装是 满族女性的传统服装,包括长袍、马蹄袖、袍肚、领口、袖口等部分。
饮食文化
满族传统饮食以肉食为主,如羊肉、猪肉、牛肉等,同时搭配杂粮和蔬菜。满 族特色菜包括白肉血肠、火锅等。此外,满族人还喜欢喝砖茶和奶茶。
满族建筑与交通
举办满族民俗文化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通过讲座、互动交流 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满族民俗文化的知识和内涵 。
推出满族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设置满族传统手工艺制作、满族美食制作等体验 项目,让公众亲身感受满族民俗文化的魅力。
满族民俗文化科普宣传教育
制作满族民俗文化宣传资料
01
编写满族民俗文化科普读物、制作宣传海报和视频等资料,通
为了保护和传承满族传统手工艺,政府和文化机构加大了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培训支持。同时,民间 手工艺人也积极探索新的传承模式和市场推广策略,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和创新。
满族体育与游戏
满族体育与游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如“赛威 呼”、“打布鲁”、“跳马”等。这些活动既锻炼了身体, 又增强了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少数民族 满族民俗文化科普推介
讲师:XXX
日期:XXX
目 录
➢ 满族概述 ➢ 满族传统民俗文化 ➢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 满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 ➢ 满族民俗文化科普实践与探索 ➢ 总结与展望
01
满族概述
满族的起源
起源传说
满族起源于女真族,相传古称肃慎,自先秦时期 便已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
历史背景
建筑风格
满族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包括房屋、院落、围墙等。其中,房屋是满族家庭 的核心,院落则用于休闲和存放农作物。围墙则用于保护家庭财产。
满族剪纸艺人——初春枝

文苑
满
族剪纸始于明代,是依附于满族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
环境,在艺术上具有自己特定语言和风格的剪纸艺术。
其创作技法是刀剪并用,表现手法以镂空为主,画面丰满,其线条自然随意,工细纤巧。
作品多以风俗画的形式,集中表现古老的满族文化传统和民间岁时礼俗。
主要包括生产、生活、起居、时令、节气、祭祀、风俗习惯等。
经过数百年发展,满族民间剪纸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民间艺术。
初春枝,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剪纸技艺,至今剪纸60余年,是“初春枝满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擅长创作以反映辽沈地区满族传统社会生活为内容的
满族剪纸艺人——初春枝
民间剪纸,常年在社区、学校、工厂、部队等地讲授剪纸技艺,参加了众多活动,培养了众多学生。
代表作品有:《忙年》《祭笊篱姑姑》《东北三大怪》《二月二,龙抬头》《剪五毒》等。
她于2009年参加了辽宁省文化厅举办的第4个国家“文化遗产日”纪念活动;2010年参加了上海世博会“辽宁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2011年参加了第四届东北文博会皇寺庙会分会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2013年参加了国家第12届全运会;2014年参加天津“西岸”剪纸艺术展,作品《忙年》获奖;2019年1月受邀赴意大利都灵大学孔子学院展示剪纸技艺;2019年4月赴香港参加剪纸展演活动;2020年开始
线上和线下剪纸技艺传承活动。
62 民心。
绥中、满族手工艺专题

满族手工艺专题,满族,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散居中国各地。
源于女真。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Manju),简称满族.满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对美的热爱和欣赏习俗,并以自己的慧心巧手美化生活,创造出丰富多彩又具有民族风格的民间工艺,其中以剪纸和刺绣最为突出。
满族的手工艺有满族剪纸、补绣工艺。
满族剪纸满族剪纸始于明代,依附于满族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在艺术上具有自己特定语言和风格的剪纸艺术,这是一种承载着长白山一带灿烂而厚重文化的民间艺术。
经过数百年发展,满族民间剪纸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民间艺术。
剪纸是满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部分。
心灵手巧的满族民间艺人把见到的、听说的、喜爱的人物、景物等都剪成作品,装饰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满族人对嬷嬷神的崇拜,满族剪纸产生了《嬷嬷人儿》,这种剪纸是满族剪纸的代表作;对动物神灵的崇拜,《狗》、《龟》、《鹊》、《鹿》、《鹰》等剪纸十分多见,常常作为吉祥物贴在墙上。
满族剪纸内容丰富多彩,如《祭祖》、《挂签》、《野祭》……满族剪纸表现了自然风貌、生产习俗、节令习俗、婚丧习俗及民间传说。
如记述“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系列剪纸;如表现“满族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的《敬烟》、《摇篮儿》、《人参姑娘》、《白山狩猎》、《姐妹易容》……剪纸的每一个故事都反映了满族人朴素善良、耿直纯真的道德风貌。
满族剪纸分为:关云德剪纸和东辽满族剪纸。
关云德剪纸是九台县其塔木镇关云德的满族剪纸,他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化品牌。
他不仅能刻,还自己设计主题、设计图样。
主要特色是古朴和苍劲,而选材也多是满族古老的生活习俗和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的风貌。
满族传说中的女神也是其作品的主要题材——满族人崇拜的神灵中女神居多,有300多位,老关把它们都用剪纸表现了出来。
日前,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工作中,关云德被正式确认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满族民族民俗PPT课件

03
这道菜反映了满族人的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是满族人民待客
的上等佳肴。
满族的火锅文化
1 2 3
火锅种类
满族火锅包括酸菜火锅、羊肉火锅、海鲜火锅等 ,每种火锅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特点。
酸菜火锅
以酸菜为主要配料,加入猪肉、豆腐等食材,炖 煮而成,汤汁酸爽可口,是满族人冬季常吃的美 食。
羊肉火锅
以羊肉为主要食材,加入各种调料和食材,涮烫 而成,口感鲜美,是满族人夏季常吃的美食。
满族的糕点小吃
糕点种类
满族糕点包括萨其马、豆面卷、打糕、粘豆包等,每种糕点都有其独特的制作方 法和口感。
萨其马
满族传统糕点之一,以面粉、糖、油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炸、蒸、烤等工艺制作 而成,口感酥脆,甜而不腻。
05
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 传承
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现状
01
传统技艺
满族民俗文化中的传统技艺,如刺绣、剪纸、绘画等,得到了广泛的保
满族的婚嫁习俗
01
02
03
04
提亲
男方请媒人前往女方家提亲, 得到应允后进行聘礼。
纳采
男方送去大雁、羊等礼物,表 达求婚之意。
纳币
男方送去彩礼,包括金银首饰 、绸缎等贵重物品。
成婚
举行婚礼,有拜堂、敬酒等仪 式。
满族的节庆活动
颁金节
满族传统节日之一,庆祝满族命 名日,日期为农历十月十三日。
春节
满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汉 族春节类似,但也有独特的风俗和 庆祝方式。
训等活动,满族传统舞蹈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传
承。
满族民俗文化的传承途径与方式
学校教育
许多学校开始重视满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通过开设地 方课程、组织学生参加民俗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 和体验满族民俗文化。
满族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与地域文化特色

满族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与地域文化特色摘要:满族剪纸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具有极大的挖掘和研究价值。
通过对满族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和其中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有助于更进一步地了解满族剪纸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满族剪纸;发展历史;地域文化;特点一、满族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满族剪纸艺术是满族的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依附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历史发展十分悠久。
据研究,满族剪纸最早在明代开始流行,因为当时女真人的造纸技术已经得到很大发展,为满族剪纸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保证。
清代是满族剪纸艺术的辉煌时期,在流传的广泛度和形式数量的丰富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对民间技艺的重视和宣传,满族剪纸艺术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也逐渐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瑰丽奇葩。
剪纸是指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面刻画出一些图文式样,具有装饰效果,是民俗风情的一种呈现。
剪纸艺术有南北派之分,一般南派线条柔美、玲珑剔透,北派线条粗犷、特征鲜明,都是各自地域文化特色的表现。
满族人民主要生活在北方的东北和华北一带,满族剪纸艺术也多呈现出北派的风格特点。
但具体而论,不同地域剪纸的艺术风格也存在一些差别。
例如河北北部坝上一带的剪纸,既有粗犷之轮廓,又有细腻之线条,兼具北派和南派的风格特点。
而长白山地区的剪纸内容以反映民族祭祀和满族风情为主,北派风格尤其明显。
此外,从内容、表现形式和具体用途上也可以对满族剪纸做一些划分。
从内容上看,满族剪纸可以分为人物剪纸、花鸟鱼虫剪纸、动物剪纸、吉祥剪纸和瓜果盆篮剪纸等多种不同类型。
从表现形式上看,可以分为单色剪纸、复色剪纸和点染剪纸等。
在具体用途上,剪纸具有用来装饰室内、祭祀祖先、欢庆节日等不同的用途。
在众多的民间剪纸艺术中,满族剪纸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满族剪纸蕴含了丰富的民族历史风情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满族人民心理意识和审美追求的具体表现。
满族剪纸在通化县的发现、发展及发挥

浅谈满族剪纸在通化县的发现、发展及发挥巍巍长白山,幽幽黑土地,莽莽大森林,皑皑的冰雪,在这片美丽富饶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是满族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
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造就了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民性格大都粗犷、豪放、勤劳、质朴。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满族人民留下了一些优美的传说、故事,如《女真定水》、《满族始祖布库里雍顺的传说》、《凤丹和石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故事》等。
在收获着丰富物产的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满族剪纸就是满族文化中一朵秀丽的奇葩。
一、满族剪纸的发现1983年通化县文化馆要筹备一次美展。
时任文化馆的佟万有馆长对负责这次美展的老师张世新说,咱们举办这次美展,不能光局限于绘画、书法,剪纸也属美术范畴,也可以参展。
其实佟万有馆长也有私意,他爱人喜爱剪纸,没事时经常剪纸,作品大都是些满族民间故事。
佟万有馆长意在让他爱人的剪纸作品在这次美展中参展。
因此才对张世新说让剪纸也参展这件事。
张世新接到旨意后,深入通化县的各个乡镇,大小村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收集上千件剪纸作品。
这些作品用材多样,有用大红纸,有用窗户纸,有桦树皮、玉米皮,有用烟熏的,也有用香火点的。
作品题材广泛,作品内容大都表现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日习俗、婚丧习俗。
开展那天,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王纯信教授应邀参见开幕活动。
在展室里,他发现了那些奇特的剪纸,有些剪纸剪的是头对头的龟与蛙,线条粗犷,眼睛是用香火烧出来的,还有些作者的剪纸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王纯信教授很惊奇,认为这不是汉族的剪纸。
王纯信教授在张世新的陪同下,采访了这位剪纸作者——佟有才馆长的爱人倪友芝,经了解倪友芝是满族人,她的剪纸是跟她姥姥学的。
而她的姥姥也是满族人。
她从小受她姥姥影响,爱好剪纸。
随后王教授又采访了几位作者,金雅贞、侯玉梅等,而她们都要是满族。
这次采访活动拉开了满族剪纸文化的神秘面纱的序幕。
此后,王纯信教授不辞辛苦,深入民间访问、调查,终于发现了许多满族民间剪纸艺人。
满族的过年方式

满族的过年方式
满族的过年方式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其习俗丰富多彩,寓意深远。
以下是一些满族过年的主要习俗:
1.扫尘:在春节前,满族人家会进行大扫除,寓意着辞旧迎新,迎接新一年的到
来。
2.祭灶:满族人家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祭灶,向灶王爷祈求来年家庭和睦、
五谷丰登。
3.贴窗花、对联和福字:满族人家会在春节期间贴窗花、对联和福字,寓意着吉
祥如意、福运亨通。
窗花和对联的内容通常与满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相关。
4.竖灯笼杆、挂红灯:满族人家会在春节期间竖起高高的灯笼杆,挂上红灯,象
征着红红火火、繁荣昌盛。
5.祭祖:满族人家在春节期间会祭祖,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祈求祖先
保佑家族平安、顺利。
6.吃年夜饭、饺子和汤圆:满族人家的年夜饭通常包括各种寓意吉祥的菜肴,如
鱼肉寓意年年有余,鸡肉寓意吉祥如意等。
除夕夜,全家人会一起包饺子和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7.守岁、拜年:除夕夜,满族人家会守岁,一直待到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升起。
大
年初一,人们会穿上新衣,互相拜年,祝福彼此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幸福、顺利。
此外,满族还有一些独特的过年习俗,如跳马跳骆驼比赛、闹灯会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满族人的过年生活,也展示了满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满族的过年方式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又融入了满族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展现了满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氏满族剪纸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

摘 要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消费思想正在从大众化、功能化向个性化、精神化转变,因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品相结合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创产品提供了市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地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积累创造形成,并世代流传下来的灿烂成果,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烙印和智慧结晶。
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物质性保护不谋而合。
通过文创产品的传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以物质形态多元化地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将会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创产品是以创意为核心,文化为基础的现代生活的亮点,但是现阶段所创新的产品依然跟不上市场的需要,未来的文创产品更多的还是以生活设计类为发展趋势。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氏满族剪纸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为研究方向,从生活类产品入手,使产品在原有的价值基础上更具有艺术性、文化性、地域性,也会相对的为地方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间接的推动东北地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剪纸;文创产品AbstractNowadays, people’s material life is satisfied, and their consumption ideas are changing from populariza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 to individuation and spiritualization. Therefore, it provides a market for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with high added value that combin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and produc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brilliant achievement that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have experienced long-term accumulation and creation of life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in the long history, and has been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t is the cultural brand and wisdom crystallization of a nation.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coincides with the tangible and material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the dissemin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 daily life of modern people in a diversified material form again, which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re the highlight of modern life with creativity as the core and culture as the basis. However, the products innovated at this stage still fail to keep up with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In the future, mor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will take life design as the development trend. This paper takes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uan’s Manchu paper-cut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s there search direction, starting with the life products, making the products more artistic, culture and hellish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value, which will bring better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regional culture industry.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Manchu Paper-cut; Creative Products目 录摘 要 (Ⅰ)Abstract (Ⅲ)一、 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三)国内外研究 (2)(四)研究方法 (3)二、文创产品解读 (4)(一)文创产品的概念 (4)(二)文创产品的背景 (4)(三)东北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 (5)三、关氏满族剪纸文创产品设计应用 (6)(一)关氏满族剪纸造型特点 (6)(二)关氏满族剪纸在文创产品中的创作原则 (7)(三)关氏满族剪纸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实践 (8)1.设计灵感来源 (8)2.元素提取 (8)3.草图设计 (10)4.产品创作过程 (14)四、总 结 (19)参考文献 (20)致 谢 (21)一、绪论(一)研究背景著名学者郭淑云说:“萨满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原始宗教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满教认为万物有 灵,崇拜天地,并 且把许多动植物视 为神。此外,还奉 祖先为神。于是产 生了自然崇拜、图 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创作出了别样夺目 的萨满文化。
满族剪纸
满族剪纸起源于巫术, 满族剪纸为萨满服务。 满族剪纸是保存至今 的丰富而古老的民间 艺术形式,是全人类 文化及其宝贵的财富 。2009年,长白山满 族剪纸入选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丰富的技法
满族剪纸的传统表 现手法多样,由 于材料和习俗中 使用的特性,形 成了具有地域特 色的表现形式, 包括:熏、衬、烧、 撕、剪等 用香火烧出动物的 眼睛、花纹
典型的满族 人物形象,男 人的长辫子, 女人的大头翅 头型
牛刀小试
运用对称 手法,对小 萨满进满?
“萨满”一词最初是 源于通古斯语 saman 与北美印第 安语 shamman 的音 译,原词含有智者、 晓彻、探究等意,后 来逐渐演变成萨满教 巫师的专称。
萨满教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宗教, 流行于亚洲、欧洲极北部 等地区。
在中国信奉萨满教的 民族主要有满族、鄂 温克族、鄂伦春族、 赫哲族、锡伯族、维 吾尔族、蒙古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