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规与仪器内校员培训

量规与仪器内校员培训
量规与仪器内校员培训

量规与仪器内校员

蓝草咨询的目标:为您提升工作业绩优异而努力,为您明天事业腾飞以蓄能!

蓝草咨询的老师:都有多年实战经验,拒绝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讲故事为核心,化繁为简,互动体验场景,把学员当成真诚的朋友!

蓝草咨询的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的个性化培训为出发点,通过学习达成不仅当

前岗位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做准备。课程设计不仅注意突出落地性、实

战性、技能型,而且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在实践中运用。

蓝草咨询的愿景:卓越的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同时是学员快乐的旅程,为快乐而培训为

培训更快乐!目前开班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香格里拉、荔波,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蓝草咨询的增值服务: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让用户合理利用国家鼓励培训各种

优惠的政策。报名学习蓝草咨询的培训等学员可以申请免费成为“蓝草club”会员,会员可以免费

参加(某些活动只收取成本费用)蓝草club定期不定期举办活动,如联谊会、读书会、品鉴会等。报名学习蓝草咨询培训的学员可以自愿参加蓝草企业“蓝草朋友圈”,分享来自全国各地、多行业

多领域的多方面资源,感受朋友们的成功快乐。培训成绩合格的学员获颁培训结业证书,某些课程

可以获得国内知名大学颁发的证书和国际培训证书(学员仅仅承担成本费用)。成为“蓝草club”

会员的学员,报名参加另外蓝草举办的培训课程的,可以享受该培训课程多种优惠。

课程目标:

1.有了准确可靠的测量设备,才有可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2.有了准确的测量结果,才能帮助您准确判断产品是否合格、过程参数是否异常 , 才能为资料统计提供准确的信息;

正确的仪器校正管理,能有效提高工作绩效,并降低内外部成本!

参加人员:

品管、研发、生技、生产、实验室等主管、工程师及仪器管理等相关人员课程大纲:

第一章:计量仪器的重要性

1.计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2.计量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和企业经济核

算的重要依据

3.计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法定计量单位

1.国际单位制-辅助单位

2.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

3.国际单位制-词头

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

5.计量单位使用方法

6.计量值的换算

第三章:长度计量的几项基本原则

1.最小变形原则

a)热变形

b)弹性变形

2.阿贝原则

3.封闭原则

第四章:量块的基础知识

4.量块的基本特征

5.量块的等和级划分

6.量块的等和级关系

第五章:测量基础知识

1.测量方法

2.有效数字

3.误差

4.精度

5.偏差、标准偏差和公差

6.测量不确定度

7.计量仪器的选择、采购

第六章:计量仪器的配备与选择

1.计量仪器的配备要求

a)物料进、出厂的计量仪器;

b)原材料消耗和半成品流转的计量仪

器;

c)定额指标管理的计量仪器

2.计量仪器主要特性

a)有关工作范围的特性

b)有关工作条件的特性

c)有关响应方面的特性

d)有关准确度方面的特性

e)有关性能方面的特性

第七章:计量仪器的管理

1.计量仪器的验收、入库;

2.计量仪器的分类,计量管理体系建立

3.计量器具借用、领用、保管制度;

4.计量仪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保养

5.计量仪器的ABC分类管理

6.计量仪器周期检定、检查制度

7.计量仪器现场抽(检)查制度

8.C类计量仪器检查办法

9.计量仪器的标志

10.不合格设备及其数据处理

第八章:计量仪器校准(针对学员的计量器具)

1.测量标准的传递和追溯

2.检定、校准、比对的概念

3.强制计量管理(检定)的仪器

4.计量检定规程

a)千分尺检定规程

b)卡尺检定规程

c)千(百)分表检定规程

5.检定/校准的人员资格要求

6.检定/校准的环境要求

7.校准周期的确定方法

第九章:国际管理标准对计量的要求

1.ISO9001标准

2.TS16949标准

3.ISO14001标准

4.量规、仪器管理作业常见之缺失

5.体系审核中常见量规仪器管理作业缺失第十章:测量系统分析(MSA)简介

1.量测系统

2.量测系统基本特性

3.GR&R分析(计量型)

4.GR&R分析报告

5.GO/NOGO分析(计数值型)第十一章:常见计量器具使用注意事项

1.千分尺使用注意事项

2.卡尺使用注意事项

3.千(百)分表使用注意事项

第十二章: 常见计量器具的维修

1.千分尺

2.卡尺

3.千(百)分表

4.投影机(精度补正,角度补正等)

5.硬度计

a)洛氏硬度计

b)维氏硬度计

授课形式:

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演练、小组讨论、互动交流、游戏感悟、头脑风暴、强调学员参与。

报名回执(请务必于开课前7天回复)姓名性别部门/职位课程名称Tel Fax Email/手机

培训负责人:公司名称:公司地址:★缴费方式:?支票?现场缴费?汇款(汇款后请将汇款单据传真至本公司)

仪器设备使用培训

仪器设备使用培训、考核流程图

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制度 为保障全院医疗设备合理使用,设备操作人员能够安全、有效地发挥设备最大效能,充分发挥医学工程人员技术优势,特制定以下制度: 1.医学工程科工作人员应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提高服务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的工作理念。 2.医学工程科全面知晓全院医疗设备总体情况,使用情况,建立设备使用操作规范,严格按规范操作。 3.新购医疗设备由厂家工程师进行技术、操作使用、注意事项、常规保养等方面的培训。 4.医学工程科经常深入科室了解设备使用情况,提供设备使用及技术方面支持。 5.医学工程科应积极组织科室技术人员接受新产品、新技术的培训,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6.医学工程科应为临床科室提供技术培训、设备技术资料共享、设备技术管理、设备市场占有率及应用前景等多种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7.技术培训应涵盖设备规范化操作、日常保养与维护、常见故障处理、设备质量安全控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内容。

8.技术培训应采取授课、现场讲解、技术座谈、日常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医学工程科根据监管和考核情况对设备操作及维护情况做出分析报告,规范操作,减少误操作,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 9.临床使用科室若有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需求,应先向医学工程科提出申请,医学工程科应尽快给出反馈。若是培训类需求,应尽快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以及培训形式,并告知相应科室。若是咨询类及其他技术需求。医学工程科应做好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记录,记录中要包含临床科室对所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 10.医学工程科定期评价临床科室对所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的满意程度。发现不足及时与相应科室沟通,提出整改措施。

仪器使用维护保养知识培训

量规仪器:千分尺、卡尺认识使用和维护保养及管理规范培训 (首先请各参加培训人员进行提问,了解需要的知识,需要的精讲/不需要的简讲) 一、前言 为使在用计量器具处于正常完好的状态,保证测量的准确可靠,计量器具操作人员应正确、合理使用计量器具和仪器设备,并要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计量器具、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应按如下进行。一、大型仪器设备: 1. 操作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证书,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工作性能、附件的作用及用法,严 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2. 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防磁埸、防震、防潮、防尘条件应符合规定要求。 3. 定期进行保养,如工作导轨工作面应上油,电器设备应定期通电等,防锈、防霉变等措施。 4. 除仪器设备的专业维修人员外,任何人不得任意拆装、调整,有封印的部位的封记不得破坏,以免破坏仪器设备的性能。 5. 仪器设备使用结束,对有可能影响仪器设备性能的部位如手接触非油漆部位等进行必要的保养,切断工作电源,做好交 班记录。 二、量规仪器三大类量器具使用规范(本公司常用量具) a) 卡尺: 卡尺包括游标卡尺、带表卡尺、电子数显卡尺(电子尺)、高度卡尺、深度卡尺等各种卡尺。 1. 要文明操作,合理使用,使用后应将卡尺放在工具盒内,不乱拿乱放。 2. 不能将卡尺当作其它工具使用,如当锒头敲击工件,将卡尺的量爪当划线工具等。 3. 使用前,使用人员应将卡尺测量面的油污揩擦干净,检查卡尺各部份的作用是否正常、可靠,“0”位是否准确。 卡尺外量爪两测量面合拢时,不应有可见的白光(允许有可见蓝光)。 4. 使用中,不能在机床还在转动时就去测量工件,以防测量人员发生危险和损坏量具,应待被测工件处于静态后进行。 5. 用卡尺内测量爪测量工件,不能测量直径Ф10mm以内的内孔。 6. 电子数显卡尺应避免水液体物质渗入尺框内,以免损坏电子元件。 7. 使用后要对卡尺进行必要的保养,擦净油污、铁屑,如卡尺接触水液,需用清洁汽油擦洗干净,(不可使用丙酮、酒精), 然后在工作面涂上防锈油。卡尺放入量具盒前应使两测量面保持一定缝隙,以防卡尺测量面锈蚀。 8. 电子数显卡尺不使用数据出口端时,不要将端口盖拆下,并不要将金属器件任意触及输出端,以免损坏电子元件。 9. 发现卡尺有故障或示值不准确,及时报告,由厂计量人员处理。 b) 微分量具: 微分量具主要有外径千分尺、内测千分尺、测厚千分尺等,还包括微米千分尺、杠杆千分尺等。 1. 要文明操作,合理使用,使用后应将千分尺放在工具盒内,不乱拿乱放。 2. 不能将千分尺当作其它工具使用,如当锒头敲击工件等。 3. 使用前,使用人员应将测量面的油污揩擦干净,检查千分尺各部份作用是否正常、可靠,“0”位是否准确。 4. 使用中,不能在机床还在转动时就去测量工件,以防测量人员发生危险和损坏量具,要待被测工件在静态后进行。 5. 微分量具有测力装置的,测量工件时应用测力装置测量;调整测量范围时,应手握尺身,转动微分筒使测杆位移至所需 位置。 6. 使用后要对千分尺进行必要的保养,擦净油污、铁屑,如测量面接触水液,需用清洁汽油擦洗干净,(不可使用丙酮、 酒精),然后在工作面涂上防锈油。微分类量具放入量具盒前应使两测量面保持一定缝隙,以防测量面锈蚀。 7. 发现千分尺有故障或示值不准确,及时报告,由厂计量人员处理。 c) 表类量具: 表类量具主要有百分表、杠杆百分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等。 1. 文明操作,使用后应将表及附件放在工具盒内,不乱拿乱放。 2. 表类量具的各工作部位不能加任何润滑油,以免影响表类量具各工作部位的相互作用和灵敏度,以致示值失准。 3. 使用前,使用人员应检查各部分的作用是否正常、可靠,“0”位是否准确。轻拨动表的测杆,指针的回“0”位是否稳 定无变化。 4. 使用中,不能在机床还在转动时就去测量工件,以防测量人员发生危险和损坏量具,要待被测工件在静态后进行。 5. 表类量具在测量前应先将测杆压缩0.3mm以上的量程,然后重新调整“0”位再进行测量,以消除齿轮啮合间隙和空行 程。 6. 表类量具不得在水、油中浸泡,如发现有水或油进入表中,应由计量人员进行清洗。 7. 发现表类量具有故障或示值不准确,及时报告,由厂计量人员处理。 三、温湿度表:

量规仪器管理条例

量规仪器管理条例 一、目的: 为有效保障产品品质,维护量规仪器的使用寿命及精度,特作 以下管理规定。 二、范围: 针对各类仪器、衡器、卡尺、千分尺、螺纹栓(牙)规,等仪器设备。 三、权责: 各部门量具保管及使用人、部长及量具管理员、采购、仓库。 四、内容: 1.采购管理: 1.1各部门需请购量规仪器,由请购部门写请购单,注明精度、规格,请购部门确认知后会仪校,仪校作记录,核实数量 再转采购核准,办理采购事宜。 1.2新购量规仪器到货后,仓库应及时通知仪校检验,验收合格后将量具领出。 2.入库管理: 2.1采购量规仪器入库,仪校将验收合格之量具作好档案,打好编号后同入库单一起入库到工具仓,由工具仓统一管 理。 2.2员工自离、辞工等量具入库,凡有量具的员工辞工、自离、开除在办理离厂手续时量具必须退仪校,仪校校正合格 后入库到工具仓。 3.领用管理: 3.1各部门领量规仪器,须开具领料单(领料单须注明使用人),部门部长、经理确认后于工具仓处领取。一联给仪校, 以便建档责任人。

3.2各部门新进人员,技管员及以上人员、作业员未满一个月 不得领用量规仪器,如有需要,可借用本部门其他人之量 规仪器,个人领用、借用之量规仪器须妥善保管,若有损 坏或丢失,部门应及时提报,仪校会按公司相关制度处理。 3.3各部门员工自离、辞工等重新入库量具,原则上仍然发放原部门。 3.4贵重量具由部门部长以上人员保管。 4.报废管理: 4.1遗失及不正常报废:各单位遗失量具或不正常损坏报废者,由仪校开报废申请单(注明处罚方式及金额以备查验)、 罚款单经使用部门部长、经理确认签字后,再由仪校将 量规仪器报废单、罚款单影印到工具仓销帐,《量规仪器 报废单》由仪校存档,违者罚款50元/次。 4.2正常报废:各单位因正常使用,精度达不到使用要求需报废时,由仪校开报废申请单连同零件完整之报废量具, 并由总经理室核准后,由仪校统一向工具仓销帐,工具 仓以量规仪器报废单及零件完整之报废量具销帐,量规 仪器报废单由仪校存档。违者罚款50元/次。 5.使用管理: 5.1使用前: 5.1.1检查此量规仪器之校验标签是否已到校正期。 5.1.2检查此量规仪器之指示装置是否在正确位置,即零位是否相一致。 5.1.3检查量规仪器是否有仪校提供之修正参数,若有测量时应加修正值。 5.2使用中: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培训资料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为了保证仪器设备安全良好运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在技术工作中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益,制定本规程。 一、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1.公司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同类仪器进行编号管理。 2.公司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簿、保养簿,制定专人负责管理,进行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做好防寒、防热、防潮、防尘、防火“五防”工作,填写仪器维护保养登记簿。 3.各种仪器设备需制定详细的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每台仪器设备应挂操作维护保养标示牌。 4.负责人每周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挂好标示牌,性能良好者挂“备用”标示,如出现故障,挂“待维修”标示,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维修,并记录维修情况。 5.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测,贴上“检测合格”标示,包括检测日期及检测负责人,并做好检测登记,检测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要送检、维修,检测合格方可继续使用。 6.公司组织对仪器设备操作的培训及考核,需熟练掌握。 7.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新进人员在未掌握使用方法前,不得独立操作仪器设备,以免造成仪器设备损坏。 二、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制度 1.根据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操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时,应按要求穿着工作服,防护衣,戴防护手套等,以保证仪器设备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经常对水电及环境温度、湿度等进行检查测试,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运行条件。 3.根据仪器设备使用要求,开机前要进行检查,做好开机准备工作。 (1)检查供电电压是否符合仪器设备的要求。 (2)需电源、水源、润滑等条件的仪器设备,要检查气源、水源、油路等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泄漏等问题。 (3)定期对仪器设备接地线路进行测试检查,以防发生电路故障。 4.使用仪器设备必须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程序操作。 5.使用仪器设备时,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时刻观察仪器设备使用状态,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6.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 7.仪器设备使用完毕,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方式关闭、清洗、存放。使用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操作人员一定要按照技术要求妥善处置。 三、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万用表操作规程 一、目的 确保仪器的正确使用、避免仪器和产品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坏,提高产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修订版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 正办法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 第一条? 目的 确保检验仪器量规的精准,防止因仪器量规的误差,而产生不良品,并延长检验仪器量规的使用寿命。 第二条? 范围 凡本公司所使用的检验仪器量规。 第三条? 实施单位 质量管理单位及使用单位。 第四条? 实施要点 (一)所有检验仪器量规均需建卡,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使用、维护保养及校正。 (二)为使员工确实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与校正工作的实施,凡有关人员均需参加讲习,由质量管理单位负责排定课程讲授,如新进人员未参加讲习前就须使用检验仪器量规时,则由各该单位派人先行讲解。 (三)检验仪器量规应放置于适宜的环境(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适宜的温度),且使用人员应依正确的使用方法实施检验,于使用后,如其有附件者应归复原位,以及尽量将量规存放于适当盒内。 (四)有关维护保养方面 1.由使用人负责实施。

2.在使用前后应保持清洁且切忌碰撞。 3.维护保养周期实施定期维护保养并作记录。 4.检验仪器量规如发生功能失效或损坏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5.久不使用的电子仪器,宜定期插电开动。 6.一切维护保养工作以本公司现有人员实施为原则,若限于技术上或特殊方法而无法自行实施时,则委托设备完善的其他机构协助,但须要提供维护保养证明书,或相当的凭证。 (五)有关校正方面 1.由质量管理单位负责实施,并作记录,但在使用前后或使用中必须校正者,则由使用人随时实施。 2.定期校正: 依校正周期,排定日程实施。 3.临时校正: (1)使用人在使用时发现,或质量管理单位在巡回检验时发现检验仪器、量规不精准,应立即校正。 (2)检验仪器、量规如功能失效或损坏,经修复后,必须先校正才能使用。 (3)外借收回时。 4.检验仪器、量规经校正后,若其精密度或准确度仍不符实施需要,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实验室培训计划

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实验室的人员了解各自的职责。实验员通过培训掌握一些有关的法律法规,另外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国标方法和实验操作与记录等一些基本技能,最终通过考核拿到上岗资格证。 二.培训要求 熟悉与检测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清晰与维修,了解所用的国标 方法并且看是否能在所在实验室中应用,熟悉实验操作,并且会填写各种实验记录三.人员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审批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评审质控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3.2 质量管理员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内、外部质量控制活动的实施。 3.3技术主管了解、掌握中心检测技术的薄弱环节,并对检测质量问题中的疑难技术问 题组织人员进行攻关。 3.4 现场采样人员负责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实施。 3.5 样品管理员负责室内密码、平行样编号。 3.6 分析人员负责监测分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的实施。 3.7 质量监督员对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及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初审。 3.8 综技室负责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审核。 3.9 质量负责人负责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签发。 四.培训内容 4.1培训条件 质量负责人可以进行法律法规的宣讲。目前实验室中已有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310型,一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气相色谱,并且均已通过检测。另外技术负责人可以对实验员进行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修、操作、国标方法等培训 4.2对实验员的要求 目前实验室共有35个项目,每个实验员均有4~5个项目。 (1)要求实验室的人员了解各自的职责。 (2)要求实验室的人员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致可以维护个人权益 与实验室的权益。 (3)要求实验员对自己所要用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要熟练掌握,还要会 解决一些实验中常见的仪器故障。 (4)要求实验员掌握自己所用的方法,了解方法的原理并且该方法可以再 现有的条件下使用。 (5)要求掌握标准物和试剂的配置与保存。 (6)要求会接收样品。 (7)要求能准确配置标准系列并且会做加标回收。 (8)要求会填写实验室里的各种实验记录。 (9)要求会处理实验操作中的废液。 (10)要求了解质控图并且会根据质控图评价数据。 (11)要求员工遇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不要影响实验室整体进程。 (12)要求实验员工作时认真负责,以保障人员安全及公司声誉。 4.3培训方式 (13)通过宣贯的方式学习法律法规与公司构建 (14)通过实验和授课方式来学习仪器与实验的原理与操作等 (15)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一些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争议。 五.培训的具体过程

检验仪器量规校正管理手册

检验仪器量规的治理校正方法 第一条目的 确保检验仪器量规的精准,防止因仪器量规的误差,而产生不良品,并延长检验仪器量规的使用寿命。 第二条范围 凡本公司所使用的检验仪器量规。 第三条实施单位 质量治理单位及使用单位。 第四条实施要点 (一)所有检验仪器量规均需建卡,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使用、维护保养及校正。 (二)为使职员确实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与校正工作的实施,凡有关人员均需参加讲习,由质量治理单位负责排定课程讲授,如新进人员未参加讲习前就须使用检验仪器量规时,则由各该单位派人先行讲解。 (三)检验仪器量规应放置于适宜的环境(要幸免阳光直接照耀,适宜的温度),且使用人员应依正确的使用方法实施检验,于使用后,如其有附件者应归复原位,以及尽量将量规存放于适当盒内。 (四)有关维护保养方面 1.由使用人负责实施。 2.在使用前后应保持清洁且切忌碰撞。

3.维护保养周期实施定期维护保养并作记录。 4.检验仪器量规如发生功能失效或损坏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5.久不使用的电子仪器,宜定期插电开动。 6.一切维护保养工作以本公司现有人员实施为原则,若限于技术上或专门方法而无法自行实施时,则托付设备完善的其他机构协助,但须要提供维护保养证明书,或相当的凭证。 (五)有关校正方面 1.由质量治理单位负责实施,并作记录,但在使用前后或使用中必须校正者,则由使用人随时实施。 2.定期校正: 依校正周期,排定日程实施。 3.临时校正: (1)使用人在使用时发觉,或质量治理单位在巡回检验时发觉检验仪器、量规不精准,应立即校正。 (2)检验仪器、量规如功能失效或损坏,经修复后,必须先校正才能使用。 (3)外借收回时。 4.检验仪器、量规经校正后,若其周密度或准确度仍不符实施需要,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5.若因技术上或设备上的困难,而无法自行校正者,则托付设备完善的其他机构代为校正,但须要求提供校正证明。

量规仪器管理规定

1.0 目的: 确立本公司之仪器校正程序以确保所有用作计量的仪器都在正确和良好的应用状态; 2.0 范围: 应用对于质量检查和测试仪器校正的仪器包括: A)量具(量度尺寸、重量等工具) ; B)检查或测试仪器; C)如有使用计算机软件用作检验、测量和试验也作为检验、测量和试验仪器统一处理. 3.0 职责: QC负责全力推行及维持这一程序。 4.0 定义: 4.1外校:因仪器基准件与能力因素而委托外界机构代为校验本公司之检测仪器 设备者; 4.2内校:由公司内部具有仪器校正资格的人员自行校验者; 4.3基准件:用作进行内部校正之基准仪器或设备,基准件须经制造商或外部之认可机构校 正。 5.0 相关文件 5.1【采购管理程序程序】 5.2【校正要求】 6.0 仪器校正与管理 6.1 仪器的选择与校正。 6.1.1 仪器校正责任人员根据公司产品精度要求,合理选择检查、校正和测试仪器。 由使用部门填写〖购物申购单〗并经总经理批准后方能采购。 6.1.2仪器校正责任人员按个别仪器之类别,对各种仪器配上独立编号,并建立全公司〖仪 器清单〗。 6.1.3仪器校正责任人员按属于仪器的要求,决定是否需要校正或注明为参考使用,所有 需校正的仪器要在〖仪器清单〗上注明,并记载校正日期及再校正日期。 6.1.4 需检定的仪器可按仪器校正责任人员编写之仪器【校正要求】进行校正 (包括校 正方法和环境要求),其检定要求考虑如下: A)客户要求; B)仪器特性; C)产品规格; D)国家标准; E)检定周期; 6.1.5QC按仪器【校正要求】进行校正,亦可聘用厂外计量所进行校正,但 亦应符合公司的仪器检定要求或认可国家标准:如没有认可标准存在, 其校正应根据客户的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定或其制造 商的标准进行校正; 6.1.6所有经校正的仪器需填写〖校正报告〗,经仪器管理负责人签署审核才 可使用; 6.1.7经仪器校正责任人员审核合格或经量计所校正合格的仪器应贴上[合格 标签] ; 参考使用之仪器也需贴上[参考使用] 标签,但不得直接使 用在产品性能方面的检验之中; 6.1.8 一经调校正确的仪器,仪器校正责任人员须确保仪器在正常条件下运

GCMS5977仪器控制软件现场培训教材

GCMS仪器控制软件现场培训教材(For 7890B_5977A)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化学分析事业部

培训目的 ?初步了解Agilent 7890B气相色谱仪和5977A质谱仪的操作。 ?正确地执行仪器的开机、关机;初步掌握仪器方法编辑、样品序列编辑及数据采集。 注意事项: 1. 老化HP-5MS 色谱柱 (按照《Installation Checkout Guide》所述 方法安装和老化色谱柱) 2. 进样口用红色隔垫,可减少隔垫流失。 3.做 5977 checkout 请参照安捷伦Installation Checkout Guide。 4. 保存柱子时注意将两端密封好,避免水和空气破坏柱子内涂层。

一、GCMS5977软件安装步骤 1、电脑软件系统要求:(GC/MS Acquisition B.07.00 + MSD Chemstation Data Analysis 1701FA F.01.00) 1)英文或中文专业版正版Windows 7 SP1(64-bit) 2)显卡驱动程序;网卡驱动程序;安装TCP/IP协议。 3)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8.0 或更高版本。 2、软件安装步骤(提醒:不用安装 IO libraries) 软件光盘安装顺序如下: 1)安装MassHunter GC/MS Acquisition Software (B.07.00), 完成后,桌面产生Agilent GCMS Configuration图标,双击Config/配置图标进入仪器配置界面,点击所要配置的仪器1。 在出现的窗口中输入仪器名称、ID号等信息后,在质谱仪一栏中选择5977的型号,并输入MSD的IP地址,选择DC极性,同样配置GC 后点击确定退出。配置完成后桌面上出现仪器控制图标。 2)安装MH Qualitative Analysis B.06.00 出现定性分析图标。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 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仪器设备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所有仪器设备。 第三条权责划分 质量管理部负责仪器设备管理。 使用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保养。 第四条申购 使用部门提出购置检测仪器设备计划,填报《仪器设备申购单》,需写出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 第五条审批 使用部门负责人对购置申请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 第六条采购 仪器设备由使用部门人员、综合办公室共同进行采购,并将购置合同原件、《仪器设备申购单》及发票扫描件交质量管理部存档。 第七条验收 仪器设备购入后,质量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采购人员、相关检测所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设备管理员等)进行验收。 一、开箱验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 2.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 3.主机、附件、随机工具的数量与合同及装箱单的一致性。 4.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5.按装箱单和使用说明书核对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出厂编号以及零配件、性能等是否相符齐全。

二、验收合格: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由采购人员负责填写《新设备入库登记表》,采购人员、设备保管员双方签字,方可验收入库。由设备管理员负责送检、建档、登记台帐。 仪器设备验收入库所需资料如下: 1.购买合同、发票; 2.厂家证件复印件包括:营业执照副本(年检过的)、税务登记证副本、资质证书(大型设备需要) 3.产品说明书(原件); 4.产品合格证(原件); 5.装箱单; 6.其他配件资料(如光盘等)。 详见《购置仪器设备验收表》。 三、验收不合格:由采购人员与供应商联系退货,提出索赔要求。 第八条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 一、设备管理员应对仪器设备进行仪器设备管理号编制,并保证所有在用仪器设备都有唯一仪器设备管理号,并在仪器上标明; 二、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进行检定或自校并做到标示明确(合格、准用、停用),以确定其状态,防止错用。标志内容包括:仪器型号、编号、检定(自校)日期、下次检定日期和管理员。 三、每台仪器设备均加以仪器设备编号、状态标签<红牌.黄牌.绿牌>。三种标志应用范围如下: 1.合格证<绿色>:凡计量检定(包括自检)合格者;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 2.准用证<黄色>:不必检定,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计算机、打印机);多功能检测仪器设备,某些功能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计量检定合格者;检测仪器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测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

仪器操作员培训教程

仪器操作员培训教程 ——涿州衡力勘探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刘元坤9月2日: 一、调查摸底 与学员沟通,详细了解学员当前专业技术知识状况,仪器操作水平,知识、质量管理意识和规范化管理等情况,确定教学重点。 调查结果表明: 1、在规范化管理、规范化施工方面需要进行强化,所以“仪器专业工作须执行的标准依据”、“内业资料保存”两项不可略。 2、在“设备检测”方面,检波器测试、电台检测是空白项,须重点强调;以往的生产惯例和现行标准在日检的测试项目上存在很大差别,需要特别强调;爆炸机测试项目方式方法需要注意。 3、在“仪器生产操作”方面,和电子班报应用是重点。 4、表层调查工作方法和使用仪器方面需要领导与之研讨,如果改变施工方法,补充讲解。 二、标准介绍 对以下行业、企业标准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和油气勘探施工中的具体要求进行说明,要求仪器组或施工队必须有,并以此作为施工过程、施工结果的检验依据。 1、《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515314-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2、《428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1293-2010。 3、《检波器测试仪校准方法》,6639-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

天然气行业标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07-26发布,2005-11-01实施。 4、《地震检波器使用与维护》,593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10-08发布,2008-03-01实施。 5、《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使用与维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61-200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发布。 6、《高精度工程地震仪检验项目及技术指标》,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505-2007 24A。 三、资料保存 在标准化、规范化施工过程中,要求各个生产环节、各个生产班组的管理也要标准化、规范化,在此过程中,要求仪器组需要保存的文本资料如下: 1、甲方要求执行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相关技术岗位的岗位责任制、管理体系及其相关规章制度——要求齐全。 首先,仪器组内部至少要有《428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和《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使用与维护》这两个标准的文本资料;其次,要有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度——仪器组长岗位责任制、操作员岗位责任制;另外,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有岗位安全责任制度(或安全管理条例)。 2、在用仪器设备(包括地面设备)、辅助设备、检测设备的合格证、年检验合格证、校准证书等——要求齐全有效(在有效期内)。 合格证:仪器主机、检波器测试仪、检波器、电台(编译码器用)。 校准证书:检波器测试仪(要求石油计量部门颁发)。 检验合格证:编译码器和电台。 3、仪器设备(包括地面设备)、辅助设备的年、月、日检等各项

QPQC量规仪器校正管理程序

QPQC量规仪器校正管理程序

————————————————————————————————作者:————————————————————————————————日期: 2

文件編號:QP-QC-004 發行單位:品保部制定日期:2010-8-20 版本號:B0 發行章 核準 審 核 制 定 郭光明量規儀器校正管理程序昆山展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號:B0 頁碼:1/4 量規儀器校正管理程序制訂日期:2010-8-20 修訂記錄 版本修訂內容修訂頁次修改人生效日期A0 第一次發行 B0 版本升級全部郭光明2010-9-15

1.0目的 為確保量規儀器使用之準確度,藉以確保量測之產品品質符合客戶要求。 2.0適應範圍 本廠所有檢驗、量測與測試儀器均適之 3.0權責 品保部:負責「需校正量測儀器年度計劃表」的擬定,「需校正量測儀器彙總表」的制定,以及量測儀器的內校及送外校 使用單位:負責量測儀器的保管、維護、送校及异常提出 資材組:負責量測儀器外校的辦理 4.0名詞解釋 4.1 量規:凡量測產品或半成品之長度尺寸、質量等量具, 例如各式卡尺、針規、硬度計及校 正用標準量具或標準件... 等均屬之。 4.2 儀器:凡測量產品之性能的精度或準度、粗糙度的儀器,例如:AOI機、金相顯微鏡均屬之 4.3 校正:在特定條件下為確立量測儀器所測量出數據為有效性。 4.4 免校:不直接影響品質或僅為參考用之儀器無須校正。 4.5 內校:由接受外部或相關單位之特定技能資格檢定合格的儀校管理人參照“年度儀器校正計劃 表”校正量規儀器,使用具追溯性的標準件, 且依相關校驗作業規範,自行對本廠儀器量規 實施比對, 其校正結果作成“儀器校驗報告”。 4.6 標準件:為外校合格且可追溯國家標準,用於廠內自校之儀器。 4.7 外校:廠內無法進行校正之量規儀器,委託公司外國家、國際標準認可的實驗室進行校正。 5.0作業內容 5.1 量規儀器之採買:由所需單位提出申請填寫請購單,註明品名、規格及所需精度等..,經主管 審核後,依《采購管制程序》辦理。 5.2 量規儀器驗收: 5.2.1 品保處對儀器進行規格、精度、外觀…等確認。 5.2.2 購入之量規儀器驗收時,應判定量規儀器之校驗別(免校、內校、外校) 5.2.3 新購入量規儀器應要求儀器供應商提供該儀器已校正且合格之證明文件及記錄,並將結果 詳細記錄,若廠商無此項証明,則須自行校正或外部校驗。 5.3建檔編號: 5.3.1品管部驗收合格後將儀器依校驗編號。 5.3.2編號原則:

仪器使用培训

2015年护理人员使用仪器设备培训计划为了提高护理人员仪器操作及应急管理能力~确保护士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护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护理部特制定如下仪器设备使用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确保护士正确使用与保养急救仪器,处于完好状态~保障医疗安全。二、培训内容: 临床科室医疗设备仪器操作标准、注意事项及故障处理流程。三、培训方法: 1 科室新进仪器全员培训~医疗设备在验收合格后由厂家工程师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记录。 2 各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对科室新进护士及长期休假护士进行仪器设备使用、设备故障处理、注意事项培训~严格按照仪器规程操作。每半年一次组织科内在岗护士对科室现有医疗仪器设备进行培训。 3护理部定期组织输液泵,注射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吸痰器及设备使用操作示范~意外情况应急预案演练。 四、培训要求: 1护理部统一制定临床科室常用仪器操作标准及注意事项、故障处理流程~发 放各临床科室。 2 护理部制定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并每月对临床科室护士使用仪器设备情况进行抽查考核。 3 护理人员人人熟悉掌握本科室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及故障处理流程。 2015年仪器设备培训安排

时间内容地点 1月呼吸机基础知识学习,ICU 尹丹, 四楼会议室 1月输液泵,注射泵,使用及意外情况应急预案演内7 练,刘美瑜、艳, 4月监护仪和除颤仪的使用及意外情况应急预案临床各科室 演练 7月监护仪、除颤仪的操作流程示范,粱文, 待定 7月吸痰器、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流程示范, , 待定 9月血糖仪使用操作流程临床各科室护理部 2015年1月

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二十二、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一、目的 确保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精准,防止因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误差,而产生不良品,并延长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使用寿命。二、范围 凡本公司所使用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 三、职责 品质部门: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编号、记录、校正及管理。相关部门:自己部门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 四、定义 内校:运用可追溯国家标准之标准件,校验公司内之检验设备、计量器具。 外校:凡本公司无法校验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有国家认可之校验单位校验。 五、实施要点 (一)所有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均需建卡或台帐,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使用、维护保养及校正。 (二)生产和检验用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须由专人负责校验并按国家相关规定送计量部门检定,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检定后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贴上合格证并规定使用期限。 (三)为使员工确实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与校正工作的实施,凡有关人员均需参加讲习,由品质部门负责排定课程讲

授,如新进人员未参加讲习前就须使用检验仪器量规时,则由各该单位派人先行讲解。(四)检验仪器量规应放置于适宜的环境(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适宜的温度),且使用人员应依正确的使用方法实施检验,于使用后,如其有附件者应归复原位,以及尽量将量规存放于适当盒内。 (五)有关维护保养方面 1.由使用人负责实施。 2.在使用前后应保持清洁且切忌碰撞。 3.维护保养周期实施定期维护保养并作记录。 4.检验仪器量规如发生功能失效或损坏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5.久不使用的电子仪器,宜定期插电开动。 6.一切维护保养工作以本公司现有人员实施为原则,若限于技术上或特殊方法而无法自行实施时,则委托设备完善的其他机构协助,但须要提供维护保养证明书,或相当的凭证。 (六)有关校正方面 1.由品质部门负责实施,并作记录,但在使用前后或使用中必须校正者,则由使用人随时实施。 2.定期校正:依校正周期,排定日程实施。 3.临时校正: (1)使用人在使用时发现,或品质部门在巡回检验时发现检验仪器、量规不精准,应立即校正。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

检验仪器量规的管理校正办法 第一条冃勺 确保检验仪器量规的精准,防止因仪器量规的误差,而产生不良品,并延长检验仪器量 规的使用奇命匚 第一条范也 凡木公司所锁用的检验仪器量规’ m说施单位 质量管理单位及使用%位二 勞四:条实施要点 (一)所有检验仪器量规均需建卡,打比卫匕mw:谊、仪川、泊护保详及校匸: (二)为使员工确实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与校正工作的实施,凡有关人员均需参加讲习,由质量管理单位负责排定课程讲授,如新进人员未参加讲习前就须使用检验仪器量规时,则由各该单位派人 (三)检验仪器量规应放置于适宜的环境(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适宜的温度),且使用人 员应依正确的使用方法实施检验,于使用后,如其有附件者应归复原位,以及尽量将量规存 诙」:适当盒内= (四)右关维旷渥祥;n: 1. 由伍用人乩匸实血: 2、九便口前.「诚观壬活沽1.坊忌刑? 3 .绘诩珈自射灯总埠划L呆养;忙」去; 4.检验仪器量规如发生功能失效或损坏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5 ?久不使用的电子仪器,匸止切护口卄靱:: 6?—切维护保养工作以本公司现有人员实施为原则,若限于技术上或特殊方法而无法 自行实施时,则委托设备完善的其他机构协助,但须要提供维护保养证明书,或相当的凭证。 (五)和关校:ATll 1 ?由质量管理单位负责实施,并作记录,但在使用前后或使用中必须校正者,则由使用人滩时实施:: 2 ?応rniTT: 依校正周期,卅空口桿实K 3 ?用:时校B": (1)使用人在使用时发现,或质量管理单位在巡回检验时发现检验仪器、量规不精准,应 左即校己 (2)检验仪器、量规如功能失效或损坏,经修复后,必须先校正才能使用。 (3)外fh收刁厂'

(完整版)设备培训内容

设备培训资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 1、设备及设备管理 (一)设备:企业中长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实物状态,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它物质资料的总称。 (二)设备管理: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状态和价值运动状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 1、直接影响企业活动的均衡性。 2、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直接影响着产品制造成本的高低。 4、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5、影响着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使用。 设备管理分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两部分,主要内容有技术、经济和组织三个方面,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事项有: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定企业设备规划;选择和购置所需设备,必要时组织设计和制造;组织安装和调试即将投入运行的设备。 设备的后期管理包括事项有:对投入运行的设备正确、合理地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和及时检修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适时改造和更新设备。 (三)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1、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定设备规划; 2、选择、购置、安装、调试、验收所需设备; 3、合理使用和维修保养; 4、适时改造、调拨和更新报废; 5、合理的经济管理:合理筹集、使用资金、计提折旧、费用核算等; 6、制度管理 (四)设备维修发展概况 1、事后维修: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维修。 2、预防维修: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3、生产维修:根据设备重要性选择不同的维修方法。 4、维修预防: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阶段就考虑维修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易修性。 5、设备综合管理:在设备维修预防的基础上,从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2、设备的选购、安装与调试 (一)设备的选择与评价 1、选择原则总的原则: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具体来讲,需考虑以下因素: (1)生产效率:应与企业的长短期生产任务相适应。 (2)配套性:性能、能力方面的配套性。 (3)可靠性:精度保持性、零件耐用性、操作安全性。 (4)适应性:与原有设备及所产产品相适应。 (5)节能性:能源利用的性能 (6)维修性:可维修、易维修、售后服务好。 (7)环保性:噪音、有害物质排放符合标准。 (二)设备的安装、调试 安装:在基础上,找平、灌浆、稳固,使设备精度达到安装规范的要求。 调试:清洗、检查、调整、试运转、验收、移交。

化工仪表专业培训教材[精编版]

化工仪表专业培训教材[精编版] 化工仪表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 1、仪表概述 2、仪表基础知识 3、现场仪表 4、控制仪表

一、概述 1、化工仪表维修工工种的定义 按照化工仪表维修检修规程。使用相应的标准计量器具,测试仪器及专用工具,对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表、自动化装置及附属设备进行维护检修。 2、主要职责任务 负责化工生产过程中在线运行的仪表、自动化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和维修工用的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定期检修与故障处理,确保其正常运行;负责仪表及自动化装置更新、安装、调试、检定、开表、投用等工作。 仪表工在生产过程中对检测与过程仪表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涉及知识面十分广泛,不但要精通检测仪表、调节器和执行器等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而且要有一定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知识。在故障现象中不仅有仪表故障,而且混杂有工艺和设备故障,仪表工要分析与判断故障,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化工工艺知识和化工设备知识。对化工、石化等行业,易燃、易爆和有毒是行业的特点,仪表工在处理故障时,对这类问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除日常维护外,企业生产有不少的技改项目,既有仪表专业技改项目,亦有工艺技改项目,需要仪表配合实施,这些大大小小的项目,需要设计(大项目可以委托设计)、施工准备、安装、开车等一系列工作,仪表施工、安装知识是和日常维护同样重要的知识。 3、技术等级 初级、中级、高级 4、仪表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早期的仪表控制是生产装置的眼睛和耳朵。而对于现代化工厂的自动化装置已不仅仅是工厂

的眼睛和耳朵,而已成为工厂的大脑、神经和手、脚。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自控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化工企业提高企业效益和工作效益的有效手段,它是经营管理、企业管理,操作管理、运转管理、运转控制等方面的集成,是社会现代化、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化工装置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自动化装置的作用。

指针式万用表校验规程

指针式万用表校验规程 1.0目的 藉由对量规仪器的校验、保养与维护,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可靠性,促使本公司之量规仪器能有效的使用,并更好的管理。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内校量规仪器。 3.0权责: 3.1品保单位: 3.1.1校验规范的制定、增订与修正。 3.1.2依校验计划执行校验工作。 3.1.3随时巡检,发现量规仪器未经校验管制或校验过期,及时处理。 3.1.4量规仪器发生异常时,督促相关部门追查检验的质量,必要时反应给客户。 3.1.5标准件的评估与请购,标准件的保养。 3.2使用单位: 3.2.1量规仪器之日常保养及维护。 3.2.2量规仪器异常状况的反映。 3.2.3指派仪器负责人,协助仪校室管理本部门仪器。 3.3PTE单位:产线量规仪器异常的处理及量规仪器内部保养的执行。 4.0定义: 4.1校验:定期将量规仪器与标准仪器作一比较,如误差不在本厂『检测设备允收水平』范围时,将其加以调整,使其恢复到规定的范围。

4.2内校:量规仪器之校验由仪校室执行。 4.3标准件:追溯至“国家二级标准”以上之量规仪器,并作为厂内量规仪器之校验依据。 4.4追溯:籍由一步一步的往上与较精确的标准比较、校验以建立量测仪器、标准物质或测量的有效校验观念,通常最终会参考于国际或国家基准。 4.5合格:量规仪器经校验,其误差值完全符合本厂『检测设备允收水平』。4.6不合格:量规仪器经校验,其误差值不符合本厂『检测设备允收水平』。4.7限定使用:量规仪器经校验,其误差值仅有小部份不符合本厂『检测设备允收水平』,且所量测之项目不占重点,输出讯号或量测值仅供参考,不影响质量制定,不做数据管制者。 5.0指针式万用表校验方法 5.1校验项目: 5.1.1直流电压(1V,5V,30V) 5.1.2交流电压(110V,220V) 5.1.3电阻(100Ω,1KΩ,100KΩ,1MΩ) 5.2标准仪器:六位半万用表 5.3辅助仪器: 5.3.1直流电源供应器(DC Source)。 5.3.2交流电源供应器(AC Source)。 5.3.3电阻箱 5.4校验步骤: 5.4.1直流电压(1V,5V,30V):

量规仪器校验与

量規儀器校驗與(MSA)測量系統分析培訓記錄 一量規儀器知識點 1. 量規儀器 用直接或間接方法確定被測對象的技朮裝置.(eg﹕LCR測試億) 2.量值 用數值和計量單位的乘積表示量的大小. (eg﹕10mA,4.2V) 3.測量 以確定量值為目的的操作. 4.計量 將被測量值轉換為可觀察到的裝置或信號.(包括輸入,轉換,輸出三個部分) 5. 校驗 為評定量規儀器的計量性能并判斷其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所進行的所有操作. 6.准確度 重復量測的平均值精確度與真值之差﹐反映測量結果中系統誤差的影響精度. (eg﹕真值X=12.00﹐A=12.01,B=12.03,C=12.02; 准確度R=A+B+C/3-X=0.02) 6.精密度 真值平均值重復量測時﹐其量測數據間差異之程度﹐反映測量活動中隨機誤差的影響程度. (eg﹕±0.5℃) 二量規儀器的分類 1.几何計量eg﹕卡尺 2.光學計量eg﹕照度計 3.電離輻射計量eg﹕射成譜億 4.力學計量eg﹕天平 5.聲學計量eg﹕噪聲計 6.熱工計量eg﹕溫度計 7.化學計量eg﹕酸度計 8.電磁計量eg﹕電流表 9.天成電計量eg﹕示波器 10.時間頻率計量eg﹕秒表﹐頻率計 三量規儀器校驗與管理 1.管制范圍 與質量保証有直接關系的量規儀器必須管制. 2.測量精度分析 對各測量點之間要求公差與使用儀器的不確定度進行比較﹐確定是否可以滿足測量精度的要求. 3. 量規儀器編號 給其編號﹐目的是為了使量規儀器易于識別與管制.

4. 量規儀器一欄表及履歷卡 a. 一欄表 器具編號﹔名稱﹔型號﹔出廠編號﹔校驗周期﹔校驗種類﹔ 校驗種類﹕內校﹐外校﹐免校. b. 履歷卡 器具編號﹔名稱﹔型號﹔出廠編號﹔校驗周期﹔校驗種類﹔最小刻度判斷基 准﹔校驗記錄﹔維修記錄﹔報廢記錄﹔ 5. 量規儀器校驗周期 目的﹔a.使量規儀器的准確度保持在允許的范圍內. b.合理的周期節約校驗成本. 內校周期一般為﹔三個月六個月一年 外校周期一般為﹔六個月一年 免校的條件﹕a.不影響產品品質 b.無法進行校驗 6.校驗步騶 1)向使用單位發出通知. 2)准備 3)校驗與記錄(測量點的選取﹐每個功能檔不少于5個測量點) 4)判定與標示(標示時﹐綠色—合格﹐紅色—停用﹐黃色—限用) 5)整理存檔 7.校驗環境要求 溫度23±0.5℃ 濕度 60﹪-70﹪RH 8.內校標准器具管理 1)符合量值溯源要求 2)具備特殊標示 3)作為專門用途﹐盡量不作為工作計量器具 4)使用與儲存環境符合規定 5)專人維護 6)合理的校驗周期 四MSA測量系統分析 1.測量系統 是指測量設備﹐測量軟件﹐測量人員和被測物組成的整體. 2.MSA 即﹔測量系統分析便與更好的了解影響測量結果的變異溯源及分布的一種方法. 3.MSA標准 a.測量系統的精度需比被測物要求精度高一個數量級. b.若Gage R&R小于10%﹐則此系統無問題. c. 若Gage R&R大于10%小于20%﹐則此系統可接收. d. 若Gage R&R大于20%小于30%﹐則接收的依據是數據測量系統的重要性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