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前50家企业排名

2016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前50家企业排名
2016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前50家企业排名

2016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前50家企业排名

排名规则及说明

1、时间: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实际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

2、范围: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

3、按新型干法的窑型和设计规模统计。现实中,大多数日产2000吨

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运行中超设计规模10~15%指标已是普遍现象,但鉴于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执行《GB50295-2008水泥工厂设计规范》,全年窑的运转率按310天计算产能;

4、采用集团合并产能数据方式排名,控股或合并报表的全部计入集

团产能;

5、委托经营的生产线计入经营企业;

6、统计排名前后的企业之间熟料产能相差1%以内的采取并列排名,

并列不分前后;

全球水泥产量规模状况分析

全球水泥产量规模状况分析 全球水泥产量状况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水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水泥产量为41亿吨,与2014年的41.8亿吨相比,仅仅增加了0.8亿吨。2005年全球水泥产量为23.1亿吨,十年来全球水泥产量增长了近一倍。 图表2005-2015年全球水泥产量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另外,2015年全球水泥产能36亿吨,与2014年的35.7亿吨相比,仅增加了0.3亿吨。从2005来看,除了2008年水泥产能下滑外,近十一年全球水泥产能都呈平稳增长的趋势。 图表2005-2015年全球水泥产能统计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从水泥产量排名来看,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量排名前十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土耳其、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伊朗、朝鲜和越南。 图表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量排名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从水泥产能排名来看,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能排名前十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越南、伊朗、土耳其、巴西、印度尼西亚和日本。 图表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能排名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世界各国水泥生产状况分析 1、美国 美国的水泥消费量随着其经济发展变化的上行或下行具有紧密的同步性。1998~2005年是上行期,水泥消费由9800万吨上升到1.22亿吨,之后因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水泥消费量猛跌到2009年的6840万吨,跌幅高达44%;2012年上升到7560万吨,经济形势有所回升,2015年达到8900万吨。据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预测,2020年很可能恢复到2004年的水平,达1.13亿吨。在经济危机的2008~2011年间,美国乘水泥需求锐降,产能利用率曾降到60%左右之机,随即逐步地淘汰了近1300万吨产能的落后水泥生产线约30条,主要是一些湿法厂、半干法厂和1500tpd以下的SP窑生产线,占当时其水泥总产能的15%。2013年其产能利用率就回复到了72.3%。在市场经济法则下,无需政府操心,其淘汰落后产能之及时和“神”速,

混凝土行业运行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展望

混凝土行业运行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展望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逐渐深入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加码,水泥等基础建材行业首当其冲,2015年全国水泥需求出现下降走势,官方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的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仍有2.14%的增长,其他渠道统计的整体预拌混凝土产量均出现明显下滑。2016年以来,尽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延续下降走势,但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复,混凝土的需求也因此得到明显提升。 一、混凝土行业经济运行现状 1.1需求端:基建与房地产投资加速,有力拉动混凝土需求 2016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7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2.1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下滑1.7个百分点;其中与拉动混凝土需求有关的建筑安装工程完成30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2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下滑1.6个百分点。 图1: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及与历史情况比较(万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尽管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下滑态势,但从拉动混凝土需求的细分行业来看,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两大重点需求终端投资增速与去年相比却出现上升走势。前三季度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比47%左右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23.6%,增速较去年同期上涨3.6个百分点;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30%的道路运输业前三季度投资同比增长15%,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下降1.7个百分点;另外占比较大的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明显上涨,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略有下滑。 图2:2016年前三季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情况(万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在2015年下半年全国房地产销售市场逐渐升温,今年更是出现火爆行情,在去库存及火热销售行情的双面刺激下房地产投资升温,前三季度投资增速为5.8%,较去年同期上涨3.2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在去年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下呈现快速上涨局面,上半年累计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近15%,后期开始回落,前三季度降至6.8%。 图3:2016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情况(万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房地产投资升温和基建投资的较快增长是保障混凝土需求增长的重要支撑,在商品混凝土消耗量增长的同时,混凝土电杆、混凝土预制桩等制品产量也出现明显上升,较去年全年增长率有明显好转。 1.2供给端:产量增速上涨,价格低位回升 2015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官方统计商品混凝土产量1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跌至2.14%;其他统计渠道统计的整体预拌混凝土产量不一,且走势也出现差异:中国建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水泥产能增长放缓、价格上涨趋势仍存。 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为18.68亿吨,与2010年初中国建材流通协会预测的18.7亿吨非常相近,同比增长15.5%。全年销售收入预计6800亿,同比增长25%,利润将达到540亿,同比增长超35%。 水泥行业2011年总体趋势是向好的。从产能上看,2011年预计新增产能约90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约1 亿吨,总产能比去年略减一些,约为22.5亿吨。从需求上看,在2011年,“4万亿刺激政策”对水泥向上的 推动效应已大大减弱,但其大多数工程仍然在建,对水泥需求的支撑作用还在,而水利、高铁等建设的兴 起也使水泥需求得到了一定保障。特别是住建部推出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带来水泥需求的新增 量约1.5亿吨。另外,城镇化建设,区域开发,都将使水泥需求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由于水泥产销率通常稳 定在98%左右(这是水泥的特性所决定的),预计2011年水泥产量将达21.4亿吨。 从2011年水泥价格上看,由于总产能并未增加,需求仍在增长,而煤炭价格上涨预期不断增强,水泥 平均价格仍会有所上涨,但不会超过2010年11月特殊情况下的价格(拉闸限电造成的价格猛涨)。行业利润 也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 2010-7-14 一.现状特点及问题 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材料工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泥产业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2009年我国水泥产量16.5亿吨,占世界水泥总产量50%以上,已连续20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水泥工业总产值5,000多亿元,占我国建材行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水泥工业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从单纯的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增长型;从技术装备落后型转向技术装备先进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投资密集型;从管理粗放型转向管理集约型;从资源浪费型转向资源节约型;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型转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型。实现上述根本转变的原因,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在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体现出以下特点: 1.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面进入新型干法水泥时代 实现“低投资,国产化”是中国全面进入新型干法水泥时代的关键,海螺集团、山水集团是实践这一过程的先行者。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的飞速发展,源于对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技术的研究和装备的开发、设计、制造取

2017-2022年湖南省水泥产业供求分析及其发展预测分析

2017-2021年湖南省水泥行业发展 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报告目录 第一章水泥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水泥定义及分类 一、水泥的定义 二、水泥的分类 三、水泥命名的原则 四、主要水泥产品的定义 第二节、水泥性能及用途 一、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能 二、彩色水泥的特点及用途 三、快硬高强水泥的种类及用途 四、膨胀水泥的种类及用途 第三节、水泥生产工艺 一、湿法生产 二、干法生产 三、半干法生产 四、立窑生产 第四节、水泥的质量标准 一、水泥生产的质量控制及标准 二、不同等级水泥的质量鉴别

三、不同质量水泥的感观鉴别 四、中国水泥标准新修订的内容 第二章2014-2016年中国水泥行业概况 第一节、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综述 一、中国水泥工业发展成就综述 二、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三、中国水泥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 四、水泥产业的标准化现状及未来任务 第二节、2014-2016年中国水泥业运行分析 一、2014年我国水泥产业发展回顾 二、2015年中国水泥行业运行状况 三、2015年中国水泥行业热点分析 四、2016年中国水泥行业运行状况 五、2016年中国水泥行业面临形势 第三节、2014-2016年中国水泥业兼并重组分析 一、兼并重组促进水泥业健康发展 二、兼并重组是延伸水泥产业链的最佳途径 三、中国水泥工业兼并重组现状分析 四、中国水泥重组工作的问题与建议 五、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步伐将加快 第四节、中国水泥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水泥行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水泥行业面临三大困扰 三、我国水泥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第五节、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对策 一、保障我国水泥工业有序发展的措施

中国水泥制品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精)

137 中国水泥制品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继续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带动了固定资产快速增长;住房制度改革的加快和居民住宅建设推动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水泥制品业的发展,无论是产量还是新产品开发都处于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一、 2005年度中国主要水泥制品生产情况 1、主要水泥制品产量 产品品种 2005年较2004年增长% 排水管(千米) 5737 0.9 压力管(千米) 6768 10.3 电杆(万根) 401.21 -9.6 水泥预制桩(万米) 9222.5 23.6 很明显,主要水泥制品产量除水泥电杆产品明显下降外,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水泥预制桩产量增幅较大。 2、主要水泥制品质量1996—2006年国家监督抽查情况 产品名称合格率厂家数量年份 混凝土输水管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环形混凝土电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1996年 69.2/39 1997年 61.8/34 1998年 1999年 86.7/30 2000年 81.5/27 2001年 2002年 90.0/21 90.0/40 2003年 2004年 95.5/44 2005年 100/32 94.9/39 2006年 92.3/39 平均合格率(%) 89.6 61.8 83.8 95.2 138 二、 2005年中国水泥制品业经济运行情况 1、水泥制品业实现的主要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比较指标 2005年较2004年增长%

工业增加值(亿元 224.32 15.98 产品销售收入(亿元 812.54 16.14 利润总额(亿元31.18 14.53 税金总额(亿元 70.82 15.55 可以看出, 2005年水泥制品制造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较2004年以二位数增长,运行形势好于上年。 2、各种经济形式的地位与作用经济类型企业数 (个亏损企业数 (个 销售收入 (万元利润总额 (万元利税总额 (万元国有经济 162 74 455359 4939 30153 集体经济 96 18 325029 12862 28515 私营经济 788 138 2853861 117831 259341 股份制企业 539 123 2553738 108146 225051 港澳台和外资企业 283 90 1937433 68052 165145 总计 1868 443 8125420 311829 708205 从企业数方面看,私营经济比例继续增加,已占42%,国有经济继续减少, 仅占9%;从亏损企业数方面看,私营经济比例较上年略有增加,仍有近半数的国有经济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从产品销售收入方面看,私营经济仍处主导地位,已占总额的35%;从利润总额看,国有经济近年来第一次扭亏为盈,较上年有较大程

水泥行业合理化建议

水泥行业合理化建议 2009年中国重卡市场进入了一个“理性、平稳减速”的回归期,发展势头减缓是可以肯定的,2009年全年与2008年相比,整体趋势下降15%20%左右,预计全年重卡产销量在4045万辆。 具体表现利好的一面有: 第一、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要好;国务院出台十大措施, 4万亿元的投资,会大规模拉动内需,刺激重卡的消费。 第二、国家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中明确要求“要将重型货车占载货车的比例达到25%以上的份额”。从今年14月销售数据来看中、重货车合计销量仅占货车全部销量的%,其中重型货车(含牵引车)仅占%,离25%的市场目标还有很大的空间。 第三、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扩大增值税转型范围,允许固定资产抵税,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推进技术进步及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对重卡的需求。 第四、地方政府出台支持建立符合环保要求的车队,在一定程度也会刺激对国Ⅲ、国Ⅳ重卡的需求。例如北京市环

保局、交通委、交管局日前联合出台的限制黄标车五环路以内通行的规定。 第五、企业为了刺激消费采取的举措:汽车消费信贷是汽车金融最基本的业务之一。为满足贷款购车的市场需求,拉动内需,满足用户需求,拓宽销售渠道,与金融公司联手共同推出“车贷险”业务,以拉动对自己品牌汽车产品的需求。从2008年11月开始,中国重汽分别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汽车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合作协议,由中国重汽财务公司向购买中国重汽产品的自然人和法人终端用户提供共计35亿元的汽车消费信贷,两家保险公司为中国重汽提供履约保证保险。中国重汽此举则为用户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而且相比银行,企业的财务公司发放贷款的速度更快,转账也更为便利,大大缩短了用户办理贷款的时间。今后用户购车,可以直接通过经销商向财务公司申请,由保险公司负责审核用户资质和信贷偿还能力。审核通过后与用户签订履约保证保险,中国重汽财务公司就可以为符合条件的自然人用户发放金额不超过总车价60%、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的个人按揭贷款。保险事故发生后,由保险公司履行保险条款规定的赔偿责任。 第六、我国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工作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其中吉林、河北、河南盛黑龙江、湖

论中国水泥需求发展趋势

论中国水泥需求发展趋势

曾经有报道称,中国3年的水泥使用量超过美国100年的使用量,许多人对此表示震惊。这的确是事实,但是这样直接比较是有问题的,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城镇化时期和中国处于不同历史阶段,且美国私人建筑用材也和中国不同,这些因素造成了这两者之间水泥使用量上如此大的差距。虽然我们说这样直接比较使用量不妥,但是水泥工业的发展在不同的国家还是有相似性的,行业发展的规律我们仍然可以借鉴,我们可以以此来判断我们中国水泥行业将来的发展趋势。 一、2017中国水泥需求放缓,美国稳定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8月份,全国共生产水泥2.12亿吨,当月同比大幅度下滑3.7%,跌幅超出预期。自2016年水泥需求反弹以来,单月最大跌幅,这也让前期7个月累计小幅度增长化为泡影,2017年前8个月累计水泥产量同比下跌0.5%。水泥有着保存和地域的局限性,产量基本可以认为是需求量,8月份大幅度的下跌也意味着市场端对水泥的需求在下滑。 相较于中国市场的下滑,美国市场对水泥的需求则平稳的多,2017年前6个月,美国水泥需求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截止6月底,美国累计水泥出货量为459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74%,累计进口水泥512万吨,同比增长 3.34%。这个数据和美国近年来经济复苏密切相关,虽然美国自08经济危机以来并未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其一直处于持续增长中。有经济学家指出,截止2017年5月,美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持续了95个月,为追溯至1854年来美国33个经济循环中持续时间第三长的一轮增长。 表1:2016-17年中国水泥产量(亿吨)表2:2016-17年美国水泥出货量(万吨)

我国水泥工业产能及能耗现状浅析

中图分类号:TQ 7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08-0473(20 6)02-000 -06 DOI 编码: 0. 6008/https://www.360docs.net/doc/c41316747.html,ki. 008-0473.20 6.02.00 我国水泥工业产能及能耗现状浅析 * 董 剑 王 迪 陈施华 赵青林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 我国水泥工艺技术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特别是新建的5 000 t/d以上的窑,从工艺、装备、管理等方面均能表现出较好的水平。目前热耗偏高的生产线主要为小型回转窑,较大型回转窑企业高约10 kg标煤/t熟料;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替代燃料的研究和应用,达到良性循环还有一段路要走; 粉磨电耗还有很大的降耗空间,以2014年熟料产量计算,估计可以节电300亿度。 关键词 水泥工业 产能 能耗 0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水泥工业在预分解窑节能煅烧、原材料均化、节能粉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等方面,从设计到装备制造都迅速跟近世界先进水平,且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水泥节能降耗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与先进水泥生产技术相比,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预分解窑依然存在吨熟料能耗偏高、环境负荷严重等问题。同时由于近10年来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的高速发展,我国水泥工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十分严重,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为此拟通过调查我国现阶段水泥行业的产能及能耗现状,分析行业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水泥行业未来发展决策提供一些参考。1 我国水泥行业产能现状 1.1 我国水泥行业近年产能发展态势 自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逐渐在我国发展,这也标志着我国水泥行业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通过引进日本、丹麦、法国等国家的成套设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与开发,1986年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首次设计出以国产设备为主的2 000 t/d熟料预分解窑生产线[1],成为我国水泥工业设备及技术进入自主发展的里 程碑。此后,也逐渐开始4 000 t/d、8 000 t/d乃至10 000 t/d的熟料生产线国产化设备的研究并取得了成功。与此同时,我国水泥工业自1985年以来,水泥年产量持续居世界第一,2014年水泥年产量达到24.76亿t [2],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6.7%,2015年水泥产量23.48亿t。而人均水泥消费量也从1949年建国时期的1 kg/人增长到2015年的1714kg/人。自2003年开始广泛推行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水泥生产格局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图1为2003年以来我国水泥产能、增长率以及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比例。由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年水泥产量已经从2003年的8.63亿t增长 图1 2003~2015 年我国水泥产量、增长率及预分解窑比例 2016年第2期 新世纪水泥导报 No.2 2016 Cement Guide for New Epoch 新世纪论坛

2016年东北水泥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东北水泥行业分析报告 一、吉林省景气度展望 (2) 1、需求展望 (2) 2、供给展望:区域未来新增产能及产能出清的压力均较小 (4) 3、竞合关系展望:区域竞合关系较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受辽宁市场冲击 (5) 二、辽宁省景气度展望 (6) 1、需求展望:区域经济环境恶化严重,短期内水泥需求仍将呈现下滑态势 6 2、供给展望:新增产能释放压力导致供需进一步恶化,去产能任重道远 (8) 3、竞合关系展望 (9) 三、重点企业简况 (10) 1、北方水泥 (12) 2、亚泰集团 (13)

一、吉林省景气度展望 1、需求展望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但仍难以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导致的需求下降,预计短期内水泥需求难以扭转下滑趋势,但需求降幅有一定收窄。 吉林省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占比、经济增长贡献率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均超过50%以上,但受主要支柱产业汽车、石化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影响,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由2012 年的30%左右的高位下滑到2015 年12%左右,导致水泥需求出现了12.30%的较大跌幅。价格方面,吉林的地域封闭性尚可,但仍在一定程度面临辽宁市场低价水泥的冲击,近五年来水泥价格首次跌落至300 元/吨,全年水泥平均价格下跌120 元。 展望2016 年,基建投资方面,吉林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 年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创新投资模式和运营机制,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交通基建方面,吉林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

提出2016 年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93.6 亿元。铁路方面,吉林“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五年将加快推进面向环渤海开放,推动白通丹经济带建设,将进一步完善连接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配套设施,但目前铁路在建项目较少,未来或将进一步提速。城市基建方面,吉林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建投资规模总体较小,2014 年出台《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城市供水、供热、燃气、道路、公共交通等民生重点工程,建设功能配套、管理科学、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并力争城市基建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以上。按照2015 年1.25 万亿左右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简单测算,预计2016 年全年投资为700 亿元左右。整体来看,基建投资未来有望提速,对水泥需求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注:以上时间均为可行性报告批复时间 房地产投资方面,在近年房地产库存高企、去化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新开工面积不足导致施工面积增速持续下滑,并出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2016 年去库存为主基调的政策背景下,省内经济增长乏力叠加人口外流压力将导致去库存的进程缓慢,房地产投资仍将

2015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16年展望

2015年水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16年展望 摘要:简述:2015年我国水泥行业出现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局面,行业延续2014年下行走势,水泥的需求总量较去年减少约1.3亿吨,水泥产能过剩加剧导致的市场恶性竞争,水泥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各企业盈利水平严重下滑。区域市场竞争强度加剧,出现了大量的停产和半停产企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行业在过去依靠需求高增长的发展过来的所积累矛盾和问题,在2015年充分暴露和放大。2016年水泥市场继续处于艰难时期。 简述:2015年我国水泥行业出现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局面,行业延续2014年下行走势,水泥的需求总量较去年减少约1.3亿吨,水泥产能过剩加剧导致的市场恶性竞争,水泥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各企业盈利水平严重下滑。区域市场竞争强度加剧,出现了大量的停产和半停产企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行业在过去依靠需求高增长的发展过来的所积累矛盾和问题,在2015年充分暴露和放大。2016年水泥市场继续处于艰难时期。 一、2015年水泥行业运行概况 (一)水泥需求萎缩,产量增速大幅下降 2015年对水泥行业发展而言是非同寻常一年,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在我国经济处于调整期和宏观经济增长继续下行的背景下,水泥需求呈现了24年来首次大幅负增长,全年水泥产量23.48亿吨,比2014年减少1.3亿吨水泥,全年需求同比增速下滑预计超过5%。 需求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处于转型期,过去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继续发生着改变。2015年水泥需求下游行业中房地产和基建整体表现乏力,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从2014年增长10.3%直线下降到2015年的1%,下降幅度超过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已经连续2年接近10个百分点的降幅。这是导致了水泥需求快速减少的直接原因。基建投资虽然依旧维持在17%左右的高位,但起到的更多是

中国近10年水泥发展

中国近10年水泥发展简介: 2001年到2009年,是中国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阶段: 2001年,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撤销了国家建材局等9个工业口委管国家局,重组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建材行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了新的转变。重组后的建材协会、水泥协会,成为企业、行业、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并在加强行业自律、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1年,中国水泥协会在安徽芜湖市召开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改造高级管理人员研讨会,近40家企业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先进性和在结构调整中的不可替代性;希望水泥企业要抓住机遇,认真组织好新型干法水泥“国债”贴息项目与“双高一优”计划项目的实施,学习海螺发展经验,练好内功,优化设计,为产业结构调整做贡献。这次会议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可以说是一次思想动员会,从此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驶上了快车道,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 这一阶段是水泥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颁发的文件和出台的政策也是最多的时期。这些政策和文件起到了宏观指导作用,加快了水泥工业淘汰落后,发展了新型干法,推动了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国家宏观调控与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这一关键阶段,中国水泥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了积极作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把行业和企业的呼声传递给政府,得到了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提供了依据。为国务院103号文对水泥投资热提法的关键词是“关于防止”而不是“关于制止”付出了努力,这也为后几年新型干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随后中国水泥协会又与中国建材联合会、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联合调

中国水泥协会公布2015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前50强企业排名

数字水泥网讯在2015’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中国水泥协会公布了2015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前50家企业排名,中国建材以3.1亿吨的年熟料产能位居榜首,海螺水泥、中材集团分别以1.88亿吨和8706万吨的年熟料产能位列第二和第三。 根据排名企业数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不含港澳台)前50家大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设计产能共计13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74%。其中,前10家大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2%。 根据上述产能数据不难看出,我国水泥产能集中度依旧不高。中国水泥协会公布全国水泥熟料产能企业排名情况,旨在希望中国水泥行业能够涌现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带头遏制新增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为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下为2015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前50家企业排名、规则及说明: 2015年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前50家企业排名

排名规则及说明 1、时间: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实际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 2、范围: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 3、按新型干法的窑型和设计规模统计。现实中,大多数日产2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运行中超设计规模10~15%指标已是普遍现象,但鉴于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执行《GB50295-2008水泥工厂设计规范》,全年窑的运转率按310天计算产能; 4、采用集团合并产能数据方式排名,控股或合并报表的全部计入集团产能; 5、委托经营的生产线计入经营企业; 6、统计排名前后的企业之间熟料产能相差1%以内的采取并列排名,并列不分前后;

2016-2020年中国强度等级42.5水泥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强度等级42.5水泥 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16-2020

核心内容提要 产业链(Industry Chain) 狭义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 广义产业链则是在面向生产的狭义产业链基础上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本报告的第三章对手工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2017郑州水泥市场现状调研报告范本

市水泥市场现状调研报告2017年6月18日

目录 一、市场调研的目的 (3) 二、调研方法及样本说明 (3) 三、水泥市场现状 (4) (一)水泥市场规模 (4) (二)地区水泥企业情况 (5) (三)各企业在市水泥市场占有情况 (6) (四)水泥运输距离对销售的影响 (7) (五)水泥市场价格分析 (8) 四、重点工程对水泥的需求 (11) 五、调研问卷样式设计 (14) (一)水泥生产企业调研问卷样式 (14) (二)水泥用户调研问卷样式 (15) 六、调研水泥生产企业及水泥使用客户名录 (16)

一、市场调研的目的 水泥生产企业较多,但产业集中度不高,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调研分析的水泥市场,可以让企业更快、更准确的抓住市场关键,掌握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市场信息,能够及时研究和开拓市场,及时进行有策略的营销,做出科学决策,以提高经营效益。本调研特指市区水泥市场状况,研究市场参与者对销售的影响,以供决策。 二、调研方法及样本说明 2017年夏季的水泥市场调研,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受调研条件限制,走访及调研多为熟悉的企业或客户,但从市场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之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随机抽样法更具有代表性。 地区重点水泥生产企业8家, 2017年夏季的水泥市场调研全部抽取作为对象,占总数的100%,高标号42.5水泥使用客户抽取8家,普通32.5水泥使用客户抽取5家,获得21份调查问卷记录,共有使用数据110条。其中,有效数据90条,占总数据条数的81.8%。剩余的无效数据中有部分普通32.5水泥使用客户使用的是当地小型水泥粉磨站生

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

一、 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行业预测 1、水泥产业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水泥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水泥行业的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内投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水泥作为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必然也处于扩张阶段。据相关资料统计,改革开放时,我国水泥产量仅为6524万吨,经过30来年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已达到了18.7亿吨。其总产量连续25年位居世界第一。据行业内专家预测到2011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将到达20亿吨左右。 图1 中国近五年水泥总产量 2.我国水泥行业缺陷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实现了自身的膨胀式发展,为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际水泥产业技术的进步,我国也在不断的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比如,今年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这大大有利于我国产业机构的升级以及缓和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但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水泥产业发展的现状,即大而不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水泥行业与下游行业长期处于价格结构失衡的状态。国际上水泥与钢铁的价格比一般是1:3,而中国却达到了1:10。国外水泥价格每吨均价在70-100美元,而我国水泥价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每吨售价仅仅40美元左右。 (2)我国水泥行业生产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远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水泥行业的过于分散造成市场的恶性竞争。与世界通行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排名前四家的企业集中度为11.78%,比世界通行规定的低集中度标准还低15.62%,比美国1978年的水泥集中度低19.22%。 (3)我国水泥行业长期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产能分配不均匀。由于水泥是一种区域性极强的“短

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行业预测 1、水泥产业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水泥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水泥行业的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内投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水泥作为最主要的 年 应用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这大大有利于我国产业机构的升级以及缓和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但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水泥产业发展的现状,即大而不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水泥行业与下游行业长期处于价格结构失衡的状

态。国际上水泥与钢铁的价格比一般是1:3,而中国却达到了1:10。国外水泥价格每吨均价在70-100美元,而我国水泥价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每吨售价仅仅40美元左右。 (2)我国水泥行业生产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远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水泥行业的过于分散造成市场的恶性竞争。与 , ,小型立窑水泥企业(即"小水泥")在数量上的超常发展,导致了目前我国水泥工业企业平均规模小,整体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尽管当前我国在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但是由于此生产线成本高,需要一定的企业规模才能产生经济效应。因此,进行行业内部之间的企业重组迫在眉睫。

3.我国水泥行业前景分析 水泥行业在接下来的几年将面临来自行业内部之间的大变革,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企业之间的兼并;由于社会建设的需要水泥需求也会有进入一个良好的市场需求时期。具体分析如下: 的 “一号文件”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而水泥作为基础原料必然会增加其需求。中国水泥协会预计,2011年水泥的总需求和产能将分别同比上涨9%和5%,导致3,000 万吨的求供差异。需求和供应条件的改善将增强龙头水泥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定价能力。

2020年中国水泥行业市场分析上半年产量将近10亿吨

2020年中国水泥行业市场分析上半年产量将近10亿吨 海螺水泥营收位居全国首位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我国水泥产量在20-25亿吨之间波动,2019年我国水泥产量为23.30亿吨。2019年我国水泥销量为23.27亿吨,基本与水泥产量持平。 2019-2020年我国水泥价格波动较大,2020年受疫情影响,水泥需求增长乏力,水泥价格在2020年6月17日回落至441.3元/吨。 我国水泥出口量总体呈逐年下降态势,2019年水泥出口量为553万吨。 水泥上市企业营收差距较大,2019年海螺水泥营收1570.3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1、2020年上半年中国水泥产量将近10亿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2019年我国水泥产量在20-25亿吨之间波动,2019年我国水泥产量为23.30亿吨,同比增长7.06%。截止至2020年上半年中国水泥累计产量达到99823万吨(9.98亿吨)。

2、2019年中国水泥销量达到了23.27亿吨,基本与水泥产量持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2019年我国水泥销量在20-25亿吨之间波动,2019年我国水泥销量为23.27亿吨,同比增长7.31%,基本与水泥产量持平。 3、中国水泥价格波动较大,2020年受疫情影响,水泥需求增长乏力 从2019年年初到2020年6月17日,我国水泥价格波动较大,从2019年年初的490.83元/吨降至2019年8月16日的436.1元/吨,在2019年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来源: 一.现状特点及问题 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材料工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 泥产业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2009年我国水泥产量16.5亿吨,占世界水泥总产量50%以上,已连续20多 年居世界第一位。水泥工业总产值5,000多亿元,占我国建材行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水泥工业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从单纯的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增长型;从技 术装备落后型转向技术装备先进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投资密集型;从管理粗放型转向管理集约型;从资 源浪费型转向资源节约型;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型转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型。实现上述根本转变的原因,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在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体现岀以下特点: 1.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面进入新型干法水泥时代 实现低投资,国产化”是中国全面进入新型干法水泥时代的关键,海螺集团、山水集团是实践这一过程 的先行者。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的飞速发展,源于对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技术的研究和装备的开发、设计、制 造取得的重大进展。在过去开发和研制2000t/d成套技术装备的基础上,采取自行研制与引进吸收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开发了5000t/d、8000 t/d、10000 t/d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成套技术装备。大型设备国产化率的提高,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和装备在工艺过程节能化、技术装备大 型化、生产环境清洁化、控制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岀的成绩。由于技术的先进、成熟、可靠,使得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生产线的先进水平,制造成本明显下降,企业 竞争力明显增强。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有1,113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运行, 年设计熟料产能95,859万吨。其中日产700吨?900吨生产线41条;日产1000吨生产线151条;日产 1100?1400吨生产线99条;日产1500?1800吨生产线53条;日产2000吨生产线76条;日产2500吨 生产线324条;日产3000?3500吨生产线53条;日产4000?4200吨生产线46条;日产5000吨及以上生产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