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金属6.2金属的化学性质6.2.1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导学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金属6.2金属的化学性质6.2.1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导学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金属6.2金属的化学性质6.2.1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导学案新版粤教版

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

课题分析

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重点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①金属与氧气反应;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已做过镁带、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导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第1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前自学准备

明确课标要求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Fe、Al、Cu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过程与

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

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

2.对置换反应的理解。

教学

难点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教具

准备

试管(若干)、铁片、铝片、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小木条、砂纸等。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1.(1)铝抗腐蚀性好的原因为铝的表面能氧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Mg+O2=2MgO;4Al+3O2=2Al2O3。

(3)铜丝在氧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4)“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化学性质稳定。

2.镁、铁、锌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易错提醒:

铝具有抗腐蚀性不是因为

它不活泼,而是因为它比较

活泼,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一

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1)Mg+2HCl=MgCl2+H2↑;(2)Fe+2HCl=FeCl2+H2↑;(3)Zn+2HCl=ZnCl2+H2↑;(4)Mg+H2SO4=MgSO4+H2↑;(5)Fe+H2SO4=FeSO4+H2↑;(6)Zn+H2SO4=ZnSO4+H2↑。以上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

新课导入

同学们找出了一些合理的鉴别黄铜和黄金的方法,但是都是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那么我们能否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鉴别呢?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要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吧!

分析是否能用上节课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交流回答】

1.并不是所有金属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如:Cu不反应)。

2.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率快慢不同,其快慢顺序为:Mg>Zn>Fe。

【归纳总结】

金属与酸反应与金属活动性有关,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金属

活动性越弱,与酸反应越慢,甚至不反应,故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Zn

>Fe>Cu。

【分析小结】

镁、锌、铁与盐酸(或稀H2SO4)的反应:

【归纳总结】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

应。

教师可在此进行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比较,以加深学生对置换

反应的理解:

教学

板书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反应(1)常温下能反应:镁、铝

(2)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反应:Fe、Cu

(3)高温下也不反应:金、银

2.金属与酸反应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

物的反应。

易错提示:

(1)常见金属与酸的反

应,这里的酸并不是所有的

酸,主要是指盐酸和稀硫酸,

而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等氧

化性强的酸。金属与浓硫酸

和硝酸反应不能生成H2。

(2)铁和稀硫酸或盐酸

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铁显+

2价,且亚铁的化合物的稀

溶液为浅绿色。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题学习,我们知道了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且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各不相同,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判断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同时我们也认识了一种新的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课堂析疑解难

教材习题解答

练习与应用(P13)

1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因为铝的硬度小,所以铝制品容易损坏,因此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8.生成氢气质量:Mg:2.5g;Zn:0.92g;Fe:1.07g。

需要金属质量:Mg:360g;Zn:975g;Fe:840g。

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

方法点拨:

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课后反馈总结

课后达标检测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 2. 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钠的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 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璃片(2片)、小刀、镊子、滤纸、烧杯、酚酞、、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管、试管。 ●教学方法演示、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引入】在日常生活中你认识和接触过哪些金属制品? 【学生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作答。 【讲述】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时至今日,金属钛被喻为“未来钢铁,二十一世纪金属”,在多种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金属。

【复习】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回顾。 多数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绝大多数常温下为固体。 【过渡】金属都有什么化学性质呢?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根据书本图片3-2,回顾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反应,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并写出第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提出问题】这些反应都表现了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归纳】金属与盐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一、金属钠(Na) 【展示】金属钠样品 【演示】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教材P47实验3-1)实验改进: 1.为了让学生看清钠的切面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用玻璃管切割金属钠,这样钠与玻璃界面能较长时间保持光泽,现象明显。 2.为了让学生理解钠很软,选择两片玻璃片,在玻璃片之间放一小块金属钠,让一个学生用手指轻压玻璃片。 【板书】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6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案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年级高中化学必修一 授课对象授课教师刘时间2016年月日 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加深对基本的理解和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 学习重点难点钠的物理性质和钠的氧化、铁的化学性质、Fe与水反应原理、铝和强碱的反应 教学过程 S (归纳)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 sodium)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是热和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2、钠与氧气的反应: (1) 缓慢氧化:4 Na+O2==2Na2O [探究实验3-2]钠在空气中加热(2) 2Na +O2 △ Na2O2 [科学探究]铝的性质探究 3、其它常见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Mg+O2点燃2MgO 4 Al+3O2点燃 2 Al2O3 3Fe + 2O2点燃Fe3O4 规律小结:一般金属+O2金属氧化物3Fe + 2O2点燃Fe3O4 金属+Cl2最高价金属氯化物2Fe +3Cl2点燃2FeCl3 金属+S 低价金属硫化物Fe +S 点燃FeS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观察实验3-3]钠与水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2 Na +2H2O ==2NaOH +H2↑ 2 Na +2H2O ==2NaOH +H2↑ 离子方程式:2Na +2H2O==2Na++2OH―+H2↑ 2、金属铁与水的反应:3Fe +4H2O (g) △ Fe3O4 +4H2 失2 e- 得2e-

3Fe + 2O2点燃Fe3O4 [讲]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金属还能被氯气、硫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生成相应的氯化物或硫化物。 [概念]规律小结: 一般金属+O2金属氧化物 金属+Cl2最高价金属氯化物 金属+S 低价金属硫化物 例如:3Fe + 2O2点燃 Fe3O4 2Fe +3Cl2点燃2FeCl3 Fe +S 点燃FeS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反应情况。同时我们利用铝在空气中的化学特性,可以把铝制成日常用的铝制品。 钠与水反应 实验步骤: 1、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置于滤纸上,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绿豆大的一粒,其余放回原瓶。 2、在小烧杯中加一小半水,并将切下的钠粒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3、反应结束后向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试剂,观察溶液的变化。 [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解释 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成银白色小球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且反应放热 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响声生成气体推动小球游动反应剧烈且放热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有碱性物质生成[概念]1、钠与水的反应 2 Na +2H2O ==2NaOH +H2↑[问]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反应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基础卷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基础卷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 1.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W>Y>Z B.X>Y>W>Z C.W>X>Y>Z D.Y>W>Z>X 2.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 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Ti和稀盐酸不反应 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3.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 Y Z B.X Z Y C.Y Z X D.Z Y X 4.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Fe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与Fe粉等质量的Zn粉,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天平最终仍然平衡B.天平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C.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盘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 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对Cu-Zn合金、Fe-Cu合金、Fe-Zn合金、Fe-Al合金进行研究,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38g气体。则该合金可能是()

公开课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掌握置换反应中的 “强置弱”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教学用品:酒精灯火柴镁片铁片铜片试管稀盐酸稀硫酸C u SO4溶液 A g NO3溶液Al2(SO4)3溶液C u丝Al丝 教学方法: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 归纳:甲:测密度 乙:比硬度(黄金硬度小) 丙:“真金不怕火炼”用火烧一下,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则为金: 2C u+O2==2C u O A g+ O2---(不反应) 讲解:前面两种方法是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 第三种方法利用的则是金属的化学性质。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除了要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还要掌握有关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展示:镁条和铝片 并把其与用砂纸打磨后的镁条和铝片相比较 设疑:是谁给银白色的镁、铝穿上了“外衣”呢? 学生:空气 讲解:确切地讲,是空气中的氧气 如果我们把镁条、铝片、铜片分别放在空气中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实验:在空气中分别给三种金属进行加热 观察:现象: 1、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2.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B.铝C.硅D.铁 3.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中,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A.制造炊具B.制防锈油漆C.制铝合金窗D.炼铝厂制造铝锭 4.少量钠应保存在()。 A.密闭容器中B.水中C.煤油中D.汽油中 5.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D.Na常温和加热时反应,产物一样 , 6.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物质或器材是( )。 A. 自来水 B. 沙土 C. 泡沫灭火器 D. 四氯化碳灭火器 7.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 8.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9.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下列哪种溶液()。 A.浓盐酸B.硝酸C.硫酸D.浓氢氧化钠溶液 10.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 钠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有强还原性 11.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 A. (NH4)2SO4 B. NaHCO3 C. BaCl2 D. CuSO4 》 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有强还原性,钠离子有弱氧化性 B. Na+离子浓度大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C. 由于钠很活泼,所以定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D. 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13.将g钠放入100 g水中,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 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大头针、带活塞的空塑料瓶。五、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 公开课获奖教案 (18)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最后,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置换反应。 二、教案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 仪器、药品: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和见到各种金属,这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是有差别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有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 回忆相关反应的 现象、条件,书写化学 方程式。 联系生活,从学生熟 悉的物质、事实出发引入新 课,同时复习相关知识。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1)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1)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 在拿破仑时期。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都选用金制、银制的餐具。惟独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一国元首。) 讲授新课: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 2Mg + 02 ===== 2Mg0 4AI + 302 ===== 2AI203 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咼温 3Fe + 202 ==== Fe3O4 2Cu + 02 ==== 2Cu0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1)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金属与酸反应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特性及其应用;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2.掌握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掌握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3.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要点梳理】 要点一、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1.几种常见的金属 (1)常见的重要金属:铁铝铜锌钛锡金银等。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性质,如:①金属光泽;②良好导电性、导热性;③良好的延性、展性;④韧性好、能弯曲。 2.常见金属的特性 (1)颜色:大多为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2)状态:常温下大多为固体,汞为液体; (3)密度差别很大:金为19.3g/cm3,铝为2.7 g/cm3; (4)导电性差异很大:银为100,铅仅为7.9; (5)熔点差别大:钨为3410℃,锡仅为232℃; (6)硬度差别大:铬为9,铅仅为1.5。 3.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4.合金知识 (1)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是混合物,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 (2)生铁(含碳量为2%~4.3%)和钢(含碳量为0.03%~2%)都是铁合金。因含碳量不同合金的性能不同,含碳量越大,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 (3)黄铜、青铜、焊锡、硬铝、18K黄金、18K白金、钛合金等也是常见的合金。 (4)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合金的各成分的性能不同。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要点诠释】 1.金属的用途要从不同金属的各自不同的性质以及价格、资源、美观、便利、回收等各方面考虑。如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因为铜的密度比银的密度小,价格比银低很多,资源比银丰富得多。 2.合金的硬度、强度、抗腐蚀性等一般都好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 要点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化学性质》三)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要点诠释】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金属可以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与酸反应的速率就越大。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 要点三、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Mg+2HCl=MgCl2+H2↑ Fe+H2SO4=FeSO4+ H2↑ Fe+CuSO4=FeSO4+Cu Cu+2AgNO3=2Ag+Cu(NO3)2 【要点诠释】 1.置换反应可以表示为:A+BC=AC+B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掌握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和反应原理;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原理 过程与方法要求: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及其分析,铁与水蒸气及铝与酸溶液的反应原理。 【教学方法】 讨论、讲授、思想探究、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以及金属在氧气中的反应: (1)金属Na有哪些物理性质? (2)金属Na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铝的钝化? [讨论] 在常温下,很多金属都可以存放在空气(氧气)中,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之反应。那么,是否金属在水中也具有相似的性质呢?大家可以发现,人们可以用铝、铁或铜制品烧水,说明这些金属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很难反应甚至不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如此呢? [实验探究]见课本实验3-3:

在桌上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块钠,观察发生的现象。[描述现象并解释产生现象的原因] [思考与交流] (1)你能否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角度来分析钠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气体是H2? (2)你能否通过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气体是H2? (3)请写出钠与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分析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及电子转移情况,指出各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 (4)为什么把钠保存在煤油中? (5)钠与水的反应的实质?写出钠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及钠与酸的离子方程式 (6)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何无Cu产生?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科学探究]金属钠能和水反应,还有其他金属能和水反应的么?铁虽不和冷、热水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 [课堂练习]铁与水蒸气的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中,要求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装置包括水蒸气发生器、水蒸气与铁粉的反应、检验产生的气体。一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3.1—1,省略铁架台),同样能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 (D中药品为黑色的氧化铜,E中药品为无水硫酸铜) 请你仔细分析此装置,你能理解这位同学的设计用意吗?试一试下列问题: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 1.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X>Y>Z B.Z>Y>X C.Y>X>Z D.X>Z>Y 2.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矿石资源 3.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 A.Fe、Ag、Cu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4.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工业上可以利用H2 和 FeCl2 在高温反应器中制备,同时得到 HC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纳米级铁粉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 Fe3O4 C.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D.纳米级铁粉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是因为物质种类不同 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D.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6.有X、Y、Z三种金属,把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减少并放出气体,X、Z无变化;把X、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Y、Z B.Y、X、Z C.Y、Z、X D.Z、Y、X 7.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一定呈蓝色B.滤液中一定有Zn(NO3)2 C.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的第一部分,它在编写上体现了分类研究的思想:将金属这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抓住一些典型物质发生反应的实验事实,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最后形成规律。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必修2》中学习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抽象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一必修中的要求层次是让学生学会研究金属的反应规律——还原性,理解这条规律的归纳得来和外延拓展;同时,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了解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高中第二章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初步知识,这些为本章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高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做实验,但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从实验中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尚需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铝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2)了解氧化铝的高熔点和其对金属的保护作用。 (3)初步尝试用实验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完成钠、铝与氧气的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线索、思路和方法,并转化为长时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反应条件不同对产物的影响。 (2)体验氧化铝对铝的冶炼、使用的影响。 (3)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逐渐体会社会支持,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5)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1)

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知识准备 对你熟悉的金属铁、铜、铝,你知道它们的哪些化学性质?你能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三、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写出镁、铝、铁、铜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化学的角度解释“真金不怕火炼” [交流学习] 1.小组内检查化学方程式正误。 2.比较上述各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的现象,按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将其排列。 [精讲点拨] 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铝在常温下就可以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使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其化学性质较活泼而非不活泼 2.思考与讨论 (1)上述实验过程中,为什么金属颗粒大小要基本相同?酸的量及酸的质量分数要相等?2)上述四种金属中能跟酸反应的有几种?反应剧烈程度如何?不跟酸反应的有几种?由此排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精讲点拨] 我们还可以根据金属与酸是否能发生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但在比较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条件,要保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 3、(1)比较能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共同特点,总结什么叫置换反应。 (2)试写出一个前面曾经学习过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学生完成课本12页中实验填写下表。

( ( 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讨论: (1)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上述反应你认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何排列? (3)通过以上学习探究,你获得了哪些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四、达标测试 1、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 2、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出土的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铁器则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小华欲测定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小华取出该合金的粉末65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克气体,试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五、能力提升 1、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废硫酸和硫酸铜,为了防止污染,变废为宝,在废水处理池中投入过量的废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是,将滤液蒸发后得到的固体是,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2、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现有反应: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Cl2+2NaBr═2NaCl+Br2④Br2+2NaI═2NaBr+I2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反应 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 Cu 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用同样的思维分析③和④,我们可知Cl2、Br2、I2的非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六、课堂小结 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困惑及你还想获得的知识分别有哪些。 课后练一练 必做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2、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公开课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镁、铝、铁、铜等金属能与氧气反应。并能根据反应难易程度和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2、知道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并能通过现象来解释金属的活动性。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进行判断,并能熟练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学习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三、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 2.红磷的燃烧:。 3.木炭的燃烧:。 4.氢气的燃烧:。 5.一氧化碳的燃烧:。 6.甲烷的燃烧:。 7.镁条的燃烧:。 8.铁丝的燃烧:。 8.空气中加热铜丝:。 二、思考下列问题 1.所有金属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吗? 2.金属和氧气发生反应需要的条件相同吗?现象有什么不同点呢? 【课堂探究】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阅读课本“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能否与氧气反应以及反应的难易程度可反映金属活动性。如金、银不易与氧气反应;铜、铁常温下在干燥空气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而镁、铝常温下就易与氧气反应,如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结论: 金、银;铜、铁;镁、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大致为:。 你还可以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练习】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一组是() ①Mg ②S ③Fe ④P ⑤Cu ⑥Au A.①和③B.③和⑥C.③⑤⑥D.③和⑤ 2.收藏家有一尊清末的铝制佛像,保存至今仍十分完好,为什么? 。 二、金属与酸反应 【合作探究】 探究金属和酸发生的反应,按照实验过程填写下表。 小结: 1.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是。 2.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不产生氢气)的金属是。 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精编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地球上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的,因为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较少,易失去电子。 1. PtAu 2. 金属的物理性质 共性:绝大多数金属为固体,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密度大,熔、沸点较高。 3. 金属的化学通性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较少,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比较强的还原性。在化合物中 只有正化合价,无负化合价,不同金属的活泼性不同。 能置换出稀酸中的氢,从左到右,由易变难不能置换出稀酸中的氢 KCaNaMgAlZnFeSnPb (H )CuHgAgPtAu (1)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2) 金属与酸反应:较活泼金属均可以与盐酸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放出氢气。 (3) 金属与盐反应:有些金属可以失去电子,将盐中其他金属元素置换出来,表现还原 性。 4. 金属的应用 金属的存在形态、金属的含量(富集过程)、金属的冶炼的成本及金属制品的用途决定了金属元素被广泛应用。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经历了青铜器时代直至目前的金属合金时代。 二、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 钠与非金属的反应 活泼金属 较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 属 稳定金属

②取用小块钠后,剩余的钠要尽快放回原试剂瓶中;残余的钠屑不能随意乱放,应放在火上烧掉。 (2)除了与氧气反应外,钠还与硫、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Na+S 加热或研磨Na 2S 2Na+Cl 2点燃2NaCl 2. 铝与氧气的反应 2Al+3S ?Al 2S 32Al+3Cl 2点燃2AlCl 3 三、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 钠与水和酸的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导课] 材料1、冶金工厂美丽夜景;材料2、金属材料发展史 阅读教材: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约公元前4000~1000年,人类进入金属文化。先是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就进入铁器时代,已开始用铁作犁了。直到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 [设问]铝是一种常见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高温时燃烧,而氧化铝却可以作优良的耐火材料,为什么性质有如此大的差异?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投影]图3—1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讲述]金属元素占总元素的4/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Al:7.73%,第二位 Fe:4.75%。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 [反问]金属元素绝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请同学们做出合理解释? [集体回答]金属元素做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因而性质活泼。 [回扣练习]根据初中所学内容填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举例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盐置换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 [交流] 答案。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回扣]Mg、Al、Fe与氧气的反应条件:Mg空气中点燃燃烧、铝去掉氧化膜纯氧 中燃烧、铁高温下与氧气反应。 [设问]金属与氧气反应是否一定加热? [实验3—1]老师演示学生模仿:金属钠的切割方法:虑纸吸干煤油—小刀切割 —切外皮露出庐山真面目。 [思考]钠表面暗物质是什么?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 [观察]描述物理性质:色态密度保存 [设问]钠比Mg Al Fe活泼得多,加热情况下会发生时么变化呢? [实验3—2]老师说明操作要求,学生做实验: [学生描述]反应程度、火焰颜色、生成物状态并记录。 [板书]1、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 2Na+O2 Na2O2 (淡黄色) [投影]潜水艇图片,思考:潜水员如何获得氧气呼吸? [阅读]科学视野:老师穿插讲解。 [板书] 2、过氧化钠性质: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思考] 过氧化钠是否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投影]小结: [实验探究]按下列要求进行实验: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2、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除去氧化膜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2017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新编精品】人教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第1课 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对钠与氧气、铝与氧气的反应的学习,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规律; ⑵能过对钠与水、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的学习,掌握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⑶通过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的学习,掌握金属铝的特性; ⑷能够熟练地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⑸通过亲自实验或观看演示实验:钠与氧气、铝与氧气、钠与水、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复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⑹通过设计、交流、评价“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知道气体的发生装置、气体与固 体在加热时的反应装置的选择、氢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装置的连接等; ⑺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对比实验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学会研 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学法指导】 学生在本课时中主要通过实验探究(钠的物理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表达、交流的能力,从而初步了解研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与练习,培养自己深层次思考以及应变的能力;通过自己尝试着归纳不同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情况,理解金属性质的共性与特性。

§3-1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温故知新】 【课堂生成】 1.(自学、讨论)举例说明(初中学习过的或生活中见过的)金属能够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金属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金属具有什么性质? 2.(自学、讨论)课本P46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分别写出四幅图中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是离子反应的还要写出离子方程式。 2Al+3Cu2+=2Cu+2Al3+2Mg+O2点燃 2MgO Cu+2Ag+=Cu2++2Ag Mg+2H+=Mg2++H2↑ 【课堂生成】 还有一部分学生把电子转移标错! 【课堂研讨】 2. (观察、思考)将金属钠取出后用滤纸将表面煤油吸尽,并在玻璃片上进行切割,有何现象发生?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变暗4Na+O2=2Na2O 【课堂生成】 1.(观察、思考)把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有何现象发生?请写出相 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实验现象:可观察到钠先熔化后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最后留下的固体呈淡黄色

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地球上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的,因为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较少,易失去电子。 1. 绝大多数——化合态 极少数——游离态 Pt Au 2. 金属的物理性质 共性:绝大多数金属为固体,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密度大,熔、沸点较高。 )常温下是液体。 3. 金属的化学通性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较少,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比较强的还原性。在化合物中 只有正化合价,无负化合价,不同金属的活泼性不同。 能置换出稀酸中的氢,从左到右,由易变难 不能置换出稀酸中的氢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2) 金属与酸反应:较活泼金属均可以与盐酸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放出氢气。 (3) 金属与盐反应:有些金属可以失去电子,将盐中其他金属元素置换出来,表现还原性。 4. 金属的应用 金属的存在形态、金属的含量(富集过程)、金属的冶炼的成本及金属制品的用途决定了金属元素被广泛应用。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经历了青铜器时代直至目前的金属合金时代。 二、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 钠与非金属的反应 活泼金较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稳定金

②取用小块钠后,剩余的钠要尽快放回原试剂瓶中;残余的钠屑不能随意乱放,应放在火上烧掉。 (2)除了与氧气反应外,钠还与硫、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Na + S 加热或研磨Na 2S 2Na + Cl 2 点燃2NaCl 2. 铝与氧气的反应 2Al + 3S ?Al 2S 3 2Al + 3Cl 2点燃2AlCl 3 三、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 钠与水和酸的反应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学案 (南京市西善桥中学何乐群) 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2).初步掌握常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Mg Fe Zn Cu ) (3).置换反应的定义 一、课前预习 1.完成家庭小实验 学生准备:把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先用砂纸除去表面氧化膜)和黄金饰品(自备)挂在家中(干燥的空气中)观察现象并记录到下表中。 2. 铝的抗腐性能良好。为什么呢? 3.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写出铁、镁、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置换反应:。 二、自主体验 活动: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 1.在一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条,加入5mL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少量锌粒、铁丝和铜丝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并记录在下表中。 3.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并记录在下表中。

1.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反应发生的剧烈程度,将以上金属按活泼性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探究也可以得出: ________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强,它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弱,它不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关于金属与酸溶液反应,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上表中镁、锌、铁与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比较它们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由一种________与一种_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与另一种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置换反应。 3.通过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我学会了控制变量,即: 三、自我检测 1、我们常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 A.金的熔点高 B.金的硬度大 C.金的密度大 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