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围手术期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
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2 例 小 儿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围手 术 期 的护 理 8
王 素英 林 志霞
泉州 320 600 泉州市儿 童医院 ,福建
【 摘 要 】: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围手术期的护理,为术后康 复提供 良 的保证 。方法:对本组2 例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回 好 8 顾性总结。结果:2 例患儿术后恢 复 良 ,未出现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部感染 、切 I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后生命体 8 好 = 1 征的监护、呼吸道管理 及各种导管的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 的关键 。 【 关键 词】:先天性心脏病 ;围手术期;护理
3 3 2 根 据插管 的内径选择外径 是其1 2 .. / 、有一 定硬度和 光滑 的吸痰 管 ,在 每次 吸痰前 后纯氧 加压 辅助 呼吸5 1 ~ 0 次 。注意在 吸痰操作 时动作轻 柔 ,否则 易导致损伤 出血 。 每一次吸痰 的时间控制在1 秒之 内,避免 患儿缺氧。 5 33 3 定期的胸部物理 治疗 ,有利于气道分泌物 的排 出。 .. 3 3 4 当患儿 心功能稳 定,没有严重的心律紊乱 ,有 良好 .. 的咳嗽和 自主呼吸 ,无大量分 泌物,无异 常活动 出血 ,动 脉 血气分析 呈正常范 围,神志清 醒,无严 重系统并发症 时 可考虑拔气道插管 。 3 3 5 拔 管后 的气道 护理 :①严 密观察 患儿 呼吸频率 及 .. 节律 、胸郭起 伏情况 、有无呼 吸困难现象 ,并做好记录 。 ②氧 气吸入 。③ 鼓励病 儿定期深 呼吸 、主动 咳痰 、定期翻 身、更换体位 。④如分 泌物粘稠 时,加强气道 湿化 。⑤ 拔 管后 喉水肿 。⑥ 拔管后6 小时可进食 ,先喝少量温 开水,观 察有无呕吐 ,少量多餐 。 3 3 6 准确记录 出入量 :2 4 时出入量的多少对了解心脏 .. 4, 术后 的病J , Lb功能和 肾功 能的情况 是十分重要 的, 因而监 护室 的护士不仅 要详细记 录尿液及 各种引流液 的色 、性质 及量 。尿量 需 >l l k / ,利尿从术 后 1- 4 , m / gh 2 2 4 时开始 , 尿量 不足 ,脸部 ( 眼睑周 围) 水肿低 血压 ,表示 心输 出量减 少 ,6 小时可加用1 次利尿 。每隔1 小时做一 次出入量 的统计 工作 ,这样可 以随时调整 、补充 ,以保持 出入量 的平衡 , 为第二天计算 各种液体 的入量提供 良好的依据 。 3 4 各 种管道 的护 理及 观察 :心脏 术后病 儿 由于病情 . 重 、变 化快 ,身上 的各种 用途 的管道 很 多 ,有心 腔测 压 管 、动静 脉插管 、心包纵膈 胸腔引流 管、气管插管 、留置 导尿管、胃管等 。 3 4 1 各 种导管妥善固定 ,相接处不能滑脱 、拔 出,防止 .. 意外 发生。 34 2 保 证各 种管道通畅, 尤其小婴儿的身上 的各种管道 .. 细而且软 ,更要保持通畅 。 34 3 观察各种 引流液 :水 封瓶 的液面应 低于胸腔6 c , .. 0 m 以利 于引流,负压吸引长管应在液面下3 4 m - c 。胸腔引流液 大于3 5 1k / 为异 常。 — m/gh 3 4 4 各种 穿刺 管需保持穿刺部位的密封和无菌 。 .. 3 5 基 础 护 理 . 3 5 1 定期 的翻身 ,减少局部受压时间。 .. 3 5 2 皮肤 :晨 间护理揩洗 时应注意 头颈 部、腋 窝、会 阴 .. 部、骶尾部等处皮肤 的清洁 。 3 5 3 口腔 :对鼻插管或 留置 胃管 的需每天2 .. 次进行 口腔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25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征 ( 0F 8例 , D 合 并 部 分 肺 静 脉 异 位 引 流 ( C P 1 T ) AS P W )
例,D P A+ P H2例 , D P A2例 。 前 8例 患 儿 术 前有 肺 炎病 术
( VP 、 量 等 观 察 心 功 能 变 化 , 理 应 用 强 心 、 尿 及 G )尿 合 利 血 管 活 性 药 物 。本 组 2 使 用 多 巴胺 , 量 3 l  ̄ / g 1例 剂 ~ O g k ・ i。使 用 肾上 腺 素 7例 , 始 剂 量 0 0g / g・ ri。 a rn 起 .1gk a n 使 用硝 普 钠 1 例 ,起 始 剂 量 0 5 g k ri。用 微 泵 接 6 . g / g・ n a
维普资讯
陕西 医学杂 志 2 0 年 1 月 第 3 07 2 6卷第 1 期 2
・
1 8 67
临床护理 ・
婴 幼儿 先 天性 心脏 病 2 例 围术 期 护 理体 会 5
河北 工程 大学 附属 医院外科教 研 室( 郸 0 6 0 ) 邯 5 0 2 郝 占平 唐 英杰 陈 欣 霍 子恒 。 白志 芬
深 静 脉 注 入 。 免 以 上药 物 的 管 路 内推 注 其 它 药 。 避 防止 特 殊药过快或过慢输入而影响心功 能。 观察尿量 、 色、 颜 比重 的 变 化 , 持 尿 量 1 2 / g・ 维  ̄ mlk h 如 持续 2 。 h尿 量 < l / g・ , 用 速 尿 。 组 采 用 舯 mlk h 可 本 持 续 点 滴 速 尿 , 量 0 1 O 3 /g・ , 维 持 尿量 ,I 剂 . ~ .mgk h 可 少因静脉推注速 尿使尿量一 过性增 多, 造 成容量不足 , 易
3 3 保 暖 及 基 础 护 理 : 术 前 1例重 症 T . OF因 受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先天性心脏病症状1、心衰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
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
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次-190次,血压常偏低。
可听到奔马律。
肝大,但外周水肿较少见。
2、紫绀其产生是由于右向左分流而使动静脉血混合。
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
紫绀在患儿鼻尖、口唇、指甲、眼结膜等处见皮肤粘膜青紫色。
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紫绀的症状出现的同时,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当吃奶或哭闹后可发生呼吸困难,严重者有神志丧失、抽搐。
3、蹲踞患有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特别是法乐氏四联症的患儿,常在活动后出现蹲踞体征,这样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隔缺损产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时也增加静脉血回流到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
4、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
杵状指(趾)的机理尚不清楚,但红细胞增多症是机体对动脉低血氧的一种生理反应。
5、肺动脉高压当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紫绀等综合征时,被称为艾森曼格氏综合症。
临床表现为紫绀,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右心衰竭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周围组织水肿,这时病人已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唯一等待的是心肺移植。
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前死亡。
6、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往往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7、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短促,患儿不能平卧,咳嗽,心动过速,两肺布满小水泡,肝脏肿大,面色苍白,下肢浮肿等。
8、其它表现胸痛、晕厥、猝死。
治疗心脏病的十个民间小偏方偏方一:【组成】旱田草 30g,紫丹参 10g,薤白 10g,白蔻仁 6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心绞痛。
偏方二:【组成】徐长卿根 15g,山楂 15g,盐肤木 30g。
【用法】水煎服。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3 2 保暖 .
新生儿 体温调 节 中枢不 完善 , 对外 界环 境温 度
1 临床 资料
根据 家属 面临特殊 的心理反应作 出相应 的心理辅导 , 以缓解
家长 的焦虑情 绪。 24 建立绿色通道 . 开展 急诊 手术 , 需要 心血管 内外科 、 麻
我院 20 年 20 01 05年行 治新 生 儿先 心病 手 术 12例 , 5 其 中男 15 , 4 , 0 例 女 7例 年龄为 出生 后 1 3 , 0d体重 19k d一 . g 4 8k , . g病种分 布 : 大血管转位 8 , 5例 完全性肺静 脉异位 引
202 ) 0 17
我国小儿先心病外科 自 2 0世纪 7】 (年代 中期起 步 , 过 经
效果 , 为手术纠治方案 , 并 减少手 术中探查 时问 , 缩短 手术操 作时间提供依据 。②心衰患者 应给于强心利尿 , 减轻 , i脏前 5
后负荷 , 改善 一 肌功 能 。③某 些 复杂 先心 病必 须 应用 P E i 5 , Gl 维持 P A开放 , D 缓解 缺氧症状 。④ 改善呼 吸功能 , 治疗 肺炎
・
41 ・
( ) 0 — 8 8 :76 . 0
[] 3 张佩英 . 食道化学伤的护理特点 [ . 士进修 杂志 , 0 ,7 1 J 护 ] 2 2 1() 0
6 4.
[]任引津 . 4 实用急 性 中毒全 书 [ . 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03 M]北 人 20
1 3. 1
维普资讯
上海护理 2O O7年 3月 第 7卷 第 2 期
疗, 最大 限度地促进患者痊 愈。
参考文献 :
[ ]金芳 . 1 急性 硫酸 二 甲酯 中毒的救 治 [ ] J .急 诊 医学 ,98 7 4 : 19 , (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体会

先 天性心脏病患者 4 2 例作为研究对象 , 其 中男 2 7 例, 女1 5 例; 年龄 3  ̄ I 1 岁 ,平 均 f 4 . 2±1 . 3 ) 岁。 动脉 导 管 未 闭 3 2例 ,室 间
隔缺损 7例 ,房 间隔缺损 3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凝血 功能、 肝 肾功能均 无异常 。所 有病 例通过心 脏彩色 多谱勒检 查 、x线
①茂名市人 民医院 广东 茂名 5 2 5 0 0 0
理 。亲切关 怀 患儿及 其家 属 ,让 他们感 受 到护 理人员 的关 爱。
表1 A 、B 两组患者行为情况的对比
例( % )
管理 的 B组患 者无论是在血糖 的控制情 况方面还 是在其他行 为 情 况方面 ,均 明显优于 A组患者 。因此笔者认 为 ,护理管理 的 实施 可 以显著提高 患者的治疗 效果 ,这对 于改善 预后具有至 关 重要 的临床意义。
3 . 1 围术期护理 小儿 耐受力差 ,不 能主 动配合手术 的进行 ,从 而增加 了手 术 的操 作难度 和风 险 口 】 。介 入手术 的系统护 理是保 证手术 顺利 进行 和提高 患儿预后 的重要条 件 【 3 】 。因此护 理人 员必须将 围术
检查 、l 临床诊 断等均确诊 为先天性 心脏病 ,均 符合小儿先 天性 期每个护理环节做到有序规范 ,才能使得手术顺 利完成。 . 1 . 1 术前护 理 ( 1 ) 术前 访视。术前对 患儿进行访 视 ,了解病 心脏病 介入 治疗 的适应 证 ,无其 他严 重 的脏 器功能损 害 ,适合 3 实施介入治疗 。 情 ,评估 患儿 身体条 件 ,如血 压、心 电图、心杂音 、体温 、足 背动 脉搏 动等情况并做 好记录为术后 观察提供依据 。( 2 ) 心理护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支持专家共识(完整版)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支持专家共识(完整版)营养不良在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患儿中较普遍,尤其在合并心功能衰竭、肺动脉高压等高危风险因素情况下,对住院患儿的临床预后及生长发育影响尤其明显[1,2,3,4]。
我们结合国内外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营养评估、支持等相关文献,及国内外儿童、新生儿肠外肠内营养相关临床应用指南,综合中国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相关外科及营养治疗现状,形成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支持专家共识,以期指导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临床治疗及术后长期营养支持,并希望帮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顺利康复及在生长发育方面尽早赶上同年龄儿童。
一、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营养评估(1)评估时间:推荐入院24 h内、术后3~7 d、出院前各评估1次,住院时间超过2周者应每周评估1次。
(2)评估指标:体格测量包括身高/身长、体重、头围、中上臂围及皮褶厚度等;实验室指标包括总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电解质。
必要时监测微量元素、叶酸、维生素B12等(3)评估工具:推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标准曲线(http://www.who.int/childgrowth/standards/en/),早产儿则推荐采用Fenton 2013(http://ucalgary.ca/fenton/2013chart)。
(4)评估人员:经过统一标准培训的相关专业人员。
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支持的实施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首选经口喂养,伴吞咽困难或合并胃食管反流者建议经鼻-胃管饲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摄入不足时应积极补充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
术后营养支持需要临床营养师积极参与,尽量缩短禁食时间,一旦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及胃肠道功能允许即可EN,并根据目标量逐渐加量,PN作为补充,同时需进行吞咽能力评估和胃食管反流治疗[5]。
1. 能量需求由于食物特殊动力学效应和粪便丢失,EN比PN需要额外补充,PN 推荐热卡通常为EN推荐热卡的70%~80%。
30例新生儿先心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30例新生儿先心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30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资料。
结果:30例中死亡2例,病死率6.7%,低于目前平均病死率(7%)。
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死亡率高,围术期护理与一般婴幼儿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尤其在呼吸功能、循环功能、肾功能、体温调节等方面有其特点。
良好的围术期护理,不仅能提高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还能降低患儿病死率。
【关键词】新生儿先心病;围手术期;护理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占我国出生婴儿的6‰~8‰,是新生儿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1]。
近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技术和胸外科技术的进步,新生儿期先心病手术成功率也逐渐增高,先心病的治疗也趋向于早期手术治疗。
但由于这类患儿多存在脏器功能发育不成熟,加上经历体外循环及手术创伤,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现将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手术治疗的30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22例,女8例。
年龄:12 h~28 d,体重:1. 8~5. 0 kg。
病种为室间隔缺损(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 9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 )1例。
完全性大血管转位(tga) 5例,其中2例合并vsd,1例合并asd。
主动脉缩窄合并pda 1例,肺动脉闭锁(pa) 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 6例,主动脉弓离断(iaa)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6例。
1.2 手术方法: 30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急诊或亚急诊手术,且均为根治术。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 新生儿转运:我院新生儿转运是由经过专职培训的新生儿科医生和护士来进行,遇危重患儿,在产院就地行气管插管及复苏,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来我院。
2.1.2 术前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降低肺动脉高压,部分存在呼吸衰竭的患儿术前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前列腺素e1可选择性有效地降低肺动脉高压和保持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因此术前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和需要保持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患儿术前使用前列腺素e1,此药经微泵恒速输入,开始时剂量(0. 05~0. 1)?g (kg / min),持续至手术开始。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侯彩荣;胡梅英;张政【摘要】@@ 随着近年来先心病经导管介入性治疗器械的成熟和操作技术的提高,大部分患儿得到有效的治疗.我科于2009年9月到2010年12月已成功为112例先心病患儿行介入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如下.【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1(046)007【总页数】3页(P681-683)【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围手术期【作者】侯彩荣;胡梅英;张政【作者单位】330006,南昌,江西省儿童医院心脏病中心;330006,南昌,江西省儿童医院心脏病中心;330006,南昌,江西省儿童医院心脏病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随着近年来先心病经导管介入性治疗器械的成熟和操作技术的提高,大部分患儿得到有效的治疗。
我科于2009年9月到2010年12月已成功为112例先心病患儿行介入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先心病患儿共114例,男44例,女70例;年龄0.9-12岁,平均(4.7±2.8)岁;体重6.5-37kg,平均(14.8±6.9)kg。
经超声诊断:PDA 61例,均为漏斗型ASD 13例,房缺大小3-20mm;VSD39例;经介入术中造影测量室缺大小2-5mm,膜部12例,膜部瘤6例;PDA+ASD 1例。
全部病例均均排除心内膜感染、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1.2 手术方法应用封堵器及输送系统进行介入治疗,在X线透视、造影及超声心电图监视下,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介入封堵。
封堵PDA时均行股静脉置管,经肺动脉侧送封堵器到主动脉进行封堵,封堵VSD时均行股静脉置管,经右心室侧送封堵器到左心室面释放左面伞进行封堵,封堵ASD时均行股静脉置管,经右心房侧送封堵器到左心房面释放左面伞进行封堵,术后即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B超、X线及心电图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围手术期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
发表时间:
2015-08-19T10:34:32.517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 作者: 李 娜
[导读] 广州军区总医院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手术后运动功能无法恢复正常水平,或许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患儿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效果。
李
娜
(广州军区总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16)
【中图分类号】R72
5.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204-01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围手术期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为研究
资料(室间隔缺损26例,法洛四联症44例,房间隔缺损22例),对其进行运动试验,观察最大运动耐量、最大运动耐量时心率、舒
张压以及收缩压,与40例正常儿童对比。结果:在患儿最大运动耐量方面,法洛四联症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房间
隔缺损组与室间隔缺损组患儿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心率方面,三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在患儿舒张压方面,三组患儿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收缩压方面,法洛四联症和房间隔缺损组明
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手术后运动功能无法恢复正常水平,或许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患儿运动功能具有
重要效果。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运动功能;变化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指胚胎发育时期发育异常从而引起解剖结构异常的情形[1],在我国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影响患儿正常生活。
临床手术治疗后患儿整体运动能力无法恢复正常[2],因此,如何提高患儿术后运动功能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为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围手术期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为指导临床康复提供参考,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运动
试验,观察最大运动耐量、最大运动耐量时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并与正常儿童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具有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01月至2015年0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为研究资料(室间隔缺损26例,法洛四联症4
4例,房间隔缺损22例),心电图异常、严重肺动脉瓣狭窄患儿排除在外,并选择4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男23例,女17
例,年龄8岁~16岁,平均年龄(12.5
±1.4)岁;室间隔缺损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7岁~15岁,平均年龄(11.9
±
2.3)岁;对照法洛四联症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8岁~14岁,平均年龄(12.1±1.2)岁;房间隔缺损组男12例,
女10例,年龄7岁~15岁,平均年龄(11.8
±2.3)岁。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
1.2 方法
对其进行运动试验(踏车),测定观察患儿最大运动耐量、最大运动耐量时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试验直至患儿拒绝继续踏车或
者疲劳无力停止,本研究中有20例患儿由于出现胸闷、室性心律失常等未坚持完成试验,其余72例患儿均正常完成并与40例正常儿
童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
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后,在患儿最大运动耐量方面,法洛四联症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房间隔缺损组与室间隔缺损组患儿较对照
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心率方面,三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儿舒张压方面,三组
患儿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收缩压方面,法洛四联症和房间隔缺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
情况见下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5.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生活,据相关研究表明[3],踏车可以作为评定患儿活动最大耐量的有效方法,但在进行试验前,
要严格控制患儿饮食、温度以及测定时间等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上述因素给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
为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围手术期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为研究资料(室间隔缺损
26例,法洛四联症44例,房间隔缺损22例),对其进行运动试验,观察最大运动耐量、最大运动耐量时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
与40例正常儿童对比。结果显示,在患儿最大运动耐量方面,法洛四联症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房间隔缺损组与室
间隔缺损组患儿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心率方面,三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
患儿舒张压方面,三组患儿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收缩压方面,法洛四联症和房间隔缺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国内相关文献曾报道,运动训练对于提升患儿术后运动能力具有一定帮助,与本文研究结果相近[4]。但本研究例
数相对较少,无法更加精确研究各年龄段情况,有20例患儿没有成功完成实验,可能与患儿接受手术时年龄相对较大有关(并发症多,
影响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手术后运动功能无法恢复正常水平,或许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患儿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跃东.探析120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3(16):152-15
3.
[2] 邓芳,杨贵红,沈媛等.延续性护理管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患儿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
015,10(6):1-3.
[3] 朱雪梅,田宏,陶灵等.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6分钟步行试验前后心电参数对照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
2,07(5):336-340.
[4] 王晓航,吴珍,莫绪明等.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智力和精神运动发育及其影响因素[J].江苏医药,2013,39
(2):18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