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转型与定位

合集下载

免费开放大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定位与转型

免费开放大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定位与转型

全, 并免费提供。这既是 国家保 障人 民群众 基本 文化权益
的具体表 现, 凸显 了公 共文 化设 施 的 “ 也 公益 本位 ” 回 的
归。在这种免费大趋势下 , 高校图书馆需要重新对 自身功 能进行定位并进行适 当的转 型。

工, 而要 扩大到其他高 校 的师生员 工 以及 社会公众 , 都要 为他们提供免 费的服 务 。只有这样做 , 才体现 出高校 图书
困难 , 在服务对象 、 技术手段 、 服务平 台、 管理模 式等方面进行 转型。
关键词 : 公益本位 ; 图书馆联盟 ; 字化 ; 数 虚拟 化
中 图分 类 号 : G 5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2 8 ( 0 1 0 0 3 0 2 13 0 7— 17 2 1 )4— 05— 2
当前 的服务效 率和 服务 形式 很 难提 供 更多 优 质 的服务 。
收 稿 日期 : 1 0 2 l一0 0 3— 3 作者简介: 潘风 (9 4一) , 南上蔡人 , 17 女 河 华中师 范大学 图书馆馆员
第 0 1 4月 2 年 2 4卷第 4期 1
Junl f ihr o epn ec d哲学社会科学版yadSca Sine) o ra o ge r sodn e ( ai ( hlsp )n oi cecs H C 高等函授学报 u tn P i oh r E c o o l
第 2 第 4期 4卷
2 1 年 4月 01
高等函授学报 ( 哲学社会 科学版) rsod neE u ao ( hl o h n oi cecs epn ec dct n P ispyadSca S i e ) i o l n
Vo . 4 No 4 12 . AD i 2 t rl 01

从图书流通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变革

从图书流通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变革

从图书流通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变革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资源,图书馆在服务模式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提供更多样化、便捷化的服务。

本文将从图书流通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变革,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特点、变革的动力与路径,并展望未来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方向。

从图书流通的角度来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图书借阅模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图书借阅模式主要是通过柜台式的借还书服务,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逐渐采用自助借还书设备、电子借阅平台等多种借书方式,提高了借书效率,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的借书体验。

二是图书借阅服务的智能化。

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高校图书馆智能化服务逐渐普及。

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实现在线借阅、续借、预约等服务,提高了图书借阅的便捷性和效率。

三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图书馆在图书资源共享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通过建立图书资源共享平台,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建立联盟,实现了图书馆资源的互通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

而图书流通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也在不断变革中。

从传统的图书借还到现在的自助借还、智能借还,再到未来可能的虚拟借还,图书流通服务的变革不仅提高了借还的效率,更加强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体验。

一是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

随着教学科研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他们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和研究需求。

二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图书馆服务变革成为可能。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图书馆可以更好地管理图书资源、提高服务效率,使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

三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战略需求。

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需要根据高校的整体发展战略来调整自身的服务模式,更好地服务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提升高校的整体实力。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路径解读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路径解读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路径解读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在不断地向社会化路径转型。

这种转型是以服务用户为中心的,旨在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别解读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路径的内涵。

一、数字化服务的不断完善高校图书馆通过数字化转型,将纸质书籍数字化,建设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线上借阅、检索、下载等服务;推出移动图书馆和微信公众号应用,让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手机访问图书馆资源;建立电子图书馆和数字学习空间,让用户可以自主学习,开展远程教育等。

图书馆还通过引入VR和AR等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数字服务形式,扩展数字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开放共享的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在转型过程中强调“开放、共享”的服务理念,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开放共享。

一方面,图书馆通过数字化服务将资源开放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在线资源,促进了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图书馆通过开放式空间设计和服务,打破了以往图书馆的封闭性和传统的借还规则,开启了深化图书馆和社会交流合作的新时代。

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不仅扩大了服务领域,更创造了新的服务渠道和内容形式,培育了用户体验的感知和认知,努力构建开放互联的知识服务生态链。

三、高质量服务的持续提升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社会化路径中注重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新人才,加强知识服务资源的策划及管理,设立专业的知识服务部门,进行专业化服务。

在为用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的同时,高校图书馆也注重服务品质的提升。

通过进行公开透明的服务评价,建立用户反馈机制,注重用户需求和意见的收集和吸纳,进行科学有效的服务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总之,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路径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升级,更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同时,在“用户为中心”、“开放共享”、“持续提升质量”等服务理念的引领下,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专业、更加效率、更加贴心的知识服务。

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

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

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学图书馆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图书馆已经逐渐不再仅仅是纸质书籍的存储和借阅机构,而是扮演着更为广泛和多样化的角色。

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大学图书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在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数字化转型使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更广泛的利用。

传统的图书馆资源通常局限于地理位置和开放时间,进入图书馆需要到场借阅书籍。

而数字化转型后,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

用户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使用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无需限制于实体图书馆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这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们的学习和研究需求,使之更加高效便捷。

其次,数字化转型扩大了大学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内容。

传统图书馆主要提供藏书和阅览服务,而数字化转型后,大学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例如,图书馆可以建设电子期刊数据库、学术论文数据库、数字化档案库等,为用户提供更多种类和更全面的学术资源。

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开设网络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等线上学习活动,扩大学术交流的渠道。

这些服务的丰富多样使大学图书馆成为了学术信息的中心,帮助用户更好地获取和利用学术资源。

再次,数字化转型提高了大学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借助数字化技术,图书馆可以实施自助借还书,方便用户的借阅过程。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实现书籍的电子化管理,包括编目、索引和存储等,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引入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来帮助用户更好地查找和利用资源,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这些数字化的管理实践和技术应用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最后,数字化转型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其中之一是版权保护和合理使用的问题。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使用需要遵守版权法律,保护作者和版权持有者的权益。

因此,大学图书馆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确保数字资源的合法使用。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与能力提升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与能力提升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与能力提升【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在数字化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共享、智能化服务体验设计、多元化服务模式探索、开放式空间布局设计以及创新技术应用与实践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与能力提升。

通过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升服务能力的策略以及关键因素的分析和建议,揭示了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中应该如何应对挑战,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进一步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资源、智能化服务、多元化服务、开放式空间、创新技术、未来发展、服务能力、关键因素、建议。

1. 引言1.1 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性在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仓库和学术交流的场所,承担着为师生提供学术信息资源、促进专业交流合作、培养信息素养等重要使命。

在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需要转型升级,将传统的实体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数字化资源不仅可以扩大图书馆的藏书规模,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在线检索和远程访问,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为高校图书馆带来更多创新的服务方式,如数字化展览、虚拟导览等,提升用户体验,吸引更多用户到图书馆。

在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更体现在其作为创新服务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1.2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背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背景可追溯到信息化时代的兴起,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转变。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纸质图书逐渐被数字资源所取代,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

学术界对知识传播和共享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高校图书馆更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发展现况

高校图书馆发展现况

高校图书馆发展现况【摘要】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发展、智能化服务、空间规划与设计、读者服务创新以及合作共建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智能化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空间规划与设计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学习和阅读需求,读者服务创新提升了服务质量,合作共建模式使得资源共享更加便利。

未来高校图书馆将继续朝着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社交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读者满意度。

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共建,推动高校图书馆的互联互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研究支持。

展望未来,高校图书馆将持续发展,成为学校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智能化服务,空间规划,读者服务,合作共建,未来发展趋势,发展现况,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支撑和服务设施,在当今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图书馆作为知识的仓库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承载着传承和创新的使命,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

而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化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更好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高校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收藏堆书”的场所,而是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的方向转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本文将探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现状、智能化服务提升、空间规划与设计、读者服务创新以及合作共建模式等方面,从多个维度全面分析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况,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探讨数字化、智能化、空间规划与设计、读者服务创新以及合作共建模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浅析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提升与拓展

浅析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提升与拓展

念 的 影 响, 目前 藏 书量 仍然 是 衡量 高 校 图书 馆水 平
的主 要指 标 , 由于受 办 学规 模 、办 学 条件 、办 学层 次 等 因素 的影 响 ,各 高 校 图书 馆 的藏 书规 模 也有 所
务 ,但这 种 服 务大 部分 只 是简 单 的 问答 式服 务 ,并
未 启动 网络 及 知识 导航 服 务 、用 户培 训 及信 息 跟踪 等服 务 功能 , 不能满 足 用户 的个 性化 信 息需 求 。 1 . 2 人 员 素 质 方 面 。 高 校 图 书 馆 工 作 人 员 素 质 普
浅 析 高 校 图 书 馆 服 务 功 能 的 提 升 与 拓 展
摘 要 :分 析 了高校 图书馆服 务 功 能提 升 与拓展
中存在 的 问题 .对 高校 图书馆服 务 功 能进 行 了重 新
定 位 ,提 出 了 提 升 与 拓 展 高 校 图 书馆 功 能 的 建 议 。 关 键 词 : 高校 图 书 馆 :服 务 功 能 :提 升 与 拓 展
有 的管 理体 制 及政 策 等 方面 的 原 因 ,使 图书馆 在 人 才 的 引进 与培 养 上缺 少 自主 性 ,造 成 图书 馆人 才 结
构 不合 理 ,专 业 人才 缺 乏 ,阻碍 了高 校 图书馆 事 业 的发展 ,必须 创 新人 才 培养 与 引进 机 制 ,为 图书 馆 服 务 功能 的提 升 与拓展 提 供支 持 。 1 _ 3 资源 配 置 方 面 。资 源 配 置 不 合 理 。 受 功 能提 升与 拓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源共 享 为手 段 的虚拟 资源 ,是 学校 的 知识库 。高 效
图书馆 借助 专业 服 务手 段 , 以互联 网 为依 托 ,对 文 献 资源进 行 搜集 、整理 与 分析 ,为 学校 的教学 和科 研提 供 服务 。随着 社会 的发展 ,高校 图书 馆 的文 献

浅议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及定位

浅议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及定位
题。管理小组 负责人 必须 对 突发 事 件 的长 期影 响进 行 处 理, 同时采 取措施使 图书馆服 务恢复 到读者 可 以接受 的程
度。
( ) 五 加强对外合 作与交 流
目前 , 国大多 数 图书 馆经 费拮 据 、 全 人才 和技术 我 安
缺乏 、 设施简 陋 , 一般 性 事故 还 能应 付 , 付 地震 、 对 对 火灾 等重大 突发事件就会 力不从 心 , 需要气 象局 、 还 地震 局 、 消 防大 队和其他图 书馆 等部 门的大力 配合与 支持 。因此 , 图 书馆应加强 对 外合 作 与 交 流 , 充分 利 用 社 会 公共 安全 资 源 , 步形 成 长期 、 定 、 逐 稳 可靠 的预警 信 息 交 换 与共 享 机
制。
突发事件给 图 书馆 的影 响无 疑是 巨大 的 。但 无数事 实表 明 , 了一 些不 可 预见 和不 可 抗拒 的突发事 件外 , 除 多
数突发事 件本应通 过加强 预防 和应 急措施 来避免 。因此 ,
图书馆要始 终保持高 度警 惕 , 力弘扬 “ 大 居安思危 , 防患未 然” 的精神 , 断建立 和完善 安全预警机 制 , 防止 突发 不 有效 事件 的发生或 减低事故 发生 时的损失 。
21 0 0年第 1 2期 总第 15期 6
林 区 教 学
Te hi r sr e on ac ng ofFo e ty R gi
N .2 0 0 o 1 2 1 G n r No 1 5 e e a . 6
浅 议 高 校 图 书 馆 的 社 会 功 能 及 定 位
书馆也只有 出色 地完成社会 所赋 予的角 色使命 , 才能成 为
社会 发展的推动 力。 收 稿 日期 :00—1 0 21 1—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改 变 , 但 不 能 改变 , 必 须 加 强 。但 式 。 种 组 织 形式 打 破 了 高校 图书 馆 过去 相 关 信 息 。进 入 2 世 纪 以来 , 国 招 生 、 不 还 这 1 跨
是 ,由于外部环 境和 内部条件 的变化 , 高 只 为 本 校 教 职 员 工 和 学生 提 供 服 务 的封 国际合作办学越来越多。 欧盟、 国、 美 加拿 校 图书 馆在服务形 式、 务方法 、 服 服务技 闭模式, 加入 了联盟就意味着不但要 为本 大 、 俄罗斯 、 日本 、 国、 韩 东南亚 等多个国 术等方面必须转型和重新定位。 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服务 , 要为所有 家每年都 到我国大 陆招 生或商谈合 作办 还 第一, 图书馆联 盟的建立和发展要 求 加入 联盟的其他校外读者提供 服务 。所 学事宜。此外 , 国的香港 、 我 澳门、 台湾地 高校 图书馆 打破封 闭、 对外开放 。所谓图 以 , 盟 的 服 务 模 式 是 开 放 的 , 不 是 封 区也在扩大从大陆的招生名额, 联 而 同时也有 书 馆 联 盟 是 指 为 了实 现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 利 闭 的 。 更 多的香港、 门、 澳 台湾地区 的学生来大 益互惠的 目的而 组织起来 的、 受共 同认可
关键 词: 服务功 能: 型: 转 定位 : 图书
馆 联 盟 ; 拟 图书 馆 虚 中图 分 类 号 : 2 1 文 献 标识 码 : G5 A
互借 , 共同开发馆藏资源和利用 网上电子 纸 书 刊 发 展 到 向读 者 提 供 电子 出版 物 , 如
文献 资源 等 。在 O i LN 网络 系 统 中 , 果 说 是 管 理 方 式 、 作 方 式 的 改 变 , 实 ho I K 工 其
5 图书馆与互联 网的结 件 的 变化 而相 应 地 变化 和 调 整 。 但 是 , 不 中有 相 当 规 模 的 大 约 在 10个 以 上 。例 的普及和广泛应用,
俄亥俄 图书馆 与信息 网络 ( 简称 O i 合 变 为 现 实 , 图书 馆 将 为 读 者 提供 更 多 、 h o 管如何变化 , 高校图书馆 为教 学和科研服 如 ,
历 来 高 校 都 是 人 类 社 会 人 文 精 神 和 已装载有各成 员馆的馆藏 资料 3 10万 质将是 图书馆服务方式 、 ,0 馆藏 资源 的深刻 科 技 知 识 的 荟 萃 之 地 , 这 一 荟 萃 结 果 则 余件,其 目录系统覆盖 7 而 9个成员 的 7 0 变化 。作为 2 世纪图书馆 的技 术模 式和 0 1 是 由高校的传承 与创新两 大功能来实 现 万条记录 , 目录系统可 同时提供 4 50个 发展方 向的虚拟 图书馆 , ,0 其重要特征是馆
加强和完善。
盟 ,可 为 7 参 与机 构 的 5 学 生 、 9个 0万 教 考 文 献 和 电 子 出版 物 : 与读 者 进 行 网络 信 工和 职 员 服 务 。它 按 合 作协 议 采 购 、 联机 息 沟 通 , 等 。 等 编 目, 开展 网 上 图书 流 通 服 务 , 行 馆 际 实 高校 图 书 馆 从 向读 者 提 供 纸 质 的报
-- _ _
J _I L 口

校 图书馆服务功 能转型 与定位
口 文 /刘 艳文
美 国 是 图书馆 联 盟 发 展 最 快 的 国家 。 书馆。2 世纪是信息时代 , 1 其显著特点是
提要 高 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是与
0 其 信息资源 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 随着互联网 时俱 进的, 是随着外部环境和 高校 内部条 据统计, 目前有 20多个图书馆联盟,
的 原 因
为教学 和科研服 务是高校 图书馆 的 从 以上介 绍 中, 们 可 以得 出一 个 结 我 第三 , 国招生 、 跨 国际合 作 办学要求 基 本 功 能和 基 本 任 务 , 到任 何 时 候 都 不 论 : 书馆 联 盟 是信 息 资 源 共 享 的组 织 形 高校 图书馆 能够提供 多种 国别或地 区的 这 图
的, 由高校具体 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来实 用户 查询 。 即 中央 书 目库 年 查 询量 为 30万 藏 信 息 资 源 的数 字 化 和 网 络化 。 子 出版 0 电
现 。 高校 的这 两 大 功 能 的 实现 离 不 开 高 人次, 而 检 参考书 目库年查询量 为 10 0万人 物 由于 在 信 息存 贮 、 索和 传 递 等 方 面 的 ,0 校 图书馆的支撑作用, 因为教学和科研工 次 以上 。 多种优势 , 必将成为图书馆信 息资源 的主 作离不开对信息的收集、整理、查阅、 使 20 0 8年 4月 , 由吉 林 省 图书 馆 、 林 要载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 , 吉 电子出版物代
用, 而高校的信 息管理 的重点环节或关键 大学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等 1 表了未来 图书馆 的馆藏方 向, 3 是发展 图书 部 门是 图书馆 。 图书馆作为高校 的三大支 家 公 共系 统 、 校 系 统 和科 研 系 统 图书 馆 馆 网络 、开 展 现代 信 息 服 务 的 资源 基 础 。 高 柱之一 , 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各种文献 共 同发起 成 立 了吉林 省 图书 馆 联 盟 , 索 19 探 9 7年 我 国 出 版 电 子 出版 物 l0 5种 , ,2
资料 , 而 保 证 了 教 学和 科 研 工 作 的顺 利 合作开放 、 从 资源共享的新模 式。联盟 的宗 19 9 8年 出版 14 2种 , 长 4 %多 。 ,4 增 馆 为教学和科 旨为 ; 整体规划 、 统一标准 、 共建共享 、 共 纪末,在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 中国家 , 研 服务是它 的基本功能和基本任 务。


同发 展 。 盟在 资 源 建设 、 际互 借 、 合 电子 出版物 的比重 已经 占到整个 出版物 联 馆 联 高 校 图 书 馆 必须 转 型 和 重 新 定 位 参考 咨询、 员馆之 间通阅、 合采购等 的 4 %以上。 0 进入 2 世纪 , 1 电子 出版物的 成 联
方 面 进 行 合作 。 增 长 速度 将 会 更 快 。
IK , 开 务的基本功能是 不变的 , 而且 随着转型 与 LN ) 它 是 美 国 俄 亥 俄 州 大 学 和 学 院 图 更 新 的 网上 服 务 功 能 。例 如 , 展 馆 际间 书馆 与俄亥俄州 图书馆组建 的图书馆联 互借 , 实现 资源 共享 ; 向读者提供 网络参 重新定位 , 将使这一基本功能得 到进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